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常规检查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
3.附录:主要由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通用 试剂和指导原则等四部分组成。前三部分具有法 定约束力。指导原则为现行药典新增内容,包括 “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和“中 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虽不作 为法定要求,但对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规范质 量要求和统一药品标准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药典
国家药品标准
三、药品标准的性质
药品标准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和修定,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品管理法》规 定,药品必须符合上述两种药品标准,故药品标 准为法定的、强制性的国家技术标准。 【注】以前的各省市自治区药品标准(即所谓地方 标准)自2004年1月1日起作废(中药材和饮片除 外)。
细胞。
(2) 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试管中,加乙醚10ml,振摇10分钟, 分取上清液2ml置具塞试管中,加高锰酸钾试液2 滴,振摇1 分 钟,红色即消失。
(3) 取本品0.1g,研碎,加甲醇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5分钟, 滤过,滤液补加甲醇使成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 药材0.1g,同法制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液。照薄层色 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ul,分别点于同 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 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 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 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在与 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药检工作者应很好地研读药典,只有正确理解有 关规定,熟练掌握各种检验技术,才能做好药检 工作。
63年版药典牛黄清心丸标准
二妙丸
Ermiao Wan
中成药安全使用要点
中成药安全使用要点中成药作为一种传统的药物形式,在现代医学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中成药的成分较为复杂,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中成药的安全使用,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1.正确诊断正确诊断是使用中成药的前提。
在选用中成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判断和分类,以便选用适合的药物。
例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不同类型的症状需要选用不同的中成药进行对症治疗。
因此,在选用中成药之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2.遵医嘱使用中成药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的性质和剂量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应当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中成药时需更加谨慎,应咨询专业医生。
3.禁忌事项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注意禁忌人群、禁用药物和慎用药物等情况。
一些人群可能不适宜使用某些中成药,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
此外,有些中成药可能不适用于某些疾病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等。
在使用中成药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4.合理搭配同时使用其他药品时,需要注意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合理搭配。
某些中成药可能与西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应将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更加合理的建议。
5.观察反应使用中成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有些中成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呕吐、过敏等,若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及时就医。
同时,应将使用过的药物包装和说明书保存好,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6.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保障中成药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
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药品监督检查要点
6、生化药品:生化药品是指以生物化 学方法为手段从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 精制而成的用来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 药品。比如氨基酸、肽、蛋白质、酶类。
7、放射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 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 其标记化合物。放射性药品与其它药品的 不同之处在于,放射性药品含有的放射性 核素能放射出射线。因此,凡在分子内或 制剂内含有放射性核素的药品都称为放射 性药品。
(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 缓解、补偿;
(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 调节;
(四)妊娠控制。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 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 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植入人体,用以支持、维持生命, 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 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药品监督检查要点概述
凤翔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陈晓龙 2019-12—26
药品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 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 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 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 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 断药品等。
五、药品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药品生产、 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 据。国家药品标准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药品注册标准和 其他药品标准。
六、药品的批准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批准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的文号, 是药品生产合法性的标志。未取得批准文 号而生产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在药品包装或说明书上应标有药品通 用名。药品商品名称不得与通用名称同行 书写,其字体和颜色不得比通用名称更突 出和显著,其字体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 字体的二分之一
中药检测项目
检测范围: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我国药典规定,加强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毒性成分、残留溶剂、真菌毒素及生物安全等检测。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各种口服药剂、一般外用药剂以及中草药属于非规定无菌之药品,故污染微生物之机会较多;这些药品都必须进行微生物之检验及监控。
可依客户商品需求,设计符合我国、欧盟、美国等各个国家法规所需遵循的项目。
检验项目包括:1.规定无菌的药品♦无菌试验♦抑细菌性及抑真菌性确效试验2.非规定无菌之药品及中药材(微生物限量试验)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4真菌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7欧洲药典EP2.6.12&2.6.13沙门氏菌美国药典USP32<61>+<62>微生物限度测试欧洲药典EP2.6.12&2.6.13EP(欧洲药典)7.0 BP(英国药典)附录XVI B BP(英国药典)2009中国药典2010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 FDA BAM在线第五章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5 CP2010中国药典控制菌检查美国药典USP32<61>+<62>微生物限度测试欧洲药典EP2.6.12&2.6.13BP(英国药典)附录XVI B BP(英国药典)2009 FDA BAM在线第十二章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CP2010中国药典控制菌检查欧洲药典EP2.6.12&2.6.13BP(英国药典)附录XVI B BP(英国药典)2009美国药典USP32<61>+<62>微生物限度测试生孢梭菌CP2010中国药典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梭状芽孢杆菌美国药典USP32<61>+<62>微生物限度测试中国药典2010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 BP(英国药典)附录XVI B BP(英国药典)2009欧洲药典EP2.6.12&2.6.13耐胆汁酸革兰氏阴性菌USP(美国药典)第62章USP36(美国药典)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EP(欧洲药典) 2.6.13EP(欧洲药典)7.0BP(英国药典)附录XVI B BP(英国药典)2009。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中成药
功效:抗病毒药
不良反应:过敏样反应(64例占21%)、皮疹(45例占15%)、呼吸困难(17例占6%)、过敏性休克(12例占4%)、死亡(1例)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1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莪术油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滴注10ml左右,患者自觉胸闷,随之出现呼吸困难,面部、四肢青紫。立即停止输液,平卧,吸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患者逐渐好转。
02
不良反应:1988年至2005年3月,肝损害(10例)、剥脱性皮炎(1例)
03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 ,57岁,因恶心,乏力、腹胀10余日伴皮肤、巩膜黄染入院。患者1月前银屑病服用克银丸,每次100粒(10g),每日3次。服药10余日后自觉恶心、乏力、腹胀、纳差,继而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尿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既往患银屑病1年余,病情轻,一直未治疗。体检:T36.4℃,R20次/min,P78次/min,BP110/70Kpa。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084U/L,谷草转氨酶428U/L;乙肝酰转肽酶175U/L,碱性磷酸酶256U/L,乳酸脱氢酶157U/L;乙肝表面抗原(-),抗甲肝病毒IGM抗体(-),抗丙肝病毒抗体(-),尿胆红素(+),尿胆原(+ +),总胆红素73.0umol/L,1分钟胆红素18.1umol/L。
建议:龙胆泻肝丸的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避免大剂量、长疗程服用。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有、使用应谨慎,治疗期间应注意肾功能监测。
五、葛根素注射液
01
功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用于扩 张血管
02
不良反应: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皮疹(47例),过敏性哮喘(1例),过敏性休克(7例)、溶血性贫血(8例,其中1例死亡)
中成药管理制度及应用原则
会宁县人民医院关于中药饮片、中成药临床安全使用管理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中药饮片、中成药临床安全使用管理,提高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应用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现将规范我院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中药饮片进销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1)为加强中药饮片经营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准确地经营中药饮片,杜绝调配假药、劣药,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2)中药饮片购进管理:①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②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③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④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3)中药饮片验收管理:①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②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③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④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⑤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⑥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4)中药饮片储存与陈列管理①应按照中药饮片储存条件的要求专库、分类储存,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库中,易串味药品应单独存放;②中药饮片应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措施;③中药饮片应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按季度对饮片全部巡检一遍;④中药饮片装斗前应进行装斗复核,不得错斗、串斗,并做好记录;⑤中药饮片装斗前应时行净选、过筛,定期清量格斗,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防止混药;⑥饮片上柜应执行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装斗原则;⑦每天应校对所有衡器,工作完毕整理营业场所,保持柜橱内外清洁,无杂物;⑧中药饮片代客加工的场所、工具、人员应符合有关卫生条件;⑨不合格中药饮片的处理按有关制度执行处理,严禁不合格药品上柜调配,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报告质量管理员,并采取有效措施.(5)中药饮片的调配、调配管理①严把饮片调配质量关,调配的中药饮片应符合炮制规范,并做到计量准确,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②中药饮片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调配,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调配和调配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二年备查;③中药处方调剂员、审核员应严格按处方内容配药、调配,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④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答案,方可调配;⑤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配方、四核对、五发药的程序;⑥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2%,分贴误差不大于±5%.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审查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顾客;⑦应对先煎、后下、包煎、分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⑧配方营业员不得自带配方,对鉴别不清、有疑问的处方不配,并向顾客讲清情况;⑨配方用毒性中药饮片按特殊管理药品制度执行;⑩严格执行物价政策,按规定价格计价,严禁串规、串级。
药品质量管理检查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
2011 年上半年药品质量管理检查情况
分析总结及整改措施
我院药品质量管理小组今年上半年开展了药品质量大检查,对各药房、药库、临床科室的药品进行了质量抽检和管理检查。
重点对各药房、药库的药品进行了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教育培训,规范了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确保了我院药品的质量安全。
具体检查情况如下:
对药库、调剂室药品进行了多次抽检,共抽检药品232 个品种,300 个批次,抽检合格率100% 。
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比如:1、药库中成药与化学药品未分开储存;2、门诊药房内服药品与外用药品未分开摆放;3、中药房的摆药、储存条件不符合规定。
每月对各临床科室急救药品、麻精药品和本科室治疗常规药品等备用药品的检查中发现如下一系列问题:1、急救药品使用记录不规
范;2、手术室麻精药品的管理未体现专人负责,缺少使用记录的签
采取的主要整改措施如下:
1、药库对中成药与化学药品按照类别分开存放
2、门诊药房将内服药品与外用药品分类摆放。
3、规范各药房的摆药
4、科室备用药品的记录要及时,确保记录详细。
5、督促手术室麻精药品的负责人按照麻精药品的制度管理,定
期检查麻精药品的使用记录本。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中药饮片检查工作方案
中药饮片检查工作方案
中药饮片检查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定计划:根据中药饮片的特点和市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检查项目等。
2. 现场检查:按照计划进行现场检查,查看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储存等情况,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
3. 抽样检测:根据实际情况,对中药饮片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成分含量、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
4. 数据分析:对抽样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中药饮片的质量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5. 结果反馈: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相关企业,指导其改进生产工艺和储存方式,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水平。
6. 汇总报告:将检查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汇总,形成报告,上报给相关部门。
中药饮片检查工作方案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在实际工作中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中药鉴定的四种方法及特点是什么
中药鉴定的四种方法及特点是什么中医药物是大家耳熟的,是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有中成药、中药材两种,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种类很多,这些方法比较复杂,估计一般人不太了解,中药一般都是用来熬制而成的,那么中药一般是用于熬制的,那么有多少人知道中药的鉴别方法呢?我国天然药物类型繁多,总数在五千多种之上,经常使用的中药大约为八百多种,但是因为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增加了中药品种的混乱程度,普遍存在着假药唯品的现象,掌握合理的中药鉴定方式以及特征有利于提升中药识别能力和中药材质量,全面弘扬我国医药文化。
当前阶段,中药鉴定的样品包含了很多种,分别是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石类,其中就属植物类型的药材占据着较大比例,全面掌握重要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性鉴定四种方式以及特征,有利于学习中药鉴定学和鉴定中药材的来源和品质。
一、性状鉴定所谓性状鉴定是指通过感官的鉴别方式分辨药材的外观形状,本身有着简单、迅速、便捷等一系列特征,能够确保药味的安全性,在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应用此种方式的效果极为明显。
性别鉴定内容涉及到了大小、颜色形状、表面特征,清楚的掌握各项药物的特征能够清楚认识到药物具备的属性,同时也能够掌握内在规律和表面特征,但是需要注意的一方面是,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相比较来看有着明显的差别存在,新鲜药材和干燥药材也存在区别。
举例说明,何首乌有云锦纹、大黄根茎有星点、清楚的掌握中药的特征,将其当成分别其他药材的主要标志,有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药材。
二、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通过电子显微技术精准的分析中药内部结构,保持中药整体品质和质量的一项鉴定方式,显微鉴定涉及到了粉末鉴定和组织鉴定,前者是观察药品的粉末制片或者鉴别细胞分子,适合应用到粉末状药材或者中成药鉴定方面,后者是观察组织构造特征,适合在完善的药材中进行鉴定。
基于此,在工作开展期间应当掌握好相同植物的内在规律或者个性。
三、来源鉴定来源鉴定被称之为基原鉴定,主要是通过药用植物分类学知识有效的鉴定,探究重要的来源,明确正确的学名,保持应用凭证的真实性,这是鉴定中药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开展中药加加工生产和新药探究工作的关键所在,具体的流程如下所示。
外观均匀度和粒度检查
第一节 概述
另外,药材中混存的杂质,一般指以下三类 1 非药用部位
2 伪品及杂草类物质
3 无机杂质,如沙石、泥块、尘土等 对药材中杂质的检查一般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将
杂质分出后称重计量
第一节 概述
五、杂质的限量检查
要把药物中的杂质完全除掉,势必造成生产 上的困难而增加成本,而且没有必要也不可能。 因此,在不致对人体有害,不影响疗效以及便于 生产、调制、贮存的原则下,对于药物中可能存 在的杂质允许有一定量。杂质限量就是指药物中 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或ppm来表示。 药物中杂质的检查,一般不要求测定其准确含量, 而只检查杂质的量是否超过限量。这种杂质检查 的方法称为杂质的限量检查
常规检查—粒度检查
《中国药典》收载了两种测定方法,第一法 (显微镜法)和第二法(筛分法)。应根据药典 品种项下或制剂通则的规定,选用检测方法 (二)第一法(显微镜法) 1.简述 本法中的粒度,系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长度表 示。本法适用于含原粉的软膏剂、含原粉的眼用
制剂、吸入用混悬型气雾剂和喷雾剂、以及药典
常规检查—重(装)差 小儿金丹片(标示量0.3g) 续
本品如果有3片超出5%(0.284 0.316 0.317), 则判定为不合格 假设本品无标示量,计算出均重为 0.300g,那 么允许偏差为 5% ,如果也有 3 片超出 5% ,数 据同上(0.284 0.316 0.317),此时应该分 别求出这3片的百分偏差值(-5.3% 、5.3% 和 5.6% ),根据数值修约的规则分别修约为 5% 5% 6%,那么只有1片不符合规定, 因此本批药品判定为合格
第一节 概述
中国药典规定的杂质检查均为限量检查
六、杂质限量
是指药品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 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杂质限量公式:
中成药临床应用:慢性心肌缺血
中成药临床应用:慢性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根据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心肌缺血和慢性心肌缺血。
中医根据慢性心肌缺血的病变部位在心,以及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短气、疲乏无力等,将其归属于“胸痹”的范畴。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
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
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
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一、病因病机(一)年老体虚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
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阴亏则火旺,灼津为痰,痰热上犯于心,心脉痹阻,则为心痛。
(二)饮食不当恣食肥甘厚味或经常饱餐过度,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酿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郁化火,火热又可炼液为痰,灼血为瘀,痰瘀交阻,痹阻心脉而成心痛。
(三)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行输布,聚而为痰,痰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
或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
(四)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人,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
胸痹的病机关键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心脉痹阻,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
因心主血脉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藏精主水等功能正常。
其病性有虚实两方面,常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尤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可交互为患,其中又以血瘀、痰浊多见。
第十九章中成药鉴定概述
第十九章中成药鉴定概述第一节中成药鉴定的特点中成药鉴定就是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其组成进行品种和质量把关,控制中成药的质量。
中成药鉴定同中药材鉴定有所不同。
其鉴定对象是:成药的组分和起主要作用的有效成分、毒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
中成药鉴定的特点:(1)原料品种繁多、炮制方法不一等造成质量控制较难。
(2)化学成分复杂多样,检测不易。
(3)有效成分不明,需要综合考查。
(4)剂型种类繁多,工艺差异大,鉴定困难。
第二节中成药鉴定常用方法中成药的鉴定根据剂型不同,可选择采用性状、显微、化学和生物等鉴定方法。
根据鉴定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定性鉴别、定量鉴别和常规检查3项主要内容。
一、定性鉴别中成药的定性鉴别是利用其原料药的形态、组织学特征及所含有化学成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或生物学特性等进行鉴别。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法、化学定性法、物理常数测定法、升华法、光谱法、色谱法等。
其中显微鉴定的步骤包括处方分析、制片、显微特征的观察及描述、特征的综合分析等。
二、定量鉴别中成药的定量鉴别是依据原料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群进行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对有效成分明确的中成药要进行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2)中成药中某些药材,大致明确有效成分,如生物碱、黄酮、挥发油等,要测定这些成分的总含量。
(3)对有效成分已知但尚无理想的测定方法的中成药,可以通过对某些化学成分的测定来间接地反映有效成分的含量。
(4)对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成药,可采用以下方法:选择一个或几个认为可能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测定药物的浸出物含量,如水浸出物、醇浸出物、乙醚浸出物等;选择在加工炮制时或制备、贮藏过程中易损失、破坏的成分进行含量或限度测定(5)中成药中若含有剧毒药或药理作用毒性较大的药物时,要测定其毒性成分的含量。
(6)含贵重药材的中成药应测定贵重药材的含量,以确定贵重药材的投料量。
用于中成药含量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可见或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库仑滴定法等。
1.4中药鉴定的基本依据与程序、中药鉴定的方法(下)
珍
珠
(样 石光
决泽
明(
皮部红棕色
)彩
木部黄色
光 )
(防风)
3特征。 n 一般用坚韧、疏松(或松泡)、黏性、粉性、致密、油润、绵性、
角质等术语加以描述
折断面:主要观察和描述自然折断时的现象,皮部与木部的比例。
横切面:主要观察 无等特征。
ONTENT
CS
01
中药鉴定的依据
目
02 中药鉴定的基本程序
录
03
中药鉴定的方法
一、含义 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
的方法,来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的方法。 Ø 性状鉴定技术是药学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Ø 经验鉴别:用简便易行的传统方法观察药材的颜色变化、
浮沉情况、以及爆鸣、火焰等特征。
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布,油点的有
山药-粉性
附子-角质样
u 指通过嗅闻药材的气识别药材 u 药材的气不强烈时,可将其破碎、折断或揉搓后再闻;
或置于有盖的杯子里,用热水湿润或浸泡后再闻(薄荷、丁 香)。
Ø 药材性状中的“味”与性味中的“味”不同 Ø (真实味感,葛根味微甜;甘,辛,发散风热) Ø 舌各部位对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 Ø 药材的部位不同,味道可能不同 Ø 对有强烈刺激性和剧毒的药材,口尝时要谨慎 Ø 药材的味感与其所含成分密切相关
纸色谱法五常规检查法0705060804010203挥发油的含量测定炽灼残渣检查法浸出物测定法杂质检查法灰分检查法微量升华法荧光分析法水分测定法六光谱鉴定法通过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度或发光强度对中药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实用中药鉴定
中药鉴定的基本依据与程序、 中药鉴定的方法(下)
中药检验报告
02
中药检验的主要内容
中药材的检验
外观检查
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质地等, 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
杂质检查
检查药材中是否含有泥沙、石块、金属等 杂质,确保药材纯净度。
水分测定
测定药材中的水分含量,判断其干燥程度 和储存稳定性。
灰分测定
测定药材燃烧后剩余的矿物质含量,评估 药材的质量。
中药制剂的检验
中药检验的流程
总结词
中药检验的流程包括取样、检验和结果判定等步骤。
详细描述
中药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取样、检验和结果判定等步骤。首先对药品进行随机取样,然后按照相关标 准和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最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确定药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在整个过程中, 应遵循科学、公正、准确的原则,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理化鉴别
通过化学反应、光谱分析、 色谱分析等手段,对药材 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或 定量分析,以确定其真伪
和纯度。
中药检验的现代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01
用于分离和测定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高分离效能、
高灵敏度、高速度等优点。
气 相 色 谱 法 ( GC)
02
适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分离和测定,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
中药检验报告的价值和意义
保障公众健康
中药检验报告是保障公众健康的 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药材质量, 确保公众能够使用到安全、有效
的中药。
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中药检验报告能够提高中药产业 的规范化水平,推动中药产业的
健康发展。
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药检验报告能够提升中药在国 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中医药走
向世界。
谢谢您的聆听
通过色谱分析等方法检查 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的纯度。
中成药
三、《国家药品标准》
主要包括: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颁布 的《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新药转 正标准》
(四)企业药品标准和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略
(五)正确阅读、理解和执行药典 凡例、正文、附录是药检的重要依据。 凡例是解释和使用《药典》正确进行质量鉴定的基本指导 原则,并对正文、附录及质量检定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 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做题 正文为药典的主体,包括所收载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标准。
2、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选用适当的溶剂将中药制剂中的被测成 分溶出的方法称溶剂提取法。溶剂的选择应 遵循“相似相溶”原则。
常用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又可分为冷 提取、热提取和物理提取法。
①浸渍法(冷浸法 )
本法适用于固体样品的提取,方法简便。 将样品粉碎后精密称取一定量置具塞容器内加 入溶剂,浸泡一定时间。冷浸法的优点是适宜 遇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且提取的杂质少,样 品纯净。
1、取样
分析样品首先是取样,取样必须具有 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 取样的基本原则应是均匀合理。 各类中药制剂取样量至少够三次检测的 用量,贵重药可酌情取样。
二、样品的预处理
供试品制备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被测 定成分,除去干扰物质,将被测定成分浓缩至 分析方法最小检测限所需浓度。 1、粉碎 固体制剂需粉碎,以增大与溶剂的 接触面积提高提取速度及提取量。
3、分离
1、液—液萃取法
可采用适当的溶剂利用萃取法原理将被测 成分或杂质提取出来使被测成分与杂质分离
2、色谱法 色谱法是中药分析中常用的样品净化 方法,包括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纸色 谱法,其中以柱色谱法常用。 3、盐析法
(三)性状检查
对药品的外观、质地、横断面、色、臭、味的 观测。
中药入库验收常规要求1
进
货
渠 道 合
数 量
法
验收内容
商
包
品
装
质
验
量
收
检
验
干湿度检查 杂质检查
变质情况检查 其他
验收依据、内容、记录和注意事项
(三)验收记录
中药材
品名、产地、供货单 位、到货数量、验收 合格数量等内容
中药饮片
品名、规格、批号、 产地、生产日期、生 产厂商、供货单位、 到货数量、验收合格 数量等内容,实施批 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 片还应记录批准文号
2
待验中药应在规定时 限内、按照验收管理 制度或规程进行采购 来货、销后退回中药 的验收。
3
毒性中药验收应按照 相关规定在专库或者 专区内由规定人员按 要求验收。
验收依据、内容、记录和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4
应按待验中药的 批号逐一进行抽 样、验收,每个 批号均应有完整 的验收记录。
5
查验结束应将抽 取的完好样品放 回原包装箱,并 加封签、标示。
收货
收货是仓库业务的开始,要求做到及时、准确、有序。收货人员应当根据 商品入库凭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到货中药逐批逐件进行收货,防止不 合格中药入库。
收货作业及注意事项
(二)收货注意事项
1
企业应制定 收货管理制 度或规程。
2
依据国家相关的 药品标准,对所 购的中药材、中 药饮片及中成药 进行全面检查验 收,对符合要求 的予以接受入库。
中药入库验收常规要求
中药入库验收目的
保证入库中药的数量准确、质量良好,防止不合格中药入库。 中药种类繁多、剂型多样、产地各异、性质复杂,并且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因此,加 强中药的入库验收是保证中药质量、做好中药养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成药临床试验总结报告范文
中成药临床试验总结报告1.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中成药对于治疗某一种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系统的临床试验,我们期望了解该药物在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为后续的药品注册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背景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中成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
本试验选择某一种常见疾病作为研究对象,对中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3.试验方法3.1 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接受中成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诊断为某一种常见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患者。
3.3 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接受中成药治疗,用药方法为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两片。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用药方法为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一片。
3.4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疗效和不良反应。
疗效指标包括症状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等。
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肝肾功能异常等。
4.试验结果4.1 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为90%,对照组为80%。
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试验组为85%,对照组为75%。
统计学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2 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有5例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经过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
5.数据分析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
这表明中成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
6.结论与建议本试验结果表明,中成药对于治疗某一种常见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采用第二法,也叫甲苯法。 具体操作: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水量1~ 4ml),精密称定,置A瓶中,加甲苯约200ml,必要 时加入干燥、洁净的沸石或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 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B管的狭 细部分。将A瓶置电热套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 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 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继续蒸馏5分钟, 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B管的管壁上, 可用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 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 分离观察)。检读水量,并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
甲苯法仪器装置
A为500ml的短颈圆底烧瓶。 B为水分测定管。 C为直形冷凝管。
( 3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 品(麝香)采用第三法 , 也叫减 压干燥法。 (4)第四法,也叫气相色谱法。
判 定 标 准
大小蜜丸、浓缩蜜丸水分不得过 15.0%。 水蜜丸、浓缩水蜜丸水分不得过 12.0%。 水丸、糊丸、浓缩丸水分不得过 9.0%。 蜡丸不检查水分。
二 中蒙药薄层色谱鉴别 (TLC鉴别)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 铝质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 开后,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 图作对比,用以进行药物的鉴别、杂质检 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优点:具有简便、快速、分离效率高、专 属性强及灵敏度高等特点。
中成药常规检查及 中蒙药薄层色谱鉴别
内蒙古药品检验所 郝美玲
前言
中成药常规检查
中蒙药薄层色谱鉴别
前
言
中成药检验主要包括:性状、鉴 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性状从 某种程度来讲也是检查的一个部 分,可以作为直观检查。
一 . 中成药常规检查
《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附录 “制剂通则”项下共介绍了 28 个 剂型, 2005 年版一部附录“制剂 通则”项下共介绍了 30个剂型, 新增了凝胶剂和涂膜剂。这里主 要讲几个常见剂型的检查项目及 判定标准。有:丸剂、片剂、胶 囊剂、颗粒剂、滴丸剂。
(一)供试液的制备
一个理想的TLC鉴别,关键是所制备的供试液是 否理想。供试液的制备离不开提取分离(前处理) 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成分用甲醇、乙醇都可以 提出,在薄层板上点样、展开、显色、检视。例 如:检中药或中成药中的苷类成分(含人参、三七、 黄芪、黄芩等药材的中蒙成药),需要较为复杂的 前处理。 另外点样液不能太浓,否则点样后易造成严重拖 尾。
判 定 标 准
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 (瓶),并不得有 1 袋(瓶) 超出限度一倍。 多剂量分装的颗粒剂照最低装 量检查法 。
(五)滴丸剂的检查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 录10页。 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
无沾连现象,表面无冷凝液 黏附。
1. 重 量 差 异
取 20 丸,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丸 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丸的重量,每 丸重量与平均丸重相比较。
判 定 标 准
泡腾片 (含NaHCO3和有机酸) 250ml烧杯(200ml15~25℃的水) 当气体停止逸出时,片剂应溶解或分 散在水中,无凝聚的颗粒剩留。 5分钟内崩解 含有药材浸膏、树脂、油脂或大量糊 化淀粉的片剂,如有小部分颗粒状物 未通过筛网,已软化无硬芯,按符合 论。
判 定 标 准
阴道片 照融变时限检查法(附录63 页)检查 供试品3片 应在30分钟内全部溶化或崩解溶散并 通过开孔金属圆盘,或仅残留少量无 硬芯的软性团块。 含片、咀嚼片不检查崩解时限
( 5 )调节吊蓝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 底部25mm,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处。
判 定 标 准
药材原粉片(未经提取、浓缩等一系列工 艺制备)——30分钟 糖衣片、薄膜衣片(可在9‰盐酸溶液中检 查)、浸膏片(半浸膏片)——60分钟 肠溶衣片 9‰盐酸溶液中检查2小时(不 加挡板),不得有裂隙、崩解或软化现象; 提出,用少量水洗涤后,再在磷酸盐缓冲 溶液( PH6.8 )中进行检查(加挡板), 1 小时全部崩解并通过筛网。
根据丸剂直径选择不同孔径的筛网(丸 剂直径在2.5mm以下的用孔径约0.42mm 的筛网,在2.5~3.5mm之间的用孔径 1.0mm的筛网,在3.5mm以上的用孔径约 2.0mm的筛网) 供试品黏附挡板妨碍检查,去掉挡板再 进行检查。
判 定 标 准
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1小时内 全部溶散。 浓缩丸和糊丸应在 2小时内全部溶散。 蜡丸照肠溶衣片崩解时限检查法检 查。 大蜜丸不检查溶散时限。
薄层色谱鉴别操作全过程示意如下
供试液的制备
展开剂配制
紫外光灯、显色剂
薄层板制备
点样
展开
检视
定性结果
中蒙成药TLC鉴别的目的是鉴别而不是分 离提取,因而在条件考察时,对吸附剂、 展开剂的选择,不是如何将检品分离成 单一组分,而是如何在某一规定的条件 (如:硅胶G板、GF254板、H板等),将 检品制成清晰、圆整、比移值稳定的层 析图谱,以便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 进行对照比较。
胶囊剂包括:硬胶囊、软胶囊、肠溶 胶囊。 外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渗 漏或囊壳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
1. 水
分
硬胶囊 将内容物倒出来,按照水分 测定法进行测定。 常用方法为烘干法和甲苯法。
判定标准:水分不得过9.0%。
硬胶囊内容物为液体或半固体者不检 查水分。
2. 装 量 差 异
取1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倾出内 容物,再精密称定囊壳重量,采用减 重法,求出每粒内容物的量,每粒装 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无标示装量的 胶囊剂,与平均装量比较)。 限 度 为 : ±10% 0.5g/ 粒 ( 0.550g ~ 0.450g)
(二) 片剂的检查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7页
片剂包括: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原粉片
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咀嚼 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肠溶 片等。 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应有适宜的 硬度。
1. 重 量 差 异
取 20 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 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 标示片重相比较(无标示片重的片剂,与 平均片重比较)
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 2 份,并不 得有1份超出限度一倍。
包糖衣的丸剂应检查丸芯的重量差异并符 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其 他包衣丸剂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 合规定;凡进行装量差异检查的单剂量包 装丸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3. 装 量 差 异
单剂量分装的丸剂 (袋或瓶) 取10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 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 示装量相比较。 9g—±5%(丸重范围 9.45~8.55) 6g—±6%(丸重范围 6.36~5.64) 3g—±8%(丸重范围 3.24~2.76)
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份, 并不得有1份超出限度一倍。
按重量服用的丸剂照第二法检查。 10丸为1份,共取10份,分别称定 重量,再与每份标示重量相比较 ( 无标示重量的丸剂,与平均重 量比较)。 2g—±7% (重量范围 2.14~1.86) 1g—±8% (重量范围 1.08~0.92)
判 定 标 准
3. 发 泡 量
阴道泡腾片 25ml具塞刻度试管(内径1.5cm)10 支,各精密加水2ml,置37±1 ℃ 水 浴中5分钟,各管中投入供试品1片, 密塞,20分钟内观察最大发泡量的 体积。
判 定 标 准
平均发泡体积应不少于6ml 少于4ml的不得超过2片
(三)胶囊剂的检查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10页
泡腾性颗粒剂 1袋+200ml水(15~25℃), 应能迅速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 5 分钟内颗 粒应完全分散或溶解在水中。
均不得有焦屑等异物。
4. 装 量 差 异
单剂量分装的颗粒剂,取10袋(瓶), 分别称定每袋 ( 瓶 ) 内容物的重量,每 袋(瓶)的重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 限度为:±5% 10g/袋(10.50g~9.50g)
2. 重 量 差 异
按丸服用的丸剂照第一法检查 取供试品 10 份,分别称定重量,再 与标示总量(每丸标示重量×称取 丸数)或标示重量相比较(无标示 重量的丸剂,与平均重量比较)。
判 定 标 准
9g—±6%(丸重范围 9.54~8.46) 6g—±7%(丸重范围 6.42~5.58) 3g—±8%(丸重范围 3.24~2.76)
判定标准: 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 2丸, 并不得有1丸超出限度一倍。 包糖衣的滴丸不检查重量差异,包薄膜 衣的滴丸检查重量差异。
2. 溶 散 时 限
操作同片剂 滴丸很小,筛网孔径应为0.42mm。 判定标准:不包衣的滴丸应在30分钟 内全部溶散,包衣的滴丸应在60分钟 内全部溶散。 以明胶为基质的滴丸,可在人工胃液 中进行检查。
(一)丸剂的检查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5页 丸剂包括:蜜丸、水丸、水蜜丸、 糊丸、浓缩丸、蜡丸。 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 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
1. 水
分
(1)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采用第 一法,也叫烘干法。 具体操作:取供试品( ≤ 3mm 颗粒或碎片) 2~ 5g ,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 厚度不超过 5mm ,疏松供试品不超过 10mm , 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 100 ~ 105℃干燥 5 小 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 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 1小 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 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 试品中含水量(%)
1. 粒
Hale Waihona Puke 度取颗粒剂 30g ,称定重量,采用双筛分 法,置药筛内过筛,将药筛保持水平状 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3分钟。
判定标准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 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