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的观点看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辩证的观点看压力(2008 年4 月21
0)
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
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
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左都是坏事。
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
《韩非子•五鑫》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在恶劣环境下,以有巢氏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动脑筋,"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上古之世,“民食果蔵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在病痛之下,以燧人氏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动脑筋,“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后来,人民众多,吃饭成了大问题。
任饥饿之下,以神农氏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动脑筋,"用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耦,教民农作。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
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岀重大成就。
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
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
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苴兄曹丕忌恨。
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
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而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岀新。
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汕,人无压力轻飘飘。
” 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
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
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
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 使人更能坚强不屈,
表现出坚韧的美徳。
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葱和创适力。
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
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神经病人、自杀者。
如同巴尔扎克说过的,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而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而对,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岀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