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监测技术实验指导材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并且加深对计算机应用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实验1.1 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与注意事项1.2 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与维修技巧2.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实验2.1 操作系统安装步骤及常见问题解决办法2.2 操作系统配置与个性化设置3. 办公软件应用实验3.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与格式设置3.2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公式运算3.3 幻灯片软件的基本操作与演示设计4. 图形图像处理实验4.1 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图像处理技巧 4.2 矢量图形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图形绘制技巧4.3 图形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图形设计技巧5. 数据库管理与查询实验5.1 数据库的创建与表设计5.2 数据库查询语言的基本语法与常用查询操作6. 网络基础与网络应用实验6.1 网络基础知识与网络拓扑结构6.2 网络应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三:实验所需设备与软件1.计算机主机2.监视器3.鼠标4.键盘5.显示器6.数据库管理软件7.操作系统安装光盘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实验1.1 准备实验所需硬件1.2 组装计算机硬件并连接相应线缆1.3 检查硬件是否正常工作1.4 识别并排除计算机硬件故障2. 实验二: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实验2.1 准备实验所需操作系统安装光盘2.2 安装操作系统及必要的驱动程序2.3 进行操作系统配置2.4 解决常见的操作系统安装问题3. 实验三:办公软件应用实验3.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与格式设置3.2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公式运算3.3 幻灯片软件的基本操作与演示设计4. 实验四:图形图像处理实验4.1 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图像处理技巧4.2 矢量图形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图形绘制技巧4.3 图形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图形设计技巧5. 实验五:数据库管理与查询实验5.1 创建数据库与表设计5.2 使用数据库查询语言进行查询操作6. 实验六:网络基础与网络应用实验6.1 网络基础知识与网络拓扑结构6.2 安装与使用网络应用软件附件:1. 相关实验数据文件2. 实验报告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计算机软件:指计算机程序、数据以及与程序和数据配合使用的文件等。
计算机测控系统实验指导书
第1章计算机测控系统实验基础1.1 Borland C++Builder 6.0应用指导1.1.1 Borland C++Builder 6.0简介Borland C++Bilder 6.0是Interprise(Borland)公司推出的基于C++ 语言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RAD)工具,它是最先进的开发应用程序的组件思想和面向对象的高效语言C++融合的产物。
C++Bilder充分利用了已经发展成熟的Delphi的可视化组件库(Visual Component Library,VCL),吸收了Borland C++ 6.0这个优秀编译器的诸多优点。
C++Builder 结合了先进的基于组件的程序设计技术,成熟的可视化组件库和优秀编译器,调试器。
发展到6.0版本,C++Builder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功能强大而且效率高。
C++Builder的特色如下:①C++Builder 是高性能的C++开发工具C++Builder是基于C++的,它具有高速的编译,连接和执行速度。
同时,C++Builder具有双编译器引擎,不仅可以编译C/C++程序,还能编译Object Pascal语言程序。
②C++Builder是优秀的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工具C++Builder是一完善的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使程序员从繁重的代码编写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将注意力重点放在程序的设计上,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的劳动中。
同时,它提供的完全可视的程序界面开发工具,从而使程序员对开发工具的学习周期大大缩短。
③C++Builde r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功能C++Builder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处理功能,它使的程序员不用写一行代码就能开发出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应用程序,这些主要依赖于C++Builder众多的数据库感知控件和底层的BDE 数据库引擎。
C++Builder除了支持MicroSoft的ADO(Active Data Object)数据库连接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己开发的成熟的数据库连接技术——BDE(Borland Database Engine)数据库引擎。
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WindowsXP的基本功能和深入一.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一般使用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4.掌握控制面板部分工具的使用5.掌握显示属性的设置 6.掌握管理工具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WindowsXP基本操作(1)开机,观察登录界面,以管理员(administrator)身份登录系统。
(2)打开我的电脑,进行最大化、最小化、复原、关闭和移动窗口的操作。
(3)打开“附件→画图”工具,绘制一幅图画,通过其帮助学习绘制正方形和圆的画法,并将图片保存为pic01.bmp。
(4)打开“附件→记事本”工具,输入本书“内容提要”中的文字(注意使用输入法切换快捷键),保存为doc01.txt。
(5)任意打开多个窗口,分别利用鼠标和键盘(ALT+TAB)进行窗口切换,设置多窗口排列方式为层叠、横向平铺和纵向平铺,观察其不同。
(6)执行“开始→帮助”命令,查看关于“休眠”的内容。
2.资源管理器的一般操作(1)尝试用三种不同方法打开资源管理器:①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图标②鼠标右键单击“开始”菜单③执行“开始 运行”命令,对话框中输入Explorer。
(2)观察资源管理器界面,展开和关闭任意文件夹,观察右边窗口的变化。
(3)通过资源管理器,打开画图工具(路径c:\WINNT\system32\mspaint.exe)。
(4)搜索notepad.exe文件(记事本);搜索C:盘中所有扩展名为exe的可执行文件;搜索C:盘中所有包含文字“china”的文本文件(扩展名为TXT);搜索所有大小超过10000KB 的文件。
(5)打开C:\Winnt文件夹,将文件按照大图标、小图标、列表、缩略图和详细资料排列。
(6)将文件按名称、按类型、按大小、按日期,顺序或倒序排列。
3.文件/文件夹的操作(1)快速格式化D:盘(注意:如果D:盘有数据,请谨慎操作)。
(2)在D:盘根目录下创建新文件夹abc,创建子文件夹123、456和789。
计算机基础实践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指导书欧阳一鸣王浩编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课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验,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该实验指导书共安排五个实验,内容包括:Windows的基本操作、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利用Excel进行表格编排等等。
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上需要写明的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题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实验一 Windows 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Windows 的启动和安全退出的方法。
(2)掌握Windows 的窗口、菜单栏、工具栏及任务栏的基本操作。
(3)掌握Windows 常用快捷键的使用方法。
(4)掌握应用程序的多种启动方法以及切换和退出应用程序的方法。
(5)掌握Windows 环境下的汉字输入方法。
(6)掌握Windows 帮助的使用。
(7)实验内容(8)启动Windows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熟悉Windows 窗口组成,然后对窗口作下列操作:1)移动窗口。
2)改变窗口的大小、使滚动条出现,然后滚动窗口的内容。
3)最大化、最小化、复原和关闭窗口。
(9)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再打开“控制面板”中的“字体”窗口,然后进行下列操作:1)通过任务栏和快捷键切换当前的窗口。
2)以不同方式排列已打开的窗口(层叠、横向平铺、纵向平铺)。
3)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单击“查看”菜单下的“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命令项,观察窗口中的各项的变化。
用工具栏上的“查看”命令按钮重复做一遍。
(10)通过二种方法查看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如果日期和时间不正确,请进行修改。
(11)分别通过以下方法启动“画图”程序(windows-xp下程序文件路径为"C:\WINDOWS\system32 \",在windows2000下程序文件路径为"C:\WINNT\system32 \"),然后退出该程序。
计算机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正文
实验一A/D、D/A转换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A/D、D/A转换的实现方法;2. 熟悉计算机测控系统中数据输入/输出通道的硬件设计原理;3. 熟悉计算机测控系统中数据输入/输出通道A/D、D/A转换的软件实现原理。
二、实验设备Dofly 系列Mini80E型单片机开发板一套PC机一台三、实验内容1. 硬件实现(1)基本原理本实验需要用到Dofly 系列Mini80E型单片机开发板A/D、D/A模块,其实物硬件连接如图1-1所示。
从图中可看到,该模块由四个电位器W1、W2、W3、W4,四组-二引脚跳线J21,二引脚跳线J23、PCF8591芯片以及一个发光二极管LED12组成。
图1-1 A/D、D/A转换实验硬件连接图其硬件原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A/D、D/A转换实验硬件原理图由图1-2可知,该模块数据输入通道A/D转换由电位器W1、W2、W3、W4,跳线J21以及PCF8591芯片实现。
电位器W1、W2、W3、W4分别构成了A/D转化的四个模拟量输入通道,它们一端接有电源电压VCC,通过调整各电位器的阻值便可改变各通道电压模拟量的大小。
这四个电压模拟量通过J21四组-二引脚跳线连接到PCF8591芯片的AIN0-AIN3端口,该芯片将四组模拟量A/D转化后,利用SCL和SDA两条信号线将转化好的数据量传输给单片机,并用8位LED数码管分4组进行显示。
当然,J21可以通过4个跳冒连接4路AD,则模拟量输入由电位器电压给定(如上述分析);如果需要使用外部电压源输入,可以拔掉跳冒,然后电压源接至J21的2、4、6、8引脚。
数据输出通道D/A转换由PCF8591芯片、跳线J23以及发光二极管LED12实现。
首先单片机通过SCL和SDA两条信号线将待转化的数字量传输给芯片PCF8591,D/A转换完成后则经过跳线J23将模拟电压值加到发光二极管上,而二极管的亮度则反映了D/A转化模拟量的大小。
计算机测控系统实验指导书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测控系
二O O五年九月
前言
本课程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课,它是计算机技术与测控技术、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学生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机化测控仪器和系统的整机原理,掌握它的总体设计思想,使学生能从过去学过的微型计算机、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等功能模块构建一个适合特定需要的测控仪器或系统。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计算机和WAVE6000软件。
2.CSY-2001型测控系统与传感器实验装置。
四.重点
通过本次实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PID控制的基本原理。
五.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智能调节仪的PID控制原理进行转动PID闭环控制,即,在有不同比例的情况下,将转速控制在设定转速。智能调节仪对转速源内变送器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与设定转速值进行比较,再根据智能调节仪输入的P、I、D参数进行PID运算,输出信号对可控硅调压模块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转速稳定的目的。
本实验指导书主要描述了设计的思路,系统框图,实验基本步骤等内容,旨在使学生对整个设计过程有清晰的了解,因为可选方案很多,器件使用也不尽相同,学生应在此基础上自行选择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最终完成实验要求。
本实验指导书,由于编写时间,水平所限,又是初次试用,难免有疏漏之处,热切期望实验指导老师与学生们,能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实验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悉设计过程,因此,本课程实验由设计性实验环节和综合性试验环节构成。其中设计性实验主要围绕键盘/显示器接口电路设计展开,通过该设计学生能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掌握整个设计的过程,合理发挥最终设计出接口电路。综合性试验主要围绕PID控制实验展开,通过该实验应能了解PID控制的原理,以及该原理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技术实训》上机实验指导书(长文档的制作)
《计算机技术实训》上机实验指导书——提高实验长文档的制作实验目的: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文字处理除了短文章排版这样的常规任务外,还经常需要面对长文档的制作任务,比如毕业论文、宣传手册、活动计划等。
如果不充分发挥Word自动功能,那么整个工作过程可能费时费力,而且质量还不能令人满意。
本实验专门介绍长文档制作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效率的方法和技巧。
任务1 良好的开端——在大纲视图中构建文档纲目结构步骤1:启动Word 2003,新建一个空白文档,然后单击窗口左下方的“大纲视图”按钮,切换到大纲视图。
观察此时窗口上方出现了“大纲”工具栏(图1),该工具栏是专门为建立和调整文档纲目结构设计的。
图1 “大纲”工具栏步骤2:参见图2输入一级标题。
说明观察输入的标题段落被Word自动赋予“1级”样式(参见图2),图2 输入一级标题Word的这个自动化功能将节省读者用常规方法处理文档时手动设置标题样式的时间。
文档越长、标题段落越多,这个自动化功能的优越性就越能体现。
一篇文档有若干级别的标题、正文、引文等样式。
不同的样式应当设置不同的格式。
比如正文的默认值是五号字,单倍行距,但这并不利于阅读;通常选用打印效果较好的11磅字,1.25倍行距。
这就需要对模板自带样式进行修改或自定义。
执行“格式|样式和格式”命令,读者可修改或自定义标题样式。
步骤3:输入二级标题(1)将插入光标定位在“概述”段落末尾,按Enter键后产生新的段落,按“大纲”工具栏的“降低”按钮,将该段落的标题降一级(图3)。
图3 降级标题说明使用“大纲”工具栏上的“提升”按钮,可以实现标题级别的升级操作。
(2)输入“概述”的下属二级标题段落“WLAN目前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按Enter键后新生成段落继承“2级”样式,参见图4输入其他二级标题。
图4 输入其他二级标题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文档有更多的标题等级,后面标题等级的处理以此类推。
Word内置了“1级”到“9级”9个标题样式,可以处理大纲中出现的一级标题到九级标题。
计算机实训报告材料范文四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计算机实训报告材料范文四篇计算机实训报告材料范文四篇》导言:计算机实训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项目的实训,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下面将通过四篇实训报告材料范文,展示其中的实际操作和成果。
一、计算机网络实训报告在计算机网络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配置和网络安全等内容。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搭建虚拟网络实验环境,模拟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搭建,并进行了网络配置和网络安全的实践操作。
通过此次实训,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
二、数据库实训报告在数据库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句的使用和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Oracle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学习了SQL语句的基本语法,并进行了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
此次实训让我们对数据库的概念和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我们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能力。
三、软件工程实训报告在软件工程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敏捷开发等内容。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软件开发项目,从需求分析到软件设计、编码和测试,全面了解了软件开发的整个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过程。
此次实训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升了我们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
四、人工智能实训报告在人工智能实训中,我们学习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等内容。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和相关工具库,进行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实践应用。
通过此次实训,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人工智能实践能力。
结语:通过这四次计算机实训,我们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
这些实训帮助我们加深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了我们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关键信息项: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与环境3、实验内容与要求4、实验步骤5、实验考核方式6、注意事项1、实验目的11 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11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2 增强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2、实验设备与环境21 计算机硬件:配置满足实验要求的个人计算机。
211 操作系统: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
212 应用软件: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PowerPoint)、图像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编程软件(如 Python)等。
3、实验内容与要求31 操作系统基础操作311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312 系统设置,如屏幕分辨率、桌面背景、电源管理等的调整。
32 办公软件应用321 Word 文档处理,包括文档的排版、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页面设置等。
322 Excel 电子表格制作,如数据输入、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图表制作等。
323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制作,包括幻灯片的设计、内容编辑、动画效果设置等。
33 图像处理331 图像的基本编辑,如裁剪、调整大小、旋转等。
332 图像色彩和效果的调整。
34 程序设计基础341 学习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逻辑。
342 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步骤41 每次实验前,学生需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
411 实验开始时,教师先讲解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演示关键操作步骤。
412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
413 实验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4 完成实验后,学生需整理实验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5、实验考核方式5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实验出勤情况、实验表现、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 50%。
计算机测控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测控技术实验名称 V/F转换及数字频率输入通道实验器材万用表、稳压源、实验箱、计算机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系别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学号测控1102 /2011010654 姓名李波指导老师赵双琦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一V/F转换及数字频率输入通道一、实验题目及内容以LM331为主设计V/F转换器并设计其与计算机间的接口电路,编写程序计算V/F 转换器的输出频率。
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典型V/F转换电路的实现及调试方法。
2、了解微机频率输入通道的软、硬件设计及调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设计以LM331芯片为主的V/F转换电路,要求有定标调整环节(参见图1)。
画出原理图及接线图,给出外围元件参数。
图1 LM331的典型用法示意图管脚说明:7引脚为模拟电压输入端,Ri、Ci决定单脉冲定时器的基准定时时间,Cin输入电压的低通滤波器,为调整失调电压,Rs为电阻控制基准电流的大小,电位计用于微调基准电流,以便于核准频率,用于调整脉冲占空比,为集电极开路上拉电阻。
2、按接线图在面板上搭接V/F转换电路,用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并考察定标调整环节的作用。
分析外围电路参数对输入(V)与输出(F)关系的影响。
3、设计V/F转换器与计算机间的接口电路及软件,测频方法自选。
画出程序框图,并给出程序清单。
4、通过实验考察V/F转换器的线性。
至少纪录10对数据。
四、测频方法示例1、将LM331的输出与8031的T1端相连,即作为T1的计数脉冲。
启动T1后延时100ms再让T1停止计数,此时T1中的计数值乘以10即为所测频率。
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
2、如图3所示,以T0作为定时器,T1作为计数器,在T0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停止T1计数,之后根据此时T1中的计数值和T0的预置值计算出所测频率。
主程序和T0中断服务程序的框图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图2 软件延时计算所测频率的框图五、实验结果:图4 中断法计算所测频率的主程序框图 图5 T0的中断服务程序框图实验结论:F0与u基本呈线性关系六、实验程序及注释#include<reg51.h>#include<intrins.h> %头文件int f,f0; %定义变量void main() %开始{TMOD=0X51; %T1为计数器,C0为定时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实验报告单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让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 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计算机、键盘、鼠标和五年级下册教科版信息技术教材。
3. 实验过程
(1)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打开计算机并登录操作系统。
(2) 学生打开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电子版,并跟随教材中的指导,研究各个章节的内容。
(3)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练和实验。
(4)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同时也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 实验结束后,学生按要求整理电脑桌面及文件,关闭计算机。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学生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操作,能够掌握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中所介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他们能够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学会了在计算机上浏览互联网和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
5.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这对他们今后的研究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注:本报告的内容经过确认后方可引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拓扑的构建、网络服务的搭建与测试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配置不低于英特尔酷睿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网线、水晶头等连接材料。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Windows Server 等。
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GNS3 等。
网络工具软件:Wireshark、Tracert 等。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步骤。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3、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任务,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尝试自行解决,若无法解决,可向教师请教。
4、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整理好实验设备,关闭电源,清理实验台,并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构建1、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2、使用网络模拟软件(如 Packet Tracer)构建一个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包括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
3、为网络中的设备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参数,使其能够相互通信。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1、认识交换机的外观、端口类型和指示灯含义。
2、通过控制台端口(Console 口)连接交换机,使用命令行界面(CLI)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如设置交换机名称、管理 IP 地址、VLAN 等。
3、学习使用 Telnet 或 SSH 方式远程管理交换机。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1、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计算机实践教学指导记录(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开展了计算机实践教学。
本文将对本次实践教学的指导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二、实践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实践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
2. 编程语言:包括C语言、Python、Java等。
3. 数据库技术:包括MySQL、Oracle等。
4. 项目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实践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
(2)准备教学资源:收集整理相关教材、课件、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源。
(3)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2. 教学实施(1)课堂讲授:教师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语言、数据库技术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3)项目实践: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2)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等,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
(3)项目成果: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创新程度等,评定学生的项目成绩。
五、实践教学成果1. 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完成日常工作。
2.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得到锻炼,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激发,积极参与各类计算机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六、实践教学总结1. 教学方法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内容方面:紧跟时代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第一章实验要求1.1 实验目的在本实验中,学生将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的概念和技能,并通过实践掌握其中的实际应用。
1.2 实验内容本实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使用- 数据库和数据管理的基础概念和操作- 编程语言和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3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学习相关概念和知识,理解实验内容及其意义- 实践操作相关软件和工具,熟悉其功能和用法-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用于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截图、分析和总结第二章实验流程2.1 实验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材料:- 一台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 安装了相应操作系统和软件的计算机2.2 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2.1 硬件和软件基本原理- 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了解不同硬件组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2.2.2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技巧- 进行实际应用操作,如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等2.2.3 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知识- 学习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网络连接的方法和设置- 使用互联网进行搜索和信息获取2.2.4 数据库和数据管理- 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创建数据库并进行数据表设计- 实践数据库操作,如数据插入、查询和删除2.2.5 编程语言和算法- 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原理和语法规则- 编写简单的程序进行实践- 学习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第三章实验报告3.1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并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过程。
可以使用文字、截图和示意图等方式表达。
3.2 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果部分,学生需要展示实验操作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3.3 实验总结在实验总结中,学生需要总结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收获,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计算机测控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测控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计算机测控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在XX大学计算机测控技术专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科技有限公司三、实习目的1. 了解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2. 掌握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积累实际工作经验;4.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实习内容1. 计算机测控技术概述在实习初期,我学习了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知识。
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工程师的交流,我对计算机测控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计算机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主要内容包括:(1)需求分析: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测控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等要求。
(2)硬件选型: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数据采集卡等硬件设备。
(3)软件设计:设计测控系统的软件架构,编写程序代码,实现数据采集、处理、显示等功能。
(4)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调试系统,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 实际工程案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几个实际工程案例:(1)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测控技术,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提高交通效率。
(2)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测控技术,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安全。
(3)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计算机测控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提高生活品质。
五、实习体会1. 计算机测控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 在实际工程中,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综合考虑硬件、软件、接口等多方面因素。
3. 动手实践是提高计算机测控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
4.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计算机测控技术工作中至关重要,要学会与同事、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实验指导旨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操作,为您在计算机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验目的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使您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环境,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方面的常用功能,培养您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您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工作效率。
二、实验环境1、计算机硬件:具备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基本组件的计算机。
2、操作系统:Windows 10 或其他主流操作系统。
3、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 或 WPS Office 等。
4、网络环境:连接互联网。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外部设备。
2、熟悉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掌握正确的开关机顺序。
3、认识操作系统的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基本元素。
(二)文件管理1、学会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属性设置和快捷方式的创建。
(三)文字处理软件1、启动文字处理软件,如 Word。
2、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包括文字的输入、删除、修改、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等)。
3、学会段落的排版,如缩进、行距、对齐方式等。
4、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元素,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四)电子表格软件1、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
2、学会工作表的创建、删除、重命名。
3、掌握数据的输入、编辑、计算(使用公式和函数)。
4、进行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
(五)演示文稿软件1、启动演示文稿软件,如 PowerPoint。
2、创建演示文稿,选择合适的模板。
3、插入文本、图片、图表等内容,并进行布局和格式设置。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材料手册簿文字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材料手册簿文字版一、引言计算机基础实验在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实验报告旨在提供一个实验材料手册簿的文字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加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实验材料概述本实验所需材料如下:1. 计算机:一台具备计算能力的机器,可以是个人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
2. 操作系统:实验所需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3. 编程语言: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如C、C++、Java等。
4. 集成开发环境(IDE):用于编写、运行和调试程序的软件工具,如Visual Studio、Eclipse等。
5. 实验报告模板:统一的实验报告模板,包括标题、引言、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和结论等部分。
三、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在开始实验之前,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自己要达到的学习效果。
2. 准备实验环境:安装好所需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集成开发环境,确保实验环境的正常运行。
3. 阅读实验要求:仔细阅读实验手册或指导书中关于该实验的要求,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4. 编写实验代码:根据实验要求,使用选定的编程语言编写实验所需的代码,注意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5. 运行和调试程序:在集成开发环境中运行和调试代码,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6. 收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的要求,收集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数据和结果。
7. 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实验结论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8. 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模板,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 熟悉实验环境:在进行实验前,充分了解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集成开发环境。
2. 细心阅读实验要求:仔细阅读实验手册或指导书中的实验要求,确保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
3. 注意代码规范:编写实验代码时,注重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遵循良好的编码规范。
计算机测控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测控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让我深入了解计算机测控技术,提高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计算机测控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使我对计算机测控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目的1. 了解计算机测控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
2. 掌握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学会使用计算机测控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学习了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
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我们对计算机测控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际操作实习的第二周,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开始实际操作计算机测控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1)搭建计算机测控系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卡、计算机和软件等。
然后,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测控系统。
(2)数据采集在搭建好计算机测控系统后,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传感器采集数据。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并成功采集到了所需数据。
(3)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数据后,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我们使用MATLAB等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滤波、拟合、统计分析等操作,得到了有价值的结果。
(4)故障排查与维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计算机测控系统的故障排查与维护。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常见故障的排查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计算机测控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计算机测控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2. 实践操作让我掌握了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提高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传感器采集数据,以及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算机监测与维护实习报告
1 技术路线
1.1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件,通过动手组装一台教学用机,掌握微机的配置、选购和组装方法;通过对一台新(或感染病毒系统崩溃)微机,进行BIOS的基本设置,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系统维护工具的使用、运行维护与硬件维修、软件系统常见故障与维修操作训练;掌握windows2003系统自带FTP服务器、WEB服务器的设置;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维护和软、硬件系统各类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有利于高效率地使用微机,提高工作效率。
了解机房的布局,每个机房的网线都是由服务器机房连接出来的,同样的是运用交换机把信号传输到每台计算机,让上机的同学们能够正常学习,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网线连接的一些基本要求。
2.2计算机系统硬件的选择和安装
2.2.1硬件的选择
老师让我们每人根据自己的需求配置一台电脑(列出硬件配置表,比较相同性能不同品牌配件的优缺点),在选择硬件时,不仅要选厂家还要考虑所选硬件的性价比,也就是在相同价位下硬件的性能、兼容性、稳定性、功耗等,综合各种因数选择适合的硬件配置。
2.4计算机BIOS的基本设置,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操作系统和日常教学软件的安装
2.4.1BBIOS(CMOS)设置的主菜单,将光标移到Laod Setup Defaults(或Laod Performance Defaults优化的缺省设置方案)回车,将CMOS参数恢复到出厂时的默认设置。按Esc键回到主菜单,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将First Boot Device(第一引导路径)设置为CDROM(从光驱引导)。
7)取下显卡,声卡等,按住主板取下对应显卡声卡等。
8)拔出连接控制线:首先找到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键在主板上的连接位置(依照主板上的英文来连接),然后区分开正负极连接.将机箱面板上的HDD LED(硬盘灯)、PWR SW(开关电源)、Reset(复位)、Speaker(主板喇叭)、Keylock(键盘锁接口)和PowerLED(主板电源灯)等线从主板上拔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监控软件组态王的工程创建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监控软件组态王6.5的基本操作方法2. 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文件的建立和设计方法二、实验内容1. 图形界面的设计,设备定义,构造数据库,建立动画连接的基本流程2. 监控界面的运行和调试三、实验设备1. PC操作系统WIN2000或WINXP,组态王6.5开发环境四、实验原理建立新组态王工程的一般过程是:1.设计图形界面(定义画面);2.定义设备;3.构造数据库(定义变量);4.建立动画连接;5.运行和调试。
这五个步骤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事实上,这四个部分常常是交错进行的。
在用组态王画面开发系统编制工程时,要依照此过程考虑三个方面:①图形用户希望怎样的图形画面?也就是怎样用抽象的图形画面来模拟实际的工业现场和相应的工控设备。
②数据怎样用数据来描述工控对象的各种属性?也就是创建一个具体的数据库,此数据库中的变量反映了工控对象的各种属性,比如温度,压力等。
③连接数据和图形画面中的图素的连接关系是什么?也就是画面上的图素以怎样的动画来模拟现场设备的运行,以及怎样让操作者输入控制设备的指令。
.4.1 建立组态王新工程要建立新的组态王工程,请首先为工程指定工作目录(或称“工程路径”)。
“组态王”用工作目录标识工程,不同的工程应置于不同的目录。
工作目录下的文件由“组态王”自动管理。
4.2 创建组态画面进入组态王开发系统后,就可以为每个工程建立数目不限的画面,在每个画面上生成互相关联的静态或动态图形对象。
这些画面都是由“组态王”提供的类型丰富的图形对象组成的。
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矩形(圆角矩形)、直线、椭圆(圆)、扇形(圆弧)、点位图、多边形(多边线)、文本等基本图形对象,及按钮、趋势曲线窗口、报警窗口、报表等复杂的图形对象。
提供了对图形对象在窗口内任意移动、缩放、改变形状、复制、删除、对齐等编辑操作,全面支持键盘、鼠标绘图,并可提供对图形对象的颜色、线型、填充属性进行改变的操作工具。
“组态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建立画面的图形界面。
用户构图时可以像搭积木那样利用系统提供的图形对象完成画面的生成。
同时支持画面之间的图形对象拷贝,可重复使用以前的开发结果。
4.3 定义IO设备组态王把那些需要与之交换数据的设备或程序都作为外部设备。
外部设备包括:下位机(PLC、仪表、模块、板卡、变频器等),它们一般通过串行口和上位机交换数据;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它们之间一般通过DDE交换数据;外部设备还包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
只有在定义了外部设备之后,组态王才能通过I/O变量和它们交换数据。
为方便定义外部设备,组态王设计了“设备配置向导”引导用户一步步完成设备的连接。
本例中使用仿真PLC和组态王通信。
仿真PLC可以模拟PLC为组态王提供数据。
假设仿真PLC连接在计算机的COM1口。
4.4 构造数据库数据库是“组态王”软件的核心部分,工业现场的生产状况要以动画的形式反映在屏幕上,操作者在计算机前发布的指令也要迅速送达生产现场,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实时数据库为中介环节,所以说数据库是联系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桥梁。
在TouchVew运行时,它含有全部数据变量的当前值。
变量在画面制作系统组态王画面开发系统中定义,定义时要指定变量名和变量类型,某些类型的变量还需要一些附加信息。
数据库中变量的集合形象地称为“数据词典”,数据词典记录了所有用户可使用的数据变量的详细信息。
4.5 建立动画连接定义动画连接是指在画面的图形对象与数据库的数据变量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当变量的值改变时,在画面上以图形对象的动画效果表示出来;或者由软件使用者通过图形对象改变数据变量的值。
“组态王”提供了21种动画连接方式:一个图形对象可以同时定义多个连接,组合成复杂的效果,以便满足实际中任意的动画显示需要。
4.5 运行调试在组态王开发系统中选择“文件\切换到 View”菜单命令,进入组态王运行系统。
在运行系统中选择“画面\打开”命令,从“打开画面”窗口选择“Test”画面。
显示出组态王运行系统画面。
五、实验步骤5.1创建工程路径启动“组态王”工程管理器(ProjManager),选择菜单“文件\新建工程”或单击“新建”按钮,弹出如图5.1.1所示。
图5.1.1 新建工程向导一单击“下一步”继续。
弹出“新建工程向导之二对话框”,如图5.1.2所示。
图5.1.2 新建工程向导二在工程路径文本框中输入一个有效的工程路径,或单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路径选择对话框中选择一个有效的路径。
单击“下一步”继续。
弹出“新建工程向导之三对话框”,如图5.1.3所示。
图5.1.3 新建工程向导三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工程的名称,该工程名称同时将被作为当前工程的路径名称。
在工程描述文本框中输入对该工程的描述文字。
工程名称长度应小于32个字节,工程描述长度应小于40个字节。
单击“完成”完成工程的新建。
系统会弹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将新建工程设为当前工程,如图5.1.4所示。
图5.1.4 是否设为当前工程对话框单击“否”按钮,则新建工程不是工程管理器的当前工程,如果要将该工程设为新建工程,还要执行“文件\设为当前工程”命令;单击“是”按钮,则将新建的工程设为组态王的当前工程。
定义的工程信息会出现在工程管理器的信息表格中。
双击该信息条或单击“开发”按钮或选择菜单“工具\切换到开发系统”,进入组态王的开发系统。
建立的工程路径为:C:\WINDOWS\Desktop\demo(组态王画面开发系统为此工程建立目录C:\WINDOWS\Desktop\demo并生成必要的初始数据文件。
这些文件对不同的工程是不相同的。
因此,不同的工程应该分置不同的目录。
这些数据文件列在附录AX中)。
5.2 创建组态画面①定义新画面进入新建的组态王工程,选择工程浏览器左侧大纲项“文件\画面”,在工程浏览器右侧用鼠标左键双击“新建”图标,弹出对话框如图5.2.1所示。
图5.2.1 新建画面在“画面名称”处输入新的画面名称,如Test,其它属性目前不用更改。
点击“确定”按钮进入内嵌的组态王画面开发系统。
如图5.2.2所示。
图5.2.2 组态王开发系统②在组态王开发系统中从“工具箱”中分别选择“矩形”和“文本”图标,绘制一个矩形对象和一个文本对象,如图5.2.3所示。
图5.2.3 创建图形画面在工具箱中选中“圆角矩形”,拖动鼠标在画面上画一矩形,如上图所示。
用鼠标在工具箱中点击“显示画刷类型”和“显示调色板”。
在弹出的“过渡色类型”窗口点击第二行第四个过渡色类型;在“调色板”窗口点击第一行第二个“填充色”按钮,从下面的色块中选取红色作为填充色,然后点击第一行第三个“背景色”按钮,从下面的色块中选取黑色作为背景色。
此时就构造好了一个使用过渡色填充的矩形图形对象。
在工具箱中选中“文本”,此时鼠标变成“I”形状,在画面上单击鼠标左键,输入“####”文字。
选择“文件\全部存”命令保存现有画面。
5.3 定义IO设备选择工程浏览器左侧大纲项“设备\COM1”,在工程浏览器右侧用鼠标左键双击“新建”图标,运行“设备配置向导”,如图5.3.1所示。
图5.3.1 设备配置向导一选择“仿真PLC”的“串行”项,单击“下一步”,弹出“设备配置向导”,如图5.3.2所示。
图5.3.2 设备配置向导二为外部设备取一个名称,输入PLC,单击“下一步”,弹出“设备配置向导”,如图5.3.3所示。
图5.3.3 设备配置向导三为设备选择连接串口,假设为COM1,单击“下一步”,弹出“设备配置向导”,如图5.3.4所示。
图5.3.4 设备配置向导四填写设备地址,假设为1,单击“下一步”,弹出“设备配置向导”,如图5.3.5所示。
图5.3.5 设备配置向导五设置通信故障恢复参数(一般情况下使用系统默认设置即可),单击“下一步”,弹出“设备配置向导”,如图5.3.6所示。
图5.3.6 设备配置向导六检查各项设置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单击“完成”。
设备定义完成后,可以在工程浏览器的右侧看到新建的外部设备“PLC”或者单片机。
在定义数据库变量时,只要把IO变量连结到这台设备上,它就可以和组态王交换数据了。
5.4 构造数据库继续上节的工程。
选择工程浏览器左侧大纲项“数据库\数据词典”,在工程浏览器右侧用鼠标左键双击“新建”图标,弹出“变量属性”对话框如图5.4.1所示。
图5.4.1 创建内存变量此对话框可以对数据变量完成定义、修改等操作,以及数据库的管理工作。
在“变量名”处输入变量名,如:a;在“变量类型”处选择变量类型如:内存实数,其它属性目前不用更改,单击“确定”即可。
下面继续定义一个IO变量,如图5.4.2所示。
图5.4.2 创建IO变量在“变量名”处输入变量名,如:b;在“变量类型”处选择变量类型如:IO整数;在“连接设备”中选择先前定义好的IO设备:PLC;在“寄存器”中定义为:INCREA100;在“数据类型”中定义为:SHORT类型。
其它属性目前不用更改,单击“确定”即可。
5.5 创建动画连接双击图形对象——即矩形,可弹出“动画连接”对话框,如图5.5.1所示。
图5.5.1 动画连接(各属性的设置将在“第七章动画连接”一章中详细介绍)。
用鼠标单击“填充”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图5.5.2所示。
图5.5.2 填充属性在“表达式”处输入“a”,“缺省填充刷”的颜色改为黄色,其余属性目前不用更改,如图5.5.3所示。
图5.5.3 更改填充属性单击“确定”,再单击“确定”返回组态王开发系统。
为了让矩形动起来,需要使变量即a能够动态变化,选择“编辑\画面属性”菜单命令,弹出对话框如图5.5.4所示。
图5.5.4 画面属性单击“命令语言…”按钮,弹出画面命令语言对话框,如图5.5.5所示。
图5.5.5 画面命令语言在编辑框处输入命令语言:if(a<100)a=a+10;elsea=0;可将“每3000毫秒”改为“每500毫秒”,此为画面执行命令语言的执行周期。
单击“确认”,及“确定”回到开发系统。
双击文本对象“####”,可弹出“动画连接”对话框,如图5.5.6所示。
用鼠标单击“模拟值输出”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图5.5.7所示。
图5.5.7 模拟值输出连接在“表达式”处输入“b”,其余属性目前不用更改。
单击“确定”,再单击“确定”返回组态王开发系统。
选择“文件\全部存”菜单命令。
5.6 运行和调试组态王工程已经初步建立起来,进入到运行和调试阶段。
在组态王开发系统中选择“文件\切换到 View”菜单命令,进入组态王运行系统。
在运行系统中选择“画面\打开”命令,从“打开画面”窗口选择“Test”画面。
显示出组态王运行系统画面,即可看到矩形框和文本在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