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信用报告下月起要收费【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信用报告下月起要收费【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央行征信中心自今年6月3日开始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施收费,个人每年查询第三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每年前两次免费。

记者从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了解到,每年收费对于普通个人来说影响甚微,该行工作人员表示每年查询两次以上的个人很少,而且青岛户口的市民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网络查询暂时免费。

全国统一不收其他费用
记者了解到,个人每年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第3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25元。

此次收费是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唯一收费,除此之外,不另行收取纸张费、打印费等其他费用。

收费标准全国统一。

收费初期采用缴纳现金方式,以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

2014年个人查询次数自2014年6月3日开始计算,2015年以后每年的查询次数从当年1月1日起计算。

个人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1份复印件,在查询网点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后提交查询申请,查询工作人员查询征信系统了解查询次数。

对个人当年查询次数超过3次及以上的,工作人员将告知个人需要交纳查询服务费。

由个人自愿决定是否缴费查询。

个人缴费后,工作人员将定额发票及打印后的信用报告反馈个人。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信用报告。

一般来说,每年2次免费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个人了解本人信用状况的需求。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上查询暂时免费
央行征信中心公告表示,收费主要是为了保证征信系统对个人提供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征信服务,该中心不以盈利为目的。

自2013年3月27日起,央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面向江苏、四川、重庆三省(市)社会公众开展验证试用。

随后,自2013年10月28日起,试点扩至9省份,增加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6个试点省份。

试点扩大后,青岛也位列其中。

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表示,由于目前网上查询信用报告仅在部分地区试点,因此暂时不收费,
也不占用2次的免费“名额”。

不过在网上查询在今年全国范围推广之后,将会考虑将此纳入收费。

“个人在申请贷款、信用卡时,不需要向银行提供本人信用报告。

”华夏银行青岛分行零售银行部银行卡负责人王总表示,“商业银行是征信系统的用户,征信系统连接了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审核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时,在取得个人书面授权同意后,可以直接通过征信系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

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

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

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

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

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个人信用报告会影响房贷
个人征信报告里记录了个人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信息(是否有银行贷款、是否有逾期、信用卡透支记录等)、非银行信息(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费用的缴费信息、欠税情况、民事判决等)。

这些信息将影响到个人在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

比如办理个人房贷时,银行都需要看征信报告,如果信用状况好的可能得到优惠,而有过逾期记录的可能就要提价,甚至是无法获得贷款。

可以说,信用报告是个人的经济身份证。

市民袁先生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年山东试点网上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后,他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结果一查吓了一跳:“我在6年间共有8次不良记录,有两次是忘记还房贷了,另外6次竟然全然不知,后来发现都是帮朋友办信用卡开卡后产生的,查询后我就非常注意了。

”不过,目前不良记录只保留5年。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

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

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

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

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

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