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6 文言文阅读 文言判断句
高考文言文判断句2016
6、、用副词“乃”“则”“皆”“诚”表判
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3、梁父,即楚将项燕。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环滁皆山也。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就是现在被绑着手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 1)登虎丘者六。《虎丘记》
• 2) 环村居者,皆猎户。 • 3) 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
5、 ……,…… 。
•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 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 1)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3) 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4) 荀卿,赵人。《史记"孟子荀卿列 传》
•
文 言 文 特 殊 判句 断式
句 ——
判断句
一、定义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 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 断的句子。 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1、 ……者 ,……也
这是判断句的典型形式,“者”表示提顿,“也”表判断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 陈胜者,阳城人也。 3) 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 亚父者,范增也。 5)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6) 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 7) 子瑜者,亮兄瑾也。
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 • • • • 1)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3) 不知木兰是女郎。 4)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善,弊 在赂秦 2、本非文人画士。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
2、 ……者也
•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6文言文阅读解读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
主标题:解读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副标题:寻找标志是文言断句的捷径,虚词就是最好的标志。
关键词:虚词,断句,标志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一、利用“之”、“乎”、“者”、“也”、“已”、“焉”、“哉”来断句。
这些词语是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富有代表性的虚词,在阅读理解时可作为停顿的明显标志。
见到这些虚词,大多在句子停顿的后面断句。
“之”与断句。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如: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成然之。
(《促织》)代事,作宾语。
2、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乎”与断句。
用作语气助词。
1、(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如: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如: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以上都是根据句末语气断句。
“者”与断句。
作为助词,可以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五蠹》)“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如: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五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也”与断句。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也有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学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主观类断句学案1.学习目标(1)明确主观类断句的考查方式。
(2)掌握主观类断句题型的解答步骤、方法。
(3)能运用相关方法综合断句。
2.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主观类断句题型的解答步骤、方法。
难点:能运用相关方法综合断句。
【授人以鱼】一、可用来断句的常见文言虚词:(1)句首的语气词和发语词 :“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3)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4)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若前面的分句足够长,可在连词的前面断句。
(5)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6)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7)表敬副词窃、请、谨、敢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
二、可用来断句的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型:1.特殊句式:(1)判断句:1)…者,…也;2)…者,…;3)…,…也。
(2)被动句:1)…见…于…;2)…为…所…;3)…被…所…;4)…受…于…。
(3)宾语前置句:1)…之有;2)唯…是…。
2.特殊句型:(1)表陈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表示判断语气,可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2)表疑问句或反问:不亦……乎用于反问句中变肯定语气,可译为“不是….吗”“难道不是….吗”如(若、奈)…..何表示征询语气,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可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
庸….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么”“哪里….呢”。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6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例谈
主标题: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例谈
副标题:加减乘除,这可不是数学题;知道技巧,答题事半功倍。
关键词:文言,翻译,技巧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
信:忠于原文的内容;
达: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尽量做到语言优美,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
一、加。
即加字法。
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孰)更快乐呢?
练习: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庭院周围砌上垣墙”).
二、减。
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
如: (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只想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损失。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
(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早晚辛勤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折磨。
(4)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件。
(5)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2016年高考文言文断句(精致版)
[应用体验] 4.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处断句。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 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 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 辩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 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 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解析】文段中有固定句式“无以……者”,可作 为断句的标志,然后根据主语、对话关系和句首句末语 气词进行断句即可。
【参考答案】 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 博辩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 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 尊矣。 【参考译文】 等到离开周国时,老子去送他,说:“我听说富贵 者拿财物送人,仁者用言语送人。我虽然不能富贵,但 私下用一下仁者的称号,请让我用言语送你吧!凡是当 今的士人,因聪明深察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欢讥讽议 论别人的人;因知识广博喜好辩论而危及生命的,都是 喜好揭发别人隐私的人。作为人子不要只想着自己,作 为人臣要尽职全身。”孔子说:“我一定遵循您的教 诲。”从周国返回鲁国,孔子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从 远方来向他学习的,大约有三千人。
【解析】(1)句中紧密相连的相同词语是“臣”, (2)句中类似的词语是“子罕”和“玉人”,可以根据 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断句。 【参考答案】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美于徐公。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 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参考译文】 (1)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有 求于我,(于是)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2)宋国有人得了块玉,拿去献给当权的大官子罕。 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给做玉器的师傅看过,说 是件宝物,才敢进献的。”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本文是关于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感谢您的阅读!第一部分:读懂文言文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一、怎么去读(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第二部分:如何答题一、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相关知识】一词多义的产生:的本义。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6 文言文阅读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分类整理-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
主标题: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分类整理副标题:这类词类活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掌握翻译方法是关键。
关键词:高考,使动用法,意动用法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使动用法(一)不及物动词使动: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例句:A.1.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吃惊。
2. 焉用亡X以陪邻。
亡:使……灭亡。
3. 阙秦以利晋。
阙:使……(土地)亏损。
4.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5. 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来。
6. 可烧而走之。
走:使……跑。
7. 止血灵。
止:使……停止。
B.1. (沛公)从百余骑。
从:zòng使……跟随。
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sì使……吃。
见:xiàn使……现。
3.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败:使……打败仗。
(二)形容词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1. 富国强兵:2. 强兵足食:3. 丰衣足食:丰、足:使……丰足。
4. 安邦定国:安、定:使……安定。
5. 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
6. 良药苦口利于病:苦:使……苦。
7.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怀:使……怀念。
安老怀少:安:使……安逸。
8.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尊:使……尊贵。
9.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稳固。
10.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受苦、受累、受穷。
(三)名词使动用法:(少见)名词先用如动词,再使宾语具有此行为。
1. 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2. 汗马功劳3. 生死肉骨肉:使……长肉。
4. 先破秦入某某者王之王:wàng,使……做王。
意动用法(一)名词意动: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
1. 幕天席地:2. 草菅人命:3. 鱼肉百姓:4. 千金一刻:5. 友风而子雨:6. 稍稍宾客其父:7. 孟尝君客我: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9.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二)形容词意动: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
2016年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2006北京卷】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 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扞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 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 以光映书而 读之。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 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⑴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唯、盍、夫
、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 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
2016年高考家庄市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 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 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 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 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记时
节令
古代年龄的专用名词
加冠、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耋------------ 耄耋--------- 九秩--------- 人瑞、期颐----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6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
主标题:文言文“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副标题:非常实用的方法,一定要掌握,做起题来事半功倍。
关键词:文言文,归纳,方法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一、掌握方法,摸准规律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
考生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层次,明确基本信息。
若是记叙文,就要理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若是写景散文,就要弄清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特征如何,是按何种顺序写的,寄寓了作者何种情感;若是议论文,就要弄清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若是传记文,就要弄清写了几个人,主记的是谁,所居何朝,所任何职,写了其人多少事,其人物事迹是有关孝义,勤学还是有关清廉,爱民等,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2、寻找标志,快速定位。
阅读时,要注重一些不需要翻译的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边读边将这些词一一标出,这些都是命题人设题的基本依据。
尤其一些表时间和地点的词,往往是转换叙述事件的标志。
主人公在不同的时间(朝代),不同的地点所任官职、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命题人往往故意将以上信息搞错,制造干扰。
3、认真查找,仔细辨别。
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依据题干要求,仔细辨别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判断各项表述是否符合文意。
此宜将选项的有关内容诸如人物、时间、事件、结果等与原文一一比对,看看是否存在张冠李戴、时间错位等常见错误。
二、明确类型,答题有据明确命题人错项设计的类型,对于提高综合题解题能力是一条捷径:1、张冠李戴。
文言文阅读材料涉及的人物往往不是一个,有主角,亦有配角。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时间做出不同的事,产生不同的结果。
阅读文章时,要分清是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2、无中生有。
文中本无此信息,命题者往往添枝加叶,将此信息硬按在某人头上;或者只有类似信息,命题人故意说成是确定信息,造成选择项无中生有。
3、曲解词义。
命题人故意曲解文中某一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
此类设误,难度较大,因为故意曲解的词语往往是关键词语,考生不易把握。
2016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2016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
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
如需加标点,则标点的使用、书写要规范。
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
一、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具体来说,就是走“四步路”:(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
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
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6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信息判断答题技巧
主标题:文言文阅读信息编组试题解答技巧副标题:信息编组试题常考的题型,一定要掌握,注意巧用排除法。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信息,技巧难度:2重要程度:5内容:信息编组题一般是从文段中抽取6句编为4组,而6句中一般有2—3句不符合试题要求,解答的基本思路是:将试题提供的例句逐句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或者排除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作答。
准确筛选信息是正确解答的关键,而从命题人设计错例的类型方式入手是突破口和捷径,在解答时应做到四看:一看对象是否错位: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几件事情;而题干的要求多为“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项”。
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如2004浙江卷13题,要求选出全部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但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一句,根据原文“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一句可知,说的是汉代萧何所筑河堰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命题人却将它“嫁接”到了许逖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又如2005山东卷是选出“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而⑥“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句根据原文“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
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可知,说的是吴翁乐善好施之举。
二看描写(表达)方式是否误导:文段中刻画人物的方式既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也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而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筛选是有指定要求的。
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混编到选项之中。
如果考生不仔细推敲题干要求,而是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作出错误判断。
如04年全国卷Ⅰ要求选出“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是孟尝就任合浦太守后所做的兴利除弊之事,而非所说之话,所以不符合题干的要求(“仗义执言”意为“为了正义说公道话”,它表明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指定要求是“语言描写”)。
江苏省2016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断句与简答
文言断句与简答考向一文言断句1.(2015·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订《今世说》一书,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
予受而读之,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今世说〉序》)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2.(2015·湖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3.(2015·四川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画8处)(4分) 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 考向二简答题4.(2015·江苏卷)根据材料,概括《今世说》的特点。
(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王梦楼云:“诗称家数,犹之官称衙门也。
衙门自以总督为大,典史为小。
然以总督衙门之担水夫比典史衙门之典史,则亦宁为典史而不为担水夫。
何也?典史虽小,尚属朝廷命官;担水夫衙门虽尊,与他无涉。
今之学杜、韩不成,而矜矜然自以为大家者,不过总督衙门之担水夫耳。
”叶横山先生云:“好摹仿古人者,窃之似,则优孟衣冠;窃之不似,则画虎类狗。
与其假人余焰,妄自称尊,孰若甘作偏裨,自领一队?”(节选自《随园诗话》)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
⑵用“惟(唯)……是……”“惟(唯)……之……”的格式 强调前置的宾语
如: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宫之奇谏 假道》“惟德是辅”即“惟辅德”;
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荀子·王霸》“唯利之求 ” 即“惟求利”;
②有情势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情势标志: ⑴“于”字句:动词后面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郤克伤于失,流血及履,未绝鼓音。《左传·郑伯克段于 鄢》。“郤克”被“失”所伤,动词后用“于”引进行为的主 动者“失”。 ⑵“为”字句: 1、为+行为主动者 如:卒为天下笑。《战国策·赵策三》介词”为”引进行为主 动者”天下” 2、“为……所”式 如:夫直义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为 ……所”式比单用“为”字被动意义更加明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 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 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
现代汉语的唯利是图、为你是问就是这种语法的残留。
⑶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只用“之”复指。如: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 克段于鄢》“其是(斯)之谓”即“其谓是(斯)”; 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穀梁传·僖公二年》
⑷不用复指代词的宾语前置情况,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 ,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不多见,如:
2016年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1)资料
古代时间表述
传统节日
记时
纪年月日 节令
一、古人习惯称谓
1:【称籍贯】 ❖ 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 ❖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
东; ❖ 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2:【称郡望】
韩愈 昌黎人(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 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 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阅读训练不忘积累文化常识
积累文化常识
古人称谓
官职任免
科举考试
时间表述
古代礼仪
地理常识
传统节日
姓名字号
年龄表述
古人称谓分类
古人称谓
习惯称谓
古人谦称
古人敬称
古人贱称
特殊称谓
朋友关系
文集命名
官职任免词语分类
官职任免
拜官授职
一、古人习惯称谓
3:【称官名】 ❖ 《琵琶行》:“江洲司马春衫湿” “司马”指白
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 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 杜甫曾任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
工部; ❖ 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 4:【称爵名】
名将郭子仪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 ❖ 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2:《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
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一、古人习惯称谓
7 :【直呼姓名】
1.用于自称:
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厌恶的人: 不幸吕师蒙构恶于前
3.用于给人作传记: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第三讲: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关系等进行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翻译时一定要出现“是/不是”的字眼。
文言文中最常见的是肯定判断句,但也应留意否定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有四种形式:1.用“者也”表示判断;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者也..。
”《史记·鸿门宴》③.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史记·鸿门宴》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史记·鸿门宴》⑥.制,岩邑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⑦.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者也句”是文言文判断句最经典的形式。
“者也”既可以连用于句末,如例①②;“者也”也可以分开使用于前后两个分句的句末,如例③④;还可以省略“者”而保留“也”,如例⑥⑦。
故在句末碰到“者”“也”,都应该考虑句子是否为判断句,是否要翻译出“是”或“不是”。
2.省略判断动词的同时,用副词表示判断;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要译为“正是”)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则”要译为“就是”)③.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六国论》(“皆”要译为“都是”)④.臣本.布衣。
《前出师表》(“本”要译为“本来是”)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前出师表》(“诚”要译为“确实是”)⑥.且相如素.贱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素”要译为“向来是”)3.用动词“为”“是”等表示判断;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鸿门宴》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4.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冲刺复习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冲刺复习
导读:语境推断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依靠情节呼应和逻辑关系推断出其意义。
修辞推断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句式。
这类句式一般上下句结构整齐,相对应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
即利用上下文中并列、对偶、同义复用等修辞,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
1、并列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2、对偶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3、同义复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组词推断
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
1、太尉尽辞去《段太尉逸事状》
推辞去除
2、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太尉逸事状》
败坏
3、罪且及副元师《段太尉逸事状》
涉及,牵连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标题:文言判断句
副标题:判断句一定有翻译出判断动词“是”。
关键词:文言句式,判断句,是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
【概念点】文言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重要特征】文言文判断句的最大特点不是用判断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
译为白话文时一律要加上判断词。
【类型】
(1)一般判断句
(2)简略判断句
(3)特殊判断句【概念点】一般判断句
【定义】一般判断句就是有标志,易辨别的判断句。
【类型】1.在主语后加“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示肯定语气;典型的“??者??也”句式;“??者也”。
【实例】
(1)粟者,民之所种。
(贾谊《论贵粟疏》).[译文:粟是民众种植的。
]
(2)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译文:这是用谋略进攻的方法。
]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蔺列传》)..
[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名将。
]
(4)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
[译文: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
【类型】2.副词兼表判断,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
【重要特征】用“乃”、“则”、“即”、“皆”、“必”、“固”、“诚”、“本”、“亦”、“素”等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