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腕带标识制度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患者身份识别资料PPT参考幻灯片

患者身份识别资料PPT参考幻灯片
❖ 对照注射单核对患者身份,查对药物名称、剂量、用法、 时间和途径。
❖ 遇到同名同姓的患者,护士应在确认其身份后,在输液 架,注射单上做醒目的标志,提醒护士在更换药物时加 强查对。
18
产房/产科(新生儿身份识别)一
1、胎儿娩出后,由助产士、巡回护士分别将新生儿 抱给母亲确认性别,并口头复述一遍。
❖ 4、急诊急救过程中,一时无法辨认患者身份时,可先给患者临时 命名或编号,待病情稳定后再作进一步的身份确认。
❖ 5、治疗前,应有两位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对患者进行身份的核 对——“双人核对”,必要时主动邀请患者/家属参与部位确认。
❖ 6、对于患者中的特殊人群,在特殊场所(如急诊科、中心输液室、 产房等人员流动快、风险高的诊疗场所),接受特殊治疗(如放 疗、化疗、手术、拔牙等有创或高危诊疗活动)时,应特别强调 有效的身份识别,避免误诊误治,给患者造成伤害。
痴呆者。
❖ 1、患者就诊时,护士应通过陪伴者获得患者真实身份。 ❖ 2、患者入院时,应填写手腕识别带,并与陪伴者核对
无误后,系手腕带于患者手腕。 ❖ 3、无陪伴的患者,按身份不明患者进行识别。 ❖ 4、对感觉器官功能不全(失聪、视力差、语言沟通障
碍等)患者,护士可借助笔纸、卡片、手语等工具, 确认患者身份。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室、住院号、过敏史、血型。 ➢ 腕带原则上戴于患者左手腕部(或右手腕→脚踝),松紧适宜以
可容纳一小指为宜,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 医务人员应充分告知患者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若遇到
患者识别腕带丢失或严重损坏等情况,病房护士应重新补写腕带, 经两人重新核对后补戴。 ➢ 患者出院时,病房护士为患者安全去除腕带,按生活垃圾处理。
* 3、如需急诊检查、手术、住院,各类单子均无名+日期—数字、 住院号、性别等,并在必要时报告行政总值班/医务部。

患者身份识别课件(培训)ppt课件

患者身份识别课件(培训)ppt课件

一、入院患者身份与部位的识别
• 当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应与意识/精神 正常、沟通无障碍的患者充分沟通,协 助填写相关资料,确认姓名、年龄、性 别、籍贯、出生年月、住院号、身份证 号码,确认患者的真实身份。
二、特殊人群身份与部位的识别
• 特殊人群: 指意识/精神障碍、感觉器官功能不全、婴幼儿、痴
呆者。
• 我院手腕带有机器打印、手写两种类型。
患者身份识别的内容
•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 号 • 住院号 过敏史 血型
腕带佩的目的
• 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识别(如加床、手术、 外出检查等)
• 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 • 意识模糊或不清者能被正确识别 • 确保母婴的唯一性,防止相互混淆 • 医生查房时准确快速地确认病人、读取信息
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核对腕带信息。 3、无名氏患者,护送人员详细交代,核对腕带信息。 4、核实无误后签写转科交接记录,挂床头牌, 修改腕带信息:科室 和
床号。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
• 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 急诊就诊的复写病历、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 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 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
★ 患者身份与部位识别原则
• 1、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时,应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语言、 行为能力,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获得患者的信息。
• 2、实施有创或高危护理活动前,应主动使用两种以上 患者识别 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 3、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腕带上应有患者的姓 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等信息。
◆转出科护士: 1、完善病历记录,全面评估患者,检查腕带信息是否准确清楚。 2、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腕带特殊标示,医务人员专人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腕带标识制度ppt课件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腕带标识制度ppt课件

1.病房护士做好转出前准备 工作。 2.由转出科护士携带病历、 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 前往转入科室,与转入科室 护士当面交接。 3.安置好病人后,完善识别 交接程序,双方签字确认。
13
统一使用腕带作为信息 识别的载体并携带手术 室专用病人交接登记本 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
手术患者 身份识别
14
患者入院时护士填写腕带上的信息,请另一名护士核对无误后,协助患者正确佩戴腕 带。向患者和/或家属讲明腕带使用目的及注意事项。
6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
(四)急诊科对于无法确认身份的的患者,由医务人员为其命名为“无名 氏”,同时多人身份不明者,命名为无名氏1、无名氏2、无名氏3等。患者腕 带信息包括无名氏-编号、科别、性别、诊断、就诊时间等,并在门诊病历上 注明,一旦身份明确后,更换腕带,注明其真实姓名。
(五)在实施诊疗、护理活动前,医护人员应主动请患者说出自己姓名,昏 迷、婴幼儿等患者应让家属或陪同人员陈述其姓名。确保信息核对的准确性。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 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 实施正确的操作。
16
3、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中 均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各项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标本采集、给药、输 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送检或手术前等各类诊疗活 动时辨识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七)患者的床号和房间号不能单独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方法。
9
特殊患者身份识别
(一)无名氏患者身份识别: 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氏患者, 使用“腕带”填写无名氏-编号、姓名、急诊 时间、诊断,如需住院,填写住院号和科室及 病区。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课件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课件

患者转接时身份识别与交接登记制度
• 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因手术或因治疗需要科室间转接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之 间),双方应认真查对交接,确保病人身份正确。 ◆转出科护士: 1、完善病历记录,全面评估患者,检查腕带信息是否准确清楚。 2、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腕带特殊标示,医务人员专人 护送。 3、填写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记录患者身份信息及病情变化。 ◆转入科护士: 1、详细交接患者,反向查对,由患者(或家属)自述姓名。 2、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 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核对腕带信息。 3、无名氏患者,护送人员详细交代,核对腕带信息。 4、核实无误后签写转科交接记录,挂床头牌, 修改腕带信息:科室 和 床号。
(3)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
• 手术后,手术室工作 人员与病房护士做好 病情、药品及物品的 交接,填写手术室与 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无误后方可离开
例: 用药治疗、输血前患者身份识别
• 1、查对用药、输血医嘱,保证给准确的患者实施治疗。 • 2、用药治疗、输血前必须严格查对,核对床头牌信息, 使用反向查对,让患者和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陈述患者 姓名,核对正确无误后执行。核对患者姓名的标准用语: 应使用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的标准问句,以患者或 患者家属的回答为准。不得采用“你是xxx病人吗?”等 含患者姓名的问句。 • 3、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核对“腕带”信息。 • 4、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 龄、出生年月、床号、性别等。不可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 识别的唯一依据。 • 5、查对患者身份信息与输液卡、输血单上信息查对完全 一致后,方可执行。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六)当医生发现患者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就诊或使用成人身份信息为未成年 人就诊的,应劝说患者使用患者本人真实信息,重新挂号。
• (七)门诊医生在为医保患者开具处方、各种检查单及住院证时,必须核实患 者的身份证信息;由于核对不仔细而产生的一切后果,根据医保规定给予相应 处罚。
7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
(一)住院患者应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户口薄)提供真实的身 份信息,由住院处工作人员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等信息。护士 根据患者提供的身份信息建立床头卡、住院病人一览卡。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请患者或其陪同人员说出患者的姓名。请患者主动出示腕带,查 看腕带上患者姓名、住院号与输液卡/治疗单/注射本/特殊治疗单/化验单等上患者姓名、
住院号核对,信息完全一致时,实施操作。
实施操作后再次确认患者身份
15
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正确性的具体措施
• 1、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送检 或手术前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门诊患 者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卡号四项核对患者身份; 住院患者核对医嘱单、治疗单等与腕带上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床号、住院号五项信息以识别患者身份。
患者身份识别 与 腕带标识制度
骨科
1
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 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 实施正确的操作。
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 3.1.2.1
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重点是重症 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手术室、急诊室等部门, 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
12
关键流程患者身份识别
病房与病房、 ICU之间患者身 份识别
1.病房护士做好转出前准备 工作。 2.由转出科护士携带病历、 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 前往转入科室,与转入科室 护士当面交接。 3.安置好病人后,完善识别 交接程序,双方签字确认。
13
关键流程患者身份识别
统一使用腕带作为信息 识别的载体并携带手术 室专用病人交接登记本 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
手术患者 身份识别
14
护理操作时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患者入院时护士填写腕带上的信息,请另一名护士核对无误后,协助患者正确佩戴腕 带。向患者和/或家属讲明腕带使用目的及注意事项。
输液卡/治疗单/注射本/特殊治疗单/化验单等上患者姓名、住院号与病历上信息完全一 致,并经二人核对
携输液卡/治疗单/注射本/特殊治疗单/化验单/药品用物等到患者床边(严禁空手或抄 小纸条到病人床边执行操作)
1.由陪同人员提供患者的真实身份信息,出示有效证 件,医护人员核对无误完善信息后佩戴手腕带 2.有家属在床旁的:腕带+床头卡+询问,在场家属 或知晓者陈述患者的身份。
3.无家属在床旁的:腕带+床头卡,信息对照
11
关键流程患者身份识别
必须严格执行 患者身份识别 和交接规定
急诊科与病房、 ICU之间患者身 份识别
8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
(五)在实施任何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 特殊饮食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作 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六)影像科、放射科、检验科、功能科等医技科室允许使用流水号或其他符合要 求的信息作为患者身份及标本的识别方法,但科内必须统一,并在科室管理制 度中书面写明,并且由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及护送的工作人员核对患者身份。
住院患者身 份识别
特殊患者身 份识别
关键流程患 者身份识别
5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
(一)门诊患者来院就诊患者应提供本人真实的身份信息,门诊挂号人员按患 者提供的身份证信息作为患者的就诊卡信息,出具就诊卡和挂号凭据。 (二)门诊患者应同时使用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作为身份识别标识。 (三)急诊科急诊、急救及留观患者、成批救治的伤员≥2人时,患者须佩戴腕 带。腕带应字迹清晰,须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抢救床号等信息。 腕带须两人核对后佩戴。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护理活动前,应同时使用患者 的姓名、性别、年龄、抢救床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当使用以上信息仍有 识别困难时可选择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作为身份识别的补充信息。 准确无误后方能实施操作。
6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
• (四)急诊科对于无法确认身份的的患者,由医务人员为其命名为“无名氏”, 同时多人身份不明者,命名为无名氏1、无名氏2、无名氏3等。患者腕带信息包 括无名氏-编号、科别、性别、诊断、就诊时间等,并在门诊病历上注明,一旦 身份明确后,更换腕带,注明其真实姓名。
• (五)在实施诊疗、护理活动前,医护人员应主动请患者说出自己姓名,昏迷、 婴幼儿等患者应让家属或陪同人员陈述其姓名。确保信息核对的准确性。
(七)患者的床号和房间号不能单独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方法。
9
特殊患者身份识别
(一)无名氏患者身份识别: 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氏患者,使用 “腕带”填写无名氏-编号、姓名、急诊时间、诊断,如 需住院,填写住院号和科室及病区。
10
特殊患者身份识别
(二)语言交流障碍及无自主能力的患者身份识别:
(二)每位住院患者到达病区时,护士应该对住院单上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 身份证等信息再次审核,无误后填写和佩戴患者身份识别腕带。
(三)住院患者应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且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
(四)医护人员所有的诊疗活动以及转运患者中必须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患者身份识别信 息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方式。
•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 (或家属)沟通,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条款 3.1.4.1
2
身份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环来自 身份ID社会——姓名——身份证
医院——患者——手腕带
3
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要性
• 患者:医疗护理操作的对象。 • 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
———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 全、准确执行的基础。
4
患者身份识别
门诊患者身 份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