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8张PPT)
造 如技 指材3指地术 南料、南理与 针三造针知航的船识的海应宋技运的水用元术用进平、以的步大 地来提为 理,高海提 知船高 识制日, 见丰富等。
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于穆
斯林家4庭、,郑又皈和依本佛人教吃,熟苦悉耐伊劳斯,兰 教英和 勇佛 无勇教 畏于。 的探从 气小 概索养 。成 在了 “吃 靖苦 难耐 之劳 役和 ”
结合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
时:“1仓、廪明充朝积国,天力下的太强平盛。,”建文 帝时:提“供家了给雄人足厚,的外基门础不阖。。”到
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 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 内形势的2、转明好成,眼祖光的开大始力移支向持海外, 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 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往
往: 况
郑 和
次数:七 次
到达范围:30多 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 和 非洲东海。岸
下 西
促进了我国与 亚非国家和了 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冲
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突 中 外 冲
1、戚继光抗倭
(1)地区:东__南__沿海 (2)主要战__台__州_战__役___
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次出使西洋。”永乐皇帝指的
是( B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崇祯帝
5.右图中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访问
马六甲而建。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B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6.2017年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19张PPT)
温故知新
张骞通 西域 日遣唐 使来华
玄奘 西行
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何为西洋?
西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
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
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
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为何下西洋?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
5、消极影响:七次远航属于馈赠性贸 易,不计经济利益,给明政府造成了沉 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可能长久。
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
二、戚继光抗倭
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海走私和抢劫,时称“倭寇”。
1405-1433年七下 西洋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3、概况:
年--年,郑和先后 次下 西洋,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 到达了 和 。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 花布、铁器等
中国
西洋
香料、染料、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等
明朝造船用淮尺,10丈约等于 34.2米
宝船:长44.4丈
战船:长18丈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 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 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 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思考:为何“我则郑和以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郑和下西洋所费约在白银600万两,相当
于当时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而建造和修补一 艘船平均需要1600两银子,每次出航平均需 船260多艘,仅造修费用就需要几十万两银子。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 东澳门的居住权。
张骞通 西域 日遣唐 使来华
玄奘 西行
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何为西洋?
西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
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
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
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为何下西洋?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
5、消极影响:七次远航属于馈赠性贸 易,不计经济利益,给明政府造成了沉 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可能长久。
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
二、戚继光抗倭
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海走私和抢劫,时称“倭寇”。
1405-1433年七下 西洋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3、概况:
年--年,郑和先后 次下 西洋,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 到达了 和 。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 花布、铁器等
中国
西洋
香料、染料、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等
明朝造船用淮尺,10丈约等于 34.2米
宝船:长44.4丈
战船:长18丈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 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 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 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思考:为何“我则郑和以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郑和下西洋所费约在白银600万两,相当
于当时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而建造和修补一 艘船平均需要1600两银子,每次出航平均需 船260多艘,仅造修费用就需要几十万两银子。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 东澳门的居住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19张PPT)
郑和1371-1435年
新授
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西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和洪海沿岸
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第一次下西洋时的船队有船只208只,船员来自各行各业,共 27800多人。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长达44丈,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建造过的最大的木 质帆船。郑和穿戴带着罗盘针、航海图,应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明朝海防松弛,国力渐衰,倭寇成患!
戚继光抗倭的背景
倭寇与倭患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武装抢劫,被 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患形成原因)。倭寇与中国 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 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新授
一、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经济逐步繁荣,国力日益强盛。明成祖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决定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出身于云南一个回回家庭, 祖父和父亲曾从海道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他从 小就对西洋的情况有所了解,对海外世界充满了向 往与好奇。正和少年时入宫做了宦官,后投靠朱棣, 由于机智勇敢,深受信任,朱棣登基后被赐郑姓。
思考:戚继光能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立志灭倭、带兵有方、军纪严明、战术得力、改革军制
比较“岳家军”和“戚家军”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②不同点:抗击对象不同。“岳家军”对抗的是我国少数民 族,其间属于民族内部矛盾。而“戚家军”对抗的是外国人, 其间属于国家之间的矛盾。
哭泣的澳门
新授
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西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和洪海沿岸
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第一次下西洋时的船队有船只208只,船员来自各行各业,共 27800多人。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长达44丈,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建造过的最大的木 质帆船。郑和穿戴带着罗盘针、航海图,应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明朝海防松弛,国力渐衰,倭寇成患!
戚继光抗倭的背景
倭寇与倭患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武装抢劫,被 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患形成原因)。倭寇与中国 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 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新授
一、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经济逐步繁荣,国力日益强盛。明成祖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决定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出身于云南一个回回家庭, 祖父和父亲曾从海道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他从 小就对西洋的情况有所了解,对海外世界充满了向 往与好奇。正和少年时入宫做了宦官,后投靠朱棣, 由于机智勇敢,深受信任,朱棣登基后被赐郑姓。
思考:戚继光能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立志灭倭、带兵有方、军纪严明、战术得力、改革军制
比较“岳家军”和“戚家军”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②不同点:抗击对象不同。“岳家军”对抗的是我国少数民 族,其间属于民族内部矛盾。而“戚家军”对抗的是外国人, 其间属于国家之间的矛盾。
哭泣的澳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29张PPT)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 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C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5.“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 良传统的是( A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年 ,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 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553
知识整合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友好交往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戚继光抗倭 暴力冲突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 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知识梳理:
和 明 平
郑和 下西洋
友好交往
条件
国力雄厚
原 因
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 主观 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郑 和 下 西 洋
今天,郑和下西洋留给南京的记忆 。
宝船厂遗址
郑和公园
牛首山 郑和墓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我国确定每年的7月 11日为中国“航海日”。
明朝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 品贸易兴盛,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因此 成为倭寇侵扰的对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 僚、富豪也下海经商,其中一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 寇相勾结,为虎作伥,趁火打劫,使倭寇更为嚣张。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人物
时间 次数 人数
郑和
1405—1433
7次 大船63艘 加小船200多艘 长151.8米 宽61.8米 亚非30多个国 家和地区 航海图 罗盘针
哥伦布
1492—1504
4次 17艘 长24.5米 宽 6米 美洲 罗盘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19张PPT)
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明政府的支持 造船技术的发达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
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 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
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 加剧,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 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 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 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郑和七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
B 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的根源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2.“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
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日本倭寇
2.概况 (1)戚继光整顿军队
①目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②举措:大力整顿军队, 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 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戚家军
③结果: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2)戚继光抗击倭寇 材料一:
鸳鸯阵
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 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 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 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 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3张PPT)
非
国 珠宝、香料、药 各
材等
国
郑和船队访
亚
中 国
许多问国王、使臣随
非 各
船回访
国
建立关系
今印度 卡里库特
郑和船队到访古里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明 成
祖
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 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 外的奇珍。寻找建文帝;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 给当地统治者友好书信和礼物, 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 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来 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 满剌加等国的国王都亲自率庞大 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马来西亚三宝佛洞
马来西亚三宝井
人员职务分工 军人 官员
外贸人员 技术人员
翻译 医士和医官
祭礼 工匠 水手
郑和船队帆船模型
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
明代罗盘
携归的土特产品 应有尽有,其中不少是 奇货重宝和珍禽异兽等, 如珍珠、珊瑚、宝石、 香料;麒麟(长颈鹿)、 狮子、鸵鸟之类。
——张岂之主编: 《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528-1588年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 民族英雄,出身将门。率领“戚家 军”,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 抗倭,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图三:鸳鸯阵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什么是倭寇?)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
国。元未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 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 人称为“倭寇”。
3Hale Waihona Puke 年少时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
豪迈诗句,立志报效祖国的明代抗倭名将是
() A.郑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19张PPT)
郑和下西洋同哥伦布、达· 伽马的 航海的比较
航海家 目的地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船只大小 郑和 下“西洋” 1405-1433年 7次 约2.7万人 大号宝船63艘(共百 余艘) 大号宝船长约44丈, 宽约18丈,折合公制 长151、8米,宽61、6 米 哥伦布(意大利) 到达美洲 1492-1504年 4次 最少90人,最多1500 人 17艘 战舰100吨,长24、5 米,宽6米,其他两艘 分别为50吨、40吨 达· 伽马(葡萄牙)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 度 1497-1498年 1次 160人 4艘(一说3艘) 120吨、100吨、50吨
1、右图是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D、丙和丁 2、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人们之 所以怀念他,是因为他曾( ) A、英勇抗金,忠君爱国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在东南亚有很多以“三宝”命名的地方,如泰国的 三 宝港、印尼的三宝垄、马来西亚的三宝山,等等, 这些地名与明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时间早,规模大,人数多, 次数多,范围广,友好往来。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堪称世界航海史上
的空前壮举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 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3、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甲: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乙: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 高效解题
丙: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
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对吗?请说明理 由。
郑和从小能吃苦耐劳,培 养了英雄无畏的气概。
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 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 船。
客观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原因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主观
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 索的精神。
二、戚继光抗倭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
时间早 次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多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
船只大 范围广 设备先进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对吗?请说明理 由。
郑和从小能吃苦耐劳,培 养了英雄无畏的气概。
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 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 船。
客观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原因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主观
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 索的精神。
二、戚继光抗倭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
时间早 次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多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
船只大 范围广 设备先进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19张PPT)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1 12021/ 8/11202 1/8/11 8/11/20 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1120 21/8/11 August 11, 2021
这句话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 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 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 的居住权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 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 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 度) 病逝,享年62岁。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 首山南麓。
郑和墓
郑和下西洋
人物地位郑 和:郑和哥下伦布西洋比是较结世果 界航海史
上的空前壮举! 时间 1405-1433年1492-1504年
时间早
次数
七次
4次
次数多
船数 200多艘
17艘
• 2017年5月31日,印度洋岸边的肯尼亚海滨城市蒙巴萨火车西站 一片欢腾。当天,由中国路桥承建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122
年来,肯尼亚人民有了新的铁路,我们将掀开新的一章,书写未
来100年肯尼亚的历史。”图为该国总统肯雅塔在车厢内主持通
车仪式相关演讲,并激动得就此连发11则推文
• 而在施工期间,蒙内铁路为当地创造4.6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当 地员工占比达90%。在5月31日的开通仪式上,两名肯尼亚民众用 刚学的中文向记者说“谢谢”,许多民众面对镜头竖起大拇指。 图为民众排队体验。当地时间2017年5月31日,印度洋岸边的肯 尼亚海滨城市蒙巴萨火车西站一片欢腾。当天,由中国路桥承建 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122年来,肯尼亚人民有了新的铁路, 我们将掀开新的一章,书写未来100年肯尼亚的历史 "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30张PPT)
(1)勇正善义战…之…举在,台符州九合捷人中民,得的到利了广益大,群得众的到大人民
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
的支地明持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2)戚家材料军二训:练封侯有非素我,意,纪但律愿—严海—波明戚平继,。光能征善战。 (3)些戚根?继据材光料的分军析戚事继指光挥抗才倭取能得。胜利的原因有哪
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方。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去观光。
二十八年七远航,郑和美名四处扬。
暴力冲突篇
二、戚继光抗倭
相关史事
明朝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品贸易 兴盛,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因此成为倭寇侵扰的对 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僚、富豪也下海经商,其中一 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寇相勾结,为虎作伥 ,趁火打劫,使倭寇更为嚣张。
•
出示明北京城的图片。
•
三、小说和戏剧
•
学生概括古典小说的成就,并通过这些古典小说概括明清文化的时代特征。
•
年代 著作 作者 题材 价值
•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客观 明成祖鼓励对外交往;
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
的支地明持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2)戚家材料军二训:练封侯有非素我,意,纪但律愿—严海—波明戚平继,。光能征善战。 (3)些戚根?继据材光料的分军析戚事继指光挥抗才倭取能得。胜利的原因有哪
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方。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去观光。
二十八年七远航,郑和美名四处扬。
暴力冲突篇
二、戚继光抗倭
相关史事
明朝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品贸易 兴盛,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因此成为倭寇侵扰的对 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僚、富豪也下海经商,其中一 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寇相勾结,为虎作伥 ,趁火打劫,使倭寇更为嚣张。
•
出示明北京城的图片。
•
三、小说和戏剧
•
学生概括古典小说的成就,并通过这些古典小说概括明清文化的时代特征。
•
年代 著作 作者 题材 价值
•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客观 明成祖鼓励对外交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19张PPT)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戚继光故里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阁) 戚继光表功祠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阁)
戚继光故里,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城牌坊路北, 是戚氏家族世代居住之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 代崇祯八年(1635年)为褒扬戚继光而建,赐额“表 功”,因又名表功祠。
④军队的英勇 ⑤有效的战术,如鸳鸯战术; ⑥群众与政府的支持; 几年后,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戚家军抗倭形势图
相关史事
明朝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品贸易 兴盛,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因此成为倭寇侵扰的对 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僚、富豪也下海经商,其中一 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寇相勾结,为虎作伥 ,趁火打劫,使倭寇更为嚣张。
郑和像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概况
(1)时间: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2)路线: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活动: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及金银货币等物品, 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 补互利。
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D
C.非洲东海岸 D.美洲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3.2017年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
图)中的哪一时段( B )
……
13世 纪
14 世 纪
15 A 世 纪
16 B 世 纪
17 世 纪
C
18 世 纪
D
……
4.某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纪念郑和下西洋,传承郑和精神”的节目,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21张PPT)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 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 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 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 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戚家军
目的: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 底打败倭寇。
措施: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 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 练新阵法。
结果: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4、“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C(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刘家港
红海沿岸
红
海
今孟加拉国和印 度西孟加拉邦一
带 榜葛剌
非洲东海岸
今印度
占
科泽科
城
德
今马来西 亚马六甲 一带
今加里 曼丹岛 北部
郑和 下西 洋路 线图
“和平的使者”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 铁器、金属货币等
中国
香料、染料、 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
象牙等
西洋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
戚家军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性质: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 人民的利益。 2、军队: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配合: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4、指挥: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
国力的强弱关系到外交的状态
课堂练习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C )
A.蔡伦 Hale Waihona Puke .毕升C.郑和 D.郑成功
戚家军
目的: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 底打败倭寇。
措施: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 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 练新阵法。
结果: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4、“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C(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刘家港
红海沿岸
红
海
今孟加拉国和印 度西孟加拉邦一
带 榜葛剌
非洲东海岸
今印度
占
科泽科
城
德
今马来西 亚马六甲 一带
今加里 曼丹岛 北部
郑和 下西 洋路 线图
“和平的使者”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 铁器、金属货币等
中国
香料、染料、 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
象牙等
西洋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
戚家军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性质: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 人民的利益。 2、军队: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配合: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4、指挥: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
国力的强弱关系到外交的状态
课堂练习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C )
A.蔡伦 Hale Waihona Puke .毕升C.郑和 D.郑成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31张PPT)
在海外还流传许多郑和的故事。在马来西亚有三宝山、 三宝井,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留下郑和遗迹。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开创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明朝人对郑和下西洋的看法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
宝而归,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
——(明)严从简
扬国威,和平交往
哥伦布 1492-1504年
4次 17艘 长24.5米 宽6米 1000多人 到达美洲
暴力掠夺
比较结果 时间早
航海规模大
范围广
结合材料,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在印度古里,中国船队到达后,由当地的代理人负责交易 事宜,将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 一旦定下,决不反悔。双方互相击掌表示成交。这种友好的贸 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 。
军事素养高、有组织合作的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解读材料: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寻宝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船大
到达范 围
设备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航海图、罗盘针
美洲 罗盘针
范围广 设备先进
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
人物 时间 次数 船数 船只 大小 人数 到达 范围 目的
郑和
1405-1433年 七次
最多时200多艘
大号宝船长151.8 米,宽61.8米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开创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明朝人对郑和下西洋的看法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
宝而归,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
——(明)严从简
扬国威,和平交往
哥伦布 1492-1504年
4次 17艘 长24.5米 宽6米 1000多人 到达美洲
暴力掠夺
比较结果 时间早
航海规模大
范围广
结合材料,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在印度古里,中国船队到达后,由当地的代理人负责交易 事宜,将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 一旦定下,决不反悔。双方互相击掌表示成交。这种友好的贸 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 。
军事素养高、有组织合作的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解读材料: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寻宝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船大
到达范 围
设备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航海图、罗盘针
美洲 罗盘针
范围广 设备先进
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
人物 时间 次数 船数 船只 大小 人数 到达 范围 目的
郑和
1405-1433年 七次
最多时200多艘
大号宝船长151.8 米,宽61.8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课件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19张PPT)
A
——【清】《明史》卷304 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 《郑和传》
洋航海技术的发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占城
木骨都束
慢八撒
今肯尼亚 蒙巴萨
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环节四:中西航海对比,明特点、悟意义
151.8米
郑和宝船
24.5米
哥伦布 旗舰
[五代]赵干.《江行初雪图
明代青花瓷盘装 饰在肯尼亚的穆 斯林古墓上
戚家军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
戚家军 戚继光卓越的军事 韬略和指挥才能
戚家军与其他爱国 军民配合作战
戚继光与俞大猷
符合人民的愿望、 结合图片与教材, 得到人民群众的 讨论:戚继光抗倭 支持…… 取得胜利的原因?
戚继光的军事著作 鸳鸯阵
设计意图:根据教材内容、《相关史事》与教材研读,学生 归纳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斗 争的胜利? 《明神宗实录》: 血战歼倭,勋垂闽 人心 浙,壮猷御虏,望 向背 军队 著幽燕。
策略 指挥
友好 交 往 国力强 盛
明 朝 的 对 外 关 系
国家实力决定外交
战 争 冲 突 国力衰 国力衰 落 落
葡萄牙 攫取在 澳门的 居住权
课堂检测
1.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 ) A.建文帝 B.明太祖 C.明成祖 D.崇祯帝
返航时,许多国王、使臣搭乘郑和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 例如第6次返航时,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使团共1200人 随船队来到中国。
“和平友好之师” “和平的使者”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 指导学生学习《相关史事》、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 《榜葛剌进麒麟图》,落实基础知识,感受郑和 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 船队是和平友好之师。 兽麒麟。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19张PPT)
(3)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 福建 、 广东 地 区的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登州
台州 福建 广东
平定了浙江的倭寇
扫除福建、广东的 倭寇倭患基本解除来自拓展延伸(小组内讨论)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他进行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符 合人民的利益 ; 2.他带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3.与其他爱国军民团结合作;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澳门被葡萄牙攫取居住权
澳门被攫取居住权的原因?
明朝国力衰退。
澳门在1999年被祖国收复回主权的原因?
中国国力上升,外交努力等
三、处理习题(分组分题讨论)
1、材料研读 想一想:这首军歌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
2、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3、课后活动
(1)想一想,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呢?其中含有怎样的 历史信息?
4.郑和杰出的航海、外交才能,以及郑和不畏艰险,勇
于进取的精神。(个人才能)
【二】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军事家,
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
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
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
民族英雄。
(视频)
学习要求:阅读教材P76-78页,小组合作, 勾画出学案问题的答案。
危害: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
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评价: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抗倭经过:
(1)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 格训练,组建 戚家军 。
(2)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1561年在 台州 九 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登州
台州 福建 广东
平定了浙江的倭寇
扫除福建、广东的 倭寇倭患基本解除来自拓展延伸(小组内讨论)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他进行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符 合人民的利益 ; 2.他带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3.与其他爱国军民团结合作;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澳门被葡萄牙攫取居住权
澳门被攫取居住权的原因?
明朝国力衰退。
澳门在1999年被祖国收复回主权的原因?
中国国力上升,外交努力等
三、处理习题(分组分题讨论)
1、材料研读 想一想:这首军歌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
2、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3、课后活动
(1)想一想,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呢?其中含有怎样的 历史信息?
4.郑和杰出的航海、外交才能,以及郑和不畏艰险,勇
于进取的精神。(个人才能)
【二】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军事家,
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
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
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
民族英雄。
(视频)
学习要求:阅读教材P76-78页,小组合作, 勾画出学案问题的答案。
危害: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
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评价: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抗倭经过:
(1)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 格训练,组建 戚家军 。
(2)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1561年在 台州 九 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19张PPT)
通过本课所学的三个知识点: 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明朝中后 期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 门的居住权.你能得出明朝前后 期国力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五、梳理知识 整合提高
• 1、你还有什么疑惑?
• 2、知识总结:
明朝前期,由于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同世 界友好往来,但是到了中后期,随着国势衰弱,友 好变成了冲突,所以有了倭寇入侵和葡萄牙殖民者 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这说明中国在世界上 已经落后了,同时也印证了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请将上面文献资料记载的葡萄牙殖民者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 洋活动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从二者航海的背景、目的、采用的手段(方式)、及结果上分析比较。 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 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 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因而深受各国 人民欢迎就是一个明证。葡萄牙殖民者伴随着航海活动而来的,是残暴 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如材料中所说,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建筑堡 垒,大造火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 野蛮残暴的罪行。因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了当地人们的痛恨和 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
家和地 旗舰长
大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 对吗?请说明理由。
郑和从小能吃 苦耐劳,培养 了英雄无畏的 气概。
宋元以来我国 的造船业发达, 能造出巨大的 海船。
1.根本原因: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客观原因:当时经济的发展、造船业 的发达、航海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使用、 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船队中全体船员 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
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国下力大雄治,国
【教师原创】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19张PPT)
国力雄厚
• 材料二:71页相关史事
技术先进
3、概况
时间:1405-1433年。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红海沿岸。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
拉邦一带
刘家港
红
榜葛剌
海
今沙特阿拉
今印度科泽
占
伯的麦加
科德城ຫໍສະໝຸດ 今肯尼亚 蒙巴萨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
B “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戚继光有什么品质值 得我们学习?
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 而出,以国家和民族 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 质,值得学习。
谢谢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和爱国主义者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通过这些诗句,说说你对戚继光的评价。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 区,进行侵略活动
•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明 交往 郑和下西洋
朝
的
对
外 关
戚继光抗倭
系 冲突
国力强盛 封
建
制
度
走
向
国力日渐衰落
衰 败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C 1.电影《苏禄国王 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时
代,当时的中国皇帝应该是 (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 15课明朝对外关系(共19张PPT)
时间:1405~1433年(明成祖称帝后) 次数:7次
目的: (1)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2)加强海外联系,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3)寻找建文帝下落
郑和船队实现远航的条件:
1.根本条件:明前期国力雄厚
2.客观条件:造船水平高超、航海 技术领先,指南针的应用。
3.主观条件:郑和吃苦耐劳、英勇 无畏的精神。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 人。明成祖提拔其为内宫 太监,赐姓郑;明宣宗钦 封其为“三宝太监”
文莱
明初,黄海、东海及其海外海域称为东洋, 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
郑和下西洋 条件:
(1)明朝国力强盛 (2)政府支持和鼓励 (3)造船业技术发达,航海技术的先进和指南针的应 用 (4)郑和个人的坚强勇敢和爱国精神
7
27000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哥伦布 1492 4 90
美洲大陆
达伽马 1497 3
160
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 度
二、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山东蓬莱 人。明代杰出军事家, 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 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 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 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 队被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 民族英雄。
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 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他们烧 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 命财产损失。时称“倭患”。
“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 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倭变事略》
为什么出现倭患?
倭患根本原因: 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登州
台州 福建 广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的: (1)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2)加强海外联系,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3)寻找建文帝下落
郑和船队实现远航的条件:
1.根本条件:明前期国力雄厚
2.客观条件:造船水平高超、航海 技术领先,指南针的应用。
3.主观条件:郑和吃苦耐劳、英勇 无畏的精神。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 人。明成祖提拔其为内宫 太监,赐姓郑;明宣宗钦 封其为“三宝太监”
文莱
明初,黄海、东海及其海外海域称为东洋, 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
郑和下西洋 条件:
(1)明朝国力强盛 (2)政府支持和鼓励 (3)造船业技术发达,航海技术的先进和指南针的应 用 (4)郑和个人的坚强勇敢和爱国精神
7
27000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哥伦布 1492 4 90
美洲大陆
达伽马 1497 3
160
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 度
二、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山东蓬莱 人。明代杰出军事家, 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 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 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 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 队被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 民族英雄。
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 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他们烧 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 命财产损失。时称“倭患”。
“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 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倭变事略》
为什么出现倭患?
倭患根本原因: 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登州
台州 福建 广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19张PPT)
奠定了物质基础; (2)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的高超; (3)指南针的发明并使用于航海事业、 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主观条件:(1)郑和是下西洋的合适人选;
(2)统治者的支持。
意义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下“西洋”,最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
地点 远到红海沿岸和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 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C.郑和 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 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
6.“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 )
抗倭战争胜利原因
1.戚继光爱国爱民,志向远大,有 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3.军民配合,同仇敌忾; 4.这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斗争,符合 人民利益;
5.明朝政府的支持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明中期海防松懈,倭寇勾结中国海盗,奸 商经常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 劫,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严重威 胁了沿海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戚
要求:安静,同时看相关史事、注释、图片
一、郑和下西洋——和平交往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 ,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 而把今天文 莱以西的东 南亚和印度 洋一带海域 及沿岸地区 称为“西洋”
互助探究一: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远航?
客观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主观条件:(1)郑和是下西洋的合适人选;
(2)统治者的支持。
意义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下“西洋”,最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
地点 远到红海沿岸和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 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C.郑和 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 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
6.“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 )
抗倭战争胜利原因
1.戚继光爱国爱民,志向远大,有 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3.军民配合,同仇敌忾; 4.这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斗争,符合 人民利益;
5.明朝政府的支持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明中期海防松懈,倭寇勾结中国海盗,奸 商经常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 劫,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严重威 胁了沿海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戚
要求:安静,同时看相关史事、注释、图片
一、郑和下西洋——和平交往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 ,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 而把今天文 莱以西的东 南亚和印度 洋一带海域 及沿岸地区 称为“西洋”
互助探究一: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远航?
客观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通过这些诗句,说说你对戚继光的评价。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 区,进行侵略活动 •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 材料: •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指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的目的是什么?
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 和威望。
2、条件
• 材料一: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 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 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 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国力雄厚
• 材料二:71页相关史事
技术先进
3、概况
时间:1405-1433年。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红海沿岸。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 拉邦一带
刘家港
红 海
榜葛剌
今沙特阿拉 伯的麦加
今印度科泽 科德
明 朝 的 对 外 戚继光抗倭 关 系 冲突
交往 郑和下西洋
国力强盛
国力日渐衰落
封 建 制 度 走 向 衰 败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电影《苏禄国王 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时 代,当时的中国皇帝应该是 ( ) A.宋太祖 B.元世祖 C.明成祖 D.明太祖 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 “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C
B
戚继光有什么品质值 得我们学习?
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 而出,以国家和民族 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 质,值得学习。
三宝庙(马来西亚)
三宝庙(泰国)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
郑和 时间 1405--1433 哥伦布 1492--1504 达· 伽马 比较结果 1497--1498 时间最早
4 1 160人 27800 人 1000~1500人 17艘 4艘 共200余艘 船只 大船长151.8 旗舰长24.5 长34米,宽 大小 米,宽61.6米 米,宽6米 8米 航海图 拥有 罗盘针 罗盘针 设备 罗盘针 亚非30多个 到达 美洲 印度 国家和地区 范围 次数 人数 船数 7
次数最多 人数最多 船数最多
船只最大 设备最先 进 范围最大
4、意义 •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的了解和友好往来 • 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网
郑和之后,航海为什么戛然而止,没有再出现8 次、9次、10次呢?
倭寇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 商,组成海盗武装集 团,到中国东南沿海 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 抢劫,被时人称为 “倭寇”
占 城
今加里曼丹 岛北部
今肯尼亚 蒙巴萨
今马来西亚马六 甲一带
根据图片,结合 教材,用一个词 形容郑和下西洋 与所到之处的交 往方式。
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 臣接到王宫
郑和墓
• 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 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 度) • 病逝。享年62岁,七月船 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 首山南麓。
材料一:
戚继光抗倭
材料三:
鸳鸯阵
材料二: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 无敢不用命。……戚继光用兵, 威名震寰宇。
根据材料和教材,小组讨 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
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
登州
台州 福建
九战九捷
Hale Waihona Puke 广东反戚 侵继 略光 的领 战导 争的 抗 倭 战 争 是 一 场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和爱国主义者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 区,进行侵略活动 •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 材料: •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指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的目的是什么?
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 和威望。
2、条件
• 材料一: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 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 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 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国力雄厚
• 材料二:71页相关史事
技术先进
3、概况
时间:1405-1433年。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红海沿岸。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 拉邦一带
刘家港
红 海
榜葛剌
今沙特阿拉 伯的麦加
今印度科泽 科德
明 朝 的 对 外 戚继光抗倭 关 系 冲突
交往 郑和下西洋
国力强盛
国力日渐衰落
封 建 制 度 走 向 衰 败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电影《苏禄国王 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时 代,当时的中国皇帝应该是 ( ) A.宋太祖 B.元世祖 C.明成祖 D.明太祖 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 “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C
B
戚继光有什么品质值 得我们学习?
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 而出,以国家和民族 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 质,值得学习。
三宝庙(马来西亚)
三宝庙(泰国)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
郑和 时间 1405--1433 哥伦布 1492--1504 达· 伽马 比较结果 1497--1498 时间最早
4 1 160人 27800 人 1000~1500人 17艘 4艘 共200余艘 船只 大船长151.8 旗舰长24.5 长34米,宽 大小 米,宽61.6米 米,宽6米 8米 航海图 拥有 罗盘针 罗盘针 设备 罗盘针 亚非30多个 到达 美洲 印度 国家和地区 范围 次数 人数 船数 7
次数最多 人数最多 船数最多
船只最大 设备最先 进 范围最大
4、意义 •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的了解和友好往来 • 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网
郑和之后,航海为什么戛然而止,没有再出现8 次、9次、10次呢?
倭寇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 商,组成海盗武装集 团,到中国东南沿海 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 抢劫,被时人称为 “倭寇”
占 城
今加里曼丹 岛北部
今肯尼亚 蒙巴萨
今马来西亚马六 甲一带
根据图片,结合 教材,用一个词 形容郑和下西洋 与所到之处的交 往方式。
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 臣接到王宫
郑和墓
• 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 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 度) • 病逝。享年62岁,七月船 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 首山南麓。
材料一:
戚继光抗倭
材料三:
鸳鸯阵
材料二: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 无敢不用命。……戚继光用兵, 威名震寰宇。
根据材料和教材,小组讨 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
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
登州
台州 福建
九战九捷
Hale Waihona Puke 广东反戚 侵继 略光 的领 战导 争的 抗 倭 战 争 是 一 场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和爱国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