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探索篇誗课改论坛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石守娟(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甘肃卓尼)数学是一门非常核心且基础的课程,并且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比也很大。
但在新课改日益推进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断加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以便寻找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对高中数学的正确认知现如今,新课改步伐不断加快,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
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知不清。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一部分教师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并排斥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革新。
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应该明确高中数学的特点,并紧跟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作为核心目标,只有这样,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才会整体提高。
此外,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成绩才是教师的关注点,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会过分重视数学知识的教授,侧重于学生数学解题思维的培养和解题速度的训练,无形中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数学素养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单一,得不到全面发展。
(二)教师忽视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新课改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但是在现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新课改仍处于初级实施阶段,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不足。
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依旧没有重视学生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并且教师在教学时仍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从而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抑制,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三)新课改教学改革的整体贯彻力度较小教育部门之所以要进行新课改,就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诸多弊端,为了切实提高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应该严格遵守新课改教学的要求。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需要改革。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
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日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变革课堂教学行为创新课堂教学从2004年开始,各省陆续加入了高中数学新课改行列,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新的突破,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要多下工夫。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订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
在日常教学中,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成为合格的、成熟的高中数学教师。
为此本人对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愿与各位老师共同商讨。
一、传统的教学、理性的思考。
强化教学基础我们教育工作者延续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受到严重冲击。
就我本人而言,我国的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从而导致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标教学下提倡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合理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改革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合理地采纳吸收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成分,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二、贯彻新课改精神,使数学课堂教学由统一模式教育向差异教育模式转变。
由单一讲授向多样化学习转变1.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开始。
在课堂教学中要选取与内容有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导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9月课改新课标教材高中数学教学框架及教学内容
9月课改新课标教材高中数学教学框架及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针对9月课改新课标教材高中数学的教学框架及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框架高中数学的教学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技能: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技能,如计算、推理、作图等技能。
2、数学思想: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包括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算法思想等。
这些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际问题解决: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金融中的数学问题等。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4、数学文化:学生需要了解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的历史、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等。
通过学习数学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函数与方程:学生需要了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函数的图像和变化趋势,同时还需要掌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2、数形结合:学生需要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数与形的转化方法,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函数图像等。
3、空间几何:学生需要了解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和大小,同时还需要掌握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4、概率统计:学生需要了解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5、算法初步:学生需要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基本的算法流程和实现方法。
6、数学建模:学生需要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同时还需要掌握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数学史选讲:学生需要了解数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掌握重要数学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数学史选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性。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教学改革新课程NEW CURRICULUM高中数学学科对学生而言是高中所有课程中较难的学科,其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和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然而,受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初中数学及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略有欠缺,使得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时难以充分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学习高中数学。
此外,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难以得到提高,部分学生仅仅是学习成绩有所上升,但是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
现在我国各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高中数学教师认识上的误区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高中数学教师虽然了解了众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但并没有将其付诸于实践。
经过调查,部分学校虽然有推广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师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
然而许多教师仅仅是偶尔照搬新课改的一般模式—小组合作讨论与合作模式,大部分情况下依然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这些高中数学教师认为,新课改的教学模式过于理想化,事实上在实践中有许多的漏洞,在现阶段对学生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阻碍学生未来的发展。
因此,这些数学教师并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在创新教学模式上。
此外,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本身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高中教师为了提高本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量采用讲授式教学法以及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教师自然而然地成为课堂中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对此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两个方面,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否定,使得大部分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难以适应。
因此,虽然高中数学教师在心理认同新课改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2.短时间内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然而,大部分高中生受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影响较大,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记忆,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探索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也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模拟实验、实际应用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
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和分析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数学教学应通过各类数学竞赛、课外拓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改革将高中数学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新课改理念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让高中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在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一、新课改理念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数学的魅力,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数学能力。
同时,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
数学不再是抽象的符号和公式,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此外,新课改还倡导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尝试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引入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时,我以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函数的本质。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数学问题。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我让小组合作绘制函数图像,观察图像的特点,总结函数的性质。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数学软件等工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时,通过三维动画展示几何体的结构,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空间关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少数学教师由于未能真正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意图,出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状况,于是在新教材中很多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内容,被老师删去,这不但影响了新课程的有效落实,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可见,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对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为此,本文特就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这一论题谈几点个人的思考:一、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视,这不仅包括同一领域内容的相互连接,也包括选择若干具体内容,体现了数学的整体性;同时新教材还特别关注数学与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题材应尽重视渗透知识之间的联系,应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或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时,教师既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寻找素材,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将统计与概率和其他领域的内容联系起来,在解决问题时自然地使用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识的运用能力。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
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
例如,求函数y=x +1/x 的值域,对于这种常规题型,可采用发散讲授法,即变换角度,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考虑,学生通过对几种方法的讲授比较,对这一问题以及牵涉到的几个方面的知识了解透彻,课堂吸收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应对新课改[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应对新课改面对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形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希望在这次改革中能达到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己发展自我的良好平台的效果,让学生更加热爱课堂,留恋课堂。
这促使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规律,让学生体味探索的乐趣,让数学的学习更加生动,数学的魅力更加彰显。
主要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应对新课改。
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是新课改的最大目的所在。
相应的,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教授课本的知识,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更多的教授学生方法,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破除旧的教学观念伴随着新课改的进程,教师应当破除旧的教学观念,深入把握改革的精神和目标,积极主动的改变自己的角色,更好的适应改革进程。
教师要加强对学科特点的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利用。
在课堂上,教师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但是课堂的主体和参与者是学生。
因而教师与学生是合作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新课改时期的课堂应当更平等更和谐更融洽。
因而对于教师来说,改变观念,提高素质是当务之急。
教师有多种途径去破除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理念。
自己学习是最主要的途径,听专家的报告,参加远程培训和外出考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理念的重要方式。
通过进行这些实践教师的教学理念自然而然的会伴随着新课改的进程而更新,并灵活生动地体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真正受益。
举个例子来说,在教授反函数的时候,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将反函数的性质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以小组的形式,通过不断的讨论,研究,以及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的理解,运用,很快就总结出了反函数的对称性、单调性、奇偶性。
在这个过程里,我只是起到了一个启发引导的作用,而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在中国旧的教育机制下,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而自己记录笔记的填鸭式教学过程。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每周4课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升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和重点:
1.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2.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3. 不等式与绝对值
4. 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5. 微积分基础
6. 几何证明方法
7. 线性代数基础
教学方法:
1.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包括图表、实例、实验等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互动讨论
3. 设置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结合的案例分析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示范等方式介绍重要概念和方法
3. 实践: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等方式巩固知识点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课堂评价:
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并及时批改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参与度、表现等方面
3. 听课笔记:鼓励学生做好听课笔记,提高学习效果
备注:本教案仅作为参考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主体,对一线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
我结合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与认识。
一、低起点,融知识于符号中尝试:在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中,正整数集记作n+或n+,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细心的学生就有疑问:原本表示自然数集,在右上角或右下角分别添加+怎么就能表示正整数集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面对这样的小问题尤其是数学符号的选用,考虑到教学时间,用“约定俗成”加以回答也未尝不可。
但也很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结果:时间是节省了,学生心中却对数学产生一种“冷冰冰”的感觉,打消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花了不多的时间作了简单解释(虽然此时还没有学习补集运算,但丝毫不影响学生理解),学生茅塞顿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有不少学生在学习函数定义域时用类似方法又“发明”了许多数集的符号,看到这些符号真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
而更重要的是,我用实际行动验证了数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这比口头动员的效果要好得多。
受此启发,在后面的教学中,每当引进一个新的符号时,我总是尽量将相关符号的发展历史展现给学生。
如幂的符号“a”,三角函数符号“sin、cos、tan”,对数函数的底“e”,虚数单位“i”,积分号“∫”,等等,它们就像星星之火,照亮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道路。
反思: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记录、表达科学语言的文字。
数学语言系统是一个符号化的系统,现代数学如果没有精确的符号是难以想象的。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法和学法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法和学法新课改下的课程体系更新了课程内容,变革了教育理念,强调把传统的注重“双基”教学,转变到基础和创新结合上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学习新教材,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新的要求,本文就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认真学习新教材教师首先要把握和遵循新课标精神,理解编者的意图和设计思路,挖掘新教材的特点,研究新教材的考试大纲,以及各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分值比例,在此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提高新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到会用,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是教师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先学后教课课练”的模式。
该模式的操作程序是:1.先学准备。
提供背景材料,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出示教学目标,给出学习提纲。
2.先学。
围绕预习提纲,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识记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做课本上的练习题,形成学科能力,找出自我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3.后讲。
讲疑问、克难点,巧分析、善比较,讲规律、勤综合。
4.当堂训练。
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
强调针对性、典型性、量力性,难易适中,具有梯度,及时批改,反馈学情。
从上课到下课,全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学习,教师由教授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
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实施以下几点:(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悬念,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增强记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教学效果。
例如:可以在每节课的导入阶段设置悬念,在课程中适当地设置悬念,在小结时候设置悬念,为下次课程做准备。
这里要求悬念要有趣味性。
(2)创设积极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把研究对象从复杂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突出知识的本质特点,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带领学生探讨问题,寻求答案。
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学模式,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
、
建立平等 、民主 、和谐 的师 生关 系
随着 学 生获 取 知 识 渠 道 的 多 元化 ,教 师 再 也 不 是 一 直 是 占有者 的 身份和 权威 单纯 地 向学 生传授 知 识和 技 能, 学 生有 时 比教 师在某 些方 面知 道得 多 ,因 此教 师应该 放下 架子,以 “ 平等 的 首席 ” 的身份走 进 学生 中间 ,走近 学 生 的心里 ,利 用各 种方 法调 动学 生学 习 的积极 性 ,营造 和谐 宽松 的学 习氛 围, 引导 学生 自己探 索 、发现 ,培 养 学生观 察 能力 、思 维 能力 、创新 能力 。在 数学 课堂 教学 过程 中, 教 师应 以学生学 习活 动 的组织 者 、引 导者 的身份 ,鼓 励学 生 以课 堂主 人 的身份 参与 课堂 教学 活动 ,教 师不 能 “ 一言 堂 ”, 唱 “ 独 角 戏 ” ,学 生 能 自己 自学 看懂 的 ,教 师不 包 办 代 替 , 学生 自己通 过 讨 论 能解 决 的 ,教 师 也 绝 不代 劳 ,教师 的作 用就 是在 学 生在 学习 过程 中遇 到 困难时 ,及 时 给予适 当的点拨 、指导 , 引导学 生通 过 自己 的探索 、思 考 、体验 来获 取知 识 ,提 高能 力 。 二、在数学训练中渗透新课改思想 。 学 生的数 学计 算 、推 理、 分析 能力不 是老 师 教会 的 , 而是 学生 自己通过 大量 的练 习感 悟 出来 的 。近 两年 高考 命 题 的方 向也越 来越 多地 渗透 着新 课 改 的精 髓 ,教 师应 该根 据 新 课 改理念 和高 考 的要求 , 引导学 生大 胆创 新 与探索 ,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教育的关键在于创新,而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观念与制度的创新。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过去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弊病。
而要改变这些问题与弊病,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全新的理念来重新设计一节新课,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真正做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采取的一些对策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1.灵活处理教知识与学知识的结合。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双边活动。
因此,要组织一堂生动有趣、效果明显的数学课,离不开双边活动的充分开展。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会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便达到自己良好的教学目的。
要开展好双边教学,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地采取一些相应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上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对学生而言,则要做到:课上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下顺着自己的思路走。
教师在课堂上对基础知识是怎么讲的,怎么分析的,怎么理解的,怎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要认真的听,认真的记,认真的理解和思考。
课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怎么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怎么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这样说,教师的教只是起到“画龙”的作用,而要使这条“龙”真正活起来,关键还要看学生在课下怎么“点睛”;教师的教要使自己所教的知识在学生大脑里活来起,而不是逐渐死掉,甚至一开始就死掉;教师的教要教出效果,学生的学要学得明白。
这就需要我们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听课是参与教师的教学,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
学生听完这节课,应有所感受,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教师的传声筒。
2.灵活处理重点与难点。
有些数学教师的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高考的发展趋势,课堂上不分主次,没有感召力。
导致了自己的教缺乏趣味,学生的学没有动力。
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仔细钻研教学大纲,没有很好地把握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新课改下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力 的锻 炼 。
种建立在 已有知识基础之上 的主动建构过程 , 而不是 简单 的机
械模仿与接受过程。 当然 , 在这种建构过程中 , 学生需要教师的直 接指导与帮助 , 但不再需要教师总是直接提供现成 的答案 。这种 模式 的改革在高 中数学课堂 教学 中的作用要 比在其他学科改革 中更为显著与明显 , 因为数学本身是一 门相对精确化程度更高 的 学科 , 的严密 、 它 精确 、 程序要求使得数学带 有机械性 的特征 , 好 像只能牢记特定 的规则从而获得唯一的正确答案 。其实 , 数学的 答案虽然往往 是唯一的 , 是其方法却可 以是 多样的 , 案的精 但 答
一
要注重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 ,在 高中数学课堂教 学开始之
前 , 师应该给学生提 出 比较明确 的观察题 目和具体要求 , 教 让学
生进 行 自主 的观察 , 独立 探索发现 , 在学生进行一 段时间的观察 之后 ,积极运用各 种评 价工具对 学生所得出 的观察结 论做 出支 持, 并在此基 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观察。
2、 养 观 察 能 力 培
眼, 力求把它改变成 为主体——主体型的主体 间性模式 。消除二
元对立结构 , 建立一种多元对 等的互动结构 , 这应该是新课 改下 数学澡堂教学改革的根本转变。 在主体—— 主体 的课堂教学模式 下, 教师与学生都成为对等 的主体 , 等于传统模式 中教师 的主 这 体性 弱化 了, 而学生 的主体性强化了。 通过主体的对等互动 , 真正 激发 了学生的 自主性 、 积极性 、 独立性 , 使得教学 的过程变成 了教 师引导学生 、 学生 主动探索的教学相长的过程 。数学学 习应 该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可以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的研讨,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
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1]。
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如何进行的呢?一、创设情境高效课堂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原来教师为主体的状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
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寡味的课堂,一门让学生毫无期待的学科,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求呢?所以思维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
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要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
例如:复数的引入先让学生求解问题:已知,求的值。
学生感到很容易学生做得很快,可又感到迷惑不解:>0,怎么可能会等于负数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疑中生奇”.这时教师可指出:“这是因为无实根导致的,同学们学习了复数以后就会理解了,那么复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数呢?”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此时学生思维和注意力均已调节到积极状态,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心理基础。
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乐于学习,有利于信息的储存和概念的理解。
为此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是一节课的关键,高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展示主体的个性、创造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中数学教育一直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为学生将来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
一、问题:1.教材难度不平衡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数学教材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些学生反映,部分教材内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而另一些内容又过于简单,给学习带来了瓶颈。
2.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和练习为主,缺乏针对学生思维习惯和学习特点的差异化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3.应试导向过重目前高中数学教育主要以备战高考为主,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消极态度逐渐增加。
4.教学资源不足一些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同时一些学校的数学教学资源也比较匮乏,缺乏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教学设备,影响了教学效果。
以上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将给高中数学教育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对策:1.调整教材内容和难度针对教材难度不平衡的问题,建议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评估,调整教材的内容和难度,合理分配学习资源,确保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进度达到合理的平衡点。
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素质教育应该逐步调整数学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同时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的理解。
4.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鼓励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新课改的高中数学教案
新课改的高中数学教案
课程名称:探索数学之美
课程目标:
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数学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学基础知识的强化和拓展。
2. 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数学实践应用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4. 数学领域新进展和研究现状介绍。
教学方法:
1.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分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和交流。
3. 实际案例分析,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4.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任务探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数学建模和解题讨论。
3. 总结: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 拓展:介绍数学领域新进展和研究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估方式:
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和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学生小组作业和展示成果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资源:
1. 数学教科书和教学辅助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源。
3. 实际案例和实践应用问题。
备注:本教案为新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份范本,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可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高中数学】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活动的案例
【高中数学】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活动的案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课堂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引入了一系列互动活动。
本文将介绍几个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活动的案例,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案例一:抢答游戏抢答游戏是一种常见的互动活动,适用于各个年级和数学知识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一系列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抢答。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抢答环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案例二: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另一种常见的互动活动形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一道数学问题或者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促进彼此的思维碰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小组的讨论过程和结果,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案例三: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活动形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互动活动,可以使高中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互动活动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希望这些案例能给广大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以上是关于【高中数学】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活动的案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的更新滞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学科学领域的知识和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却相对滞后,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没有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脱节。
2. 学生思维能力欠缺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题型的训练,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的欠缺,无法做到自主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
3. 教学资源和工具不足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资源和工具匮乏的问题。
教学用书、教学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和工具的不足,直接制约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应对对策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转变为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多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大对高中数学教学资源和工具的投入和建设。
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包括教学用书、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等方面的支持,确保教学资源和工具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和提升教学质量。
4.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对高中数学教师的培训和岗位聘用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提高,加强教研和经验交流,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5.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学校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共同协助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学生提供更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模块化教与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模块化教与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与学从传统的线性教学逐渐转变为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指将学科内容按照某种逻辑或知识体系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学习不同的模块。
模块化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模块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学习内容。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模块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数学知识结构。
传统的线性教学往往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模块化教学将数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模块化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地学习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孤立地进行,难以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而模块化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块化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而模块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模块化教与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具有选择性、个性化和综合性的教学方式。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的数学知识结构、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模块化教学无疑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不仅为老师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而且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情感与活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个性的平台。
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广大教育者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分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切入点,提出几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30-01
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总结起来,即四个字――“以人为本”。
此处的“人”包括老师与学生两个层面,既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也要尊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老师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来完成整个教学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老师发挥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共同参与学习,两者是一种合作关系。
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数学注重知识传授的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参与的主动性;强调数学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改变传统机械的学习模式,使得数学与生活更贴近;注重学生探索能力、获得新知识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全面融入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程教学理念并非仅以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形式体现出来,它更要被高中数学老师融到自身对高中数学的理解中,从而融入数学课堂教育中。
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而言,必须坚守某些理念才能将数学课的“数学味”充分体现出来。
如学习“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弦曲线作函数图像”相关内容时,老师可采用描点作图的方法引出学习内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描点作图是分几步完成的?”一方面,采用旧知识点描点法作图引入正弦曲线作图,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现了新知与旧识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将正弦函数周期性重复的特点分析出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正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化归思想”的体现。
2.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培养。
其实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此可见,三维目标并非互相分离的,
而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常用的三维目标采用列表式呈现出来,这种以纲目形式列在教学设计之首的三维目标给人无所适从之感,将三维目标人为地分离开来,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如果采用以下方法,则收效较好。
将某市某年4月20日、5月20日、6月20日的最高气温以温度变化曲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再提出问题:针对该温度变化曲线图进行思考:对4月20日至5月20日、5月20日至6月20日两个时间段内的气温变化有何感受?这种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体现三维目标: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及经验服务于高中数学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建构知识的全过程,并能产生数学科目学以致用的体会。
相比纲目式的三维目标呈现方式,这种渗透于具体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实现更加恰到好处。
3.采用科学的评价模式
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是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直接体现,但学习是一项必须融入感情的脑力劳动,如果缺乏高涨的学习热情与振奋积极的内心状态,则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疲倦感,从而影响到知识的汲取,由此可见,评价也是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持主动学习的最好方法。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考试成绩及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的弊端显而易见:由于缺乏公
平性、动态性及广泛性而无法将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客观地反映出来,打击了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侧重于学生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及思想品质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采用老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三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只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并通过客观、全面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其保持学习热情,从而全面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喻平.如何评课:数学教育观念层面的透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4)
[2]任勇.中学数学教学艺术与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袁保金.高中数学潜能生的成因分析及其转化策略[J].数学教学研究,2006(12)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