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
大国的兴衰
《大国的兴衰》,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
作者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
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一书总结了公元1500年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
并对“ 今后世界政治的格局”作了预言。
当中国准备在21世纪“和平崛起”之际,这本书显然是很值得国人一读而再读的。
中国人素来有天下主义的抱负,他并不孜孜于追求中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也不反对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
但是。
当今这个世界上还是现实主义者多过理想主义者。
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
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
如果他们有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
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就要准备好有朝一日担当“最后的大国”的历史责任。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
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
而且是一种“复兴”。
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
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
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
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
所谓“最后的大国”,就是说,人类历史上最后的以国家形式存在的巨大力量。
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
所谓“大国的悲剧”,主要不是说几乎所有的区域性和全球性“霸权国家”最终都会失去霸权(美国是否也会如此尚待观察),而是说所有向世界领导国挑战的新兴大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所谓“大国的喜剧”,是指作为先前世界领导国的追随者和主要伙伴,则有机会成为新的世界领导国。
中国作为21世纪的新兴大国,应当认真地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世界大国兴衰的启示
经验与教训 ,值得我们研究 和借鉴 。 崛起并保持大 国地位的经验
采 用 了建 立在 地 方 自治 基础 上 的权 力分 离 体 制 ,把法 国启 蒙思想家提 出的许 多现代政治原
世界历史上 出现的大 国中,有些 国家尽管 则付诸实施 。 失 去 了原 有 的 国际地 位 ,但 只 是实 力 相对 下 法律原则 至上的法治 国家保 障了社会 的公
于强势 地位 的重要 原因 。没有文艺 复兴后 的思 想解放运 动 ,教 育是不 可能发展的 。 国兴 盛的一个重要 因素是新教 的确立 。英 国人
影响也是世 界性 的。德 国的哲 学 、俄 国的文学
也成为全 世界 的财 富。二战后 ,西欧 的经 济地
横扫整个世界 ”。 ( 三 ) 创 新经济 ,引领世 界经济发展 的潮
话。
英 国之所 以成为 “ 日不 落帝 国”,其重要 的基础是 经济实力 。英 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
也 推动 了工业革命 ,从而造就 了一个帝 国的神 化 国家 ,开创 了影 响深 远的经济模式 。如果说
以瓦特发 明 的蒸汽机 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德 国能在 国家统一 后迅速成 为欧洲强 国靠 成 就 了英 国的 霸权 ,那 么 以电力 的应 用 引发 的第二 次 工 业革 命 ,则 成 就 了美 国的世 界强
了全球 化和一体化 ,人类 的历 史从 此也成 了真 政治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的国家。在进入近代社 正 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大工业 创造的便利 的交 会前 ,英 国的王权就受 到 《 大宪章 》的约束 。 通 工具 、现代世界市场 和资本 文明 ,一句话 ,
它按 照 自己的面貌为 自己创造 出一个世界 。百 英 国王权对私人权利 的尊重 是其发展 的重要 因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标题: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引言概述:《大国的兴衰》是一部描写大国兴衰历史的著作,通过对历史上大国兴旺和衰落的案例分析,深刻探讨了大国兴衰的原因和规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大国的兴衰》这部书进行读后感的分析和总结。
一、历史轮回的规律1.1 崛起阶段:大国崛起往往源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以及领导人的智慧和远见。
1.2 繁荣时期:大国在繁荣时期往往享受着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对外扩张。
1.3 衰退阶段:大国衰退往往源于内部腐败、外部战争和经济危机,国力逐渐衰弱,最终导致灭亡。
二、领导人的作用2.1 领导人的智慧:领导人的智慧和决策能力对大国的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 领导人的远见:领导人的远见和胆识能够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反之则可能导致国家的衰落。
2.3 领导人的品德:领导人的品德和作风也对国家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有德之君能够带领国家走向繁荣。
三、经济实力的重要性3.1 经济实力的基础:经济实力是大国兴旺的基础,惟独强大的经济实力才干支撑大国的繁荣和稳定。
3.2 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大国的发展至关重要,惟独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干适应时代的发展。
3.3 经济危机的应对:大国在经济危机时需要果断的措施和灵便的应对策略,才干摆脱困境。
四、外交政策的影响4.1 外交政策的重要性:外交政策对于大国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明智的外交政策能够带来国家的繁荣,反之则可能导致国家的衰落。
4.2 外交政策的调整:大国在外交政策上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保持国家的地位和声望。
4.3 外交政策的落实:外交政策的落实需要领导人的智慧和决策能力,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和配合。
五、人民的作用5.1 人民的支持: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惟独人民的支持和配合,国家才干走向繁荣。
5.2 人民的觉醒:人民的觉醒和民主意识的觉醒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惟独人民的觉醒,国家才干走向繁荣。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是一本关于世界历史的著作,作者是亨利·基辛格。
这本书以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大国的兴衰原因,并对未来的世界格局进行了展望。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大国的兴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书中提到了大国兴衰的历史规律。
无论是古代帝国还是现代国家,都有一个相似的轨迹:从崛起到辉煌,再到衰落。
这个过程中,大国往往会面临内外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外交政策等。
作者通过详细的历史案例,阐述了这些因素对大国兴衰的重要性。
例如,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内部政治腐败、军队士气低落以及外部入侵有关。
这些案例让我明白,大国的兴衰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其次,书中强调了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在国际关系中,大国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竞争可以促进大国的发展,但也可能导致冲突和战争。
然而,书中也指出,大国之间的合作是实现和平与稳定的关键。
通过合作,大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这让我意识到,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需要平衡,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大国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一个大国,不仅要追求自身的利益,还要承担起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的责任。
大国应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资源,为世界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这让我思考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实力,更取决于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大国的兴衰案例,如美国、英国、中国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兴衰原因和特点。
例如,美国的崛起与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创新精神密不可分,而中国的崛起则与其庞大的人口和快速的经济发展有关。
这些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没有一种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国家。
综上所述,读完《大国的兴衰》让我对大国的兴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大国的兴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同时,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通过平衡二者,才能实现和平与稳定。
大国兴衰对中国的启示
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2\荷兰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3\英国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继承彼得改革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引进欧洲的启蒙思想,重视教育,并试图起草法律,但改革无法触动农奴制。女皇的业绩最终只能表现在领土扩张上,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8、苏联
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在探索从未有人实践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列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保护了农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
5\德国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是一本关于历史和国际关系的著作,作者是美国学者尼尔·弗格森。
这本书通过对历史上几个大国的兴衰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大国崛起和衰落的原因和规律。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书中通过对历史上几个大国的案例研究,指出了大国兴衰的共同特征。
无论是古代的罗马帝国、汉朝,还是近代的大英帝国、苏联,它们在崛起的时候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面临内外部的挑战和困境,最终走向衰落。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原因。
其次,书中深入分析了大国兴衰的原因。
作者认为,大国的兴衰与其制度、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
例如,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其日益腐败的政治体制、内部分裂和外部入侵有关;苏联的解体则与其经济崩溃、政治体制僵化以及民族矛盾等问题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健康与否、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力、军事实力的强弱等因素都会对国家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大国兴衰的周期性。
作者认为,大国的兴衰往往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历史上的大国往往在崛起和衰落之间经历了多次循环。
例如,英国在18世纪崛起为世界上的霸主,但在20世纪经历了衰落;美国则在20世纪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但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这种周期性的兴衰规律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永远保持强盛,每个国家都有可能经历兴衰的过程。
最后,书中还对未来的大国兴衰进行了展望。
作者认为,当前世界上的大国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新兴大国的崛起将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它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升。
然而,作者也指出,新兴大国在崛起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如经济结构调整、社会问题等。
因此,未来的大国兴衰将会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过程。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是一本关于历史和国际关系的著作,作者是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
该书以全球历史的视角,探讨了大国崛起和衰落的原因,并对未来的全球格局进行了展望。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大国的兴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被书中详实的历史事实和数据所震撼。
作者通过对各个大国的历史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一些普遍的规律。
例如,大国的兴衰往往与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地缘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的大国如古埃及、罗马帝国、大英帝国等,都曾经历了辉煌和衰落的过程。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兴衰并非偶然,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其次,我认为书中对大国兴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作者指出,大国的兴衰与其内外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内部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地缘政治、国际竞争等。
例如,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其内部腐败、经济危机以及外部入侵有关。
这种对大国兴衰原因的深入分析,使我对历史和国际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此外,书中还对未来的全球格局进行了展望。
作者认为,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多极化的时代,大国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他提出了“中美争霸”的观点,认为中国和美国将成为未来全球格局中最重要的两个大国。
这种前瞻性的思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开始思考未来世界的走向,以及我个人在其中的角色。
最后,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历史和国际关系的综合研究。
通过对大国兴衰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同时,这本书也提醒我们,大国的兴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永远保持强盛。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谦虚和警惕,不断学习和进步。
总之,阅读《大国的兴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我对大国的兴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著作,更是一本关于人类命运和未来发展的思考之作。
我相信,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为我们的未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大国兴衰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意义笔记
大国的兴衰(50)由于民族国家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幅员大小、人口规模、文化基础、自然资源和社会构成不同,它们都是在不平等的条件下参加到国际体系中来的,因此对“大国”的界定很难有量化的指标,世界性大国一般应具备五方面的基本特征,即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有比较完善、成熟国家制度,人民有比较富足的生活水平,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全球性影响力。
对照这些基本特征,从15 世纪末大航海时代开始至20 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在世界舞台上曾出现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等世界性大国。
大国的兴衰的历史根源长期以来受到关注。
戴维·兰德斯在其著述的经济史学著作《国富国穷》中从地理、历史、科技、哲学、宗教、国际政治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对国家的兴衰平复的演变作了精湛而深刻地分析,探寻了国家贫富的根源。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反思了以往500年间世界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并指出科技和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
大国之兴,兴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扩张;大国之衰,衰在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以及因过度扩张而造成的科技和经济相对衰退落后。
尽管如此,但不能就此认为经济是一国成败的唯一原因,大国的崛起与衰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历史上各大国的崛起是地理条件、民族凝聚力、对外扩张、地理大发现、科技变革、军备力量、国家战略、文化传承、国际形象、领导人的贤愚素质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单一因素难以起到决定作用。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富足的劳动力是实现大国崛起的现实基础。
在探讨国家兴衰的根源时,国际关系学者没有忽视国家客观条件的重要性。
比如,莫德尔斯基将具备“安全剩余”的地理位置列为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之一。
日本和英国凭借海洋这一天然屏障在一段时间内为本国营造了相对安稳,远离战争的时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引言概述:《大国的兴衰》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历史著作,通过对大国兴盛与衰落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大国兴衰的规律与原因。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书中的内容,包括大国的崛起、经济与政治的变迁、文化的影响以及外交策略的转变。
一、大国的崛起1.1 经济基础:大国的崛起往往与其经济实力密切相关。
经济基础的强大为大国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资本,使其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1.2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大国能够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1.3 教育与人才: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大国崛起的关键。
优质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储备能够为大国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和竞争优势。
二、经济与政治的变迁2.1 经济体制:大国的兴衰与其经济体制的演变密切相关。
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能够为大国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竞争力。
2.2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稳定与民主化程度对大国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能够为大国提供良好的治理环境和政策支持。
2.3 社会变革:社会变革是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
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大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化的影响3.1 价值观念:大国的兴衰与其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创新密切相关。
价值观念的变迁对大国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影响。
3.2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大国兴衰的重要保障。
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为大国提供根基和自信心。
3.3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大国兴衰的重要动力。
通过文化创新,大国能够在文化领域取得突破,提高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四、外交策略的转变4.1 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是大国外交策略的重要考量。
大国需要根据地缘政治的变化来调整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
4.2 经济合作:经济合作是大国外交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大国能够扩大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4.3 多边合作:多边合作是大国外交策略的重要手段。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大国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作用。
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
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自古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到英国的崛起与衰落,再到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每一个大国的兴衰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本文将探讨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我们将采用历史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大国兴衰案例,来揭示其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我们还将运用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来进一步理解大国兴衰的复杂性,以期为当今世界提供一些启示。
一、大国兴衰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搞清两个问题,即:大国的定义以及兴衰的定义。
大国是指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实力的国家。
兴衰是指一个国家的崛起和衰落,包括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等方面的增强和减弱。
二、大国兴衰的背景造成大国兴衰的原因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科技进步、国际关系的变化、国内政策和社会变化。
1.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使得一些国家崛起,一些国家衰落。
2.科技进步: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一些国家在某一时期内具有优势,从而崛起。
3.国际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的紧张和缓和,使得一些国家在某些时期内崛起,一些国家在某些时期内衰落。
4.国内政策和社会变化:国家的国内政策和社会变化,也影响着国家的兴衰。
二、大国兴衰的历史轨迹1.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文明古国的兴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文明古国的兴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地理、气候、社会等原因。
(1)地理环境: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地区的地理位置都位于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然而,这种地理环境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洪水、干旱等,这些灾害导致粮食减产,进而影响文明的兴衰。
(2)气候变迁:地球上的气候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变化,这些变化对文明古国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地球进入了一个寒冷期,这导致了两河流域的农业减产,进而影响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兴衰。
大国的兴衰及对中国崛起的启示(成品)
保证了美国政治制度的长期稳定和延续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 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 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192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 次经济危机。美国遭到沉重打击。为此,罗斯福实施“新政” (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社 会救济)。罗斯福新政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减轻 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 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遏制了 美国法西斯势力。二战中,美国加入了反祛西斯战争行列,为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葡萄牙与西班牙 (一)兴起: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控制了东西方海上通道,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 原因:①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②国家统 一,建立中央集权。③热衷探险,勇于对外开拓。④ 最先完成地理大发现,占有发展先机。
地理位置、中央集 权、航海技术高超、 传播基督教的精神 动力
(二)衰落: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
衰落原因:没有把掠夺的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而 是用于奢侈腐化的生活,工商业落后,于是衰落下去。
2 荷兰
(一)兴起:17世纪十分强盛,尤其海上贸易非常 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原因:①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②在早期的殖民扩 张中,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最早 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建立了完全独立的资产阶 级统治的共和制国家。
3、二战后大国地位的丧失
二战后英国虽然也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由 于综合国力远落后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唯美国马首是 瞻;在经济上依赖美国马歇尔计划,金融中心完全由伦 敦转到纽约,沦为一个二流资本主义国家。 二战后,英国加入北约,50~7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 并加入欧共体。 1)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德日赶上和超过; 原因: 2)两次世界大战的削弱 3)殖民体系的瓦解 4)国土相对较小,资源有限。 衰落总因:科技 战争 殖民地 保守思想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感的作品,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大国兴衰的分析和总结,让人们对历史的变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者通过对历史上大国兴盛和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其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和道理。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深刻,也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大国的兴衰》中,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大国兴盛和衰落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共同的原因。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的治理能力。
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决定了它的兴盛和衰落,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强大,那么它就有可能实现长期的繁荣和强盛;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弱小,那么它就有可能陷入长期的衰落和沉沦。
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从秦汉到唐宋,再到明清,每一个朝代的兴盛和衰落都与国家的治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作者还指出了大国兴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落往往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落。
比如,中国在19世纪遭遇了列强的侵略,这就导致了中国的长期衰落。
而在当今世界,国际格局的变化也在影响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必须不断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够实现长期的繁荣和强盛。
通过对《大国的兴衰》的阅读,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落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规律和道理。
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它的兴盛和衰落,这是一个国家必须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而对于中国来说,实现长期的繁荣和强盛,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阅读《大国的兴衰》的过程中,我还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深刻,历史是一个国家的记忆,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没有历史的认识和总结,就很难实现国家的长期繁荣和强盛。
通过对历史的认真思考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国家的发展规律,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_《大国的兴衰》读后感五篇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_《大国的兴衰》读后感五篇《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1《大国的兴衰》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宏伟巨著。
作者反思五百年世界各大国兴之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
大国的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兴衰,衷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渡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保罗肯尼迪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
这个观点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有相似之处,都强调竞争的重要性。
在《欧洲的奇迹》一章中,这个观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近代欧洲可以脱颖而出?正是由于欧洲各国长期存在的竞争关系,如军备竞赛,殖民地争夺。
一个国家兴起了,另外一个紧紧跟上,几乎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这使得欧洲国家们得以保持前进。
反观《明朝的中国》一章,中国闭关自守,自认为是大国强国不需要发展,内部抑制商业的竞争性,在安稳的天朝旧梦中渐渐衰败。
因此,竞争是复兴的源泉,闭守则是衰败的土壤。
中华民族的复兴,竞争是必要的。
中国的复兴,竞争对手很多,邻近的日俄,印度,世界范围的欧美。
简单地从经济竞争而言,其中每一个经济体都是对世界经济起举足轻重作用的。
如西谚所讲"与高手过招的时候,弱者也会变成高手"。
更何况,我们不是弱者。
因此,中国的大企业应该做的不是守着国内市场,依靠排挤竞争的垄断来牟利,而是走出去,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
同时,也应该改变国内市场由某些大型国企垄断的局面,扶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如今中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深化,对于竞争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从经济方面来讲,无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是保罗肯尼迪的"经济与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看到了经济对一个国家兴起的重要性。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历史学著作,作者通过对各个大国的兴衰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大国兴衰的规律和原因,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首先,作者在书中对大国兴衰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大国兴衰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大国的兴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很多因素和阶段的交织和演变。
作者通过对历史上大国的兴衰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普遍的规律,例如大国的兴衰与领导力、经济发展、军事力量、文化传承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作者在书中对大国兴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指出,大国的兴衰往往与领导力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有着强大领导力的国家,能够有效地统筹国家资源,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而一个领导力薄弱的国家,则容易陷入内外交困,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落。
此外,经济发展也是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实力的强大能够为国家提供强大的支撑,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而经济衰退则可能导致国家的衰落和边缘化。
军事力量和文化传承也是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保卫国家的利益和安全,而文化传承能够使国家在思想和精神上保持统一和凝聚力。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大国兴衰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例如,大国的兴衰是否注定?是否存在永不衰落的大国?这些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历史规律和人类发展的思考。
作者认为,大国的兴衰并非注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其自身的努力和选择,而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影响。
同时,作者也指出,没有永不衰落的大国,每个大国都有其兴衰的规律和周期,这是历史的必然。
通过阅读《大国的兴衰》,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与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密不可分。
一个国家要想实现长期的繁荣和发展,需要具备强大的领导力、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文化传承。
同时,一个国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及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是一本关于国家崛起与衰落的历史著作,作者是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
这本书以全球视角审视了历史上几个重要大国的兴衰过程,并尝试提出了一种“大国循环理论”,即大国的兴衰是由一系列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大国的兴衰与国家战略、经济实力、军事力量、领导能力等多个因素息息相关。
首先,这本书详细地分析了大国的兴起和衰落的历史案例。
作者列举了古代罗马帝国、蒙古帝国、英国大不列颠帝国等大国的兴衰过程,并通过对照分析,揭示了它们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例如,大国在兴起初期往往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能够通过扩张领土和殖民掠夺来获取更多资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国往往会面临内部矛盾的激化、领导力的衰退、经济衰退等问题,最终导致衰落。
通过这些案例,我认识到大国的兴衰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其次,这本书还深入剖析了大国兴衰的原因。
作者指出,大国的兴衰是由一系列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部因素包括政治体制、领导能力、经济结构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国际环境、地理位置等。
例如,政治体制的稳定与高效是大国兴起的重要因素,而领导者的智慧和决策能力则决定了国家的走向。
此外,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也对大国的兴衰起到关键作用。
外部因素中,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地理位置的优劣也会对大国的兴衰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我对大国兴衰的原因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此外,这本书还探讨了大国兴衰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作者指出,大国的兴衰不仅对其自身产生重大影响,也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大国崛起往往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警惕和竞争,甚至引起战争。
而大国的衰落则会导致国际权力重新分配,引起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
通过对历史案例的研究,我认识到大国兴衰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这本书还给我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量。
我明白了一个国家要想长期保持强盛,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还需要有稳定的政治体制和高效的领导能力。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历史著作,通过对历史上几个大国兴衰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大国兴衰的规律和原因。
本书由作者XXX撰写,于XXXX年出版,共有XXX页。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古代希腊、罗马、中国、英国等大国的历史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了大国兴衰的根源。
他指出,大国的兴衰不仅仅是由外部因素所决定,更重要的是内部的因素。
例如,政治体制的稳定与否、经济的发展与衰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都对大国的兴衰起着重要作用。
在政治方面,作者指出,一个稳定而高效的政治体制是大国兴衰的基础。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内部腐败和外部入侵等因素,最终导致了它们的衰落。
相比之下,中国的封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稳定,但由于封建主义的弊端,也限制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经济方面,作者认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大国兴衰的重要标志。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通过科技创新和海外殖民扩张,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资源的过度开采,英国在20世纪逐渐衰落。
中国的崛起则是基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吸引外资和加强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文化方面,作者强调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大国兴衰的重要性。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影响深远,但由于文化的僵化和停滞不前,最终导致了它们的衰败。
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传统历久弥新,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创新,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通过对这些大国兴衰案例的剖析,作者总结出了几个关键因素:政治的稳定与高效、经济的发展与创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平衡和进步,一个大国才能够长久繁荣。
在我看来,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
例如,我们应该注重个人的政治素质和参与政治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是一本关于历史和国际政治的著作,作者是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大国崛起和衰落的原因,并对历史上几个大国的兴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大国的兴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更多的思量。
首先,这本书通过对历史上几个大国的兴衰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揭示了大国兴衰的一些普遍规律。
作者指出,大国的兴衰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而军事实力则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地位的重要手段。
政治稳定和高效的管理能力也是一个国家长期繁荣的关键。
此外,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对大国的兴衰产生着重要影响。
其次,作者还从全球视角出发,分析了大国兴衰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他指出,大国的兴衰往往会引起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当一个大国崛起时,它的影响力和地位会得到提升,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也会加剧。
然而,大国的衰落则可能导致国际秩序的动荡和重新洗牌。
这种变化对其他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它们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大国兴衰的原因产生了更多的思量。
作者在书中提到,大国兴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内部因素也包括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指的是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而外部因素则是指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其他国家的影响。
大国兴衰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简单的单一原因可以解释。
此外,我还对书中关于大国兴衰的案例分析印象深刻。
作者通过对历史上几个大国的兴衰进行详细的剖析,揭示了其中的规律和教训。
例如,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内部腐败、外部入侵以及经济崩溃等因素密切相关;英国的崛起则与工业革命、海上霸权和殖民扩张等因素有关。
这些案例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也让我对当今世界的大国兴衰有了更深入的思量。
综上所述,《大国的兴衰》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大国兴衰的深入分析,我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
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提要】在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回顾历史上九个曾经辉煌过的大国历史,思考中国该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国崛起》,向公众介绍了世界上九个大国先后崛起的经验。
其中有两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首先,在介绍世界上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时,往往只是从正面歌颂,而对于九个大国崛起过程当中他们所使用的血腥手段很少提起,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不是很全面的;第二点,前几年在国内外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大国崛起》这个电视片,多少有那么一点意味,满足中国人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大国的心里愿望,我看了以后有这种感觉。
从201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以后,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所以我选择在这个时候回顾一下世界上大国崛起,思考一下中国该从世界上大国崛起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一、六百年来大国兴衰的历史演变(一)15-17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首先说15-17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
直到13世纪以后葡萄牙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开始了海外探险活动,追逐海外商业利润,葡萄牙国王甚至把海外扩张定为国策。
凭着当时的武力,葡萄牙在海外开辟了数十处商站,控制了东西方之间海上的商路,建立了一个以经济掠夺为中心的殖民帝国。
我曾经在葡萄牙里兹本附近的一个海湾,看到一些纪念早期海外航行的建筑,在海边的一块空地上做了一个很大的世界地图,把15、16世纪葡萄牙人到过的地方在世界地图上标注出来。
同时也有一些小的建筑物,表示妇女盼望葡萄牙航海人员早点归来等等。
葡萄牙在世界上称霸的时间不是很长,到公元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占领,葡萄牙衰落了。
西班牙是葡萄牙的邻国,三面临海。
西班牙人素有海上冒险的传统。
15世纪末,他们摆脱了阿拉伯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
大国兴衰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大国兴衰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大国兴衰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彭伏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有着5000年文明史、历史上曾形成十数个强大王朝的东方大国——中国从此一蹶不振,成为任人宰割的弱国,中国人也从此被人叫做“东亚病夫”。
于是从那时起,160多年来中国人都做着一个梦,那就是——振兴中华。
但是1949年以前,中国四分五裂,强国只是个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强国的希望。
然而,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中国陷入“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国人的强国梦又变得遥遥无期。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内健康力量战胜极“左”势力,将中国这艘巨轮的航向牢牢钉在实现“四个现代化”,即中华民族的崛起上。
如今30年过去了,200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跃升世界第四位,于是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和国内“中国崛起”的议论日益高涨,中国是否已经崛起?能否崛起?什么时候崛起?怎样崛起?成为热门话题。
这堂课,想通过16世纪以来几个世界性大国兴衰历史的介绍,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观点,请大家一起思考。
一、大国崛起的历程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那以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的几块陆地上,没有人知道地球是方的还是圆的,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而那以后,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程,人们才有了当今世界的概念。
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从那时起,可以称为世界大国的国家有9个,即: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苏联)、日本和美国。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仅就荷兰、英国和美国三个比较典型的国家的情况进行介绍。
(一)、从商业大国到金融帝国——荷兰1、商业大国的形成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四万多平方公里,仅为北京的两倍半,海拔最高处321米,最低-6.7米,全国40%的国土低于海平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200万人口的小国,却在17世纪崛起为世界性大国。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大国的兴衰》是作者保罗·肯尼迪的一部历史著作,通过对各个国家在历史上的兴衰起伏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大国兴衰的规律。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历史的重要性和规律的普遍性,也对大国兴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示了历史上大国兴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历史对未来的警示。
作者通过对历史上大国兴衰的详细分析,如18世纪荷兰的衰落、20世纪英国的没落、美国的崛起等,发现了其中的共同点:资源的分配不合理、战略决策的失误、内外交困等。
这些问题在当今世界的大国中依然存在着,比如中国面临的资源矛盾、日益严峻的国际压力等。
因此,这本书提醒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的教训,要认真对待当今世界的问题,以免重蹈覆辙。
其次,这本书让我对大国的兴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国的兴衰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内部因素。
作者指出,大国的兴衰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性的衰败,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国面临各种挑战,但大国的兴衰主要还是由于内部问题,如统治阶级的堕落、社会制度的僵化等。
这让我明白,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问题,那即使在外部环境有利的情况下,也难以持久强盛。
最后,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历史的思考方法和视角。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作者发现了一些历史规律和趋势,并总结出了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
这让我明白,历史并非单纯的记录,而是要通过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并从中得到启示。
同时,这也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我希望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应对当下的问题和挑战。
总之,《大国的兴衰》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著作,通过对历史上大国兴衰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大国兴衰的规律,并通过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要认真对待当代世界的问题。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改变了我对大国兴衰的理解。
我相信,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为我们的国家、社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提要】在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回顾历史上九个曾经辉煌过的大国历史,思考中国该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国崛起》,向公众介绍了世界上九个大国先后崛起的经验。
其中有两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首先,在介绍世界上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时,往往只是从正面歌颂,而对于九个大国崛起过程当中他们所使用的血腥手段很少提起,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不是很全面的;第二点,前几年在国内外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大国崛起》这个电视片,多少有那么一点意味,满足中国人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大国的心里愿望,我看了以后有这种感觉。
从201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以后,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所以我选择在这个时候回顾一下世界上大国崛起,思考一下中国该从世界上大国崛起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一、六百年来大国兴衰的历史演变(一)15-17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首先说15-17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
直到13世纪以后葡萄牙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开始了海外探险活动,追逐海外商业利润,葡萄牙国王甚至把海外扩张定为国策。
凭着当时的武力,葡萄牙在海外开辟了数十处商站,控制了东西方之间海上的商路,建立了一个以经济掠夺为中心的殖民帝国。
我曾经在葡萄牙里兹本附近的一个海湾,看到一些纪念早期海外航行的建筑,在海边的一块空地上做了一个很大的世界地图,把15、16世纪葡萄牙人到过的地方在世界地图上标注出来。
同时也有一些小的建筑物,表示妇女盼望葡萄牙航海人员早点归来等等。
葡萄牙在世界上称霸的时间不是很长,到公元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占领,葡萄牙衰落了。
西班牙是葡萄牙的邻国,三面临海。
西班牙人素有海上冒险的传统。
15世纪末,他们摆脱了阿拉伯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
西班牙国王非常积极地支持海外扩张,投入巨资来支持哥伦布。
哥伦布不是西班牙人而是意大利人,他曾经请求但未能获得葡萄牙国王的支持,西班牙国王拿钱支持他的航行,使他到达美洲。
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海军叫做“无敌舰队”,在世界史上是最有名的。
西班牙帝国维持到了16世纪末。
然后荷兰、英国也兴起了。
在英国兴起以后,西班牙衰落了。
荷兰曾经称雄于17世纪。
荷兰在过去也长期为西班牙所统治。
荷兰又叫做尼德兰,与葡萄牙及西班牙相比,荷兰最早出现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因素。
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这种欧洲资本主义的呈现,在世界史上是从荷兰开始的。
16世纪下半叶,尼德兰的资产阶级领导了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
在1581年荷兰宣布独立。
1609年西班牙被迫与荷兰休战,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荷兰打败了西班牙,历史上称为尼德兰革命。
荷兰是个很小的国家,比葡萄牙还要小一些。
可是荷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得很早,封建专制力量比较弱。
荷兰独立以后充分利用国家的优势来发展海洋实力,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和庞大的海上运输团队。
17世纪,荷兰的团队几乎垄断了全球的海上贸易,牢牢掌握着海上商业的霸权。
当时,荷兰的人口不到200万,但是海船的总数超过1万艘,17世纪上半叶超过1.6万艘,当时欧洲人称其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对于资本主义世界最主要的贡献是金融业。
现代的银行系统最早就是在荷兰建立起来的,最早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
英国等其他国家都吸取了荷兰在金融业方面的经验。
荷兰在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国内经济基础薄弱,在与英国等其它国家的竞争过程当中败落下来。
(二)18-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18-19世纪,英国和法国开始兴起。
英国从15世纪开始建立起专制的都铎王朝,通过推行重商主义,壮大了国家的实力,在1588年的时候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的崛起。
之后,英国的专制王朝继续海外扩张,在建立英帝国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国后来还是在1640年发生了推翻专制王朝的革命。
这对于之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英国的进一步崛起有很重要的作用。
之后,英国取代了荷兰成为了海上霸主,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殖民帝国,在欧洲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根据统计,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煤占到世界2/3,棉布占到世界1/2,铁路已经修了1万公里,英国贸易总额在这个时候占世界总量的20%-25%左右。
一直到19世纪末,英国工业霸权才被美国所超过。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被英国赶上了,英国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受到的损失很大,国力大幅度衰弱。
法国起步比英国还要晚,直到17-18世纪,国内的政局才稳定下来,后来形成了欧洲最强大的一个专制王权。
当时法国也是通过王权来推行重商主义,很快就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一个国家。
1789年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由路易十六的专制王朝。
法国大革命一直是具有非常重要世界历史意义的,列宁说过:“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它影响了一个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
法国革命以后建立了共和制国家。
一直到19世纪上半叶,法国出现了共和制国家和帝国的反复争夺,使得国家的历史发生了一些曲折。
法国的工业革命比英国晚,整体水平也落后于英国,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都遭受了重创,后来在二次大战时期戴高乐将军领导了“自由法国”的斗争,战后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使法国保住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三)19-20世纪的德国与日本我们再看看19世纪到20世纪的德国和日本。
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发起进行改革。
1870-1871年发生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实现统一。
以普鲁士为核心,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建国后不过三十年时间,工业发展就迅速赶超英国。
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的16%,而英国却降到了14%。
德国统一以后,德国的工业化使得德国的国民经济大规模的军事化,终于导致德国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30年代德国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希特勒德国继续执行旧的军事扩张路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德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以上的这些国家当中日本是唯一一个东方国家,在明朝的时候日本还曾向中国进贡的。
到17世纪初,日本确立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日本过去有很多个藩国,每个藩国是由一个幕府来掌管。
德川幕府的势力最强,把其他的藩都打败了,进而建立了统治。
日本是一个以武士为基础的封建国家。
在国内有260多个藩,长期实行锁国政策,经济文化非常落后。
1853年,鸦片战争十几年后,第一支美国舰队闯进了日本的江户湾,要求日本幕府开关。
日本就如何对待美国舰船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后来他们吸取了中国在抵抗英国侵略过程中失败的教训,认为日本应该向外国开放。
1854年日本和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同意开国。
随后英国、俄国、荷兰、法国、葡萄牙、意大利、普鲁士等这些国家也都和日本签订了类似条约,这些条约都有不平等条款,与中国和西方签订的条约类似,损害了日本国家的主权,日本也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由于外国的侵略和日本国内幕藩统治非常腐败,导致了国内的社会危机。
以日本武士为基础的一些改革派发起“尊王攘夷”的运动,倒幕开港。
到1868年,明治维新成功把幕府推倒,废除了幕府,成立天皇政府。
天皇政府在这些有改革气魄的武士的进一步推动引导下,模仿了许多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借鉴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措施和条例。
早期明治维新后,天皇政府中许多大臣都曾经到欧洲留学过,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次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性的改革。
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日本由于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明治政权的封建性还是很强。
明治元年,天皇发布诏书,提出“开疆扩土,布国威于四方”的战略决策。
沿着这条道路,日本迅速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日本把侵略邻国朝鲜和中国作为基本国策。
到1894年前后,日本一方面与西方各国谈判废除不平等条约,同时向朝鲜和中国发动了进攻,这就是甲午战争。
战争结果是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在《马关条约》的规定下,中国被迫解除了和朝鲜的宗藩关系。
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实际上是实现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中国的军事力量退出朝鲜,同时,日本的军事力量进入朝鲜,为日本控制朝鲜半岛、进一步侵略中国打下了基础。
《马关条约》除了规定日本在中国取得各项权利以外,还从中国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日本得到辽东半岛以后俄国就不高兴了,俄国觉得远东这一带是他有影响的地方,日本拿到了辽东威胁了俄国的利益,因此,俄国在欧洲国家联合法国、德国对日本进行了干涉,日本被迫放弃了辽东。
但是日本放弃辽东需要与中国谈判,而不愿意跟俄国、法国、德国谈判。
谈判结果是日本将辽东还给中国,中国给日本三千万两白银补偿。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从中国拿到两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款,另外加上三千万两赎辽费,还有威海的一百五十万两军费。
当时日本军队没有全部退出中国,要求中国在三年付清两亿三千万两的赔款,否则日本就继续在威海驻军,而三年内日军在威海的费用由清政府出,每年五十万两军费。
所以总共就应该是两亿三千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的三亿五千万日元,这对于日本来说是极为庞大的收入,大大地滋养了日本的资本主义,武装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战争机器,使日本在甲午战争以后挤进了帝国主义行列。
在三亿五千万日元这样一个极其丰富的收入基础上,日本取得了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胜利。
日俄战争是日俄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打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日本把俄国打败后,在美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取得了在中国的特权。
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半岛,开始在朝鲜正式实行殖民统治;1928年,日本经过东方会议确立了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这之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二、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一)大国兴盛的原因分析对于以上几个大国的兴衰,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这是国家能够兴盛的第一个原因。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在以前都是被外国统治,国家未能独立的,都是先取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资本主义。
美国也是一样,北美十三州也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与英国打了几年仗之后,在1776年宣布独立,到1783年英国才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
1861-1865年美国又发生了南北战争,主张分裂的南方势力失败,国家统一得以维护。
前苏联也有类似情况,也是经过内战,同时又反对外国武装的干涉,到1922年才正式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