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合集下载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审计程序
2、掌握分析程序
3、了解审计工作底稿含义和编制目的
4、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5、了解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总体要求
6、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7、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尤家荣主编:《审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掌握审计的动因
4、理解审计人员的社会角色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谢盛纹主译,[美]阿尔文.A.阿伦斯等著:《审计学:一种整合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汤云为、吴云飞译,[美]C.W.尚德尔著:《审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尤家荣主编:《审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1 审计的定义与目标1.2 审计的必要性1.3 审计的类型与范围1.4 审计的主体与客体第二章:审计程序与方法2.1 审计准备阶段2.1.1 审计计划的制定2.1.2 审计证据的收集2.1.3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2.2 审计实施阶段2.2.1 审计测试2.2.2 审计调整2.2.3 审计意见的形成2.3 审计报告阶段2.3.2 审计报告的发布与传递第三章: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3.1 审计证据的性质与分类3.1.1 证据的充分性3.1.2 证据的适当性3.2 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3.2.1 固有风险3.2.2 控制风险3.2.3 检查风险3.3 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第四章:财务报表审计4.1 资产负债表审计4.1.1 流动资产审计4.1.2 固定资产审计4.1.3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审计4.2 利润表审计4.2.1 营业收入审计4.2.2 营业成本审计4.2.3 利润审计4.3 现金流量表审计4.3.1 经营活动现金流审计4.3.2 投资活动现金流审计4.3.3 筹资活动现金流审计第五章:内部控制与合规性审计5.1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目标5.2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估5.3 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与程序5.4 合规性审计的含义与目标5.5 合规性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第六章:审计准则与职业规范6.1 国际审计准则与中国审计准则6.2 审计准则的应用与遵守6.3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6.4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第七章:审计抽样与分析程序7.1 审计抽样的原理与方法7.1.1 统计抽样7.1.2 非统计抽样7.2 审计分析程序的应用7.2.1 比率分析7.2.2 趋势分析7.2.3 现金流量分析第八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8.1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业务流程8.2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关键内部控制8.3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程序8.4 审计案例分析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9.1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流程9.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关键内部控制9.3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程序9.4 审计案例分析第十章:存货与成本循环审计10.1 存货与成本循环的业务流程10.2 存货与成本循环的关键内部控制10.3 存货与成本循环的审计程序10.4 审计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固定资产与投资循环审计11.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11.2 投资业务的分类与核算11.3 固定资产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11.4 固定资产与投资循环的审计程序第十二章:金融工具与财务报表列报审计12.1 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12.2 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审计12.3 财务报表列报的原则与要求12.4 金融工具与财务报表列报的审计程序第十三章: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审计13.1 或有事项的确认与计量13.2 期后事项的识别与处理13.3 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的审计程序13.4 审计案例分析第十四章:审计报告与后续审计14.1 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14.2 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出具14.3 后续审计的概念与目的14.4 后续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第十五章:审计学实践与案例分析15.1 审计学实践操作流程15.2 审计案例研究15.3 审计模拟练习15.4 审计学课程设计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审计学概述重点:审计的定义、目标、类型与范围,审计的主体与客体。

《审计学》教案1-4章.doc

《审计学》教案1-4章.doc

模块一第1章总论授课学时4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1.了解国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状况2.掌握审计的含义和特征3.熟悉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职能和审计任务4.掌握审计学科体系包含的内容能力要求1.能正确区分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

2.能对审计独立性进行分析。

学容教内1.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审计的含义和特征3.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4.审计职能和审计任务5.审计学科体系教学重占二J\W 1.审计的独立性2.审计目标3.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教学难点1.审计独立性2.认定层次的审计目标多媒体+PPT导入:由世界上第一个民间审计案例南海公司事件导入审计的概念,审计产生原因。

新课:详见PPT复习总结1.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2.审计的含义和特征3.审计对象和目标作业要求运用审计的特征理论分析给出的审计案例模块二第一章审计的种类' 机构和程序授课学时4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1.掌握按照不同标准对审计进行的多种分类2.熟悉国内外审计机构的设置3.熟悉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特别是民间审计的基本程序能力要求1.能对民间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行分析2.能分析一个审计项冃的具体程序教学内容1.审计的种类2.审计机构3.审计程序教学重占1.审计基本分类2.我国的审计组织机构3.民间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教学难点1.注会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和内容2.民间审计的独立性教学方法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从普华永道对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例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新课:详见PPT习结复总1.民间审计的特点2.我国民间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3.民间审计组织就地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作业要求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2.对给出的一个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分析其具体程序三块模章-- 4教学目标与要求标酸械蹄讎舞写明了勢教L2.3.4要翎陽力厶冃育匕匕• • 厶月1 2教学内容教学重占二1=1/\\\学点教难£复习总结作业要求对给出的CPA考试中关于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质量控制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模块四第四章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授课学时4标教学目标1.了解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2.社戏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3.掌握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4.掌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定义和识别方法5.掌握审计风险组成要素及其关系能力要求1.能自己学习操作审计中的初步业务活动2.会写审计业务约定书3.能学习拟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4.学习确定审计中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1.审计计划2.重要性3.审计风险教学重点1.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写法3.审计计划的拟定4.重要性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5.审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方法教学难点1.具体审计计划的拟定2.重要性的概念3.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4.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方法II多媒体+PPT教学过程由财务报表审计流程引入新课。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审计学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理解审计的类型和程序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1.2 教学内容审计学的定义和起源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审计的类型(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国家审计)审计程序(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完成阶段)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审计学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解释审计的类型和程序,讲解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学的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增强对审计学的理解第二章:审计程序2.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程序的步骤和流程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学会制定审计计划和控制风险2.2 教学内容审计程序的步骤(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观察、询问、检查、分析)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和平衡控制风险的方法和原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程序的步骤和流程,阐述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介绍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提出审计计划和控制风险的策略2.4 教学评估审计计划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计划,检验对审计程序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审计证据3.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证据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方法学会判断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3.2 教学内容审计证据的概念和分类(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观察、询问、检查、分析、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审计证据的评价标准(充分性、适当性、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审计证据的评价过程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证据的概念和分类,阐述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方法,介绍审计证据的评价标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过程3.4 教学评估审计证据评价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证据评价方案,展示对审计证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四章:审计报告4.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报告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4.2 教学内容审计报告的作用和重要性审计报告的格式和结构(封面、摘要、、附件)审计意见的类型和表达(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4.3 教学方法4.4 教学评估第五章:内部控制审计5.1 教学目标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内部控制的评估和审计方法学会识别和评价内部控制缺陷5.2 教学内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分类(预防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混合性控制)内部控制的评估方法(询问、观察、检查、分析)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了解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评价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第六章:财务报表审计6.1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学会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6.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财务报表审计的关键领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阐述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介绍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实践应用6.4 教学评估财务报表审计设计:学生设计财务报表审计计划,展示对财务报表审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七章:审计风险与质量控制7.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掌握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学会评估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7.2 教学内容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内部控制、独立性、专业判断、职业道德)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风险水平、质量指标)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应用实例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阐述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介绍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实践应用7.4 教学评估审计风险与质量控制设计:学生设计审计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案,展示对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八章:信息技术审计8.1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学会评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8.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硬件、软件、数据)信息技术审计的工具和技术(数据分析、程序审查、系统测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介绍评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的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信息技术审计的工具和技术8.4 教学评估信息技术审计设计:学生设计信息技术审计计划,展示对信息技术审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九章:审计质量保证9.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学会评估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9.2 教学内容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内部控制、独立性、专业判断、职业道德)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评估(质量指标、客户满意度)审计质量保证的应用实例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介绍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质量保证的实践应用9.4 教学评估审计质量保证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质量保证方案,展示对审计质量保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章:审计伦理与职业道德10.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学会评估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审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审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独立性、客观性、专业判断、保密性、职业道德)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影响评估(职业形象、信誉度、法律责任)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财务报表审计难点解析: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概念和流程,掌握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

审计学-第1章教案

审计学-第1章教案

教 案 首 页课 程 名 称 审计学教学内容: 总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理解并掌握审计的含义、本质以及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掌握审计的分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

教学要点:审计的本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分类。

教 案 续 页 审计概述 (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我国著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不断演进的,也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二) 第一关系人 依 提 委 报 约 供 托 告 审 资 审 结 查 料 查 果 委托经管财产 第二关系人 承担受托经济责任 第三关系人 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审计人 被审计人 (受托经管者) 审计委托人(财产所有者)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

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

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概念关于审计定义的不同观点:中国审计学会1989年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中国审计学会1995年定义:“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美国会计学会(简称AAA)在1972年给审计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并评价与各种经济活动及事项的申明有关的系统过程,以便查明这些申明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将其结果传达给各有关利害关系人。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一、引言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旨在提供独立、客观的意见,增加对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本教案将介绍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审计的目的和原则。

二、审计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 审计学的定义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活动的学科,包括审计理论和实践。

它涉及到对财务报表、财务信息和财务管理的评估、检查和验证。

2. 审计学的发展历程审计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审计主要是为了监督国家财政收支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审计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工商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审计的目的和原则1. 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是评估和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通过审计,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为利益相关方提供独立、客观的意见。

2. 审计的原则(1)独立性原则:审计师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2)专业判断原则:审计师应基于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准确的审计判断。

(3)审计证据原则:审计师应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审计证据来支持审计意见的形成。

(4)保密原则:审计师应对获得的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进行保密,以维护被审计单位的商业利益。

四、审计的类型和程序1. 审计的类型(1)内部审计:由组织内部的专业审计师进行,主要目的是评估和改善组织的内部控制和运营效率。

(2)外部审计:由独立的审计师或审计事务所进行,主要目的是对财务报表进行评估和验证。

2. 审计的程序(1)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的目标、范围和时间表,收集被审计单位的信息。

(2)风险评估阶段: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确定审计重点和程序。

(3)证据收集阶段:收集、分析和评估审计证据,检查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4)意见形成阶段:根据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形成独立、客观的审计意见。

(5)报告阶段: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报告,将审计结果和意见进行传达。

五、总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审计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以及审计的目的和原则。

《审计学》第一章

《审计学》第一章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二)内部审计机构
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包括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单位内 部审计机构。
部门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按行业划分的业务主管部门设置的专门审计机构。
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国家财政、金融机构、企业事 业等单位设置的专门审计机构。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1
和 目 的 分 类
二 ) 按 审 计 内
2

3
财政财务审计 财经法纪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的分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范围分类 1.审计按其业务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 2.审计按其项目范围分类,可以分为综合审计和专项审计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三)民间审计组织
1
有限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
1.民间审计组织的设立
2
合伙会计 师事务所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三)民间审计组织
(4)会计咨询和 会计服务业务。
(3)办理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 业务,并出具相应的 审计报告。
2.促进性作用 (1)改善经营管理。 (2)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概述
四、审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
(三)审计的任务
审计的任务是指审计的委托、委派者根据不同时期的 客观需要,向审计提出的要求。
具体规定:对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 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 支进行审计监督。

最新审计第一章()讲课教案

最新审计第一章()讲课教案

审计的系统化过程如图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与种类
——审计的种类
按审计目的和内容的分类
❖ 财务报表审计 ❖ 合规审计 ❖ 经营审计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与种类
——审计的种类
❖ 财务报表审计 ➢ 会计报表审计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 ➢ 审计的依据是有关法规和会计准则 ➢ 审计的客体是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 ➢ 审计目的是查明财务报表是否符合
阶段
时间
英国式审 计
1884年20世纪初
美国式资 产负债表 审计 会计报表 审计
审计国际 化、法制化
20世纪初 -20世纪 30年代
20世纪30 年代-40 年代
20世纪40 年代后
特点 审计目的 审计对象 审计的方法 查错防弊 会计账目 详细审计
报告使用人 股东
判断企业 资产负债 初步转向
信用状况 表
发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
1933美国《证券法》 国际“八大”到
第一节 审计与鉴证业务的产生与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 按审计对象划分的发展阶段 ➢ 会计账目审计阶段 ➢ 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 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 按审计模式划分的发展阶段 ➢ 账项导向审计 ➢ 内控导向审计 ➢ 风险导向审计
如果你能够在会计资料中签字,并出具鉴 定意见,你的服务价值会更高。
审计就应运而生了。
思考: 为什么需要审计?
第一节 审计与鉴证业务的产生与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
❖ 萌芽时期 可追溯到16世纪的意大利,合伙企业出现以后。
❖ 诞生与确立 ❖ 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股份公司出现。出现了第
一份“会计师查账报告”,英国公司法确立了会 计师的法律地位(1844《公司法》、1862《公司 法》)。 ❖ 职业的形成 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1 审计的定义与目的解释审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审计的主要目的和目标1.2 审计的类型与过程介绍不同类型的审计,如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和合规审计概述审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计划、执行和报告阶段1.3 审计师的角色与责任探讨审计师的职责和专业道德要求分析审计师与客户、监管机构和用户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审计证据与审计程序2.1 审计证据的概念与分类解释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及其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区分主要证据和次要证据,并讨论其获取方法2.2 审计程序的设计与实施介绍常用的审计程序,如观察、询问、检查和分析探讨审计程序的实施步骤和技巧2.3 审计抽样的方法与应用讲解审计抽样的概念和目的介绍常用的审计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第三章:审计报告与审计意见3.1 审计报告的编制与提交讨论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求解释审计报告的提交方式和时间3.2 审计意见的形成与表达分析审计师在形成审计意见时的考虑因素阐述不同审计意见的含义和使用场景3.3 审计报告的应用与解读指导用户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审计报告强调审计报告在决策中的作用和局限性第四章: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4.1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重要性解释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的讨论内部控制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4.2 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介绍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阐述风险评估的实施步骤和关键要素4.3 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讲解内部控制测试的目的和方法探讨内部控制评价的指标和标准第五章:财务报表审计5.1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解释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讨论财务报表审计的范围和限制5.2 资产负债表审计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审计重点和程序讲解不同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审计方法5.3 利润表审计探讨利润表的审计重点和程序解释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的审计技巧第六章: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审计6.1 现金流量表审计分析现金流量表的审计重点和程序讲解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的审计方法6.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审计探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审计重点和程序解释所有者权益变动项目的审计技巧第七章:审计质量控制7.1 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与目的解释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7.2 审计质量控制框架与程序介绍审计质量控制的框架和基本要素阐述审计质量控制的实施程序和措施7.3 审计质量控制的责任与评价探讨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责任分析审计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第八章:信息技术审计8.1 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与范围解释信息技术审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讨论信息技术审计的范围和目标8.2 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与技巧介绍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讲解信息技术审计的常用技巧和工具8.3 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探讨信息系统的审计重点和程序解释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和标准第九章:合规审计9.1 合规审计的概念与目的解释合规审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合规审计的目标和原则9.2 合规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介绍合规审计的程序和方法讲解合规审计的常用技巧和工具9.3 合规审计的风险与挑战分析合规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探讨应对合规审计风险和挑战的策略和方法第十章:审计前沿与未来发展10.1 可持续发展审计解释可持续发展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可持续发展审计的目标和实施方法10.2 数据分析与审计介绍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讲解数据分析审计的程序和技巧10.3 未来审计发展趋势探讨审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分析未来审计师所需技能和素质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审计的定义与目的审计的定义和目的是理解审计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关键概念。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1)第一层含义指审计对象;第二层含义明确审计主体。
(2)举例说明抽样审计阶段审计对象的多样化
(3)利用教材上的内容,对该部分内容作适度发散。为学生理解后面内容打基础。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提示
审计目的三个层次的关系 (教学提示4)
(4)板书该图式样,并详细介绍该图的意义。
本课小结
1.审计对象的内容
(2)评价:尽管我国的现代审计在辛亥革命后已经萌芽,但是由于军阀混战和政局波动,我国现代审计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2.发展阶段
新中国建国后,审计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建国初期,面对资本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严峻形势,中央主持财经工作的陈云同志果断聘请大批注册会计师,依法对工商企业进行查账,粉碎了资本家的阴谋。但随着国家对三大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审计暂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
复习旧课,新课导入
5分
审计对象的内容
10分
审计对象的演变
20分
审计目的的概念
10分
审计目的的内涵
25分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0分
教学过程设计
实践环节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施
备注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提示第二节 审计的来自象和目的一审计对象的内容 (重点)(教学提示1)
审计对象指审计发挥作用的客体,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审计监督评价的具体内容,即究竟审查什么;二是指对具体内容的限定,即审计范围。不是审计范围的内容不能作为审计对象。
(2)合规性合法性
(3)合理性和效益性
3.审计具体目的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
审计目的的三个层次不是并列关系,其中真实正确性是基础,如果没有真实正确性,就谈不上合规合法性,也谈不上合理性与效益性。因此,进行合规合法性为目的的审查时,首先要对真实正确性进行判断;同样,进行合理性效益性审查时,也首先要对真实正确性、合规合法性进行判断。审计目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审计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我国实行审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第一章 总论 教案 审计学 人大版 第九版 秦荣生

第一章 总论 教案 审计学 人大版 第九版 秦荣生
难点
教学重点安排:
1.我国现代审计发展萌芽阶段的标志性人物和事件、审计产生的经济基础
2.审计对象的演变、审计目的的内容
3.审计的职能、特点与概念
教学难点提示:
1.我国现代审计复兴阶段的各项法律法规
2.审计目的的内容、审计目的之间的关系
3.在理解审计概念的基础上明确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本章是审计学课程的第一章,重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对审计进行界定、区分审计与会计、区分审计的三种主要类型外,主要是要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具体清楚审计学课程在本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学好审计需要掌握系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审计方法、审计程序;掌握审计的基本技能;能进行实务审计;能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和建议书外,建立远期的能力目标:成为一名CPA、ACCA等。让学生明白学好本课程的知识背景:管理类、经济类基础知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知识
本章属于审计学课程的入门课,除了对整体课程做一个导论外,还要求掌握审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关键是通过结合实实在在的经济生活中的事项和事件,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本次课对审计课程的整体框架介绍不够到位,没有高屋建瓴地让同学理解审计的内涵和本质。
利用教材上的内容,对内容作适度发散。为学生理解后面内容打基础。把整个教学看做一个整体,起承转合都要花心思,这样教学具有连贯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印象因为具有了逻辑性会更加深刻的。
上述表达都是审计的专业词汇,对财务管理专业来讲,都是新的名词,和其他专业衔接不是很紧密,有些隔离,所以,让学生掌握接受新的理论体系和新的表达陈述,是审计学第一节课的难点所在。
讲授法、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结合
案例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收集材料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衡接及学时分配

最新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最新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理解审计目标及其与企业管理当局五项认定的关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现状,对不同类型审计活动如何发展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1.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动因。

2.审计的涵义.3.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4.审计职能与作用。

5.审计假设、审计目标、五项认定。

6.审计的独立性。

7.审计种类。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节。

【案例引入】见教材。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一)我国著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不断演进的,也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二)第一关系人依提委报约供托告审资审结查料查果委托经管财产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第三关系人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

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

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四)(五)审计的动因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动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主要的学说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代理人学说(审计的出现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最大化的共同选择)、信息经济学说(审计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市场更有效率)、保险论(审计就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活动,甚至认为审计是分担风险的一种服务)、冲突论(会计报表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外部独立专家发表意见)、多因决定论(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审计的出现)。

最新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最新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进行合理性效益性审查时,也首先要对真实正确性、合规合法性进行判断。

审计目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审计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我国实行审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度发散。

为学生理解后面内容打基础。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提示
审计目的三个层次的关系(教学提示4)(4)板
书该图式
样,并详
细介绍该
图的意
义。

本课小结
1.审计对象的内容
2. 审计对象的演变
3. 审计目的的概念(根本目的、具体目的)
作业布置
思考与练习
判断题第2、3题
简答题第5、6题。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讲义第一章学习提要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审计的产生和进展,明确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掌握审计的本质属性。

本章要紧内容:一、审计的产生和进展;二、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三、审计的本质重点与难点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对象、目的、独立性。

内容讲解一、审计的产生和进展(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首先,私有制是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财产所有者与财产经营者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另一个客观条件。

(二)官厅审计的产生和进展它产生于奴隶社会的末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之一。

职位,宰夫。

官厅审计在我国一直连续到清末。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进展社会审计是股份制的产物。

世界上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是1720年受英国议会托付,负责清查南海公司破产事件的查尔斯·斯内尔。

1853年在苏格兰成立的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审计执业团体。

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先生;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谢霖创办)——“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四)审计工作在我国的必要性1、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2、社会主义初级时期政治和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3、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4、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5、对外开放政策,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二、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职能是审计的本质属性,指的是审计所具有的固有功能,审计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

审计的职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正确认识审计职能的基础上,依照当时社会需要,对审计提出一定的要求,就构成了审计的任务。

审计的任务是人们给予审计去完成的,因此是主观的产物。

完成了审计任务,就发挥了审计的作用,可见,审计的作用是完成审计任务后的结果。

(一)审计的职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1、经济监督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指的是,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精品]《审计学》教案1-12.docx

[精品]《审计学》教案1-12.docx

(理论课)授课教师:招戈教学内容和过程与学生交流,师生问候学生考勤导入新课: 教师以讲授法为主, 讲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概念及种类。

讲解时注新课导入: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案例”为话题,让学生自由讨论,从个人对审计的看法,进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概念、种类(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2、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人理论3、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4、现代科学管理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5、审计的动因6、审计业务范围的拓展认证、签证与非认证服务Z间的关系(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审计的概念和种类1、概念。

美国会计学会(简称AAA)在1972年给审计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并评价与各种经济活动及事项的申明有关的系统过程,以便查明这些申明与既定标准乞间的符合程度,并将其结果传达给各有关利害关系人。

”2、种类(1)审计种类:重点讲述按其目的内容分为财务报表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检查会计处理上的技术差错,这是形式上的审计;二是验证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这是实质性审计。

财经法纪审计主要侧重于对严重违反财经法律法规行为的审查。

经济效益审计。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被审计单位预算、计划和预测、决策方案的效益性进行审查和分析;二是对被审计单位预算或计划执行情况的效益性进行审查和分析。

(2)审计人员的种类注册会计师、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3、审计职能:经济监督(最基本职能)、经济鉴证、经济评价(四)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及法律责任1、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徳(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徳的基本要求:独立原则、客观原则、客观原则(2)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能力和技术守则(3)注册会计师对委托单位的责任A、按吋按质完成委托业务的责任。

B、保密的责任。

C、按标准收费的责任。

审计授课教案

审计授课教案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二)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人理论
第一关系人
依 提 委 报
约 供 托 告
审 资 审 结
查 料 查 果
委托经管财产
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 第三关系人
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
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
1.证明审计工作质量。
2.证明审计责任履行情况。
第三节审计假设和审计特征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审计假设
审计假设也称审计假定、审计公设、审计假说、审计公理、审计前提,它是对审计领域中存在的尚未确知或无法论证的事物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所做的合乎逻辑的推理或判断。
我国的审计假设体系应包括如下具体内容:信息不确定假设、信息可验证假设、审计主体独立性假设、审计主体胜任性假设、审计主体理性假设、内控相关性假设、风险可控性假设、认同一贯性假设、责任明确性假设。
(三)经济鉴证
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有关经济资料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公允性、合法性的审核检查,确定其可信赖程度,并做出书面证明,以取得审计委托人或其他有关方面的信任。
经济鉴证职能的发挥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审计组织的权威性;二是审计组织要有良好的信誉。权威和信誉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
认证、签证与非认证服务之间的关系
二、西方审计的起源和演进启示:
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两权分离;
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

审计基础教案1章

审计基础教案1章
要求:不同单位的相同事项或交易,应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2)纵向可比:同一单位的不同时期的交易或事项比较
要求:同一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5、实质重于形式:见书10页
具体运用:固定资产的融资租赁的核算
6、重要性:见书10页
7、谨慎性(稳健性或保守主义):
(1)概念:见书9-10页
(2)两者之间的区别
产生的基础不同、职能不同、方法不同、工作程序不同
5、审计的基本特质
(1)审计的独立性
(2)审计的权威性
(3)审计的公正性
教案纸第2页
6、审计的对象和审计目的
(1)审计的对象
审计的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有关经济活动。
(2)审计的目的
国家审计的目的
民间审计的目的
内部审计的目的
2、持续经营:
(1)概念:假设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
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2)作用: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前提的基础上。
3、会计分期:
(1)概念: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会计
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理论课教案首页
章节标题
总论
授课班级
09财报
课题内容
会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审计的分类和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对象和任务,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和核算方法。
重点难点
审计的关系人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的对象
审计的分类和方法
授课方法
讲授


名 称
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合规性合法性
(3)合理性和效益性
3.审计具体目的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
审计目的的三个层次不是并列关系,其中真实正确性是基础,如果没有真实正确性,就谈不上合规合法性,也谈不上合理性与效益性。因此,进行合规合法性为目的的审查时,首先要对真实正确性进行判断;同样,进行合理性效益性审查时,也首先要对真实正确性、合规合法性进行判断。审计目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审计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我国实行审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施
备注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提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 我国古代皇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萌芽阶段:西周
标志性事件
(1) 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审计活动
(2)设置了专司监督职能的官员“宰夫”
2.发展阶段:秦、汉
标志性事件:御史大夫兼职审计长
3.成熟阶段:隋、唐、宋
标志性事件:
(1)隋、唐两朝代均设有专司审计之职的机构——“比部”(隶属户部)
二 审计对象的演变(重点)
以国家审计为例,在不同的阶段,国家审计的对象有不同的内容。
1.古代皇家审计将官吏的贪污枉法行为作为审计对象。
2.传统审计以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务收支活动为审计对象
3.综合审计阶段的审计对象突破了传统的财务收支活动的限制(教学提示2),扩展到与经济效益有关的各个方面。综合审计对象的特点是审计面比较宽,凡与经济效益有关的各项经济活动都可以成为审计对象。
教学过程设计
实践环节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施
备注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提示
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任务与作用
一 审计职能的内涵(重点)
1.审计职能的内涵
审计职能是指审计自身固有的功能。它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决定的,而是由审计本质所决定的,即是审计自身客观存在的功能。同时,审计职能也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发展变化。
(5)详细介绍为什么会出现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
本课小结
1.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以及标志性人物和事件
2.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以及标志性人物和事件
3.审计产生的经济基础(重点)
作业布置
思考练习选择题第1、2题;判断题第1题;简答题第1、2、3、4题
教学心得
授课题目
第一章审计概论(审计的对象与目的)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
复习旧课,新课导入
5分
审计对象的内容
10分
审计对象的演变
20分
审计目的的概念
10分
审计目的的内涵
25分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0分
教学过程设计
实践环节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施
备注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提示
第二节 审计的对象和目的
一审计对象的内容(重点)(教学提示1)
审计对象指审计发挥作用的客体,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审计监督评价的具体内容,即究竟审查什么;二是指对具体内容的限定,即审计范围。不是审计范围的内容不能作为审计对象。
3.抽样审计阶段
又称为综合审计阶段。该阶段的审计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目的已经转变为既重视财务又重视经营者管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审计方法上抽样审计、控制性测试等方法被广泛运用。
4.风险导向审计(教学提示4)
这是现代审计目前所处的阶段,该阶段的审计以强化内部控制和经营风险为主要特征,更关注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风险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国在07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与新会计准则实施配套的审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审计也进入了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教学难点
我国现代审计复兴阶段的各项法律法规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结合
课程范型
问题中心课程范型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
财务会计课程复习(财务报表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10分
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0分
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5分
审计产生的经济基础
30分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5分
教学过程设计
实践环节
教学Hale Waihona Puke 点审计的职能、特点与概念。
教学难点
在理解审计概念的基础上明确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结合
课程范型
问题中心课程范型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
复习旧课,新课导入
10分
审计的职能
10分
审计的任务
10分
审计的作用
20分
审计的概念以及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20分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0分
3.复兴阶段(难点)
标志性事件:
(1)1983年9月,国家审计署成立
(1)介绍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提示
(2)1985年8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同年10月,审计署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3)1986年11月,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教学提示2)
(7)国家机关等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
(1)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说明各项职能的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提示
(8)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事项。
三 审计作用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1.审计作用的含义
审计的作用是指审计根据自身的功能去完成审计任务所产生的客观效果。
2.审计作用的具体内容
(2)评价:尽管我国的现代审计在辛亥革命后已经萌芽,但是由于军阀混战和政局波动,我国现代审计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2.发展阶段
新中国建国后,审计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建国初期,面对资本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严峻形势,中央主持财经工作的陈云同志果断聘请大批注册会计师,依法对工商企业进行查账,粉碎了资本家的阴谋。但随着国家对三大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审计暂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授课题目
第一章审计概论(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实施日程
第1周
授课时数
2
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了解我国和西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熟悉在审计发展的各阶段出现的的标志性人物和事件,掌握审计产生的经济基础。同时还应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审计的本质和概念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我国现代审计发展萌芽阶段的标志性人物和事件、审计产生的经济基础
(1)保护性作用 (2)促进性作用
3.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三者的关系
首先,审计职能是基础,审计任务和审计作用都受到审计职能的制约。如果审计本身不具备应有的功能而赋予了不应赋予的任务,对于审计来说,就是勉为其难,任务不可能顺利完成;而对于其他部门来说,审计就有越俎代庖之嫌。其次,审计任务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因为审计是处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之外的第三者,地位比较超脱,因而审计尽管有了应有的功能,但如果没有外部来赋予其任务,那么它本身固有的功能就只能“潜伏”在自身而不能转化为现实的作用。再次,审计作用又是运用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的客观结果,只要开展审计工作就必然有结果,当然这个结果(即审计作用)由于前述原因,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审计部门努力争取的是积极作用,即前述保护性作用和促进性作用。可见,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三者之间是互相区别、互相制约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更自觉地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1988年11月,国务院又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5)199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诞生(非常重要),这标志着我国的审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三 西方国家现代审计的发展
1.详细审计阶段
标志性事件: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教学提示3)
2.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第四节 审计的概念
一 审计的特点(重点)
1.审计特点的本质
审计的基本特点是指审计与非审计的其它事物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审计活动是由资产所有者和资产经营者之间的矛盾、资产所有者向审计授权并赋予其必要的任务,而审计必须向所有者报告审计结果并负审查评价的责任和审计对经营管理者之经济活动实施审核检查,而经营管理者必须接受审查,并提供必要的审计条件这三对矛盾和矛盾的三个方面构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统一体。审计内部包含的矛盾是审计所独具的特殊矛盾。
(3)经济鉴证职能
经济鉴证职能也叫审计公证或审计证明职能,它是指审计组织对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信息是否客观公允,或者有关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给予客观证明的功能。
二 审计任务的内涵
1.审计任务的概念
审计任务是指审计的委托、委派者根据不同时期的客观需要,向审计提出的要求。
2.审计任务的内容
以国家审计为例,审计任务包括以下内容
三 审计目的的概念
1.审计目的的内容(重点、难点)
我国政府审计的目的是对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也就是通过对审计对象进行审查、评价等活动,以达到查实并确认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益的目的。
2.审计具体目的的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提示3)
(1)真实性正确性
又叫美国式审计阶段,这一阶段审计的目的主要着眼于企业财务报告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美国式审计在继承英国式详细审计模式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在审计的目的、方法、内容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变革,形成了以财务审计为显著特征的西方现代审计。美国审计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后来,人们把审计发展史上以美国审计为代表的这一阶段,称为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