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心得体会(通用6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心得体会(通用6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精选版心得体会(一)教学研究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教研话题,面对日新月异不断迭代发展的社会,教学需要改进,我们教学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在改进的中,我们更需要思考改进什么、如何改进。
曹培英老师结合近年的“大概念”、“大单元”教学组织形式,指出: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盲目追随热点,而应当立足于教学实际,关注儿童的学习认知特点,关注数学教学的本色,提高学习效能。
基于以上的分析,曹教授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六点教学改进的主要策略,让笔者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基于单元,着眼整体2023版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例如,在五年级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时,可以采用“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路,将体积与体积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
对于体积和体积单位,学生其实是有一定的经验的。
第一,是感知物体占了多少空间的生活认知经验;第二,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后,知识迁移上的经验。
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先前的学习经验进行对比、类推、迁移,利用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知识经验:长度单位用什么表示?面积单位用什么表示?体积单位呢?通过这样的提问与对比思考,学生不仅能够自主得出答案,而且能更清楚地区分出长度、面积、体积间的区别与联系。
当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整体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分析主题一单元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返璞归真,用活教材教材凝结了优秀专家、学者的智慧,教材是教学之本,而我们的课程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实施校本化。
回归教学本真 回归本色课堂
回归教学本真回归本色课堂简单的美讲究它天然的朴实,毫不做作,毫不夸张。
它舍弃了娇柔的造作,扭捏的势态,以最明了的方式让人一目了然,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一种实实在在的轻松,如同沐浴春风化雨的情怀,美不胜收。
而真正的简单,实则是不简单。
这我是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对语文教学的感悟。
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参加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课比赛。
在备赛的过程中,各位领导、专家的指点,一课《母爱》,十几次的试讲,一次又一次推翻重来。
是艰难的,痛苦的,然而,正是在每一次痛苦的反思中得到提升,在每一次磨课中获得超越。
当一切尘埃落定,真的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悟。
一、改课:云在青天水在瓶“云在青天水在瓶”禅语中的本意任何事物应该是它原本的样子,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可往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总是担心学生这不懂那不懂,或是以老师的感悟为标准,企图使学生也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初次讲这课大概是两年前的一次全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此次参赛现场效果当时认为精彩极了。
精彩之处主要有:一、在学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由画面,想象文字的阅读方法,以此为训练点,由扶到放,逐段学习。
二是开课由名言激情导入结课又用名言结尾,首尾呼应。
三是本课设计了理解的三个层面,先理解老牛对小牛伟大的母爱;在理解生活中的母爱:最后谈谈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爱自己的,学会感恩。
这些感觉良好的地方恰恰是问题所在,所以在专家地指导下进行了修改:一是将“线性设计”改为“板块设计”。
二是改“写什么”为“怎样写”。
在修改时将开头和结尾的名言设计拿掉,直接由复习课文内容导入,不做花架子,自然真实。
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作者是怎样表达的,让学生在品词析句,反复诵读中自然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二、洗课:洗尽浮华才是真一想到公开课,参赛课,教师们往往想的更多的是我这节课应该设计几个亮点,安排在那里?我也不例外,这样,这节课越教越”胖”,那些华而不实的,表演的成份充斥课堂,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洗课”,洗去浮华,洗出语文教学的本真来。
让数学课堂保持数学本色
数 学语 言的应用 ,也体现了学习数学 的程度 和 对数学的理解程度 。例如长方形的长 、 宽, 正方形 的 边长 、 平行 、 垂直 , 正三角形 , 正多边形 , 循环小数 , 分 数中 的平均分 , 除法 的意义中的包含除 、 平均 除等。 这 些 在 数学 中 的数 学 专 用 词 汇 ,不 光教 师在 教 学 中 要 应 用 得精 准 、 恰当 , 而 且 还 要 让 学 生也 学 会 运 用 这 些数学语 言进行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 首先 , 教学要重视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系统 、 完整 的掌握。 符号是数学语言的基本词汇 , 定律 、 法则 、 公 式和特定的表达程式构成 了数学语 言的基本语法规 则, 掌握好这些是非常重要 的。 其次 ,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 的语 言进行 交流 ,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帮助学生将他 的表达 向 更简洁 、 更科学 、 更 符 号 化 的方 向 发 展 , 即向符号语 言与图式语 言靠拢 ,而不是停 留在烦琐 的描述或浅 层的心理感 受上 。
三、 重视 数 学 思 想
、
彰 显 数 学 魅 力
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 天 ,好多老师认为学生 的数学学习必须要到生活中去找 素材 ,要让学生学 习原汁原味的生活数学 , 这才真正体现“ 学生 的数学 学 习 内容 应 当 是 现 实 的 、 有意 义的 、 富有 挑 战 性 的 , 这些 内容 要有利于学生 主动地进行观察 、实验 、 猜 测、 验证 、 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 这是一全新 的课 改理念 。可是 , 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矫枉过正 , 让数学 教学丢失 了很多宝贵的优秀传统 ,很 大一部分数学 课堂表面浮华 , 缺 少 数 学 课 必 需 的理 性 思 考 与 分 析 , 学生 的数学思维水平培养力 度太小 。 翻开现在 的苏教版国标本教 材 , 图片丰富 , 形象 生动 ,不管是例题还是练习题都 十分 注重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然而有数学本色的数 学语 言和思考在书 上 却 不 多 。我 们 教 师 要 转 变 观念 , 不应该“ 赶时髦 ” 。 数学本身有着数学美 ,数学学科 有着 独特 的数学魅 力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魅力要 比一堂 热热 闹 闹 的数 学 生 活 化 的课 有 意 义得 多 。 例如 , 数学 要培养学生 的一种想象能力 ,在学习之初 可借助实 物, 但是渐渐地要学会脱离 实物来进行思考 , 如果使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方法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方法摘要:在落实学校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其实知识教学是载体,在这一载体上,我们需要为学生建设知识体系,生成情感体系、数学体系。
不仅仅帮助学生拥有知识和体验,还需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人高品质、生活见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转变为可以在生活中表现出可持续发展,有社会责任感、生活幸福感的生活成员。
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就需要展现出数学学科的美,展现出数学学科的文化,在本色教学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成功感、幸福感,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空间,促使初中学生获得更多的感受。
其中整合立德树人教育活动就是最适宜的切入点。
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方法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我们面对的是正处于质变期的学生群体,相比小学生的不自律,他们所表现出的不自律来源于他们的叛逆性。
所以要想让初中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知识,我们就需要设计符合他们天性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兴趣,还需要为学生树立科学化的学习认知。
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究与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如果能够将初中数学教学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进行整合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改变。
为了实现教学教育双目标,我们会积极地推进课程改革,在一系列的改变过程中,让初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到数学知识中的美、人文气息,增长更多的见识。
在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科教学会回归本色,学生会生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识。
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将数学教学转变为一种养成活动当前的学生群体,其生活环境已经大不相同,作为初中教育者,我们要顺应学生的现实需求进行改变。
如在整合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够借助他们的生活体验来自己搜索知识,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利用他们喜欢"群居"的天性,为他们组建学习团队,进而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支持。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将数学教学转变为一种养成活动。
扬“自主”之帆,启“本色”之航——浅析生本课堂的回归
扬“自主”之帆,启“本色”之航——浅析生本课堂的回归发布时间:2021-06-22T10:10:53.1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作者:欧阳彩红[导读] 传统课堂中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欧阳彩红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华口小学【摘要】传统课堂中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以灌输式的教学居多,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较少。
针对此现状,立足新课改,筑构以生为本的课堂模式,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
只有回归生本课堂,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解放学生的学习力,使教与学高效。
为此,本文试从学习先行、巧设留白、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等方面,对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实现生本课堂的回归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生本课堂巧设留白学习先行搭建平台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筑构生本课堂,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尝试自己去感知、思考、探索,主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
通过对部分课例的整合、反思、提炼,我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对实现生本课堂的回归进行初步探究。
一、学习先行,质疑导向学贵有疑,在学生对新知有了一定的掌握,并对问题进行了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再展开教学引导,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为此,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习先行,实现学习与问题的前置,再通过有效反馈,掌握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
只有在此基础上设置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最终实现生本课堂的回归。
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对课文的重点问题进行质疑,尝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实现学习与问题的前置。
学生课前预习:①熟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同桌交流对问题的初步理解。
②小组合作,通过上网等手段查找资料,全面了解爬山虎。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
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教师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兴致盎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这似乎说明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实处了。
但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
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
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
1 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
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具有衍生性,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思考这样的情境是否存在“华而不实”的状况,它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多少数学思考。
我们要让所创设的情境,数学问题多一些,思考价值高一些。
2 低效活动少一些,思考感悟多一些现实很多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
我想真正有效的活动应是带有一定目的性、指向结果的,并又能达成一定“过程性目标”的探究活动。
而在这案例中学生对活动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了,还有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吗?当然唯一的“过程性目标”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我认为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
如何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如何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作者:辛丽华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78期在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不断在改变旧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上作出努力,很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式应时而生。
但是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只是追求课堂教学方式的新颖性,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
一堂看似成功的课堂教学因为太多的创新环节、讨论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环节,使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课堂上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在课堂讨论环节一部分学生只是在凑热闹,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教师在这种一味追求新意的课堂教学中也会感到疲惫不堪,不能对学生掌握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
由于要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导入,如果教师过于注重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就会缺少对学生的关注,起不到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作用。
要想让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教师就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研究,不断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数学教材上的知识,教师需要以小学生的兴趣为依据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有趣的事物中蕴含数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舍本逐末,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教师对课堂的教学目标失去了把握。
案例:教师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语文知识中的汉字入手,让学生找出有哪些上下结构的汉字,上下两部分交换之后还是汉字。
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学生通过积极讨论得出:“杏”变化之后是“呆”,“吞”变化之后是“吴”。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但反思教师的课堂导入,是不是对于倒数知识的讲解是否合适,通过课堂导入让学生是否进行了积极思考?它包括哪些与倒数有关的知识?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教学情境的导入仅仅考虑到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导入情境还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获得知识,因此这个导入没有实际意义。
让数学回归生活的实践与反思
一
奋 地 说 : 可 以 先 测 出 几 名 同 学 跳 的 次 数 , 箅 出他 们 的 平 均 “ 计 数后 再 乘 全 班 的 人 数 .大家 认 为 这 个 方 法 好 . ” 接 着 , 生一 起 选 出有 代 表 性 的 3名 同学 进 行 跳 绳 测 试 . 师 经过统计 , 3名 同学 一 分 钟 内 共跳 2 4次 . 3 于是 师 生 共 同 构造 出下 面 的例 题 : 在 一 分 钟 内 , 同 学共 跳绳 2 4次 . 这 样 计 算 ,全班 3名 3 照 4 6名 同学 一 分 钟 内 共跳 绳 多 少 次 ? 跳 绳 是 学 生熟 悉 的一 项体 育 活 动 , 它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把 有 利 于 学 生跃 跃 欲 试 、 于 探 究 的 良好 心 态. 生 不 断地 提 出解 急 学 决 问题 的方 案 , 不 断地 被 否定 , 维 一 度 陷入 山穷 水 尽 的地 又 思 步 , 经 历 一番 思 考 之后 , 4的 发 言 犹 如 向平 静 的湖 面 投 进 在 生 颗石 子 , 新 激 活 了学 生 的 思维 , 堂呈 现 柳 暗 花 明 的局 面 . 重 课 学 生在 例 题 产生 的过 程 中 , 但 了解 了这 类 问题 的结 构 特 征 . 不
让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让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指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向生活世界回归,把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命成长连接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动口、动脑、动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一种倾向于生活的动态过程,要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改变和整合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设计数学实践活动;要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积极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预习,捕捉生活现象,搜集学习素材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数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
教学前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回归生活,给学生安排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搜集积累素材,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
比如在教学应用题“数量关系”时,我让学生课前去调查了解附近一家商店学习用品的售价情况。
课堂上,我根据学生提供的数据编出:“买一支钢笔要3元,买5支钢笔要用多少元?”学生都显得异常兴奋,很快算出3×5=15(元),并得出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编出另外两道除法应用题,并得出: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在练习中,学生正确率达100%,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呢?因为教师将学生的视线引向了熟悉的生活,唤起了他们的亲身体验,改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原来就在自己身边。
这样,就缩短了“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距离。
二、课堂探究,联系生活实际,获取新知数学教学中的有些概念、规律性的东西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创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
1、感受生活,营造氛围。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有抓住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连接点,课堂才会有生机和活力。
呼唤本色质朴的数学课堂
“ 借助手头的材料与工具 。 已有的 决问题” 运用 的学习活动中, 不仅掌握 了所
1 . 有效引领 , 促进学生感悟“ 转化” 经验和方法 ,大胆试试看”“ ,能设法将 学 的知识 ,而且提高了探究数学的能
思想。郑毓信教授在《 数学方法论》 新问题转化成 已经学过的问题来解决 , 力, 中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 自信。 强调 :通过以思想方法 的分析来带动 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 。这一句句到位 【 责任编辑 高 洁 】 墼 壹宴 量 盟
教 学 手段 。
关键词 : 学课堂 ; 学 目标 ; 数 教 情境创设 ; 学流程 ; 教 教学手段
中图 分 类 号 : 2 .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9 0 0 2 1 )1 0 4 — 3 G6 35 A 1 0 - 1 X《0 1 0 - 0 7 0 .
新课改 自实行至今已走过了近十个年头, 它以全新的 理念改变着枯燥的课堂教学 : 尊重个性 、 联系生活 、 自主探
生 1我们是通过操作把梯形分成 具体数学知识 内容的教学 ,我们即可 的引导和精炼 的评 价语 ,将课堂的氛 : 两个三角形 ,根据i角形的面积计算 真正地做到把数学课 ‘ 讲活’‘ 、讲懂 ’ 围营造得十分融洽 、 、 相当愉悦 , 将学生
公式推导出来的。
‘ ’ 本节课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是 的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地激发了出来。 讲深 。” 3 . 有效引领,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
个弓导者 , 1 他撑着一条船 , 学生用力地 于观察 , 勇于实践 , 大家才会有如此丰 以改变 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 , 提 划桨才能把船驶 向前。 反思本节课学 富的发现”“ 出的假设是 否有价值 , 高思考的水平。学生在这种 “ 出问 ” ,作 提
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回归生活摘要:合理使用生活资源,在数学学习和生活情境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借助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数学学习生活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因此,数学教学内容也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平凡的事物用来设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以情景激趣,促自主学习1、创设引入情境,学数学新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例如,在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我是给学生讲故事作为课始:从前,在美丽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
有一年,他们从3月1日一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定。
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鱼要休息一天。
”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鱼要休息一天。
”有一位住在城里的亲戚想在他们两人同时休息的日子里去看望他们。
那么在这一个月里,这位亲戚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们会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师:看来怎样找出这些日子,得讲究一些方法。
老师给大家提个建议,同桌位同学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同学找老渔夫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年轻渔夫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这样就可以比较快地找出两个渔夫共同的休息日了。
以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一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初步感受问题的挑战性,产生与人合作的需要。
让数学课堂回归自然
出数学 “ 来 呢?怎样才能 回归数学课堂的本来面 目呢?下 面是 味”
我 个 人 的一 些 看 法 。
一
然而在本节课 的教学 中, 当从黄豆 和蚕豆 的蛋 白质含量 比较
可 以提高孩 子 的学 习兴趣 , 而随着年 级 的升高 , 然 这种激 励效果 比较方法 。在教学 中因老师对学生的思维不 加任何约 束 , 生找 学 是很有 限的 , 正能持久激励他们的是学习 中的成就感。试想 , 真 整 出 了多种出乎老 师意料 的方法 ,最后到下课 都还 有 同学举手 说 节课学生都这样 “ 嘿嘿 ! 你真棒 ! 被表扬 的同学激动不 已, 久不 到 : 老师我还 有方法 ……” ” 久 “ 由于放得 太开 , 导致 这节课 没有 练习
组讨论 、 流合 作 , 交 课堂气氛 活跃 , 学生 的表现简直 近乎 完美 。看 所 , 而应该成 为引发学 生思考 的发源地 , 能“ 要 拨动 ” 学生 思维 的
着这些变化 , 我们在欣喜的同时 , 也感到 了一种隐忧 。 这样 的课真 琴弦。
实吗?这样的课代表着我们教师的 日常教学吗?这样 的课是否真 前不久 , 曾听过一 节公开课 , 节课教学 内容是《 我 这 通分 》教 , 课前练测 , 设计 一组 的如我们所见 的那样高效 呢?在这样热热 闹闹的课 堂下学生是怎 师在教学设计上分 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
练 习不够 , 但实 际上通分 的方法前 面 已经学 过 , 学生 已经能 够利
只是不 知道这 这 里所 说 的“ 并不 是真正意义上 的运 动 , 动” 它是指学生 的思 用分数 的基本 性质将异分母分数化为 同分母 分数 , 维活动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动不动就合作 , 动不 动就讨论 , 看似热 就 叫通分 而已 , 在本节 的教学 中学生实 际是 在综 合利用所 学知识 热 闹闹 , 而学 生的思考在什么 时间?学生 的 自主学习在什 么时 解决 问题 的过 程中就 已经掌握 了通分 的方法 , 然 学生探究 解决 问题 间 ? 生的思维是否真的动起来 了? 多老 师提 出一个 问题后 , 学 很 让 实 际也是一 种练习 , 在教学 中课堂气氛活跃 , 学生 积极思考 , 应该 学 生 看完 题 目就 要 求 :请 同学们 以小 组 为单 位合 作 解决 此 问 是一节有效 的课堂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如果单从知识点 的检测来 “
引生活之源活数学之水
引生活之源活数学之水盐城市大冈小学张德云数学发展到今天,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应用越来越强。
强调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是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对此,《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为此新课程改革中,让数学回归生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一、让数学回归生活的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为了践行新课程理念,让数学走向生活,在教学中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用现实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不仅完成了对学习对象的建构,而且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
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补充、替换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让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让知识呈现生命态,让课堂焕发生命和活力。
[案例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导入片断师: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出我们班同学在一分钟内大约一共能跳多少次绳,怎么测算呢?学生讨论后,争相回答。
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分跳的次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这样太麻烦了,我只要测出一位同学一分跳的次数,然后再乘全班的人数。
生3:这个办法不可取,如果选出的这个同学跳得快,算出来的得数就太大了;反之,如果选出的这个同学跳得慢,算出的得数就太小了。
追求朴实无华 回归学科本色
追求朴实无华回归学科本色摘要本色课堂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简约高效,还原课程原味的课堂。
课堂教学要回归“本色”:还教学主体的生命本色,还教学内容的生活本色,还教学形式的生态本色,让课堂教学彰显充实、平实之品格,凸显简约之美。
关键词课堂教学个性成长持续发展素质培养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各种充满教育新理念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冰冷”的课堂“火热”起来,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在欣喜的同时,我们透过多姿多彩,热闹非凡的课堂现象发现,如今的教学缺失了教育的本质,缺失了课堂的本色。
因此我们开展《“本善本色”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引导课堂教学回归本色,力求让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的命脉,实实在在地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让课堂返璞归真,让我们的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把握学科特点,回归学科本色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创设和谐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构建,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让学科回归本色,让每一门学科都能上出这门课的原汁原味。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较强的解读能力和还原能力,能将教材中呈现的情境、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分层次,有效地动态呈现。
如:“本色语文”的要素是“纯真”“诗意”“想象”“体验”“创造”;“本色数学”之核心在于“生活化”“数学味”“趣味性”……各学科要把握好学科之根本,如语文课程就应该克服当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虚、偏、杂、闹、碎、低”等倾向,切实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让语文还原本色,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回归到学生的人文自悟,回归语文课堂的生命本原。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各学科要复归本位、返璞归真、与时俱进、增强实效。
老子曾说:“真水无香。
”真正的水是没有任何香味的,它无色透明、自然天成,这是一种原生态的美。
这种自然、和谐、不雕饰的美,应是我们学科课堂所追求的本色教学。
面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诸多现象引发的思考及探索
面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诸多现象引发的思考及探索摘要:数学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的思维认知、感性认识、理性分析为基础,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教师来说,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从思维训练、情景创设等多方面着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与时俱进,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充分促进数学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互相交流与互相合作中进一步的了解数学,体验数学,掌握解答数学问题的技巧,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的骨干得到升华。
本文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诸多现象进行思考,并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提出可行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诸多现象思考探索学习数学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正如文学诱导人们地情感了解—样,数学则启发人们地想象与推理。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智力需要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求知欲与好奇心也十分强烈。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可能对一些学生一开始没有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现阶段小学教学的形式显现浮华,从深层次来探讨一些问题,诸如:应当思考的问题少了,应当感悟的少了,与学生的思维交流少了,教师个人教学能力提高少了。
如此这样需要我们冷静反思,照此发展下去很容易让数学教学误入歧途。
现在应做的就是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认真、踏实地教。
1 满堂灌少一些,趣味教学多一些积极探索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模式,建立教师、学生、生活、思维等多方位的配套训练引导,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思维训练的过程中熟知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的延伸,拓宽思维训练的外延,开启智慧的大门。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好奇心,让学生提起兴趣,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乏味而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依然习惯满堂灌,一切问题有教师的说法为基准,结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减少,上课交头接耳,睡觉的现象很普遍。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化归思想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化归思想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指将一个复杂的或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一个相对简单或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便于分析和解决。
它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强调和培养的思维方式之一。
化归思想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化归思想,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化归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归纳,将其化归为代数方程、几何问题等数学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在证明数学定理和公式时的应用化归思想在数学证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复杂的证明问题化归为易于证明的小问题,可以简化证明过程,使证明更加直观和清晰。
例如,在证明数学定理中,有时可以使用反证法将条件的否定情况进行化归,从而得到结论的正确性。
3.在解答选择题和填空题时的应用在考试中,学生常常会遇到选择题和填空题。
化归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缩小问题的范围,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在解答选择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化归思想将问题化简为两个或多个互斥的选项,从而更准确地选择答案。
在填空题中,化归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使得答案更易找到。
4.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时的应用解析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几何问题。
化归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将解析几何问题化归为简单和易于解决的代数问题。
例如,在解决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交点问题时,可以通过将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带入,化简为二次方程,并求解得到交点坐标。
三、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1.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初探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中职数学教学回归本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分析了新课改标准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要求;其次,从设置问题情境,应更具体地贯彻实施“生活化数学”、新课改要求中职数学教学实现大众化、新课改要求我们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改要求我们尊重宽容学生等方面,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加强中职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课改中职数学生活化数学一、前言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逐渐从热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在的本质,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
那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中职数学教学回归本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新课改标准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加强中职数学教学1.设置问题情境,应更具体地贯彻实施“生活化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实践,即“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力求联系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在教学上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价值;(3)演示生活场面,回归实际生活。
“本色教育”――回归学校本色
“本色教育”――回归学校本色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教育的本色与特色,这两大问题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素质教育怎样稳步实施,学校教育怎样稳健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将教育置于一个“再出发”的境地。
这个时候,我们惟有追溯至教育的原点,重新认识教育、思考教育,才能理解教育的使命。
在进行了一番深刻的思考之后,我校坚定地提出:教育应遵从其自身的规律,以人为本,以素质为重,以“本色”的教育培养“出色”的学生。
●“本色教育”的理论探索●――认清“本色学生”和“本色教师”的内涵品质《辞海》对本色的定义是:本来面貌。
在思想上,本色来自道家的自然归真思想,老子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即指自然归属,特指一种本能和天然的属性。
引申来讲,本色就是不虚假、不浮夸、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矫情,是原汁、原味、原色。
那么,什么又是本色教育?本色教育本在何处?我们都知道,学生和教师是教育的双主体,为了探寻教育的本色,要先认识清楚“本色学生”和“本色教师”都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本色学生”应该具备的内涵品质包括4点:1.“本色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
这是一个学生的首要身份。
作为学生,学习是其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本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自发的学习者,即基于一种内在的为了求知、为了解惑的动机,而孜孜不倦地学习。
2.“本色学生”也是积极的创造者。
因为“本色教育”绝不是只告诉孩子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单纯地去模仿,而是在充分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前提下,鼓励孩子放飞思维,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3.“本色学生”同时是个性的挥洒者。
因为孩子的性格或沉稳、或敏捷,或张扬、或内敛,或活泼、或开朗,“本色教育”应当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自身的优势和价值,都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成为个性的挥洒者。
4.“本色学生”还应当是幸福的生活者。
童年是生命交响曲中最欢快、最具幻想的乐章,游戏、同伴、与大自然的接触不可或缺。
贯彻实施本色教育,就必须给学生一个幸福的童年,让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快乐成才,成为一名幸福的生活者。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生活本色
生活 。
1创设 生活情景 , 让数学生活化
数 学 来 源 于 生 活 , 人 们 日常 生 活 、 是
工 作 、劳 动 和 学 习不 可缺 少 的 工具 , 因此 , 通 过 向家 长 了 解 情 况 , 算 自 己家 中一 年 学 的 知 识 分 析 、 解决 生 活 中 的数 学 现 象 和 计 数 学 的 教学 就应 该 努 力使 其 生 活 本 色 为 数 的存 款 利 息 收 入 情 况 ; 另外 , 可 以 设 计 这 问题 , 使 学 生 更 深 刻 地 体 会 数 学 巨大 的 也 能 张 0 0元钱 想 存 入银 行 应 用 价 值 , 受 到 数 学 本 身 的 魅 力 所 在 。 感 学求 知 服务 。在课 堂 教学 中创设 生 活情 境 , 样 的 题 目: 大 娘 有 2 0
用 ” 从 而 增 强 小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 自信 心 , , 让 小 学 生 学 会 利 用 自己 的生 活 经验 去 感 受 数 学 的 合 理 性 , 成 数 学 学 习与 生 活 经 验 达
的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谐同步 。
例 如 : 学 习 了 《 度 单 位 后 , 以 在 长 可 实践 中, 体现 学 用 结 合 、学 以 致 用 的 原 则 , 有 意 识 的 让 学 生 实 际 测 量 一 下 课 本 、 书 还 要 发 展 学 生 的 思 维 能 力 , 学 生 体 验 学 让 学 生 学 会 用 数 学 思 想 解决 生 活 中 的 实 际 桌 、领 操 台 的 长 和 宽 , 受 长 度 单 位 的大 让 感 习乐 趣 , 感悟 数学 的作 用 。 因此 , 们 的数 问题 , 养 学 生 爱数 学 、 学 数 学 的 情 感 。 我 培 小 ; 学 三 角 形 的 稳 定性 后 , 以 让 学 生 解 教 可 教 学 中 , 导 学 生 回 归生 活 空 间 , 生 释 一 下 : 人 师 傅 为 什 么把 房 子 的 屋 顶架 引 在 学 教 学 应 遵 循 在 传 授 知 识 的 同 时 , 要 寓 还 工 学 生 从 数 学 角 度 去 观 察 问题 、 思 考 问题 。 于 生 活 、 体 现 生 活 的 教 学 理 念 , 学 生 从 活 空 间中 实践 , 生 活 实 践 中感 知 , 发 学 做成 三 角形 的 , 了 《 的认 识 》 后 , 让 在 激 学 圆 让学 数 学课 堂 中学到 的知 识在 生活 上派 上 用 生 自觉 地 应 用 所 学 知识 解决 生 活 中的 相 关 生从 数 学 角度 说 说 为 什 么 车 轮 的 形 状 是 圆
追求朴实无华回归学科本色
追求朴实无华回归学科本色
江艳芳
【期刊名称】《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本色课堂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简约高效,还原课程原味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回归“本色”:还教学主体的生命本色,还教学内容的生活本色,还教学形式的生态本色,让课堂教学彰显充实、平实之品格,凸显简约之美.
【总页数】1页(P45)
【作者】江艳芳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圆玄小学 5108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追求朴实无华凸显课堂本色︱︱︱对数学常态课的点滴思考
2.追求教学的本色回归
3.回归本色,追求小学语文课堂的本真
4.追求朴实无华凸显课堂本色——关注数学常态课,让课堂充满智慧
5.聚焦核心素养回归学科本色——广西高考生物学科2019年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米大约有一个房间那 么多吧 。 师: 同学 们 , 你 们 的猜 测有 很 大胆 。 到底 谁猜 得 比较 对 呢. 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1 亿有多大 ” 。
师: “ 人过大佛寺” ! 生: “ 寺佛大过人” ! 师: 在我们 的数学 中也 有这 种有趣 的现象 , 它就是 我们
这位 老师设想 是先让 学生猜 一猜 . 再 通过讨论 、 比较哪 个接近 1 亿. 从而建立起 “ 1 亿有多大 ” 这一概念 。 但是由于教 师提的问题过 于空泛 、 教 师 的引导 没有 数学含 量 . 以至学生 只能瞎猜 , 而没有 数学思考 。
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切 口适量 .具有数学含 量. 提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更 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 , 利用集体的智慧, 取长补短, 更
今天要学 习的倒数 。
这个 案例中 的情境可 用“ 漂亮 、 华丽 ” 来形 容 , 教 师充分 挖掘语文 中的教 学资源 , 通过汉 字的倒 写 、 句 子 的倒 念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学生初步感 知倒数这一 概念 。但这是 否就是一 个好 的情境 ?它蕴含 了多少数 学问题 , 激发 了学生 多少数学思考?回答是否定的。 在“ 倒 数的认识” 学 习之后 , 少 数学生把… 6 ’ 的倒数 写成 了“ 9 ” 。 “ 3 . 2 7 ” 的倒数 写成 了“ 7 . 2 3 ” 。 这应该说是教学价值的误导 。 二、 低效活动少一些 . 思 考感悟 多一些
要在学生回答 出现偏差 时及 时地 引导 , 学会与学生交流 。
四、 过程铺设 少一些 。 能力提 升多一些 新课程 目标注重学 生 自己的探索与发现 . 强调经历数学 学习的全过程 . 体验充分 , 数学思 考 , 但 又不能放松对基本 知 识与基本技能 的训练 。因此在教学 中教师往 ( 下转第 1 4 3页)
答。 大多数学生并能依据 “ 两点间直线最短” 对此作 出必要 的论 证 ,但任课教师却仍然坚持要求学生去量一量来验证结论 。 并
数学课堂 。 使得数学教学极具“ 观赏性 ” . 显示 出一派“ 喜人 ” 的 景象 。特别是一些公 开课 , 教师几乎是使 出浑身解数 , 创设 隋 境、 讨论 、 合作交流等 。 层 出不穷 , 学 生的学 习兴趣被激发得兴 致盎然 , 学生的参 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 . 这似乎说 明数学 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实处了。但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 , 折射
因此 。情境创设 已经成 为当前数学教 师煞 费苦心 的一 件事 。 他们 往往为 了突 出“ 新、 奇、 趣” , 挖 空心 思地创 设 华 丽的情 境. 然而结果却引发 了不少问题 。
案例 : 《 倒数的认识》 教学片断
“ 思维从 问题开始 ” 。 在课 堂教 学 中 . 教 师巧妙地设 置科 学 的问题 , 是师生 间进行信 息和情 感交 流的重要途 径 . 是师 生的思想认识产 生共 鸣的纽带 : 更重要 的是可 以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 促进思维 , 提高课堂教 学的效率 。有位教育 家说 : “ 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 当地提 出问题和巧妙 的作答。” 提 问 的艺术越高 。 对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好。 案例 : 《 1 亿有多大》 教学片断
吗?当然设生动有趣 的情境 。 的确 , 在数学教 学中 , 好 的问题情 境能拨动学生思维 之 弦 , 激发求 知欲 、 唤 起好奇
三、 空泛提 问少一些 。 思维交流多一些
心。 使抽象、 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 。 让数学充满诗意。
生1 : 我猜想 1 亿栋楼房 摞起来可 以冲到月球上去。 师: 你的想法 真奇 特 ! 但是 1 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
师: “ 客上天然居” !
生: “ 居然天上客” !
生2 : 我猜想 1 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姚明那么高吧! 师: 比 姚明要高多了! 生3 : 我猜想我 的指 甲里 大约 1 亿个细菌吧?
师: 前 面我们 已经 认识 了“ 亿” 这个 计量单 位 。 你们能想 象出 1 亿有多大吗?
师: ( 出示汉字吞 、 呆。) 你 知道 这些汉字 的部首调换位 置
后各是什么字? 生1 : “ 吞” 字上下部首调换应 是“ 吴” 字。
生2 : “ 呆” 调换部首是“ 杏” 。
师: 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 比较难 的题 目。 你们敢挑 战吗? 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
出一些值得思考 的问题 : 数学问题少 了 , 思考感悟少 了。 思维交 流少了, 能力提高少 了。 倘若不冷静反思 。 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 步人“ 歧途” 。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 华丽情境少一些 。 数学 问题多一些 新课标指 出,数学教学要 紧密联 系学 生 的生活实 际 . 从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别、 同庆
( 无棣 县第二 实验 学校 , 山东 无棣 2 5 1 9 0 0 )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 中.刻意追求形式之 风存在于不少 的
案例 : 《 三角形任意两边 的和大 于第三边》 的教学片断 教师创设 了这样一个情境 :小明上学时究竟是走 中间的 直路较近 , 还是分别绕道位 于直路两侧的邮局和商店较近? 然 而 .尽管从一开始被提问 的学生就能立即对上述 问题正确作
一
、
重新提出“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 这一猜想 。 这个案例让我们 首先来思考 “ 究竟什 么是 真正的活动” . 我想真正有效 的活动 应是带有一定 目的性 、指 向结果 的 , 并 又能达成一定“ 过程性 目标 ” 的探究 活动。而在这案例 中学生
对 活动的结果 已经一 目了然 了 ,还 有活动 的动力 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