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要点复习学案-物体的运动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及教案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及教案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及教案一、物理知识点复习1.物理的基本概念:物质、运动、力、能量等;2.力和压强:力的作用、力的计算、压强的计算;3.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运动、加速度、自由落体等;4.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5.能量和能量守恒: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能量转化等;6.电学:电荷、电流、电阻、电压等基本概念;7.光学:光波、光的传播、成像等;8.热学:热量、温度、热传递、热力学等。

二、物理复习教案1.第一课:物理基本概念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建立正确的物理思维模式。

教学内容:物质的基本性质、运动的基本特征、力的作用原理、能量的转化等。

教学过程:通过示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本质和运动的规律;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请学生完成以下问题1)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运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力的概念是什么?4)能量的转化有哪些形式?2.第二课:运动学和动量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动量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运动、加速度、自由落体等运动学知识;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等动量知识。

教学过程:通过数学推导和实验验证,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定律;帮助学生掌握动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请学生完成以下问题1)匀速直线运动和非匀速运动有何区别?2)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动量的定义是什么?4)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什么情况?3.第三课:能量和能量守恒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和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能量转化等能量知识。

教学过程: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请学生完成以下问题1)动能和势能有何区别?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什么?3)能量转化的过程有哪些?4)如何计算物体的机械能?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可以系统地复习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中考物理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2022年苏科版物理中考一轮专题复习《第7课时物体的运动》导学案

2022年苏科版物理中考一轮专题复习《第7课时物体的运动》导学案

2022年苏科版物理中考一轮专题复习《第7课时物体的运动》导学案我的口吻写文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我的设计意图,就是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和游戏,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物理的乐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的运动,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在教学目标上,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以及物体的运动规律。

教学重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物体的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小车、球等,以及一些图片和视频。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体验到物体的运动。

然后,我会引导他们观察和实验,让他们发现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到答案。

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会特别关注那些理解有困难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指导。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和教学,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理解和喜欢物理,发现生活中的物理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孩子们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一个难点。

如何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物体的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也是一个重点。

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个难点,我会通过设置有趣的实验和情境,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物理的乐趣。

例如,我会让孩子们用手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从而让他们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

中考物理 物体的运动(一)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 物体的运动(一)复习教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一)复习教案【教学内容】物体的运动(一)【教学目的】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知道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及测量的方法.3、知道误差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4、知道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5、知道时间的单位及测量.【教学重点】长度的测量方法、误差的概念及减小方法.【教学难点】减小误差的方法.【教学程序】〖引入新课〗初中物理学中我们测量了哪些物理量?哪些物理量是直接测量的?哪些物理量是间接测量的?〖新授〗一、讨论初中物理学中我们进行了哪些物理量的测量?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2、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其他: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关系: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10-3km面积单位:1m2=102dm2==104cm2=106mm2=10-6 km 2体积单位:1m3=103dm3==106cm3=109mm31L=103mL 1L=1 dm3 1mL=1 cm3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4、测量方法:⑴被测长度的起点与刻度尺零刻度对齐,若零线磨损可以从其他刻度读起.⑵刻度尺的刻度线应与被测长度重合.⑶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5、测量之前应观察:⑴零刻线是否磨损⑵量程⑶分度值6、测量结果记录:⑴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⑵记录数据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7、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⑴一张纸的厚度⑵细金属丝的直径⑶乒乓球的直径⑷均匀方铝薄板的厚度三、误差、错误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2、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3、关系: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只可以减小4、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四、时间的测量1、单位:h、min、s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2、秒表的使用〖小结〗长度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及测量的方法、误差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时间的单位及测量.〖练习〗〖作业〗1、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单位:⑴圆珠笔的长度为200_______.⑵李明的身高为165________.⑶一辆公共汽车高为0.025_________.2、单位换算:⑴25km=_______m=______dm=_________cm⑵75μm=______mm=_______m=_____km⑶9.6m2=______dm2=_________cm2⑷0.056L=______dm3=______mL=______m3*教后记*。

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总结物体的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力学则是解释物体运动的重要学科。

在中考物理考试中,对于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对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一维运动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速度保持不变。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不等,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描述指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加速度可以分为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两种情况。

(1)正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2)负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3. 速度与加速度的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直线表示匀速运动,曲线表示变速运动。

而加速度-时间图像则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二、二维运动1.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而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的一种运动形式。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2.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进行的运动。

通过分解物体的速度向量,可以将斜抛运动分解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个独立的运动。

三、力学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作用于它。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的特点。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四、摩擦力与滑动摩擦1.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的一种力,它的方向与物体接触面的切线方向相反。

初中物体的运动教案

初中物体的运动教案

初中物体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让学生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物体运动的概念和相对性2.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计算3. 实验: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教学重点:1. 物体运动的概念和相对性2.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计算3. 实验操作和观察教学难点:1. 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速度、路程、时间等。

2.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运动形式?这些运动形式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物体运动的概念,介绍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讲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速度恒定不变,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等。

3. 讲解速度的计算方法,如速度=路程÷时间。

三、实验环节(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如物体的运动方式、速度、路程等。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物体运动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等。

2. 提问: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改变这些因素?3.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物体运动的例子,如汽车、自行车、电梯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物体运动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计算方法。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但在总结和拓展环节,部分学生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初三物理最新教案-物理力与物体的运动中考复习指导 精

初三物理最新教案-物理力与物体的运动中考复习指导 精

物理力与物体的运动中考复习指导一、考点透视1、物体的运动(1)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内部的电子,运动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3)参照物:我们在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选定,为了方便,常用地面作参照物。

(4)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的运动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也会不同。

2、物体运动的快慢(1)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计算公式:ts v =;单位:h /km s /m 、。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地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可以近似地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4)我们平时见到的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只做粗略研究,可以利用t s v =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3、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时间的测量:测量工具:日晷、沙漏、机械钟、石英钟,实验室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

常用的时间单位:小时(h )、分(min )、秒(s )。

(2)长度的测量:测量工具: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单位: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4、力与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用力的图示法可以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会离开物体而存在。

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存在着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二者是同时存在的。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同样会发生力的作用,如:在空中飞行的小鸟同样受到地球对它的重力。

(4)力的作用效果:①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②可使物体发生形变。

2019-2020年中考物理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

2019-2020年中考物理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

2019-2020年中考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考纲要求(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能根据日常经验粗略估计时间或估测物体的长度。

(2)会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运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典例剖析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例1.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例2.读数例3.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你身高162_____,你的大姆指指甲面积约为1_____。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4. 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B.窗外飞过的小鸟 C.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教室前的讲台例5. 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

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例6. 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

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例7.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正在飞行的法国飞行员,顺手抓住了一颗子弹,说明这颗子弹()A.速度很小 B.速度与飞机相等,方向相反 C.速度为零 D.速度与飞机相等,方向相同三:速度和平均速度例8.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4) B.(2)、(3) C.(2)、(4) D.(1)、(2)、(3)、(4)例9.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例10. 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学案 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学案 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2课时)【复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物体的相对性.2.会用两种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理解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分析.4.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5.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会计算平均速度.【重点难点】1.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和速度的计算.2.平均速度的计算.3.长度的测量【知识梳理】1.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2.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______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4.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我们用字母_____表示路程,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用____表示时间,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_,用______表示速度,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作为速度的单位,符号是_______或________.计算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在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要同一.5.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6.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7.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______.8.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1km=_______m; 1dm=_______m;1cm=_______m;1mm=_______m;1μm=_______m;1nm=_______m9.在运动场和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测量时间,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1h=______min;1min=_______s.10.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______,但误差是不能_______的,只能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减小误差的方法.【知识网络】【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方法总结:分度值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时要看清起始刻度和末端刻度,估读到____________.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例2.一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L1=2.45cm;L2=2.46cm; L3=2.47cm;L4=2.48cm,那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__cm方法总结:对于测量错误的数据要_______,计算结果的位数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飞船进入轨道后,以7.8km/s 的速度围绕地球运动,但是在飞船内的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却认为他们自己是静止的,则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球B 月球C 太阳 D飞船方法总结: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以参照物为标准,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发生变化,则说物体是________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说物体是_______的.例4.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设计速度约为5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路程约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需要多少小时?如果是普通列车又需要多少小时?磁悬浮列车比普通列车节省多少时间?例5.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运动的描述单位动与静快与慢工具方法误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速度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方法总结: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物体的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复习学案(第1课时)【复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来源.2.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3.初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4.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5.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重点难点】1.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单位之间的换算.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以及刻度尺的读数.3.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识梳理】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__________.为了国际间交流的方便,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_,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1km=_______m;1dm=_______m;1cm=_______m;1mm=_______m;1μm=_______m;1nm=_______m3.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1)会认:使用刻度尺前应该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会放:放正,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如果尺子较厚,要将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长度,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零刻线磨损,可用一整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3)会看:视线应与刻度尺面_________.(4)会读:认准分度值,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5)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1h=______min,1min=________s,1h=_________s.实验室中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5.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_______,但误差不能________只能尽量________.【典型例题】例1.单位换算: 5.4km=_______m; 1.5h=_______min=________s解题过程:例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例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时,记录如下六组数据:11.25cm、11.27cm、12.24cm、11.26cm、11.290cm、11.29cm,则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解题过程:【针对练习】1.单位换算:1.5mm=________μm;(3)15min=______h;(4)2h=_______s 2.一名粗心的同学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_____;(2)一本字典的厚度是3.5____;(3)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是1.9____ (4)一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是0.8______.(5)人跑1000m的时间是4______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______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_______cm.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测量结果的准确值为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3题图 4题图5.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_. 【达标测试】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1.一张课桌的高约为80_____,淄博至武汉的铁路长1348_____.烧开一壶水大约用15______.一个中学生的身高是1.6______.2.单位换算:4.8m=_______μm; 50nm=________m; 2.5h=_______min=______s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4.下列关于单位的换算,其中正确的是( )A 7.2m=7.2×100=720cmB 7.2m=7.2cm×100=720cmC 7.2m=7.2×100cm=720cmD 7.2m=7.2m×100cm=720cm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B 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C 测量工具越精密、方法越合理、误差越小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6.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要求不必要的是( )A 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物体B 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 记录时必须注明单位7.四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是6.58cm、6.60cm、6.59cm、6.61cm,在更接近真实值的是( )A 6.595cmB 6.59cmC 6.6cmD 6.60cm【课堂小结】本节课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第一章物体的运动----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第2课时)【复习目标】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会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3.理解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4.会用v=s/t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难点】1.参照物的选择.2.速度公式v=s/t的应用.【知识梳理】1.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2.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______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4.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我们用字母_____表示路程,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用____表示时间,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_,用______表示速度,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作为速度的单位,符号是_______或________.计算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在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要同一.【典型例题】例1.小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请判断小红在下列情况下是运动还是静止.A.相对于地面,小红______.B,相对于司机,小红______.C相对于跟汽车同向行驶快慢相同的另一辆汽车,小红_______.D相对于路上的行人,小红_______.例2.上海和南京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果汽车跑完这段公路需要3h,则汽车的速度约为多少?【针对练习】1.以下关于静止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 同步卫星看上去是“静止”的B 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感觉飞船是“静止”的C 空中加油机的飞行员看到被加油的战斗机是“静止”的D 法国飞行员在空战中,伸手抓住“静止”的子弹2.下列两物体保持静止的是( )A 太阳和地球B 地球和同步卫星C 人走路时左脚和右脚D 行进中的列车和铁轨3.单位换算:5m/s=______km/h; 72km/h=_______m/s4.无线电波速度为3×108m/s,向月球发射无线电波到达月球并返回地球共需要2.56s,求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达标测试】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1.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人是______的,小船是______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_____的,树是______的.2.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两个物体,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_________的,以其中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是_______的.3.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一列火车中,放在车厢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 火车B 坐在椅子上的乘客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 关着的车门4.若某人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机正在下降,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 )A 下降B 上升C 静止D 都有可能5.汽车的速度是2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填上单位:一般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______;一辆汽车的速度约为80______.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s内通过20m,则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8.做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1:2,运动时间之比为3:5,则它们的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9.小明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m,他骑车的速度是15km/h,则他骑车上学,路上需用多少小时?合多少分钟?10.火车速度为25m/s,飞机速度为850km/h,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1530km,则乘飞机比乘火车少用多少时间?第一章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路程的计算复习学案(第3课时)【复习目标】1. 会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3.知道平均速度.4.会计算平均速度.【重点难点】1.匀速直线运动以及计算.2.平均速度的计算.【知识梳理】1.生活中我们用两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在__________相同时,比较路程,哪个物体的路程越长,运动就越快;二是在__________相同时,比较时间,哪个物体运动时间越短,则物体运动就越快.第二种方法人们用起来不习惯,故物理上用第一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所以提出了速度这个物理量.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和任何一段时间内的速度都________.即速度是一个________,它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计算速度的公式为__________.3.变速运动中,我们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为________ 【典型例题】例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中v=s/t的理解,正确的是( )A v与s成正比B v与t成反比C 当t一定时,v与s成正比D v不随s和t的变化而变化例2.某人从甲地到乙地,他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后,改用3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求他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针对练习】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s内通过20m,则前5s的速度是________.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D 速度不变,通过的路程跟时间成正比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V甲>V乙B V甲<V乙C V甲=V乙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题图 A B C D5.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前一半时间他以1.5m/s的速度行走,后一半时间他改用2.5m/s 的速度走完,求他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达标测试】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那么它的速度为_______,在第2s内的速度为_________,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2.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 2:9B 9:2C 2:1D 1:2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A 一定都不相等B 不一定都相等C 一定都相等D 三种情况都不正确4.一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从甲到乙为上坡,速度为2m/s,从乙到甲为下坡,速度为3m/s,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5.小明同学骑车上学,从家经书店到学校共5400m,家离书店1800m,他从家出发骑到书店用了5min,在此等同学1min,然后又经12min达到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6.一列火车长100m,以5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200m的桥,需要的时间为______7.如图所示是襄樊往返于丹江的列车时刻表,则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度7531 襄樊8:43丹江11:588:43 9:13 9:53 10:05 10:22 11:12 11:36 11:58车次自襄樊起公里0 19 30 39 45 76 95 103始发终到襄樊马棚黑龙堰朱坡陈家湖老河口苏家河丹江7532 丹江13:00襄樊16:3416:34 16:03 15:37 15:25 14:39 13:48 13:22 13:00出150m的危险区,至少要用多大速度?第一章物体的运动能力提高训练1.某同学按精确测量要求测得某课本的宽度为18.52cm,由此可以推知他所用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此测量结果的准确值为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2.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2秒钟就驶过一根路边相距45米的电线杆,则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m/s,这辆车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超过限速.3.通过看电视,我们看到“神州六号”飞船中的一个场景:宇航员费俊龙手中拿着一本书,当他松手后,书“悬”在空中.这本书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是运动的4.天文学中常用的一个很大的长度单位叫光年,1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所传播的距离.许多科学家对太阳系以外距我们10.8光年的一颗恒星波江座ε星极感兴趣,设想几十年或一百年后,地球上一艘速度达到光速0.9倍的超级宇宙飞船飞向该星,那么它经过______年可到达该星.5.在新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已悄悄地接近了终点,于是它撒腿就跑,最后和乌龟同时到达了终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整个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B 在整个时间内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C 在兔子睡觉前,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 在整个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始终小于兔子的平均速度6.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岸边和行船B 行船和岸边C 都是行船D 都是岸边7.在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才计时,他记录的成绩为13.69秒,则运动员的真实成绩应为(当时气温为15℃)( )A 14.30秒B 13.35秒C 13.98秒D 13.40秒8.甲乙两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并肩行走,上坝后第1min内走了40m,第2min内走了30m,连续走完了190m大坝共用了4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他们在第2min内,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他们走完了120m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5m/sC 他们在第1min和最后1min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D 在行走中,甲相对于乙的速度是09.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 只有甲车 B 只有乙车 C 只有丙车 D 甲车、丙车10.李白和王维进行百米赛跑,每次李白都比王维提前10m到达终点,若让李白远离起点10m,王维仍在起点处同时起跑,两人仍按原速运动,则( )A 李白先到达终点B 王维先到达终点C 同时到达终点D 不能确定11.学生参加100m测试,下列关于其运动快慢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观众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B 终点裁判员是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C 物理学中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D 物理学中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12.驾驶员看到过马路的人,从决定停车直到右脚刚刚踩在刹车板上,在这段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踩刹车板到车停下的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普通人正常的反应时间为0.5s—1.5s,酒后驾驶的反应时间则增加2—3倍,为确保安全,从2004年5月1日起,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车给予严厉处罚.小张正常反应时间是1s,他以72km/h的速度开车反应距离为多少米?假设小张酒后驾驶的反应时间是正常时的2倍,那么他以相同的速度驾驶时反应距离又是多少米?13.射击运动员打活动靶,子弹的速度是800m/s,活动靶移动速度是20m/s,若活动靶移动方向和射击方向垂直,运动员在距中弹点100处,运动员在活动靶距中弹点多远时开枪,才能正好击中活动靶?14.一辆向峭壁方向行驶的汽车,在距离前面峭壁440m处鸣笛,经2.5s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空气为15℃)15.建设中常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山石的爆破中,用了一条80c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导火索燃烧速度是0.8cm/s,假若爆破者将导火索点燃后,迅速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破点600m远的安全地区?。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文档: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参照物的概念和选择2. 直线运动的概念和分类3. 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4. 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5.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计算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参照物的概念和选择方法,能够正确选择参照物。

2. 让学生掌握直线运动的概念和分类,能够区分各种直线运动。

3. 让学生掌握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4. 让学生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参照物的选择方法和直线运动的分类。

2.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时器、测量尺。

2. 学具:笔记本、笔、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学校的操场,描述操场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知识讲解:讲解参照物的概念和选择方法,直线运动的概念和分类,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题,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6. 作业布置:布置课本上的作业题和自编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参照物的选择相对于某个物体,若研究对象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研究对象是运动的;若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物体的运动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物体的运动教案

物体的运动教学过程: 感悟栏一、自主学习 见导学案自学学习 二、合作探究1、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 、b 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

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关于a 、b 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 )A .a 、b 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a 、b 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a 车可能运动,b 车向右运动D .a 车可能静止,b 车向左运动2、甲、乙两车运动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 .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 .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3、沿长廊AB 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⑴小明用分度值是1mm 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m ;⑵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A 端走到B 端所用的时间,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s ;⑶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________,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____m/s 。

4、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

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 )车次 到达时间(镇江) 开车时间(镇江) 终点站(上海)T131 09:43 09:45 12:31 D41310:0410:0611:53⑴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⑵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合多少km/h ?三、当堂有效测试见导学案教后记:教 学 目 标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会选择参照物并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平均速度。

【2019最新】中考物理 物体的运动(一)复习教案

【2019最新】中考物理 物体的运动(一)复习教案

【2019最新】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一)复习教案【教学内容】物体的运动(一)【教学目的】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知道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及测量的方法.3、知道误差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4、知道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5、知道时间的单位及测量.【教学重点】长度的测量方法、误差的概念及减小方法.【教学难点】减小误差的方法.【教学程序】〖引入新课〗初中物理学中我们测量了哪些物理量?哪些物理量是直接测量的?哪些物理量是间接测量的?〖新授〗一、讨论初中物理学中我们进行了哪些物理量的测量?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2、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其他: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关系: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10-3km面积单位:1m2=102dm2==104cm2=106mm2=10-6 km 2体积单位:1m3=103dm3==106cm3=109mm31L=103mL 1L=1 dm3 1mL=1 cm3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4、测量方法:⑴被测长度的起点与刻度尺零刻度对齐,若零线磨损可以从其他刻度读起.⑵刻度尺的刻度线应与被测长度重合.⑶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5、测量之前应观察:⑴零刻线是否磨损⑵量程⑶分度值6、测量结果记录:⑴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⑵记录数据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7、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⑴一张纸的厚度⑵细金属丝的直径⑶乒乓球的直径⑷均匀方铝薄板的厚度三、误差、错误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2、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3、关系: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只可以减小4、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四、时间的测量1、单位:h、min、s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2、秒表的使用〖小结〗长度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及测量的方法、误差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时间的单位及测量.〖练习〗〖作业〗1、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单位:⑴圆珠笔的长度为200_______.⑵李明的身高为165________.⑶一辆公共汽车高为0.025_________.2、单位换算:⑴25km=_______m=______dm=_________cm⑵75μm=______mm=_______m=_____km⑶9.6m2=______dm2=_________cm2⑷0.056L=______dm3=______mL=______m3*教后记*。

中考物理课时知识点复习教案68(运动的描述及物体运动)

中考物理课时知识点复习教案68(运动的描述及物体运动)

第一单元泛舟诗词的海洋第1课沁园春长沙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乱世隋唐》将带你穿越时空,和那些英雄人物一起去体验隋唐那段峥嵘岁月....。

②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③50年的时间可以令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老去,也可以见证中国甩掉贫困帽子一步步创造人间奇迹的历程。

④大学生应该是最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识的社会群体,然而或许是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抑制了他们指点江山....的激情。

⑤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⑥毛泽东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④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诗人表现在诗中的情,往往都经过了一个外化、物化、客观化的过程,也就是采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式,将感情形象而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B.具体的作品是鉴赏的对象,而评论和研究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作品,也可以是作家,还可以是更大范围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

C.诗词奉行节约原则,追求用最少的词,包含最大的美感容量,中国古典诗词尤其如此。

而现代诗歌在这个方面似乎没有如此严格。

D.过去,学习诗文的人大半都从精选精读一些模范作品,用的是“集中全力打歼灭战”的办法,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然后再借鉴、模仿。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物体的运动》复习课教案

《物体的运动》复习课教案

《物体的运动》复习课教案一、复习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

(2)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二、复习重难点1.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2.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三、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理解运动的相对性1.一个物体相对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5.典例讲解(二)、知识梳理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1)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3)计算公式:(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3.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 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5.典例讲解(三)长度、时间测量:1.长度测量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初中物理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一轮复习学案

初中物理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一轮复习学案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一轮复习学案 (LX 09 03 09) 一轮复习开始了,让我们携起手来,利用好学案,一起努力加油吧!千万别应付,别放弃……一、复习目标: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会根据参照物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2、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会用匀速直线运动公式计算速度、路程、时间。

3、知道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及误差的产生原因。

二、基础诊测:(一)机械运动1、物理学里把叫机械运动。

2、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这就是。

3、机械运动的分类,按运动方向分为,按速度分为。

(二)速度1、意义:速度是用来表示2、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

3、单位: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4、公式: .(三)长度测量1、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

2、引起误差的原因是;引起错误的原因是。

三、题型解析:题型一: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1、放在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如图1所示,那么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的,相对于地面是的。

练习:1、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断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地球D.宇宙飞船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题型二:对速度概念的理解例2、下面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一定快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近,其速度一定越小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D、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速度跟路程成反比练习:1、下列对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公式:V=S/t理解正确的有()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B、时间t一定时,速度v与路程s成反比C、路程s一定时,时间t与速度v成反比D、路程s与时间t的大小不影响速度v的大小。

初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物体的运动导学案

初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物体的运动导学案

物体的运动初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学案课题:物体的运动【复习目标】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能用速度描述物质的运动。

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复习过程】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刻度尺的使用:(1)观察刻度尺的、和。

(2)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刻度线尽可能靠近被测物,不能歪斜。

(3)读数:视线与。

(4)记录:要有、和2.如上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是,分度值是,测量时准确到 ,物体的长度为 cm。

3.叫误差,误差消除,只能。

错误避免。

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

4.某同学用最小刻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L1=26.1mm,L2=25.0mm,L3=25.9mm,L4=26.2mm,则物体的长度为mm。

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过程是()A.2.5m=2.5m×100=250cm B.2.5m=2.5×100cm=250cmC.2.5m=2.5m×100cm=250cm D.2.5m=2.5cm×100=250cm6.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拇指宽约为l0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7.如上图的秒表,读数为 s。

二.速度8.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9.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速度单位换算:1km/h= m/s 1m/s= km/h人步行的速度约 m/s 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15 10.在课外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_m/s.(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影响因素).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11.在校运会上,几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百米赛跑和400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一、表二所示,则:(1)在百米赛跑中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百米跑的第一名和400米赛跑的第一名,哪个更快?答:___ 更快(填参赛者代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的运动
一、基础知识回顾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之间的
换算关系为: 1m = _______Km = _______dm = _______cm = ______ mm= __________nm.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测量前,观察它的和;测量时,使刻度尺的一端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刻度尺的和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
3.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它指的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的.常用公式:;基本单位是米/秒(m/s),还有常用单位.人步行的速度是.1.5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4.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_________ 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5.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__________叫做参照物.
6.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即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_____________(一定不同/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4.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的________和运动的_______相同,它们彼此就相对静止.
二、典型例题
例1: 如图:60表示:,
姜堰18Km表
示:,
司机在遵守交规的情况下最快要分钟到达
姜堰
姜堰.
例2.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 :3,
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 :3,则速度之比是_______;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 :2和2 :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
例 3.为了探究苹果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记录下苹果下落时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看出苹果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苹果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例 4. “去岁一大风,把
我院中一口井吹到篱笆
外”这句摘自<<镜花缘>>中语句,蕴含着,运动相对性的道理,说明了井运动了,它是以作为参照物的.
例5.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例5. 某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00米,其中江面正桥长1600米.一列长200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求:⑴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⑵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3)以这个速度行驶时,列车全部在整个桥上行驶的时间是多长?
三、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cm.(2)图(b)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__cm.
2.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南京驶向上海,若上海距南京的距离为6.24×105m,则()
A.该汽车行驶的速度是130km/h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 C.该汽车8.92h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D.该汽车8.92×104s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
3.如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其分度值为;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其分度值为.此时该表的读数为分秒.
4.图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5.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3s,甲、乙相距4m
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m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m
6.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8.沪宁城际铁路即将通车,南京至上海路程约为300km,若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50km/h, 则乘坐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只需h.列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的树木飞驰而过,这是以为参照物.
四、提高练习
1.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
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
(4)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6.25
2.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s1;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s2,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s;
(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
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
(4)一起发生在限速5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
痕迹(制动距寓)长为25m.请你根据上面图象判断司机是否超速? .(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表数据一致)
(5)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下列行为不会使司机反应时间变长的
是.
A.疲劳驾驶B.酒后驾驶C.打手机D.超速驾驶(6)轮胎长期能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制动距离会变.
3.如图是小王同学在参加学校运动会200m比赛时的情景.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鞋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80cm2,跑完全程用时32s.求:
(1)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2)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3)若一只鞋子的质量为150g,跑步过程中鞋子离地面的高度均为20cm,脚落地一次重力对鞋子做的功.
速度
(km/h)
反应
距离
(m)
制动
距离
(m)
停车
距离
(m)
20 4 2 6
40 8 8 16
80 16 32 48
100 20 50 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