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洛神赋

合集下载

曹植【洛神赋】 课件

曹植【洛神赋】 课件

曹植【洛神赋】原文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huán)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mò)驷(sì)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miǎn)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hài),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yào)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fǎng fèi)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lài),靥(yè)辅承权,瓌(guī)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cuǐ càn)兮,珥(ěr)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xiāo)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máo),右荫桂旗。

攘(rǎng)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tuān lài)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dì)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xǐ)倚彷徨。

洛神赋(曹植) 赏析

洛神赋(曹植) 赏析

洛神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就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就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就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与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与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就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古代名赋20篇

古代名赋20篇

古代名赋20篇篇一:古代名赋 20 篇,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艺术价值的著名赋作。

这些赋作的时间跨度较大,涵盖了先秦到明清时期的作品。

以下是其中的 20 篇名赋,以及它们的简要内容和历史背景:1.《洛神赋》- 曹植洛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赋作之一,被誉为“千古赋之绝唱”。

此赋描写了曹植梦中遇见洛神,表达了自己对洛神的爱慕之情。

赋中以“水为之寒,鱼为之恐,石为之开,草为之茂”等描写,展现了洛神的美丽和神秘。

2.《闲情赋》- 陶渊明闲情赋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赋作之一。

此赋描绘了一个宁静、舒适的隐居环境,表达了陶渊明对自由、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

3.《赤壁赋》- 苏轼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赋作之一。

此赋描写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壮丽场面,表现了苏轼对英雄豪迈、战争壮丽的歌颂之情。

4.《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赋作之一。

此赋表达了陶渊明对自由、安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并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等句子,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5.《阿房宫赋》- 杜牧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赋作之一。

此赋描写了阿房宫的壮丽和豪华,表达了杜牧对阿房宫被毁的悲痛和惋惜之情。

6.《三都赋》- 左思三都赋是东晋文学家左思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赋作之一。

此赋描绘了三个古都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左思对古代文化繁荣的向往之情。

7.《金楼子·赋赋》- 唐代王之涣金楼子·赋赋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赋作之一。

此赋以“赋”的形式,描写了唐代长安城的繁荣和壮丽。

8.《长恨歌赋》-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赋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赋作之一。

此赋以“赋”的形式,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白居易对这对恋人的同情和祝福之情。

洛神赋曹植赏析

洛神赋曹植赏析

洛神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译文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de)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de)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de)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de)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de)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我不禁拉着身边(de)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de)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de),莫非就是她她(de)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我告诉他说:她(de)形影,翩然若惊飞(de)鸿雁,婉约若游动(de)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de)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de)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de)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de)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de)颈项露出白皙(de)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de)闪亮(de)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de)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de)一样.她身披明丽(de)罗衣,带着精美(de)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de)明珠.她脚着饰有花纹(de)远游鞋,拖着薄雾般(de)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de)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de)黑色芝草.我钟情于她(de)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de)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de)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de)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de)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像鹤立般地耸起轻盈(de)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de)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de)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de)戏嬉于清澈(de)水流,有(de)飞翔于神异(de)小渚,有(de)在采集明珠,有(de)在俯拾翠鸟(de)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de)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de)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de)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de)水沫如同尘埃.她动止没有规律,像危急又像安闲;进退难以预知,像离开又像回返.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她(de)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在这时风神屏翳收敛了晚风,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涛,冯夷击响了神鼓,女娲发出清泠(de)歌声.飞腾(de)文鱼警卫着洛神(de)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de)玉鸾一齐离去.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水禽绕翔护卫.车乘走过北面(de)沙洲,越过南面(de)山冈,洛神转动白洁(de)脖颈,回过清秀(de)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de)纲要.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de)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de)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de)纪念.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de)情景和洛神(de)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de)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de)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注释[1]洛神:传说古帝宓(fú)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2]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公元220—226年.[3]京师:京城,指魏都洛阳.[4]济:渡.洛川:即洛水,源出陕西,东南入河南,流经洛阳.[5]斯水:此水,指洛川.[6]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传为宋玉所作(de)高唐赋和神女赋,都记载宋玉与楚襄王对答梦遇巫山神女事.[7]京域:京都地区,指洛阳.[8]言:语助词.东藩:东方藩国,指曹植(de)封地.黄初三年,曹植被立为鄄(juàn)城(即今山东鄄城县)王,城在洛阳东北方向,故称东藩.[9]伊阙:山名,又称阙塞山、龙门山,在河南洛阳南.[10]轘(huán)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11]通谷:山谷名.在洛阳城南.[12]陵:登.景山:山名,在今偃师县南.[13]殆:通“怠”,懈怠.一说指危险.烦:疲乏.[14]尔乃:承接连词,于是就.税驾:停车.税,舍、置.驾,车乘总称.蘅皋:生着杜蘅(de)河岸.蘅,杜蘅,香草名.皋,岸.[15]秣驷:喂马.驷,一车四马,此泛指驾车之马.芝田:种着灵芝草(de)田地,此处指野草繁茂之地.一说为地名,指河南巩县西南(de)芝田镇.[16]容与:悠然安闲貌.阳林:地名.[17]流眄:纵目四望.眄,斜视.一作“流盼”,目光流转顾盼.[18]精移神骇:神情恍惚.骇,散.[19]忽焉:急速貌.思散:思绪分散,精神不集中.[20]殊观:少见(de)异常现象.[21]岩之畔:山岩边.[22]援:以手牵引.御者:车夫.[23]觌(dí):看见.[24]“翩若”二句:翩然若惊飞(de)鸿雁,蜿蜒如游动(de)蛟龙.翩,鸟疾飞(de)样子,此处指飘忽摇曳(de)样子.惊鸿,惊飞(de)鸿雁.婉,蜿蜒曲折.这两句是写洛神(de)体态轻盈宛转.[25]“荣曜(yào)”二句:容光焕发如秋日下(de)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de)松树.荣,丰盛.曜,日光照耀.华茂,华美茂盛.这两句是写洛神容光焕发充满生气.[26]“仿佛”二句:时隐时现象轻云遮住月亮,浮动飘忽似回风旋舞雪花.仿佛,若隐若现(de)样子.飘飖,飞翔貌.回,回旋,旋转.这两句是写洛神(de)体态婀娜,行动飘忽.[27]皎:洁白光亮.太阳升朝霞:太阳升起于朝霞之中.[28]迫:靠近.灼:鲜明,鲜艳.芙蕖:一作“芙蓉”,荷花.渌(lù):水清貌.以上两句是说,不论远远凝望还是靠近观看,洛神都是姿容绝艳.[29]秾:花木繁盛.此指人体丰腴.纤:细小.此指人体苗条.[30]修短:长短,高矮.以上两句是说洛神(de)高矮肥瘦都恰到好处.[31]“肩若”二句:肩窄如削,腰细如束.削成,形容两肩瘦削下垂(de)样子.约素,一束白绢.素,白细丝织品.这两句是写洛神(de)肩膀和腰肢线条圆美.[32]延、秀:均指长.颈:脖子(de)前部.项:脖子(de)后部.[33]皓:洁白.呈露:显现,外露.[34]“芳泽”二句:既不施脂,也不敷粉.泽,润肤(de)油脂.铅华,粉.古代烧铅成粉,故称铅华.不御,不施.御,用.[35]云髻:发髻如云.峨峨:高耸貌.[36]联娟:微曲貌.[37]“丹唇”二句:红唇鲜润,牙齿洁白.朗,明润.鲜,光洁.[38]眸:目中瞳子.睐(lài):顾盼.[39]靥(yè):酒窝.辅:面颊.承权:在颧骨之下.权,颧骨.[40]瓌:同“瑰”,奇妙.艳逸:艳丽飘逸.[41]仪:仪态.闲:娴雅.[42]绰:绰约,美好.[43]奇服:奇丽(de)服饰.旷世:举世唯有.旷,空.[44]骨像:骨格形貌.应图:指与画中人相当.[45]璀粲:鲜明貌.一说为衣动(de)声音.[46]珥:珠玉耳饰.此用作动词,作佩戴解.瑶、碧:均为美玉.华琚:刻有花纹(de)佩玉.琚:佩玉名.[47]翠:翡翠.首饰:指钗簪一类饰物.[48]践:穿,着.远游:鞋名.文履:饰有花纹图案(de)鞋.[49]曳:拖.雾绡:轻薄如雾(de)绡.绡,生丝.裾:裙边.[50]微:轻微.芳蔼:香气.[51]踟蹰:徘徊.隅:角.[52]“于是”二句: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纵体,身体轻举貌.遨,游.[53]采旄(máo):彩旗.采,同“彩”.旄,旗竿上旄牛尾饰物,此处指旗.[54]桂旗:以桂木做旗竿(de)旗,形容旗(de)华美.[55]攘:此指挽袖伸出.神浒:为神所游之水边地.浒,水边泽畔.[56]湍濑:石上急流.玄芝:黑色芝草,相传为神草.[57]“余情”二句:我喜欢她(de)淑美,又担心不被接受,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振荡,形容心动荡不安.怡,悦.[58]“无良媒”二句:没有合适(de)媒人去通接欢情,就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微波,一说指目光.[59]诚素:真诚(de)情意.素,同“愫”,情愫.[60]要:同“邀”,约请.[61]信修:确实美好.修,美好.[62]羌:发语词.习礼:懂得礼法.明诗:善于言辞.这句意指有很好(de)文化教养.[63]抗:举起.琼珶(dì):美玉.和:应答.[64]“指潜川”句:指深水发誓,约期相会.潜川,深渊,一说指洛神所居之地.期,会.[65]眷眷:依恋貌.款实:诚实.[66]斯灵:此神,指宓妃.我欺:即欺我.[67]交甫:郑交甫.文选李善注引神仙传:“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弃言:背弃承诺.[68]狐疑:疑虑不定.因为想到郑交甫曾经被仙女遗弃,故此内心产生了疑虑.[69]收和颜:收起和悦(de)容颜.静志:镇定情志.[70]申:施展.礼防:礼法,礼能防乱,故称礼防.自持:自我约束.[71]徙倚:留连徘徊.[72]“神光”二句:洛神身上放出(de)光彩忽聚忽散,忽明忽暗.[73]竦(sǒng):耸.鹤立:形容身躯轻盈飘举,如鹤之立.[74]椒途:涂有椒泥(de)道路,一说指长满香椒(de)道路.椒,花椒,有浓香.[75]蘅薄:杜蘅丛生地.流芳:散发香气.[76]“超长吟”二句: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de)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超,惆怅.永慕,长久思慕.厉,疾.弥,久.[77]众灵:众仙.杂沓:纷纭,多而乱(de)样子.[78]命俦啸侣:招呼同伴.俦,伙伴、同类.[79]渚:水中高地.[80]翠羽:翠鸟(de)羽毛.[81]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据刘向列女传载,尧以长女娥皇和次女女英嫁舜,后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往寻,自投湘水而死,为湘水之神.[82]汉滨之游女:汉水之女神,即前注中郑交甫所遇之神女.[83]“叹匏瓜”二句:为匏瓜星(de)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de)独处而哀咏.匏瓜,星名,又名天鸡,在河鼓星东.无匹,无偶.牵牛,星名,又名天鼓,与织女星各处天河之旁.相传每年七月七日才得一会.[84]袿(guī):妇女(de)上衣.猗(yī)靡:随风飘动貌.[85]翳(yì):遮蔽.延伫:久立.[86]凫:野鸭.[87]“凌波”二句:在水波上细步行走,溅起(de)水沫附在罗袜上如同尘埃.凌,踏.尘,指细微四散(de)水沫.[88]难期:难料.[89]“转眄”句:转眼顾盼之间流露出奕奕神采.流精,形容目光流转而有光彩.[90]“气若”句:形容气息香馨如兰.[91]屏翳:传说中(de)众神之一,司职说法不一,或以为是云师,或以为是雷师,或以为是雨师,在此篇中被曹植视作风神.川后:传说中(de)河神.[92]冯(píng)夷:传说中(de)水神.[93]女娲:女神名,相传笙簧是她所造,所以这里说“女娲清歌”.[94]“腾文鱼”二句:飞腾(de)文鱼警卫着洛神(de)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de)玉鸾一齐离去.腾,升.文鱼,神话中一种能飞(de)鱼.警乘,警卫车乘.玉銮,鸾鸟形(de)玉制车铃,动则发声.偕逝,俱往.[95]六龙:相传神出游多驾六龙.俨:庄严(de)样子.齐首:六龙齐头并进.[96]云车:相传神以云为车.容裔:即“容与”,舒缓安详貌.[97]鲸鲵(ní):即鲸鱼.水栖哺乳动物,雄者称鲸,雌者称鲵.毂(gǔ):车轮中用以贯轴(de)圆木,这里指车.[98]沚:水中小块陆地.[99]“纡素领”二句:洛神不断回首顾盼.纡,回.素领,白皙(de)颈项.清扬,形容女性清秀(de)眉目.[100]交接:结交往来.[101]盛年:少壮之年.莫当:无匹,无偶,即两人不能结合.[102]“抗罗袂”二句: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抗,举.袂,衣袖.浪浪,水流不断貌.[103]“悼良会”二句:痛惜这样美好(de)相会永不再有,哀叹长别从此身处两地.[104]效爱:致爱慕之意.[105]明珰:以明月珠作(de)耳珰.[106]“虽潜”二句:虽然幽居于神仙之所,但将永远怀念着君王.潜处,深处,幽居.太阴,众神所居之处.君王,指曹植.[107]“忽不悟”二句: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不悟,不见,未察觉.所舍,停留、止息之处.宵,通“消”,消失.蔽光,隐去光彩.[108]背下:离开低地.陵高:登上高处.[109]遗情:留情,情思留连.想象:指思念洛神(de)美好形象.[110]灵体:指洛神.[110]上溯:逆流而上.[112]长川:指洛水.[113]耿耿:心神不安(de)样子.[114]“揽騑辔”二句: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騑(fēi),车旁之马.古代驾车称辕外之马为騑或骖,此泛指驾车之马.辔,马缰绳.抗策,犹举鞭.盘桓,徘徊不进貌.参考赏析民间传说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de)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de)霸业,曹丕也授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甄后死(de)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de)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de)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de)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叡继位八年后,为避母名讳,遂改为洛神赋.由于此赋(de)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de)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对叔嫂之情(de)质疑因魏明帝曹睿将感甄赋改名为洛神赋,世人多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明帝曹叡之母甄氏之间(de)一段错综复杂(de)感情.宋人刘克庄却说,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实之”.明人王世贞又说:“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伧父耳.”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舆、丁晏、张云等人,群起而鞭挞之.把他们(de)论点综合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第一,纳甄氏时曹丕18岁,甄氏23岁,而曹植仅13岁.对于一个比自己年长十岁(de)已婚女子曹植不太可能有过多(de)想法.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de)斗争,本来就很紧张,感甄赋若是为甄氏而写,岂不是色胆包天,不怕掉脑袋了吗第二,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从曹植(de)为人看,虽也有行为放任、不拘礼法,但绝不会做出类叔嫂私通等有违伦理(de)事来.第三,叔嫂情(de)传说始自唐代李善注引记,此前400多年并无此说.而李善在记中所说(de)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并把此枕赐给曹植,“里老所不为”,何况是帝王呢极不合情理,显然属无稽之谈.第四,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juàn)城之“鄄”.“鄄”与“甄”通.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任鄄城王.题名“感甄”实际是曹植在感伤身为鄄城王(de)自己.第五,感甄赋一文,是“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纯是爱君恋阙之词”,就是说赋中所说(de)“长寄心于君王”.曹植在赋中已表明“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是有感于宋玉(de)神女赋、高唐赋两篇赋而作.可能是写给其兄魏文帝曹丕(de).浪漫色彩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de)传统,又吸收楚辞(de)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de)发展开辟了一个新(de)境界.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de)手法,通过梦幻(de)境界,描写人神之间(de)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周洪亮主编(de)璇玑辞选用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de)书法之美.段落层次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这段类话本(de)“入话”.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我”非常爱慕洛神,她实在太好了,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de)情状.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赋(de)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我”对洛神(de)思念.突出特点特点一,想象丰富.想象到:他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她(de)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de)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de)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随后他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托水波以传意,寄玉佩以定情.然她(de)神圣高洁使他不敢造次.洛神终被他(de)真情所感动,与之相见,倾之以情.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叹,愁帐丝丝.但这想象并不离奇,是有感于宋玉(de)神女赋、高唐赋两篇赋而作.特点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特点三,传神(de)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个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在对洛神(de)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给人传递出洛神(de)沉鱼之貌、落雁之容.同时,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de)清新高洁.在对洛神与之会面时(de)神态(de)描写刻画,使人感到斯人浮现于眼前,风姿绰约.而对于洛神与其分手时(de)描写“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来鸣鼓,女娲清歌.”爱情之真挚、纯洁.一切都是这样(de)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洛神(de)倩影和相遇相知时(de)情景历历在目,浪漫而苦涩,心神为之不宁徘徊于洛水之间不忍离去.苦闷之情产生苦闷之情(de)原因有三:1.人神有别,有情人不能成眷属;2.“洛神”是他(de)精神寄托,但她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失落无限;3.以此赋托意,他不但与帝王之位无缘还屡受兄弟(de)逼害,无奈之余又感到悲哀和愤闷.艺术价值对洛神赋(de)思想、艺术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极高(de)评价,最明显(de)是常把它与屈原(de)九歌和宋玉(de)神女诸赋相提并论.其实,曹植此赋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湘夫人那种浓厚(de)抒情成分,同时又具宋玉诣赋对女性美(de)精妙刻画.此外,它(de)情节完整,手法多变和形式隽永等,又为以前(de)作品所不及.因此它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de)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de)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de)精品.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其搬上了舞台,汪道昆(de)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着名(de)一出.至于历代作家以此为题材,见咏于诗词歌赋者,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可见曹植洛神赋(de)艺术魅力,是经久不衰(de).简介作者:佚名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de)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原名感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唐代李善则认为其为甄皇后所作,此说亦博得后世多人。

曹植《洛神赋》赏析

曹植《洛神赋》赏析

曹植《洛神赋》赏析作品简介三国时期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1]。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

唐代《文选》李善注引《记》称:曹植求甄逸女未遂,为曹丕所得。

甄逸女被曹丕皇后郭照谗死,曹植有感而作《感甄赋》。

魏明帝改题为《洛神赋》。

此说与史实、情理难合,不足信。

此赋以幻觉形式,叙写人神相恋,终因人神道殊,含情痛别。

或以为假托洛神,寄心文帝,抒发衷情不能相通的政治苦闷。

全赋多方着墨,极力描绘洛神之美,生动传神。

格调凄艳哀伤,辞采华茂。

洛神,洛水女神,传为古帝伏羲氏之女宓(fú)妃淹死洛水后所化。

作品原文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huán)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héng gāo),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miǎn)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fǎng fú )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yè)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象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曹植《洛神赋》原文译文赏析

曹植《洛神赋》原文译文赏析

曹植《洛神赋》原文|译文|赏析《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

曹植模仿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上多有借鉴宋赋。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洛神赋》原文魏晋: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曹植《洛神赋》文学赏析

曹植《洛神赋》文学赏析

曹植《洛神赋》文学赏析洛神赋魏晋: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洛神赋》鉴赏

《洛神赋》鉴赏

《洛神赋》鉴赏浪漫色彩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周洪亮主编的《璇玑辞》选用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段落层次《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这段类话本的“入话”。

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

第三段写“我”非常爱慕洛神,她实在太好了,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

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

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

第六段,写别后“我”对洛神的思念。

突出特点特点一,想象丰富。

想象到:他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

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

随后他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托水波以传意,寄玉佩以定情。

然她的神圣高洁使他不敢造次。

洛神终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与之相见,倾之以情。

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

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叹,愁帐丝丝。

但这想象并不离奇,是有感于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两篇赋而作。

特点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

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

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特点三,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个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

曹植《洛神赋》鉴赏

曹植《洛神赋》鉴赏

曹植《洛神赋》鉴赏曹植的《洛神赋》做于黄初四年。

那一年,他参加了曹丕在京都举办的朝会,带着一份压抑的心情经过洛水,有感而发,作此赋,时年三十二岁。

赋中曹植塑造了一个清丽脱俗,袅袅灵动的洛神形象并描述了一段哀婉感人的人神之恋。

文字如行云流水般泄出,情感饱满,对洛神形象的描述更是极尽所能,淡描浓绘,字字珠玑,鲜泽光亮,直教人拍案叫绝!更有甚者,在短短的篇幅中用有限的文辞展开一段情意绵延于无限的感情,让人回味再三。

还是先来说说洛神的形象吧。

倘若真有其神,她真要好好感谢曹植了,因为正是他将其款款身姿展现给世人,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美女长河中一颗绚烂的珍珠。

曹植对她投入了极大的感情,细致入微地描写她的各个侧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齿呈露。

”这是身段美;“批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锯。

戴金翠之手饰,缀明珠以耀躯。

”这是服饰美;“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这是静态美;“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是动态美……无论从哪一个侧面看,洛神都是完美的,而在这样一个完美的形象中,曹植寄托了自己无限的情感。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赋的深意,那就是对于美好事物不可得到的叹息和对其的向往怀恋。

具体的说有这几个方面:首先,曹植在赋中寄托了对在京都朝会中死去的兄弟的怀念和对亲情骨肉间相残的无奈。

黄初四年那次朝会,变了一个兄弟(曹丕),死了一个兄弟(曹彰),离了一个兄弟(曹彪),可以说,曹植就剩下孤零零的自己,那种痛心无法说也不能说,只能抒发在文中以示慰藉,人神最后注定要分开表示了对于兄弟的怀念和对事态的无奈甚至悲恨。

于此相应的是曹植对于美好的早年生活的留恋。

家和融融,兄弟齐心,没有功名利禄的争夺,尔虞我诈,骨肉相欺。

其次,该赋中还表现出了曹植对于自己早年美好的政治理想的追忆。

诗人早年写过许多表达自己政治抱负的诗歌,著名的《白马篇》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颗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一片热情,昂扬富有壮志。

曹植洛神赋

曹植洛神赋

曹植洛神赋
因为文章暗示了曹操父子争风吃醋的往事。

甄宓先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后曹操打进邺城,被先到袁府的曹丕纳为妃子。

曹操也很后悔没有早点赶到袁府,得到这个绝色美人。

在这之前,甄宓与曹植见过面,并一见钟情,准备相守一生。

于是,曹植就将自己的白马送给了甄宓,帮她逃出了邺城。

谁也没想到,天意弄人,甄宓成了曹植的嫂子,几年后被赐死,曹丕把甄宓的遗物交给曹植。

睹物思人,在经过洛水时,仿佛看到了死去的甄宓。

于是,在万分的思念下,写下了《感甄赋》。

在这篇赋中,曹植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美貌、姿态和装束,无奈的是,最终错过了,成了不能相守的短命人,感到惋惜。

四年后宓妃的儿子曹叡继位,觉得原赋暗示叔叔与母亲暧昧,便改为了《洛神赋》。

宓妃是曹植的心上人,却成了自己的嫂子,本来就很伤心,宓妃被赐死更是难以接受,于是写文章表达对她的回忆与思念,触动了曹丕的神经,面临大祸不可避免。

三曹及曹植洛神赋

三曹及曹植洛神赋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因他们父子兄弟间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

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洛神赋》美不胜收、《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诗札。

个人也比较喜欢曹植及其作品,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这段类话本的“入话”。

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

第三段写“我”非常爱慕洛神,她实在太好了,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

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

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

第六段,写别后“我”对洛神的思念。

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曹植《洛神赋》赏析

曹植《洛神赋》赏析

三一文库()〔曹植《洛神赋》赏析〕《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曹植《洛神赋》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洛神赋》原文作者: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笔译曹植《洛神赋》英译

笔译曹植《洛神赋》英译

笔译:曹植《洛神赋》英译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余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The Goddess of the LuoCao ZhiIn the third year of the Huangchu (1) era, I attended court at the capital and then crossed the Luo River (2) to begin my journey home. Men in olden times used to say that the goddess of the river is named Fufei. Inspired by the example of Song Yu, who described a goddess to the king of Chu, I eventually composed a fu which read:Leaving the capitalTo return to my fief in the east,Yi Barrier at my back,Up over Huanyuan,Passing through Tong Valley,Crossing Mount Jing;The sun had already dipped in the west,The carriage unsteady, the horses fatigued,And so I halted my rig in the spikenard marshes, Grazed my team of our at Lichen Fields (3),Idling a while by Willow Wood (4),Letting my eyes wander over the Luo.Then my mood seemed to change, my spirit grew restless; Suddenly my thoughts had scattered.I looked down, hardly noticing what was there,Looked up to see a different sight,To spy a lovely lady by the slopes of the riverbank.I took hold of the coachman's arm and asked: “Can you see her? Who could she be –a woman so beautiful!”The coachmen replied: “I have heard of the goddess of the River Luo, Whose name is Fufei. What you see, my prince — is it not she? But what does she look like? I beg you to tell me!And I answered:Her body soars lightly like a startled swan,Gracefully, like a dragon in flight,In splendor brighter than the autumn chrysanthemum,In bloom more flourishing than the pine in spring;Dim as the moon mantled in filmy clouds,Restless as snow whirled by the driving wind.Gaze far off from a distance;She sparkles like the sun rising from morning mists;Press closer to examine:She flames like the lotus flower topping the green wave.In her a balance is struck between plump and frail.A measured accord between diminutive and tall, With shoulders shaped as if by carving,Waist narrow as though bound with white cords; At her slim throat and curving neckThe pale flesh lies open to view,No scented ointments overlaying it,No coat of leaden powder applied.Cloud-bank coiffure rising steeply,Long eyebrows delicately arched,Red lips that shed their light abroad,White teeth gleaming within,Bright eyes skilled at glances,A dimple to round off the base of the cheek —Her rare form wonderfully enchanting,Her manner quiet, her pose demure.Gentle hearted, broad of mind (5),She entrances with every word she speaks;Her robes are of a strangeness seldom seen,Her face and figure live up to her paintings.Wrapped in the soft rustle of a silken garments,She decks herself with flowery earrings of jasper and jade, Gold and kingfisher hairpins adorning her head,Strings of bright pearls to make her body shine.She treads in figured slippers fashioned for distant wandering, Airy trains of mistlike gauze in tow,Dimmed by the odorous haze of unseen orchids,Pacing uncertainly beside the corner of the hill.Then suddenly she puts on a freer air,Ready for rambling, for pleasant diversion.To the left planting her colored pennants,To the right spreading the shade of cassia flags,She dips pale wrists into the holy river's brink,Plucks dark iris from the rippling shallows.My fancy is charmed by her modest beauty,But my heart, uneasy, stirs with distress:Without a skilled go-between to join us in bliss,I must trust these little waves to bear my message. Desiring that my sincerity first of all be known,I undo a girdle-jade to offer as pledge.Ah, the pure trust of that lovely lady,Trained in ritual, acquainted with Odes (6);She holds up a garnet stone to match my gift,Pointing down into the depths to show where we should meet. Clinging to a lover's passionate faith,Yet I fear that this spirit may deceive me;Warned by tales of how Jiaofu (7) was abandoned,I pause, uncertain and despairing;Then, stilling such thoughts, I turn a gentler face toward her,Signaling that for my part I abide by the rules of ritual.Notes:(1) the Huangchu: i.e. 222 A.D.(2) the Luo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so are Tong Valley and Mount Jing.(3) Grazed my team of four at Lichen Field: Orig. — Grazed my horse on a fragrant grass field.(4) Willow Wood: Name of a place.(5) broad of mind: Orig. — deportment calm.(6) with the Odes: Orig. — with poetry.(7) Jiaofu: A character in a fairy tale who is abandoned by a goddess.(王恩保、王约西编译)更多英语学习方法:企业英语培训/。

千古名篇《洛神赋》原文、译文,百读不厌,令人神往

千古名篇《洛神赋》原文、译文,百读不厌,令人神往

千古名篇《洛神赋》原文、译文,百读不厌,令人神往我们先捋一捋.公元二百二十二年,魏黄初三年。

曹植从邺返回封地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曹植说自己在途经洛水时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极尽描摹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倾慕之情。

他就像是一位陷入疯狂热恋的年轻诗人,把所能想象到最美好的词汇,都毫不吝惜地加诸在这位女子身上。

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洛神赋》。

其中诸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类的描绘,已成为千古名句。

在《洛神赋》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段耳熟能详的曹魏宫闱公案。

据说曹植对曹丕的妻子甄妃怀有仰慕之情,却终不可得。

《洛神赋》里的洛神,其实就是暗指甄妃,曹植籍着对洛神的描写,来释放自己内心深处最为炽热却被压抑已久的情感。

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选》后的注解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最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结果却被曹丕抢了先,曹植却一直念念不忘。

在甄妃被曹丕赐死后,曹植入朝去觐见曹丕,曹丕拿出甄妃曾用过的金缕玉带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

到了晚上,甄后之子曹睿摆宴请自己叔叔,干脆把这个枕头送给他。

曹植揣着枕头返回封城,途经洛水时梦见甄妃前来与之幽会,有感而发,写成此篇。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惜的是,编的有点不靠谱儿。

历史上的曹丕,是个出了名的小心眼,对自己的弟弟从来欲除之而后快,七步成诗的故事人人皆知。

曹植被他死死囚禁在封地大半辈子,最后郁郁而亡。

其他兄弟如曹彰、曹衮、曹彪等人,处境也是一样凄惨。

曹丕这种防兄弟如防贼的态度,就连陈寿著史时都有点看不下去,评论说“待籓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

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

”这样一个男人,如果知道弟弟觊觎自己老婆,不怒而杀之已属难得,怎么可能还会把老婆遗物拿出来送人呢?——何况送的还不是寻常之物,而是暧昧之极的枕头。

后世李商隐揶揄这段典故,写了一句诗:“宓妃留枕魏王才”,可见枕头这东西,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不良联想的。

曹植洛神赋经典句子

曹植洛神赋经典句子

曹植洛神赋经典句子
(原创版)
目录
1.曹植的《洛神赋》概述
2.《洛神赋》中的经典句子
3.经典句子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正文
曹植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洛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赋以曹植与洛神的爱情为线索,描绘了洛神的形象和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在《洛神赋》中,有许多经典句子,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等,这些句子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极富艺术感染力。

这些经典句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们通过对洛神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另一方面,它们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在艺术价值方面,这些句子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洛神的形象和自然景色的美丽,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这些句子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1页共1页。

洛神赋作者

洛神赋作者

洛神赋作者《洛神赋》作者是曹植。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解析】(一)《洛神赋》作者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之弟。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十岁时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敏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

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二)《洛神赋》的创作背景曹植此赋据序所言,系其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入朝京师洛阳后,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经过洛水时,“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而作。

当时,曹丕刚即帝位不久,即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丁廙二人。

曹植本人在就国后也为监国谒者奏以“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被贬安乡侯,后改封鄄城侯,再立为鄄城王。

(三)《洛神赋》的艺术特色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植《洛神赋》鉴赏
曹植的《洛神赋》做于黄初四年。

那一年,他参加了曹丕在京都举办的朝会,带着一份压抑的心情经过洛水,有感而发,作此赋,时年三十二岁。

赋中曹植塑造了一个清丽脱俗,袅袅灵动的洛神形象并描述了一段哀婉感人的人神之恋。

文字如行云流水般泄出,情感饱满,对洛神形象的描述更是极尽所能,淡描浓绘,字字珠玑,鲜泽光亮,直教人拍案叫绝!更有甚者,在短短的篇幅中用有限的文辞展开一段情意绵延于无限的感情,让人回味再三。

还是先来说说洛神的形象吧。

倘若真有其神,她真要好好感谢曹植了,因为正是他将其款款身姿展现给世人,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美女长河中一颗绚烂的珍珠。

曹植对她投入了极大的感情,细致入微地描写她的各个侧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齿呈露。

”这是身段美;“批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锯。

戴金翠之手饰,缀明珠以耀躯。

”这是服饰美;“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这是静态美;“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是动态美……无论从哪一个侧面看,洛神都是完美的,而在这样一个完美的形象中,曹植寄托了自己无限的情感。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赋的深意,那就是对于美好事物不可得到的叹息和对其的向往怀恋。

具体的说有这几个方面:首先,曹植在赋中寄托了对在京都朝会中死去的兄弟的怀念和对亲情骨肉间相残的无奈。

黄初四年那次朝会,变了一个兄弟(曹丕),死了一个兄弟(曹彰),离了一个兄弟(曹彪),可以说,曹植就剩下孤零零的自己,那种痛心无法说也不能说,只能抒发在文中以示慰藉,人神最后注定要分开表示了对于兄弟的怀念和对事态的无奈甚至悲恨。

于此相应的是曹植对于美好的早年生活的留恋。

家和融融,兄弟齐心,没有功名利禄的争夺,尔虞我诈,骨肉相欺。

其次,该赋中还表现出了曹植对于自己早年美好的政治理想的追忆。

诗人早年写过许多表达自己政治抱负的诗歌,著名的《白马篇》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颗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一片热情,昂扬富有壮志。

这么一个“野心勃勃”的少年,却在之后完全无用武之地,更被自己的帝王哥哥视为异己而发配到他乡。

其政治失落感和人生的空虚感可想而知了。

另外,我还从该赋的字里行间中体会到诗人对与帝王宝座的擦肩而过的怅惘之情:“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隋作斯赋”,这是题记中写到的,是否在暗示作者曹植破碎的帝王梦?最后,对于这篇《洛神赋》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说该赋寄托了曹植
对曹丕妻甄后的怀念,野史记载甄后在嫁给曹丕之前曾许配给曹植,后又嫁予曹丕,并在曹丕登位后不久被谗而死。

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有说服力,它肯定为这篇赋文增加了不少的色彩感和神秘感。

以上几点是大家对《洛神赋》的普遍理解,在此之外,我认为,赋文还体现出一种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对于美好事物的心理特征,那就是患得患失。

在赋文中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如此完美的洛神,就连作者本人也沉浸在如痴如醉的爱慕中,可是,在赋文的中间,作者却话锋一转:“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人们在向往美好事物的同时又在狐疑中无法相信美好的事物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想得到又怕终将只是一场梦,而在患得患失之际,美好事物或许就这样飘然而逝,留下依依不舍怀想的人们。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遗情想象,顾望怀愁。

”当然,其中可能还隐藏着曹植在经历了大风大浪,理想破灭之后不再相信美好事物的心情。

任人猜想……
在这里,还想特别提一下曹植的《洛神赋》为何用美女比喻美好的事物。

这是作者受大时代影响的结果。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和美学的自觉地时代,这个时代玄学开始盛行,老、庄死灰复燃,因此,这一时代的文学及审美都带着浓厚的道家风采,崇尚自然山水之美和人物美。

当时的文人在欣赏自然山水方面已经突破“比德”的限制,而是享受自然山水本身的蓬勃朝气,而在对人物的审美方面,人们从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转而重视一个人的仪态、风姿、风采和风韵,并且喜欢用自然美来形容人的风姿和风采。

总的说来,魏晋南北朝的美学是从人物品藻出发的美学,但她并不停留在人,而是从人走向自然。

如此,就不难理解《洛神赋》中的洛神形象居然能那么活灵活现,袅娜多姿,象征着一切的美好了,洛神是人物美与山水美的结合,是大时代的产物,也是属于曹植个人的独特艺术。

《洛神赋》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想象和回味,曹植用有限的文字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无限的美丽世界。

它既是一个时代独特的写照,又能在历史的绵延中不断被深化,我想,此赋的真正价值就在这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