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入门课程
心理学基础入门课程
心理学基础入门课程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1.心理学简介: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历史、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神经科学和生物心理学:讲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科学如何与心理过程和行为相关联。
3.发展心理学:探讨人类从幼儿期到老年期的身心发展,包括认知、社会和情绪发展。
4.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涵盖知觉、学习、记忆、注意力和决策等领域。
5.社会心理学: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思维和感受,包括社会认知、群体行为和互动等方面。
6.个性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人格理论和评估,以及心理健康和适应性等问题。
7.心理障碍和治疗:讨论心理障碍的分类、病因和治疗方法,包括心理疾病的诊断和常见治疗方法。
8.心理测量学:介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和技术,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3、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4、实验法: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5、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发应。
五、简答题1、简析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1)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像过程。
(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3)人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4)人有意识性,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要特征。
2、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生物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认知观点、精神分析观点、人本主义观点、现象学观点3、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早在古希腊时期,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心理学的思想就早已出现。
(3)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已经脱离哲学母体而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六、论述题1、论述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
(1)心理的物质载体[1]心理现象的产生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2)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1]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离开了环境的影响,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1]表现为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4]人的心理的主体最重要的特点是人的意识性。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绪论1、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
3、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理论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4、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应用心理学。
5、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研究动物心理)。
6、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7、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8、认知也叫认识。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9、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10、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11、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13、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无脊椎动物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脑,既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灵长类动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只有人类才有思维,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又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
所以,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14、客观现实即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5、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的产生人的心理。
16、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7、心理现象即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科学。
(完整版)心理学基础知识
2020/2/7
28
3.4 感觉的空间积累
感受器的不同部位同时受到 刺激所产生的、因反应整合在一 起而改变了感受性的现象。
2020/2/7
29
3.5 感觉的空间融合
感受器把同时作用于它的不 同刺激的反应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 感觉的现象。
2020/2/7
30
感觉的空间融合
贝克斯顿(W. H. Bexton)1954年 20美元——感觉剥夺
2020/2/7
7
感觉剥夺实验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 典的病理心理现象:
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 发性情绪行为障碍;
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 ③思维迟钝; ④暗示性增高; 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
变化的强度或强度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
2020/2/7
10
2.2 感觉的测量: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是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 激强度,用来衡量感觉系统的绝对感受性
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1 S=
R
2020/2/7
11
2.2 感觉的测量:绝对阈限
能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物理能量)。
2020/2/7
39
1.1 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 映。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 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2020/2/7
24
正后象
负后象
2020/2/7
25
正后象 负后象
2020/2/7
26
正后象 负后象
2020/2/7
27
2024版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
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心理学概述•认知过程•情感与动机•个性与心理特征目•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录心理学概述01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多个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
个体心理主要研究个体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社会心理则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表现,记录并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在控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操纵或改变,以观察其心理现象的变化和规律的方法。
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收集被研究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03020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心理学思想古代哲学和医学著作中包含了许多心理学思想,如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希波克拉底的《论人的本性》等。
近代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期,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实验心理学,标志着近代心理学的诞生。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心理学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众多分支领域和流派。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如脑成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的应用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视角。
认知过程02感觉与知觉感觉的定义与分类阐述感觉的概念,包括感受器、感觉阈限等,并介绍感觉的分类,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知觉的组织原则详细解释知觉的组织原则,包括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等,以及这些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错觉与幻觉探讨错觉与幻觉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实例,并分析它们与正常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阐述记忆的类型,如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以及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记忆的类型与过程分析遗忘的原因,如干扰、衰退等,并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遗忘规律。
遗忘的原因与规律介绍学习的相关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等,并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的研究,以及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些心理过程的方法。
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心理学主要研究的范围包括认知、社会、发展、人格和临床心理学等。
这些领域涉及到很多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以下是心理学入门的基础知识。
1.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智力的心理过程,涉及到学习、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等。
这个领域重要的理论包括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模型。
2.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在社交环境中的思维和行为,包括观点形成、归因、群体、态度和互动等。
这个领域的重要理论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影响力理论。
3.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这个领域的重要理论包括爱因斯坦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
4.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的特质、性格和行为模式,解释为什么人们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个性特点。
这个领域的重要理论包括五大人格特质理论和佩里的个体形象理论。
5.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研究和诊断心理障碍,以及提供心理治疗和干预的方法。
这个领域最著名的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
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领域,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
1. 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指我们主观地感知和体验的思维和情感过程。
无意识是指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心理过程,但它们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2. 权威性和顺从:权威性是指个人或团体具有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顺从是指个人受权威性影响而服从或遵守指令的行为。
3.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如何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它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等理论。
4.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在遇到与自己信念和态度相悖的信息时会感到紧张和不舒服,需要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解决这种不适。
(完整版)心理学基础
完整版)心理学基础1.简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探索个体的思维、情绪、动机、记忆、学习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受到社会、文化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本文档旨在介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领域。
2.心理学的主要领域2.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观察、推理和问题解决等。
它致力于理解人类如何感知、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
2.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类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它探索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以及这些发展过程如何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2.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群体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
它包括研究人类个体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对待他人、形成偏见和态度,以及如何在集体决策中起作用。
2.4.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关注身心健康和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临床心理学家通过评估个体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来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并开发和实施干预措施。
3.心理学的重要概念3.1.注意力注意力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关注能力。
它涉及选择性感知、集中注意、分配注意和保持注意的过程。
注意力不仅影响感知和信息加工的效率,还在学习、记忆和问题解决中起着重要作用。
3.2.学习和记忆学习是通过获取和处理信息来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记忆是将学到的内容保存并在需要时恢复的能力。
学习和记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知识储存、信息处理和记忆失调的原因。
3.3.情绪和动机情绪是个体对特定刺激和事件产生的主观体验,涉及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
动机是驱使个体行为的力量,影响个体的目标设定、取向和行为选择。
研究情绪和动机有助于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
4.结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着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通过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人际关系、学习和生活质量。
心理学基础
思维分类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头脑风暴与创造性思维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爱用右脑的人(形象思维发达)看到的是顺时针旋转; 爱用左脑的人(抽象思维发达)看到的是逆时针旋转。 耶鲁大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女生一般看到的都是顺时针旋转,男生一般看到 的都是逆时针旋转,14%的美国人可以两个方向都能看见
第二节 认识过程
一、感觉
概念(sensation)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分类 脑神经所传导的特殊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前庭感觉等。 脊神经及某些脑神经的皮肤分支所传导的表面或皮肤感觉 触压觉、温度觉和疼痛觉等。 脊神经及某些脑神经的肌肉分支所传导的深部感觉 肌肉、肌腱、关节的敏感性和位置感觉。 自主神经系统所传导的内部感觉 内脏痛觉及饥渴、恶心等感觉。
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认知过程 情绪过程 意志行为
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个体具有一定倾向
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人格倾向性 人格特征 自我意识
认识过程(知) 情绪过程(情) 意志过程(意)
情绪是伴随着动机性行为而产生的,个体的
动机能否满足,自然伴随产生不同的情绪, 满足则快乐,不满足则痛苦,在寻求过程中 受到阻碍,则产生恐惧、沮丧等情绪。 有时情绪本身就具有动机作用,能促进个体 的行为活动,如恐惧情绪可以促使个体产生 逃跑或攻击的行为。
情绪和情感
情绪多与生物学相联系,具有本能的、情景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registration) 保持(retention) 再认(recognition)和回忆(reproduction)
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 认识过程
• (二)感觉的种类 • 感觉的分类有许多种,目前比较公认的分类法是以感受器所在部位以
及接受刺激的来源不同,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味觉 、嗅觉和肤觉等)和内部感觉(如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等)两大 类。 • (三)感受性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 • 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客观刺激,必须是适宜刺激 ,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为主体所能接受;二是主体的感觉能力,即 感受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认识过程
• 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感觉只是个别属性的信息摄入,而知觉则能 告诉人们事物的意义。
• (二)知觉的类型 • 人们习惯上以知觉时何种感觉占主导地位进行分类,可以把知觉分成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还可以根据所认识事 物的特性,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反 映的是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征的知觉;时间知觉 则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如四季变化、昼夜交替、 时间长短、先后顺序、人自身的生物节律等;运动知觉是物体空间位 置移动等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 (3)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对以 往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喜悦心情的记忆等。
• (4)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如学过的技 能操作、游泳、打太极拳等。
• 2. 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分类 • (1)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
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
• 二、人格
• 人格,在心理学上亦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 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 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心理学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基础的知识点整理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意识和行为的科学。
它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心理学试图理解人类内在的心理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二、心理学的主要分支1、临床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治疗。
2、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影响的心理学分支。
3、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从胎儿到老年的发展过程。
4、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信息加工、思维和学习的心理学分支。
5、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与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来塑造。
2、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如何获取、组织和运用知识,认为思维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3、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内在的成长潜力,认为人有能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4、心理动力学理论:关注个体内在心理力量的作用,尤其是潜意识层面的动力。
四、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实验法:在可控制的环境中对变量进行操纵,以观察其对被试行为的影响。
2、观察法:观察和记录被试的行为,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3、调查法:通过提问、问卷等方式获取被试的信息,包括个别访谈、集体访谈等。
4、案例研究:对个别被试进行深入、长期的跟踪研究,以了解其发展过程和变化。
五、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教育: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其认知和情感能力。
2、健康:如何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减少压力,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3、职业: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倦怠。
4、人际关系: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效果,促进人际和谐。
总之,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整理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能为我们提供更有效的工作和学习方法。
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
THANKS
感谢观看
情绪的分类
根据情绪的性质和强度,可以将其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根据情绪持续的时间,可以将其分为短暂情绪和长期情绪;根 据情绪的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外显情绪和内隐情绪。
情绪的理论与生理机制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理论包括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和沙赫特-辛格理论等。这些 理论试图解释情绪的生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05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
心理发展的定义与阶段
定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 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阶段
心理发展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 定的心理发展任务和特点。
心理发展的理论与影响因素
情绪的生理机制
情绪的生理机制涉及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例如,当人们 感到恐惧时,自主神经系统会引发“战斗或逃跑”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 促等。
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力量,它引导人们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以满足自身的 需要。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将其 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可以将其分为近景性动机和 远景性动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 表现,记录并分析其心理活动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是以行为和精神活动为对象,探索其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
以下是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简述:
1.心理学的种类
心理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实验心理学:研究人类或动物行为的实验室科学。
- 临床心理学:适用于诊断和治疗个体或集体心理问题的应用
科学。
-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或动物行为在生命周期内变化的科学。
-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或动物思考和知觉的科学。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交关系的科学。
- 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和心理学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2.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学使用多种方法来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包括:
- 实验法:根据单一或多个因变量的受控变化,推断原因和结
果之间的关系。
- 观察法:研究自然环境中的人类或动物行为,研究其原因和
结果之间的关系。
- 访谈法:通过对个人或集体的问答方式,探讨其经验和信念。
- 测量法:使用心理测量仪器来测量和评估人类或动物心理过
程和行为。
3.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学的应用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 临床心理学:治疗和诊断心理问题。
- 教育心理学:提供有关研究、教学和课程设计的建议。
- 工业心理学:提供有关工作环境和职业健康的意见。
- 运动心理学:帮助运动员提高表现和控制情绪。
- 咨询心理学:提供个人、家庭或组织的建议和帮助。
心理学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方法。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一、心理活动(一)心理活动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个体的认识过程、情感和意志;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 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内容是指每个人对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映象本身,而心理形式是指这种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结构,如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形式,情感、意志、需要与动机形式,个性特征中的能力、气质、性格形式等。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研究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心理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
(一)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者(三)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四)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三、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四、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
心理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也叫个性心 理特征。个体所具有的多种心理特征有机整合所显示出来 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成为人格
关系:1、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具体的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 2、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3、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
心理学家的样子
• 引言 • 罗森塔尔效应 告诉我们,对一个人报以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更快更 好的成长;反之,对一个人报以消极的期望则可能使他自 暴自弃。
第一章 来源于生活的心理学
• 第一节 心理学的界定与性质 •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的界定与性质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 • • • •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四)系统性原则 (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狼孩”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 一、心理离不开物质载体 • (一)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 古诗云:“天昏昏兮人郁郁” • 二、心理的能动性 • 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和调节的作用。人们的行为不是无缘 无故产生的,都有心理学根源。名人吸毒 • 心理对环境具有建构和选择的作用 女杀人犯
(五)认知神经科学
•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周欣悦作为第一作者即将发表在 国际著名心理学刊物《心理科学》上的论文《金钱的符号 作用:启动金钱概念改变社会痛苦和生理性疼痛》引起了 学术界之外的关注。 • 数现金能减少疼痛 • 周欣悦在损失金钱会令人们感到生理性疼痛前已经了解到: 使用功能核磁共振的脑成像研究表明,受到他人排斥时, 以及损失金钱时,人的大脑反应与肢体伤痛时大脑的反应 是相似的。钱、爱(社会关系)和痛的关系如何?对这个问题 的好奇是吸引周欣悦研究的最初动力。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基础(一般)心理学既是心理学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探讨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心理学历史, 发展趋势, 理论体系, 派别和探讨方法等。
学习时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相像概念之间的区分。
然后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学习其他学科,进行比照学习——社心, 发心, 变态, 测验, 询问等。
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探讨对象及内容一, 心理学概述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探讨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 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基础心理学的探讨内容如下图: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发展经验了四个阶段:感觉, 知觉, 思维萌芽, 思维。
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却不是产品。
(三)心理是在神经系统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四)心理现象既是机能又受制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记: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记。
二, 学派的纷争第四单元探讨原则和方法不作为考核重点,了解即可。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一, 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由细胞体, 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
树突接受刺激,轴突传递刺激。
二, 反射弧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三、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外周神经系统又叫四周神经系统。
四,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关于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领域。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是探究人类内心世界的学科。
下面将从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一些基础概念来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科学地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和行为,通过观察、实验、问卷调查等方式,揭示人类的认知、情感、动机、学习、记忆和社会行为等内在和外在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和集体心理,以及其与神经生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心理学发展的主要里程碑:1. 古代心理学:古代心理学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探讨人类的思维、感知和情感等。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情感、理性和智慧等概念。
2. 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德国的威廉·旭尔基于19世纪末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概念,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3. 心理学学派的兴起:20世纪初,心理学开始形成不同的学派和理论。
例如,行为主义强调对可观察行为的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外界刺激对个体的反应。
而精神分析学派则注重研究无意识力量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4.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对个体发展和实现潜能的关注。
该学派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主观感受,以及个体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5.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开始兴起。
该学派关注人的思维和信息处理过程,研究人类知觉、记忆、语言等认知能力。
三、心理学的基础概念1. 认知:认知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感知、加工和理解,包括知觉、思维、记忆和语言等认知过程。
2. 情绪:情绪是人对于特定事物或情境产生的主观情感体验,涉及情感的形成、表达和调节等方面。
3. 动机:动机是指个体内部促使行为发生的力量,包括生理和心理层面的需求,如食物、渴望、安全感等。
4. 学习: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验和训练改变行为或获取知识的过程,包括条件反射、典型学习和认知学习等形式。
心理学基础知识
自生闷气;
增强信心;
4.强行压抑内心的痛苦,过分
再次,要学会认识自己的长
焦虑,是“将眼泪往肚子里咽”
处和短处,要克服回避矛盾
的人
和过分忍耐的缺点
1.缺乏自信心,有不安全感
D 型
2.沉默寡言,待人冷淡 3.性格孤僻,爱独处,不合群 4.情感消极,忧伤,容易烦躁
不安
心脏病
改变离群独处的习惯;多参 加社会活动;多交朋友,培 养兴趣爱好;学会向他人倾 诉。家人的关爱,有助于打 开D型人的心扉,使他们能够 将内心中的恶劣情绪随时排 解和释放。
类 型
特点
1.强烈持久的目标动机 2.处处追求完美的内在倾向 3.强烈持久的追求赞誉与进步 4.连续卷入多项事务,挑战极 A 限压力 型 5.习惯于突击完成工作 6.经常特意地使自己的心理与 身体处于机警状态 过强的时间意识和过强的竞争 意识
顺从、沉默、犹豫、宁静、沉 思、松弛、声音低、节奏慢、 B 缺乏主见、容易相处、不易激 型 动,对于布置给自己的任务, 或他人对自己的要求,能否完 成,从不着急
一、常见的对心理学的误解
1、“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嗎?”
2、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3、心理学家会给人催眠 4、心理学就是分析的梦 好莱坞电影: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 《心靈捕手》《異度空間》《沉默的羔羊》
5、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6、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1982年国际科学联合会接收国际心理科学 联合会为其会员协会,肯定了心理学的学术地 位。
三、印象管理及其運用:
試圖控制別人對自己形成某種印象的過程,就是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1.登門檻效應(the foot-in-the-door effect)(得寸進尺效應) 2.門面效應(the door-in-the-face effect) 3.討好(ingratiation)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过程的科学,它涉及到个体的感知、认知、情感、动机、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二、心理学的分支1、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方法和技术。
2、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胎儿到老年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3、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影响的心理学,包括群体行为、社会认知、人际互动等方面。
4、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和思维过程的心理学,包括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
三、心理学的基础概念1、感知:是指人类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
2、认知:是指人类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思考,包括记忆、思维、判断、推理等方面。
3、情感:是指人类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情绪反应,包括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
4、动机:是指推动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力量,包括内在动机(如需求、兴趣)和外在动机(如奖励、惩罚)。
5、行为: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活动和反应,包括身体行为、语言行为、社交行为等。
6、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关系,包括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
四、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人类行为和思维过程,包括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方法等方面。
2、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工作场所中的人类行为和思维过程,包括员工招聘、培训、评估、激励等方面。
3、社会服务心理学:研究社会服务领域中的人类行为和思维过程,包括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等。
4、健康心理学:研究健康领域中的人类行为和思维过程,包括疾病预防、康复、健康促进等方面。
电商基础知识入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了解电子商务。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电商基础知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商的基本概念、优势、发展历程和常见模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称作记忆表象, 简称表象。作为对以往感知过的而当前不在面前的事 物的心理浮现,表象既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 性形象,同时也是记忆的一种效果。它依赖于人的实 践活动,具有直观形象性,概括性,不稳定性和可操 作性,是知觉向思维过渡的桥梁,同时也是想象活动 的前提。
(二)记忆的三阶段模型
• 1.感觉记忆:也称感觉登记,是记忆过程的开始阶 段。一切输入记忆系统的信息,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 的活动产生感觉和知觉。 •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处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 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一般可以保持信息1分钟左右 (20-40秒)。如果没有经过复述强化,则很快消失。 • 3.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可以 进入长时记忆系统。
4.感觉的补偿与发展
• 一个正常人,出生之后就具备了各种感觉器官和初步 的感觉能力。随后,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中,人 们的不同方面的感受性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得到不同的 发展和提高。 • 另外,当人的某种感觉能力丧失后,为适应生活的需 要,其它方面的感觉能力可以获得突出的发展,以资 补偿。如盲人丧失了视觉,但其听觉和触摸觉、振荡 觉都得到了特别的发展,可以靠触摸识字读书,依靠 竹竿探路等等,都是感觉补偿的例子。
2.知觉的整体性
•
人的知觉是一个主观加工处理感觉信息的过程。当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能够根据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其知觉为一个整体,这种使知觉保持 完备性的特性被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 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记出来, 这种感性阶 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其中,词语对知觉的理 解性具有指导意义。 • 知识、经验越丰富,对于事物的理解就能越深入,越 精确。此外,个人的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爱好 以及定势等,对于知觉的理解性都有重要的影响。
• • • • •
三、记忆
• (一)概述 • 记忆是人脑积累知识经验的一种功能。人们在生活实 践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练习过的动作, 体验过的情感以及行为、举止等,在事情经过之后, 仍会有一部分作为经验在人的头脑当中留下印记,以 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得到恢复的过 程,就是记忆。 • 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语 词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等四种类型。
• (四)错觉(cllusion)。
•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产生错觉,但错觉不 同于幻觉, 它是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要 产生的带有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的知觉。如“两小儿 辩日”的故事。 错觉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 ①受知觉整体性和理解性的影响,即原有知识经验的 影响; ②受强烈的情绪影响,如所谓“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等。 ③感、知觉器官的协调不当等。 大部分错觉的形成是暂时的,一旦了解了事实真相, 会很快消失。
(四)记忆的方法
• • • • • 1.过度学习 2.科学的识记 3.及时复习 4.运用联想 5.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四、想象
• (一)概述 • 想象(imagination)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物的影响下, 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 形象的心理过程。其基本材料是表象。 • 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其内容往往是对客观现实的超 前反映。总的说来,人的意识有两种超前系统,即组 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和组织起来的概念系统。
心理现象
• 心理现象概述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想象、思维、注意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心理学基础知识
• • • • 第一节 认识过程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过程 第三节 意志过程 第四节 个性
• (二)思维的过程
•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心理活动。 • 1.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 2.比较和分类:比较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在头 脑中把事物加以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的思维操作活 动。 • 3.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上把各种对象、现象中 的主要与次要,本质与非本质,个别与一般,偶然与 必然属性相分离的智力提取过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分析过程。
五、思维
• (一)概述 • 思维(thinking)是人脑通过语言对客观现实进行的 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 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间接性和概括性。 • 概括性是指人脑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规律联系,以及同 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特性。 • 思维的间接性,指的是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依 靠直观获得,而是大脑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它媒 介,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整合加工,由已知推测出 前因后果或内在规律性的过程。
• 4.知觉的恒常性 •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
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或称常 性。知觉的恒常性普遍地存在于各类知觉当中。尤以 视知觉最为突出。 • 当我们知觉不熟悉的客体时,由于缺乏相关的知 识和经验,或者当知觉的条件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和限 度时,我们的知觉就难以保持恒常性了。因此,知觉 恒常性的保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 六、注意
•
• • • • •
• 2.保持
• 保持是识记过的信息在人脑中存储,并得以巩固的过 程。它不仅是记忆的重要标志,也是回忆和再认的重 要保证。但这里所指的信息在头脑中保持,并非固定 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 方面是量的变化,另一方面是质的变化。 • 与保持相反的过程是遗忘。它表现为对过去识记过的 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是发生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百多年来一直被广泛沿用, 堪称经典。
• (二)想象的种类
• 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和计划性,可将想象分为随意想 象和不随意想象。 • 1.不随意想象 :又叫无意想象,是一种自发的、简 单的、缺乏自我意识调控的心理现象。 • 2.随意想象 :又叫有意想象,是指人自觉地提出想 象任务,根据自己的意向有意识地、有目的的进行想 象的过程。根据其内容的新颖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 和创造想象。
• 3.再认和回忆
• 再认和回忆是记忆要达到的目的,是识记与保持的表 现及结果。按照提取信息的程度不同而分为再认和回 忆两种方式。 • 再认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被认识 的过程。 • 回忆是把以前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 的心理过程。它可以是有意的(随意的),也可以是 无意的(不随意的)。
(二)感觉的一般特性
•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 所谓感受性是指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的指 标是感觉阈限,即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一般来讲,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关系。 • 感受性又可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阈限也 可以再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 2.感觉的适应 • 由于刺激物的长时间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 过程称之为感觉的适应。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 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感觉适应 的典型例子。大多数感觉的适应,一般都表现为感受 性的逐渐降低或暂时消失。
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种感觉在其它感觉的影响下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叫 作感觉的相互作用。 • 其发生的一般趋向是:一定条件下,弱刺激引起的弱 的感觉可以增强其它同时发生的感觉的感受性。如 “万绿丛中一点红” 。 • 由于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分析器的活动可以影 响另一种分析器的感受性,这种现象叫联觉。比如: 同一个黄瓤西瓜中挤出的汁分为两杯,一杯中加入食 用红色,另一杯不加。不知者品尝起来,大都觉得红 色西瓜汁更甜,这就是色─味联觉。
• (二)知觉的分类
•
对知觉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 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 听知觉,触知觉等;根据反映对象的不同特性,还可 以把知觉划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 1. 知觉的选择性 • 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并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就被称 为知觉的选择性。 • 关于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结构关系,是知觉最基本 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互换。 •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 观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体的知识,经验,情绪,动机, 兴趣,需要等。客观方面: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 的活动性以及刺激物的新颖性都可以影响知觉的•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 对比感觉和知觉,我们可以知道,感觉是人脑对事物 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 人类一般是以知觉的形式来直接反映事物,感觉只是 作为知觉的组成成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因此,有人 也统称之为感知觉。但严格地说,二者是不同的心理 过程。
康复治疗师资格考试之基础知识部分
第八章 心理学基础
冯南尧
• • • • • • •
一见钟情 情人眼里出西施 三岁看老 男孩、女孩的特征 冲动的惩罚 治疗大厅装镜子 等等
• 第一部分 知识点串讲
• 认知过程 • 情绪和情感过程 • 个性心理特征 • 儿童期心理卫生特点 • 老年期心理卫生特点 • 医患关系及行为模式 • 残疾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一节
认识过程
•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现象、特征、意义及本质的 反映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 心理现象。 • 一、感觉 • (一)概述 •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当事物的个别的,某些方 面的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的大脑,就产生了感觉 (sensation)。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根据感觉的对象不同,可以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 和内部感觉。
(三)记忆的过程
•
完整的记忆活动分为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 个基本环节。 • 1.识记: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是反复感知对象,并 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它是保持的必要前提。 •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将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 意识记。 • 根据识记材料本身有无意义、或识记者是否了解其意 义,又可以把有意识记划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两 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