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芳香旅游的挖掘与创新_黄琳

合集下载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四下品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狮岭学校许敏《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中的一个部分。

本单元突出了民族团结、共创文明,由“56个民族是一家”、“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三部分组成。

以“民族长廊”为编写主线,旨在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这部分内容对于本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师生的生活体验基本没有,需要教师课前有充分的学习和感悟,介于本人在云南旅游时有心收集了一些资料,对云南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所以选择了这个内容。

这一课,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自己介绍它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的原因,“智力冲浪”活动了解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节日特点以及云南民族的风情,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1、通过对云南地理位置的了解,知道为什么云南被称为是少数民族之乡。

2、了解少数民族的建筑,以及节日风俗。

3、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民族特征的缩影。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通过搜集资料、猜一猜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明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你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里?同学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呀!2、猜一猜,这里说的是哪里?四季服装同穿戴,蚂蚱能做下酒菜,老太太爬山比猴快,新鞋后面补一块,娃娃全由男人带,四个竹鼠一麻袋这都说了那里的哪些特点?说的是哪个地方?〔云南〕这说的是“云南十八怪”里的其中六怪。

复制型民族村寨的旅游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云南民族村为例

复制型民族村寨的旅游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云南民族村为例

艺术研究|艺术管理复制型民族村寨的旅游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云南民族村为例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运陈艳摘要:“锦绣中华”主题公园开启了复制型景观的旅游文化传播先例,此后复制型景观在全国各地开始盛行,这种“造假”成为了各地打造旅游景观的重要方式。

文章以云南民族村为例,总结了复制型民族村寨的文化传播模式、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民族地区打造旅游文化景观及旅游地区的旅游文化对外传播提供思考。

关键词:复制型民族村旅游文化传播云南民族村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村寨又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形态,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

复制型民族村寨旅游文化作为特定的文化形态之一,渗透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①。

对民族村寨旅游文化的传播不仅能够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与推广,也可以满足当今旅游者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等一系列需求。

可以说,复制型民族村寨能够有力突出区域文化的精髓,已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云南民族村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一方面云南民族村的建立传播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另一方面,它也发展了旅游文化,带来了经济效益。

本人于2020年3月12日前往云南民族村进行实践,围绕复制型民族村寨旅游文化传播问题进行针对性调研,主要运用了访谈、实地调研、文献查找等研究方法。

文章以云南民族村为例,探究了复制型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文化传播模式、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为复制型民族村寨旅游文化的传播作出有益探讨。

一、复制型民族村寨旅游文化传播模式及其真实客观性(一)非实体类舞台表演与被表演的“真实”舞台表演是复制型民族村寨传播旅游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主要是对非实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如:歌舞展演、民俗节日、手工艺制作等。

复制型民族村寨将原本存在于民族村寨的文化习俗搬到台前向游客展示,成为了一个容纳各民族文化习俗表演的舞台。

民族村寨的文化习俗原本是在特定时间、地点以及为了特定目的所进行的行为,但在复制型民族村寨中这些原本应该在特定时间、地点以及为了特定目的所进行的行为已成为了常态,失去了原本语境的意义,其在语境嬗变中成为了一种舞台表演行为。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文化性研究——以石林为例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文化性研究——以石林为例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文化性研究——以石林为例摘要:本文以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旅游产品为例,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首先对旅游和文化的概念,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加以阐述,从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旅游者的逗留时间和重游率、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收入、树立良好的旅游地形象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理论上阐明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文化性的作用。

其次,对石林县旅游产品现状从基础设施、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方面做了介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石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存在旅游产品单一、经济效益不高、文化含量偏低三个方面的问题。

最后,在对旅游产品开发前景方面,从寻求自然资源的文化意蕴、强化文化的地域差异及树立石林阿诗玛文化品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文化性AbstractThis paper,based on the case studies of tourist products i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Shiling,Yunnan,discusses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ethnic tourist product development.First,it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tourism and cultu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e,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ourist products.In addition,how to prolong the life cycle of tourist products,how to enhance its attraction,how to increase tourists’stay time and revisiting frequency,how to increase economic revenue from tourism,and how to set a good example as tourist destination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It theoretically demonstrates the function of enhanc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thnic tourist products.Second,this paper,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ourist products development in Shiling Prefecture,introduces and analyzes its infra-structure,tourist natural resources and its cultural resources as well.S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existing problems, which are as follows:tourist product monotony,lower economic benefits and lower cultural connotation.Finally,further suggestions of how to develop tourist products in the near future, how to seek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how to strengthen culturally geographical diversity and how to set a cultural brand of Shiling,A Shima,are also proposed in the paper.Key words:ethnic minority areas tourist products cultural connotation前言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纵跨多个纬度带,从陆上极高点到极低点,各类地形兼备,自然景观雄奇壮丽;加之50多个民族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珍稀的古迹遗存,人文景观异彩纷呈,有着令人心醉的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形式。

论文化在云南省民族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价值

论文化在云南省民族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价值
为零 。
发展理念, 打造出一批蜚声海内外的旅游品牌。当 前云南 省的旅游 业 已成 为 仅 次 于烟 草 业 的特 色产
业和支柱产业 。据统计 , 改革开放 3 0年来 , 云南省
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 13 05倍。20 08年, 全年接待 海外游客 20万人次 , 5 增长 1.% , 27 旅游外汇收入


云南省 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但是 2 0 0 9年 以来 由 于受 金 融 危机 影 响 , 旅游
作 为一种非 必需 性 消 费 品 , 到很 大 影 响 , 国旅 受 我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 也是 2 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实现旅 l
游业也出现下滑 , 据国家旅游局资料显示 , 0 年 2 8 0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 保持从业人员队伍稳定。 面对 国际金融危 机 的影 响 , 真审视 云南省 的 认 旅游市场会发现, 云南省入境旅游人数急剧下降 , 但国内游客数量却有所上升。针对 目前全球大环
次 , 长 5 7 , 内旅 游 收 入 60亿 元, 长 增 .% 国 0 增
1.%。 12
f ; 4
促进国内旅游消费 ; 积极开展 国际合作 , 与世界各 国和地区, 与包括世界旅游组织在 内的各国际旅游 组织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 进客源互送 , 促 实现合作 共赢 ; 促进旅游行业 自身能力建设 , 推进体制改革 和机制创新 , 增强全行业应对危机和抗击风险的能
力 , 面提高旅 游行 业 的质量 、 全 结构 和效 益 ; 一步 进
二、 云南省旅游资源特别是 人文生态资
源优势
云南省拥有特色鲜 明的高山湖泊、 高山峡谷、 雪山冰J 、 i 石林溶洞 、 I 热带雨林 , 构成 了类型齐全、 规模宏大、 品位极高 的自然景观 , 是典型的生态旅 游资源大省。从资源分布状况看 , 云南省的滇中旅 游区以及滇西北、 滇西南 、 滇西 、 滇东南和滇东北六 大旅游区域中, 大部分旅游资源都是属于生态旅游

游客旅游意向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

游客旅游意向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

【旅游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21年7月(第7期,总第291期)Jul.,2021(No.7,General No.291)收稿日期:2021-03-21基金项目:2020年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YSX202021)”;2020年度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滇西旅游环线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sklkt06)”;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J042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0CX03)作者简介:邹波(1980-),四川南充人,博士,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电子商务、创新采用扩散。

游客旅游意向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邹波(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云南昆明650500)摘要:随着我国对旅游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普遍对旅游发展的认知与旅游规划的定位都有所控制。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背景展开针对游客旅游意向影响因素的调研,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有效度测量基础为背景,预测顾客行为的模型。

随着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功运用这一理论来研究顾客在休闲旅游中的行为意向。

文章以相关旅游地的旅游情况及详细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游客感知价值与游客旅游购买意向、重复购买意向做出调研,提出针对性的研究方案及问题。

结合这些问题拟出游客旅游意向影响因素以及旅游发展未来规划的具体建议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游客旅游意向;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1)07-0040-06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消费需求升级,兼具文化和商业消费功能的都市历史街区成为热点,旅游项目也在蓬勃发展。

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设计动力、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

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设计动力、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

三、发展策略
3、1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要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必须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这包括对 旅游资源的评估与分类、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和措施、明确各地区的重点发展项 目等。同时,还需考虑旅游线路的设计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体 验和了解云南的民俗文化。
3、2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
二、传统节庆民俗旅游资源的创 新开发策略
1、保护和传承:在开发传统节庆民俗旅游资源时,首先要注重保护和传承。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培 养当地居民和游客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创新体验: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可以设计创新的体验项目。 例如,通过参与当地的传统节日庆典、学习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品尝当地特色美 食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结论
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设计动力、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是一个复杂而 又系统的工程。要想实现其有效开发,需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经济发展与区域 振兴、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等动力的推动下,平衡资源利用与保护、解决区域发 展不平衡问题、提高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等制约因素。
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促进区域合作与发展、提 高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等发展策略的实施,可以推动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取 得更好的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结论
传统节庆民俗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策略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创新体验、数字化与虚拟现实、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 融合创新、合作发展和教育推广等策略,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传统节庆民俗旅游 资源的优势,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能让传统文化得到更 好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研究——以景迈山翁基古寨为例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研究——以景迈山翁基古寨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12-0098-07 收稿日期 2023-02-04摘 要 多样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族构成使得云南至今保留着众多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村寨。

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村寨不仅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外化表征,更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与景观载体。

鉴于此,该文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切入,以景迈山翁基布朗族古寨为例,识别其文化景观的构成,进而从“格局景观、地标景观、环境景观、活态景观”四个层级,梳理作为动因的“茶文化”对翁基古寨聚落的影响及其空间特征,以期拓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具有明确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文化景观 云南 少数民族传统村寨 翁基 茶文化 空间特征Abstract The divers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ich ethnic composition make Yunnan retain many distinctive traditional ethnic villages. These traditional ethnic villages are not only the externalized representation of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specific time and space background, but also a living culture and landscape carrier. In view of this,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andscape, taking the Wengji Bulang ancient village in Jingmai mountain as an example, we identify the composition of its cultural landscape, and then comb the impac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a culture" on the settlement space of Wengji ancient village from four levels of "pattern landscape, landmark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and activity landscape", in order to expand the research vis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 so it has clear academic value.Keywords Cultural landscape, Yunna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ethnic minorities, Wengji ancient village, Tea cultur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文化景观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研究——以景迈山翁基古寨为例Traditional Villages of Yunnan Ethnic Minor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andscape:Taking Wengji Ancient Village in Jingmai Mountain as an Example姚青石 | Yao Qingshi 韦 钰 | Wei Yu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自然环境多样,民族构成丰富,拥有布朗、纳西、藏、白、彝、回、傣等25个少数民族。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2浙教版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2浙教版
当堂检测:
1.请列举出云南的三个少数民族以及他们的特色文化。
答案: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藏族(晒佛节)。
2.请描述云南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的影响。
答案:云南的自然环境多样,高山、平原、盆地等地形都有,这种多样性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多样化。例如,傣族生活在热带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而藏族生活在高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的少数民族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文化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项目导向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云南特色文化展示的项目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导入:播放云南风光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云南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2)讲授:教师简要介绍云南的基本情况和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小组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播放云南风光宣传片和展示图片,我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对云南的兴趣,让他们对云南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产生了好奇。同时,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他们在讨论和分析中更好地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然而,我在项目导向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和任务分配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小组在完成项目时遇到了困难。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云南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大理、丽江为例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大理、丽江为例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大理、丽江为例毕丽芳【摘要】民族文化旅游能否实现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是否得到科学开发和保护,进一步决定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根据不同的资源与区位,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大理、丽江为研究平台,从空间、管理、资源等角度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①空间上采取旅游联动开发模式,区域内为“核心—边缘”联动模式,区域间为“双核联动”模式,大区域为“点—轴”联动模式;②管理模式上结合民族地区特色,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模式;③结合大理、丽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采取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模式.【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年(卷),期】2017(033)004【总页数】5页(P489-493)【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大理、丽江【作者】毕丽芳【作者单位】昆明学院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84云南是旅游大省,而民族文化是云南旅游发展的主要特色之一。

民族文化旅游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是否得到科学开发和保护,决定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往简单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更不容易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

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针对其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大理、丽江为研究平台,探讨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一方面,可对民族地区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开展针对性的市场宣传、营销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高民族地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是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博弈论、区域发展理论、需求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体育旅游与生态旅游

体育旅游与生态旅游

16旅游研究第9卷养生旅游产品,如崖壁禅修、道家寿宴、梅林悟道等。

通过规划建设禅房、禅意会馆等场所,配套打坐室、素食斋、棋院等功能设施,辅之以宗教知识宣讲、静坐锻炼等体验课程,达到“修身、静心、养性、美意”效果。

塑造 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云南省道家森林养生与休闲度假基地”的主题形象。

(冯艳滨: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体育旅游与生态旅游黄佺_、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按照最早的定义,生态旅游是指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Ceballas - Lascurain,198"7)。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空间。

生态旅游研究有不同的视角:一是环境资源视角认为自然资源及通过其物质实体所反映的环境整体的自然优美性与舒适性、环境容量或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自身的调节能力或调蓄能力,明确环境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强调环境与资源的统一性(赵爽,2013)。

二是从生态景观资源视角认为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突出 生物景观和谐的生态美,能对旅游者产生审美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空间景物综合体(王建 军,等,2006)。

三是从生态旅游体验视角认为生态旅游研究应分为动机、特 征、分类和作用等方面,从体验上游客在游前、游中对生态旅游目的地基本要素的各方面的预期和实际感知,从时间上可分为潜在生态旅游体验和实际生态旅游体验,从内容上可分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景区景点、住 宿、餐饮、购物、设施设备体验等(王立龙,2012)。

四是从环境保护视角认为生态旅游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新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尚天成,等,2011)。

五是从未来研究方向视角应重点关注生态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影响测度与管理、模式与对策、资源管理、市场与生态旅游者行为规律、环境教育与环境解说、社区参与评价与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等(钟林生,2016)。

乡土品牌文化背景下云南民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乡土品牌文化背景下云南民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2018·06一、云南民宿发展现状近年来,旅游需求个性化的自由行消费者日益增多,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参与当地社交生活逐渐成为他们的旅游目的和主要追求,随着消费者对精品休闲旅游的需求高速增长,中国已开始步入微度假旅游阶段,旅游消费开始呈现出常态化、高频次消费的特征,周边游市场份额也在持续提升之中。

中国民宿从2013年开始火爆,2015年到2016年更是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各个旅游城市的民宿如雨后春笋一般滋生。

据有关统计显示,国内大陆民宿总数高达42700多家。

其中云南民宿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浙江民宿数量位居第二。

云南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山川风物,山之巍峨,水之婉约,以及罕见的地质地貌与人文景观,更加上云南又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突出且绚烂多彩,这些都使云南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云南民宿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目前在云南民宿中,大理约有3800家,丽江约有3000家,西双版纳约300家,腾冲约300家。

但目前的民宿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民宿的同质化严重,许多民宿的服务缺乏特色,并且有效供给稍显不足,在几个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一、特色民宿较少,比例较低,民宿供给不足。

二、在同一区域或占有相同资源的地区中,许多民宿的经营与发展趋同,出现同质化现象,民宿发展缺乏长远规划,缺少品牌意识与特色品牌,民宿的竞争力较低。

三、民宿在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这些可以说都是制约民宿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在云南的许多地方,民宿产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地区的民宿已供过于求。

由于入住率、服务不达标,使得大量客群无法被消化,加之周边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以及缺乏政策指导,致使许多民宿经营状况不乐观。

民宿的盲目发展与监管不善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大理原本是一个生态良好、景色优美的旅游地点,但随着环洱海一带餐饮、民宿业的盲目发展与监管不善,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使得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云南芳香植物资源对云南休闲旅游产业影响

云南芳香植物资源对云南休闲旅游产业影响

云南芳香植物资源对云南休闲旅游产业影响芳香产业在中国属于一个较年轻的产业,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的国土孕育了多样化的气候与水土资源。

云南省因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多样,成为我国著名的“植物王国”。

芳香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的现状,在休闲旅游中的作用悄然崛起。

介绍云南省芳香植物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在休闲旅游中发挥其本该发挥的特效,增加中国休闲旅游的附加值,创造出云南省的芳香产品品牌,让芳香植物资源在休闲旅游中充分发挥作用,打造芳香名城。

标签:芳香植物资源;作用;芳香庄园;芳疗;SPA;香水F21 芳香植物资源的含义芳香植物资源是具有药用和香料植物共有特点的植物群体。

它不仅具有药用价值,并且含有香气成分和观赏价值,可作为旅游休闲观光中一道不可或缺的资源加以利用。

并且芳香成分可以作为精油被提炼出来,用于医药、芳疗美容等各个行业中。

在中国,芳香产业作为一个年轻的产业,只在上海、新疆、海南、云南、福建等几个城市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未形成产业,其他城市均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一支前景良好、生态型的产业,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地形、气候多样性的优势,打造国际芳香植物资源最多、最优、用途最多的“芳香国家”。

在此,重点研究云南省的芳香植物资源在休闲旅游中的作用。

2 云南省地形、气候条件及该气候下孕育芳香植物资源云南地处于云贵高原,庇阴于青藏高原南端,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从而造就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但主要为高原气候,又由于地处低纬度,所以兼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全省大部分地区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因此成为人类理想的居住场所。

在自然资源方面,云南多样的气候与复杂的地形造就了云南“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

第四季冰期时,云贵地区没有被大面积冰川覆盖,成为众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致使这里的物种遗存完好:加之生境复杂,物种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以野生植物而言,云南几乎集中了各热量带的植物种类,在全国30000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274科,2076属,17000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

生态文明视角下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生态文明视角下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Ecological Protection生态保护生态文明视角下 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王 婷(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摘 要: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农田风光、乡村民俗、农耕文化、乡土建筑等。

这些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为乡村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

本文将分析红土地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旨在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旅游;红土地景区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选择去乡村旅游,追求亲近自然环境、体验农村生活的愉悦感。

因此,在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之福祉的千年大计,也是事关民族发展的重要事业。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对乡村旅游进行分析和探讨,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有助于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红土地景区具有巨大的乡村旅游发展潜力。

但是,红土地生态群相对脆弱,如何在保持生态文明的前提下实现红土地景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现如今,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生态文明视角为指导,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学界强调,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旨在保护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资源,有效控制游客流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保护乡村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原生态[1]。

云南少数民族芳香旅游文化的挖掘与创新

云南少数民族芳香旅游文化的挖掘与创新

云南少数民族芳香旅游文化的挖掘与创新芳香产业是云南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产业组成部分,而芳香旅游作为芳香产业链的终端,不仅促进云南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提升了云南省的经济发展速度。

在挖掘芳香旅游文化时,要以创新的目光来开发,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从而吸引大量的游客。

本文中,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芳香旅游文化挖掘与创新时应坚持的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挖掘与创新思路。

标签:云南少数民族;芳香旅游文化;挖掘;创新前言:云南省是著名的“芳香植物之乡”,在挖掘与创新本地区的芳香旅游文化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近年来,在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逐渐的走向成熟,以昆明为中心,向外辐射,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而这正是芳香旅游文化开发的良好机遇,通过芳香旅游的开展,实现促进云南省旅游业繁荣发展的目标。

一、芳香旅游文化挖掘与创新的原则(一)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之所以要进行芳香旅游文化的挖掘,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云南省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云南省的经济水平。

在挖掘旅游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只将目光放置在经济利益及旅游规模上,还应该十分注重当地环境的保护及文化的传承,避免出现旅游业繁荣发展、生态环境日益下降的负面效应,通过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的坚持,实现云南省旅游业的长久发展[1]。

(二)注重特色性原则对于芳香旅游文化来说,能够体现其强大生命力的内容就是其鲜明的特色,也就是芳香旅游与其他旅游之间的差异性。

与云南省的其他产品相比,芳香旅游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特色性,开发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其特色性的保护,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而吸引大量的游客。

(三)多产业融合原则在芳香产业链上,涉及的相关产业比较多,比如种植业、加工业、旅游业等,在开发芳香旅游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相融合,带动企业产业的发展,促进云南省芳香产业链的良好发展。

(四)地方居民参与原则芳香旅游文化的挖掘以芳香植物为依托,游客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及味觉上的双重享受,愉悦游客的心情,放松游客的身体。

休闲旅游中的芳香文化初探

休闲旅游中的芳香文化初探

【产业经济】休闲旅游中的芳香文化初探黄 琳1 陈素美2(1 昆明学院旅游学院,云南昆明650214;2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 要]芳香文化源远流长,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大休闲时代即将到来,能满足休闲旅游者多方位、多层次的旅游产品将备受青睐,芳香旅游便是如此。

基于芳香文化的中外渊源,通过SPA、香道养生等案例阐述了芳香文化在休闲旅游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休闲旅游中发挥的地域性体验、宗教情感、科普教育、审美情趣激发四大功能。

[关键词]休闲旅游;芳香文化;旅游业[中图分类号]F590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7-0035-04 [作者简介]黄琳(1972-),女,云南昆明人,昆明学院旅游学院实验员,西班牙巴塞罗纳自治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休闲旅游。

[通讯作者]陈素美(1990-),女,云南保山人,朝鲜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

一、中外芳香文化的渊源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久远,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对于用香品香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香看似微小,却涉及到宗教、艺术、医疗、休闲、生活等众多领域,集诸多功能于一体。

依据香的来源、用途、用法以及不同人群、不同场合的需求等,演绎出了历史悠久、色彩斑斓的芳香文化。

(一)中国芳香文化中华民族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久远,可追溯到5000年前,黄帝神农时代,《神农本草》中记载,人们采集树皮、草根作为医药用品,并把有香气的物品用于驱疫避讳、祭祀、敬天、丧葬、敬神拜佛和清净身心[1],后来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

我国远在夏、商、周时期就已有使用香粉胭脂等作为化妆品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对香料已有一定程度的使用,如熏烧(艾蒿)、佩戴(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等[2]。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浅议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浅议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浅议
王曼玲
【期刊名称】《学术探索》
【年(卷),期】2003(000)010
【摘要】旅游业作为一个发展前景诱人的绿色产业,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挖掘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将是进一步提升旅游业水平的重点.
【总页数】2页(P75-76)
【作者】王曼玲
【作者单位】云南行政学院,云南,昆明,6501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
【相关文献】
1.浅议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J], 杨洋
2.浅议皖江城市带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芜湖为例 [J], 王瑞琳;季艳
3.浅议皖江城市带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芜湖为例 [J], 王瑞琳;季艳
4.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J], 李锐;黄亚芬
5.浅议厦门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J], 张雯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根”的延续:云南少数民族身体装饰中的历史记忆与族性认同

“根”的延续:云南少数民族身体装饰中的历史记忆与族性认同

作者: 董林
作者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艺术生活
页码: 73-7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云南少数民族 身体装饰 历史记忆 族性认同
摘要: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及文化特征,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犹如一个悠然的"世外桃源"。

25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在此处交融与变迁,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身体装饰方式和文化审美观念。

本文拟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入手,实现从注重艺术本体到关注文化内涵的转变,即从身体装饰中的"技艺"层面至族群"记忆"层面展开剖析。

主要通过"原色"、文身(面)、服饰纹样以及图腾配饰四个要素展开论述,以期能够对云南少数民族由身体装饰所呈现出的历史记忆和族性认同问题进行一个人类学的解读。

后现代旅游背景下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后现代旅游背景下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后现代旅游背景下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张玲;张梅芬;童彦【摘要】Regional tourism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Yunnan. But there also appears many modern problem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 traditional culture disappearing, similarity of tourist products. Postmodern tourism is a reasonable inheritance and sublation of modern tourism. It realizes the returning from commercialization to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 It more cares the environment, so it owns the sustainable features originally. There is natural connection between postmodernism and rural tourism. They tak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the core idea, and take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s their duty. So researching rural tourism with the ideas of post-modernity is very necessary because it can realize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enrich the connotationof the postmodernism at the same time.%对于云南这样一个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较好、条件优越的省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与生态旅游

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与生态旅游

作者: 林艺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昆明650091
出版物刊名: 经济问题探索
页码: 110-113页
主题词: 水文化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
摘要:云南旅游多年来的发展态势一直较好,除了源于旅游资源的丰厚外,更得源于赋予资源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云南旅游人气旺的丽江、西双版纳、红河,纳西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的水文化,给予这些地区的旅游注入了许多鲜活的内容。

从“泼水节”的狂欢,到丽江小镇的“柔软时光”,美丽壮观的“元阳梯田”,水的理念、水的习俗、水的传说、水的故事延续着这些民族的生存状态,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只注重水治理的生态观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树立优秀的水文化理念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式。

本文的目的旨在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对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云南典型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沧源翁丁佤寨为例的开题报告

云南典型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沧源翁丁佤寨为例的开题报告

云南典型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沧源翁丁佤寨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云南是我国著名的“民族瑰宝”,境内居住着56个民族中的25个少数民族,其中不少民族古老而稀有。

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保留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村落生态面临着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文化侵蚀的问题。

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村落生态和文化,同时推动村落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沧源翁丁佤寨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一座典型少数民族村落,也是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典范。

翁丁佤寨依山而建,周围自然环境优美,民居建筑特色鲜明,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景点。

然而,由于旅游开发不当,翁丁佤寨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受到了威胁。

因此,本研究拟以沧源翁丁佤寨为例,对云南典型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为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推动少数民族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分析沧源翁丁佤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其建筑风格、生活习惯、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特点;2.分析翁丁佤寨生态旅游的现状,了解其开发现状、旅游产品类型、游客数量、收益、影响等方面的情况;3.分析翁丁佤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社区参与等方面的问题;4.探索翁丁佤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包括推广绿色旅游、保护文化遗产、加强社区参与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措施;5.提出翁丁佤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为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分析法:搜集有关云南典型少数民族村落和翁丁佤寨的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2.实地调研法:实地考察翁丁佤寨,了解其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并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对旅游产品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