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试题-答案(汇编)
原子吸收题库
![原子吸收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2e1edd8bcd126fff6050b6d.png)
原子吸收光谱题库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工作原理:根据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来确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
3.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能量之后跃迁到较高的能量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激发态。
4.原子吸收常用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5.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五个组成部分: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数据处理输出系统。
我们现有原子吸收光谱仪有火焰和石墨炉两种原子化器。
6.目前主要使用的锐线光源为空心阴极灯(HCL)和无极放电灯(EDL)。
7.用火焰原子化法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为了防止“回火”,火焰的点燃和熄灭时开启有关气体的顺序:点燃时先开助燃气,后开燃气,熄灭时先关燃气,后关助燃气。
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征灵敏度是指得到1%吸收时水溶液中元素的浓度.9.原子吸收分析中主要的干扰类型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光谱干扰、电离干扰。
10.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雾化器、雾化室和燃烧头组成的。
燃烧头是由耐腐蚀性的钛元素制成。
11.空气-乙炔火焰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约为2300℃,氮氧化物-乙炔火焰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900℃。
12.与火焰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优点: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用样量少,试样直接注入原子化器,从而减少溶液一些物理性质差异带来的干扰。
13.使用石墨炉法的升温程序有干燥、灰化、原子化和除残四个步骤。
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能发射锐线光谱的光源有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和无极放电灯等。
15.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构成部件是雾化器和燃烧器,而最常用的燃气和助燃气分别为乙炔和空气。
16.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气;而使试样原子化的方法有无火焰原子化法和火焰原子化。
17.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对光源最主要选择的参数是灯电流。
18.空心阴极灯的阳极是钨棒,而阴极材料是金属或合金,管内充有低压惰性气体(Ar或Ne),它的操作参数是灯电流_。
原子吸收习题答案
![原子吸收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64a88eaa00b52acfc7caf1.png)
任务1答案一、简答题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如镁、铜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就要从辐射场中吸收能量,产生吸收,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同时伴随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2.简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过程?答:首先把分析试样经适当的化学处理后变为试液,然后把试液引入原子化器中(对于火焰原子化器,需先经雾化器把试液雾化变成细雾,再与燃气混合由助燃器载入燃烧器)进行蒸发离解及原子化,使被测组分变成气态基态原子。
用被测元素对应的特征波长辐射(元素的共振线)照射原子化器中的原子蒸汽,则该辐射部分被吸收,通过检测,记录被吸收的程度,进行该元素的定量分析。
3.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
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系统等四个部分组成。
(1)光源作用:是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供测量用。
(2)原子化系统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气。
(3)分光系统作用:将分析线与其它谱线分开(4)检测系统作用:将光吸收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放大读出。
二.单选题1. B2. B3.A4.D5.C三、判断题1. ×2. √3.√4. ×5.√6. √7. √8. ×任务2答案一、单选题1. C2. D3.A4.D5.C6.D任务3答案一、简答题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些?说明其应用特点。
答:(1)工作曲线法,工作曲线法简便,快速,适于组成较简单的大批样品分析。
(2)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化学干扰和电离干扰,但不能消除背景干扰。
(3)内标法,内标法能消除物理干扰,还能消除实验条件波动而引起的误差。
2.内标法定量时,如何选择内标元素?答:(1)所选用内标元素在物理及化学性质方面应与待测元素相同或相近;(2)内标元素加入量应接近待测元素的量。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考试习题(含答案)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考试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8c5d4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e.png)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考试习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并从原理上比较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异同点及优缺点。
AAS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ES是基于原子的发射现象,而AAS则是基于原子的吸收现象。
二者同属于光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于克服。
由于原于的吸收线比发射线的数目少得多,这样谱线重叠的几率小得多。
而且空心阴极灯一般并不发射那些邻近波长的辐射线经,因此其它辐射线干扰较小。
原子吸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在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原于数比激发态原子数多得多,所以测定的是大部分原子。
原子吸收法比发射法具有更佳的信噪比,这是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的温度系数显著大于基态原子。
2.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
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 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
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3.在原子吸收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如钨丝灯或氘灯),而在分光光度计中则需要采用连续光源?虽然原子吸收光谱中积分吸收与样品浓度呈线性关系,但由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如果采用连续光源,要测定半宽度很小的吸收线的积分吸收值就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单色器,目前的技术条件尚达不到,因此只能借助锐线光源,利用峰值吸收来代替。
而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是分子光谱,分子光谱属于带状光谱,具有较大的半宽度,使用普通的棱镜或光栅就可以达到要求。
而且使用连续光源还可以进行光谱全扫描,可以用同一个光源对多种化合物进行测定。
4.原子吸收分析中,若产生下述情况而引致误差,应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免之?(1)光源强度变化引起基线漂移;(2)火焰发射的辐射进入检测器(发射背景);(3)待测元素吸收线和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重叠。
原子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a9691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b.png)
原⼦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原⼦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1、电⼦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所产⽣的吸收谱线称为,在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定频率的光,这种谱线称为,⼆者均称为。
各种元素都有其特有的,称为。
2、原⼦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处在于,前者是,后者是。
3、空⼼阴极灯是原⼦吸收光谱仪的。
其主要部分是,它是由或制成。
灯内充以成为⼀种特殊形式的。
4、原⼦发射光谱和原⼦吸收光谱法的区别在于:原⼦发射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电⼦能级跃迁时和对元素进⾏定性、定量分析的,⽽原⼦吸收光谱法师测量电⼦能级跃迁时的强度对元素进⾏分析的⽅法。
5、原⼦吸收光谱仪中的⽕焰原⼦化器是由、及三部分组成。
6、分⼦吸收光谱和原⼦吸收光谱的相同点是:都是,都有核外层电⼦跃迁产⽣的,波长范围。
⼆者的区别是前者的吸光物质是,后者是。
7、在单⾊器的线⾊散率为0.5mm/nm的条件下⽤原⼦吸收分析法测定铁时,要求通带宽度为0.1nm,狭缝宽度要调到。
8、分别列出UV-Vis,AAS及IR三种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各仪器组成(请按先后顺序排列):UV-Vis: AAS: IR:9、在原⼦吸收光谱仪上, ______产⽣共振发射线, ________产⽣共振吸收线。
在光谱分析中,灵敏线是指⼀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谱线,最后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1、原⼦发射光谱分析法可进⾏_____分析。
A.定性、半定量和定量,B.⾼含量,C.结构,D.能量。
2、原⼦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_____、单⾊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电感耦合等离⼦体;B.空⼼阴极灯;C.原⼦化器;D.辐射源.3、C2H2-Air⽕焰原⼦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难分解的元素(如Cr)时,最适宜的⽕焰是性质:_____ A.化学计量型B.贫燃型C.富燃型D.明亮的⽕焰4、贫燃是助燃⽓量_____化学计算量时的⽕焰。
原子吸收练习题
![原子吸收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e98a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0.png)
原子吸收练习题一、选择题1. 原子吸收光谱是利用原子在吸收辐射能量(光)时产生的现象和过程进行分析的。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用于无机样品的分析B. 原子吸收光谱可以用于有机和无机样品的分析C. 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用于有机样品的分析D. 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用于液体样品的分析2. 原子吸收光谱的主要原理是基于下列哪个事实?A. 原子在激发态时会产生特定的发射光谱B. 原子在激发态时会通过自发辐射返回基态C. 原子在吸收辐射能量时会跃迁到激发态D. 原子在基态时会发射特定的吸收光谱3.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选择合适的光源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以下哪个光源常用于原子吸收光谱?A. 微波光源B. 氙灯C. 火焰D. 激光4. 原子吸收光谱的检测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哪种?A. 合成光谱B. 发射光谱C. 反射光谱D. 吸收光谱5. 当原子在激发态通过自发辐射返回基态时,以下哪个现象是正确的?A. 原子会产生特定的吸收光谱B. 原子会产生特定的发射光谱C. 原子会发生自发辐射的衰减D. 原子会发生自发辐射的增强二、简答题1. 简要描述原子吸收光谱的仪器装置以及其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的主要仪器装置包括光源、样品室、分光装置和检测器。
光源是用来产生光辐射的装置,常见的光源有氙灯、微波光源等。
样品室是用来放置待测样品的空间,样品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
分光装置用于将入射的白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常见的分光装置有光栅、棱镜等。
检测器用于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处的吸收强度,常见的检测器有光电倍增管、光二极管等。
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是基于原子在吸收辐射能量时发生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然后通过自发辐射返回基态的过程。
当样品中的原子处于基态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谱,产生吸收峰。
通过测量样品在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可以推断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2. 简要说明原子吸收光谱的应用领域。
原子吸收光谱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化分析等领域。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集附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集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9202cf81c758f5f61f6769.png)
原子吸收光谱法(185题)一、选择题 ( 共72题 131分 )1. 1 分 (1001)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1) 荧光光谱的最短波长和激发光谱的最长波长相对应(2) 最长的荧光波长与最长的激发光波长相对应(3)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波长无关(4) 荧光波长永远长于激发光波长2. 2 分 (1002)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 )(1) 工作曲线法 (2) 内标法(3) 标准加入法 (4) 间接测定法3. 2 分 (1006)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 )(1) 控制燃烧速度 (2)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3) 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4)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4. 2 分 (1008)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1) 延长灯寿命 (2) 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3) 防止光源谱线变宽 (4) 扣除背景吸收5. 2 分 (1012)用有机溶剂萃取一元素,并直接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时,操作中应注意( )(1) 回火现象 (2) 熄火问题(3) 适当减少燃气量 (4) 加大助燃比中燃气量6. 2 分 (101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 ( )(1) 减小狭缝 (2)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3) 另选测定波长 (4) 用化学方法分离7. 1 分 (1084)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干扰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1) 直流放大 (2) 交流放大(3) 扣除背景 (4) 减小灯电流8. 2 分 (1092)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1) 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 357.87nm(2)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283.31nm(3)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405.78nm(4) 铊原子吸收 377.55nm,发射 535.05nm9. 2 分 (1093)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1) 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 357.87nm(2)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283.31nm(3)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405.78nm(4) 铊原子吸收 377.55nm,发射 535.05nm10. 2 分 (1094)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 )(1) 红外光谱法 (2) 荧光光度法(3) 分光光度法 (4) 核磁共振波谱法11. 2 分 (1099)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 )(1) 自然变度 (2) 斯塔克变宽(3) 劳伦茨变宽 (4) 多普勒变宽12. 2 分 (1100)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1)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2)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3)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4)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13. 2 分 (110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 )(1) 火焰 (2) 空心阴极灯(3) 氙灯 (4) 交流电弧14. 2 分 (1175)质量浓度为0.1g/mL 的Mg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时,得吸光度为 0.178,结果表明该元素在此条件下的 1% 吸收灵敏度为 ( )(1) 0.0000783 (2) 0.562(3) 0.00244 (4) 0.0078315. 2 分 (1176)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 ( )(1) 每毫米 2.6nm (2) 每毫米 0.38nm(3) 每毫米 26nm (4) 每毫米 3.8nm16. 2 分 (1196)某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线色散率为每纳米 1.0 mm,用它测定某种金属离子,已知该离子的灵敏线为 403.3nm,附近还有一条 403.5nm 的谱线,为了不干扰该金属离子的测定,仪器的狭缝宽度达: ( )(1) < 0.5mm (2) < 0.2mm(3) < 1mm (4) < 5mm17. 2 分 (1197)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 ( )(1) 愈严重 (2) 愈不严重(3) 基本不变 (4) 不变18. 2 分 (1242)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1) 灯电流 (2) 灯电压(3) 阴极温度 (4) 内充气体的压力19. 2 分 (1243)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1) 空心阴极灯 (2) 火焰(3) 原子化系统 (4) 分光系统20. 2 分 (1244)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1) 分子吸收 (2) 背景吸收(3) 光散射 (4) 基体效应21. 1 分 (1310)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 ( )(1)必须与原子吸收法的光源相同 (2)一定需要锐线光源(3)一定需要连续光源 (4)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22. 1 分 (1311)在原子荧光法中, 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 )(1)阶跃荧光 (2)直跃荧光(3)敏化荧光 (4)共振荧光23. 2 分 (131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一般来说, 电热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的检测极限( )(1)两者相同 (2)不一定哪种方法低或高(3)电热原子化法低 (4)电热原子化法高24. 2 分 (13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加入释放剂 (2)加入保护剂(3)提高火焰温度 (4)改变光谱通带25. 2 分 (1315)在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 分析灵敏度低, 研究发现是在火焰中有氧化物粒子形成, 于是采取下面一些措施, 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提高火焰温度 (2)加入保护剂(3)改变助燃比使成为富燃火焰 (4)预先分离干扰物质26. 2 分 (131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已知由于火焰发射背景信号很高, 因而采取了下面一些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减小光谱通带 (2)改变燃烧器高度(3)加入有机试剂 (4)使用高功率的光源27. 1 分 (1317)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如果在火焰中生成难熔氧化物, 则荧光信号 ( )(1)增强 (2)降低(3)不变 (4)可能增强也可能降低28. 2 分 (13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 )(1)空气-乙炔 (2)空气-煤气(3)笑气-乙炔 (4)氧气-氢气29. 2 分 (1319)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 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 其目的是 ( )(1)使火焰容易燃烧 (2)提高雾化效率(3)增加溶液粘度 (4)增加溶液提升量30. 1 分 (1320)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可以使用几种类型的激发光源,指出下列哪种光源可能使方法的检出限最低? ( )(1)氙灯 (2)金属蒸气灯(3)空心阴极灯 (4)激光光源31. 2 分 (132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 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 这种变宽属于 ( )(1)自然变宽 (2)压力变宽(3)场致变宽 (4)多普勒变宽(热变宽)32. 2 分 (1322)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析的光谱干扰比火焰发射分析法的光谱干扰( )(1)多 (2)相当(3)不能确定谁多谁少 (4)少33. 2 分 (1323)原子吸收分析中, 有时浓度范围合适, 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高, 测量噪音也小,但测得的校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 除了其它因素外, 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 )(1)使用的是贫燃火焰 (2)溶液流速太大(3)共振线附近有非吸收线发射 (4)试样中有干扰34. 2 分 (1325)在电热原子吸收分析中, 多利用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行背景扣除, 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1)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2)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3)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4)火焰发射干扰35. 2 分 (132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 已进行了适当的稀释, 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 要改变这种情况, 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1)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2)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3)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4)缩小读数标尺36. 1 分 (1328)原子荧光法与原子吸收法受温度的影响比火焰发射小得多, 因此原子荧光分析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1)光源的影响 (2)检测器灵敏度低(3)发射光的影响 (4)单色器的分辨率低37. 2 分 (1329)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 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1)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2)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3)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4)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38. 1 分 (1330)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1)原子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2)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共振荧光发射波长比光源的激发波长长(3)原子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计(4)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39. 2 分 (133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有两份含某元素M 的浓度相同的溶液1 和溶液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两份溶液的吸光度一样? ( )(1)溶液2的粘度比溶液1大(2)除M外溶液2中还含表面活性剂(3)除M外溶液2中还含10mg/mL KCl(4)除M外溶液2中还含1mol/L NaCl溶液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通常分析线是共振线, 因为一般共振线灵敏度高,如Hg的共振线185.0 nm比Hg的共振线253.7 nm的灵敏度大50倍, 但实际在测汞时总是使用253.7nm作分析线, 其原因是 ( )(1)汞蒸气有毒不能使用185.0nm(2)汞蒸气浓度太大不必使用灵敏度高的共振线(3)Hg185.0 nm线被大气和火焰气体强烈吸收(4)汞空心阴极灯发射的185.0 nm线的强度太弱41. 2 分 (1337)原子吸收光谱是 ( )(1)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2)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3)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4)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42. 2 分 (1347)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 )(1)钨灯 (2)能斯特灯(3)空心阴极灯 (4)氘灯43. 2 分 (1348)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1)透镜 (2)单色器(3)光电倍增管 (4)原子化器44. 2 分 (1351)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 主要是为了消除 ( )(1)光源透射光的干扰 (2)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3)背景干扰 (4)物理干扰45. 1 分 (1353)荧光分析是基于测量 ( )(1)辐射的吸收 (2)辐射的发射(3)辐射的散射 (4)辐射的折射46. 2 分 (135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 )(1)基体效应的影响 (2)光谱背景的影响(3)其它谱线的干扰 (4)电离效应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1)自然宽度 (2)赫鲁兹马克变宽(3)斯塔克变宽 (4)多普勒变宽48. 2 分 (1358)在原子吸收法中, 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 ( )(1)光谱线重叠的干扰 (2)化学干扰(3)背景干扰 (4)物理干扰49. 1 分 (1360)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干扰, 应采取的措施是 ( )(1)直流放大 (2)交流放大(3)扣除背景 (4)数字显示50. 1 分 (1361)用于测量荧光辐射的检测器是 ( )(1)光电池 (2)热导池(3)热电偶 (4)光电倍增管51. 2 分 (136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1)盐酸 (2)磷酸(3)钠 (4)镁52. 2 分 (1363)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 )(1)加入释放剂 (2)加入保护剂(3)扣除背景 (4)采用标准加入法53. 2 分 (136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1)阴极材料 (2)阳极材料(3)内充气体 (4)灯电流54. 2 分 (1366)下述情况下最好选用原子吸收法而不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的是( )(1)合金钢中的钒 (2)矿石中的微量铌(3)血清中的钠 (4)高纯氧化钇中的稀土元素55. 2 分 (1369)在原子吸收法中, 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1)热变宽 (2)压力变宽(3)自吸变宽 (4)场致变宽56. 2 分 (1370)原子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 需采用的火焰为 ( )(1)乙炔-空气 (2)乙炔-笑气(3)氧气-空气 (4)氧气-氩气57. 2 分 (1373)原子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 )(1)原子的热运动(2)原子与其它种类气体粒子的碰撞(3)原子与同类气体粒子的碰撞(4)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58. 2 分 (1375)可以说明原子荧光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在产生原理上具有共同点的是( )(1)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2)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3)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59. 2 分 (1376)可以概述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在产生原理上的共同点是 ( )(1)辐射能与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2)辐射能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辐射(3)辐射能与原子内层电子产生的跃迁(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60. 2 分 (1379)下列原子荧光中属于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是 ( )(1)铬原子吸收359.35nm, 发射357.87nm(2)铅原子吸收283.31nm, 发射283.31nm(3)铟原子吸收377.55nm, 发射535.05nm(4)钠原子吸收330.30nm, 发射589.00nm61. 1 分 (1380)原子荧光的量子效率是指 ( )(1)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2)入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比(3)单位时间发射的光子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4)原子化器中离子浓度与原子浓度之比62. 2 分 (1740)盐, 这里钠盐被称为 ( )(1) 释放剂 (2) 缓冲剂(3) 消电离剂 (4) 保护剂63. 2 分 (1741)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1) 大量的空气 (2)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2) 少量的空气 (4)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64. 2 分 (1742)非色散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相同部件是 ( )(1) 光源 (2) 单色器(3) 原子化器 (4) 检测器65. 2 分 (1743)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吸收、发射、荧光)产生机理的是 ()(1) 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2) 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3) 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4) 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66. 2 分 (1744)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能消除的不稳定影响因素是 ()(1) 光源 (2) 原子化器(3) 检测器 (4) 放大器67. 2 分 (1745)在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 )(1)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2)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3)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4)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68. 1 分 (1746)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 ) (1) 乙炔 (2) 氧化亚氮(3) 氢 (4) 氩69. 2 分 (1747)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1) 钠 (2) 钽(3) 钾 (4) 镁70. 2 分 (1748)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 )(1)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却低(2)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也低(3)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却高(4)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也低71. 2 分 (174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 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1) 物理干扰 (2) 化学干扰(3) 电离干扰 (4) 背景干扰72. 2 分 (175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1) 光电池 (2) 光电管(3) 光电倍增管 (4) 感光板二、填空题 ( 共59题 )1. 2 分 (20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定量的描述谱线的轮廓,习惯上引入了两个物理量,即________ 和 ________ 。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8e899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f.png)
原⼦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原⼦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选择题(31分)1.由原⼦⽆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的谱线变宽称为: ( )A、⾃然变度B、斯塔克变宽C、劳伦茨变宽D、多普勒变宽2.原⼦吸收分析中,有时浓度范围合适,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测量噪⾳也⼩,但测得的校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除了其它因素外,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 )A、使⽤的是贫燃⽕焰B、溶液流速太⼤C、共振线附近有⾮吸收线发射D、试样中有⼲扰3.在原⼦吸收分析的理论中,⽤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是 ( )A、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吸收线的半宽度⼩得多B、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C、吸收线的半宽度要⽐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得多D、单⾊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器必须有很⾼的分辨率4.在原⼦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已进⾏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 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 )A、将分析线改⽤⾮共振线B、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C、改变标准系列浓度D、缩⼩读数标尺5.在电热原⼦吸收分析中,多利⽤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背景扣除,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A、原⼦化器中分⼦对共振线的吸收B、原⼦化器中⼲扰原⼦对共振线的吸收C、空⼼阴极灯发出的⾮吸收线的辐射D、⽕焰发射⼲扰6.原⼦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需采⽤的⽕焰为 ( )A、⼄炔-空⽓B、⼄炔-笑⽓C、氧⽓-空⽓D、氧⽓-氩⽓7.空⼼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的因素是 ( )A、阴极材料B、阳极材料C、内充⽓体D、灯电流8.原⼦吸收光谱仪与原⼦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A、透镜B、单⾊器C、光电倍增管D、原⼦化器9.下列哪种原⼦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405.78nmD、铊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10.可以消除原⼦吸收法中的物理⼲扰的⽅法是 ( )A、加⼊释放剂B、加⼊保护剂C、扣除背景D、采⽤标准加⼊法11.在原⼦吸收分析中,采⽤标准加⼊法可以消除 ( )A、基体效应的影响B、光谱背景的影响C、其它谱线的⼲扰D、电离效应12.采⽤调制的空⼼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A、延长灯寿命B、克服⽕焰中的⼲扰谱线C、防⽌光源谱线变宽D、扣除背景吸收13.在原⼦吸收分析中, 有两份含某元素M 的浓度相同的溶液1和溶液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两份溶液的吸光度⼀样? ( )A、溶液2的粘度⽐溶液1⼤B、除M外溶液2中还含表⾯活性剂C、除M外溶液2中还含10mg/mLKClD、除M外溶液2中还含1mol/LNaCl溶液14.影响原⼦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然宽度B、赫鲁兹马克变宽C、斯塔克变宽D、多普勒变宽15.在原⼦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 )A、热变宽B、压⼒变宽C、⾃吸变宽D、场致变宽16.与⽕焰原⼦吸收法相⽐,⽆⽕焰原⼦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 )A、谱线⼲扰⼩B、试样⽤量少C、背景⼲扰⼩D、重现性好17.原⼦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 )A、光源透射光的⼲扰B、原⼦化器⽕焰的⼲扰C、背景⼲扰D、物理⼲扰18.下列原⼦荧光中属于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是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铟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D、钠原⼦吸收330.30nm,发射589.00nm19.原⼦吸收法测定钙时,加⼊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扰? ( )A、盐酸B、磷酸C、钠D、镁20.原⼦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 )A、原⼦的热运动B、原⼦与其它种类⽓体粒⼦的碰撞C、原⼦与同类⽓体粒⼦的碰撞D、外部电场对原⼦的影响21.在原⼦吸收法中,原⼦化器的分⼦吸收属于 ( )A、光谱线重叠的⼲扰B、化学⼲扰C、背景⼲扰D、物理⼲扰22.下列哪种原⼦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405.78nmD、铊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23.原⼦荧光法与原⼦吸收法受温度的影响⽐⽕焰发射⼩得多,因此原⼦荧光分析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光源的影响B、检测器灵敏度低C、发射光的影响D、单⾊器的分辨率低24.在⽯墨炉原⼦化器中,应采⽤下列哪种⽓体作为保护⽓? ( )A、⼄炔B、氧化亚氮C、氢D、氩25.为了消除⽕焰原⼦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扰应采⽤下列哪种措施? ( )A、直流放⼤B、交流放⼤C、扣除背景D、减⼩灯电流26.与原⼦吸收法相⽐,原⼦荧光法使⽤的光源是 ( )A、必须与原⼦吸收法的光源相同B、⼀定需要锐线光源C、⼀定需要连续光源D、不⼀定需要锐线光源27.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A、原⼦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B、与分⼦荧光法⼀样, 原⼦共振荧光发射波长⽐光源的激发波长长C、原⼦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分辨率的分光计D、与分⼦荧光法⼀样, 原⼦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28.为了消除⽕焰原⼦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扰,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直流放⼤B、交流放⼤C、扣除背景D、数字显⽰29.在原⼦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的是 ( )A、阶跃荧光B、直跃荧光C、敏化荧光D、共振荧光30.原⼦荧光的量⼦效率是指 ( )A、激发态原⼦数与基态原⼦数之⽐B、⼊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C、单位时间发射的光⼦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数之⽐D、原⼦化器中离⼦浓度与原⼦浓度之⽐31.在原⼦吸收测量中,遇到了光源发射线强度很⾼,测量噪⾳很⼩,但吸收值很低,难以读数的情况下,采取了下列⼀些措施,指出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该种情况是不适当的 ( )A、改变灯电流B、调节燃烧器⾼度C、扩展读数标尺D、增加狭缝宽度⼆、计算题(13分)在原⼦吸收光谱分析中,Zn的共振线为ZnI213.9nm,已知g l/g0=3,试计算处于3000K的热平衡状态下,激发态锌原⼦和基态锌原⼦数之⽐。
原子吸收练习题.doc含答案
![原子吸收练习题.doc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ab1b725c52cc58ad6be40.png)
原子吸收练习题.doc含答案原子吸收练习题.doc含答案一、是非题√⒈在火焰原子化器中,雾化器的主要作用是使试液雾化成均匀细小的雾滴。
×⒉为保证空心阴极灯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强度,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大。
√⒊空心阴极灯灯电流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光谱稳定性和适宜强度的条件下,应使用最低的工作电流。
×⒋任何情况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狭缝一定要选择较大的值。
√⒌以峰值吸收替代积分吸收的关键是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且发射线的中心频率要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完全重合。
√⒍为使分析结果的浓度测量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试液的吸光度必须控制在0.15~0.8之间。
×⒎火焰原子化方法的试样利用率比石墨炉原子化方法的高。
×⒏为保证空心阴极灯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强度,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大。
×⒐在火焰原子化器中,雾化器的主要作用是使试液变成原子蒸气。
×⒑任何情况下,待测元素的分析线一定要选择其最为灵敏的共振发射线。
√⒒以峰值吸收替代积分吸收做AAS定量的前提假设之一是:基态原子数近似等于总原子数。
×⒓一般情况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化学干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⒔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中,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基体带来的干扰。
√⒕若试液的离子强度较大时,原子吸收光谱法应使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
√⒖为保证空心阴极灯的寿命,在满足分析灵敏度的前提下,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小。
二、选择题⒈原子的核外电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谱线称为B _。
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离子谱线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火焰中基态原子蒸气对来自光源的A_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的。
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离子谱线⒊当待测元素与共存元素形成难挥发的化合物时,往往会导致参与原子吸收的基态原子数目减少而使测量产生误差,这种干扰因素称为B_。
A.光谱干扰B.化学干扰C.物理干扰⒋为实现峰值吸收的测量,除要求△νa<△νe外,还必须要使B_。
原子吸收题库
![原子吸收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09921f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9.png)
原子吸收光谱题库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工作原理:根据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来确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浓度;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3.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能量之后跃迁到较高的能量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激发态;4.原子吸收常用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5.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五个组成部分: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数据处理输出系统;我们现有原子吸收光谱仪有火焰和石墨炉两种原子化器;6.目前主要使用的锐线光源为空心阴极灯HCL和无极放电灯EDL;7.用火焰原子化法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为了防止“回火”,火焰的点燃和熄灭时开启有关气体的顺序:点燃时先开助燃气,后开燃气,熄灭时先关燃气,后关助燃气;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征灵敏度是指得到1%吸收时水溶液中元素的浓度.9.原子吸收分析中主要的干扰类型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光谱干扰、电离干扰;10.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雾化器、雾化室和燃烧头组成的;燃烧头是由耐腐蚀性的钛元素制成;11.空气-乙炔火焰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约为2300℃,氮氧化物-乙炔火焰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900℃;12.与火焰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优点: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用样量少,试样直接注入原子化器,从而减少溶液一些物理性质差异带来的干扰;13.使用石墨炉法的升温程序有干燥、灰化、原子化和除残四个步骤;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能发射锐线光谱的光源有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和无极放电灯等;15.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构成部件是雾化器和燃烧器,而最常用的燃气和助燃气分别为乙炔和空气;16.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气;而使试样原子化的方法有无火焰原子化法和火焰原子化;17.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对光源最主要选择的参数是灯电流;18.空心阴极灯的阳极是钨棒,而阴极材料是金属或合金,管内充有低压惰性气体Ar 或Ne,它的操作参数是灯电流_;19.原子吸收光度计废液出口管要做一个水封,并将出口端浸泡废液缸中,其目的是液封或防止乙炔泄露_;20.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消除基体效应的干扰,宜用_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21.通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一般火焰有3_种状态,分别是富燃_、贫燃_和化学计量火焰_;22.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瓦尔什提出用峰值吸收来代替积分吸收,从而解决了测量吸收的困难二、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CA. 工作曲线法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间接测定法2. 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DA.控制燃烧速度B.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C.提高试样雾化效率D.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3.用有机溶剂萃取一元素,并直接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时,操作中应注意 CA. 回火现象B. 熄火问题C. 适当减少燃气量D. 加大助燃比中燃气量4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A.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5.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AA. 灯电流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D. 内充气体的压力6.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CA. 空心阴极灯B. 火焰C. 原子化系统D. 分光系统7. 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A. 分子吸收B. 背景吸收C. 光散射D. 基体效应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DA.加入释放剂B.加入保护剂C.提高火焰温度D.改变光谱通带9.原子吸收光谱是 DA.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B.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C.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D.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10 .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BA.盐酸B.磷酸C.钠D.镁1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钠盐, 这里钠盐被称为 CA. 释放剂B. 缓冲剂C. 消电离剂D. 保护剂12. 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DA. 乙炔B. 氧化亚氮C. 氢D. 氩1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 CA.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却低B.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也低C.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却高D.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也低14.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BA.钠B.钽 C.钾D.镁15.原吸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 AA.愈严重B.愈不严重C.基本不变D.不变1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一般来说, 电热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的检测极限 DA.两者相同B.不一定哪种方法低或高C.电热原子化法低D.电热原子化法高17. 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A.分子吸收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18. 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DA.自然变度B.斯塔克变宽C.劳伦茨变宽D.多普勒变宽19.原子的核外电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谱线称为 B ;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离子谱线20.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火焰中基态原子蒸气对来自光源的 A 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的;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离子谱线21.当待测元素与共存元素形成难挥发的化合物时,往往会导致参与原子吸收的基态原子数目减少而使测量产生误差,这种干扰因素称为B;A.光谱干扰B.化学干扰C.物理干扰22.为实现峰值吸收的测量,除要求△νa<△νe外,还必须要使 B ;A. ν0a < ν0eB. ν0a = ν0eC.ν0a >ν0e23.当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电离电位≦6eV的元素时,通常会因为部分基态原子的电离而使吸光度测量产生误差,这种干扰因素称为 B ;A.光谱干扰B.化学干扰C.物理干扰24.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很不稳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光波的形式辐射出来,由此所产生的谱线称为 A ;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离子谱线25.消除因基体效应发生所引入的吸光度测量误差的方法是 A ;A.标准加入法B.加入离子强度调节剂C.归一化法2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的干扰是 A ;A.高浓度盐类对雾化效率的影响 B.背景吸收C.电离效应 D.高浓度盐类产生的化学反应27.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通常所用的检测器是 C ;A.硒光电池 B.光敏电阻 C.光电倍增管 D.光电管2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某矿石中铝含量,宜采用的原子化方式是 D ; A.贫燃性火焰 B.化学计量火焰 C.冷原子吸收法 D.石墨炉原子化法29.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C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产生紫外光;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产生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30.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Al、Si、Ti、Zr等元素所采用的火焰是 B ;A.乙炔-氧气 B.乙炔-氧化亚氮 C.丙烷-空气 D.氢气-氧气31.测量峰值吸收来代替积分吸收的方法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和 D ;A.发射线轮廓小于吸收线轮廓B. 发射线的半宽度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C.发射线轮廓大于吸收线轮廓D.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中心频率重合3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加入消电离剂可抑制电离干扰,因此,消电离剂的电离电位B ;A.比待测元素高B.比待测元素低C.与待测元素相近D.与待测元素相同3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于氧化物熔点较高的元素,可选用 A ;A.富燃火焰 B.化学计量火焰 C.贫燃火焰3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常在试液中加入KCl,是作为 D ;A.释放剂 B.缓冲剂 C.保护剂 D.消电离剂三、判断题1.光栅的面积愈大,分辨率愈大;×2.对于同一级光谱,光栅的分辨率随波长而变;×3. 调节狭缝宽度目的是要获得一定的色散率;×4. 相邻两条谱线被分辨的情况与所用通带有关系,通带增大,分辨率降低;√5. 增大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使发射强度增大,吸收灵敏度也增大;×6.原子吸收测量时,采用调制光源可消除荧光干扰;×7.在火焰原子化器中,雾化器的主要作用是使试液雾化成均匀细小的雾滴;√8.为保证空心阴极灯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强度,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大;×9.空心阴极灯灯电流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光谱稳定性和适宜强度的条件下,应使用最低的工作电流;√10.任何情况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狭缝一定要选择较大的值;×11.以峰值吸收替代积分吸收的关键是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且发射线的中心频率要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完全重合;√12.为使分析结果的浓度测量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试液的吸光度必须控制在~之间;√13.火焰原子化方法的试样利用率比石墨炉原子化方法的高;×14.为保证空心阴极灯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强度,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大;×15.在火焰原子化器中,雾化器的主要作用是使试液变成原子蒸气; ×16.任何情况下,待测元素的分析线一定要选择其最为灵敏的共振发射线×;17.以峰值吸收替代积分吸收做AAS定量的前提假设之一是:基态原子数近似等于总原子数; √18.一般情况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化学干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19.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中,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基体带来的干扰; √20.若试液的离子强度较大时,原子吸收光谱法应使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21.为保证空心阴极灯的寿命,在满足分析灵敏度的前提下,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小;√四、名词解释1 谱线半宽度:在峰值吸收系数K0一半处谱线的宽度;2 记忆效应:原子化器在喷入试样后改喷蒸馏水,记录仪指针返回零点的快慢程度;3 光谱通带:狭缝宽度与单色器倒线色散率的乘积;4 基体效应:由于试液的成分、浓度、溶剂等的变化,使试液粘度、密度及表面张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试液的提升量乃至原子化效率的效应;五、计算题1. 测定水样中 Mg 的含量,移取水样置于 50mL 容量瓶中,加入 HCl溶液酸化后,稀至刻度,选择原子吸收光谱法最佳条件, 测得其吸光度为 ,若另取水样于 50mL容量瓶中,再加入含 Mg为μg/mL 的标准溶液并用 HCl溶液酸化后,稀至刻度;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 ,试求水样中含镁量 mg/L;答案: g/mL2.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液中的Pb,准确移取50mL试液2份,用铅空心阴极灯在波长处,测得一份试液的吸光度为,在另一份试液中加入浓度为L铅标准溶液300L ,测得吸光度为;计算试液中铅的质量浓度g/L为多少答案:L3、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定义为能产生1%吸收即吸光度时,试样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单位μg/mL1%或μg/g1%;若浓度为μg/mL的镁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的测定吸光度为;请计算该元素的测定灵敏度;答案:×10-3μg/mL六、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试样在火焰原子化器中原子化的历程;并说明在火焰中影响原子化效率的因素是什么历程:喷雾,雾滴破碎,脱水,去溶剂,挥发成分子,原子化影响原子化效率的因素火焰中1火焰类型与组成2控制合适的火焰温度3蒸汽中基态原子的一部分可能吸收热能而被激发或电离,也可能生成分子状态,也会影响到原子化效率;2.为何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石墨炉原子化器较火焰原子化器有更高的灵敏度答:因为火焰原子化器有下列缺点:1)火焰原子化器雾化效率低10%左右;2)雾化的气溶胶被大量的载气稀释;3)基态原子蒸汽在光程中滞留时间短;石墨炉原子化器有下列优点:1)不存在雾化与稀释问题;2)基态原子蒸汽在石墨炉中滞留时间长,相对浓度大原子化时停气;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对哪些操作条件进行选择为什么答:1等电流影响发射线的半宽度;2燃助比对不同元素的火焰最佳条件氧化、还原、中性各不相同;3狭缝宽度考虑干扰和光强4火焰种类及火焰部位对不同元素的火焰最佳条件氧化、还原、中性各不相同;4.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选用什么光源为什么光源要进行调制答:应选用能发射锐线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调制原因:为了消除热激发自发发射的干扰,对光源进行调制,使光源发射的信号成为变更信号;因此,在一定温度下热激发自发发射是一个恒定的直流量,就可以与空心阴极灯的发射相区别;光源调制方法:电调制-方波脉冲电源供电,机械调制;5.试比较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不同点:6.原子吸收分析中,若产生下述情况而引致误差,应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免之1光源强度变化引起基线漂移;2火焰发射的辐射进入检测器发射背景;3)待测元素吸收线与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重叠;答:1选择适宜的等电流,并保持等电流稳定,使用前应该经过预热;2可以通过仪器调制方式来减免,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灯电流提高光源发射强度来改善信噪比;3了可以选择其它谱线作为分析线,如果没有合适的分析线,则需要分离干扰元素; 7.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有何优缺点答:工作原理:石墨炉原子化器是将一个石墨管固定在两个电极之间而制成的,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大电流通过石墨管,将石墨管加热至高温而使样品原子化;优点:与火焰原子化相比,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试样几乎可以全部原子化,因而测定灵敏度高,对于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以及试样含量很低或试样量很少时非常适用;缺点:共存化合物的干扰大,由于取样量少,所以进样量及注入管内位置的变动会引起误差,因而重现性较差;8.原子吸收光谱法有哪些干扰怎样减少或消除答:干扰有以下几种:1)光谱干扰:由于原子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简单,谱线少,因而谱线相互重叠的干扰少,绝大多数元素的测定相互之间不会产生谱线重叠的光谱干扰,但仍有少数元素相互间会有某些谱线产生干扰;消除方法:改用其他吸收线作为分析线;2)电离干扰: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或几个电子后形成离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光谱与其离子光谱是不相同的;所以中性原子所能吸收的共振谱线,并不被它的离子吸收;火焰中如果有显着数量的原子电离,将使测得的吸收值降低;消除方法:加入电离缓冲液,抑制电离的干扰;3)化学干扰:指火焰中由于待测元素与试样中的共存元素或火焰成分发生反应,形成难挥发或难分解的化合物而使被测元素的自由原子浓度降低而导致的干扰;常见的化学干扰可分为阳离子干扰和阴离子干扰;消除方法:采用温度较高的火焰可以消除或减轻形成难挥发化合物所造成的干扰,也可以用加入释放剂的办法消除干扰;4)背景干扰:背景干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火焰或石墨炉中固体或液体微粒及石墨炉管壁对入射光的散射而使透射光减弱,这种背景称为光散射背景;另一来源是火焰气体和溶剂等分子或半分解产物分子吸收所造成的背景干扰;消除方法:改用火焰高温火焰;分离和转化共存物;扣除方法用测量背景吸收的非吸收线扣除背景,用其它元素的吸收线扣除背景,用氘灯背景校正法和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法;5)盐效应和溶剂效应;9. 影响火焰法精密度的因素有哪些1.清洗泵漏水:检查联结部位是否正确,拧紧锁定螺母.更换清洗泵组件;2.样品回流:清洗泵上面的单向阀或泵头漏气;3.清洗液抽不上来,清洗泵下面的单向阀或泵头漏气;10.影响石墨炉精密度的因素有哪些1.样品是否均匀2.进样针位置是否合适3.石墨管是否干净,是否需要更换4.进样针是否需要清洗5.清洗槽污染:酸泡后用去离子水冲干净6.泵是否回液或漏液11.火焰法点火失败有可能的因素造成的无法正常点火有5个安全联锁:1.乙炔:检查在仪器进气端的压力,燃烧的时候能维持在~;2 .燃烧头:燃烧头的磁条对着仪器内测,并把燃烧头向下装紧;3. 雾化器:主要是雾化器右侧的磁铁要安装到位,否则传感器无法检测;4 .空气:检查空气在空气过滤器出口端的压力在~ ;.排水桶:是否没有水封,需加水;12.影响火焰法的灵敏度的因素有哪些1.进样管堵塞2.雾化器的提升量及雾化效率3.燃气或助燃气的比例4.火焰燃烧头的位置5.扰流器及撞击球的使用13..影响石墨炉的灵敏度的因素有哪些1.更换新石墨管2.仪器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3.进样针的位置4.配置新的标准溶液5.石墨炉位置6.进样量14.AAS的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分别作用是什么传统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结构: 1. 光源 2. 原子化器 3 .光学系统 4 检测器 ;1.光源的作用是用来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2.原子化器的作用是将样品中待测元素原子化,形成基态自由原子;3. 光学系统两个必需的主要组成部分:1单色器:其作用是将入射辐射精细地分开,并阻挡分析线以外的其他辐射到达检测器; 2透镜和反射镜:其作用是引导HCL的辐射,首先在原子化区火焰、石墨管、石英管聚焦,然后至单色器的入射狭缝,最后到达检测器;15.AAS定量依据的是什么定律这个定律是物理过程还是化学过程AAS定量依据的是朗伯-比尔定律 ,这个定律是物理过程;16.常见的AAS背景扣除技术有哪些优缺点常用的有三种背景校正技术:连续光源背景校正通常用氘灯, 自吸收背景校正Smith-Hieftje ,塞曼Zeeman-背景校正 ;氘灯背景校正:优点: 简单,成本低 ,不损失灵敏度, 不需要特殊的主光源 ,对绝大部分应用已经足够 ;缺点: 波长范围有局限 ,有两个光源,使用分束器导致光通量降低,信/噪比变差 ,不能准确校正结构背景 ,弧光灯与元素灯吸收体积不重合导致误差 ;自吸收背景校正:优点: 不需要额外光源 ,可校正离分析线附近的结构背景 ;缺点: 仅对部分元素有效 ,显着降低大部分元素的灵敏度 ,需用特殊的HCL’s,不通用 ,显着降低灯寿命 ,不能校正恰好位于中心波长的处的背景 ,校正周期长,频率低,因为从高脉冲电流下恢复正常状态需要时间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优点:不需要另外的光源,不增加额外噪声 ,精确校正高背景及不规则精细结构背景 ,全波长范围有效 ,改变磁场强度可提高灵敏度 ;缺点:损失某些元素的灵敏度 ,动态范围变窄 , 高浓度时会产生塞曼翻转现象 ;17.石墨炉的升温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分别如何来进行设置通常升温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干燥去除溶剂灰化热预处理,以去除共存基体原子化产生基态原子除残去除残留基体及待测物干燥原则1:干燥起始温度应低于溶剂沸点温度原则2:总干燥时间通常按 2秒/μl 进样量计算灰化原则3:选择尽可能高的温度去除处共存物质,但不可损失待分析物原则4:对常规基体干燥时间通常在20-40秒之间原子化原则5:在确保灵敏度的前提下,选择尽可能低的原子化温度;原则6:石墨管的寿命在超过2700℃时会快速恶化,因此不要超过这个温度;除残原则7:温度比原子化温度高约50℃18.火焰法的检出限为什么比石墨炉的高1000倍左右火焰法中水样经过雾化过程中只有约10%的水样形成原子态被检测,而大部分水样拍到废液桶内,原子化效率很低,且在火焰中的停留时间很短;而石墨炉是直接打进石墨管,原子化效率非常高,且在石墨炉中的停留时间较长;综合以上因素,火焰法的检出限比石墨炉的高1000倍左右;19.影响火焰法精密度的因素有哪些1.清洗泵漏水:检查联结部位是否正确,拧紧锁定螺母.更换清洗泵组件;2.样品回流:清洗泵上面的单向阀或泵头漏气;3.清洗液抽不上来,清洗泵下面的单向阀或泵头漏气;20.影响石墨炉精密度的因素有哪些1.样品是否均匀2.进样针位置是否合适3.石墨管是否干净,是否需要更换4.进样针是否需要清洗5.清洗槽污染:酸泡后用去离子水冲干净6.泵是否回液或漏液21.火焰法点火失败有可能的因素造成的无法正常点火有5个安全联锁:1.乙炔:检查在仪器进气端的压力,燃烧的时候能维持在~;2 .燃烧头:燃烧头的磁条对着仪器内测,并把燃烧头向下装紧;3. 雾化器:主要是雾化器右侧的磁铁要安装到位,否则传感器无法检测;4 .空气:检查空气在空气过滤器出口端的压力在~ ;5 .排水桶:是否没有水封,需加水;。
(完整word版)原子吸收习题
![(完整word版)原子吸收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88ad964afe04a1b171de3a.png)
原子吸收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的跃迁而产生的,通常采用跃迁的辐射进行钠的原子吸收。
2、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由引起的,原子线宽度的数量级为A0。
3、多普勒变宽是由引起的,故又称为。
变宽则是由于吸光原子与蒸气中的其他粒子碰撞而产生的变宽,它随着气体压强增大而增加,故又称为。
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雾化效率一般可达。
5、空心阴极灯光源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产生现象,灯电流越大,这种现象越,造成谱线。
6、原子吸收分析用的火焰按燃气与助燃气比例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大多数元素的分析应选用火焰,但对易氧化而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分析应选用火焰,对碱金属的分析应选用火焰。
二、选择题1、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 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连续光谱;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谱线;D 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2、阴极灯构造是:A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B 气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C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D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A 原子;B 激发态原子;C 基态原子;D分子或离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减弱的程度,求出待测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的方法。
4、采用测量峰值吸收系数的方法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的方法,下列条件哪些为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A 发射线轮廓小于吸收线轮廓;B发射线轮廓大于吸收线轮廓;C发射线的中心频率小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D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相同。
5、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A 每毫米2.6nmB 每毫米0.38nmC 每毫米26nm D每毫米3.8nm三、解释下列名词1、谱线半宽度2、分吸收3、峰值吸收4、锐线光源5、光谱通带6、特征浓度四、计算题1、在2500K时,Mg的共振线285.21nm为31S0-31P1产生的,请计算激发态与基态原子数的比值。
(完整版)原子吸收试题-答案
![(完整版)原子吸收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35149f6c175f0e7dd13743.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卷答卷人:评分:一、填空题(共15 分1 分/空)1. 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与吸收谱线中心完全重合,而且发射谱线的宽度必须比吸收谱线的宽度窄。
2.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
3.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减小光源波动的影响。
4. 为了消除火焰发射的干扰,空心阴极灯多采用脉冲方式供电。
5. 当光栅(或棱镜)的色散率一定时,光谱带宽由分光系统的出射狭缝宽度来决定。
6. 在火焰原子吸收中,通常把能产生1%吸收的被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 与氘灯发射的带状光谱不同,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光谱。
8. 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钙镁含量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镧离子,其目的是消除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干扰。
9. 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时,采用乙炔-空气火焰,使用时应先开空气,后开乙炔。
10. 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空白标准偏差的吸光度时的浓度称为检出限。
11. 采用氘灯校正背景时,空心阴极灯测量的是原子吸收+背景吸收(或AA+BG)信号,氘灯测量的是背景吸收(或BG)信号。
12、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的工作电流。
二、选择题(共15 分1.5 分/题)1.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2.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3.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是( D )。
A.大量的空气 B. 大量的氖或氮等惰性气体C.少量的空气 D.低压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
( D )A.蒸镏水 B.硫酸 C.浓硝酸 D.(2+100)稀硝酸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单色器的作用是( B )。
原子吸收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含答案
![原子吸收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4be8b2551810a6f524869b.png)
原子吸收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一、填空题(16分)1.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答案:原子化器分光系统2.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原子化装置包括和。
答案:雾化器燃烧器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器的作用是,用以吸收来自锐线源的。
答案:产生基态原子共振辐射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常用的锐线光源有、和蒸气放电灯3种。
答案: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过程中主要干扰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等。
答案:电离干扰光谱干扰6.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和,使灵敏度下降。
答案:谱线变宽谱线自吸收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扣除背景干扰的主要方法有:双波长法、、和自吸收法。
答案:氘灯法塞曼效应法8.乙炔管每4年更换1次(指原装进口的);乙炔总压力剩下0.5-0.6MPa必须换掉,剩下的里面是丙酮,腐蚀管路;二、判断题(16分)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大多数空心阴极灯一般都是工作电流越小,分析灵敏度越低。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大多数空心阴极灯一般都是工作电流越小,分析灵敏度越高。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分光系统单色器所起的作用是将待分析元素的共振线与光源中的其他发射线分开。
( )答案:正确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中,用10HNO3-HF—HClO4消解试样,在驱赶HClO4时,如将试样蒸干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在驱赶HClO4时,如将试样蒸干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空气-乙炔火焰适于低温金属的测定。
() 答案:正确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提高火焰温度使分析灵敏度提高。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火焰温度,可以使分析灵敏度提高。
6.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化器的效率对分析灵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 ) 答案:正确7.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燃烧器上混合气的行程速度稍大于其燃烧速度时,火焰才会稳定。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题(含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8ce8e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1.png)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B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问跃迁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原子核的振动2.石墨炉的升温程序如下:(C )A.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净化、干燥、灰化和原子化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C)、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空心阴极灯C.原子化器D.辐射源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D)A.氢灯B.氘灯C.钨灯D.空心阴极灯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C)A.燃气-助燃气B. 载气C. 燃气D.助燃气6.原子吸收检测中,下列哪些方法有利于消除物理干扰?(ABC)A.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溶液B.采用标准加入法或选用适当溶剂稀释试液C.调整撞击小球位置以产生更多细雾D.加入保护剂或释放剂7.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ABCD)组成的。
A.雾化室B.雾化器C.燃烧器D.火焰8.原子吸收的干扰有(ABCDE)。
A.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电离干扰D.光谱干扰E.背景干扰9.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E )。
A.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电离干扰D.光谱干扰E.背景干扰10.富燃是助燃气量(B )化学计量时的火焰。
A.大于B.小于C.等于11.富燃是助燃气量(B )化学计量时的火焰。
A.大于B.小于C.等于12.调节燃烧器高度目的是为了得到(A )。
A.吸光度最大B.透光度最大C.入射光强最大D.火焰温度最高13.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B )。
A.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背景干扰D.物理干扰14.原子吸收仪器中溶液提升喷口与撞击球距离太近,会造成下面(C)。
A.仪器吸收值偏大B.火焰中原子去密度增大,吸收值很高C.雾化效果不好、噪声太大且吸收不稳定D.溶液用量减少15.导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标准曲线弯曲有关的原因是(ABCD)。
原子吸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d7a1d328ea81c758f5785c.png)
原子吸收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44题)一、填空题1、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火焰中,生成的固体微粒对特征波长的光波产生,使部分特征光波的光不能投射到上。
2、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加热程序有、、和四个阶段。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锐线光源有,,三种,以灯应用最广泛。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只是把待测原子的吸收线与其它谱线,而不是用它来获得。
5、原子吸收仪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和光信号的。
6、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当空气与乙炔比大于化学计量时,称为火焰,为色。
7、氩–氢火焰特别适用于和的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缺点是。
8、原子吸收光度法采用的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管,它的阴极是由制成。
9、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如果试样粘度过高,在试样进入雾化室后,就会粘附在室内壁上,而产生效应。
10、原子吸收光度法的背景吸收主要有和两种。
11、塞曼效应是指光谱线在中发生的现象。
12、塞曼效应与氘灯校正背景不同,它的光来自而且在光路上通过原子化器。
1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14、空心阴极灯长期闲臵不用,应该经常,否则会使谱线,甚至不再是光源。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15、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16、无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定量多采用()法。
⑴标准加入⑵工作曲线⑶直读1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Cu、Pb、Cd的方法适用于()水和()水,分析前要检查是否存在(),并采取()。
18、火焰原子吸收法中,火焰类型分为()和()型火焰,在测定铬时应选用()型火焰。
《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1719、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总Cr时,应该用()配制标准系列。
⑴硫酸⑵盐酸⑶硝酸《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34520、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Cd时,采集的水样应加入()酸,酸化至pH()。
⑴硝酸⑵硫酸⑶盐酸⑷<2 ⑸<5 ⑹<7《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28021、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使()下降。
原子吸收试题答案
![原子吸收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3e295a03d8ce2f0166230a.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卷答卷人:评分:一、填空题(共15 分1 分/空)1. 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与吸收谱线中心完全重合,而且发射谱线的宽度必须比吸收谱线的宽度窄。
2.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
3.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减小光源波动的影响。
4. 为了消除火焰发射的干扰,空心阴极灯多采用脉冲方式供电。
5. 当光栅(或棱镜)的色散率一定时,光谱带宽由分光系统的出射狭缝宽度来决定。
6. 在火焰原子吸收中,通常把能产生1%吸收的被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 与氘灯发射的带状光谱不同,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光谱。
8. 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钙镁含量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镧离子,其目的是消除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干扰。
9. 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时,采用乙炔-空气火焰,使用时应先开空气,后开乙炔。
10. 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空白标准偏差的吸光度时的浓度称为检出限。
11. 采用氘灯校正背景时,空心阴极灯测量的是原子吸收+背景吸收(或AA+BG)信号,氘灯测量的是背景吸收(或BG)信号。
12、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的工作电流。
二、选择题(共15 分分/题)1.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2.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3.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是( D )。
A.大量的空气 B. 大量的氖或氮等惰性气体C.少量的空气 D.低压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
( D )A.蒸镏水 B.硫酸 C.浓硝酸 D.(2+100)稀硝酸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单色器的作用是( B )。
原子吸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ba44ee83c4bb4cf7ecd1f7.png)
原子吸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原子吸收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44题)一、填空题1、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火焰中,生成的固体微粒对特征波长的光波产生,使部分特征光波的光不能投射到上。
2、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加热程序有、、和四个阶段。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锐线光源有,,三种,以灯应用最广泛。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只是把待测原子的吸收线与其它谱线,而不是用它来获得。
5、原子吸收仪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和光信号的。
6、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当空气与乙炔比大于化学计量时,称为火焰,为色。
7、氩�C氢火焰特别适用于和的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缺点是。
8、原子吸收光度法采用的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管,它的阴极是由制成。
9、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如果试样粘度过高,在试样进入雾化室后,就会粘附在室内壁上,而产生效应。
10、原子吸收光度法的背景吸收主要有和两种。
11、塞曼效应是指光谱线在中发生的现象。
12、塞曼效应与氘灯校正背景不同,它的光来自而且在光路上通过原子化器。
1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14、空心阴极灯长期闲�Z不用,应该经常,否则会使谱线,甚至不再是光源。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15、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16、无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定量多采用()法。
⑴标准加入⑵ 工作曲线⑶直读1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Cu、Pb、Cd的方法适用于()水和()水,分析前要检查是否存在(),并采取()。
18、火焰原子吸收法中,火焰类型分为()和()型火焰,在测定铬时应选用()型火焰。
1《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1719、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总Cr时,应该用()配制标准系列。
⑴硫酸⑵盐酸⑶硝酸《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34520、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Cd时,采集的水样应加入()酸,酸化至pH ()。
⑴硝酸⑵硫酸⑶盐酸⑷<2 ⑸<5 ⑹<7 《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28021、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使()下降。
原子吸收题库
![原子吸收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f71715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d.png)
原子吸收光谱题库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工作原理:根据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来确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浓度..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3.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能量之后跃迁到较高的能量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激发态..4.原子吸收常用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5.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五个组成部分: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数据处理输出系统..我们现有原子吸收光谱仪有火焰和石墨炉两种原子化器..6.目前主要使用的锐线光源为空心阴极灯HCL和无极放电灯EDL..7.用火焰原子化法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为了防止“回火”;火焰的点燃和熄灭时开启有关气体的顺序:点燃时先开助燃气;后开燃气;熄灭时先关燃气;后关助燃气..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征灵敏度是指得到1%吸收时水溶液中元素的浓度.9.原子吸收分析中主要的干扰类型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光谱干扰、电离干扰..10.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雾化器、雾化室和燃烧头组成的..燃烧头是由耐腐蚀性的钛元素制成..11.空气-乙炔火焰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约为2300℃;氮氧化物-乙炔火焰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900℃..12.与火焰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优点: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用样量少;试样直接注入原子化器;从而减少溶液一些物理性质差异带来的干扰..13.使用石墨炉法的升温程序有干燥、灰化、原子化和除残四个步骤..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能发射锐线光谱的光源有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和无极放电灯等..15.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构成部件是雾化器和燃烧器;而最常用的燃气和助燃气分别为乙炔和空气..16.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气;而使试样原子化的方法有无火焰原子化法和火焰原子化..17.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对光源最主要选择的参数是灯电流..18.空心阴极灯的阳极是钨棒;而阴极材料是金属或合金;管内充有低压惰性气体Ar或Ne;它的操作参数是灯电流_..19.原子吸收光度计废液出口管要做一个水封;并将出口端浸泡废液缸中;其目的是液封或防止乙炔泄露_..20.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消除基体效应的干扰;宜用_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21.通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一般火焰有3_种状态;分别是富燃_、贫燃_和化学计量火焰_..22.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瓦尔什提出用峰值吸收来代替积分吸收;从而解决了测量吸收的困难二、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CA. 工作曲线法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间接测定法2. 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DA.控制燃烧速度B.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C.提高试样雾化效率D.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3.用有机溶剂萃取一元素;并直接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时;操作中应注意 CA. 回火现象B. 熄火问题C. 适当减少燃气量D. 加大助燃比中燃气量4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A.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5.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AA. 灯电流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D. 内充气体的压力6.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A. 空心阴极灯B. 火焰C. 原子化系统D. 分光系统7. 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A. 分子吸收B. 背景吸收C. 光散射D. 基体效应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D A.加入释放剂 B.加入保护剂C.提高火焰温度D.改变光谱通带9.原子吸收光谱是 DA.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B.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C.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D.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10 .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BA.盐酸B.磷酸C.钠D.镁1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钠盐; 这里钠盐被称为 CA. 释放剂B. 缓冲剂C. 消电离剂D. 保护剂12. 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DA. 乙炔B. 氧化亚氮C. 氢D. 氩1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CA.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却低B.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也低C.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却高D.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也低14.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BA. 钠B. 钽C.钾D.镁15.原吸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 AA.愈严重B.愈不严重C.基本不变D.不变1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一般来说; 电热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的检测极限 DA.两者相同B.不一定哪种方法低或高C.电热原子化法低D.电热原子化法高17. 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A. 分子吸收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18. 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DA.自然变度B.斯塔克变宽C.劳伦茨变宽D.多普勒变宽19.原子的核外电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谱线称为 B ..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离子谱线20.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火焰中基态原子蒸气对来自光源的 A 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的..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离子谱线21.当待测元素与共存元素形成难挥发的化合物时;往往会导致参与原子吸收的基态原子数目减少而使测量产生误差;这种干扰因素称为B..A.光谱干扰B.化学干扰C.物理干扰22.为实现峰值吸收的测量;除要求△νa<△νe外;还必须要使 B ..A. ν0a < ν0eB. ν0a = ν0eC. ν0a >ν0e23.当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电离电位≦6eV的元素时;通常会因为部分基态原子的电离而使吸光度测量产生误差;这种干扰因素称为 B ..A.光谱干扰B.化学干扰C.物理干扰24.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很不稳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光波的形式辐射出来;由此所产生的谱线称为 A ..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离子谱线25.消除因基体效应发生所引入的吸光度测量误差的方法是 A ..A.标准加入法B.加入离子强度调节剂C.归一化法2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的干扰是 A ..A.高浓度盐类对雾化效率的影响 B.背景吸收C.电离效应 D.高浓度盐类产生的化学反应27.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通常所用的检测器是 C ..A.硒光电池 B.光敏电阻 C.光电倍增管 D.光电管2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某矿石中铝含量;宜采用的原子化方式是D ..A.贫燃性火焰 B.化学计量火焰 C.冷原子吸收法 D.石墨炉原子化法29.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C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产生紫外光;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产生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30.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Al、Si、Ti、Zr等元素所采用的火焰是 B ..A.乙炔-氧气 B.乙炔-氧化亚氮 C.丙烷-空气 D.氢气-氧气31.测量峰值吸收来代替积分吸收的方法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和 D ..A.发射线轮廓小于吸收线轮廓B. 发射线的半宽度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C.发射线轮廓大于吸收线轮廓D.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中心频率重合3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加入消电离剂可抑制电离干扰;因此;消电离剂的电离电位 B ..A.比待测元素高B.比待测元素低C.与待测元素相近D.与待测元素相同3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于氧化物熔点较高的元素;可选用 A ..A.富燃火焰 B.化学计量火焰 C.贫燃火焰3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常在试液中加入KCl;是作为 D ..A.释放剂 B.缓冲剂 C.保护剂 D.消电离剂三、判断题1.光栅的面积愈大;分辨率愈大;×2.对于同一级光谱;光栅的分辨率随波长而变..×3. 调节狭缝宽度目的是要获得一定的色散率..×4. 相邻两条谱线被分辨的情况与所用通带有关系;通带增大;分辨率降低..√5. 增大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使发射强度增大;吸收灵敏度也增大..×6.原子吸收测量时;采用调制光源可消除荧光干扰..×7.在火焰原子化器中;雾化器的主要作用是使试液雾化成均匀细小的雾滴..√8.为保证空心阴极灯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强度;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大..×9.空心阴极灯灯电流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光谱稳定性和适宜强度的条件下;应使用最低的工作电流..√10.任何情况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狭缝一定要选择较大的值..×11.以峰值吸收替代积分吸收的关键是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且发射线的中心频率要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完全重合..√12.为使分析结果的浓度测量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试液的吸光度必须控制在0.15~0.8之间..√13.火焰原子化方法的试样利用率比石墨炉原子化方法的高..×14.为保证空心阴极灯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强度;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大..×15.在火焰原子化器中;雾化器的主要作用是使试液变成原子蒸气.. ×16.任何情况下;待测元素的分析线一定要选择其最为灵敏的共振发射线×..17.以峰值吸收替代积分吸收做AAS定量的前提假设之一是:基态原子数近似等于总原子数.. √18.一般情况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化学干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19.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中;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基体带来的干扰.. √20.若试液的离子强度较大时;原子吸收光谱法应使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21.为保证空心阴极灯的寿命;在满足分析灵敏度的前提下;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小..√四、名词解释1 谱线半宽度:在峰值吸收系数K0一半处谱线的宽度..2 记忆效应:原子化器在喷入试样后改喷蒸馏水;记录仪指针返回零点的快慢程度..3 光谱通带:狭缝宽度与单色器倒线色散率的乘积..4 基体效应:由于试液的成分、浓度、溶剂等的变化;使试液粘度、密度及表面张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试液的提升量乃至原子化效率的效应..五、计算题1. 测定水样中 Mg 的含量;移取水样 20.00mL 置于 50mL 容量瓶中;加入HCl溶液酸化后;稀至刻度;选择原子吸收光谱法最佳条件; 测得其吸光度为0.200;若另取20.00mL 水样于 50mL 容量瓶中;再加入含 Mg为2.00μg/mL 的标准溶液 1.00mL并用 HCl溶液酸化后;稀至刻度..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 0.225;试求水样中含镁量 mg/L..答案:0.8 g/mL2.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液中的Pb;准确移取50mL试液2份;用铅空心阴极灯在波长 283.3nm处;测得一份试液的吸光度为0.325;在另一份试液中加入浓度为50.0mg/L铅标准溶液300 L ;测得吸光度为0.670..计算试液中铅的质量浓度g/L为多少答案:0.279mg/L3、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定义为能产生1%吸收即0.0044吸光度时;试样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单位μg/mL1%或μg/g1%..若浓度为0.13μg/mL的镁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的测定吸光度为0.267..请计算该元素的测定灵敏度..答案:2.14×10-3μg/mL六、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试样在火焰原子化器中原子化的历程..并说明在火焰中影响原子化效率的因素是什么历程:喷雾;雾滴破碎;脱水;去溶剂;挥发成分子;原子化影响原子化效率的因素火焰中1 火焰类型与组成2 控制合适的火焰温度3 蒸汽中基态原子的一部分可能吸收热能而被激发或电离;也可能生成分子状态;也会影响到原子化效率..2.为何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石墨炉原子化器较火焰原子化器有更高的灵敏度答:因为火焰原子化器有下列缺点:1)火焰原子化器雾化效率低10%左右;2)雾化的气溶胶被大量的载气稀释;3)基态原子蒸汽在光程中滞留时间短..石墨炉原子化器有下列优点:1)不存在雾化与稀释问题;2)基态原子蒸汽在石墨炉中滞留时间长;相对浓度大原子化时停气..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对哪些操作条件进行选择为什么答:1等电流影响发射线的半宽度;2燃助比对不同元素的火焰最佳条件氧化、还原、中性各不相同;3狭缝宽度考虑干扰和光强4火焰种类及火焰部位对不同元素的火焰最佳条件氧化、还原、中性各不相同;4.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选用什么光源为什么光源要进行调制答:应选用能发射锐线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调制原因:为了消除热激发自发发射的干扰;对光源进行调制;使光源发射的信号成为变更信号..因此;在一定温度下热激发自发发射是一个恒定的直流量;就可以与空心阴极灯的发射相区别..光源调制方法:电调制-方波脉冲电源供电;机械调制..5.试比较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不同点:6.原子吸收分析中;若产生下述情况而引致误差;应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免之1光源强度变化引起基线漂移;2火焰发射的辐射进入检测器发射背景;3)待测元素吸收线与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重叠..答:1选择适宜的等电流;并保持等电流稳定;使用前应该经过预热;2可以通过仪器调制方式来减免;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灯电流提高光源发射强度来改善信噪比..3了可以选择其它谱线作为分析线;如果没有合适的分析线;则需要分离干扰元素..7.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有何优缺点答:工作原理:石墨炉原子化器是将一个石墨管固定在两个电极之间而制成的;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大电流通过石墨管;将石墨管加热至高温而使样品原子化..优点:与火焰原子化相比;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试样几乎可以全部原子化;因而测定灵敏度高;对于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以及试样含量很低或试样量很少时非常适用..缺点:共存化合物的干扰大;由于取样量少;所以进样量及注入管内位置的变动会引起误差;因而重现性较差..8.原子吸收光谱法有哪些干扰怎样减少或消除答:干扰有以下几种:1)光谱干扰:由于原子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简单;谱线少;因而谱线相互重叠的干扰少;绝大多数元素的测定相互之间不会产生谱线重叠的光谱干扰;但仍有少数元素相互间会有某些谱线产生干扰..消除方法:改用其他吸收线作为分析线..2)电离干扰: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或几个电子后形成离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光谱与其离子光谱是不相同的..所以中性原子所能吸收的共振谱线;并不被它的离子吸收..火焰中如果有显着数量的原子电离;将使测得的吸收值降低..消除方法:加入电离缓冲液;抑制电离的干扰..3)化学干扰:指火焰中由于待测元素与试样中的共存元素或火焰成分发生反应;形成难挥发或难分解的化合物而使被测元素的自由原子浓度降低而导致的干扰..常见的化学干扰可分为阳离子干扰和阴离子干扰..消除方法:采用温度较高的火焰可以消除或减轻形成难挥发化合物所造成的干扰;也可以用加入释放剂的办法消除干扰..4)背景干扰:背景干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火焰或石墨炉中固体或液体微粒及石墨炉管壁对入射光的散射而使透射光减弱;这种背景称为光散射背景;另一来源是火焰气体和溶剂等分子或半分解产物分子吸收所造成的背景干扰..消除方法:改用火焰高温火焰;分离和转化共存物;扣除方法用测量背景吸收的非吸收线扣除背景;用其它元素的吸收线扣除背景;用氘灯背景校正法和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法..5)盐效应和溶剂效应..9. 影响火焰法精密度的因素有哪些1.清洗泵漏水:检查联结部位是否正确;拧紧锁定螺母.更换清洗泵组件..2.样品回流:清洗泵上面的单向阀或泵头漏气..3.清洗液抽不上来;清洗泵下面的单向阀或泵头漏气..10.影响石墨炉精密度的因素有哪些1.样品是否均匀2.进样针位置是否合适3.石墨管是否干净;是否需要更换4.进样针是否需要清洗5.清洗槽污染:酸泡后用去离子水冲干净6.泵是否回液或漏液11.火焰法点火失败有可能的因素造成的无法正常点火有5个安全联锁:1.乙炔:检查在仪器进气端的压力;燃烧的时候能维持在0.085~0.095Mpa..2 .燃烧头:燃烧头的磁条对着仪器内测;并把燃烧头向下装紧..3. 雾化器:主要是雾化器右侧的磁铁要安装到位;否则传感器无法检测..4 .空气:检查空气在空气过滤器出口端的压力在0.55MPa~0.60MPa ...排水桶:是否没有水封;需加水..12.影响火焰法的灵敏度的因素有哪些1.进样管堵塞2.雾化器的提升量及雾化效率3.燃气或助燃气的比例4.火焰燃烧头的位置5.扰流器及撞击球的使用13..影响石墨炉的灵敏度的因素有哪些1.更换新石墨管2.仪器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3.进样针的位置4.配置新的标准溶液5.石墨炉位置6.进样量14.AAS的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分别作用是什么传统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结构: 1. 光源 2. 原子化器 3 .光学系统 4 检测器 ..1.光源的作用是用来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2.原子化器的作用是将样品中待测元素原子化;形成基态自由原子..3. 光学系统两个必需的主要组成部分:1单色器:其作用是将入射辐射精细地分开;并阻挡分析线以外的其他辐射到达检测器.. 2透镜和反射镜:其作用是引导HCL的辐射;首先在原子化区火焰、石墨管、石英管聚焦;然后至单色器的入射狭缝;最后到达检测器..15.AAS定量依据的是什么定律这个定律是物理过程还是化学过程AAS定量依据的是朗伯-比尔定律 ;这个定律是物理过程..16.常见的AAS背景扣除技术有哪些优缺点常用的有三种背景校正技术:连续光源背景校正通常用氘灯; 自吸收背景校正Smith-Hieftje ;塞曼Zeeman-背景校正 ..氘灯背景校正:优点: 简单;成本低 ;不损失灵敏度; 不需要特殊的主光源 ;对绝大部分应用已经足够 ..缺点: 波长范围有局限 ;有两个光源;使用分束器导致光通量降低;信/噪比变差 ;不能准确校正结构背景 ;弧光灯与元素灯吸收体积不重合导致误差 ..自吸收背景校正:优点: 不需要额外光源 ;可校正离分析线附近的结构背景 ..缺点: 仅对部分元素有效 ;显着降低大部分元素的灵敏度 ;需用特殊的HCL’s;不通用 ;显着降低灯寿命 ;不能校正恰好位于中心波长的处的背景 ;校正周期长;频率低;因为从高脉冲电流下恢复正常状态需要时间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优点:不需要另外的光源;不增加额外噪声 ;精确校正高背景及不规则精细结构背景 ;全波长范围有效 ;改变磁场强度可提高灵敏度 ..缺点:损失某些元素的灵敏度 ;动态范围变窄 ; 高浓度时会产生塞曼翻转现象 ..17.石墨炉的升温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分别如何来进行设置通常升温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干燥去除溶剂灰化热预处理;以去除共存基体原子化产生基态原子除残去除残留基体及待测物干燥原则1:干燥起始温度应低于溶剂沸点温度原则2:总干燥时间通常按 2秒/μl 进样量计算灰化原则3:选择尽可能高的温度去除处共存物质;但不可损失待分析物原则4:对常规基体干燥时间通常在20-40秒之间原子化原则5:在确保灵敏度的前提下;选择尽可能低的原子化温度..原则6:石墨管的寿命在超过2700℃时会快速恶化;因此不要超过这个温度.. 除残原则7:温度比原子化温度高约50℃18.火焰法的检出限为什么比石墨炉的高1000倍左右火焰法中水样经过雾化过程中只有约10%的水样形成原子态被检测;而大部分水样拍到废液桶内;原子化效率很低;且在火焰中的停留时间很短..而石墨炉是直接打进石墨管;原子化效率非常高;且在石墨炉中的停留时间较长..综合以上因素;火焰法的检出限比石墨炉的高1000倍左右..19.影响火焰法精密度的因素有哪些1.清洗泵漏水:检查联结部位是否正确;拧紧锁定螺母.更换清洗泵组件..2.样品回流:清洗泵上面的单向阀或泵头漏气..3.清洗液抽不上来;清洗泵下面的单向阀或泵头漏气..20.影响石墨炉精密度的因素有哪些1.样品是否均匀2.进样针位置是否合适3.石墨管是否干净;是否需要更换4.进样针是否需要清洗5.清洗槽污染:酸泡后用去离子水冲干净6.泵是否回液或漏液21.火焰法点火失败有可能的因素造成的无法正常点火有5个安全联锁:1.乙炔:检查在仪器进气端的压力;燃烧的时候能维持在0.085~0.095Mpa..2 .燃烧头:燃烧头的磁条对着仪器内测;并把燃烧头向下装紧..3. 雾化器:主要是雾化器右侧的磁铁要安装到位;否则传感器无法检测..4 .空气:检查空气在空气过滤器出口端的压力在0.55MPa~0.60MPa ..5 .排水桶:是否没有水封;需加水..。
(完整)原子吸收光谱试题
![(完整)原子吸收光谱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5cecd3af45b307e9719722.png)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试题一、选择题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 B )A 。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问跃迁B 。
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C 。
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 。
原子核的振动2。
石墨炉的升温程序如下:( C )A 。
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 。
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净化、干燥、灰化和原子化3.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 C ),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 。
多普勒效应B 。
光电效应 C.朗伯—比尔定律 D 。
乳剂特性曲线4.下列两种方法同属于吸收光谱的是:( D )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B.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C 。
红外光谱和质谱D 。
原子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8。
下列哪种方法是由外层电子跃迁引起的?AA 。
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B 。
原子发射光谱和核磁共振谱C.红外光谱和Raman 光谱 D 。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9。
C 2H 2-Air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Cr )时,最适宜的火焰是性质:(C)A.化学计量型 B 。
贫燃型 C 。
富燃型 D.明亮的火焰10。
在经典AES 分析中,蒸发温度最高的光源是:BA.直流电弧 B 。
交流电弧 C.火花 D 。
火焰12.高纯Y 2O 3中稀土杂质元素和铁矿石定量全分析分别便用何种激发光源为佳? A 。
火花及直流电弧 B.低压交流电弧和火花C 。
直流电弧和火花D 。
直流电弧和低压交流电弧13.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 它广泛用于(A)的定量测定。
A 。
低含量元素 B.元素定性 C 。
高含量元素 D 。
极微量元素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C )、 单色器、 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 。
空心阴极灯C 。
原子化器D 。
辐射源1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D )A .氢灯B .氘灯C .钨灯D .空心阴极灯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卷答卷人:评分:一、填空题(共15 分1 分/空)1. 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与吸收谱线中心完全重合,而且发射谱线的宽度必须比吸收谱线的宽度窄。
2.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
3.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减小光源波动的影响。
4. 为了消除火焰发射的干扰,空心阴极灯多采用脉冲方式供电。
5. 当光栅(或棱镜)的色散率一定时,光谱带宽由分光系统的出射狭缝宽度来决定。
6. 在火焰原子吸收中,通常把能产生1%吸收的被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 与氘灯发射的带状光谱不同,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光谱。
8. 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钙镁含量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镧离子,其目的是消除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干扰。
9. 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时,采用乙炔-空气火焰,使用时应先开空气,后开乙炔。
10. 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空白标准偏差的吸光度时的浓度称为检出限。
11. 采用氘灯校正背景时,空心阴极灯测量的是原子吸收+背景吸收(或AA+BG)信号,氘灯测量的是背景吸收(或BG)信号。
12、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的工作电流。
二、选择题(共15 分1.5 分/题)1.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2.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3.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是( D )。
A.大量的空气 B. 大量的氖或氮等惰性气体C.少量的空气 D.低压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
( D )A.蒸镏水 B.硫酸 C.浓硝酸 D.(2+100)稀硝酸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单色器的作用是( B )。
A.将光源发射的带状光谱分解成线状光谱;B.把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其它谱线分离开来,只让待测元素的共振线通过;C.消除来自火焰原子化器的直流发射信号;D.消除锐线光源和原子化器中的连续背景辐射6.下列哪个元素适合用富燃火焰测定?( C )A.Na B.Cu C. Cr D. Mg7.原于吸收光谱法中,当吸收为1%时,其对应吸光度值应为( D )。
A.-2 B.2 C.0.1 D.0.00448.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钾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 C )。
A.减少背景 B.提高火焰温度C.减少K 电离 D.提高K 的浓度9.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 D )A.释放剂B.保护剂C.缓冲剂D.标准加入法10.下列哪一个不是火焰原子化器的组成部分?( A )A.石墨管 B.雾化器 C.预混合室 D.燃烧器三、简答题(共30 分)1.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钙含量时,PO43-的存在会干扰钙含量的准确测定。
请说明这是什么形式的干扰?如何消除?(8 分)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钙时PO43-的干扰属于化学干扰,是由于形成的磷酸钙在火焰中很难解离,影响了钙的原子化效率,使灵敏度降低。
(4 分)消除的方法有四种,即:使用高温火焰如氧化亚氮—乙炔火焰(1 分);加释放剂(镧盐) (1 分);加保护剂(EDTA)(1 分);化学分离(1 分)。
2.简述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检出限、1%吸收特征浓度间的关系(5分)答:一般来说灵敏度越高,检出限越低,(2 分)特征浓度越低(2 分)。
灵敏度、特征浓度与噪声无关,而检出限与仪器噪声有关。
噪声越大检出限越高。
(1 分)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对哪些仪器操作条件进行选择?分析线选择的原则是什么?(6 分)答:原子吸收常设的仪器条件为:分析线(波长)、空心阴极灯电流、燃气流量、燃烧头高度、光谱带宽(2.5 分每项0.5 分)。
分析线选择的原则:通常选择最灵敏线(1.5 分),当试液浓度较高(1 分)或在最灵敏线附近有邻近线干扰(1 分)时选择次灵敏线。
4.试画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框图。
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5分)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单色器)→检测系统光源的作用: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
原子化器的作用: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气。
分光系统的作用:将待测元素的吸收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检测系统的作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放大、显示。
(共5 项每项1 分)5、简述空气-乙炔火焰的种类和相应的特点。
(6 分)答:空气乙炔火焰根据燃助比的不同可分为化学计量火焰;贫燃焰;富燃焰。
(1.5 分)他们的特点分别为:化学计量火焰-按照C2H2=CO2+H2O 反应配比燃气与助燃器的流量,性质中性,温度较高,适合大多数元素的测定。
(1.5 分)贫燃焰-燃助比小于化学计量火焰的火焰,蓝色,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差),火焰温度高,燃烧稳定,适合测定不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
(1.5分)富燃焰-燃助比大于化学计量火焰的火焰,火焰黄色,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火焰温度低,燃烧不稳定,适合测定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
(1.5 分)四、计算题(30 分)1.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水样中的铜,分析线324.8nm,用工作曲线法,按下表加入100μg·mL-1铜标液,用(2+100)硝酸稀释至50mL。
上机测定吸光度,分析结果列于下表中。
计算样品中铜的浓度。
(8 分)解:由铜标液加入的体积可计算出其浓度为2.00.4.00.6.00.8.00.10.00μg·mL-1工作曲线见右图(4 分,工作曲线的正确性;图中标注如A、C、单位各1 分)当A=0.137 时C=4.40μg·mL-1(1 分,单位、数值各0.5 分)样品中铜浓度:ρ(Cu)=4.40×50/10=22.0μg·mL-1(公式2 分,有效数字、单位各0.5 分)2.以4μg·mL-1的钙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得透射比为48%,试计算钙的特征浓度。
(7 分)解:A = lg t = lg 0.48= 0.319 (2 分)C=(公式3 分,计算1 分,有效数字、单位各0.5 分)3.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倒线色散率为1.5nm·mm-1,要测定Mg,采用285.2nm 的特征谱线,为了避免285.5nm 谱线的干扰,宜选用的狭缝宽度为多少?(5 分)解:要分开285.2nm 与285.5nm 的谱线,光谱带宽应小于285.5nm-285.3nm=0.3nm。
(1 分)狭缝宽度=光谱带宽/线色散率倒数=0.3/1.5=0.2mm(公式3 分,计算、单位各0.5 分)4.称取某含铬试样2.1251g,经处理溶解后,移入5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到度。
在四个50ml 容量瓶内,分别精确加人上述样品溶液10.00mL,然后再依次加入浓度为0.1mg·mL-1的铬标准溶液0.00、0.50、1.00、1.50mL,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得相应吸光度分别为0.061、0.182、0.303、0.4l5,求试样中铬的质量分数。
(10 分)解:将上述数据列表加入铬标液体积/ml 0.00 0.50 1.00 1.50浓度增量/μg·mL-1 0.00 1.00 2.00 3.00吸光度A 0.061 0.182 0.303 0.415画图,曲线延长线与浓度轴交点为0.55μgmL –1,样中铬的质量分数w = ( 0 .55×50×50)/( 10×2.1251) =1.31mg/kg五、拓展题(10 分)六一儿童节前夕,某技术监督局从市场抽检了一批儿童食品,欲测定其中Pb 含量,请用你学过的知识确定原子吸收测定Pb 含量的试验方案。
(包括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干扰消除,样品处理,定量方法,结果计算)答:原子吸收测Pb 的最佳实验条件选择:分析线选择-在Pb 的几条分析线上分别测定一定浓度的铁标准溶液,选出吸光度最大者即为最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1 分)灯电流选择—改变灯电流测量一定浓度的Pb 标准溶液,绘制A-I 曲线,选择吸光度较大并稳定性好者为最佳灯电流。
(1 分)燃气流量选择-改变燃气流量测量一定浓度的Pb 标准溶液,绘制A-燃气流量曲线,选择吸光度最大者为最佳燃气流量。
(1 分)燃烧器高度选择-改变燃烧器高度测量一定浓度的Pb 标准溶液,绘制A-燃烧器高度曲线,选择吸光度最大者为最佳燃烧器高度。
(1 分)光谱带宽选择-固定其对他实验条件,改变光谱带宽,测量一定浓度的Pb标准溶液,一吸光度最大时所对应的光谱带宽为最佳光谱带宽。
(1 分)干扰消除:采用标准加入法消除物理干扰,化学干扰。
采用背景校正技术(氘灯校正背景或其他方法较正背景)消除背景干扰。
(1 分)样品处理:称取一定量(质量m)的食品试样,放入100ml 烧杯中,加入硝酸、高氯酸,放于电炉上加热至样品转为白色,溶解残渣,定容于VmL的容量瓶中,作为待测试液。
(1 分)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
取四个V1ml 容量瓶,各加V2ml 的待测液,再加入不同体积的Pb 标准溶液,定容上机测定吸光度,画曲线,由曲线与浓度轴的交点查得浓度CX。
(2 分)结果计算:样品中Pb 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