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人教必修三 双百方针的实施
为纪念老舍先生 诞辰120周年, 北京人艺看家大 戏《茶馆》于 2019年2月23日 至3月5日在首都 剧场再次上演。
蔡琰,字文姬,别字昭姬 , 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 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 文学家蔡邕之女。
《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 说,1958年首次出版。《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 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 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 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 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
“
双
提出 (背景,正式提出,内容,内涵,实质)
百
活力初现 1956年
” 方
贯彻
遭遇挫折 文革时期
针
重现春天 1978年后
经验教训
1987年的《红高粱》的出现是值得大 书特书的,它不仅引起了关于电影民族性 和中国人形象的大讨论,它也是中国大陆 影片赢得的第一个A级电影节重要奖项― 西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从这部电影开始 世界影坛中国电影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 力量,西方电影界和评论界也真正意识到 中国电影的分量。
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如何处理?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有何启示?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 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 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 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 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 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请思考这段话反映了党在文学艺术和科学 研究方面采取了什么基本方针?
傅雷, 1927年冬赴法国入巴黎大学文科学习。任中国作家协会上 海分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翻译外国文学名著33部。六十年 代,以其研究与翻译巴尔扎克著作的卓越成就,被法国吸收为巴 尔扎克研究协会会员。“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晨 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双百方针的提出
2、文革时期的严重破坏:
原因 盛行“阶级斗争”文艺
表现(1)迫害文化名人
(2)文艺界“百花凋零”,大批文化 工作者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改造。
(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几乎中止。
文革(前4)的图19书65报年,刊全的国出共版出受版到图书很2大01冲43击种。,杂
志790种,报纸343种, 1968年下降为图书3694种,杂志22种,报纸42种
探究拓展:建国后不利于科技文化发展 的原因是什么?
“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 扰
和破坏,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历史上轻视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岗
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相当一段时间闭关自守,缺乏对世界先
进文化的学习和交流。
三、文学艺术的春天
8.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 9.田家英 毛泽东秘书 1966.5.23 在毛泽东书房走廊上 吊死亡 10.饶毓泰 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1968 上吊身亡 11.顾圣婴 著名女钢琴家 1969.1.31 与母亲弟弟开煤气 全家自杀
12.李达 哲学家,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自杀 13.李广田 云南大学校长,著名作家。1968跳河身亡 14 严凤英 著名黄梅戏演员 1968.4.8 服安眠药死于医院 15.张宗燧 物理学家、1969清队时因对毛的物质无限可 分有异议,被迫害。北京中关村中科院宿舍中上吊身亡 16 李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1967.6.21 服毒身亡 17 叶以群 文艺理论家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 等 1966.8.2 跳楼身亡
北京舞蹈学院,—建—于现1为95清4年华大学美术学院
东方歌舞团, 1962年月1月成立。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
1966年4月,吴晗、邓拓、廖沫沙因合撰杂 文集《三家村札记》而被定为“三家村反党集团”
老舍:1966.8.24不堪凌辱 跳北京太平湖自杀
◆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1966.5.17 服毒致死;
◆傅雷:著名翻译家,1966.9.3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杨朔:著名散文作家,1968.8.3服安眠药而死; ◆翦伯赞:历史学家,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 眠药致死
争鸣。
——1“95百6年家4月争毛鸣泽”东是在 指 中共科中学央研政究治上局的扩不大会同 学 议上派的,讲可话以自由争论。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建国初期(百花齐放,生机勃勃)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迫切要求发 展经济和文化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肯定知 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 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马寅初与《新人口论》书影
年份
我国人口数(亿)
1953 1956 1959 1979
5.5 6.01 6.6 9.7
三、文艺的春天 ----万紫千红,欣欣向荣
1.背景
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 ②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提出“二为”方针。 ③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剧《闹天宫》 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
vs
范文澜和郭沫若和都是著 名的历史学家,但对于“中 国封建社会从什么开始”这 一学术问题,他们有各自的 主张,并就各自的观点展开
了激烈的争论 ……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美学热。这股浪潮也 冲进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园,著名文艺理论家黄药眠,先后 邀请我国三大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朱光潜、蔡仪、李泽厚 到校讲学。他们各抒己见、彼此辩论,
名词解释
第一次文代会: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
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主席提出来的,“百花齐放”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百家争鸣”借用了历史典故。
“三突出”创作原则:三突出是中国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
最早由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文汇报》撰文《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受到江青等人的赞同和推广,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三突出指:1.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2.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3.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具体实践是在文艺创作中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等等。
文革之后,有些其他事物借用这一词汇,如某某菜肴的“三突出”特色,等等。
阴谋文艺:是指“四人帮”为推行其反革命政治纲领而炮制的反动文艺作品。
在1977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曾指出:“四人帮”抓的文艺,“以写所谓…走资派‟为名,肆意攻击和丑化党的领导,变成了货真价实的阴谋文艺。
“干预生活”小说:“干预生活”在1956年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一些同志提出的、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创作主张。
当时,文艺创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和回避生活中重大矛盾的现象。
“干预生活”的倡导者认为:作家不能也难以无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阴暗面。
“干预生活”就是要研究生活,思索和解释生活,对生活有所行动。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指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
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2.八个样板戏样板戏指文革时期一些优秀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这是当初江青为体现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指导方针,所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中国式的文艺“改革”。
1967年5月9日至6月15日八个样板戏同时在北京上演,对样板戏的宣传登峰造极。
这八个样板戏分别为:《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样板戏”的数量正是在这一时期被确认为“八个”的。
3.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4.改革文学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
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
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5.朦胧诗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双百方针的提出,吸取在贯彻双百方
马寅初(1882—1982年)中国现代著名 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家,浙江绍兴 人。1902年考入天津的北洋大学。后留学美 国,1914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解放后马 寅初历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人民政府财经 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马寅初 特别关心我国的人口问题。1957年6月,在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他作了题为 《新人口论》的书面发言,指出:“控制人 口,实属刻不容缓” 。马寅初的秉忠直言 受到了“四人帮”的批判,在陈伯达、康生 等人的授意下,马寅初这位真正的爱国者被 污蔑成所谓的“资产阶级反动学者”,并且 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但他并没 有因此而消沉,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发表自己 的见解,积极向各级领导提出自己的主张和
2、“双百”方针的意义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针。
3、“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1)国内:对阶级斗争状况的估计和对知识分子评价的变化 (2)国际:5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发生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
4、“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5、“双百”方针提出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双百方针”的提出,吸取在贯 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成就, 并树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创新以促进祖 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双百”方针的含义
“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指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 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 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 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高二历史必修3_第七单元__第20课
(3)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3.影响:
知识分子 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1)_________ 社会科学 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2)自然科学和_________
【思维点悟】“文化大革命”期间样板戏“一统天下”局面的
形成说明了什么?
提示:(1)样板戏是推行文艺的“一言堂”,实际上是带有文化 专制的性质。(2)样板戏“一统天下”严重阻碍了文艺的繁荣, 说明文艺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方针政策密切相关。
请分析: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难忘的1959年”为什么会出现?
提示:中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和政府提出“双
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领域“百花齐放”;知识分子(电影 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把 文学艺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 影响: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学术领域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成果。 (2)“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术和文艺工作遭受挫折的原因和表 现。 (3)新时期我国“文艺的春天”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在掌握“双百”方针的贯彻历程和影响的基础上 ,探究思考: (1)为什么说“双百”方针是我国科学文化工作中必须坚持的
【思维点悟】怎样认识“二为方向”?
提示:“二为方向”概括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
根本目的,它是一种政治方向,但比孤立地提为政治服务更全面、
更科学,它不仅能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 ,
而且更符合文艺的客观规律。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2019/11/22
体育事业取得喜人成就
“中国电影百年”金鸡奖揭晓
2019/11/22
1982年 12月6 日首 届“茅 盾文学 奖”揭 晓
2019/11/22
2019/11/22
2019/11/22
2019年度奥斯卡最佳 外语片、最佳摄影、最 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 2019年度美国导演协 会最佳导演; 第37届金马奖最佳影片、 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剪 辑、音效、视效; 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最佳摄影等8项大奖
表现
破“四旧”,文化典籍付之一炬; 文艺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甚至迫害致死; 文艺作品遭封杀; “八亿人口八个戏”;
2019/11/22
2019/11/22
观焚 音烧 被古 判籍 死字 刑画
各 路 大 仙 不 能 幸 免
故 宫 被 改 成 血 泪 宫
2019/11/22
1966年9月3日,翻译家 傅雷及夫人被迫自缢
2019/11/22
6.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动手画出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
曲折发展示意图。
1949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新时期
2019/11/22
年份
7.材料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 下图为毛泽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词
材料二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
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
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1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19/11/22
本课结构
文 化
建国以后(五六十年代)—文化繁荣
事
双百”方针影响下的文艺思潮
“双百”方针影响下的文艺思潮一、“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和背景1956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长期的基本方针。
国内背景......................国际背景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在国际上造成了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极大混乱和困惑,同时也确实揭示出了斯大林晚年的错误。
中共中央以《人民日报》社论的形式,发表了一论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以重要文章。
吸取苏联的教训,应该发扬民主的要求。
双百方针提出有着历史渊源1942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给延安评剧院的题词是“推陈出新”;1951年4月,在为中国戏曲研究所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词;1956年9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会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1956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双百”方针。
二、定义“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我们主张政治上必须分清敌我,我们又主张人民内部一定要有自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领域中的表现”。
三、“双百”方针影响下的文艺思潮(1)干预现实: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曾刚、罗立正、一号桥墩)《本报内部消息》(黄佳英)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林震,刘世吾、(娜丝佳)李准:《灰色的帆篷》耿简(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何直(秦兆阳):《沉默》;海默:《洞箫横吹》(刘杰、杨依兰、安振邦)(话剧)李国文:《改选》南丁:《科长》(2)写人性、爱情宗璞:《红豆》(江玫、齐虹)陆文夫:《小巷深处》(徐文霞、张俊、朱国魂)李威仑:《爱情》丰村:《美丽》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话剧)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3)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围绕着反对理论批评中的教条主义和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展开了关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关于典型、关于形象以及美的本质等多种学术问题的讨论,并且对于如何理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为政治服务、政治性和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关系、积极与反动、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文艺的特征及规律,以及文艺的领导方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疑问并进行探讨,发表了一批有创见的文章。
当代文学专题答疑题
当代文学专题答疑题1、请简要谈谈,对文艺界来说,“双百方针”的成果主要有哪些?答:“双百方针”的提出为我国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其成果主要表现为:①它鼓舞了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的创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一次文代会以来,在五四新文学传统和解放区文学传统间的隔阂。
②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
③在文学创作上实现突破,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创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
2、简述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文艺理论体系。
答:《纪要》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纲领和宣言书。
其中,把建国以来文艺界、理论界提出的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拼凑成“黑八论”。
而“根本任务论”和“三突出”是江青反革命集团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
“根本任务论”强调文学作品应满怀热情、千方百计地去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使其成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文艺批评的根本标准。
而“三突出”则指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它经过姚文元的审订加工,被四人帮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3、当代文学思潮的多元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当代文学思潮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理论批评的多元化和创作思潮的多元化。
在理论批评上,新时期宽松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信息的频繁交流给文坛带来前所未有的活跃与繁荣,逐渐形成多种方法、派别并存的批评格局。
其中影响较为广泛的是心理学批评、形式批评、文化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
而在创作思潮上,多种创作潮流并存的同时,各潮流之间也相互渗透影响。
主要的创作潮流有现实主义潮流、浪漫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和通俗文学,形成多元化的局面。
4、简述新时期文学中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三个层面。
答:人道主义文学思潮既是新时期文学潮流的起点,又是诸多创作潮流的思想基础。
它贯穿于新时期文学中,并沿着三个层面发展:①通过对现实的观照和对历史的反思,批判种种摧残人性的社会现象,弘扬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关注人的命运。
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毛泽东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随后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指出“‘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2.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
2、三突出: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文汇报》撰文《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
三突出指: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三突出”原则是江青等在其文艺实践中提出的一个创作原则。
这一原则是主观主义的产物,是江青等人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导致了文艺的概念化、脸谱化和类同化,对文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3、“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
3、白洋淀诗派:指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1967——1976)一批北京下放河北白洋淀插队的知青构成的诗歌创作群体。
主要成员有:根子、芒克、多多、林莽、宋海泉以及与其保持密切联系的北岛、严力、江河、郑义等。
白洋淀诗派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食指等先驱的诗风,持守了时代主流之外的个人独立思想,坚持了怀疑与逼问的精神立场,而且从整体上使诗歌超越了浪漫主义,从而使诗歌中断了几十年的现代性传统得以延续和修复。
现代主义艺术倾向的诗歌在新一代青年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后来多数朦胧诗人都受惠于此,朦胧诗本身可以说是这一创作群落的延续。
4、朦胧诗:又叫“新潮诗”。
产生于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与传统现实主义诗歌相比,朦胧诗的现代意识大为增强。
诗人更多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而不单纯崇尚对客观世界的摹写,象征、隐喻、暗示等现代诗歌创作技法被广泛运用。
人教版必修三第20课 双百方针.
三、 “双百”方针的贯 彻
第二阶段——遭遇挫折
原因: 政治运动的扩大化
①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 说成阶级斗争;
表现:
②一些正确的甚至优秀的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③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一些学有专长、热爱社会主
义祖国的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受到长期歧视和压抑。
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5.下列关于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 派之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 在苏联曾一度被认为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B、 在中国接受摩尔根学派的生物学派也曾被认为是 唯心主义的 C、 “双百”方针提出后,召开了双方代表均参加的 有关遗传学的座谈会 D 、在座谈会上双方依然斗争激烈 6.“双百”方针提出后,在话剧领域取得的突出成 就就是 ( A ) A、老舍《茶馆》 B、 艾青《蝉的歌》 C 、杨沫《青春之歌》 D、赵树理《三里湾》
第20课
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认识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什么是“双百”方针?它是哪年提出来的? 为什么要提出“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的内涵是什么? “双百”方针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吗? “双百”方针的提出有何影响?具体表现? “双百”方针是否遭受挫折?表现在哪里? 中国文艺再次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我们在双百方针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得到哪些 认识?
话剧《茶馆》剧照 话剧《茶馆》剧照 历史剧《蔡文姬》剧照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巴金等文艺界著名人士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 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 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 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 个。…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 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 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请思考这段话反映了党在文学艺术 和科学研究方面采取了什么基本方针?
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学法指导1.“双百”方针内容特点意义结论文艺:百花齐放学术:百家争鸣(人民内部的)自由促进学术和文艺的繁荣是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促进文学艺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教兴国的方针2.几点提示(1)本课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了解“双百”方针的曲折发展历程。
(2)准确理解“双百”方针的内涵:指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在文学艺术上可以有不同风格,不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上可以有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总之,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
当然要注意,这个自由是在宪法之下的,在社会主义方向之下的。
二、知识结构三、重难点分析1.“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需要进一步调动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②关于知识分子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地位:“双百”方针不仅是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4)内涵①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②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a.在自然科学工作方面,比如,在某一医学、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上,贴“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就是不自由的表现。
b.在文学艺术工作方面,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就是不自由的表现。
③文艺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此来指导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2.“双百”方针的现实意义(1)“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双百方针文化繁荣的生命线
“双百方针”:文化繁荣的生命线宋惠昌(中共中央党校教授)2012-3-21 10:47:25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即是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
很显然,就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所谓文化强国,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要求,而尤其是质量上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满足于文化产品的制作,而要把主要力量放在文化创造上来。
所以,六中全会的决定要求,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致力于文化精品的创作。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有多方面的条件,而最根本的是要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说明,必须要有一条正确的文化建设方针,这就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贯彻执行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再次强调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实践已经证明,“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生命线。
一、“双百方针”形成回顾“双百方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方针,有一个形成过程。
1950年全国第一届戏曲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戏曲应该“百花齐放”,1951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其题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字。
1953年,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主任陈伯达向毛泽东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毛泽东说要“百家争鸣”。
(引自杨凤城主编《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思想文化卷1949—2000)》,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71—72页)195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时,确定了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科用)
对于青年人来说, “样板戏”可能是个较陌生 的名词了,但对于40岁往上 的人,这却是个刻骨铭心、 至死难忘的词汇,是个挥之 不去的记忆。尽管他们今天 随时都能哼上两段儿,但那 轻松自在的背后,却深隐着 一种难以言表的苦涩,这苦 涩,类似于来自康复者对于 曾经的疯人院生活的回忆。
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D
3.提出
1956.4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4.影响及成果:
(1)科技领域和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作品:老舍—话剧《茶馆 》; 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 》; 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等等
期刊: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8种
难忘的1959年 ”, 电影:“
(2)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自主学习
1.什么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党和政府为什 么要提出“双百” 方针?方针的贯彻取得了 哪些突出成果? 2. 为什么“双百”方针后来没有坚持贯彻 下去?出现曲折年代?曲折的具体表现如何?造 成了怎样的影响? 3.文革结束后为什么会出现文艺的春天?呈 现出怎样的繁荣景象?
A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这是坚持文艺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鼓舞下, 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人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 闹,文学艺术欣欣向荣。文学艺术的又一个春天不包括 A.出现了《雷锋之歌》、《青春之歌》等优秀作品 B.小说、戏剧、诗歌等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C.《白蛇传》《十五贯》等剧目在戏剧舞台上开始上演 D.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文艺流派争 相引领风骚
《 北 国 江 南 》 剧 照
《 早 春 二 月 》 剧 照
文化大革命中迫害致死的部分学者专家
双百方针(上课)
D
A
2.(2009高考海南单科)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 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 、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3、(2010 广东文综)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 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二、“双百方针”的背景、目的及成就
背景:必要性: 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调动一切力量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 ② 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可能性: 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目的: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成就:文艺方面:繁荣(内容众多、形式多样) 学术:出现自由讨论的景象
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知 识分子逐渐走上正确革 命道路
反映了大革命时期,农 民阶级反抗斗争的壮丽 画卷
《茶馆》剧照
《蔡文姬》剧照
《中华儿女》海报
《赵一曼》海报
探究问题三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归纳出 “双百方针”受挫的表现。
【材料一】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中国影坛没有拍摄
过一部故事片。……当时,虽然拍出八个样板戏电影,可充其 量还是让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几乎中 止。 【材料二】
探究问题五 通过以上问题的学习,结合 以下两则材料,你觉得建国后我国在处理文 艺和科学上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呢?如果你将 来从事文艺创作或者是科学研究,你该怎么 样做呢?
材料一 歌曲《春天里》(旭 日阳刚版本)仅优酷 的点击量就突破300 万,所有视频的点击 总量以千万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知识点1“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出台】
1951年,中国国内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有 的主张全部继承,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为此题词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对待京戏艺术要去其 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所以“百花齐放”最初是 指导戏曲发展的方针。 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 鸣。表明“百家争鸣”最初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史学研究 问题。毛泽东对史学有兴趣。 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 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 家争鸣。
“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出台】
1956年9月,八大的政治报告和决议对“双百方针”也 进行了阐述,指出为了保证科学和艺术的繁荣,必须坚 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用行政的方法对 于科学和艺术实行强制和专断,是错误的”,使“双百 方针”成为党发展科学和文艺事业的重要方针。
【目的】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和科学工作的发展 【含义】 百花齐放: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 展; 百家争鸣:指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典型试题】 1.图1为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题词。该方针产生的 社会历史背景是( )
A.中共“七大”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D.十一届三中全召开
“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典型试题】 【考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中共七大 是在1945年,时间跨度大,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于 1949年,也与题干时间较远,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建设 逐步展开是从1956—1966年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 题干时间最为接近,故C项正确;D项发生于1978年12月, 与题干的“背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这是毛泽东在1956年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
“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4月党中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
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
这个方针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当时,一方面,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
但是,另一方面,在科学文化领域内仍然存在着某些“左”的思想影响,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动辄打棍子、扣帽子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与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是不相适应的。
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提出要把政治思想问题同学术、艺术和技术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为了发展文化和科学,要贯彻毛泽东过去吸收党内意见分别提过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
“双百”方针的提出,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科学文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也借鉴了外国党领导科学文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这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
它的主旨同《论十大关系》完全一样,就是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它同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
1956年5月26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向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者系统地说明和阐述了“双百”方针,指出,党中央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是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
'双百方针'前后的文艺界思想冲突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涉及较多的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不易把握教学重点,使本课流于形式,好看不好“用”。
因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文化事业的曲折历程理清,而且必须结合“双百”在实际贯彻过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认识到造成曲折的原因。
本课内容围绕建国初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等三个方面展开。
“双百”是文化事业发展正确的方针和根本保证,“二为”是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它们都是符合中国当时国情的。
通过讲述文化事业三阶段发展的曲折从史实角度证明了什么时候依据它们办事,什么时候文化事业就发展的比较快。
文革离它们越远,甚至偏离,对我国的经济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真正理解了这一特征,就为下面的课程作好了铺垫。
【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及内涵难点:“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及贯彻的经验教训【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可采用谈话法,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提问。
教师课堂上可多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要充分运用教材好课本的内容和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思考。
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搜集的数据、资料、图片和影视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个更直观、全面的了解。
要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学会学习。
【导入新课】第一种:二千年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曾有一个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时代。
二千年后的20世纪50年代,也出现了一个艺术问题“百花齐放”,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的时期,我国科学发展、文学艺术进入到一个繁荣时期。
毛泽东说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种:据陆定一回忆说:“曾经一位当过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老同志,知道了苏联的巴甫洛夫学说之后,要改造中国的医学。
他说:‘中医是封建医,西医(以细胞病理学者微尔和的学说为主)是资本主义医,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