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试题_答案解析
原子吸收练习题
![原子吸收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e98a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0.png)
原子吸收练习题一、选择题1. 原子吸收光谱是利用原子在吸收辐射能量(光)时产生的现象和过程进行分析的。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用于无机样品的分析B. 原子吸收光谱可以用于有机和无机样品的分析C. 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用于有机样品的分析D. 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用于液体样品的分析2. 原子吸收光谱的主要原理是基于下列哪个事实?A. 原子在激发态时会产生特定的发射光谱B. 原子在激发态时会通过自发辐射返回基态C. 原子在吸收辐射能量时会跃迁到激发态D. 原子在基态时会发射特定的吸收光谱3.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选择合适的光源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以下哪个光源常用于原子吸收光谱?A. 微波光源B. 氙灯C. 火焰D. 激光4. 原子吸收光谱的检测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哪种?A. 合成光谱B. 发射光谱C. 反射光谱D. 吸收光谱5. 当原子在激发态通过自发辐射返回基态时,以下哪个现象是正确的?A. 原子会产生特定的吸收光谱B. 原子会产生特定的发射光谱C. 原子会发生自发辐射的衰减D. 原子会发生自发辐射的增强二、简答题1. 简要描述原子吸收光谱的仪器装置以及其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的主要仪器装置包括光源、样品室、分光装置和检测器。
光源是用来产生光辐射的装置,常见的光源有氙灯、微波光源等。
样品室是用来放置待测样品的空间,样品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
分光装置用于将入射的白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常见的分光装置有光栅、棱镜等。
检测器用于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处的吸收强度,常见的检测器有光电倍增管、光二极管等。
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是基于原子在吸收辐射能量时发生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然后通过自发辐射返回基态的过程。
当样品中的原子处于基态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谱,产生吸收峰。
通过测量样品在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可以推断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2. 简要说明原子吸收光谱的应用领域。
原子吸收光谱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化分析等领域。
(完整word版)原子吸收光谱试题
![(完整word版)原子吸收光谱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d58df9ccbff121dc368354.png)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试题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 B )A.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问跃迁B. 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 2. 石墨炉的升温程序如下: ( C )A. 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 C. 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 D. 3.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 C ),即吸光度与待测元 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 多普勒效应B. 光电效应C. 朗伯- 比尔定律D. 乳剂特性曲线4. 下列两种方法同属于吸收光谱的是:( D )A. 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B. 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C. 红外光谱和质谱D. 原子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8. 下列哪种方法是由外层电子跃迁引起的? AA. 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B. 原子发射光谱和核磁共振谱C.红外光谱和Rama 光谱D.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9. C2H-Air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Cr )时,最适宜的火焰是性质:( C )A. 化学计量型B. 贫燃型C. 富燃型D. 明亮的火焰10. 在经典AES 分析中,蒸发温度最高的光源是:B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火花D. 火焰 12. 高纯Y2Q 中稀土杂质元素和铁矿石定量全分析分别便用何种激发光源为佳?A. 火花及直流电弧B. 低压交流电弧和火花C.直流电弧和火花D. 直流电弧和低压交流电弧13.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 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 素进行选择题原子核的振动 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 净化、干燥、灰化和原子化定量测定,它广泛用于(A)的定量测定。
A. 低含量元素B. 元素定性C. 高含量元素D. 极微量元素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C)、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 空心阴极灯C. 原子化器D. 辐射源1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D)A.氢灯 B •氘灯 C •钨灯D •空心阴极灯1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B)A.空心阴极灯之后B •原子化器之后C •原子化器之前D.空心阴极灯前17.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C)A. 燃气-助燃气B. 载气C. 燃气D. 助燃气18. 原子吸收光谱测铜的步骤是( A)A. 开机预热-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进样-读数B. 开机预热-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进样-读数C. 开机预热-进样-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读数D. 开机预热-进样-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读数19. 原子吸收光谱光源发出的是(A)A. 单色光B. 复合光C. 白光D. 可见光20. 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D )A. 控制燃烧速度B.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C.提高试样雾化效率D.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23.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能消除的不稳定影响因素是( B )A. 光源B. 原子化器C. 检测器D. 放大器24. 某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线色散率为每纳米1.0 mm ,用它测定某种金属离子,已知该离子的灵敏线为403.3nm,附近还有一条403.5nm的谱线,为了不干扰该金属离子的测定,仪器的狭缝宽度达:( B )A.< 0.5mmB.< 0.2mmC.< 1mmD.< 5mm25.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应选用的光源为(C )A.钨灯B. 能斯特灯C. 空心阴极灯D. 氘灯26. 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C )A. 原子光谱B. 分子光谱C. 可见分子光谱D. 红外光谱27. 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B.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C.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D.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28. 原子吸收分析中,一般来说,电热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的检测极限(C )A.两者相同B.不一定哪种方法低或高C.电热原子化法低D.电热原子化法高二填空题2. 在光谱分析中,灵敏线是指元素特征谱线中强度最大,具有较低激发电位和较大跃迁概率的谱线,最后线是指随着元素含量逐渐减少而最后消失的谱线。
原子吸收章测验试题(环工用)
![原子吸收章测验试题(环工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24183b5727a5e9856a6169.png)
一、填空1.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火焰中,生成的固体颗粒对特征光波产生,使特征光波的部分光不能投射到上。
2.原子吸收法中常用的锐线光源是。
3.原子吸收光谱仪采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和光信号的。
4.原子吸收法中普通火焰指的是火焰,高温火焰指的是。
5.自吸收扣背景指的是。
6.引起吸收线变宽的因素是其中主要是。
7.透过光的强度占入射光的强度的百分数称为。
8.吸收光的强度占入射光的强度的百分数称为。
9.AAS不适于高浓度溶液的测定,以防因光散射导致测定结果偏。
10.原子吸收法定量的基本关系式为。
11.在正确扣除空白之后,标准曲线应当是一条曲线。
12.在正确扣除背景之后,标准加入法定量关系曲线应当是一条曲线。
13.在FAAS中,可以通过改变火焰温度。
二、选择题1.GFAAS的特点是()。
A.灵敏度高 B. 速度快 C.操作简便 D.精密度高2.原子吸收法定量常采用()。
A.标准曲线法B.标准增量法C.归一化法D.内标法3.原子吸收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尽量不采用的无机酸是()A. 王水、HClO4B. HClO4、HNO3C. HCl、HNO3D. H2SO4、H3PO44.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常用光源是()。
A. D2灯B. W灯C.氢灯D.空心阴极灯5.分光光度法要求投射到样品上的光必须是()光。
A.单色光B.复合光C.混合光D.无所谓6.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采取程序升温,其中第二步的作用是()。
A.使溶剂蒸发B. 使待测元素变为气态自由原子C.破坏样品中的基体D.对石墨管进行“清洗”,以消除记忆效应。
7.石墨炉原子化器具备的特点是()。
A.精密度高B.难熔金属(Al、V)易成难离解氧化物C.原子化效率低D. 检出限比火焰原子化器高8.不属于影响火焰原子化的因素有()。
A. 火焰的发射与吸收B.火焰温度C. 雾化程度D.火焰气体类型9.原子吸收法测定汞的原子化方式是( )。
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氢化物发生法D.低温原子化10.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调整吸光度读数的途径不应包括()。
考试试题 - (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离子色谱)
![考试试题 - (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离子色谱)](https://img.taocdn.com/s3/m/566c77045901020207409cd3.png)
离子色谱法一、填空题1.离子交换色谱主要用于有机和无机、离子的分离。
答案:阴阳2.离子排斥色谱主要用于酸、酸和的分离。
答案:有机无机弱醇类3.离子对色谱主要用于表面活性的离子、离子和络合物的分离。
答案:阴阳金属4.离子色谱仪中,抑制器主要起降低淋洗液的和增加被测离子的,改善的作用。
答案:背景电导电导值信噪比5.离子色谱分析样品时,样品中离子价数越高,保留时间,离子半径越大,保留时间。
答案:越长越长6.离子色谱中抑制器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的是树脂填充抑制柱、管状纤维膜抑制器,后来又有了平板微膜抑制器。
目前用得最多的是抑制器。
答案:自身再生7.在离子色谱分析中,为了缩短分析时间,可通过改变分离柱的容量、淋洗液强度和,以及在淋洗液中加入有机改进剂和用梯度淋洗技术来实现。
答案:流速二、判断题1.离子色谱(IC)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
( )答案:正确2.离子色谱的分离方式有3种,即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C)、离子排斥色谱(HPIEC)和离子对色谱(MPIC)。
它们的分离机理是相同的。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它们的分离机理是不同的。
3.离子色谱分析中,其淋洗液的流速和被测离子的保留时间之间存在一种反比的关系。
( )答案:正确4.当改变离子色谱淋洗液的流速时,待测离子的洗脱顺序将会发生改变。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待测离子的洗脱顺序不会改变。
5.离子色谱分离柱的长度将直接影响理论塔板数(即柱效),当样品中被测离子的浓度远远小于其他离子的浓度时,可以用较长的分离柱以增加柱容量。
( )答案:正确6.离子色谱分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分离机理、抑制原理是相似的。
( ) 答案:正确7.离子色谱分析样品时,可以用去离子水稀释样品,还可以用淋洗液做稀释剂,以减小水负峰的影响。
( )答案:正确8.离子色谱分析中,水负峰的位置由分离柱的性质和淋洗液的流速决定,流速的改变可改变水负峰的位置和被测离子的保留时间。
食品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参考答案解析
![食品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5c629e02d276a200292e8b.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利用基态的待测原于蒸气对光源辐射的吸收进行分析的。
答:特征谱线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主要分为类,一类由将试样分解成自由原子,称为分3.、、四个主要部分。
4.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其最主要部分是,它是由制成的。
5.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及三部分组成。
答:雾化器,雾化室,燃烧器。
6.,其作用是将光源发射的与分开。
7.早期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棱镜为单色器,现在都使用单色器。
前者的色散原理是,8.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广泛使用做检测器,它的功能是将微弱的信号转换成9.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工作条件的选择主要有的选择、的选择、10.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或液体试样前,应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
处理方法可、等方法。
1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产生的干扰主要有干扰,干扰,干扰三种。
答:光谱干扰,物理干扰,化学干扰。
二、判断题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定量测定的理论基础是朗伯一比尔定律。
(√)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对光源要求辐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要宽的多。
(×)3.原子吸收光谱仪和752型分光光度计一样,都是以氢弧灯做为光源的。
(×)4.原子吸收法测定时,试样中有一定基体干扰时,要选用工作曲线法进行测定。
(×)5.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时,有时加入镧盐是为了消除化学干扰,加入铝盐是为了消除电离于扰。
(√)6.原子在激发或吸收过程中,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可使原子谱线的宽度变宽,由温度引起的变宽叫多普勒变宽,由磁场引起的变宽又叫塞曼变宽。
(×)7.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光栅上有污物影响正常使用时,可用柔软的擦镜纸擦拭干净。
(×)三、选择题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下列哪种粒子产生的( B )。
A.固体物质中原子的外层电子;B.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C.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D.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2.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蒸汽时,被待测元素的( C )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的光被减弱的程度,求出待测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的方法。
考试试题---(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离子色谱)
![考试试题---(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离子色谱)](https://img.taocdn.com/s3/m/19b689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e.png)
离子色谱法一、填空题1.离子交换色谱主要用于有机和无机、离子的分离。
答案:阴阳2.离子排斥色谱主要用于酸、酸和的分离。
答案:有机无机弱醇类3.离子对色谱主要用于表面活性的离子、离子和络合物的分离。
答案:阴阳金属4.离子色谱仪中,抑制器主要起降低淋洗液的和增加被测离子的,改善的作用。
答案:背景电导电导值信噪比5.离子色谱分析样品时,样品中离子价数越高,保留时间,离子半径越大,保留时间。
答案:越长越长6.离子色谱中抑制器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的是树脂填充抑制柱、管状纤维膜抑制器,后来又有了平板微膜抑制器。
目前用得最多的是抑制器。
答案:自身再生7.在离子色谱分析中,为了缩短分析时间,可通过改变分离柱的容量、淋洗液强度和,以及在淋洗液中加入有机改进剂和用梯度淋洗技术来实现。
答案:流速二、判断题1.离子色谱(IC)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
( )答案:正确2.离子色谱的分离方式有3种,即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C)、离子排斥色谱(HPIEC)和离子对色谱(MPIC)。
它们的分离机理是相同的。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它们的分离机理是不同的。
3.离子色谱分析中,其淋洗液的流速和被测离子的保留时间之间存在一种反比的关系。
( )答案:正确4.当改变离子色谱淋洗液的流速时,待测离子的洗脱顺序将会发生改变。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待测离子的洗脱顺序不会改变。
5.离子色谱分离柱的长度将直接影响理论塔板数(即柱效),当样品中被测离子的浓度远远小于其他离子的浓度时,可以用较长的分离柱以增加柱容量。
( )答案:正确6.离子色谱分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分离机理、抑制原理是相似的。
( ) 答案:正确7.离子色谱分析样品时,可以用去离子水稀释样品,还可以用淋洗液做稀释剂,以减小水负峰的影响。
( )答案:正确8.离子色谱分析中,水负峰的位置由分离柱的性质和淋洗液的流速决定,流速的改变可改变水负峰的位置和被测离子的保留时间。
原子吸收光谱试题
![原子吸收光谱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b983cc0975f46527d3e148.png)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试题一、选择题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 B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问跃迁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原子核的振动2.石墨炉的升温程序如下:( C )A.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净化、干燥、灰化和原子化3.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 C ),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多普勒效应B.光电效应C.朗伯-比尔定律D.乳剂特性曲线4.下列两种方法同属于吸收光谱的是:( D )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B.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C.红外光谱和质谱D.原子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8.下列哪种方法是由外层电子跃迁引起的?A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B.原子发射光谱和核磁共振谱C.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D.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9.C2H2-Air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Cr)时,最适宜的火焰是性质:(C)A.化学计量型B.贫燃型C.富燃型D.明亮的火焰10.在经典AES分析中,蒸发温度最高的光源是:BA.直流电弧B.交流电弧C.火花D.火焰12.高纯Y2O3中稀土杂质元素和铁矿石定量全分析分别便用何种激发光源为佳?A.火花及直流电弧B.低压交流电弧和火花C.直流电弧和火花D.直流电弧和低压交流电弧13.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 它广泛用于(A)的定量测定。
A.低含量元素B.元素定性C.高含量元素D.极微量元素1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C)、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空心阴极灯C.原子化器D.辐射源1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D)A.氢灯 B.氘灯 C.钨灯 D.空心阴极灯16.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B)A.空心阴极灯之后 B.原子化器之后 C.原子化器之前D.空心阴极灯前17.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C)A. 燃气-助燃气B. 载气C. 燃气D.助燃气18.原子吸收光谱测铜的步骤是( A)A. 开机预热-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进样-读数B. 开机预热-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进样-读数C. 开机预热-进样-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读数D. 开机预热-进样-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读数19.原子吸收光谱光源发出的是(A)A. 单色光B. 复合光C. 白光D. 可见光20.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D )A.控制燃烧速度B.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C.提高试样雾化效率D.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23.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能消除的不稳定影响因素是( B )A.光源B.原子化器C.检测器D.放大器24.某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线色散率为每纳米 1.0 mm,用它测定某种金属离子,已知该离子的灵敏线为 403.3nm,附近还有一条 403.5nm 的谱线,为了不干扰该金属离子的测定,仪器的狭缝宽度达:( B )A.< 0.5mmB.< 0.2mmC.< 1mmD.< 5mm25.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 C )A.钨灯B.能斯特灯C.空心阴极灯D.氘灯26.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 C )A.原子光谱B.分子光谱C.可见分子光谱D.红外光谱27.在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B )A.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B.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C.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D.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28.原子吸收分析中, 一般来说, 电热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的检测极限( C )A.两者相同B.不一定哪种方法低或高C.电热原子化法低D.电热原子化法高二填空题2.在光谱分析中, 灵敏线是指元素特征谱线中强度最大,具有较低激发电位和较大跃迁概率的谱线,最后线是指随着元素含量逐渐减少而最后消失的谱线。
石墨炉原子吸收试题库(判断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试题库(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e79fcbe45c3b3566ec8b0c.png)
原子吸收石墨炉试题(判断题)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2.实现峰值吸收的条件之一是: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3.原子光谱理论上应是线光谱,原子吸收峰具有一定宽度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光栅的分光能力不够所致。
(✗)4.原子吸收线的变宽主要是由于自然变宽所导致的。
(✗)5.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不需要分光系统。
(✗)6.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原因是由于其阴极元素与待测元素相同。
(✓)7.火焰原子化器的作用是将离子态原子转变成原子态,原子由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只能通过光辐射发生。
(✗)8.根据玻耳兹曼分布定律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原子化过程时,所有激发能级上的原子数之和相对于基态原子总数来说很少。
(✓)9.石墨炉原子化法比火焰原子化法的原子化程度高,所以试样用量少。
(✓)10.原子化温度越高,激发态原子数越多,故原子化温度不能超过2000K。
(✗)11.一般来说,背景吸收使吸光度增加而产生正误差。
(✓)1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如果待测元素与共存物质生成难挥发性的化合物,则会产生负误差。
(✓)13.火焰原子化法比石墨炉原子化法的检出限低但误差大。
(✗)14.压力变宽不引起中心频率偏移,温度变宽引起中心频率偏移。
(✗)15.当气态原子受到强的特征辐射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在10-8s后,再由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辐射出与吸收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荧光。
(✓)16.激发光源停止后,荧光能够持续发射一段时间。
(✗)17.当产生的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不相同时,产生非共振荧光,即跃迁前后的能级发生了变化。
(✓)18、塞曼效应校正背景,其校正波长范围广。
(✓)19、原子吸收光度法用标准加入法定量不能消除背景干扰。
(✓)20、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灯电流小时,锐线光源发射的谱线较窄。
(✓)21、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低浓度试样时,应选择次灵敏线。
原子吸收检测(铅)试题
![原子吸收检测(铅)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c7743be87101f69e3195ba.png)
原子吸收检测(铅)试题一、填空题(共62分,每空2分)1.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的铅含量所依据的国家标准编号是GB5009.12-2010,该标准中共包含5个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为第1法,方法要求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
2.采用干法灰化的方法处理试样时,马弗炉中灰化的温度为500±25℃,若实际操作中高于该温度,将有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3.采用湿式消解的方法处理试样时,使用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酸,其混合比例为4:1或9:1。
4.原子吸收法测定铅时通常选用的特征波长为283.3nm和217.0nm,其中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复杂机体样品中铅含量时为追求更好的信噪比而通常选用283.3nm。
5.原子吸收法常用的光源是空心阴极灯/锐线光源,对其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灯电流。
6.方法标准中规定实验中所使用的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所使用的酸均为优级纯。
7.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食品中的铅含量时常用的基体改进剂为磷酸二氢铵/钯溶液。
8.所用玻璃仪器使用前必须用浓度为20%的硝酸浸泡液浸泡24h以上,然后分别用水和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晾干。
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其中单色器的作用是把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其它谱线分离开来,只让待测元素的共振线通过。
10.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于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11.塞曼效应是指在磁场作用下简并的谱线发生分裂的现象,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利用这一现象扣除被测样品的背景干扰。
1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升温程序有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四个阶段;其中,干燥阶段的目的是蒸发样品溶剂,以蒸尽溶剂而又不发生迸溅为原则,一般选择略高于溶剂沸点的温度;净化阶段的作用是将温度升至最大允许值,以去除残余物,消除由此产生的记忆效应;升温程序中,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则会导致读数响应值越低。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试题库(问答题)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试题库(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47ac573186bceb18e8bb06.png)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问答题)1.原子吸收分析中会遇到哪些干扰因素?简要说明各用什么措施可抑制上述干扰?[答]原子吸收分析中会遇到如下几种主要干扰 :(a) 光谱干扰,指光源谱线不纯及火焰中吸收谱线的干扰。
前者主要是由于空心阴极灯阴极材料不纯或相邻谱线太靠近引起的。
解决的办法是纯化材料或选择其他谱线;而后者主要是试样中的杂质元素的吸收引起的,可采用化学分离方法予以消除。
(b) 物理干扰,主要是由于试样的物理性质及测试中的其它因素引起的,如提升量、温度、雾化率等,解决的办法是选择最佳实验条件。
(c) 化学干扰,包括低电离电位元素的电离干扰,火焰中难熔化合物形成等,解决的办法可选用合适的缓冲剂,释放剂以及稀释剂等。
2. 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为什么要进行调制?调制的方法有哪几种?[答]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待测元素要变成原子状态,这要通过火焰或电热原子化器来实现,火焰和电热原子化器在高温下都发出连续光谱,这些光谱混在原子吸收信号中影响分析测定。
调制是将光源的连续光谱变成间断光谱,因而原子的吸收信号也是断续的,通过交流放大可将断续的原子吸收信号分离出来,因而消除了原子化器发生的连续光的影响。
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对哪些操作条件进行选择?为什么?[答]应选择的条件有:1. 灯电流因影响发射线的半宽度;2. 燃助比对不同元素的火焰最佳条件(氧化、还原、中性)各不相同;3. 狭缝宽度考虑干扰和光强4. 火焰种类及火焰部位, 同 24. 火焰原子化法测定某物质中的 Ca 时,(1) 选择什么火焰?(2) 为了防止电离干扰采取什么办法?3-的干扰采取什么办法?(3) 为了消除 PO4[答] (1) C2H2- 空气(富燃) (也可 C2H2- N2O )(2) 加入消电离剂(即比 Ca 电离电位低的金属盐类例如 KCl)(3) 加入释放剂 Sr 或 La 等。
加入保护剂如EDTA、 8-羟基喹啉等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什么是基于对共振线的吸收?[答]共振线为原子基态向第一激发态跃迁而产生的,在原子吸收条件下温度约为 2000℃-3000℃之间,由玻耳兹曼分布可知在此温度下原子绝大多数处于基态,基态原子吸收共振线。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题(含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8ce8e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1.png)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B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问跃迁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原子核的振动2.石墨炉的升温程序如下:(C )A.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净化、干燥、灰化和原子化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C)、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空心阴极灯C.原子化器D.辐射源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D)A.氢灯B.氘灯C.钨灯D.空心阴极灯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C)A.燃气-助燃气B. 载气C. 燃气D.助燃气6.原子吸收检测中,下列哪些方法有利于消除物理干扰?(ABC)A.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溶液B.采用标准加入法或选用适当溶剂稀释试液C.调整撞击小球位置以产生更多细雾D.加入保护剂或释放剂7.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ABCD)组成的。
A.雾化室B.雾化器C.燃烧器D.火焰8.原子吸收的干扰有(ABCDE)。
A.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电离干扰D.光谱干扰E.背景干扰9.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E )。
A.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电离干扰D.光谱干扰E.背景干扰10.富燃是助燃气量(B )化学计量时的火焰。
A.大于B.小于C.等于11.富燃是助燃气量(B )化学计量时的火焰。
A.大于B.小于C.等于12.调节燃烧器高度目的是为了得到(A )。
A.吸光度最大B.透光度最大C.入射光强最大D.火焰温度最高13.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B )。
A.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背景干扰D.物理干扰14.原子吸收仪器中溶液提升喷口与撞击球距离太近,会造成下面(C)。
A.仪器吸收值偏大B.火焰中原子去密度增大,吸收值很高C.雾化效果不好、噪声太大且吸收不稳定D.溶液用量减少15.导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标准曲线弯曲有关的原因是(ABCD)。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bc4505a417866fb94a8e04.png)
D.原子化系统
上一题下一题
(30/45)单项选择题
第30题
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
C.光散射
D.基体效应
上一题下一题
(31/45)单项选择题
第31题
在波长小于250nm时,下列哪些无机酸产生很强的分子吸收光谱?( )
A.HCl
B.HNO3
A.空心阴极灯
B.无极放电灯
C.蒸气放电灯
D.氢灯
上一题下一题
(1/49)判断题
第46题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维护和保养中,为了保持光学元件的干净,应经常打开单色器箱体盖板,用擦镜纸擦拭光栅和准直镜。( )
A.正确
B.错误
上一题下一题
(2/49)判断题
第47题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装置主要分为火焰原子化器和非火焰原子化器两大类。( )
A.正确
B.错误
上一题下一题
(3/49)判断题
第48题
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经过样品的原子蒸气,被基态原子吸收,其吸光度与待测元素原子间的关系遵循朗伯一比耳定律,即A=KN0L。( )
A.正确
B.错误
上一题下一题
(4/49)判断题
第49题
使用空心阴极灯时,在保证有稳定的和有一定光强度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高的灯电流。( )
D.噪声
上一题下一题
(38/45)单项选择题
第38题
可以消除物理干扰的定量方法为( )。
A.标准曲线法
B.标准加入法
C.内标法
D.稀释法
上一题下一题
(39/45)单项选择题
第39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试题库(填空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试题库(填空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bd406d102de2bd9705880c.png)
原子吸收石墨炉试题(填空题)1.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与吸收谱线中心完全重合,而且发射谱线的宽度必须比吸收谱线的宽度窄。
2.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
3.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减小光源波动的影响。
4.光栅(或棱镜)的色散率一定时,光谱带宽由分光系统的出射狭缝宽度来决定。
5与氘灯发射的带状光谱不同,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光谱。
6.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钙镁含量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镧离子,其目的是消除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干扰。
7.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空白标准偏差的吸光度时的浓度称为检出限。
8、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的工作电流。
11、试样在原子吸收过程中,除离解反应外,可能还伴随着其它一系列反应,在14、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中微量K时,用纯KCl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方面引起.17.子吸收光谱中,为了测出待测元素的峰值吸收必须使用锐线光源,常用的是空心阴极灯,符合上述要求。
18.空心阴极灯的阳极一般是钨棒,而阴极材料则是待测元素,管内通常充有低压惰性气体。
19.在通常得原子吸收条件下,吸收线轮廓主要受多普勒(热变宽)和劳伦茨(压力或碰撞)变宽得影响。
20.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为定量描述谱线的轮廓习惯上引入了两个物理量,即谱线半宽度和中心频率。
21.原子化器的作用是将试样蒸发并使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蒸气,原子化的方法有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
22.在原子吸收法中,由于吸收线半宽度很窄,因此测量积分吸收有困难,所以采用测量峰值吸收来代替。
23.在原子吸收法中,提高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可增加发光强度,但若灯电流过大,则自吸随之增大,同时会使发射线变宽。
24.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为了抑制PO43-的干扰,常加入的释放剂为La3+;测定镁时,为了抑制Al3+的干扰,常加入的释放剂为Sr2+;测定钙和镁时,为了抑制Al3+的干扰,常加入保护剂EDTA8-羟基喹啉。
石墨炉原子吸收试题库(选择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试题库(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6437ace2bd960591c6770c.png)
原子吸收石墨炉试题(选择题)1.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A)。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2.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D)A.分子吸收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3.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是(D)。
A.大量的空气 B.大量的氖或氮等惰性气体C.少量的空气D.低压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
(D)A.蒸镏水 B.硫酸 C.浓硝酸 D.(2+100)稀硝酸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单色器的作用是(B)。
A.将光源发射的带状光谱分解成线状光谱;B.把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其它谱线分离开来,只让待测元素的共振线通过;C.消除来自火焰原子化器的直流发射信号;D.消除锐线光源和原子化器中的连续背景辐射6.下列哪个元素适合用富燃火焰测定?(C)A.NaB.CuC.CrD.Mg7.原于吸收光谱法中,当吸收为1%时,其对应吸光度值应为(D)。
A.-2 B.2 C.0.1 D.0.00448.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钾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C)。
A.减少背景B.提高火焰温度C.减少K电离D.提高K的浓度9.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D)A.释放剂B.保护剂C.缓冲剂D.标准加入法10.下列哪一个不是火焰原子化器的组成部分?(A)A.石墨管 B.雾化器 C.预混合室 D.燃烧器11、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A)A灯电流B灯电压C阴极温度D内充气体的压力12、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D)A必须与原子吸收法的光源相同B一定需要锐线光源C一定需要连续光源D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13.在原子吸收测量中,遇到了光源发射线强度很高,测量噪音很小,但吸收值很低,难以读数的情况下,采取了下列一些措施,指出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该种情况是不适当的(A)A改变灯电流B调节燃烧器高度C扩展读数标尺D增加狭缝宽度14.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A)A每毫米2.6nmB每毫米2.6nm每毫米0.38nmC每毫米26nmD每毫米3.8nm15.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B)A原子荧光法中,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B与分子荧光法一样,原子共振荧光发射波长比光源的激发波长长C原子荧光法中,荧光光谱较简单,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计D与分子荧光法一样,原子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16.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B)A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背景干扰D物理干扰17.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D)A自然宽度B赫鲁兹马克变宽C斯塔克变宽D多普勒变宽18.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B)A盐酸B磷酸C钠D镁19.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D)A阴极材料B阳极材料C内充气体D灯电流20.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不适当(D)A加入释放剂B加入保护剂C提高火焰温度D改变光谱通带21.在原子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B)A热变宽B压力变宽C自吸变宽D场致变宽22.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C)A工作曲线法B内标法C标准加入法D间接测定法23.GFAAS的升温程序如下:(C)A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灰化、干燥、净化和原子化24.可以说明原子荧光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在产生原理上具有共同点的是(C)A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B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C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D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25.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钠盐,这里钠盐被称为(C)A释放剂B缓冲剂C消电离剂D保护剂26.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D)A大量的空气B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C少量的空气D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27.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A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B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C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D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28.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B)A钠B钽C钾D镁2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D) A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电离干扰D背景干扰3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C)A光电池B光电管C光电倍增管D感光板3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A)。
原子吸收习题答案
![原子吸收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aca5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b.png)
原子吸收习题答案原子吸收习题答案原子吸收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测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在学习原子吸收的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原子吸收的理解。
下面将给出一些常见的原子吸收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下列哪个原子吸收谱线对应的元素在样品中含量最高?A. 589.0 nmB. 589.6 nmC. 589.9 nmD. 590.2 nm答案:B. 589.6 nm解析:原子吸收谱线的波长与元素的性质有关,不同元素的谱线波长也不同。
在该题中,波长为589.6 nm的谱线对应的元素在样品中含量最高。
习题二: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什么需要进行空白校正?A. 为了排除仪器误差B. 为了减小背景噪声C. 为了消除样品中其他元素的干扰D.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答案:C. 为了消除样品中其他元素的干扰解析:在原子吸收分析中,样品中可能存在其他元素,它们的吸收光谱会与目标元素的吸收光谱重叠,干扰测量结果。
通过进行空白校正,可以消除样品中其他元素的干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习题三:下列哪种原子吸收仪器适用于测量高浓度样品?A.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D.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A.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解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适用于测量高浓度样品,它使用火焰作为样品的气化装置,可以将样品中的元素气化为原子态,进行吸收分析。
而其他仪器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适用于测量低浓度样品。
习题四: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提高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A. 选择合适的吸收谱线B. 提高样品的浓度C. 降低背景噪声D. 使用更高灵敏度的仪器答案:D. 使用更高灵敏度的仪器解析: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仪器的灵敏度、样品的浓度、吸收谱线的选择等。
其中,使用更高灵敏度的仪器可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使得可以检测到更低浓度的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试题库(计算题)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试题库(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eb02442cc58bd63086bd06.png)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计算题)1. 如果钠原子的共振激发能为2.10eV,试计算其共振线的波长。
解:λ = hc/∆E=3410-1711916.62610J s 2.99810cm s10nm cm590.5nm1.60210J eV2.10eV----⨯⋅⨯⨯⋅⨯⋅=⨯⋅⨯2.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Zn 的共振线为 ZnI 213.9nm,已知g l/g0= 3,试计算处于 3000 K 的热平衡状态下,激发态锌原子和基态锌原子数之比。
解: hc 6.63×10-34J·s×3×1010cm/sEi= ── = ────────────────── = 9.3×10-19Jλ 213.9 nm×10-7cm/nmN i giEi── = ─── exp(—────)N 0gkTNi9.3×10-19 J─── = 3exp(—───────────── )N1.38×10-23(J/K)×3000 KNi9.3×10-19 Jlg─── = —──────────────── 3N0 2.303×1.38×10-23(J/K)×3000 KNilg─── = — 9.753N0Ni─── = 1.8×10-103N0Ni─── = 5.4×10-10N3. 测定水样中 Mg 的含量,移取水样 20.00mL 置于 50mL 容量瓶中,加入 HCl溶液酸化后,稀至刻度,选择原子吸收光谱法最佳条件, 测得其吸光度为 0.200,若另取20.00mL 水样于50mL 容量瓶中,再加入含 Mg为 2.00μg/mL 的标准溶液 1.00mL并用 HCl溶液酸化后,稀至刻度。
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 0.225,试求水样中含镁量 (mg/L)。
解:据A = KcL设水样含 Mg2+为ρx (μg/mL)ρs Vs+ ρx V x即:A s = KL──────────V2.00×1.00 + ρx×20.000.225 = KL────────────── (1) 50.00ρx V xAx= KL────V20.00c x0.200 = KL────── (2)50.000.225 2.00 + 20.00ρx─── = ────────0.200 20.00ρxρx= 2.00/2.5 = 0.8 (μg/mL) = 0.8 ( mg/L )4. 一台原子吸收光谱仪单色器的色散率( 倒线色散率 )是1.5nm/mm,若出射狭缝宽度为20μm, 问理论光谱通带是多少?波长407.10nm和401.60nm两条谱线在记录图上的距离是10mm,半宽度是7mm, 问单色器的实际通带是多少?解:理论通带:20×10-3mm×1.5nm/mm=3.0×10-2nm实际通带:(407.10nm-401.60nm)/10=0.55nm/mm20×10-3mm×0.55nm/mm=1.1×10-2nm5.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元素M , 试样的吸收值读数为0.435, 现于9 份试样溶液中加入1份100×10-6mol/L的标准溶液,测得吸收值为0.835,计算试样溶液中M的浓度是多少?解:A x=Kc xA=K((9c x+100×1)/10)s+xA/A s+x=10c x/(9c x+100)xc=100A x/10A s+x- 9A x=100×0.435/(10×0.835-9×0.435)x=9.81×10-6 mol/L6.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水样中的铜,分析线324.8nm,用工作曲线法,按下表加入另取样品10mL加入50mL容量瓶中,用(2+100)硝酸定容,测得吸光度0.13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试题(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34ab2158f5f61fb63666c1.png)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ZEEnit 7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试题一、选择题1、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光源是: ( D )A.氢灯;B.火焰;C.电弧;D.空心阴极灯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宜于: ( B )A.元素定性分析;B.痕量定量分析;C.常量定量分析;D.半定量分析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影响谱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A.热变宽;B.压力变宽;C.场致变宽;D.自吸变宽4、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 A )A灵敏度B速度快C操作简便5、在原子吸收法中, 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 ( 3 )A.光谱线重叠的干扰B.化学干扰C.背景干扰D.物理干扰二、填空题1、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是。
答案:灵敏度高,取样量少,在炉中直接处理样品2、使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使下降。
答案:谱线变宽、谱线自吸收、灵敏度3、在原子吸收法中校正背景干扰的主要方法有:、、、。
答案:双波长法、氘灯法、塞曼效应法、自吸收法4、原子吸收仪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和光信号的。
答案:光电倍增管、检测器5、根据观察是否稳定、是否稳定和是否稳定来确定空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心阴极灯的预热时间。
答案:发射能量、仪器的基线、灵敏度三、判断题1、塞曼效应校正背景,其校正波长范围广。
()答案:√2、原子吸收光度法测量高浓度样品时,应选择最灵敏线。
()答案:×3、在高温原子化器内,如不通入N2或Ar气,即不能进行升温测定。
()答案:√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可获得待测原子的单色光。
()答案:×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时,空心阴极灯不需预热。
()答案:×四、问答题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答:由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能被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使辐射强度减弱,从辐射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出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试题_答案解析
![原子吸收试题_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1b21bfddccda38366baf12.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卷答卷人:_____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15分1分/空)1. 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与吸收谱线中心完全重合,而且发射谱线的宽度必须比吸收谱线的宽度窄。
2.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
3.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减小光源波动的影响。
4. 为了消除火焰发射的干扰,空心阴极灯多采用脉冲方式供电。
5. 当光栅(或棱镜)的色散率一定时,光谱带宽由分光系统的出射狭缝宽度来决定。
6. 在火焰原子吸收中,通常把能产生1 %吸收的被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 与氘灯发射的带状光谱不同,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光谱。
8. 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钙镁含量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镧离子,其目的是消除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干扰。
9. 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时,采用乙炔-空气火焰,使用时应先开空气,后开乙炔。
10. 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空白标准偏差的吸光度时的浓度称为检出限。
11. 采用氘灯校正背景时,空心阴极灯测量的是原子吸收+背景吸收(或AA+ BG)信号,氘灯测量的是背景吸收(或BG)信号。
12. 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的工作电流。
二、选择题(共15分1.5分/题)1 •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A )。
A.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2.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A. 分子吸收B•背景吸收C. 光散射D. 基体效应3.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是( D )。
A.大量的空气B.大量的氖或氮等惰性气体C. 少量的空气D.低压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卷答卷人:评分:一、填空题(共15 分1 分/空)1. 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与吸收谱线中心完全重合,而且发射谱线的宽度必须比吸收谱线的宽度窄。
2.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
3.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减小光源波动的影响。
4. 为了消除火焰发射的干扰,空心阴极灯多采用脉冲方式供电。
5. 当光栅(或棱镜)的色散率一定时,光谱带宽由分光系统的出射狭缝宽度来决定。
6. 在火焰原子吸收中,通常把能产生1%吸收的被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 与氘灯发射的带状光谱不同,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光谱。
8. 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钙镁含量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镧离子,其目的是消除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干扰。
9. 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时,采用乙炔-空气火焰,使用时应先开空气,后开乙炔。
10. 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空白标准偏差的吸光度时的浓度称为检出限。
11. 采用氘灯校正背景时,空心阴极灯测量的是原子吸收+背景吸收(或AA+BG)信号,氘灯测量的是背景吸收(或BG)信号。
12、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的工作电流。
二、选择题(共15 分1.5 分/题)1.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2.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A.分子吸收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3.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是( D )。
A.大量的空气 B. 大量的氖或氮等惰性气体C.少量的空气D.低压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
(D )A.蒸镏水 B.硫酸 C.浓硝酸 D.(2+100)稀硝酸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单色器的作用是( B )。
A.将光源发射的带状光谱分解成线状光谱;B.把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其它谱线分离开来,只让待测元素的共振线通过;C.消除来自火焰原子化器的直流发射信号;D.消除锐线光源和原子化器中的连续背景辐射6.下列哪个元素适合用富燃火焰测定?( C )A.Na B.Cu C. Cr D. Mg7.原于吸收光谱法中,当吸收为1%时,其对应吸光度值应为( D )。
A.-2 B.2 C.0.1 D.0.00448.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钾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 C )。
A.减少背景B.提高火焰温度C.减少K 电离D.提高K 的浓度9.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 D )A.释放剂B.保护剂C.缓冲剂D.标准加入法10.下列哪一个不是火焰原子化器的组成部分?(A )A.石墨管 B.雾化器 C.预混合室 D.燃烧器三、简答题(共30 分)1.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钙含量时,PO43-的存在会干扰钙含量的准确测定。
请说明这是什么形式的干扰?如何消除?(8 分)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钙时PO43-的干扰属于化学干扰,是由于形成的磷酸钙在火焰中很难解离,影响了钙的原子化效率,使灵敏度降低。
(4 分)消除的方法有四种,即:使用高温火焰如氧化亚氮—乙炔火焰(1 分);加释放剂(镧盐) (1 分);加保护剂(EDTA)(1 分);化学分离(1 分)。
2.简述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检出限、1%吸收特征浓度间的关系(5分)答:一般来说灵敏度越高,检出限越低,(2 分)特征浓度越低(2 分)。
灵敏度、特征浓度与噪声无关,而检出限与仪器噪声有关。
噪声越大检出限越高。
(1 分)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对哪些仪器操作条件进行选择?分析线选择的原则是什么?(6 分)答:原子吸收常设的仪器条件为:分析线(波长)、空心阴极灯电流、燃气流量、燃烧头高度、光谱带宽(2.5 分每项0.5 分)。
分析线选择的原则:通常选择最灵敏线(1.5 分),当试液浓度较高(1 分)或在最灵敏线附近有邻近线干扰(1 分)时选择次灵敏线。
4.试画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框图。
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5分)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单色器)→检测系统光源的作用: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
原子化器的作用: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气。
分光系统的作用:将待测元素的吸收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检测系统的作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放大、显示。
(共5 项每项1 分)5、简述空气-乙炔火焰的种类和相应的特点。
(6 分)答:空气乙炔火焰根据燃助比的不同可分为化学计量火焰;贫燃焰;富燃焰。
(1.5 分)他们的特点分别为:化学计量火焰-按照C2H2=CO2+H2O 反应配比燃气与助燃器的流量,性质中性,温度较高,适合大多数元素的测定。
(1.5 分)贫燃焰-燃助比小于化学计量火焰的火焰,蓝色,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差),火焰温度高,燃烧稳定,适合测定不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
(1.5分)富燃焰-燃助比大于化学计量火焰的火焰,火焰黄色,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火焰温度低,燃烧不稳定,适合测定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
(1.5 分)四、计算题(30 分)1.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水样中的铜,分析线324.8nm,用工作曲线法,按下表加入100μg·mL-1铜标液,用(2+100)硝酸稀释至50mL。
上机测定吸光度,分析结果列于下表中。
试计算样品中铜的浓度。
(8 分)解:由铜标液加入的体积可计算出其浓度为2.00.4.00.6.00.8.00.10.00μg·mL-1工作曲线见右图(4 分,工作曲线的正确性;图中标注如A、C、单位各1 分)当A=0.137 时C=4.40μg·mL-1(1 分,单位、数值各0.5 分)样品中铜浓度:ρ(Cu)=4.40×50/10=22.0μg·mL-1(公式2 分,有效数字、单位各0.5 分)2.以4μg·mL-1的钙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得透射比为48%,试计算钙的特征浓度。
(7 分)解:A = lg t = lg 0.48= 0.319 (2 分)C=(公式3 分,计算1 分,有效数字、单位各0.5 分)3.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倒线色散率为1.5nm·mm-1,要测定Mg,采用285.2nm 的特征谱线,为了避免285.5nm 谱线的干扰,宜选用的狭缝宽度为多少?(5 分)解:要分开285.2nm 与285.5nm 的谱线,光谱带宽应小于285.5nm-285.3nm=0.3nm。
(1 分)狭缝宽度=光谱带宽/线色散率倒数=0.3/1.5=0.2mm(公式3 分,计算、单位各0.5 分)4.称取某含铬试样2.1251g,经处理溶解后,移入5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到度。
在四个50ml 容量瓶内,分别精确加人上述样品溶液10.00mL,然后再依次加入浓度为0.1mg·mL-1的铬标准溶液0.00、0.50、1.00、1.50mL,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得相应吸光度分别为0.061、0.182、0.303、0.4l5,求试样中铬的质量分数。
(10 分)解:将上述数据列表加入铬标液体积/ml 0.00 0.50 1.00 1.50浓度增量/μg·mL-10.00 1.00 2.00 3.00吸光度A 0.061 0.182 0.303 0.415画图,曲线延长线与浓度轴交点为0.55μgmL –1,样中铬的质量分数w = ( 0 .55×50×50)/( 10×2.1251) =1.31mg/kg五、拓展题(10 分)六一儿童节前夕,某技术监督局从市场抽检了一批儿童食品,欲测定其中Pb 含量,请用你学过的知识确定原子吸收测定Pb 含量的试验方案。
(包括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干扰消除,样品处理,定量方法,结果计算)答:原子吸收测Pb 的最佳实验条件选择:分析线选择-在Pb 的几条分析线上分别测定一定浓度的铁标准溶液,选出吸光度最大者即为最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1 分)灯电流选择—改变灯电流测量一定浓度的Pb 标准溶液,绘制A-I 曲线,选择吸光度较大并稳定性好者为最佳灯电流。
(1 分)燃气流量选择-改变燃气流量测量一定浓度的Pb 标准溶液,绘制A-燃气流量曲线,选择吸光度最大者为最佳燃气流量。
(1 分)燃烧器高度选择-改变燃烧器高度测量一定浓度的Pb 标准溶液,绘制A-燃烧器高度曲线,选择吸光度最大者为最佳燃烧器高度。
(1 分)光谱带宽选择-固定其对他实验条件,改变光谱带宽,测量一定浓度的Pb标准溶液,一吸光度最大时所对应的光谱带宽为最佳光谱带宽。
(1 分)干扰消除:采用标准加入法消除物理干扰,化学干扰。
采用背景校正技术(氘灯校正背景或其他方法较正背景)消除背景干扰。
(1 分)样品处理:称取一定量(质量m)的食品试样,放入100ml 烧杯中,加入硝酸、高氯酸,放于电炉上加热至样品转为白色,溶解残渣,定容于VmL的容量瓶中,作为待测试液。
(1 分)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
取四个V1ml 容量瓶,各加V2ml 的待测液,再加入不同体积的Pb 标准溶液,定容上机测定吸光度,画曲线,由曲线与浓度轴的交点查得浓度CX。
(2 分)结果计算:样品中Pb 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