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糖画
老成都民间绝技——甘蔗皮上耍花刀
他居 然 车成 “ 卜 劣 ” 问他 为什 么要 这样 车 呢 , 罗 太 。
他 笑 笑说 :“ 国的 ‘ 卜’太 劣 ,中 国的甘 蔗 美 萝
蜜甜 嘛 ! ”可 谓妙 语 。 民 国 二 十 七 年 (9 8 )秋 ,京 剧 名 演 员 13 年 王艳 如在 春 熙大 舞 台演 出全 本 空 城计 。入 夜 ,
一
捆 甘蔗在 河边 用稻 草仔 细洗刷 干净 后 ,削
去根 须及 两端粗 皮 ,然后 用蔗 刀车去 每一 蔗节 的
硬皮 ( 蔗 刀顺 手、反 手 各 车一 次 ) 用 ,每 问 隔一 节再 车除 红皮 ,一根 红 白相 间 的甘蔗便 十分 醒 目
好看 了。再 在红 皮上 车 出各 种 图案 、花卉 、文字
… …蔗 贩 不 加 考 地 也 在 甘蔗 上 车 着 “ 儿 吾 儿 ” 吾 。
好 几个 顾客 看 了,都不 愿买 便走 了 。经学生 们指
最 后 才锯 成 长短 不等 的段 ,按质 出售 。一根
不起眼的红皮甘蔗, 经蔗贩的一把 “ 魔术”刀削、 车、刻、锯加工后 ,便成 了既可嚼汁又可欣赏的
旧时成都 卖甘 蔗很 讲究 ,一段 甘蔗 既要让 顾
红甘蔗 。
常被 女生 嘲笑在 吃 “ f h a ” 妻头 , wi ed ( e 谐方 言 “ 魃 头” ,指价格 优 惠 的物 品 ,来得 便宜 的东 西 ) 。某 次 ,一 群 华西 大学 的学生 候场 于 门外 ,喁喁 闲谈 时 , 位女 生忽 然捂嘴 吃吃而 笑 。众 人不解 何故 。 一 女 生手 指甘 蔗 摊 笑 弯 了腰 ,大 家 一 看 也 笑 不 可
的功夫 ,其 中外号 “ 刀祖师 爷” 的堪 称奇 才 。 花
糖画简介
“糖画”艺术简介“糖画”顾名思义是用糖作“画”,四川过去称它为“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等。
1986年12月5日在锦江区(原东城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领导的参与下成立了第一个糖画艺人的组织——成都市锦江区民间糖画艺术协会。
糖画这一民间艺术虽属小技,然而却源远流长,距今约有四百余年历史。
据考,它起源于明代的“糖垂相”。
《坚补集》载:明俗每年祀神,“熔就糖霜”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
所铸人物“袍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当时戏呼为“糖丞相”。
后来又吸收了中国皮影、民间剪纸等姊妹艺术的造型手法与雕刻技艺,逐渐演变发展为今日的糖画艺术。
糖画的制作用料考究,手法丰富,题材广泛,糖画艺人坐在摊前,将炼制过的糖溶化,面对洁白如玉的大理石板,执勺在手,静气凝神,运腕走勺,流糖如丝。
灵巧的手腕抖、提、顿、放,时快时慢,时高时低。
顷刻间,各种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及戏剧人物等画图便跃然石上。
待搪画凝固后,用一根竹签粘合支撑,拿在手上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融物质与精神享受于一体,难怪人们无不赞赏为“观之若画,食之有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糖画这一民间艺术又在成都及各区县的街头巷尾出现了,此时引起了锦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局的注意,认为对这一民间技艺应该从社会文化、民间美术、传统艺术食品的角度去认识、理解,并派出专人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这一民间艺术的从业人员不少,走访了从艺多年的老艺人樊德然、李河、夏金山等。
并通过艺人联系到成都行艺的温江、龙泉、双流、青白江、新都等区县的艺人。
至此在艺人们的要求下,锦江区文化体育局及时向省、市有关部门和区委、区政府汇报,并得到省、市有关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于1996年12月5日正式成立了成都市锦江区民间糖画艺术协会。
协会还聘请了成都市分管文化的副市长刘家忠为协会名誉主席,省、市、区有关领导为协会名誉副主席和省、市专家学者为协会顾问。
糖塑(成都糖画)
历史渊源
成都糖画糖画,顾名思义是用糖作“画”,四川俗称“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等。川西平原 沃野千里、沟渠纵横、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并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成都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为成都糖画这种民间手工技艺的发展奠定 了物质基础。
文化特征
成都糖画成都糖画技艺的表现手法丰富,按照艺人的传统说法,一般分为“大货”和“小货”。“大货”即 较大型的作品,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如:龙、凤、孔雀、狮、虎及立体的花篮、金鱼等。“小货”即较小的作品, 制作工艺相对较简单,如:各种单个的虫、花、鸟、水果等。其具体表现手法又细分为:
1.子子货,又称“倾子子”,即倒一个个糖饼儿。这糖画艺术的基本功,要求速度快,断丝利落,所倒(铸) 糖饼形状正圆,大小、厚薄一致。
制作工序
相关器具
制作程
成都糖画成都糖画技艺的相关器具主要有: 1.太和,即制作糖画用的大理石板。 2.头盘,即糖画摊右边的方盘,上面绘有各种图样,供转糖饼儿用,多为“小货”,每转一手,价格较低。 3.中盘,放置大理石板,即制作糖画的操作台。 4.尾盘,左边的方盘,多为“大货”,每转一手价格略高。 5.憨憨,即糖,过去多用黄糖,当代主要使用白糖。 6.老涎:即饴糖,当代已无人使用。 7.荷叶:熔化糖液的铜或铁瓢。 8.起子:糖画的主要工具,铜或铁制之长形薄片,前窄后宽,糖画做好凝固即用此启起。手柄顶端各种形状 如:“O”“L”“S”等,称“三湾”,用以在块面压制各种连续纹样。 9.铜锤:即草把子,竹竿顶部绑上麦草,插放糖画作品用。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成都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成都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1.17•【字号】•【施行日期】2006.1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成都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1项)已经2006年11月8日市政府第8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
成都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智慧的成都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创造了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蜀锦、蜀绣、成都漆艺、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成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二○○六年十一月十七日第一批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1项)一、民间文学(共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Ⅰ-1新津灯谜新津县二、民间音乐(共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Ⅱ-1沱江号子金堂县3Ⅱ-2竹麻号子邛崃市4Ⅱ-3闹年锣鼓彭州市5Ⅱ-4青城洞经古乐都江堰市6Ⅱ-5成都道教音乐市道教协会三、民间舞蹈(共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7Ⅲ-1火龙灯舞双流县四、传统戏剧(共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8Ⅳ-1成都木偶戏成都艺术剧院9Ⅳ-2成都皮影戏成都艺术剧院成都博物院五、曲艺(共8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Ⅴ-1竹琴成都艺术剧院11Ⅴ-2荷叶成都艺术剧院12Ⅴ-3四川清音成都艺术剧院13Ⅴ-4金钱板成都艺术剧院14Ⅴ-5扬琴成都艺术剧院15Ⅴ-6连箫青羊区16Ⅴ-7飞刀花鼓青羊区17Ⅴ-8么妹灯蒲江县六、杂技与竞技(共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8Ⅵ-1高台狮子金堂县七、民间美术(共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9Ⅶ-1蜀绣(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传统手工技艺(共1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0Ⅷ-1蜀锦织造技艺(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Ⅷ-2成都漆艺(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Ⅷ-3糖画锦江区温江区23Ⅷ-4水井坊酒传统酿制技艺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24Ⅷ-5郫县豆瓣制作技艺郫县25Ⅷ-6川派盆景制作技艺省盆景艺术家协会市花卉盆景协会26Ⅷ-7川派盆景盘扎技艺温江区27Ⅷ-8孔明灯制作技艺邛崃市28Ⅷ-9瓷胎竹编邛崃市29Ⅷ-10 邛陶烧造技艺邛崃市30Ⅷ-11 桂花土陶制作技艺彭州市31Ⅷ-12 草编龙泉驿区32Ⅷ-13 成都银花丝技艺青羊区33Ⅷ-14 棕编新都区34Ⅷ-15 藤编崇州市35Ⅷ-16 道明竹编崇州市36Ⅷ-17 川剧服饰制作技艺长洲剧装场九、传统医药(共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7Ⅸ-1成都中药炮制技术成都中医药大学38Ⅸ-2成都中药传统制剂方法成都中医药大学十、民俗(共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39Ⅹ-1都江堰放水节(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0Ⅹ-1望丛赛歌会郫县41Ⅹ-2火牛阵新津县。
四川传统糖画技艺
四川传统糖画技艺(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四川传统糖画技艺四川传统糖画技艺在四川,特别是川西平原的城镇乡村,无论庙会集市,还是公园名胜,随处都可见糖画小摊。
介绍成都景点
介绍成都景点
1. 锦里:位于成都市区,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的古街,具有浓郁的成都文化特色,糖画、蜜饯、剪纸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2.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西北郊区,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山上有神仙洞、蛟龙洞、绣球峰等景点,还有古建筑、文物和自然风光,这里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3.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区,是一条保存了老成都市民居和局部城市文化的历史街区。
有明清风格的建筑、传统的川菜餐馆和酒吧,以及自由创意艺术空间等等。
4. 武侯祠:是成都市的一个历史名胜,建于三国时期,是一个主要的历史文化纪念馆,里面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
5. 春熙路:位于成都市中心,是当地的商业中心,是一个集购物、娱乐、美食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区,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6. 望江楼: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著名的历史建筑,是江南名楼北望楼的模仿品,坐拥江景,被誉为巴蜀文化重地。
以上是成都市一些著名景点的简单介绍,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景点进行游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介绍
。石大就色以的
板理差变便目
上石不黄在的
之板多,糖是
后上了泡画把
就。,也绘糖
会糖趁变制液
冷液热小中摊
却倒把了使成
、在它,用糖
。
贰
绘不明会糖高。常收完
的不,这温入全
材流非样下盘凝
料液常熬,中固
。,脆制半。后
才,出个质,
能不的月量把
作粘糖都好糖
为手透不的片
,
叁
完用要块糖在 全温用放。绘
到了清代,糖画更加流行,制作技艺日趋精妙,题材 也更加广泛,多为龙、凤、鱼、猴等普通大众喜闻乐 见的吉祥图案。
《坚瓠补集》中有一首诗,真实 记录了糖画盛行的情况:“熔就 糖霜丞相呼,宾筵排列势非孤; 苏秦录我言甘也,林甫为人口蜜 腹。霉雨还潮几屈膝,香风送暖 得全肤;纸糊阁老寻常事,糖丞 来年亦纸糊”。逐渐演变发展成
为今日的糖画艺术。
最常见的“糖画”是平面糖画。 除了平面画,手艺好的艺人还会 在大理石板上将平面“零件”拼 接出风格各异的立体画来,像极
一件装饰品,令人不忍吃掉。
若要做一个花篮,先用糖稀做个 圆糖饼,再接着倒一个小一点的 圆圈,利用两次糖稀的冷热不同, 一提,立体的花篮筐底就出来了。 再加提梁、花卉等,整个花篮不 再是平面的糖画,而是立体的、
生动的、丰富多彩的了。
第二部分
糖画的题材
• 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 • 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
匀称的线条 • 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
第三部分
关于糖画,还有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据糖画老艺人白世云、樊德然、黎永成等回忆, 相传唐代四川大诗人陈子昂在家乡时,很喜欢吃黄糖(蔗糖),不过他的吃法却与众不同。
糖画:食物与艺术的文化交融
糖画:食物与艺术的文化交融糖画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将食物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它以糖为主要材料,通过巧妙的技巧和精湛的手艺,创造出美妙的图案和形象。
糖画不仅仅是一道美味的点心,更是一种表达文化和传播艺术的形式。
本文将从糖画的历史渊源、技艺流派以及糖画的文化意义等方面,探讨糖画作为食物和艺术的交融。
一、糖画的历史渊源糖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在古代,糖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享用。
在这个时期,糖为了增加美感被创造成各种形状,如动物、花卉等。
这种将食物演化为艺术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二、糖画的技艺流派糖画的技艺以其独特性而享有盛誉,其传承至今已形成了各地的流派。
其中,四川成都的川派糖画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支。
川派糖画以精巧的工艺和细腻的表现力而著称,尤其擅长创造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另外,江南一带也有很多出色的糖画艺术家,他们追求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精美的花鸟图案。
三、糖画的文化意义糖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糖画以其丰富多样的图案和形象,传承着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比如,在中国,糖画常常以人物、动物和花鸟等为主题,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此外,糖画还被用作节庆和庆典活动中的装饰品,为人们带来喜庆和祝福。
四、糖画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糖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糖画不仅在中国受到热爱艺术的人们的青睐,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不少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糖画,传承这种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
同时,糖画也在创新中不断发展,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了时代的活力。
糖画作为食物与艺术的交融,既满足了人们对美味食物的追求,又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
它不仅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美感,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糖画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创造出更多的可能,让这一古老而又鲜活的艺术形式继续闪耀光芒。
第三届非遗节成都遗产展示 糖画
第三届非遗节成都遗产展示糖画2011年04月15日18:10腾讯大成网·旅游频道我要评论(0)字号:T|T转播到腾讯微博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四川民间过去又称“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等。
这种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独特手工技艺,曾广泛流行于四川省成都市及新都、双流、金堂(微博)、温江、郫县(微博)、都江堰(微博)、彭州、青白江(微博)、龙泉驿和自贡(微博)、泸州、重庆、乐山(微博)、内江(微博)等巴蜀大地的城市乡村。
糖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代宫廷习俗中,每当新年祭祖时,官宦大户人家往往用模具印制糖狮、糖虎和文臣武将等形象用以祭祀,后来该技艺传入民间,逐渐演化为糖画。
清初《坚瓠补集》有两首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糖画盛行的情况:液蜜为人始自汉,印成袍笏气轩昂。
狻猊敛足为同列,李耳卑躬属并行。
枵腹定知无肺腑,虚心自应没肝肠。
儿童尽与相亲近,丞相无嗔可徜徉。
熔就糖霜丞相呼,宾筵排列势非孤。
苏秦录我言甘也,林甫为人口蜜腹。
霉雨还潮几屈膝,香风送暖得全肤。
纸糊阁老寻常事,糖丞来年亦纸糊。
在这两首《糖丞相》诗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糖画的造型多以人物和动物为主,并且深得儿童们的喜爱,在霉雨季节糖画不易保存,后来民间因祭神用的糖人容易溶化,便用纸扎神偶代替。
糖画由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流传过程中,又巧妙地吸收皮影和民间剪纸的表现手法,使糖画艺术日趋完美。
明代四川糖画的流传情况,现已无资料可考。
进入清代以后,随着大规模的移民入川,糖画也和其他的民间技艺一起传入四川,受到普通群众的喜爱。
四川早期比较知名的糖画艺人有赵糖饼和戴大爷(只留下姓氏,名均不详),两人均活跃于清道光年间,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诸多传人。
据糖画艺人回忆,早在清道光年以前,四川民间已经存在糖画艺人的行会——太阳会,可见糖画技艺在清代的四川十分流行。
糖画初看起来是民间艺人的雕虫小技,但细究起来却是一门高深的技艺,里面蕴含了历史、美术、地方民情风俗、蔗糖工艺等等复杂的元素。
新媒体影像在成都糖画传承和保护中的意义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蔡郎与新媒体影像在成都糖画传承和保护中的意义摘要:伴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以非遗保护的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成都糖画”为例,研究新媒体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文章共分为三部分,首先阐述新媒体影像的概念,对新媒体影像有一个初步认识;其次,分析成都糖画的保护现状;最后探讨新媒体影像在成都糖画保护中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影像;成都糖画;保护1新媒体影像新媒体影像是指以数字媒体为支撑,在互动性较强的媒体上播放的影像。
作为高科技的新媒体影像艺术融合了电视、电影、录像、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类型。
它没有特殊的创作门槛,是属于大众的影像。
任何想要创作的人都可以创作,是传播主动权回归大众的象征。
我国新媒体影像生产在随着家庭DV的普及下逐渐发展。
人们通过利用自己手中的DV,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
现代影像是艺术表达的物质载体和手段, 在新媒体艺术背景下,纪实性文献片或纪录片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有重要的作用。
2成都糖画的保护现状2.1成都糖画概述“糖画”即以糖作画,在全国都有,但最为有名的当属“成都糖画”。
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最早把其称之为“糖饼儿”、“糖影儿”或“糖粑粑儿”,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民间工艺。
糖画最早脱胎于明朝的“飨糖”,成化年间之后吸收了皮影和剪纸的表现手法逐渐成熟。
在傅崇矩编撰的《成都通览》中有记载,“元旦日街市停贸易,关门闭户,只有小本营生者,专售小儿女之钱,如甘蔗……糖饼……花生……”,建国后由于历史原因,此种技艺被划为“四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改革开发后,在成都市区及其周边区域又出现了这一技艺。
1986年,成都市东城区民间糖画艺术协会宣告成立,接纳了首批会员55名,开始对糖画进行保护。
随后,2006年成都糖画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2成都糖画的保护现状和其他民间工艺不同,成都糖画的保护一直依托成都糖画协会(原东城区民间糖画艺术协会)。
四川糖画刍探
四川糖画刍探作者:吴雨声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4期【摘要】糖画,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品类,凭借着它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民间文化观念。
文章旨对“糖画”这一艺术名称的流变、糖画艺术的历史渊源以及四川糖画传说进行考察。
【关键词】四川糖画;名称流变;历史渊源糖画,顾名思义,以糖作画,是四川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糖画艺人是以铜勺作笔,糖稀为墨在石板上肆意创作。
糖饼艺人面前一般放置一个高约70厘米,长宽50厘米左右的木制小柜,小柜名曰“中盘”,上置一块石板,历经磨制的大理石板为最佳,艺人行话称之为“太白”。
石板左右或置有一块长宽50厘米见方的木制转盘,盘上等份分格,其中罗列出艺人能够做出的糖画样式,右边转盘名为“头盘”,其中图案为制作工艺简单的、小型便宜的“小货”;左边转盘称之为“尾盘”,其中图案则为工艺较为复杂、大型贵一些的“大货”。
艺人也常常在摊儿前立一草把,草把上插有艺人事先做好的糖画,客人也可以不转转盘直接购买,这种竹竿顶部绑上麦草,用于插放成品糖画的草把行话称之为“铜锤”,旧时便于艺人扛在肩上,走街串巷的叫卖。
一、“糖画”名称的由来糖画艺术主要存在于四川,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地区将之称为“糖饼儿”或是“倒糖饼儿”;到了川东地区则称之为“糖关刀”或是“糖粑粑儿”;而川北地区则称之为“糖灯影儿”。
糖画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可是在官方正式记载中却鲜有资料可寻,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应该归咎于这门民间艺术名称长时间的不统一。
一直到1986年,在一次四川省文化局组织召开的糖画老艺人座谈会上,为了糖画艺术的发展,艺人们纷纷要求发展一个有关糖画的协会,参与“倒糖饼儿”这一民间艺术研究发掘工作的蒋守文先生,受《冷炉杂识》中有关“铁画”那一段记载的启发,“燕湖铁工汤鹏,能揉铁作画,花竹虫鸟,曲尽生致,又能作山水屏障,……’摹写绝妙。
”汤鹏揉铁作画,人称“铁画”,蒋守文先生由此联想,糖画艺人滴糖作画,亦可被称之为“糖画”,于是,“糖画”一词横空出世。
成都糖画传承人故事
成都糖画传承人故事摘要:一、成都糖画传承人的简介二、成都糖画的历史渊源三、成都糖画的制作技艺四、成都糖画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五、成都糖画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正文:成都糖画传承人故事成都糖画,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艺术,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美好回忆。
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中,有一位糖画传承人,他用手中的糖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这份甜蜜的事业。
一、成都糖画传承人的简介陈师傅,一位地道的成都人,从小对糖画艺术情有独钟。
在家族传统熏陶下,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技艺高超的糖画传承人。
陈师傅的糖画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远赴国外参加展览,赢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二、成都糖画的历史渊源成都糖画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运用糖料熬制而成,题材丰富多样,包括人物、动物、花鸟等。
成都糖画既具有民间艺术的韵味,又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三、成都糖画的制作技艺陈师傅在传承家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糖画制作技艺更加精湛。
制作糖画的过程分为熬糖、选题、雕刻三个步骤。
首先,将糖料熬制成糖浆,然后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题材,最后运用糖勺在冷却的糖浆上进行雕刻。
四、成都糖画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诱惑,陈师傅始终坚守着这份传统的技艺。
他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糖画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因此,陈师傅在传承家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现代元素融入糖画创作,使作品更具时代感。
五、成都糖画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成都糖画已经成为一张城市名片,越来越多的人对这项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陈师傅不仅致力于传授糖画技艺,还积极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将糖画艺术推广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在政府的扶持下,成都糖画得以在当代蓬勃发展,继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像陈师傅这样的传统技艺传承人,用他们的坚守与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糖画这一传统艺术。
成都糖画文案宣传文案
成都糖画
将食物变成艺术
糖画所用的材料十分简单
无非就是白糖化开
但是
这份将焦糖作墨
在板上绘画的技术
却是让人惊叹
对小朋友而言
这是奇妙又美味的糖果
对大人来说
在一份甜蜜的回忆之外
还饱含着对非遗传承的万千感慨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
可观可食,是广泛流传于巴山蜀水,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又称“糖影儿”“糖饼儿”。
据载,明朝习俗新年祀神,要溶就糖霜,印铸成各种动物和人物作为祭品,因所铸人物形象俨然文臣武将,又以文官居多,故而时下戏称为“糖丞相”。
后来,四川民间艺人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汲取传统皮影的制作特征及雕刻技法,不用印铸模具,而改为直接操小铜勺,舀糖液绘出皮影图案,这样,民间艺术“倒糖影”就在蜀地诞生了。
非遗申报成功案例
非遗申报成功案例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啊,以前就经常能看到那些糖画师傅。
他们就像一个个魔法画师,手里拿着个小勺,锅里是熬得亮晶晶、黄澄澄的糖稀。
你只要给师傅说想要啥样的糖画,不管是威风凛凛的龙,还是活灵活现的小老鼠,师傅们都能给你画出来。
可是呢,随着时代发展,这些糖画手艺有点被大家忽视了。
这时候啊,就有一群热爱糖画的人,还有一些文化保护的专家站出来了。
他们先去调查,把成都各个角落的糖画师傅都找出来,记录下他们的手艺、故事。
就像挖掘宝藏一样,把糖画背后的文化内涵都挖出来。
比如说糖画的图案有啥讲究,像龙象征着吉祥,凤凰寓意着美好。
还有这糖画和当地民俗之间的关系,像过年过节的时候,糖画就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玩意儿。
然后呢,他们就开始整理资料,照片、视频、文字记录那是满满当当的。
把这些资料交到相关部门去申报非遗。
在这个过程中啊,还搞了很多宣传活动。
他们让糖画师傅到学校里去表演,小朋友们都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觉得这糖画太神奇了。
又在一些旅游景点设了专门的糖画展示区,游客们看了都忍不住叫好。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成都糖画终于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啦。
现在啊,糖画不仅在成都还是到处都能看到,而且还走向世界了呢。
很多外国人看到这用糖做的画,都惊得下巴都快掉了,直夸咱们中国的文化了不起。
这就是一个非遗申报成功的超棒例子,让糖画这个传统手艺又重新焕发出了光彩。
第五章《物态变化》 作业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赣州市义务教育“作业设计我来评”优秀作业征集评比参赛作品一、作业设计内容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态变化》二、作业设计类型课时作业、复习课作业、长周期作业。
三、作业目标作业设计目标帮助学生培养习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坚持育人导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四、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节课时《物态变化与温度》练习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水的“化身”。
雾和露是________态水,霜和雪是________态水。
2.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摄氏温度把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
通常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图所示温度计,它们的示数分别是:甲是℃;乙是℃。
3.我校为了做好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每天对学生进行晨午检,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如图所示,请问:该体温计在使用前要______几下,使用时,它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示数为______℃。
给体温计消毒的下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择下列对应字母符号)A.用酒精棉擦一擦B.在酒精灯上烤一烤C.在开水中浸泡一下D.甩一甩后再放在水中煮沸二、选择题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 南阳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2.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错误的是()A. 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刻度线要紧靠玻璃杯侧壁B. 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沿乙方向C. 体温计使用之前应该用力向下甩几下D. 温度计的示数为38.5℃三,实验探究题小阳制作了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
烧瓶里是气体,瓶塞密封不会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
(1)该温度计在环境温度温度升高时,由于瓶内气体__________________,液柱将向 ________(填“左”、“右”、“左或右”)。
糖画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
糖画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
“糖画”即以糖作画之意。
指四川特有的一种名不见经传,但却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广泛欢迎的民间工艺食品。
这一民间工艺过去的称谓颇多: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称为“糖饼儿”或“倒糖饼儿”;在川东一带称作“糖关刀”“糖耙耙儿”,川北一带那么呼为“糖灯影儿”。
在四川,特别是川西平原的城镇乡邮,不管庙会集市,依旧公园名胜,街头巷尾随处都可见到这种“倒糖饼儿”的小摊。
“糖画”即以糖液作画。
流行于四川省成都市及新都、双流、金堂、温江、郫县、都江堰、彭州、青白江、龙泉驿和自贡、泸州、重庆、乐山、内江等地。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气候温柔、沟渠纵横、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并有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四川糖画”这种民间手工技艺的进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糖画”历史悠久,明成化年间,官宦之家新年祭祖马上模具印制的糖狮、虎、文臣武将等人物造型作为贡品。
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吸收“皮影”“民间剪纸”的表现手法特点,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的以块面、线条为其造型特点的“糖画”。
明代“糖画”在四川流传的情况现已无史可稽。
清初随着移民入川,糖画艺术亦传入四川。
据调查显示,清道光年间,糖画已在四川各地流传,并保留至今。
成都民俗文化
成都民俗文化
成都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包括川剧变脸、茶文化、竹编艺术、糖画艺术、川话方言文化、仿古祭祀忆三国等。
川剧变脸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起源于川剧,演员们在舞台上通过快速而熟练的变脸技巧,将喜怒哀乐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川剧变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成都民俗文化的瑰宝。
茶文化也是成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成都,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人们喜欢在茶馆里品茶、聊天、打牌、听戏,享受悠闲的生活。
此外,竹编艺术和糖画艺术也是成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竹编艺人用竹子编织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糖画艺人则用糖稀在特制的铁板上绘制出各种图案和文字,既可观赏又可食用。
成都的川话方言文化也是其民俗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话以其独特的语音、语调和词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言体系。
在成都,人们喜欢用方言交流,这种方言文化体现了成都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此外,成都还有丰富的岁时节令游赏习俗,如灯会、花会、龙泉桃花会、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等。
这些民间节会既是成都人游乐踏青的欢乐节日,也是外地游客和民俗学者观赏采风的大好时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民俗学家。
糖光灯手艺人的故事
糖光灯手艺人的故事在川渝民间,糖画又叫糖光灯、转龙、糖粑粑儿、糖灯影儿等,受到普通群众的喜爱。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
糖画虽然是盛行于民间的技艺,但据考证,它最早却起源于16世纪明代的“糖丞相”。
《坚瓠补集》中有一首诗,真实记录了糖画盛行的情况:“熔就糖霜丞相呼,宾筵排列势非孤;苏秦录我言甘也,林甫为人口蜜腹。
霉雨还潮几屈膝,香风送暖得全肤;纸糊阁老寻常事,糖丞来年亦纸糊,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今日的糖画艺术。
2008年,成都糖画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是樊XX先生。
而今,随着樊XX先生的离世,这项非遗技艺暂已没有国家级传承人了。
成都人民公园中,就有一个画糖画的摊位,摊位的主人是成都糖画省级非遗传承人陈XX。
陈XX在这个地方画糖画,已经四十余年。
按照他的话来说,“从小孩开始摆到现在,都变成老汉儿了。
”陈XX的手艺是祖传的。
他从十岁出头就跟着爷爷学糖画,是“围着摊子长大的”。
现在他的妻子、儿子,都能够将糖画这门手艺传下去。
“现在就是不管做不做这个,我儿子他们也是把这个手艺学着的,要把这个手艺传下去。
”陈XX介绍说,成都糖画主要是有两个手法:一个是趑(zī,音,四川方言)皮子,就是用勺子背面快速、轻巧地把糖液抹开,一个是抖丝丝,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糖画手法。
小孩子们最爱的“蝴蝶”“公鸡”等等,都属于“丝丝货”。
“糖画一般都是口头传下去。
比如说师傅告诉我们一些他自己的方法和经验,所以一般来说,即便都是成都的糖画,也有不同。
像是青白江的,就和我们这边的不一样。
”糖画和漆艺、蜀绣等非遗技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需要严苛的条件和复杂的工艺,只要是勤奋的有心人,都能够走入糖画的世界。
但也正是因为能够广泛地与大众产生联系,它身上承载的民俗、糖画师傅的个人史,乃至一代又一代小朋友的记忆,才是这门技艺最鲜活、最重要的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清代小说家褚人获的《坚 瓠补集》里载,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铸成各种 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 武将,故时戏称为“糖丞相”。 • 到了清代,糖画更加流行,制作技艺日趋精妙,题材也更 加广泛,多为龙、凤、鱼、猴等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吉祥 图案。《坚瓠补集》中有一首诗,真实记录了糖画盛行的 情况:“熔就糖霜丞相呼,宾筵排列势非孤;苏秦录我言 甘也,林甫为人口蜜腹。霉雨还潮几屈膝,香风送暖得全 肤;纸糊阁老寻常事,糖丞来年亦纸糊,逐渐演变发展成 为今日的糖画艺术。
•••Fra bibliotek民间故事
• 据糖画老艺人白世云、樊德然、黎永成等回忆,相传唐代四川大诗人 陈子昂在家乡时,很喜欢吃黄糖(蔗糖),不过他的吃法却与众不同。 一代才子会首先将糖溶化,在清洁光滑的桌面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及 各种花卉图案,待凝固后拿在手上,一面赏玩一面食用,自觉雅趣脱 俗。后来陈子昂到京城长安游学求官,因初到京师人地两生,只做了 一个小吏。闲暇无事时,便用从家乡带去的黄糖如法炮制,以度闲暇。 一天,陈子昂正在赏玩自己的“作品”。谁知宫中太监带着小太子路 过,小太子看见陈子昂手中的小动物,便吵着要。太监问明这些小动 物是用糖做的时,便要了几个给太子,欢欢喜喜回宫去了。谁知回宫 后小太子将糖吃完了,哭着吵着还要,惊动了皇上,太监只好上前如 实回禀。皇上听完原委,立即下诏宣陈子昂进宫,并要他当场表演。 陈子昂便将带去的黄糖溶化,在光洁的桌面上倒了一枚铜钱,用一支 竹筷粘上送到小太子手中,小太子立即破啼为笑。皇上心中一高兴, 脱口说出“糖饼(儿)”两字,这就是“糖饼(儿)”这一名称的由 来。
老一代手艺人的故事
• • 据陈锡元回忆,“那时候做糖画生意用的柜子转盘上还没有这么多图案,就 是老鼠、兔子、桃子什么的,还有最简单的‘糖饼’,就像现在的棒棒糖一 样。” 1982年,陈锡元一边在厂里工作,一边在周末、过年过节的时候摆起糖画摊 子,一套工具十几二十公斤,骑着自行车,说走就走。“摊子一放下来,小 孩就在旁边等了,把摊子都挤得歪过去了。那时候一天要做一千多个糖画, 一毛钱一个很不错了。那会儿啊,上班一个月才拿二三十块钱工资。” 糖画上手并不容易,要有绘画功底,做糖画的老艺人因为常年手要悬空,腰 上也会落下病。 现在糖画价钱不算便宜,但背后的功夫十分不容易。“首先要熬糖,一斤白 糖加一两水,一锅大概要用六七公斤糖,差不多熬一个小时,要把水分熬干, 熬得发黄。外行的人很容易熬煳掉,就会苦,这可是要熬上多少年心里才能 有数的。买糖都是100公斤100公斤地买,一年要用500公斤糖。” 熬过之后要冷却,凝固成一块一块,然后把它敲碎,就可以用了。第三步是 放到小锅里慢慢化开,不能大火,大火会烧煳,因为没有水分。“像我现在 这个一般是保持在100℃,上到160℃的话只能烧一下子,糖稀了必须马上关 火,不能太稀,一定要掌握好火候。”
民间故事
• 由此陈子昂便得到了升迁,官至右拾遗。后来,陈子昂解 衣归里后,为了纪念皇上的恩遇,同时也因闲居无聊,便 收了几个徒弟传授此技。这些徒弟又传徒弟,并将它传向 四方。有的干脆以此为业,走邨串乡做起糖饼儿生意来。 这糖饼儿生意虽小,但因曾得到过皇帝的赏识,所以生意 十分兴隆,学的人越来越多,并代代相传,这一技艺从此 就流传下来。在一些大街小巷里经常会看见糖饼儿人的身 影,周围围着一圈好奇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