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中背景矫正技术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第二章答案

仪器分析第二章答案

仪器分析要点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6.试述速率方程中A, B, C三项的物理意义. H-u曲线有何用途?曲线的形状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A 称为涡流扩散项 ,B 为分子扩散项,C 为传质阻力项。

下面分别讨论各项的意义:(1) 涡流扩散项 A气体碰到填充物颗粒时,不断地改变流动方向,使试样组分在气相中形成类似“涡流”的流动,因而引起色谱的扩张。

由于 A=2λdp ,表明 A 与填充物的平均颗粒直径 dp 的大小和填充的不均匀性λ有关,而与载气性质、线速度和组分无关,因此使用适当细粒度和颗粒均匀的担体,并尽量填充均匀,是减少涡流扩散,提高柱效的有效途径。

(2) 分子扩散项 B/u由于试样组分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后,是以“塞子”的形式存在于柱的很小一段空间中,在“塞子”的前后 ( 纵向 ) 存在着浓差而形成浓度梯度,因此使运动着的分子产生纵向扩散。

而 B=2rDgr 是因载体填充在柱内而引起气体扩散路径弯曲的因数 ( 弯曲因子 ) , D g 为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

分子扩散项与 D g 的大小成正比,而 D g 与组分及载气的性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组分,其 D g 小 , 反比于载气密度的平方根或载气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所以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 ( 如氮气 ) ,可使 B 项降低, D g 随柱温增高而增加,但反比于柱压。

仪器分析简答题

仪器分析简答题

仪器分析基本原理1、简述仪器分析的一般流程。

一个完整的仪器分析流程应包括取样、样品的预处理(溶样、分离、提纯和制备)、仪器测定、数据处理、结果表达、提供分析报告、对结果进行研究和解释等过程。

2、比较标准加入法与标准曲线法的优缺点。

标准曲线法的优点是大批量样品测定非常方便。

缺点是:对个别样品测定仍需配制标准系列,手续比较麻烦,特别是遇到组成复杂的样品测定,标准样的组成难以与其相近,基体效应差别较大,测定的准确度欠佳。

标准加入法的优点是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基体干扰,对成分复杂的少量样品测定和低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缺点是不能消除背景吸收,对批量样品测定手续太繁,不宜采用。

3、简述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之间的差异。

发射光谱:给样品以能量,比如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外层电子由基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电子不稳定,会以光辐射的形式是放出能量,而回到基态或较低的能级。

得到线状光谱。

吸收光谱: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样品,样品会吸收一部分光,照射前后就有光强度的变化,记录这种变化得到的是吸收光谱,如分子、原子吸收光谱. 区别:发射光谱是指样品本身产生的光谱被检测器接收。

比如ICP,样品本身被激发,然后回到基态,发射出特征光谱。

发射光谱一般没有光源,如果有光源那也是作为波长确认之用。

在测定时该光源也肯定处于关闭状态。

吸收光谱是光源发射的光谱被样品吸收了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光谱被检测器接收。

比如原子吸收光谱,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光谱被样品吸收了一部分,检测器则接收剩余的那部分。

吸收光谱都有光源,测定时光源始终工作,并且光源、样品、检测器在一直线(中间反射镜不算)。

紫外-可见分析技术1、简述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

(1)温度:在室温范围内,温度对吸收光谱的影响不大。

在低温时,吸收强度有所增大;在高温时,谱带变宽,谱带精细结构消失。

(2)溶剂:由于紫外光谱的测定大多数在溶液中进行,而溶剂的不同将会使吸收带的位置及吸收曲线的形态有较大的影响。

药品检验员综合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药品检验员综合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药品检验员综合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单选题). 影响药物有效性的检查项目不包括( )A、结晶细度及晶型B、含量均匀度C、稀释度D、酸度正确答案:D2、(单选题). 储存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储存装置每( )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储存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应当对本单位的储存装置每( )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二,三B、三,二C、二,一D、一,二正确答案:D3、(单选题). 《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氧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TLC法B、GC法C、UV法D、HPLC法正确答案:D4、(单选题). 用分析天平称得某物0.2541G.,加水溶解并转移至25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该溶液每毫升中含溶质( )。

A、0.010G.B、10.20 mgC、10.164 mgD、10.16 mg正确答案:D5、 .(单选题). 贮存易燃易爆,强氧化性物质时,最高温度不能高于( )。

A、20℃B、35℃C、30℃D、10℃正确答案:C6、(单选题)技术内容相同,编号方法完全相对应,此种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属于( )。

A、引用B、等效采用C、等同采用D、非等效采用正确答案:C7、(单选题).G.B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中将实验室用水分为三个等级,各级别的吸光度(254nm,lcm光程)为( )。

A、一级水≤0.0001;二级水≤0.001;三级水:无要求B、一级水≤0.001;二级水≤0.01;三级水≤0.1C、一级水≤0.001;二级水≤0.01;三级水:无变求D、一级水≤0.001;二级水≤ 0.1;三级水:无要求正确答案:C8、 .(单选题). 下列药品需要用专柜由专人负责贮存的是( )。

A、KOHB、KCNC、KMnO4D、浓H2SO4正确答案:B9、(单选题). 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光区使用的光源是()A、空心阴极灯B、Nemst灯C、宛灯D、硅碳棒正确答案:C10、(单选题). 下列各措施中可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A、校准天平B、增加平行测定次数C、进行空白试验D、进行对照试验正确答案:B11、(单选题). 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铜的灵敏度为0. 04ug/mL(1%),当某试祥含铜的质量分数约为0.1%时,如配制成25. 00mL溶液,使试p液的浓度在灵敏度的25~ 100倍的范围内,至少应称取的试样为( )G.A、0.1B、0.001C、0.01D、0.025正确答案:D12、(单选题). 薄层色谱中,不常用到的固定相是( )A、甲醇一水B、微晶纤维素C、硅胶G硅胶GF254D、硅胶H硅胶HF254正确答案:A13、(单选题).标准溶液标定和复标时,每人一般最少应做3个平行测定,每人的每个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及两人的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不得大于()A、0.05%B、0.2%C、0.1%D、0.01%正确答案:C14、 (单选题). 在工作中职工要做的到举止得体,你的理解是,( )A、工作中行为动作要适当,不要有过分和出格的行为。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1.解释下列名词:(1)原子吸收线和原子发射线;(2)宽带吸收和窄带吸收;(3)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4)谱线的自然宽度和变宽;(5)谱线的热变宽和压力变宽;(6)石墨炉原子化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7)光谱通带;(8)基体改进剂;(9)特征浓度和特征质量;(10)共振原子荧光和非共振原子荧光。

答:(1)原子吸收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不同的较高能态产生的光谱线;原子发射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光能、电能或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较高的能态,然后从较高的能态跃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光谱线。

(2)分子或离子的吸收为宽带吸收;气态基态原子的吸收为窄带吸收。

(3)积分吸收是吸收线轮廓的内的总面积即吸收系数对频率的积分;峰值吸收是中心频率0两旁很窄(d 0)范围内的积分吸收。

(4)在无外界条件影响时,谱线的固有宽度称为自然宽度;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谱线宽度增加称为变宽。

(5)谱线的热变宽是由原子在空间作相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压力变宽是由同种辐射原子间或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间相互碰撞产生的谱线变宽,与气体的压力有关,又称为压力变宽。

(6)以石墨管作为电阻发热体使试样中待测元素原子化的方法称为石墨炉原子化法;反应生成的挥发性氢化物在以电加热或火焰加热的石英管原子化器中的原子化称为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

(7)光谱通带是指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

(8)基体改进剂是指能改变基体或被测定元素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以避免化学干扰的化学试剂。

(9)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浓度定义为元素的特征浓度;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定义为元素的特征质量。

(10)共振原子荧光是指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和发射的荧光波长相同时产生的荧光;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和发射的荧光波长不相同时产生的荧光称为非共振原子荧光。

2.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使用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为什么可以发射出强度大的锐线光源?答:因为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约为103nm,所以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使用锐线光源;由于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一般在1~20 mA,放电时的温度较低,被溅射出的阴极自由原子密度也很低,同时又因为是在低压气氛中放电,因此发射线的热变宽D、压力变宽L和自吸变宽都很小,辐射出的特征谱线是半宽度很窄的锐线(104~10 3 nm)。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又称原子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汽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由特征谱线的特征性和谱线被减弱的程度对待测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仪器分析的方法。

中文名原子吸收光谱法外文名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光线范围紫外光和可见光出现时间上世纪50年代简称AAS测定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别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

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

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使入射光减弱。

特征谱线因吸收而减弱的程度称吸光度A,在线性范围内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A=KC式中K为常数;C为试样浓度;K包含了所有的常数。

此式就是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由于原子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原子对辐射的吸收都是有选择性的。

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元素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具有不同的特征。

由此可作为元素定性的依据,而吸收辐射的强度可作为定量的依据。

AAS现已成为无机元素定量分析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

该法主要适用样品中微量及痕量组分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谱线轮廓原子吸收光谱线并不是严格几何意义上的线,而是占据着有限的相当窄的频率或波长范围,即有一定的宽度。

原子吸收光谱的轮廓以原子吸收谱线的中心波长和半宽度来表征。

中心波长由原子能级决定。

大学工业分析技术原子吸收多选题

大学工业分析技术原子吸收多选题

1多选题[2]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的结构包括()。

A.燃烧器B.预混合室C.雾化器D.石墨管2多选题[2]预混合型火焰原子化器的组成部件中有()。

A.雾化器B.燃烧器C.石墨管D.预混合室3多选题[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

A.光源B.原子化器C.单色器D.检测系统4多选题[2]属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部件有()。

A.光源B.原子化器C.热导池检测器D.单色器5多选题[2]关于高压气瓶存放及安全使用,正确的说法是()。

A.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以防倒灌B.使用钢瓶中的气体时要用减压阀,各种气体的减压阀可通用C.气瓶可以混用,没有影响D.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l0m6多选题[2]使用乙炔钢瓶气体时,管路接头不可以用的是()。

A.铜接头B.锌铜合金接头C.不锈钢接头D.银铜合金接头7多选题[3]充有氖气的空心阴极灯点燃后,辉光颜色为()时应做处理。

A.粉色B.白色C.橙色D.蓝色8多选题[2]下列光源不能作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的是()。

A.钨灯B.氘灯C.直流电弧D.空心阴极灯9多选题[1]下列关于空心阴极灯使用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预热时间为20~30min以上B.长期不用,应定期点燃处理C.低熔点的灯用完后,等冷却后才能移动D.测量过程中可以打开灯室盖调整10多选题[2]下列关于原子吸收法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灯电源开关后,应慢慢将电流调至规定值B.空心阴极灯如长期搁置不用,将会因漏气、气体吸附等原因而不能正常使用,甚至不能点燃,所以,每隔3~4个月,应将不常用的灯通电点燃2~3h,以保持灯的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C.取放或装卸空心阴极灯时,应拿灯座,不要拿灯管,更不要碰灯的石英窗口,以防止灯管破裂或窗口被沾污,导致光能量下降D.空心阴极灯一旦打碎,阴极物质暴露在外面,为了防止阴极材料上的某些有害元素影响人体健康,应按规定对有害材料进行处理,切勿随便乱丢11多选题[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造成谱线变宽的主要原因有()。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下册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编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下册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编

第一章 绪 论 1. 解释下列名词:(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 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单位μg ⋅mL -1)分别为 0.36,0.38,0.35,0.37,0.39。

(1) 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 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38 μg ⋅mL -1,试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解:(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37.0539.037.035.038.036.0=++++=x μg ⋅mL -1标准偏差122222120158.015)37.039.0()37.037.0()37.035.0()37.038.0()37.036.0(1)(-=⋅=--+-+-+-+-=--=∑mL g n x x s ni iμ相对标准偏差 %27.4%10037.00158.0%100=⨯=⨯=x s s r(2)相对误差 %63.2%10038.038.037.0%100-=⨯-=⨯-=μμx E r 。

3. 用次甲基蓝-二氯乙烷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硼时,为制作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质量浓度ρB (单位mg ⋅L -1)分别为0.5,1.0,2.0,3.0,4.0,5.0的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A 分别为0.140,0.160,0.280,0.380,0.410,0.540。

仪器分析简答题

仪器分析简答题

1、在气相色谱中,常以理论塔板数(n)和理论塔板高度(H)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单位柱长(m) 、有效塔板理论数(n有效)表示柱效能。

2、气相色谱的浓度型检测器有 TCD , ECD ;质量型检测器有 FID ,FPD ;其中TCD使用氢气或者氦气气体时灵敏度较高;FID对大多有机物的测定灵敏度较高;ECD只对有电负性的物质有响应。

3.火焰原子吸收法与分光光度法,其共同点都是利用吸收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但二者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原子吸收,后者是分子吸收,所用的光源,前者是锐线光源,后者是连续光源。

4.能否根据理论塔板数来判断分离的可能性?为什么?答:不能,有效塔板数仅表示柱效能的高低,柱分离能力发挥程度的标志,而分离的可能性取决于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

21.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t R2=17min, Y2=1min,n = 16(t R2/Y2)2 =16×(17/1)2 = 4624(2) t’R1= t R1- t M =14-1=13mint”R2=t R2– t M = 17-1 = 16min(3)相对保留值α= t’R2/t’R1=16/13=1.231通常对于填充柱,有效塔板高度约为0.1cm,L=16R2[[α/(α-1)]2﹒H有效=16×1.52×[(1.231/(1.231-1)]2×0.1=102.2cm ≃1m5 .分析某种试样时,两个组分的相对保留值r21=1.11, 柱的有效塔板高度H=1mm,需要多长的色谱柱才能完全分离?解: L=16R2[[α/(α-1)]2﹒H有效=16×1.52×[(1.11/(1.11-1)]2×0.1=366.6cm ≃4m6 .在液相色谱中, 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答: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主要有:(1)提高柱内填料装填的均匀性;(2)改进固定相:(3)粒度; 选择薄壳形担体; 选用低粘度的流动相;(4)适当提高柱温其中,减小粒度是最有效的途径。

原子吸收光谱仪背景校正方式及性能比较

原子吸收光谱仪背景校正方式及性能比较

原子吸收光谱仪背景校正方式及性能比较青岛食品李国栋近年来, 国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发展很快, 已成为各个领域检验工作的重要手段。

如何使用好原子吸收光谱仪器, 使其在检测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这是从事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广大分析工作者努力探求的目标。

在原子吸收使用过程中, 背景校正技术的应用对分析准确度的提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背景吸收干扰是原子化过程中,因样品基体物质产生的分子吸收和光散射而产生的。

背景吸收干扰一般采用扣背景的方式加以校正。

目前购买的商品原子吸收光谱仪具有不同方式的扣背景性能,采用最多的是氘灯校正、塞曼效应和自吸收校正三种。

不同扣背景方式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区别较大。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扣除背景方法通常有三大类:连续光源校正背景,塞曼效应校正背景,空心阴极灯自吸效应校正背景。

(1)连续光源校正背景。

当待测元素波长在紫外波段(180-400nm),采用氘灯或氘空心阴极灯。

波长在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时采用钨或碘钨灯,是现代AAS仪器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校正背景方法,最常见的是氘灯连续光源背景校正。

其原理是用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的辐射作样品光束,测量总的吸收信号,用连续光光源的辐射作参比光束并视为纯背景吸收,光辐射交替通过原子化器,两次所测吸收值相减因而使背景得到校正,这种方法有时产生背景校正不足或过度。

两种光源光强度要匹配,光斑要重合一致,但近年使用氘空心阴极灯可以克服这类不足之处。

(2)塞曼Zeeman效应校正背景是利用光源在磁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的现象校正背景。

这种背景校正可有多种方法:可将磁场施加于空心阴极灯,可将磁场施加于原子化器,可利用横向效应,也可利用其纵向效应,可用恒定磁场,也可用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可分固定磁场和可变磁场强度。

一般用2磁场Zeeman背景校正,近年也有3磁场Zeeman背景校正。

Zee-man校正背景在GFAAS用得比较多,FAAS用得比较少。

塞曼效应扣背景适合全波段的元素分析,操作简单且扣背景能力强,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原子吸收光谱仪发展现状及展望

原子吸收光谱仪发展现状及展望

现代水质分析技术读书报告原发子展吸现收状光及谱展仪望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学号:原子吸收光谱仪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原子吸收光谱仪由于其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简便性高、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于冶金、地质、采矿、石油、轻工、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元素分析。

本文仅就查阅的相关文献简单介绍一下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发展现状、成就及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21世纪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研发进展与趋势作出展望。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仪;技术发展;特征谱线1 引言澳大利亚物理学家 A.Walsh于 1955年首先提出有关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的理论,1959年前苏联物理学家 L’vov研究电加热石墨炉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获得成功。

理论与方法的问世催生了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原子吸收光谱(AAS)仪器的诞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AS仪器也经历了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发展变革过程,经历了由旋钮人工操作的仪器,发展为高度自动化的现代水平的 AAS仪器;由晶体管分离元件到 IC元件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演变过程,AAS 仪器分析功能日臻完善。

2004年德国Analytikjena AG公司在世界上首次推出了ContrAA 300型顺序扫描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标志着新型AAS仪器时代已经正在向我们走来。

30多年来,对光源、分光系统与光电检测元件三大系统,多元素同时测定CS—AAS仪器装置的实验室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2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组成原子吸收光谱仪是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

A 光源作为光源要求发射的待测元素的锐线光谱有足够的强度、背景小、稳定性。

一般采用: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B 原子化器可分为预混合型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石英炉原子化器,阴极溅射原子化器。

C 分光系统(单色器)由凹面反射镜、狭缝或色散元件组成,色散元件为棱镜或衍射光栅。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4-1 . Mg原子的核外层电子31S0→31P1跃迁时吸收共振线的波长为285.21nm,计算在2500K 时其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解:Mg原子的电子跃迁由31S0→31P1 ,则g i/g0=3跃迁时共振吸收波长λ=285.21nmΔEi=h×c/λ=(6.63×10-34)×(3×108)÷(285.31×10-9)=6.97×10-19J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Ni/N0=(g i/g0)×e-ΔEi/kT其中:g i/g0=3ΔEi/kT=-6.97×10-19÷〔1.38×10-23×2500〕代入上式得:Ni/N0=5.0×10-94-2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1.6nm/mm,欲测定Si251.61nm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Si251.43nm和Si251.92nm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答:因为: S1 =W1/D= (251.61-251.43)/1.6= 0.11mmS2 =W2/D=(251.92-251.61)/1.6=0.19mmS1<S2所以应采用0.11mm的狭缝.4-3 .原子吸收光谱产生原理,并比较与原子发射光谱有何不同。

答: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如果外界所提供特定能量(E)的光辐射恰好等于核外层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i)之间的能量差(ΔEi)时,核外层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有基态跃迁到相应激发态,从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的不同在于:原子吸收光谱是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吸收特定的能量,而原子发射光谱是基态原子通过电、热或光致激光等激光光源作用获得能量;原子吸收光谱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所吸收的谱线,而原子发射光谱是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发展历史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发展历史

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是一种根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的方法,具有选择性好、测定精密度高、适用范围广、准确及简便快速等诸多优点,可用于约七十种金属元素及某些非金属元素的定量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仪作为一款经典的分析仪器,在食品、农业、地质、冶金、环境保护、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医疗卫生、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

今天我们来看看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历史。

阶段一: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与科学解释:早在1802年,伍朗斯顿(W.H.Wollaston)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就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的暗线。

1817年,弗劳霍费(J.Fraunhofer)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再次发现了这些暗线,由于当时尚不了解产生这些暗线的原因,于是就将这些暗线称为弗劳霍费线。

1859年,克希荷夫(G.Kirchhoff)与本生(R.Bunson)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发出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收,并且根据钠发射线与暗线在光谱中位置相同这一事实,断定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正是太阳外围大气圈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钠辐射吸收的结果。

阶段二: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产生:原子吸收光谱作为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是从1955年开始的。

这一年澳大利亚的瓦尔西(A.Walsh)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Hilger, Varian Techtron及Perkin -Elmer公司先后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发展了瓦尔西的设计思想。

到了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谱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阶段三:电热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产生:1959年,苏联里沃夫发表了电热原子化技术的第一篇论文。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绝对灵敏度可达到10-12-10-14g,使原子吸收光谱法向前发展了一步。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消除方法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消除方法

标准加入法
应用标准加入法必须注意的问题
1,标准曲线必须是直线。因此不能消除 与浓度有关的干扰和电离干扰。
2,有背景吸收时必须校正背景吸收。 3,空白也必须用标准加入法校正。 4,标准溶液的添加量要合理。
A2=2A1、A3=3A1、A4=4A1。
E,化学分离
大家都知道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干扰少 的分析方法,这是与其它分析方法比较而言, 如发射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这并不是说原子 吸收分析没有干扰。尽管可以采取以上各种简 单的方法消除许多干扰,但仍有不少情况需要 化学分离。 常用的微量金属元素分离富集方法有 共 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流动注射 在线分离富集是一种新方法。操作简单 速度 快 节约试剂
基体改进的机理

基体形成易挥发化合物除去 ………....降低背景 基体形成难挥发化合物………….减少挥发损失 分析元素形成易分解化合物……….易于原子化 分析元素形成热稳定性化合物….减少挥发损失 分析元素形成热稳定性合金…….减少挥发损失 形成氧化性或还原性气氛……….易于原子化
背景吸收的种类
火焰背景 分子吸收
光散射
线性吸收
影响背景吸收的因素
与波长有关 与共存物质的形态 与共存物质的浓度有关 与仪器结构有关 大多是宽带吸收

校正背景的方法
利用临近线校正背景 利用连续光源校正背景 利用塞曼效应校正背景 利用空心阴极灯自吸收校正背景
Fe 271.903
Hg 253.652
Pt 271.904
Co 253.649
Mn 403.307
Zn 213.856
Ga 403.298
Fe 213.859
石墨炉原子化过程

塞曼背景校正

塞曼背景校正

塞曼效应塞曼效应由来在1896年Pieter Zeeman 发现火焰中钠的原子发射光谱线,当置于强磁场的极间(数千高斯场强)分裂成三条或更多的偏光成分。

知道了塞曼裂变有两种,正常的和异常的。

(见图1)正常塞曼效应在磁场的感应下,原子发射或原子吸收光谱线裂变为三个成分,中间的π成分不偏离和保持在原来的波长,它是平行于磁场的偏振线,两个σ成分,高的(σ+)和低的(σ-)和原波长移位和波长间隔相等,它们是垂直于磁场的偏振线, σ+和σ-成分和π 成分的总强度等于未改变前的谱线的强度。

数个明显正常塞曼效应的有:Be 、 Mg 、 Ca 、 Sr 、Ba 、 Cd 和 Zn ,在图1(a )中列举了用285.2镁线为例,在10kG 磁场作用下,σ+ 和σ-成分从π 成分分开至0.0038nm 。

(a) 正常塞曼 裂变 (b) 异常塞曼 裂变图 1 原子线塞曼裂变原理 Zero fieldZero fieldMagnetic Field OnMagnetic Field OnS 01P 1/21S 1/21πP 11πσ-σ+σσ-+Mg285.2 nmNa589.0 nm异常塞曼效应异常塞曼效应正确显示同一结构,但大于1条π成分和大于2条σ成分。

用AA测定的大多数元素出现这种效应,图1(b)列举了在589.0 Na线,下面列出从场致裂变的成分波长。

分裂成分在10kG磁场中塞曼分裂σ- 0.0063nmσ- 0.0038nmπ 0.0013nmπ 0.0013nmσ+ 0.0038nmσ+ 0.0063nm塞曼效应扣背景,磁场仅对原子有作用,对大量的分子和固体微粒不作用。

没有(或轻微)位移的平行于磁场的偏振成分用于测量总的吸收(原子吸收+背景),与共振线偏离位移的垂直于磁场的偏振成分用以测量背景吸收。

完成塞曼扣背景的方法。

在实践中,仪器上实施塞曼背景扣除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和使用方法。

直接或反向塞曼效应的区别直接塞曼—发射光源置在环绕磁场中,从HCL发射的轮廓线裂变为π和σ偏振成分,需要一个偏振器区分:和磁场平行的偏振成分π以及和磁场垂直的偏振成分σ,π发射信号(与磁场平行)用于测量在分析共振线波长处的吸收总和(AA+背景)。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消除方法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消除方法
产生强烈的背景吸收
碱金属氯化物的吸收光谱
基体改进的机理
基体形成易挥发化合物除去 ………....降低背景 基体形成难挥发化合物………….减少挥发损失 分析元素形成易分解化合物……….易于原子化 分析元素形成热稳定性化合物….减少挥发损失 分析元素形成热稳定性合金…….减少挥发损失 形成氧化性或还原性气氛……….易于原子化
目前提高灯电流的高电流部分的电流值是提高自吸收校正背景时的测定灵敏度的有效手yesyes对应原子化器灵活性不需要不需要需要光学轴调节偏振镜磁场sryesyes光强yes灵敏度yesyes校正光谱干扰yesyesyes校正分子吸收190900190900190430波长范围nm塞曼方法自吸收方法d2灯方法wwwdocincomwwwdocincom通过改变灯的结构能够提高灵敏度wwwdocincomwwwdocincom低电流放电时主阴极提供自吸收程度小的谱线用于原子吸收和背景吸光吸收测量原子吸收测定的灵敏度高
常用的塞曼校正模式
原子化器恒定磁场横向调制 原子化器交变磁场纵向调制 原子化器交变磁场横向调制
常用分析线的塞曼分裂模式
常用分析线的塞曼分裂模式
不同观测方向的塞曼分裂
原子化器恒定磁场横向调制
原子化器恒定磁场横向调制
横向调制
同时用一只灯测定和校正背景.适用于全波段 背景校正效果好,能校正具有精细结构的背景 磁场强度的限制 光学器件多,光能量损失导致检出限变坏 一些元素在高浓度区域测定值出现双值
消除化学干扰的方法
改变火焰组分 改变观测高度 添加相应的化学试剂 基体匹配 标准加入法 改变分析线
A,使用高温火焰
使用高温火焰能够抑制和消除很多化学干扰。常用 的高温火焰主要是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能使一些 在空气-乙炔火焰中难力解离的化合物解离。用一氧 化二氮-乙炔火焰测定钙、镁磷酸根离子的共存浓高 达200微克/毫升也没有干扰。

原子吸收常见干扰及校正

原子吸收常见干扰及校正

4 精密度不好
• 1.清洗泵漏水:检查联结部位是否 正确,拧紧锁定螺母.更换清洗泵 组件
• 2.样品回流:清洗泵上面的单向阀 或泵头漏气;
• 3.清洗液抽不上来,清洗泵下面 的单向阀或泵头漏气.
5 曲线线性不好 –石墨炉
• 如果是人工配置的标准曲线,重新配标准曲线 • 仪器自动配置,宝石是否需要清洗 • 石墨炉程序是否设置合适 • 泵是否回液或漏液 • Cd元素是否含氯离子 • 元素灯是否有问题 • 是否有记忆效应
Page 8
Ⅲ. 电离干扰
在高温下原子会电离使基态原子数减少, 吸 收下降, 称电离干扰. 消除的方法是加入过量消电 离剂, 所谓的消电离剂, 是电离电位较低的元素, 加入时, 产生大量电子, 抑制被测元素电离.
K ---- K+ + e Ca2++ e --- Ca
10
Ⅳ. 光谱干扰
吸收线重叠 待测元素分析线与共存元素的吸收线重叠 消除方法: 减小狭缝或换其它分析线.
硝酸+过氧化氢 微波消解
一样
60分钟微波消解 60~120分钟赶酸
一样 配制0.1% 曲拉通
约5分钟
一样
一样
仅塑料管
0.5mL硝酸 0.01mL曲拉通
聚四氟乙烯烧杯 塑料管
8mL硝酸 2mL高氯酸
微波消解罐 (聚四氟乙烯烧杯)
塑料管 4mL硝酸 2mL过氧化氢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样品直接进样和快速消解所需前处理时间最少;试剂消 耗量最少;所需器皿最少。最关键的是引入的本底最小,可能造成的污染也最小。
Ⅱ.化学干扰
化学干扰是指被测原子与共存组分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影响被测元素原子化。 例如:

原子吸收光谱仪 扣除背景

原子吸收光谱仪 扣除背景

原子吸收光谱仪扣除背景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元素浓度。

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分析时,背景信号的干扰往往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扣除背景信号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原子吸收光谱仪扣除背景的原理、方法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原子吸收光谱仪扣除背景的原理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样品中的元素通过原子化的过程转变成原子态,并通过吸收光谱仪中的特定波长的光线吸收能量。

这样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线吸收的能量,可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元素浓度。

然而,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受到许多背景信号的干扰,如底线吸收和基体效应等。

底线吸收主要由样品本身吸收光线引起,而基体效应则是由于样品基体中其他成分的存在而引起的。

因此,为了准确地测定样品中元素的浓度,需要将这些背景信号从测量结果中扣除。

扣除背景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两种:基线修正和背景校正。

二、基线修正方法基线修正方法是通过在样品溶液中添加不含待分析元素的溶液,以模拟样品的底线吸收。

此时用于测量的光谱被称为“基线光谱”。

在测量样品溶液中的光谱时,将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与基线光谱的吸光度相减,即可以得到扣除基线后的样品吸光度。

基线修正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基线溶液,即不含待测元素的溶液。

2. 测量基线溶液的吸光度,得到基线光谱。

3. 准备待测样品溶液。

4. 测量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5. 将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减去基线光谱的吸光度,即得到扣除基线后的样品吸光度。

基线修正方法通过模拟样品的底线吸收,可有效地减小底线吸收的干扰,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三、背景校正方法背景校正方法是通过检测样品和基准溶液之间的吸光度差异来扣除背景信号。

这种方法适用于基体效应较为显著的情况。

背景校正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基准溶液,即只含有待测元素的溶液。

2. 测量基准溶液的吸光度。

3. 准备待测样品溶液。

4. 测量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银的背景干扰及消除

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银的背景干扰及消除

2.3国家一级标准样品验证
选择GBW07234、GBW07307、GBW07306、GBW
07305a、GBw073
50
000和1:200 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J].地质矿产实验室
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厂I'01 30—2006):45—5 1.
12五个国家一级标准样品,按样品分
收稿:2012—12一】4

硝酸,用少量水吹洗杯壁,置于电热板上加热5~10 IIlin使盐类溶解,取下冷却后,移人50 m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止澄清后在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计上分别采用单火焰和火焰加氘灯扣背景两种 方法测定银。 样品分析:称取1.0000 g地质样品,置于100
mL
烧杯中,加少量水湿润样品,加入15 mL盐酸,置于 电热板上加热溶解5~10min,取下,加入5 mL硝 酸,置于电热板上继续加热溶解并蒸至湿盐状,取 下,加人8 mL盐酸,2 mL硝酸,用少量水吹洗杯壁, 置于电热板上加热5~10 min使盐类溶解,取下冷却 后,移人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 置澄清后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采用火焰加氘灯 扣背景方法测定银。

斗咖L,相关系数为O.9997。对样品空白进行12次测
定,得到方法的检出限(以3倍标准偏差计算)为
结语
本文采用氘灯扣背景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
0.069斗如,测定结果见表3。
裹3银的检出限实验(n=12)
样品中的银,有效消除了火焰和样品基体吸收所产 生的背景干扰,很好的解决了原子吸收法测定低含 量银结果偏高的问题,方法简便、快速,经国家一级 标准样品验证,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地质样品中银的
析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5。
万方数据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采用的背景校正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采用的背景校正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采用的背景校正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引入背景信号,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消除背景信号的干扰,需要进行背景校正。

本文将介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用的背景校正方法。

背景校正是通过测量背景信号,然后将其从样品信号中减去,从而消除背景干扰。

常用的背景校正方法有以下几种:1. 空白校正法空白校正法是最常见的背景校正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在进行样品测量之前,先将溶剂或纯水放入光路中进行测量,得到背景信号。

然后再测量样品信号,将背景信号从样品信号中减去,得到净吸光度。

这样可以消除光源的漂移、底线漂移等引起的背景干扰。

2. 空气校正法空气校正法是一种常用的背景校正方法,适用于原子吸收光度计测量气态样品时。

在使用该方法时,先测量空气的吸光度作为背景信号,然后再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将样品吸光度减去背景吸光度,得到净吸光度。

这样可以消除空气中的杂质引起的背景干扰。

3. 空间校正法空间校正法是一种高级的背景校正方法,适用于原子吸收光度计测量液态样品时。

该方法利用了光源的几何特性,通过调整焦距和光路长度,使得样品与背景在光路中的位置相同。

然后进行背景测量和样品测量,将背景信号从样品信号中减去,消除了光源的非均匀性、底线漂移等引起的背景干扰。

4. 内标法内标法是一种精确的背景校正方法,适用于原子吸收光度计测量液态样品时。

该方法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元素,通过测量内标元素的吸光度来进行背景校正。

内标元素应与待测元素的吸收光谱重叠较小,以避免相互干扰。

通过测量内标元素的吸光度,可以准确地消除背景干扰。

以上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用的背景校正方法。

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背景干扰的来源,选择合适的背景校正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在进行背景校正时,还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如保持光源的稳定性、避免光路污染等,以减小背景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连续光源背景校正 "!#
这种方法是在分析线相同波长位置扣除背景, 可 [ ] + 避免两次测量和光源不稳的误差 ; 对连续背景校正 效果好; 在所有仪器背景校正方法中灵敏度最佳; 工 作曲线线性范围好; 对原子化器无任何限制, 在目前 看来是校正 " # # $背景最宜用的方法。 一般认为对于结构背景, 由于连续光源所测吸收 值为通带宽度内的平均背景, 采用氘灯法会产生校正 过度或校正不足。如果共存物的原子对通过单色器 的连续辐射产生吸收, 也会出现补偿过度现象。文献 [ ] 总结了在 * / " # # $ 中使用连续光源背景校正的校 正过度实例, 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高浓度共存元素原子 所引起的, 少部分是结构背景所致。由于氘灯在长波 [ ] + , 但可 范围内能量较低, 因此此法应用波段有限制 见光区的元素基本上不需要在石墨炉上进行检测。 另外, 如果采用单光束会使基线漂移增加, 双光束方 [ ] / 式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在实际使用时, 应精心调配 使氘灯连续光源和空心阴极灯锐线光源强度匹配, 并 [ ] + 尽可能使光斑重合一致 。如 # 0 1 2 4 5 67 0 1公司的 3 # # $(. 1 8 5 9 通过设计空心阴极灯的几何形状和成像 光学部件, 使两种辐射光束穿过完全相同的吸收体 积, 有效地避免了双灯源的采用而带来的光学平衡问 题。使用第二种辐射源以及信号处理方式的改变使 噪声增加, 很强的背景吸收会导致噪声进一步增加, 一 [ ] ! 般不能校正高背景吸收 。针对这个缺点可采用高强 度光源及高频调制电源, 提高数据采集速度也可加以 [ ] & (传统仪器的调谐频率为 & / 改善 。提高调谐频率 ’ ) 可以避免交替测量时间差所带来的校正误差, 目 ( ’ M N 前这 一 技 术 已 有 # 公 司 的 , 0 1 2 4 5 67 0 1 # # $( . 1 8 5 9 3 / J 0 5 6 9 @ 公司的 $ 9 2 1 1 8 C ( C K &及 K (火焰等采用。
[ ] ! 原子吸收中背景吸收干扰的特点 !!"
在7 伴生物分子谱带重叠而引起的吸收 7 8中, 与不挥发颗粒对辐射光的散射, 实际上难以区分, 并 且采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消除。通常将其并称为非特 征衰减、 非特征辐射损失或背景衰减, 甚至叫做背景
收稿日期: % # # # T < # T % "
[ ] < 。从背景吸收的 吸收 (虽然散射不属于吸收现象) 光谱特性来看, 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连续背景, 包 括宽带分子吸收和光散射, 虽有吸收峰, 但在所采用 的光谱通带范围内吸收值变化不大, 它在 7 7 8 中更 为常见; 另一种是背景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明显变化的 结构背景。这主要是由分子内部电子跃迁所产生的。 另外, 7 7 8中还存在着共存元素与分析元素谱线的重 叠, 以及基体对单色器通带内非待测元素特征辐射的 吸收。由于这类光谱干扰通常叠加在背景吸收信号之 上使表观吸光度增加, 故有人在概念的实际使用时, 将 其也视为背景吸收, 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混淆。 6 7 7 8中的分子吸收取决于该分子是否在火焰 中解离及其解离度, 如在较低温火焰中测定容易原子 化的元素时, 伴生物可能与火焰气体生成难分解的氧 化物、 氢氧化物或氰化物等。因此使用较高温度和还 原性强的火焰, 分子数目就会急剧下降。6 7 7 8 的背 景吸收主要是气体分子颗粒散射所引起的, 光散射服 ) 散射定律, 散射光的强度与单位体 从瑞利 (O ) + 2 * 1 I H 积内散射颗粒的数目和颗粒体积的平方成正比, 与波 长的!次方成反比。光散射在设计良好的预混合式
? 1 2 .@ * A B A
6 2 . A 2 3 5 . HP H
! . 0 ( $ % 0 : 1 * 3) E * 0 + 2* . E 5 G A 0 2 3E 1 20 1 ) ) 0 E 2 35 ,Q ) 0 / 5 A . G) Q 3 5 E * 5 .5 ,6 7 7 8) . G9 6 7 7 8) . G H D : G * 3 0 A 3 3 2 3 E 1 2D * . 0 * + 2 3 ) . G 3 A * E ) Q + 2 , * 2 + G 3 5 , E 1 2 2( 2 1 5 G 3 , 5 Q ) 0 / 5 A . G 0 5 2 0 E * 5 .Q ) 0 / 5 A . G 0 5 2 0 E * 5 .A 3 2 G D H H , , G 2 A E 2 * A (+ ) ( R 2 2 ( ) .Q ) 0 / 5 A . G0 5 2 0 E * 5 . 3 2 + , ’ ) Q 3 5 E * 5 .Q ) 0 / 5 A . G0 5 2 0 E * 5 . F : 1 2G 2 L 2 + 5 ( 2 . E5 , D H D H D Q ) 0 / 5 A . G 0 5 2 0 E * 5 . E 2 0 1 . * A 2 5 ,( 5 G 2 .) E 5 ( * 0 ) Q 3 5 E * 5 . 3 2 0 E 5 ( 2 E 2 3 * 3 ) + 3 5 2 L * 2 B 2 G * . E 1 * 3 ) 2 F H S D D D D ; ; : 3 ) ( , . 7 E 5 ( * 0) Q 3 5 E * 5 .3 2 0 E 5 ( 2 E ) 0 / 5 A . G) Q 3 5 E * 5 . G 2 A E 2 * A (+ ) ( ) 0 / 5 A . G D D I Q H D DQ H ;< ; ; 0 5 2 0 E * 5 . R 2 2 ( ) .Q ) 0 / 5 A . G 0 5 2 0 E * 5 . 3 2 + , ’ ) Q 3 5 E * 5 .Q ) 0 / 5 A . G 0 5 2 0 E * 5 . H D H
干 扰 少, 灵 敏 度 高, 选择性好是原子吸收光谱 (7 ) 分析的显著优点, 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 由于 7 8 试样中存在与分析元素伴生的其它组分, 元素与化合 物在高温下的复杂行为以及试验条件的改变使干扰 仍不可避免。特别是背景吸收的存在, 对仪器的设计 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计的发展,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针对背景吸收而进 行的。目前, 在商品仪器中已有氘灯连续光源背景校 正、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和空心阴极灯强脉冲自吸背景 校正等方法, 其中塞曼效应校正背景还衍生出几种不 同的磁场调制与排列方式。本文讨论了火焰原子吸 ) 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9 ) 背 收光谱 (6 7 7 8 6 7 7 8 景吸收干扰的特点, 并概述和评价了现代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的各种背景校正方式。
现代科学仪器 % # # < "
% "
[ ] ! 燃烧器火焰中很少发生 。因此总的说来, " # # $中 背景吸收干扰较少, 而且主要是连续背景, 所以除个 别公司个别型号 (如日立 % ) 以外, 绝大多数仪器 & ’ ’ ’ 都采用氘灯连续光源校正 " 还有的采用了 # # $背景, 氘灯和自吸收法联合校正背景 (如岛津 # ) 。 # ( ) ’ ’ 对* 来说, 形成分子吸收的条件是伴生物分 " # # $ 子具有一定的解离能 ( , 其沸点在原子化 + , & ! ( , ’ .) 阶段的温度区间内, 且灰化时不至于完全蒸发, 其中较 常见的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化物。另外还有伴生物 与原子化器材料 (如石墨中的碳) 的反应生成物, 如在 [ , ] ! / 氮气存在下生成的单氰化物 。* 中的光散射 " # # $ [ ] / 通常要比分子吸收小的多 , 当有机物在惰性气体中 热分解, 或者当挥发性共存组分通过温度较低的区域 [ ] ! 。* 时凝聚常常会有辐射光的散射 " # # $ 中背景吸 收的大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墨炉的设计、 温度程 序、 气流和其它操作参数。原子化器的温度特性和结 构对背景吸收有显著影响, 稳定和均匀的石墨炉温度 [ ] 能减 小 背 景 吸 收 / 。如 # 0 1 2 4 5 67 0 1公 司 的 # # $( 3 和 , 公司的 , . 1 8 5 9 % 0 5 4 ( ’# : 8 9 8 1 # ; ! ’ ’ ’< 8 = 5 0 > ? 2 @ 8 公司的 # / 使分析中 # ( ’ ’ ) ’ ’均采用横向加热石墨炉, 的背景吸收大大减小。通过选择适当的升温程序和原 子化温度一般可以使分子吸收降低, 如果待测元素和 基体挥发性质非常相似, 加入基体改进剂使分析元素 变得较为稳定或是使伴生物变得较易挥发仍是减小背 景吸收的一种有效手段。在 * 氘灯法仍是使 " # # $中, 用最多的仪器背景校正方式, 其次是交流塞曼效应校 正法, 另外还有恒磁塞曼校正法、 氘灯与自吸收联合校 正法、 氘灯与交流塞曼联合校正法等。
原子吸收光谱中的背景吸收及仪器校正技术的发展
陈九武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 武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2 . ! 3 * . ) 4 0 5 (
冯雪松
(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武汉 ! ) " # # $ %
摘要ຫໍສະໝຸດ 介绍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6 ) 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9 ) 背景吸收干扰的特点, 讨论了氘灯 7 7 8 6 7 7 8
[ ] $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 "!%
连续光源背景校正首先由 A 9 5 8 4 9 B 1 0 0于! C ( & 3 年提出。在现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 氘灯校正法 是应用最广泛的仪器校正方法, 尤其是在 " # # $中占 绝对优势。代表产品有 # 0 1 2 4 5 67 0 1公司的 # # $( 3 , / / , . 1 8 5 9 * D E 公司的 C + / C + +F 2 : G # H 1 0 4 1 < 8 = 5 0 > / ? 2 @ 8公司的 # # + ’ ’ I ’ ’及 # # ) ’ ’ 火焰, J 0 5 6 9 @公 / 司的 $ 9 2 1 1 8C ( C K &及 K ( 火 焰, . 1 8 5 1 0公司的 / / / 等。其原理为: 用待测元 $ 4 8 ! ! ’/ / ’/ / ’ " $) ) ’ F 素空心阴极灯的辐射作为样品光束, 测量总的吸收信 号; 用连续光源 (一般是氘灯) 的辐射作为参比光束, 在同一波长下测量吸收值。对于连续背景, 它对空心 阴极灯和连续光源的辐射有相同的吸收。待测原子 对连续光源也有吸收, 但由于元素分析线很窄, 不到 通带宽度的 ! 故可以忽略, 连续光源所测值可视 L, 为纯背景吸收。光辐射交替通过原子化器, 两次所测 吸光值相减使背景得到校正。 /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