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湘教版科学三上6.1《形形色色的材料》ppt课件2
形形色色的材料说课稿
形形色色的材料说课稿
湘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各种各样的材料”第一课《形形色色的材料》《形形色色的材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各种各样的材料”所研究的“材料”是指可以直接制造成品的东西,
如造纸用的麻、纺织用的棉纱等。
共有四课:《形形色色的材料》、《我们的衣服》、《纸》、《材料的应用》。
教材力图通过对几种生活常见物品制造材料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物品是由不同的材料制作。
认识材料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材料可以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通过对几种不同材料的研究,使学生认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要根据物品的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2、课程分析:
本课是湘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是这个单元的起始课。
由“我们身边的物体是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并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引出材料的多样性。
并根据材料的不同给观察的物品分类。
本课还要让学生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按照这个标准给归纳出的各种材料进行分类。
3、活动分析:
本课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教师里的物品,判断它们各是用什幺材料制造的。
这个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材料的原有认知,初步判断物品是由什幺材料。
小学科学湘科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形形色色的材料》学案
小学科学湘科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形形色色的材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建立“材料”的概念。
2.知道可以把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了解有哪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二、学习过程
1.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或你带来的物品,它们各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2.把1中的物体按不同的材料分一分类
3.观察棉花和石油这两种物体的材料来源,分别是什么?
4.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区别。
5.说说你知道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湘教版(三起)科学三上册6.1《形形色色的材料》说课稿
湘教版(三起)科学三上册6.1《形形色色的材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形形色色的材料》是湘教版(三起)科学三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种类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一些常见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他们对材料的概念、分类和特性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材料种类繁多,但缺乏系统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分析各种材料的特性,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材料,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种类的材料,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2.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材料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品,如塑料、金属、陶瓷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讲解新课:介绍各种材料的分类、特性和用途,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材料实例,如玻璃、钢铁、尼龙等,让学生从实际出发,认识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材料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2016秋湘教版科学三上6.4《材料的应用》ppt课件1
各种各样的材料
4 材料的应用
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水车
玻璃杯
剪子
飞机
商周时期使用青铜器
春秋战国使用铁制品
工业革命后,新材料被广泛使用
20世纪中叶,半导体被广泛使用
航天工业需要特殊的合金
想一想、议一议
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材料 大多数是有限的。面对日益增长 的材料需求压力,我们应该怎样 做?
评一评:
有关材料的回收利用,下图所示的各种 做法是否正确?
交流:
如果人类无节制地使用自然 界中的材料而不知道回收利用, 你们认为会出现什么后果?
湘教版三年级《形形色色的材料》教学设计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形形色色的材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湘版教材三上第六单元第一课。
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开始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适合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
因为学生们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交道。
所以,他们对材料可谓“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这一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
首先建立“我们身边的物体是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引出材料的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并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把不同的物体按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
通过指南车信箱的阅读,使学生了解到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并按照这个标准将归纳出的各种材料进行分类。
另外,这一课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再次建立联系。
当然,学生们在区分和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比如,实验桌的桌面是木头还是塑料做的?电视机的外壳材料是金属还是塑料?墙上贴的是墙纸还是墙布……学生们遇到了问题和困难,他们就产生了对“材料”进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
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了解材料的多样性。
2、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等,初步建立“材料”的概念3、知道可以把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过程与方法1、观察身边的物体,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并用词语描述做好记录。
2、把不同的物体按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材料的多样性,初步尝试按照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对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简单说出材料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种常见材料做成的物体。
学生准备:由各种材料组成的物体,包括教室内、书包里和学生自带的玩具及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谈话:老师这有一个恐龙玩具(出示一个塑料玩具),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生:塑料)我们就把这种能直接用来制作恐龙玩具塑料叫材料(板书:材料),用它还可以制作尺子,方便袋物品。
《形形色色的材料》
《形形色色的材料》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形形色色的材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版教材三上第六单元第一课。
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开始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适合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
因为学生们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交道。
所以,他们对材料可谓“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这一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
首先建立“我们身边的物体是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引出材料的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并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把不同的物体按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
通过指南车信箱的阅读,使学生了解到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并按照这个标准将归纳出的各种材料进行分类。
另外,这一课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再次建立联系。
当然,学生们在区分和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比如,实验桌的桌面是木头还是塑料做的?电视机的外壳材料是金属还是塑料?墙上贴的是墙纸还是墙布……学生们遇到了问题和困难,他们就产生了对“材料”进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
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了解材料的多样性。
2、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等,初步建立“材料”的概。
湘教版(三起)科学三上册6.1《形形色色的材料》教学设计
湘教版(三起)科学三上册6.1《形形色色的材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形形色色的材料》是湘教版(三起)科学三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材料,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材料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各种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对材料的分类和性质的认识不够系统。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探究能力的差异也会影响课堂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材料,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材料,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难点:让学生掌握材料的分类方法和性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材料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材料的样品,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2.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如烧杯、试管、滴管等。
3.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动画等,以便于生动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材料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材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思考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三年级科学上册形形色色的材料教案湘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形形色色的材料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纸张、玻璃等。
2. 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不同种类的材料。
2. 了解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教学难点:1. 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2. 材料的用途。
教具准备:1. 各种材料的实物样本。
2. 材料分类表格。
3. 材料特性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材料的实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猜测材料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见到的材料及其用途。
二、探究材料的分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材料实物样本,讨论并总结材料的分类。
2. 学生分组进行材料分类实践活动,将实物样本归类。
三、了解材料的特性(10分钟)1. 教师通过演示教具,展示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2. 学生分组进行材料特性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四、分析材料的用途(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分析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材料。
2. 学生分享自己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材料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材料特性和用途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
六、探索材料的变形(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的变形过程,如纸张的折叠、塑料的弯曲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材料变形实践活动,尝试不同材料的变形方法。
七、了解材料的强度(10分钟)1. 教师通过演示教具,展示不同材料的强度表现,如金属的拉伸、纸张的撕裂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材料强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八、分析材料的可持续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可持续性,即材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材料可持续性的理解和观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形形色色的材料教案湘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形形色色的材料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性,包括金属、塑料、玻璃、纸张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常见材料的特性。
2. 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
教学难点:1. 对材料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2. 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各种材料的样品,如金属、塑料、玻璃、纸张等。
2. 观察记录表。
3. 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注意不同物体的材料。
2. 提问:你们发现了哪些不同的材料?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各种材料样品,如金属、塑料、玻璃、纸张等。
2. 让学生用观察记录表记录下每种材料的外观、质地、重量等特征。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材料,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一个小作品。
2. 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使用功能和材料的选择。
3. 展示各组的作品,让学生评价和交流。
2. 提问:如何运用我们所学的材料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同材料的使用。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材料科学的小研究,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 邀请专家或家长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材料科学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反思:六、课程内容:认识材料的分类和用途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分类,包括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
2. 让学生掌握不同材料的主要用途。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材料的分类。
2. 掌握不同材料的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1. 对材料分类的理解和应用。
2. 对不同材料用途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各种材料的样品,如金属、塑料、玻璃、纸张等。
三年级科学上册形形色色的材料教案湘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形形色色的材料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认识不同材料的特征和性质。
2. 学会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2.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四、教学准备:1. 各种材料样品:金属、塑料、玻璃、木头等。
2. 实验器材:放大镜、尺子、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发现它们的材料不同,引发学生对材料的好奇心。
2. 探究活动一:观察不同材料的特征(1)学生分组观察各种材料样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3. 探究活动二: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测量各种材料的硬度,用火烧、水泡等方法了解它们的性质。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我们可以用这些材料创造出什么新产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 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物体,了解它们的材料,并思考这些材料的特点和作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师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七、评价建议: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材料特征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创新能力:关注学生在拓展环节的创意表达,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思考。
八、教学延伸: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材料展览活动,让学生从家里收集各种不同的材料,带到学校来展示,并简要介绍这些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湘教版科学三上6.1《形形色色的材料》ppt-课件
水上。
玻璃
是透明的,一般 用于建筑物,用 来隔风透光。
纸
很薄,用于 书写。
塑料
很轻,不会锈蚀, 有较好的透明性和 耐磨性。容易变形。
纤维
弹性大,可 以用来做衣 服。
形形色色的材料
天然材料
像棉花这样,直接来 自大自然的材料。如棉花、 木材、石油、沙子、动物 皮毛、石材……
人工材料
像塑料这样,由人类 合成制造的材料。如塑料、 橡胶、人造纤维、人造革、 玻璃……
天然材料
加工、合成、处 理等方法
人造材料
木质纤维
纸
浆化成
铁矿
提炼制成
铁 加 工 成
铁 制 成 品
沙粒
其他矿物质 反应而制成
玻璃
石油
加工制成
塑料
观察书包里的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书包里的物品
物品名称 可能使用的材料
铅笔
木头
尺子
塑料
书本
纸
文具盒 金属、塑料
橡皮擦
橡胶
剪刀 塑料、金属
纳米材料
❖纳米的长度是十亿分之一米。 ❖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它的性能
就会产生显著的变化。 ❖纳米被广泛的应用在医疗、纺织工业、家
电、计算机等领域。
课堂总结
❖1.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2.人们把像棉花这样,直接来自大自然
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像塑料这样,由 人类合成制造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同步检测
❖ 一、填空题 ❖ 1.材料多种多样,从其来源可分为( )材料和( )材料。 ❖ 2.棉花、煤是( )材料,塑料、尼龙布料是( )材料。 ❖ 二、连线题 ❖ 根据你的经验,请将左右两边的材料和产品用直线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