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doc 12页)

合集下载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学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一:公共物品,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成为公共物品二:财政,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政府经济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其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第二章国家分配论(财政本质)一:财政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国家财政类型:1奴隶制国家财政2封建制…。

3资本主义…4社会主义…。

要素:1财政主体2…客体3….形式4…目的二:财政的双重属性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以阶级为主。

2公共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公共性为主三:财政的本质国家为主题的分配关系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一:财政支出的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1 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所需或用于国家投资的商品和服务支出。

(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情况)2 转移性支出:政府资金无常的单方面转移包括辅助够买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区别:是否在交换、购买商品行为.按支出功能分类共17类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1绝对量指标2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3财政支出的增长率4财政支出的增长弹性系数=财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5财政支出的边际系数=财政支出的增长额/GDP的增长额类比财政收入的规模的衡量指标1绝对量的指标2财政收入的增长率3财政收入的增长率4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5财政收入的边际系数=财政收入的增长额/GDP的增长额三:财政支出规模的一半趋势:一般情况下是不断增长,是绝对增长。

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2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内在因素: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税收上升,故财政支出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外在因素:危机时期政府被迫提高税率,财政支出增加,危机过后之粗会持续较高水平。

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4)公共提供还是市场提供取决于哪种方式 的社会净效益大,具体地说取决于税收成 本、税收的效率损失与收费成本与收费的 效率损失的相对关系。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2、 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
--选取这类混合物品的提供方 式,首先要判断外部效应的大 小,当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 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 式。例如:基础科学研究。 --对多数混合物品而言,他们 的外部效应都比较大,而为了 提高其使用效率又大多数采取 混合提供的方式。例如:医疗 保健
(4)公共产品需要公共提供,一项 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是 确定它是否属于政府的职能范围的一 个重要依据。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二) 混合产品的提供 一、 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 二、 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1、 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
三、公共定价
(public pricing )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 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二) 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 (三) 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的 研究和实践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一)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 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不 同决定的。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三)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的 研究和实践
1974年,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是公共物品 私人提供理论研究之开端。
美国布坎南研究中心的Tyler Cowen 从多个方 面做了进一步阐述。 (详见教材第43页)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二、公共生产
(一)公共生产的含义和类型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于零的贴现率),如果内部收益率大于银 行贷款利率,该项目可行。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5、注意事项 (1)对折现率的选择,应采用社会折现率 (2)对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
“影子价格”。 影子价格----是指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状况下,
能够反映社会劳动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最终 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将它用于公共支出项目 评价中,能是资源配置向优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3、步骤 (1)确定目标和备选方案。 (2)分别计算出各备选方案的有形费用并予
以加总。 (3) 如果是需要多年安排支出的项目,也要
用贴现法折算出“费用流”的现值,以保证备 选方案的可比。
(4)选择总成本最低的备选方案。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4、净社会效益的计算 净社会效益(NPV)=效益-成本 NPV>0,该项目可行; NPV<0,该项目不可行; NPV=0,则需计算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 提供、生产和定价
(二)财政支出范围界定 政府职能范围仅限于市场失效的领域。主要包括: 1、为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提供经费――国防、国家行
政机关的经费 2、为科教文卫等公益事业提供经费――公共公益事业
经费 3、为公共工程提供经费――基础设施 4、为实现社会的公平、保持经济稳定和发展提供经费
财政学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本章目录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退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掌握财政支出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对财政支出效益分析和公共选择理论以及 其对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借鉴作一 般了解。

财政学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学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22
§公共定价(二)
❖方法:
(1)平均成本定价法 (2)二部定价法
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基本费” 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12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四)
准公共物 品的有效 提供方式
13
1、政府授权经营
主要针对自然垄断行业
2、政府参股
主要针对基础设施项目
3、政府补助
针对从事教育、卫生服务和高新技 术产品开发的民间企业
§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一)
❖ 科斯,1974年,《经济学中的灯塔》
❖ 泰勒·柯文,市场可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P0
Dc
Da
Db
Q
0
1
2
3
4
5
6
4
§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二)
❖公共物品
P
D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5
公共物品具有不可分割性,社会提供的 数量是既定的,可变的是既定数量下消 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所以社会总需求 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
S1
S2
S3
2
3
Da
Db Dc Q
狭义:
国有工商企业。
公共物品可以由公共生产,也可以由私人生产,政府来购买。
16
§公共生产(二)
❖注意:
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不是一回事:
(1)公共生产、公共提供
如:政府机关等部门提供的服务、垄断性国有企业提供的物等;
(2)私人生产、公共提供
如:政府部门向私人企业采购的办公用品、私人企业 承包政府工程等;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一)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公共物品的提供、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的法制化、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公共物品的提供、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一 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纯公共物品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 排他性的物品,大家都不愿意买, 排他性的物品,大家都不愿意买,所以公共物 品无法由市场来提供,只能以公共提供的方式。 品无法由市场来提供,只能以公共提供的方式。 搭便车问题( 搭便车问题(Free Rider Problem): ): 想不花代价而指望从别人花费中得到好处的动 机所引起的问题。又称免费搭车。它使纯公共 机所引起的问题。又称免费搭车。 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买卖来进行消费。 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买卖来进行消费。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资源配置效率和生 产效率。
(一)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是指财政资源按照消 费者对最终产品的偏好和预算约束进行配置。 费者对最终产品的偏好和预算约束进行配置。 它首先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适度的问题。 的比重适度的问题。 它首先是财政支出占 的比重适度的问题 (二)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是指公共商品或劳务 供给方的效率。 供给方的效率。 (三)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 集中体现 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是社会资源有效配 置和GDP合理分配的综合结果。 合理分配的综合结果。 置和 合理分配的综合结果
财政的法制化、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 监督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简介 公共选择 理论简介 市场缺陷的存在为政府决策代替市场决策提 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简单地说, 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简单地说,公共选 择理论是对非市场决策(政府决策) 择理论是对非市场决策(政府决策)的经济学 研究,或者说是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 研究,或者说是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 公共选择理论成形于20世纪 年代, 世纪60年代 公共选择理论成形于 世纪 年代, 1959年,布坎南与塔洛克共同发表了《同意 年 布坎南与塔洛克共同发表了《 的计算》一书, 的计算》一书,奠定了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基 础。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含义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的内涵 政府为实现其基本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 如何理解这个概念? 财政支出是政府职能和政策的最直接反映; 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 在政府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社会将消耗一定的资源,这构成了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3、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比较 一般来说,绝对指标比较直观地反映某一财政年度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的总量,在对一国政府支出变化进行纵向对比时有实际意义,但该指标是以现价反映财政支出的数额,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对支出总量的影响,与以前年度的财政支出对比,可比性较差,因此人们在分析时,更注重相对指标,同时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横向对比时,相对指标更好一些。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中央财政支出 地方财政支出 包括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
无偿拨款 有偿贷款 财政直接贷款或通过银行贷放给有关部门和单位使用,并收取一定的利息或占用费的支出方式。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政府职能及财政资金供给范围 政府履行的职能不同,直接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从而影响财政支出的结构。 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支出的结构的含义 指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具体支出项目的构成及所占比例。
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财政支出进行划分和归类,目的在于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维持性支出
政府为维持公共安全和宪法秩序的支出。主要包括国防、行政管理和法律方面的支出。 经济性支出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学 第二章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财政学 第二章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掌握和理解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纯公共物品需要由政府提供的必然性原因、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公共定价的三种方法、财政支出中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方法、公共选择理论基本理论和内容、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内容等。

教学重点、难点: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1、为什么私人物品或劳务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相加?因为在私人物品或劳务的需求中,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所能调整的只是其消费的数量。

2、为什么公共物品或劳务的需求曲线是垂直相加?因为在公共物品或劳务的需求中,每个消费者所面对的是同样数量的公共物品或劳务,但他所愿支付的价格(边际效益)是不一样的。

(二)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重点:一般而言,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为什么?)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一是政府。

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满足私人需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

因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的基本依据。

为什么纯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提供而只能由政府提供呢?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

●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

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钱多多买,钱少少买,无钱就不能买。

总之,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

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

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提供的角度看,非竞争性意味者:如果公共物品按边际成本定价,那么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就得不到最大利润。

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消费的角度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他人同时使用,即使从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成本太高。

因此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称之为“搭便车”现象。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二、财政支出的原则
ϒ 一、效率原则
财政支出的效率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能够有助于 财政支出的效率原则, 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由于市场存在失灵现象, 由于市场存在失灵现象,使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 全,因而要求政府以其权威来对资源配置加以调节和管 理。 二、公平原则 财政支出的公平原则, 财政支出的公平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能够有助于 社会公平的实现,提高社会大多数人的福利水平。 社会公平的实现,提高社会大多数人的福利水平。 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分配取决于财产所有权和 财富积累的分布状况;而收入的分配则取决于能力、 财富积累的分布状况;而收入的分配则取决于能力、职 业训练和这些技能的市场价格。如果单纯依赖市场, 业训练和这些技能的市场价格。如果单纯依赖市场,则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从社会稳定角度出发,就要求进行社会的再分配, 从社会稳定角度出发,就要求进行社会的再分配,实现 社会的相对公平。 社会的相对公平。 ϒ 三、稳定原则 财政支出的稳定原则, 财政支出的稳定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促进社会经 济的稳定发展。 济的稳定发展。
(三)具体用途分类法
价 格 务 补 贴 支 出 出 理 支 支 出 出 出 出 支 出 出 支 政 管 保 障 生 支 出 业 支 储 备 出 支 卫 债 行 社 会 教 防 支 农 资 支 费 用 出 支 出 援 物 资 金 项 筑 支 改 造 出 三 文 国 支 国 家 动 流 科 技 易 建 挖 潜 设 支 业 建 简 企 基 本
( 一 ) 按 国 家 职 能 ( ( 能
行政管 理支出 国防安 全支出 社会文教 支出 经济建 设支出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3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支出分类体系: 1.按支出功能,将政府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五大类。 2.按支出用途将财政支出分为若干项目,如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 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 与国际通行的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法相比,是一种“功能” 与“性质”混合的分类方法。
(三)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单 价
市场化定价法
Pm G
I
H E D MR C 图2-2 B A 数量 AR MC AC
平均成本定价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
Pat F Pmt O
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
1. 市场化定价法:由供给者按利润最大化原则决 定价格的定价方式。 此时,利润最大化:MC=MR
平均成本AC=AVC+AFC ≥MC
不投票者:投票者的搭便车者
影响政治均衡的因素:
1.投票规则:
少数票,多数票,一致同意,相对多数票,计点投票
2.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 3.公开信息的程度 4.每个纳税人承担税负的比例 5.收益的分配情况
阿罗不可能定律:不可能设计出一种符合能够保 证某项公共选择选择达到唯一的政治均衡的投票 规则。

1.平均成本定价法

在保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事业单位对外收支平衡前 提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成本递减行业-自然垄断行业

2.二部定价方法


定额定价与从量定价结合
(1)定额定价——基本费
(2)从量定价——从量费
(二).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3.负荷定价法

针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电力、自来水、电话

第二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第二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公共企事业单位是指执行着政府职能的 某一方面的公共企事业单位。随着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有国 有企事业单位必然要从性质上分开,即 分为国有公共企(事)业和国有竞争企 (事) 业单位。
(二)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大致方式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 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 位。不按市场机制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即 使核算成本,也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第三讲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P
纯公共品的社会需求
P3
曲线是社会对同一纯
公共品的不同数量所 P2
支付的价格轨迹
P1
C B
纯公共品的社会需求: X=X0 P=P1+P2+P3+P4+……
X0
AX
结论:由于纯公共品具有等量消费的特点,在任何既定公共品数量的条 件下,都可以找到私人所支付的价格,因此,把该数量下各私人的需求 曲线与横轴的垂直距离加总,即垂直叠加,就得到公共品的社会需求曲 线。如图所示折线ABC就是某公共品的社会需求曲线。纯公共物品的消 费存在免费搭车现象。因此,纯公共品由私人来提供缺乏效率。
对于价格排他的公共产品,其生产或消费很 可能会产生外部效应:
正的外部效应,必须由政府财政给予补贴,
负的外部效应,则政府干预是必须的。
这种价格排他的公共产品如果由政府部门直 接生产,往往也需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去供给, 无偿供给并不多见。如学校、医院、大型交 通设施等的供给。
对于拥挤性的公共产品,私人提供和公共提供都是 可以选择的方式。
贡献
个人B
不贡献
个 贡 献 325

A 不贡献 400
325 250 400 250 300 300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2.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 (1)缺乏竞争 (2)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 3.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 有些政府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配额、执照 等会人为创造出一种稀缺,为寻租创造了条件
公共物品并不一定获得等量的利益,导致个人 愿意支付的价格存在差异
2.1.3 . 1公共物品的提供
2.1.3.1 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 (1)私人物品的最佳提供规模 对私人物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厂 商和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能够调 整的只是产品的数量,市场需求线是在 既定价格水平下求出,即进行横向加总
2.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2.1公共物品 2.1 .1公共物品的概念 (1)概念: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
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 服务。 (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分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问题(free-rider problem) (4)混合物品
民间资源配置:价格机制 私人物品 个人需要 财政资源配置:预算安排 公共物品 公共需要
• 配置效率的要求:两部门资源使用边际效益相 等
• 财政支出的效率包括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和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有两方面的含义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政府按公众意愿进行资源配置
• 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指政府的内部组织 管理状况决定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 数量和质量
一是公共提供
二是市场提供
(3)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不完全非排他性 的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
• 部分公共提供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4)有竞争性而难以有效排他的公共物品 (共同资源)
• 通常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是难以通过市 场提供的,所以共同资源一般都是公共 提供

初级经济师财税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1)

初级经济师财税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1)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第一节财政支出的概念知识点:财政支出的概念财政支出是指一国各级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度内为履行其职能所支出的资金总量。

财政支出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

财政支出的内容是由法律、法规确定的。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相对的概念,收入是支出的来源,支出是收入的目的与归宿。

理论上,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但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几乎不可能相等。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盈余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赤字我国的财政年度采用自然年度,即从当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有些国家的财政年度采用跨历年制(美国)。

在我国一般阐述中,财政支出也就是预算支出。

财政支出反映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公共部门→履行政府职能的单位也是财政会计中的核算单位。

公共部门有两种类型:政府的职能机构及事业单位。

政府的职能机构:纵向:中央和地方政府举例: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政府等横向:具体职能部门举例:中央政府由国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组成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科研单位事业单位提供准公共物品或劳务。

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资金来源大都由财政提供,但定义的财政支出并不是公共部门的所有支出,而是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的支出,并且来源于规定范围内的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由()决定。

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公共需要C.经济体制类型D.个人需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财政支出是由社会公共需要决定的,财政收入是按照财政支出的需要来组织的。

知识点:财政支出的范围财政支出就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开展的资源配置活动,是国家对所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分配的过程。

公共性、非市场性成为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的基本依据。

就保障对象的社会属性来看,只有纯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才可以列作财政支出对象。

()是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的基本依据。

A.公共性B.公开性C.非市场性D.市场性E.公平性『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公共性、非市场性成为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的基本依据。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一、分类1.按经济性质①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

(投入回报)范围:购买日常政务活动和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②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投入无回报)范围: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方面的支出。

2.按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①补偿性支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

(以前计划时期用)范围:目前只剩下企业挖潜改造支出②消费性支出: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

(没有形成资产)范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项支出。

③积累性支出: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

(形成资产)范围:基本建设支出(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流动资金支出)。

3.按目的性①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等方面的支出。

范围:国防、司法、公安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②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为发展的支出。

范围:基本建设投资、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项支出。

4.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①不可控制性支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刚性很强的支出。

范围:A国家法律已规定的个人享受的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失业救济、养老金、食品补贴、职工生活补贴B政府遗留义务和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项目: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②可控制性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由政府部门根据需要决定,即弹性较大的支出。

范围:经济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流动资金支出)5.按受益范围①一般利益支出: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利益的支出。

范围:国防支出、司法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②特殊利益支出: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

初级经济师财税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2)

初级经济师财税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2)

第四节购买性支出知识点:购买性支出的一般性剖析财政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在一准期间内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一)政府花费性支出与经济运行政府花费性支出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供应的公共服务的耗费性和免费或以较廉价钱向居民住户供应的商品和劳务的净支出。

前者等于政府供应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所获取的经营收入的价值,而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等于它的经营性业务支出加上固定财产折旧;后者等于政府免费或以较廉价钱向用户供应的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处用户收取的酬劳。

从整个社会来看,一准期间内对商品和劳务的所有最后花费支出称为社会总花费,它包含居民花费、公司(单位和公司)花费和政府花费。

因此,社会总花费构成了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而政府花费又构成社会总花费的一部分,因此政府花费性支出就成为社会总需求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政府花费性支出的作用1.政府花费性支出既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又是经济运行的前提【提示】怎样理解?一方面政府作为需求方,对市场的供求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政府花费性支出扩充拥有启动经济运行的功能,对刺激整个社会花费的扩大发挥巨大作用。

经济运行的结果:政府花费只好是花费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政府花费性支出取决于生产,生产规模决定政府花费性支出的规模,生产构造决定政府花费性支出构造。

经济运行的前提:一方面政府作为需求方,对市场的供求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政府花费性支出扩充拥有启动经济运行的功能,对刺激整个社会花费的扩大发挥巨大作用。

2.政府花费性支出是社会总需求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政府花费性支出规模的扩大或减小,对商品的供求关系会产生巨大影响:①政府花费性支出规模扩大,会形成一股强盛的购买力;②政府花费性支出规模减小,会使社会购买力降低。

3.政府花费性支出拥有刺激民间花费的作用政府花费性支出拥有显然引诱民间花费的性质,若政府花费性支出能够适合加以运用,能够提升居民的花费预期,刺激民间花费的增添。

(二)政府投资性支出与经济运行政府投资性支出在经济运行中拥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1. 政府投资性支出在整个社会投资中的重要地位是由这个社会形态、经济运行基础决定的,是在经济增添的不一样阶段中形成的。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doc 12页)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doc 12页)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doc 12页)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对生产领域的影响掌握:1.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者家庭,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

掌握:2.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减少国民收入,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

对分配领域的影响1.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只是所购买的商品或者劳务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

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2.购买性支出在总额上发生改变,而在结构上仍保持着原来的状况。

(1)购买性支出普遍增加时:促进社会生产增长——国民收入增加——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提高。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2020年度经济师考试_财政税收讲义第二局部财政支出第二章财政支出实际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掌握财政支出的各种分类方法;熟习各种分类的依据第二节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1.掌握购置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抵消费、流通、分配和国民经济运转的不同影响留意购置性支出增减变化对国民支出的影响:政府购置性支出的添加,构成经济兴盛的局面;政府购置性支出的增加,构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2.留意购置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比拟第三节财政支出的规模一、财政支出规模的权衡目的1.掌握财政支出的权衡目的可以用财政支出的相对量和相对量来权衡财政支出规模。

常用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作为权衡和调查财政支出的目的。

用财政支出占国民支出的比重来权衡财政分配的规模,反映了财政分配的真实规模,也反映了财政分配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水平,更能反映财政分配的真实状况。

2.我国选用的权衡目的:财政支出/国民支出。

而现代市场经济国度大多项选择用国民消费总值或许国际消费总值作为分母权衡财政支出的规模。

权衡财政分配规模应采用的目的是财政支出/国民消费总值。

二、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向1.掌握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向:财政支出无论是从相对量上还是从相对量下去看,在世界各国都出现出上升的趋向。

2.熟习西方财政经济实际界对财政支出规模趋向的剖析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主要有: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那么、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支出增长招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开展阶段论〞、鲍莫尔的〝非平衡增长模型〞等。

三、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剖析〔熟习〕1.了解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状况从1978年至1996年,我国财政支出占国际消费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出现出清楚的下降趋向。

2.掌握我国财政支出占国际消费总值比重下降的缘由政策性调整、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体制上的缘由和统计缘由第四节财政支出的效益剖析一、财政支出效益剖析的意义财政支出必需考究效益,其基本缘由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第六讲财政支出的理论和实践

第六讲财政支出的理论和实践

第六讲财政支出的理论和实践第六讲财政支出的理论和实践在第二讲我们对财政支出进行了概况了解,这一讲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公共机构的开支。

财政支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理解:是政府行使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在预算等制度之下发生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供应手段;用以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干预和规范(改善低收入者和弱势人群、校正外部性等);对宏观经济有稳定的作用(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照复式预算要求分类1994年我国颁布了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分为四部分预算:1、政府公共预算: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于维持公共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支出的预算;2、社会保障预算是指国家以行政手段筹集并管理的社会保障收入和用社会保障收入安排的支出预算;3、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取得的收入,其他建设性收入和国家用于经济建设的资本性支出预算;4、其他预算:根据需要安排的其他收入和支出。

(二)按支出费用的性质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它费用。

详见第二讲《财政收支和预算管理体制概述》(三)按支出用途分类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用、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政策性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四)按政府层次分类中央和地方支出。

详见第二讲《财政收支和预算管理体制概述》(五)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1、购买性支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产品与劳务的支出,用于满足政府日常管理活动、提供公共产品和政府投资所需的产品和劳务支出。

也被称之为消耗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的两种经济效应:政府购买性支出会产生挤出效应,在经济已近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下,政府投资会排斥或挤占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购买性支出会产生“引入效应”和“乘数效应”:这是指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政府购买性支出改善了投资环境(尤其是基础设施)会吸引私人部门投资,社会需求的增加在“乘数效应”下得到放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doc 12页)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2.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很重要)(1)补偿性支出目前只剩下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一项。

(必须记住)(2)消费性支出(3)积累性支出3.按照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熟悉)(1)预防性支出(2)创造性支出4.按照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熟悉)(1)不可控制性支出(2)可控制性支出5.按财政支出的收益范围分类(熟悉)(1)一般利益支出(2)特殊利益支出第二节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1.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流通、分配和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注意购买性支出增减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对流通领域的影响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的消费需求。

政府购买性支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政府转移性支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生产领域的影响掌握:1.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者家庭,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

掌握:2.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其对生产的影减少国民收入,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响就是直接的。

对分配领域的影响1.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只是所购买的商品或者劳务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

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2.购买性支出在总额上发生改变,而在结构上仍保持着原来的状况。

(1)购买性支出普遍增加时:促进社会生产增长——国民收入增加——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提高。

(2)购买性支出普遍减少时:社会生产萎缩——国民收入减少——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下降。

2.注意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比较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一)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的影响不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三)对微观经济组织的预算约束不同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

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四)执行财政职能的侧重点不同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第三节财政支出的规模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1.掌握财政支出的衡量指标可以用财政支出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

常用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作为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

用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财政分配的规模,反映了财政分配的真实规模,也反映了财政分配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程度,更能反映财政分配的真实状况。

2.我国选用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国民收入。

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选用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分母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

衡量财政分配规模应采用的指标是财政支出/国民生产总值。

二、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1.掌握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财政支出无论是从绝对量上还是从相对量上来看,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熟悉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财政支出规模趋势的分析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主要有: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等。

三、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熟悉)1.了解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情况从1978年至1996年,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2.掌握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的原因政策性调整、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和统计原因第四节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财政支出必须讲究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主要体现在:1.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宽。

2.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的效益标准。

3.择优的标准不同——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1.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法以及公共劳务收费法。

2.掌握各方法适用的领域:方法适用范围(一)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特别适用于投资性支出项目。

(二)最低费用法适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三)“公共劳务”收费法对于那些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但其经济效益难以直接衡量,而其产品可以全部或部分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教育、交通等支出),适宜采用公共劳务收费法。

公共劳务的定价:1.免费和低价政策如强制进行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等。

2.平价政策如公路、公园、铁路、医疗。

3.高价政策3.熟悉成本-效益分析法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内容第一节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性支出。

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还有工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等。

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张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一、行政管理费与国防费支出1.掌握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类。

2.掌握行政管理支出的趋势从世界各国的一般情况看,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曾一度出现下降的趋势,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行政管理支出一度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3.熟悉国防费支出的内容: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我国国防费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安排,实行财政拨款制度。

二、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支出1.掌握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包括教育支出、科学研究费支出、卫生支出等。

2.掌握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改革的内容(1)教育支出发展中国家当前教育支出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加大对初等教育的投资,提高初等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

(2)科学研究支出用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是基础科学)的经费应由政府承担,而那些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充分弥补成本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研究),则可由微观主体来承担。

我国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支出及其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有所提高。

(3)卫生支出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大外部效应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因此应由政府提供公共卫生。

此外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公平的收入分配。

3.加强管理,提高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效益(1)逐步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2)改革和完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3)改革事业单位管理形式;我国原来的事业单位管理办法,是依据经费自给率的大小,划分为全额管理、差额管理和自收自支三种管理形式。

(4)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办法;新的分配办法是在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实行“零基预算法”。

(5)多种形式发展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实行收支统一管理。

三、财政投资性支出注意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内容:基础设施投资、财政农业投资等(一)掌握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标准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1)掌握政府投资与非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非政府部门投资政府投资盈利性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可以不盈利或微利,但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项目规模一般无力承担规模较大的投资项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目,只能从事周转快、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

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效益标准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2)影响政府投资与非政府部门投资在世界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的两个主要因素:经济体制的差异;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3)了解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的概念。

2.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

(二)基础设施投资1.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征。

应该由政府支持基础设施投资。

2.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可以归类为混合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了解基础设施投资的五种提供方式。

3.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

掌握财政投融资的五个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应由政府预算投资形成。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三)财政农业投资1.了解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2.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和重点财政农业投资应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3.了解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的支农政策第二节转移性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内容社会保障制度由德国的俾斯麦政府于19世纪80年代首创。

社会保障能起到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作用。

掌握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和社会优抚。

掌握其具体内容,注意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类型解释具体内容(1)社会保险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

①养老保险:主要对象是工商业的广大劳动者。

②失业(待业)保险:与养老保险相比,失业保险基金征集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