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治共88页文档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与管理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与管理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局部或全局性缺血、缺氧、坏死或功能障碍的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成年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
尽管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改善,对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和管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一)临床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常常导致饮食问题,甚至引发各种并发症。
为了准确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估:1. 观察食物进入口腔的协调性和控制力度:注意观察患者进食时的协调性和控制力度,包括舌头的活动、颚的升降等。
2. 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喉咙异物感等症状,以及进食过程中是否有呛咳现象。
3. 听诊颈部:听诊颈部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吞咽声音是否正常。
(二)影像学评估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评估,除了临床评估之外,影像学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像学检查包括:1. 简单口咽头颈部X线检查:可初步判断患者的吞咽功能是否异常,并排除咽部异物等问题。
2. 功能X线检查:通过使用钡剂来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患者的吞咽功能是否受损。
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管理(一)保持饮食安全对于脑卒中患者,由于吞咽功能受损,进食时常常会导致食物误吸,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因此,保障患者的饮食安全非常重要。
1. 配备专业的饮食治疗师:专业的饮食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吞咽评估结果,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包括食物的质地、颗粒度等。
2. 注意饮食纹理:根据吞咽评估结果,合理选择食物的纹理,避免患者误吸食物。
(二)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吞咽康复训练能够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提高饮食自主性。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法讲课文档
取穴及手法:
下关、颊车、地仓、风池、风府、 廉泉、金津、玉液、天容、天窗、 通里、合谷。下关:用1.5吋毫针垂
直进针1吋,用轻手法提插捻转,有针 感即可;颊车:用1吋毫针垂直进针
0.5吋,用捻转手法,有针感即可; 地仓:用1吋毫针向颊车方向进针0.5 吋,用捻转手法,有针感即可;
第二十页,共32页。
正常的吞咽运动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 口腔期、咽喉期、食道期。
1、口腔期 口闭合包住食物,通过吐液的 分泌和牙齿地咀嚼形成食团后,舌的前端 上提,其次是中央部,接着是后部1/3, 像活塞一样向后作快速的波浪式运动, 把舌中央部的食物推送至咽喉部。
2、咽喉期 食物达咽喉时,软颚弓上提 把鼻咽腔封堵,防止食物进入鼻腔。
正常:
10级 进食、吞咽能力正常。
第十六页,共32页。
疗效判断标准: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吞 咽分级提高1级;
显效:吞咽障碍缓解2级,或
接近正常。
第十七页,共32页。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吞咽能力评价方法
Ⅰ
舌 肌 可紧抵上腭及左右 牙龈
Ⅱ
Ⅲ
可紧抵上腭但不能 可上抬但不能
抵左右牙龈
达上腭
1、物理治疗 1.1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 咽部冷刺 激系使用冰冻的棉棒沾少许水,轻 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 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寒冷刺激能 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 使之易于诱发而且吞咽有力,使吞 咽反射易于发生。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1.2 电刺激治疗 用经皮电刺激治疗仪或 吞咽障碍治疗仪。将电极放置于颈部, 并连接手持的电极刺激器(以电池为 动力)。每日给予电刺激持续1小时。 1.3 生物反馈法 在頦下放置表面电极, 记录舌骨上肌群的活动。用热刺激和 声带内收练习进行康复训练,10周后 从这个生物反馈系统反馈的资料表明 肌肉活动加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1)
二、侧方吞咽
吞咽食物后,头颈部向两侧做侧屈或转动,过 程中可使同侧梨状隐窝变窄,挤出残留食物; 同时另一侧梨状隐窝变浅,咽部运动,可去除 残留食物。
三、低头吞咽
吞咽时颈部尽量前屈,会厌向后移位, 使会厌谷空间扩大,避免食物渗入喉前庭, 利于保护气道
四、点头吞咽
吞咽食物后,先颈部后屈,然后颈部尽 量前屈,同时做空吞咽动作。颈部后屈时 会厌谷变狭小,可挤出残留食物。
•脑干病变————咽期障碍,吞咽反射减弱 或消失,误吸较明显,治疗效果欠佳
一、洼田饮水试验(30ML温开水) Ⅰ级:能一次喝完,无呛咳 Ⅱ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 Ⅲ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 Ⅳ级: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 Ⅴ级:常常呛咳,难以全部喝完 能准确发现口腔期异常
方法:患者坐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患者 的喉结和舌骨处,让患者尽量快速反复吞 咽,喉结和舌骨随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 前上移动然后复位,通过手指确认这种上 下运动
记录30秒内吞咽的次数和喉上抬的幅度
带有录像功能的X线光机,记录整个吞咽过 程
表情肌电图
超声检测
面、颊唇、 微笑来练习唇运动,加强唇力量
方法: 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以 推压,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 然后突然松手(声门打开,呼气发声)
可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 有助于去除咽部残留物
正确的进食姿势 坐位
先易后难
易吞咽的食物特征:密度均一、有适度粘 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道时易变形, 不在粘膜上残留,如:布丁、蛋羹、豆腐 等较稠的食物
包括勺子,吸管,杯子等 勺子选择凹陷部分小的,易于送入 杯子可使用带有切口的纸杯,防止在喝水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及康复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及康复治疗进展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脑卒中可能导致大脑皮质、皮质下结构以及脑干等部位受损,影响吞咽中枢的正常功能。
其次,神经肌肉损伤会导致吞咽相关肌肉的力量、协调性和灵活性下降。
此外,感觉障碍也可能影响患者对食物的感知和吞咽反射的触发。
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1、临床评估医生通过询问病史、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进行口腔和喉部检查等方法,初步了解患者的吞咽情况。
包括观察患者饮水时是否出现呛咳、吞咽后口腔内是否有残留食物等。
2、吞咽造影检查这是评估吞咽障碍的“金标准”。
患者在 X 线下吞食造影剂,医生可以动态观察吞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况,如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的运动、协调性以及有无异常滞留、反流等。
3、纤维喉镜吞咽功能检查通过纤维喉镜直接观察喉部结构和吞咽时的运动情况,评估声带的闭合、会厌的活动以及食物是否进入气道等。
4、吞咽功能量表评估常用的量表如洼田饮水试验,让患者喝下一定量的水,根据饮水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吞咽功能。
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1、基础训练包括口腔感觉训练、口腔运动训练和吞咽姿势调整。
口腔感觉训练如冷刺激、触觉刺激等,以提高口腔感觉敏感度;口腔运动训练包括唇部、舌部和下颌的运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吞咽姿势调整如低头吞咽、转头吞咽等,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
2、吞咽电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吞咽相关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和神经功能恢复。
常见的有电刺激咽部肌肉、舌骨上肌群等。
3、球囊扩张术对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可采用球囊扩张术,通过扩张环咽肌来改善吞咽通道的通畅性。
4、吞咽生物反馈治疗利用仪器监测吞咽过程中的生理参数,如肌肉电活动、压力等,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患者,帮助患者调整吞咽动作。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
卒中后吞咽困难吞咽困难(dysphagia),是指吞咽过程中的异常。
包括卒中在内的多种疾病都可造成吞咽困难。
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特征是不能够安全的将食物或者液体从口腔送至胃内,但没有误吸。
它也包括口准备阶段的异常,例如咀嚼和舌运动的异常。
正常的吞咽过程常常分为四个阶段:口准备阶段、口自主阶段、咽阶段和食管阶段。
与卒中密切相关的是前三个阶段。
口准备阶段是咀嚼食物,形成可吞咽的食团;口自主阶段是指将可吞咽的食团从口腔前部向口腔后部推送,直至咽部;咽阶段是指食物通过咽部的过程。
前三个阶段中,75%的患者系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其中90%发生于急性脑卒中。
45%的入院卒中患者存在吞咽困难。
它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吞咽困难与卒中严重性相关,并可能导致不良预后。
误吸与卒中后肺炎危险增加相关。
营养不良也很常见,入院卒中患者中,15%存在营养不良,在卒中后第一周时可增加至30%。
营养不良与不良预后及恢复缓慢相关。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中风”、“音痱”、“喉痹”范畴,本病病位多在心、肝、脾经,主要病机是由风、火、痰、瘀、气虚所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逆乱,瘀血阻滞,痹阻脉络、痰瘀互结、压迫脑髓,以致神明不用。
【西医发病机制】通常认为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可能是由于损伤脑干或双侧皮质-延髓束,但也有文献报道称皮质、皮质下核团、皮质下行传导纤维、小脑等部位的损伤都有可能造成吞咽功能异常。
吞咽功能是多个层次和水平相互调节的一种复杂的生理活动,任何一个层次或者水平的损伤都可能造成整个调节网络的破坏,从而造成吞咽困难。
(一)皮质损伤后吞咽困难的机制皮质病变多损伤咽部吞咽,脑干梗死导致的吞咽困难主要是吞咽过程中的咽阶段(食物通过咽部的过程)延长。
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损伤皮质吞咽中枢能产生最大程度的吞咽障碍,原因可能是吞咽中枢破坏后不能调整吞咽持续时间和强度,不能协调面肌、舌肌、咀嚼肌的相互运动。
1、单侧皮质损伤后吞咽困难的机制单侧皮质损伤由于参与吞咽的后组颅神经有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支配,吞咽困难并不局限于以往有卒中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等容易导致小的腔隙性梗塞或皮质延髓束变性等疾病的患者,一侧半球损伤导致一侧皮质损伤或它们与脑干联系纤维的损伤均能导致吞咽困难。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新技术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新技术脑卒中,这一严重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还常常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这一棘手的问题。
吞咽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寻找有效的康复新技术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康复技术应运而生,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项。
通过将电极放置在患者的吞咽相关肌肉上,给予适当的电刺激,能够增强肌肉的收缩力量和协调性。
这种刺激可以激活吞咽反射通路,促进神经的重塑和修复,从而提高吞咽功能。
吞咽生物反馈训练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
它利用专门的设备,实时监测患者在吞咽过程中的生理参数,如肌肉活动、吞咽压力等,并将这些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反馈给患者和治疗师。
患者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吞咽动作,逐渐改善吞咽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虚拟现实技术在吞咽康复中也逐渐崭露头角。
通过创建虚拟的吞咽场景,让患者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进行吞咽训练。
这种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训练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也能更有效地模拟真实的吞咽情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
此外,经颅磁刺激技术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中也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它通过磁场作用于大脑皮层,调节神经活动,改善吞咽相关神经的功能,从而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在康复新技术的应用中,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每个患者的病情、吞咽障碍程度以及身体状况都有所不同。
因此,治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技术,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同时,康复治疗的时机也非常关键。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神经的恢复和功能的改善。
一般来说,在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后,就应尽早开始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在实际的康复过程中,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
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按照治疗师的指导进行训练。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摘要:
一、卒中吞咽障碍的定义和影响
二、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
三、吞咽障碍的营养管理
四、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五、吞咽障碍的并发症管理
六、总结
正文:
一、卒中吞咽障碍的定义和影响
卒中吞咽障碍是指在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吞咽过程的异常,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
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是指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也包括口准备阶段的异常,例如咀嚼和舌运动异常等。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78%。
吞咽障碍不仅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二、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
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包括视频x 线透视吞咽检查(VFSS)、纤维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等。
VFSS 是评价吞咽功能的金标准,能直观地观察到吞咽过程中咽喉部的运动,但其价格昂贵且不便于携带。
FEES 也是吞咽功能检查的重要客观手段,因其价格便宜、便于携带、结果可靠,可以作为VFSS 的
替代方法。
在检测渗透、误吸和滞留方面,该方法与VFSS 同样有效。
对吞咽障碍、呛咳严重因而不适于VFSS 的患者,可以应用FEES 进行吞咽功能检查。
三、吞咽障碍的营养管理
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因此,对吞咽障碍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十分重要。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新策略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新策略脑卒中,这一严重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损伤,还常常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这一棘手的问题。
吞咽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因此,寻找有效的康复策略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吞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肌肉和神经的协调运作。
当脑卒中发生时,大脑中的神经通路受到损伤,从而影响了吞咽相关肌肉的控制和协调。
这就导致了吞咽功能障碍的出现,患者可能会在进食或饮水时出现呛咳、吞咽困难、食物残留等问题。
那么,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有哪些新的康复策略呢?首先,吞咽训练是基础且重要的一环。
通过特定的动作练习,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吞咽的肌肉记忆和协调能力。
比如,唇部运动训练,让患者练习抿嘴、撅嘴等动作,增强唇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舌部运动训练,如伸缩舌头、左右摆动舌头等,以提高舌头的运动能力;还有下颌运动训练,通过开合下颌来锻炼相关肌肉。
这些训练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其次,电刺激疗法也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电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吞咽相关的肌肉和神经,促进肌肉收缩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常见的有电刺激咽部肌肉、舌骨上肌群等。
这种疗法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吞咽反射,提高吞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吞咽姿势的调整也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有时候,仅仅改变患者进食或饮水的姿势,就能够显著改善吞咽情况。
例如,让患者头部稍微前倾、侧倾,或者采取半卧位等姿势,可以减少食物或液体的反流和误吸风险。
除了上述直接针对吞咽功能的康复策略,综合康复治疗也不容忽视。
脑卒中患者往往存在身体其他方面的功能障碍,如肢体运动障碍、平衡功能障碍等。
通过综合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有助于提高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
比如,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增强患者的体力和耐力,为吞咽训练提供更好的身体基础;进行平衡功能训练,使患者在进食时能够保持稳定的体位,减少因身体晃动而导致的吞咽问题。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策略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策略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诸多严重影响,其中吞咽功能障碍更是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进食困难、营养不良、误吸引发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吞咽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生理过程。
它涉及到口腔、咽、喉和食管等多个部位的协同作用。
当脑卒中发生后,由于脑部神经受损,控制吞咽的肌肉可能会出现无力、不协调或麻痹等情况,从而影响正常的吞咽功能。
在康复治疗策略中,首先要进行的是吞咽功能的评估。
这通常包括临床吞咽评估和仪器评估。
临床吞咽评估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询问病史以及进行一些简单的试验,如饮水试验等,来初步判断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
而仪器评估则更加精确,如吞咽造影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食物在吞咽过程中的流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误吸等问题。
对于吞咽功能障碍较轻的患者,口腔运动训练是一种常用的康复方法。
这包括唇部、舌头、下颌等部位的运动训练。
例如,让患者进行唇部的紧闭、张开、噘嘴等动作,以增强唇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通过舌头的前伸、后缩、侧方运动等练习,提高舌头的运动能力;还有下颌的上下、左右运动,帮助改善下颌的控制能力。
吞咽姿势的调整也是一项重要的康复措施。
比如,让患者采取低头吞咽的姿势,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帮助食物顺利通过咽部;或者采用转头吞咽的方式,有助于关闭一侧的梨状隐窝,减少食物残留和误吸的风险。
在饮食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可能需要先采用鼻饲饮食来保证营养摄入。
随着吞咽功能的逐渐恢复,再逐渐过渡到糊状食物、半流质食物,最后到正常饮食。
同时,食物的质地、温度和一口量等都需要精心控制。
食物质地应从柔软、易吞咽的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一口量也要适中,过少可能无法满足营养需求,过多则容易导致误吸。
最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治
照指令完成试验。
17
反复唾液吞咽测试:
被检查者采取坐位,卧床时采取放松体位。
检查者将手指放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
尽量快速反复吞咽,观察30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吞 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的次数。
牙齿状态、口腔卫生、构音、发声(开鼻声:软腭 麻痹;湿性嘶哑:声带上部有唾液等残留)、口腔 内知觉、味觉、随意性咳嗽等。
16
吞咽功能评价:
吞咽功能:在床边可进行的测试有以下两种。
反复唾液吞咽测试
饮水试验: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评定吞咽障碍的实验
方法,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
8
咽阶段障碍的表现
喉结构上提前旋不能或不
会厌返折、喉口关闭、
充分或延迟
声门关闭不全
误吸 音质变化
无效吞咽 食物梗阻感 用力吞咽 咽部食物滞留 重复吞咽
环咽肌开放不全
咽肌收缩 食物滞留、重复吞咽
软腭与咽后壁封闭障碍 鼻反流
9
混合型卒中人群
17%
dysphagia dysphagia normal
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加强舌和咀嚼肌的
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改善摄食和吞咽能力,
减少吸入性肺炎、窒息、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
发生。
同时可以增强患者自我生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社会、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24
介入时间:
吞咽障碍病人,如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没有
先行期:意识状态、有无高级脑功能障碍影响、食欲。 准备相:开口、闭唇、摄食、食物从口中洒落、舌部运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与康复训练
的胶冻样食物,如果冻、香 蕉、
蛋羹、豆腐等。
(3) 食具:开始选择小
而浅的勺子 。
3.3进食训练
(4) 每次进食前:先用冰
棉棒刺激诱发吞咽动作, 确定有吞咽功能后才开 始进食。
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 在舌根以利于吞咽。
3.3进食训练
(4) 每次进食前:先用冰
当患者发生咳嗽时,应停止喂食,让患者至少休 息半小时以后再试。
若发生哽咽、呛咳情况,应立即将食物排出:以 手挖出、拍背,或用吸痰管吸出。
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Hale Waihona Puke 使舌尽量向前伸出(10次)
咽部冷刺激1次
舌及左右口角(10次)
咽部冷刺激1次
发音“a”、”wu”(10次)
咽部冷刺激1次
下颌运动训练(10次)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
案例
患者黄金来,男性,44岁,主因:左侧肢体麻木伴头 晕,恶心,呕吐10小时,于15.9.28急诊入院。诊 断:头晕待查 脑梗塞。无过敏无既往史。神清,语 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应灵敏。被动体位。行 一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给予吸氧,多功能 监测,给以依达拉奉,改善微循环。川穹活血化淤血, 奥扎抗血小板聚集,小牛营养神经,泮托抑酸护胃,, 并给予补钾止晕治疗。氯比格雷片,阿乐口服抗血小 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 百分率 81.14 淋巴细胞百分利率 13.94 高密度脂 蛋白 0.98 。患者吞咽困难,给予留置胃管,并给予 吞咽一日两次
1级:可一口喝完,不超过5秒的时间,无呛咳、停顿
2级:可一口喝完,但超过5秒的时间;或是分两次喝完,无呛咳、停顿
3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 4级: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 5级:常发生呛咳,难以全部喝完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脑卒中,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后遗症,其中吞咽障碍便是常见且棘手的问题之一。
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误吸、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吞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肌肉和神经的协同作用。
脑卒中后,由于大脑受损,控制吞咽的神经通路可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吞咽肌肉无力、不协调或感觉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呛咳、食物残留等症状。
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临床医生的观察、评估量表和影像学检查,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主观性较强、不够精准等。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可以对大量的吞咽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从而建立更加准确和客观的诊断模型。
例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患者吞咽时的口腔、咽喉部影像进行分析,能够更精确地评估肌肉运动和吞咽动作的协调性。
在诊断方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可以结合多种数据来源,包括视频吞咽造影、肌电图、喉镜检查等,综合分析患者的吞咽功能。
这些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量化吞咽过程中的异常表现,为医生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与传统方法相比,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缩短了诊断时间,为患者的早期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机。
在治疗方面,人工智能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人工智能的康复训练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些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的训练动作,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吞咽技巧。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预测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
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史、治疗过程和康复进展等数据,预测模型能够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未来恢复的可能性和时间的估计,以便医生调整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尽管人工智能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最新卒中吞咽障碍。PPT课件
脱管和堵管的护理
• 加强沟通和宣教,讲解插胃管的意义、拔胃管的危害性, 及带管在床上活动的注意事项。
• 对于严重躁动的患者,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 • 及时有效的约束肢体:护士应充分评估置管病人的耐受程
度的基础上,对有拔管倾向或拔管行为的病人缺乏看护时 给予肢体约束。使用前必须征得家属同意。
• 妥善固定:每班检查胃管的插入长度并做好交接班,及时 更换固定胃管的胶布,及时去除面部的油渍、汗渍、口腔 分泌物。
营养不良
• 由于卒中后通常出现营养不良而影响患者 的恢 复,因此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
• 许多患者由于存在吞咽障碍或神志不清而 不能 经口进食,通常需要静脉输液 。
• 很少有必要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 。 • 发病48小时不能进食者放置胃管,鼻饲。 • 如果预期需要长期管饲,经皮胃造瘘效果
经口进食护理
咽困难亚表
吞咽功能分级标准
1级:唾液误吸 2级:食物误吸 3级:水的误吸 4级:机会误吸 5级:口腔问题 6级:轻度问题 7级:正常范围 1-3级吞咽功能患者需鼻饲,4-7级吞咽功能患
者可经口进食
洼田饮水试验
• 让患者取坐位饮温水30ml,观察饮水情况, 根据有无呛咳及分饮次数多少进行评定。 评定标准:
脱水的护理
• 临床对于腹泻及血糖高的患者要注意及时 补充水的摄入。
•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 注意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化。
• 基础训练 • 摄食训练
康复护理
基础训练
• 1、用手指、棉签、压舌板等刺激面颊部内外、唇 周、舌部等;
• 2、发音训练:患者张口发“a”音,并向两侧运动 发“yi”音、然后再发“wu”音;
安静误吸是指唾液或食物进入声带以下但没 有呛咳或其他任何临床表现。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