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
《青蛙与鲫鱼》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青蛙与鲫鱼》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与鲫鱼》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获取启示。
3.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4.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青蛙与鲫鱼》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分析。
2.从故事中获取的启示和学习到的道理。
3.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学生分组,共同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和动物,提出解决方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青蛙与鲫鱼》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团队精神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1.导入新知识:通过图片、视频或课堂小活动引入《青蛙与鲫鱼》的故事。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各种情节和寓意,共同寻找启示和道理。
3.展示表达: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4.小组合作: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制定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方案。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故事图片或视频引入《青蛙与鲫鱼》的故事。
2.讲解: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和主要寓意,引导学生思考。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各种情节和道理,共同发现寓意。
4.展示表达: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见解。
5.小组合作: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制定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方案。
6.总结反思: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所得到的启示和道理。
六、教学资源:1.《青蛙与鲫鱼》故事书籍或视频资源。
2.图片、PPT或视频资源作为故事导入和讲解的辅助材料。
3.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所需的材料和道具。
七、作业安排:1.阅读并理解《青蛙与鲫鱼》故事,写下自己的感想和领悟。
2.小组合作:制定一份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方案,包括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
3.课堂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八、评价方式:1.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个人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的贡献等。
科学《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学习资料]
科学《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识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2.让学生掌握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
3.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发联想,想象;了解鲫鱼与青蛙变态发育过程的不同。
5.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小动物,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
6.在学习观察中认识两栖类和鱼类的生长、发育,变态过程方面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和它们的变态的区别。
教学难点:认识什么是两栖类,什么是鱼类怎样区别它们。
教具准备:1.十个白色的玻璃瓶子。
(并分别编上编号,五个为1号,五个为2号)2.把蝌蚪和小鱼分养在玻璃瓶子里。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农村,对小鱼,小虾,蝌蚪这些小动物是非常熟悉的,是经常看到的,它们的生活环境我们也很清楚,它们都生活在池塘里或是水沟里。
但它们和长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你们有没对它们进行饲养过或是观察过呢?从中你们认识到了什么?等一下请你们来谈谈自己的见解好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小鱼和蝌蚪”这些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希望同学们和我一起来认真学习。
(板书课题:9.鲫鱼与青蛙)二、教学新课: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考虑到你们的人身安全,课前老师没有要求你们去捕捉蝌蚪和小鱼进行观察并作好记录。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老师饲养在这些编号不同的瓶子里的小动物,看看它们是什么?是怎样游动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1)让学生先观察1号瓶子里的动物,老师提出问题。
A.这个1号瓶里养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看看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征?B.它们是什么样子呢?(板书: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眼睛黑黑的)2)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中的插图,提问:A.图中画的是什么?和老师养在这个1号瓶子里的蝌蚪是不是一模一样呢?B.蝌蚪和小鱼长相有什么不一样,请同学们观看课本第二幅插图。
鲫鱼与青蛙+示范教案
鲫鱼与青蛙◆教学目标1.能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区分青蛙和鲫鱼的幼体;2.知道青蛙的幼体长大成体身体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鲫鱼不会;3.能分别描述与青蛙或鱼相似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4.初步感知动物的多样性,对研究动物的分类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初步认识鲫鱼和青蛙的一些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和归纳青蛙和大鲵、蝾螈的共同特征。
◆课前准备活动手册,青蛙和鲫鱼的活体,动物彩图资料卡片(青蛙、鲫鱼、金鱼、蝾螈、大鲵、蟾蜍、鳜鱼、鲑鱼等,卡片印有该动物生长发育、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信息),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与讲述:春天的时候,三年级的妍妍和波波在公园的小池里发现了许多黑色的小动物,妍妍认为那是小鱼,可波波认为那是蝌蚪。
课件出示本课情境图片。
提出任务:怎样区分蝌蚪和小鱼?二、讲授新课活动1:观察小鱼和蝌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出蝌蚪和小鱼的不同?活动:观看小鱼和蝌蚪的视频或图片。
(建议播放视频:【知识解析】蝌蚪和小鱼)交流:比较小鱼和蝌蚪的区别的观察发现。
小结:小鱼和蝌蚪的身体有很多不同。
小鱼的身体较为扁长、有鱼鳍;蝌蚪的身体较短、圆,没有鱼鳍。
活动2:比较鲫鱼和青蛙的特征媒体:播放小鱼和小蝌蚪生长发育为成体的视频。
(建议播放:【科学博览】蝌蚪到青蛙的发育过程,【知识解析】蝌蚪和鲤鱼)问题:蝌蚪和小鱼长大成为成体后,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交流:蝌蚪长大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以及小鱼长大成大鱼的身体变化。
小结:蝌蚪变成青蛙后,身体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活环境、运动方式也改变了。
而小鱼变成大鱼,它的身体形态和生活环境没什么变化。
问题: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有哪些不同?除了外形,它们还有哪些不同?活动:观察和比较青蛙和鲫鱼的活体,了解它们在外形、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并做记录。
交流:青蛙和鲫鱼在外形、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小结:青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个部分,体表光滑,用跳和游泳的方式运动,可以在岸上生活;鲫鱼的身体包括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只能在水中游泳的方式进行运动,体表覆盖着鱼鳞,终身生活在水里。
《青蛙与鲫鱼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青蛙与鲫鱼》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青蛙与鲫鱼》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青蛙与一条鲫鱼之间的友谊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友爱之心,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珍爱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青蛙与鲫鱼》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3. 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友爱之心;4. 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珍爱认识。
三、教学内容1. 学生阅读《青蛙与鲫鱼》这个故事,并进行讨论和分享;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友谊的意义;3. 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示他们对自然生态的理解和珍爱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青蛙与鲫鱼》这个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故事并回答问题,加深对故事的理解;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友谊意义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4. 创作展示: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他们对自然生态的理解和珍爱认识。
五、教学评估1. 教室表现: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情况;3. 创作展示:学生的绘画、手工制作等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六、教学资源1. 《青蛙与鲫鱼》故事书;2. 绘画、手工制作等相关材料;3. 教室展示用品。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友谊和自然生态的理解还有待加强,下一步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友爱之心和珍爱认识。
同时,我也要不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1.1鲫鱼与青蛙
1.鲫鱼与青蛙科学观念: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科学思维: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科学实践: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责任态度: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教学重点: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点教学难点: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介绍: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小学科学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鲫鱼与青蛙》,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快乐的科学课时间到了,不过今天呀,我们要先帮淘淘和乐乐解决一个问题,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同学们,淘淘和乐乐因为什么产生了不同意见?是的,他们一个说池塘里的是鲫鱼,一个说池塘里是青蛙。
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鲫鱼与青蛙》【板书标题:鲫鱼与青蛙】(二)新授:活动1:观察小鱼和蝌蚪我们再来看看蝌蚪和小鱼的幼体有什么相似与不同之处。
同学们注意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来游泳的,再观察它们的身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板书:鲫鱼青蛙的韦恩图】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观察到的?这位同学你来。
嗯,你说它们都生活在水中,都能游泳。
你说得非常准确,请坐。
其他同学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吗?嗯,他们的身体流线形,身体表面光滑。
靠尾巴来游泳。
很好,那他们有什么区别,你们是怎样分辨他们的?嗯,蝌蚪的头更大更短,尾巴像树叶,上下都是弯的,小鲫鱼头扁一些,尾巴上边比较直。
同学们观察的太仔细了,为你们点赞。
活动2:比较鲫鱼和青蛙的特征但是所有的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长大,动物的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逐渐长大为成体。
有的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动物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青蛙妈妈产卵后,经过受精形成的受精卵。
这些卵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变成小蝌蚪。
小蝌蚪经过进一步发育,先长出两条后腿。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它虽然长出了四条腿,但还是不能到陆地上去,只能呆在水中,因为它和鱼一样还是用鳃呼吸。
《鲫鱼与青蛙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鲫鱼与青蛙》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鲫鱼与青蛙》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鲫鱼与青蛙》故事的背景和情节介绍。
2.主要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分析。
3.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4.相关的生态环境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
3.探讨故事中的寓意和生态环境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解与分析:教师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和主题,增进思维碰撞。
3.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体验故事情节,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4.创作表现:学生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表现,如绘画、写作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故事讲解:教师讲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
3.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鲫鱼和青蛙,体验故事情节。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分享自己的看法。
5.创作表现: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作等方式进行创作表现,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6.总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启迪和意义。
六、评判方式:1.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水平。
2.作业表现:评判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创作水平。
3.小组讨论:评判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七、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考察和探索。
2.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生态环境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鲫鱼与青蛙》的故事内容和主题,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关注和热爱自然和生态环境,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个教学设计方案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带来启迪和帮助。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
银鲳
黄鳝
鲈鱼
乌鳢(li)
树蛙 黄条蟾蜍 (癞蛤蟆)
美西螈
娃娃鱼
①②③⑤
④⑥⑦⑧
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 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 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 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
美西螈俗称六角恐龙,是两栖类动物,因其独特的外貌及 幼体性成熟而著名。在全球有作为宠物而被饲养(特别是 北美等地),有明显的肋骨间沟,尾部侧向压缩,头部宽 大,眼小,不好动。野生成体通常栖息于潮湿环境,穴居, 仅繁殖期返回溪水中产卵。以节肢动物、螺类、小鱼、蝌 蚪和幼蛙为食。视觉差,捕食主要凭嗅觉或侧线。肢、尾 残损后可再生。是北美国家墨西哥的特有种。
它们长大后的生活环境有变化吗?
它们长大后外形有什么变化?
• 青蛙: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皮肤裸 露,四肢具有五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 体生活在陆地。这类动物被称为两栖(qi) 动物。
• 鲫鱼: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体表多数 覆盖着鳞片,用鳍(qi)游泳,终生生活在 水里。这类动物被称为鱼类。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 与青蛙
9、鲫鱼与青蛙
想一想
它们是用什么来游泳的呢?
它们都生活在水中,都能游泳。
它们都是靠尾部的摆动来游泳的。
思
考
仔细观察
青蛙的幼虫(蝌蚪)
鲫鱼的幼虫
蝌蚪和鱼的幼体外形比较接近。 相似处: 身体
我还发现了…
它们是怎么长大的?
教案《鲫鱼与青蛙》
教案《鲫鱼与青蛙》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鲫鱼和青蛙的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鲫鱼和青蛙的主要特征差异。
难点:理解鲫鱼和青蛙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鲫鱼和青蛙的图片、相关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认识两种小动物,鲫鱼和青蛙,大家见过它们吗?
生:见过鲫鱼,也见过青蛙。
师:那谁来说说鲫鱼长什么样子呀?
生:有鱼鳞,尾巴摆来摆去的。
师:对,鲫鱼有鱼鳞,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还有鱼鳍。
师:很棒!那青蛙呢,青蛙有什么特点?
生:青蛙能跳,还有绿色的皮肤。
师:对,青蛙的皮肤颜色比较多样。
那它们生活的环境一样吗?
生:不一样,鲫鱼在水里,青蛙既能在水里也能在陆地上。
师:非常正确。
那它们的呼吸方式呢?
生:鲫鱼用鳃呼吸,青蛙小时候用鳃,长大了用肺和皮肤。
师:真不错。
那它们吃的东西一样吗?
生:不一样,鲫鱼吃水草什么的,青蛙吃害虫。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呀,了解得真不少。
那这就是鲫鱼和青蛙的一些主要区别啦。
五、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较好地掌握了鲫鱼和青蛙的特征等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
今后要更加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引导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9鲫鱼和青蛙第二课时
躯干
头
尾
• 像鲫鱼一样,身体分为 头、躯干和尾,体表多 数覆盖着鳞片,用鳍游 泳,终生生活在水中的ng);②黄 鳝;③鲈鱼;④树蛙;⑤ 乌鳢(li)(生鱼);⑥大 鲵(ni)(娃娃鱼); ⑦ 美西螈(yuan);⑧黄条 蟾蜍(癞蛤蟆) (lai)
• 游戏-给鲫鱼与青蛙找朋友
9 鲫鱼与青蛙
青蛙
它的身体可以 分成哪几部分? 每个部分有什 么特点? 记录在书56页
头
躯干
四肢
• 像青蛙一样,身体分为头、 躯干和四肢,皮肤裸露, 四肢具有五趾。幼体生活 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 的动物叫两栖类。
鲫鱼
它的身体可以 分成哪几部分? 每个部分有什 么特点? 记录在书56页
《鲫鱼与青蛙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鲫鱼与青蛙》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鲫鱼与青蛙》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生物的兴趣和爱护认识。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故事情节分析:通过阅读《鲫鱼与青蛙》,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干系。
2.生物特点探究:了解鲫鱼和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3.创作与表达:让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故事《鲫鱼与青蛙》,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故事阅读:让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生物特点探究:让学生分组钻研鲫鱼和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5.创作与表达:让学生进行写作、绘画等创作活动,表达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6.展示与分享: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7.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反思自己的进修收获。
四、教学评判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评判其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收集学生的作品,评判其对于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通过教室讨论和个别辅导,评判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和生物特点的掌握水平。
五、作业安置1.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写一篇关于鲫鱼和青蛙的文章。
2.绘画作业:要求学生画一幅描绘鲫鱼和青蛙的图片,并配上相关的文字说明。
3.口头表达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角色,模拟其对话,展示对于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1.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参与度,增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3.不息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宁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效劳。
粤教版科学三下第9课《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三下第9课《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科学三下第9课《鲫鱼与青蛙》主要介绍了鲫鱼和青蛙这两种水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这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和生态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点,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鱼类和两栖类的基本知识,对动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鲫鱼和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认识不足,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鲫鱼和青蛙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和生态作用,能正确识别这两种动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鲫鱼和青蛙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和生态作用。
2.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鲫鱼和青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鲫鱼和青蛙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察鲫鱼和青蛙的实验材料,如鱼缸、青蛙等。
3.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态系统资料。
4.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鲫鱼和青蛙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鲫鱼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总结并板书鲫鱼和青蛙的主要特征。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观察鲫鱼和青蛙的生活习性。
《青蛙与鲫鱼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青蛙与鲫鱼》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本导学案主要针对初级教育学校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援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分析《青蛙与鲫鱼》这个寓言故事。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同砚将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青蛙与鲫鱼》是一则关于友谊与背叛的寓言故事,主要叙述了一只青蛙和一条鲫鱼之间的友情故事。
2. 教学目标:通过进修本故事,同砚能够理解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友人,并能够分析故事情节、抓住重点,提炼故事主题。
三、教学方法1. 寓言解读:通过故事的主要人物,即青蛙和鲫鱼,引导同砚沉思寓言的象征意义,潜移默化地启发同砚对友情的理解。
2. 问题引导: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同砚对故事中的情节、人物进行深度沉思和分析,激发同砚的阅读爱好和沉思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开背景引入:通过引入一些关于友情的名言警句或小故事,让同砚对友情有一个初步的熟识。
2. 故事解读:通过朗读故事内容,引导同砚理解、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3. 问题谈论: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同砚沉思并回答,激发他们对故事的深度理解。
4. 小组谈论:组织同砚进行小组谈论,沟通彼此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拓展同砚的思维。
5. 朗读演练:让同砚分角色朗读故事内容,培育其口语表达能力。
6. 总结点评: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同砚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同砚在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同砚正确理解友情的内涵,防止片面理解故事,建立正确的人际干系观念。
六、进修延伸同砚可以依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创作,创作友情主题的漫画或插画;也可以写下自己对友情的理解和感悟,形成小小的读后感;另外,可以邀请同砚背诵关于友情的诗歌或段子,增强对友情的感悟和理解。
通过本《青蛙与鲫鱼》导学案的进修,信任同砚将更加深度地理解和感悟友情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
《鲫鱼与青蛙》鲫游蛙跳,科学观察记
《鲫鱼与青蛙》鲫游蛙跳,科学观察记在自然界的水域中,鲫鱼和青蛙是两种常见而又独特的生物。
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却又共同构成了水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它们,我进行了一次细致的科学观察。
观察的地点选在了郊外的一个小池塘。
这里水草丰茂,水质清澈,是鲫鱼和青蛙理想的栖息之所。
当我来到池塘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面上不时泛起的涟漪,那是鲫鱼在游动。
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这使得它们在水中游动时能够更好地融入环境,躲避天敌。
它们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就像一片片精心镶嵌的银片。
鲫鱼的鱼鳍则像是它们在水中的翅膀,帮助它们灵活地转向和保持平衡。
鲫鱼是一种底栖鱼类,它们喜欢在池塘的底部寻找食物。
我通过清澈的池水看到,它们用小巧的嘴巴在水底的泥沙中探寻着,时而吸进一口泥沙,过滤出其中的微小生物和有机物,时而又迅速地吐出。
它们的眼睛虽然不大,但却十分敏锐,能够迅速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与鲫鱼的安静游动不同,青蛙则显得更加活泼好动。
青蛙的皮肤通常是绿色的,上面布满了花纹,这是它们的保护色,让它们在池塘边的草丛中不易被发现。
青蛙的后腿粗壮而有力,这是它们能够跳跃的关键。
我观察到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它的眼睛鼓鼓的,时刻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突然,它发现了一只飞舞的昆虫,瞬间后腿一蹬,身体像弹簧一样弹了出去,准确无误地用长长的舌头将昆虫卷入口中。
青蛙的舌头非常神奇,它能够迅速伸出并卷回,整个过程快如闪电。
鲫鱼和青蛙在水中的活动方式也有所不同。
鲫鱼主要依靠鱼鳍的摆动来推动身体前进,动作优雅而平稳。
而青蛙则是通过腿部的蹬力来实现跳跃,每次跳跃都能跃出一段不短的距离。
在呼吸方式上,鲫鱼通过鳃在水中呼吸,鳃就像一个高效的过滤器,能够从水中摄取氧气。
青蛙则是两栖动物,它们在水中时通过皮肤进行气体交换,而在陆地上则通过肺呼吸。
从食性来看,鲫鱼是杂食性动物,除了水底的微生物和有机物,它们也会吃一些水草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鲫鱼和青蛙》教案.doc
《鲫鱼和青蛙》教案肇沟小学林文佳电话:88134242005年6月22日第九课鲫鱼和青蛙教学内容三年级科学下册,53至58页。
教学目标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与鲫鱼的发育区别。
3、以运动方式入手,运用对此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4、观察两栖类、鱼类实物或图片,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5、乐于与人合作,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教学准备课本P53 -58挂图,大小不同的鲫鱼、蝌蚪(青蛙)活动安排思路活动序号活动题目活动内容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1观察蝌蚪和小鱼观察蝌蚪和小鱼的外形幼体的外形尾部的异同观察、比较2蝌蚪和鲫鱼是怎样长大的学习青蛙和鲫鱼生长发育过程成体的外形——青蛙的变态发育与鲫鱼的发育和区别饲养、观察、整理3观察青蛙和鲫鱼的外形观察青蛙和鲫鱼的身体特征鱼类和两栖类的一般特征观察、分析、归纳4把它们分类按动物的特征给动物分类进一步巩固鱼类和两栖类的一般特征判断、分类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书P53图)有一天,波波、彬彬、妍妍、琪琪、贝贝他们几个到郊外去玩,他们来到池塘边,水里有许许多多蝌蚪在游,妍妍看见了,说r你们看,这里有许多小鱼在游泳呢r其余几个人也连忙去看,波波说r是蝌蚪吧r贝贝也说r蝌蚪和小鱼有什么不一样呢?”同学们,蝌蚪也会在水里像鱼一样游泳,可为什么它不属于鱼类呢?我们今天可以从他们的外形和身体结构、生长发育不同来讨论。
二、观察蝌蚪和小鱼(活动1)1、复习上一节课观察两种动物外形的方法。
2、出示书P54小蝌蚪、小鱼的图片(或小蝌蚪、小鱼实物)让学生观察岀小蝌蚪、小鱼外形的相同点。
(身体流线型外形,光滑的身体表面,能摆动而推动身体前进的尾部。
)以小蝌蚪、小鱼的运动,它们用什么游泳?(靠尾巴摆动。
)找出外形不同点。
(小蝌蚪黑灰色的大脑袋,呈椭圆形,尾部比小鱼短。
)(小鱼头部呈长条形,颜色较浅,有点浅绿。
)让学生自己找,比较。
3、将观察结果写岀来。
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
《鲫鱼与青蛙》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2、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3、观察多媒体软件,指认两栖类、鱼类的主要器官。
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2、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2、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青蛙和鲫鱼的外形特征。
【教学目标】1、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2、了解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3、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青蛙和鲫鱼的标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两栖类和鱼类的特征。
【教学目标】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2、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3、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教学重点】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图片【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明白了鲫鱼和青蛙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动物,他们既有共同点也有不通点,特别明白了两栖动物的特征。
但是还不深入了解它们的变化过程,有待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改进。
小学三年级科学第六课《鲫鱼与青蛙》
四肢中,前肢短,后肢长,利于陆
上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水中 游泳。潜水员潜水时常穿像蹼一样 的鞋,也是利于在水中活动。 青蛙全身的皮肤裸露着,并且时常 湿润柔滑。这有助于肺的呼吸。青 蛙冬眠时,几乎靠皮肤辅助呼吸的。
像青蛙这样,幼体(蝌蚪)生活在 水中,成体(青蛙)生活在陆地上, 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除青蛙外, 蟾蜍、娃娃鱼、树蛙等都是两栖动 物。
鱼类的特征: ①终生生活在水中; ②用鳃呼吸; ③身体覆着鳞片; ④用鳍辅助游泳。
这些动物中,哪些是两栖动物?哪些是 鱼类?
这些动物中,哪些是两栖动物?哪些是鱼类?
①银鲳,②黄鳝,③鲈鱼,④树蛙,⑤乌鳢(生 鱼),⑥大鲵(娃娃鱼),⑦美西螈(一种终生 长着外鳃的蝾螈),⑧蟾蜍(癞蛤蟆)
鱼
类: ① 、②、③、⑤ ④、⑥、 ⑦、⑧
它虽然长出了四 条腿,但还是不 能到陆地上去, 只能呆在水中, 因为它和鱼一样 还是用鳃呼吸。
快看,它浮出水面 了,尾巴快没了。
现在它已由蝌蚪变成幼蛙,鳃和尾 逐渐消失,肺逐渐形成,可以浮出 水面呼吸空气。
哦!一只青蛙原来是这样 这是一只成蛙,演变来的。
它的鳃和尾全 部消失,完全 靠肺呼吸,它 可以在陆地上 自由的生活 了。
两栖类:
板书:
青蛙和鲫鱼 青蛙的发育过程: 卵→蝌蚪→长后腿的 蝌蚪→长四条腿的蝌蚪→带短 尾巴的小青蛙 鲫 鱼: 卵→ 鲫鱼幼体→小鲫 鱼→鲫鱼
达标测评:
填空:
两栖类 1、像青蛙一样的动物属于__ _,像鲫鱼一样的动物属于_ 鱼类 __。
大家一定都见过青蛙:它大大 的眼睛,穿一件绿衣裳,肚皮 白白的,蹦蹦跳跳地前进,叫 起来“呱呱呱”的。告诉你吧, 青蛙可是有名的捕虫能手,它 的食物大都是些危害庄稼的 害虫。
三年级科学下册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
《鲫鱼与青蛙》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2、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3、观察多媒体软件,指认两栖类、鱼类的主要器官。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2、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2、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青蛙和鲫鱼的外形特征。
[教学目标]
1、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2、了解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3、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青蛙和鲫鱼的标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两栖类和鱼类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2、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3、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教学重点]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娃娃鱼
①②③⑤
④⑥⑦⑧
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 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 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 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
美西螈俗称六角恐龙,是两栖类动物,因其独特的外貌及 幼体性成熟而著名。在全球有作为宠物而被饲养(特别是 北美等地),有明显的肋骨间沟,尾部侧向压缩,头部宽 大,眼小,不好动。野生成体通常栖息于潮湿环境,穴居, 仅繁殖期返回溪水中产卵。以节肢动物、螺类、小鱼、蝌 蚪和幼蛙为食。视觉差,捕食主要凭嗅觉或侧线。肢、尾 残损后可再生。是北美国家墨西哥的特有种。
9、鲫鱼与青蛙
想一想
它们是用什么来游泳的呢?
它们都生活在水中,都能游泳。 它们都是靠尾部的摆动来游泳的。
仔细观察
青蛙的幼虫(蝌蚪)
鲫鱼的幼虫
蝌蚪和鱼的幼体外形比较接近。 相似处: 身体流线型外形 光滑的身体表面 能摆动而推动身体前进的尾部。
Hale Waihona Puke 它们是怎么长大的?它们长大后的生活环境有变化吗?
它们长大后外形有什么变化?
• 青蛙: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皮肤裸 露,四肢具有五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 体生活在陆地。这类动物被称为两栖(qi) 动物。
• 鲫鱼: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体表多数 覆盖着鳞片,用鳍(qi)游泳,终生生活在 水里。这类动物被称为鱼类。
银鲳
黄鳝
鲈鱼
乌鳢(li)
树蛙 黄条蟾蜍 (癞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