2019年一枚金币教案精品教育.doc
一枚金币教案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予以珍惜的道理。
2.了解人物特点,展开联想,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儿子“受不了啦”的心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019年11月日上午第一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枚一元的硬币,说说看到它你想起了什么?2、出示一枚金币,导入课题,介绍文中的金币指的是外国的一种货币.3、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同桌互相检查摘录笔记完成情况2、指名读词语,正音:懒惰两俄里筋疲力尽省吃俭用挣钱逛逛熊熊大火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名口头填表格次数金币来源父亲的做法儿子的反应一二三5、学生看表格质疑,教师提炼主要问题并板书。
(1)父亲为什么要把金币扔进火炉?(2)妈妈为什么要给儿子金币?(3)儿子为什么前两次只是笑着走开了,而最后一次却“受不了啦”?三、引导学文。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儿子为什么前两次只是笑着走开了,而最后一次却“受不了啦”?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重点指导通过朗读理解儿子“受不了”的原因)(1)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中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通过理解“跑”“抓”“大声叫”等词语体会儿子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2)“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当牛做马”“整整”“苦差使”“!”等体会这枚金币的来之不易,从而进一步体会儿子的“受不了”。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两个自然段,读出儿子的伤心和愤慨。
(通过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师范读等形式加深理解)四、拓展升华。
1、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可以对文中的父亲、母亲,也可以对文中的儿子,还可以对同学没们说。
(指名说)2、现在再看到这枚一元硬币你又会想到什么呢?五、布置作业。
★分角色朗读课文。
★续写课文。
★想一想:今后该怎样支配压岁钱?。
一枚金币教案(精选5篇)
一枚金币教案(精选5篇)一枚金币教案篇1一、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
二、回顾课文内容,引导质疑。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父亲几次扔金币?(板书:父亲扔扔扔)三次儿子都有些什么反应?(板书:儿子笑笑受不了)2、仔细观察板书,你产生了什么疑问?(板书:?)大概会出现以下问题:扔?笑?受不了?3、问题提出来了,有什么解决办法呢?现在,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留下思考的痕迹,比如把能帮助解决问题的词语句子勾画下来,或在旁边简单批注一下。
4、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读书收获。
你解决了哪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调整教学顺序)两次“笑“1、抽生说理由。
(板书:母亲给给)2、你是从哪里知道答案的?3、咱们就分角色读一读这两次对话,再现当时的场景。
你想演哪个角色就读谁的话,好吗?快做准备吧。
(生自渎)4、抽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读叙述语。
5、采访三个角色。
母亲:请问你为什么不让儿子自己挣,而是直接给他金币呢?父亲:第二次,你的儿子累得筋疲力尽地把金币交给你,你为什么还要扔呢?(相机解决扔?)6、小结:是啊,因为这些金币都是妈妈给的,得来全不费工夫。
所以,即使父亲把它们扔进火炉里,儿子也觉得怎么样?(板书:毫不可惜)过渡: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解决了。
(擦笑?)儿子“受不了”1、说理由。
2、儿子究竟受不了到什么程度呢?(出示课件:“儿子再也……”)3、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相信同学们读着读着,儿子当时的那种心情就会自然地跳出脑海。
下面,我们就来发挥集体的力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建议)(1)你读出了儿子什么心情?请联系前文和你的生活实际,说说理由。
(2)把你们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准备参加小组朗读擂台赛。
4、全班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儿子委屈、愤怒、难过的心情。
着重抓以下几点:从“跑”“抓”“叫”体会出儿子的着急。
学生可能还会把注意力放在“熊熊大火”上,可联系生活实际,把手伸进熊熊大火里,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儿子当时的着急。
[中学教育]一枚金币教案(1).docx
《一枚金币》教案一、直接导入(1分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枚金币》(板书课题)在学新课之前我先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 •出示词语:金币懒惰挣钱辛勤坚决辩解省吃俭用筋疲力尽当牛做马满头大汗熊熊大火2•多音字:差chdi(苦差事)chd(差别)(差价)chB(差劲)(差不多)cl (参差不齐)3.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一个好吃懒做而且花钱如流水的儿子通过劳动终于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不能不劳而获;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二、揭示目标:(1分钟)1、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讣儿子动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二字“受不了”时的心情。
三、自学提示。
自学内容:默读1—8自然段。
思考:1、从这几段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一个怎样的儿子?2、面对很懒惰的儿子,父亲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自学时间:3分钊a自学方法: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
四、反馈交流(指名回答,每组的三号回答,一号作补充)随机板书:老人:辛勤劳动省吃俭用儿子:懒惰花钱如流水出示:老人受不了了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
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來。
”(读一读:老人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跟妻子说?)(指导朗读)过渡:面对这么不争气的儿子,父亲到底想让儿子怎么做,这位母亲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9—28自然段完成下表:次序金币的来源老人怎样做,怎么说的儿子的反应妈妈给的扔进火炉“这不是你挣来的。
”笑,走开-妈妈给的扔进火炉”这也不是你挣来的。
”又笑、走开儿子自己挣的扔进火炉“这也不是你挣来的。
”“我相信这是你挣来的钱了。
”跑、抓、叫受不了自学时间:6分钟。
自学方法:读、找、一、写。
(提示:3号展示,1号点评)过渡:前两次的金币都是妈妈给的,被爸爸识破。
小学语文《一枚金币》教案
小学语文《一枚金币》教案课题《一枚金币》课型阅读设计者所在学校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1. 继续学习围绕主要内容质疑解疑学习课文的方法。
2.了解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和方法:1.阅读课文,围绕主要内容质疑,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解疑。
2.想象、勾画批注朗读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感受儿子对金钱态度的转变。
3.对比儿子对一枚金币前后不同的态度,了解对比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懂得劳动创造财富、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学习重点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学习对比的表达方式。
学习难点学习对比的表达方式,懂得劳动创造财富、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学前准备教师制作PPT 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完成课前故事经过表填写。
流程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复习引入提出疑问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枚金币》。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进一步回顾故事的主要经过,当儿子把金币交给父亲时,父亲是怎么做的,儿子又有什么反应。
3.“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问,并展开学习,是我们学习课文的好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手中的表格,质疑。
1.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进一步回顾故事的主要经过,当儿子把金币交给父亲时,父亲是怎么做的,儿子又有什么反应。
根据课前填写的表格回答。
3.联系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着你手中的表格,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切入重点多元学习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9—20自然段,思考:(1)父亲把金币扔进火炉里,为什么儿子都笑着走开了?(2)从儿子的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 引导细读文章21—28自然段,根据老师的提示合作探究。
(1)想一想儿子为什么受不1.默读课文9—20自然段,思考:(1)父亲把金币扔进火炉里,为什么儿子都笑着走开了?(2)从儿子的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细读文章21—28自然段,根据老师的提示合作探究。
《一枚金币》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案一、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教材第七册第十单元围绕“金钱”这一主题来安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对金钱有正确的观点。
《一枚金币》是一篇格鲁吉亚童话,讲述了一个辛劳一辈子、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长大后懒惰成性,花钱如流水,万般心痛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给别人,而决不留给这种儿子的失望心情。
接着讲述了母亲放纵儿子来蒙骗老人,两次被识破,最后只好劝儿子自己去挣一枚金币,以及老人第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验证这枚金币确实是儿子挣来的故事。
告诫人们一切获得都要靠自己去亲手创造,靠勤劳去获得的幸福才能倍加珍惜,也说明父母不能娇纵孩子,要教育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课文有两处“受不了了”,前处是老人眼见长大成人的儿子不愿挣钱,只会花钱,是个无用的人,非常失望痛苦。
后者是儿子看见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枚金币不被认可而被羞辱,伤心与气愤使他难以忍受。
课文的重点要放在最后这层意思上,体会儿子“受不了了”时的心情。
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疼爱、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在物质上总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因此在他们心中,毫无“钱来之不易”的概念。
花钱大手大脚,东西不珍惜等现象比比皆是。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学生珍惜财富,把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通过本期的预习指导和练习写自读笔记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预习课文,并且在读书时能够提出一些问题并思考。
三、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
2、疲力尽”等词语中课文中的意思。
3、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能简单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四、预习要求:1、读课文,继续做自读笔记。
2、想一想,自己的压岁钱是怎样支配的,自己有没有亲自去挣过十元钱。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理解部分新词。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叙事顺序,练习复述。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并回答老人为什么“受不了了”。
一枚金币公开课教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一枚金币一、教学目标:1、认字7个,写字6个。
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了解人物的不同特点,通过品读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父亲、儿子“受不了”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使学生明白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父亲、儿子“受不了”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父亲的用心良苦,想让儿子懂得通过辛勤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调查怎样才能挣到10元钱,PPT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词及多音字,学会积累新词。
2、整体感知故事,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能用一对反义词“省吃俭用”和“好吃懒做”概括父子的形象。
(二)、谈话导入孩子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请你们调查怎样才能挣到10元钱。
现在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是啊,要挣10元钱可不容易。
有一位父亲决定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围绕这枚金币发生了一个故事。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格鲁吉亚的童话故事——《一枚金币》。
板书:一枚金币(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测自学情况,重点指导。
(1)读音:差(chāi chāchàcī) 苦差事(2)字形:懒——嫩右边是“负”(3)词义:辩解、筋疲力尽3、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顺。
(四)、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物?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2、说说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儿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文中划出相关词句,理解“懒惰”“花钱如流水”“省吃俭用”的意思,引导通过反义词感受人物的形象。
根据儿子的表现概括出“好吃懒做”这个词。
)(五)板书设计:10金钱一枚金币父亲儿子省吃俭用好吃懒做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父亲、儿子“受不了”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枚金币 Microsoft Word 文档(1)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鞍山市千山区旧堡小学苏春胜《一枚金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不同视角透视金钱的价值;2、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习让同学们明白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稀的道理,从小给同学们树立正确对待金钱的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金钱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是古语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同学们已经初学了《一枚金币》,这节课文明继续学习。
回顾第一课时,复述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你们的复述中可以知道课文中主要刻画哪两个主要人物?(板书)二、感悟理解。
(一)、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老人是怎样教育儿子懂得这个道理的?圈点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体会。
(二)、指导汇报交流。
学生先把自己找到的语句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谈理解。
随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有语气地读一读这些语句。
1、第一部分引导想象:对于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娇生惯养的儿子,老人此时的心理是怎样想的呢?抓住“再也受不了了”一句体会老人寒心、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出示课件)强调抓住“老人坚决地说”读出毫不犹豫的语气来。
老人是怎么说的?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带着悲哀、痛心、无奈、失望的语气读这部分课文。
指导学生读出毫不犹豫的语气来。
2、第二部分⑴、抓住“儿子笑了起来”这一句话中“给、逛、扔、笑、走”等动作体会一枚小小的金币对于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儿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体会当时儿子笑时怎么想的?因为一枚小小的金币对于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儿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扔”金币的举动对儿子没有任何触动。
⑵、这一次儿子是否受到触动?从哪些词语中能体会出来。
第二次抓住“又给、又扔、又笑”体会儿子仍然无动于衷。
一枚金币教案
一枚金币教案一、学习目标1.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理解“省吃俭用”、“花钱如流水”、“当牛做马”的意思。
2.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难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三、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个辛勤的老人,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可儿子很懒惰还花钱如流水,老人不放心把自己的财产交给儿子,他该怎样考验和教育儿子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板题。
二、预习检测:读词语:懒惰辩解挣钱一枚金币火炉晓得发疯苦差事省吃俭用浑身冒汗筋疲力尽当牛做马及多音字“差”组词。
三、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
1.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理解“省吃俭用”、“花钱如流水”、“当牛做马”的意思。
2.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四、自主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8自然段。
完成填空。
课文讲述了辛勤劳动、省吃俭用的老人,把儿子养大成人,看到长大后很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万般心痛与无耐,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
(2)默读课文第9—28自然段:爸爸几次把儿子挣得的金币扔进火炉里?用“”在文中画出。
五、合作探究:(1)了解儿子三次“挣钱”的经过,完成下表。
次序金币怎么得来父亲怎样做、怎样说儿子的表现第一次母亲给的扔进火炉笑了,走开了这不是你挣来的第二次母亲给的扔进火炉笑了,走开了这不是你挣来的第三次儿子自己挣的扔进火炉受不了这也不是你挣来的跑、抓、叫(2)出示课件图片9,文中出现了两次“受不了”,分别是谁受不了?把有关的句子用“”画下来,并读一读,体会他们各自的感受。
一枚金币教案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并通过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受情。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教学重点: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父亲的财产在年迈时会留给自己的儿子,可为什么文中的父亲却要把财产送给别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枚金币》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探究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体会父亲的“受不了”2、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儿子呢?随学生回答板书:父亲辛勤省吃俭用儿子懒惰花钱如流水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是什么感受呢?带着自己不同的感受读一读。
(课件出示: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
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了受不了了。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把我们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
”)体会儿子的“受不了”。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儿子共分几次拿回了金币,每次父亲和儿子对待金币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第一次:扔笑走开了第二次:扔笑走开了第三次:扔跑抓叫3、同样是一枚金币,又同样都被父亲扔掉,为什么儿子第三次的态度与前两次截然不同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这枚金币是儿子自己挣来的,而且来之不易呢?当儿子捧着这枚金币交给交亲时,却又被父亲扔进了火炉,此时此刻他是什么心情呢?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课件出示:)儿子受不了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四、理解升华1、父亲为什么三次都要扔掉金币?父亲扔掉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儿子挣到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3、最终,父亲相信了儿子,儿子会对父亲说什么?4、身为子女,你又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五、拓展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对金钱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下来。
《一枚金币》教案设计:引导学生懂得节俭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节俭的意义和重要性。
(2)掌握生活中应该如何节俭。
2.能力目标(1)发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课外练习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节约意识。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的美德,树立简朴、节约、勤奋、努力拼搏的生活态度。
(2)通过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描绘和对情节的分析,加深学生对节俭的理解和认识,意识到节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节俭与美德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去思考文中“一枚金币”的价值和意义,重点是“一枚金币”不是其实物价值,而是其代表的精神财富;(2)在具备篇章分析的能力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生活中的节俭。
三、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一枚金币》,进行篇章分析,并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讨论,发表个人看法。
2.进行集体探讨,梳理节俭的概念和特点,以及节俭与生活中的应用。
3.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研究节约、节俭等方面的内容,并编写个人小结。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出示《一枚金币》绘本,与学生共同欣赏。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尝试理解作品主题。
例如:你们看到这本书,它的题目是什么?他在讲什么呢?【二、导读】通过对文本的导读,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情况。
【三、个人阅读】学生独自阅读,并记录一些想法和疑问,强调学生针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重点关注文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与疑问,共同探讨。
例如:认为故事想说明什么?故事主人公对金币的态度有何转变?你认为作者要让我们明白什么?【五、课堂研讨】针对上一步小组讨论的内容,展开课堂研讨。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六、探究节俭】以这本书中的“一枚金币”为引子,让学生探究“节俭”的概念与实际应用。
通过课文中人物形象描写和情节描述,分析节俭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具体践行节俭。
一枚金币教学案例.docx
《一枚金币》教学案例设计者卢昌霞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2.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反义词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物鬲特点,揣摩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心情,展开联想,读出感受。
教学流程:师: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我说一个词,马上把你的第一感觉告诉我,幸福。
生:买新衣服、家、受到表扬……师:下面我们不说词了,(师出示一百元钱)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生:那么多钱、富裕、给我吧……师:让我们带着对钱的不同感受走进《一枚金币》这个故事吧。
师: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位勤劳的父亲让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去挣钱的事。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板书父亲儿子)(板书辛勤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两组是反义词。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师:一位辛勤劳动的父亲却有一个很懒惰的儿子;父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儿子却花钱如流水。
你能用书上的词來说说: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是一种什么感受吗?生:父亲受不了了。
(板书受不了)师:你能读读书上的句子吗?(牛齐读)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 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
师:一辈子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的父亲却养了一个很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他再也受不了了。
老人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会怎样说呢?找出书中的语句读读。
思考:你准备带着怎样的语气读?(学牛勾画相关的语句,并感情朗读。
)抽生展示读。
生1:我带着生气的语气读句子。
(生读)生2:我带着无奈的语气读句子。
生3:我带着伤心的语气读句子。
师生共同评议。
师: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感受再读读句子吧。
生带着不同感受齐读句子。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明口父亲为什么受不了了吗?生:一辈子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的父亲,想把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钱留给儿子,希望他能有所作为,但儿子却什么都不会,还很懒惰、花钱如流水, 父亲很伤心,很无奈,所以他再也受不了了。
一枚金币教案
一枚金币——慕银萍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感知老人将金币扔进火炉的目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重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换来的,要知道珍惜。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词,回顾导入,进入故事情境懒惰辩解筋疲力尽省吃俭用熊熊大火苦差事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三、自学指导(一)学习第二部分,体会老人“受不了”时的心情1.默读第二部分(2~8自然段)体会:有这样一个懒儿子,老人是什么心情?2.联系实际,体会父亲“受不了”的心情。
用横线画出父亲受不了的句子!3.分角色朗读,读出老人的感受。
(愤怒、失望、生气)四、交流反馈自学指导(一)中的问题五、自学指导(二)学习儿子与父亲的三次对话,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1.默读儿子三次“挣”钱的经过,同桌合作口头填下表。
次序钱的来源父亲是怎么做的儿子的表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指名填表后,进行观察比较,根据自己的发现质疑。
学生可能会问:(1)为什么前两次儿子都笑了,而第三次却“受不了”了?(2)父亲为什么要把金币扔进火炉里?(3)前两次父亲怎么知道那钱不是儿子挣的?确定第一问为研读重点,利用表格对比学习前两次与第三次。
3.朗读讨论,前两次儿子为什么笑了。
(1)分角色朗读前两次对话。
指导朗读,引导读出母亲对儿子的溺爱与纵容,读出父亲的失望与痛苦。
第二次对话中,抓住“筋疲力尽”、“满头大汗”,读好儿子骗父亲的话,(2)读后交流:父亲两次把儿子的钱扔进火炉里,儿子都笑了,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为什么笑?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4.对比阅读第三次对话,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1)分角色朗读。
(2)评价,重点评儿子的话读得怎么样。
(3)创设情境:要想读好儿子的话,就要像演员一样去体验生活。
①熟悉剧本:第三次这枚金币是怎么挣来的?默读这部分,勾画出重点词、句交流。
②体验生活,以六月天割麦为例,说说儿子为挣这枚金币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劳动;抓住“苦差使”、“当牛当马”、“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来体会劳动的辛苦。
一枚金币教案
《一枚金币》教案(第二课时)授课教师:张娟《一枚金币》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2.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反义词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老人和儿子的“受不了”。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意义。
教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
二、回顾课文内容,引导质疑。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3、课文几次出现了“我受不了了”?分别是谁说的?三、学习课文一)体会父亲的受不了(1)学生默读第1—8自然段:思考:从这几节文字中你能了解到这是怎样的父亲,又是怎样的儿子?(2)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会有什么感受?(受不了)(3)他向妻子说了一番关于遗产分配的话。
着重感受老人此时的心情怎样?多元感受、多元朗读。
二)体会儿子“受不了”(1)父亲对儿子的懒惰和奢侈是受不了,除了这一处,文中还出现了一次“受不了”是谁?(辛苦挣的钱不被认可)(2)学生默读9-28自然段:a、说一说儿子交了几枚金币给老人,这几枚金币的得到有什么不同?b、画一画描写儿子的句子,读读。
(3)生汇报成果,逐层学习。
重点学习第三次对话,体会儿子的多重心情。
(着急、愤怒、伤心、绝望等)(4)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情感。
(5)互换角色:“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会对父亲说什么?”“父亲看到儿子的表现说句什么话?”“母亲看到这一切又会说什么?”(6)小结。
四、强化训练巧说钱的用处。
五、总结全文六、作业设计1、学了这一课,你怎么看待父母给的钱?体会父母的辛苦。
2、你打算怎样支配自己积攒的压岁钱?给自己设计一个小账本。
七、[板书设计]一枚金币老人受不了儿子只有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钱,才懂得珍惜。
一枚金币教案.doc
一枚金币教案二、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的目的。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 甚至流血流汗换来的,要知道珍惜的道理。
知识目标:学会要认识和要写的生字。
能力目标:1、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父亲这样做的目的。
2、概述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及父亲“受不了”的心情。
2、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换来的,要知道珍惜,树立学生正确是金钱观。
教学重难点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感受只有自己辛勤换来的财富,才知道珍惜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这篇课文里有几个角色(板书:父亲母亲儿子)?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你能简单完整地说一说吗?二、学习课文1、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个故事。
那么,课文中父亲与儿子共有几场对话?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2、在三场对话中,儿子一共给父亲几枚金币呢?父亲是怎样对待儿子交给他的三枚金币的呢?父亲与儿子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出示表格)次序钱的来源父亲怎么做的儿子的表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填表后观察,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1)、为什么前两次儿子都笑了,而第三次却“受不了” 了?(2)、父亲为什么要把金币扔进火炉里?(3)父亲怎么知道钱是不是儿子挣的?4、主要抓住第一个问题讨论、交流。
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而已,为什么第三次金币被父亲扔掉儿子就“受不了”了?那些句子体现了儿子挣钱的辛苦?当辛苦挣来的钱被扔掉后儿子是怎样的心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儿子的话呢?(指导朗读)5、课文中几次出现“受不了” ?分别是谁“受不了” ?(1)儿子“受不了”是因为辛苦挣来的钱被父亲扔掉,那么父亲为什么受不了呢?是呀,父亲觉得儿子是一个“花钱如流水而且懒惰”的人,因此非常失望痛苦,你能读出父亲的心情吗?(指导朗读)(2)父亲的钱是辛勤劳动换来的,父亲只扔掉儿子一枚金币,他就受不了了,他花钱如流水,花了父亲多少金币呀,父亲会是多么的“受不了”啊!(引读)6、体会父亲与儿子感情的变化,指导朗读三场对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枚金币》教案(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张娟
《一枚金币》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2.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反义词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老人和儿子的“受不了”。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意义。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
二、回顾课文内容,引导质疑。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
3、课文几次出现了“我受不了了”?分别是谁说的?
三、学习课文
一)体会父亲的受不了
(1)学生默读第1—8自然段:
思考:从这几节文字中你能了解到这是怎样的父亲,又是怎样的儿子?
(2)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会有什么感受?(受不了)
(3)他向妻子说了一番关于遗产分配的话。
着重感受老人此时的心情怎样?多元感受、多元朗读。
二)体会儿子“受不了”
(1)父亲对儿子的懒惰和奢侈是受不了,除了这一处,文中还出现了一次“受不了”是谁?(辛苦挣的钱不被认可)
(2)学生默读9-28自然段:
a、说一说儿子交了几枚金币给老人,这几枚金币的得到有什么不同?
b、画一画描写儿子的句子,读读。
(3)生汇报成果,逐层学习。
重点学习第三次对话,体会儿子的多重心情。
(着急、愤怒、伤心、绝望等)
(4)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情感。
(5)互换角色:
“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会对父亲说什么?”
“父亲看到儿子的表现说句什么话?”
“母亲看到这一切又会说什么?”
(6)小结。
四、强化训练
巧说钱的用处。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设计
1、学了这一课,你怎么看待父母给的钱?体会父母的辛苦。
2、你打算怎样支配自己积攒的压岁钱?给自己设计一个小账本。
七、[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老人受不了儿子
只有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钱,才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