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苏轼诗中的仕隐情结

合集下载

苏轼词中的仕隐矛盾与自我化解

苏轼词中的仕隐矛盾与自我化解

一句是苏轼对原 作 的添加 , 旨在 强调 归隐 中首 先应该 忘 我 , 唯有忘我 , 才能熄灭 名利之心 , 才 能脱离官场 是非 , 才 能从险恶的政治斗争 中保 全 自我 有 的学 者认 为, 苏轼 这
种 忘我兼忘世 的功夫是他隐逸思想的第三种境界 : 在现
实中饱 经沧 桑后 , 投人 大 自然的怀抱 中 , 超 脱了人 世俗物 ,
邦彦 ! 易安居士李清照等 关 于宋 人对居士的解释 , 在宋代
睦庵 善卿∀祖庭 事苑 #卷三 中写道 : 凡 具 四德 , 乃 称居 士 一不求 官;二寡欲落德 ;三居财 大富 ;四安 道 自悟 ∃ 5 请 %] 7 8 注意 , 其中对居士的第一 条要求就 是不求 官 (即功名 ) 这 样看来 , 苏轼 自称为 居士 似 乎是 不够格的 然而 , 我们还
中唐 险恶 的政治环境 中急 流勇退 创造 并实践 了 自己的 中 隐 理论 (即以清闲的高官为隐 ) 那 么, 作为中国文人人格 标 本的苏轼在仕隐矛盾 的漩涡 中是怎样表现和如何解脱的 呢? 本文即 旨在探讨苏轼在其词 中所表现 出的强烈的仕 隐
矛盾与 自我化解 的办法
为向东坡传 语 人在玉堂 深处 别后有 谁来 ? 雪 压 归去 归去 江上一 犁春雨 ((如 梦令 (寄黄
使精神境 界得 到一 种提 升
此乃第 三种 境界
] 2 [ 论者又
才归返故 乡 , 因为归隐 田园的高雅 志向 目前被官位 爵禄 (轩
冕 )所 困扰 , 所 以对 于隐居 (沧州指 隐者所居之地水滨 )只能 寄托一番遗憾之 情
迟留
连)
说 : 苏轼 的隐逸就不再仅仅是 兼 济 之外 的 独 善 , 不 仅 仅是聊 以度 日的生活 寄托 , 而是 超越 了尘世 俗物 ! 死 利 生 害 !是非对错 , 实现 了精神 的升华 生存智慧 川笔者 同意这种说法 当然苏轼 的超脱 就不是 但 是 , 论 者对于 苏轼究

苏轼的家世环境与其_隐_之情结探讨

苏轼的家世环境与其_隐_之情结探讨

苏轼的家世环境与其“隐”之情结探讨王雪萍1,贾喜鹏2(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襄垣046204;长治学院中文系,山西长治046011)摘要:关于苏轼有说不完的话题,原因在于苏轼开创了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模式,成为后人追慕的典范,而其核心却是隐逸情结。

此情结的形成原因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他的家世环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苏轼;隐逸情结;家世;环境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14(2010)03-0050-04情结是一种稳固的心态,它折射出来是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情趣。

隐逸在文化历史范畴中,是有一定内涵却不断演变的概念。

隐逸情结是对隐逸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的执着追求与向往。

具体而言隐逸生活由亲近自然、悠闲自由、啸傲风月、纵浪山水等各种因素组成。

而对于人生而言就会始终保有一种达观、超然、平静的心态。

苏轼的隐逸情结包涵各种成分,但它的形成却是因由于固定的几个原因。

比如苏轼坎坷的经历与绝世的智慧,比如宋朝的社会大环境,还有道、儒学说作为中国士人生活的哲学基础,也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限于其因由的复杂与文章的限制,本文拟从苏轼的家世与环境来进行探讨。

环境宋仁宗景祐三年丙子(1036年)农历冬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卯时,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县城南纱毂行苏宅。

四川眉山是风光秀美的地方。

苏轼《答范舍人书》云:“民无常性,虽土地风气之所禀,而其好恶则存乎其上之人。

”这里说了两个对人有影响的问题:一是其人出生时的地理环境;二是其人出生地的人文环境。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说,眉州是个山水秀美的地方。

峨眉山是著名的佛教胜地。

苏轼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特别是母亲对于花鸟草木更是热爱,家中本就是一个其乐融融的自然乐园,有非常罕见的鸟儿在家中园林间行走。

苏轼多年后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中有充满留恋、一往情深的回忆:“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借不得捕取鸟雀。

试论苏轼词中的归隐情结

试论苏轼词中的归隐情结
考 试 周刊 2 o 1 4 年 第 8 6 期

论 苏 轼 词
中 的 归
池 明 河
隐 情

( 尤 溪 县 台溪 中学 , 福建 尤溪
பைடு நூலகம்
3 6 5 1 0 0 )

摘 要 : 本 文 从 苏轼 词 中 的 归 隐 情 结 的 角 度 出发 , 从 归 隐情 结 的 表 现 、 缘 由、 特点 、 实质 这 四个 方 面 分析 , 窥 探 苏轼 这 大 文 豪的 精 神 世 界 。 关 键 词 :苏轼 词 归隐 情 结 精 神 归 隐


骤雨的画面 . 更 以“ 莫听“ 二 字 体 现 外 物 不 足 以萦 怀 之 意 。 “ 何
妨吟啸且徐行” 。 是 前 一 句 的延 展 。 “ 竹杖芒鞋轻胜马” , 以竹 杖 芒鞋搏 击风雨 , 从容前行 . 传 达 出笑 傲 人 生 的 旷 达 超 逸 之 情 。 蓑烟雨任平生” , 表 达 了 不 畏 人 生 风 雨 的超 然 情 怀 。 “ 料 峭 春风 ” 、 “ 山 头 斜 照 ” 等 雨 过 天 晴 的 景 色 为 下 文 感 悟 打好 基 础 。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乃全 词 的点 睛 之 笔 。自然 界 尚有 阴 晴 圆缺 , 人 生 长 河 中 的 荣辱 得 失 又何 足 挂 齿 ?“ 归去” 二字透露 出 苏轼浓浓的归隐情怀 。 “ 归去” 一 词 在 苏 轼 词 中 出 现 的 频 率 非 常 高 。 苏 轼 屡 屡 唱 诵 陶渊 明 的 “ 归 去来 兮 ” 。 崇 拜 陶 渊 明 弃 官 归 隐 的气 节 , 自适 于 饮 酒 自适 的 闲趣 。“ 我不如陶生 , 世事 缠 绵 之 。云 何 得 一 适 , 亦 有 如生 时 。寸 心 无 荆 棘 。 佳 处 正 在 兹 。纵 心 与 事 往 , 所 遇 无 复 疑 。偶 得 酒 中趣 , 空杯亦常持” ①, 表 达 了 对 陶 渊 明弃 官 归 隐 的 钦佩 。 同时 也 流 露 出了 欲 逃 离 官 场 樊 笼 而归 耕 田 园 的心 声 。 这

论苏轼的归隐情结及其文化心态

论苏轼的归隐情结及其文化心态
பைடு நூலகம்
苏轼的 ’ 归隐情结 ( % 不仅根基于功成身 退 的 人 生 理 想 % 而 且 往 往 以 政 治 失 意 为 媒 介% 导源于身心相离 !! 摘 ! 要 ! 的倦客心理 & 剖析苏轼 ’ 归心 ( 与’ 壮心 ( ) ’ 忧心 ( ) ’ 倦心 ( 动态交织的心路历 程 % 对于探究宋代士大夫文人的文化心 态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苏轼 * 归隐 * 忧患 * 倦心 * 文化心态 中图分类号 ! $ X ! "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寄子由曰 + # 独 眠 林 下 梦 魂 好! 回 首 人 间 忧 患 长" 杀 子来何处问行藏 " $ 在 密州时 ! 和 文同 马毁车从此逝 ! ( 吏隐亭 ) 曰+ # 纵 横 忧 患 满 人 间" $ 和文同( 望 云 楼) 云+ # 阴晴朝暮 几 回 新 ! 已 向 虚 空 付 此 身" 出 本 无 心 归亦好 ! 白 云 还 似 望 云 人" $ 面 对 旧 法 不 通新法不 朝政日非 人 事 多 舛! 诗人在忧患之中向往归乡 便隐去 ! 渴望解脱忧患 ! 甚至希望返 归虚空 世界 " 苏轼 那初登仕途时 兄 弟 # 夜 雨 对 床$ 的 忧 患 和 企 望! 伴随 着宦海沉浮而越来越浓郁 ! 越来越不可遏止 " 再次 ! 在政治 激 情 与 忧 患 意 识 并 存 的 内 心 世 界 里! 在忧天下之 不 治 与 忧 自 身 之 不 安 共 在 的 双 重 忧 患下 ! 既欲搏忠直之名又畏祸及 而两者 兼顾 ! 既 心系 魏阙又意在江湖而心挂两头 ! 在这种 情景中 ! 苏 轼功 归隐 $ ! 也只能是一种 理想的 人生 预设 ! 属 成身退的 # 于精神境界的 # 桃花源 $ 和心灵深 处的 # 逋逃 薮 $ "唐 代韩愈就曾揭 示 曰 + # 故 士 之 行 道 者 不 得 于 朝! 则山 林而已矣 " 山林 者 ! 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 所能安也 , 如有忧天下之 心 ! 则不能 矣 " $ % ’ ( 后廿九日 (& 在不 # 此$ 即# 彼$ 不# 方$ 即# 圆$ 的思维结构 * 复上书 ) 中! 不# 朝廷 $ 即# 山林 $ 的处世方式 ! 并不 能圆 融地解 决# 忧天下 $ 与# 忧自身 $ 互相激荡 中如何 实现 自我价 值的人生难题 " 不 # 君 子$ 即# 小 人$ 的 思 维 方 式! 愈 加迷乱了 # 兼济天下 $ 与# 独善其身 $ 双重 选择 中的人 格规范 " 在苏轼 的 思 维 空 间 和 文 化 实 践 中 ! 苏轼一 边忧民而 # 见 事 不 便 于 民 者! 不 敢 言 亦 不 敢 默 视 也" 缘诗人之义 ! 托事以讽 $ ! 期以 # 庶几有补于国 $ % & ’ ( 亡 # , 一边忧己而时时感慨人生无 兄子瞻 端 明 墓 志 铭 一 首 ) * 向往及早归去 ! 但这种向往也只是面 对 # 兼济 $ 与 常! # 独善 $ # 忧 天 下$ 与# 忧 自 身$ 这一两难选择而又企 冀两得之际的 心 理 慰 藉 " 如 + # 无 可 奈 何 新 白 发! 不 如归去旧青 山 " 恨 无 人 借 买 山 钱 $ ’ ( 浣 溪沙) * # 一 真 个 成 归 计$ ’ ( 蝶恋 纸乡书 来 万 里 " 问 我 何 年 ! 花) * # 蜀客到江南 ! 长忆吴山好 " 吴 蜀风流 自古 同 ! 归去应须早 $ ’ ( 卜算子 ) * # 苍头华 发 ! 故 山归 计何时 决 " 旧交新贵音书绝 $ ’ ( 醉落魄 ) * # 贤哉 令尹 ! 三仕 已之无喜愠 " 我独何人 ! 犹把虚名玷缙绅 $ # 不 如归 去! 二顷良田无 觅 处 " 归 去 来 兮 ! 待 有 良 田 是 几 时$ ’ ( 减字木兰花 ) * # 君 过 春 来 纡 组 绶! 我应归去耽泉 石$ ’ ( 满江红 ) * # 归心正似三春草 $ ’ ( 虞 美人 ) * # 宦 游处 青山白 浪 ! 万 重 千 叠" 孤 负 当 年 林 下 意! 对床 夜雨听萧瑟 $ ’ ( 满 江 红) * 等 等! 都是这种心态的具 体反映 " 正因为苏轼的 # 归隐 $ 是以忧患意 识为前 提的 功 所以 ! 他虽然在诗 文中大 量抒 写 成身退的人生理想 !

分析诗歌情感评价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

分析诗歌情感评价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

分析诗歌情感评价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03 分析诗歌情感评价观点态度教学目标掌握古代诗歌情感的类别特征,正确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诗歌情感评价观点态度教学过程考情考向把握诗歌思想内容,评价作者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中的重难点,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①直接考查。

题干中多出现“(思想)感情”“情怀(心情)”“志趣(志向)”“人生感悟”等字样,或就全诗歌发问,或小切口深探究,试题多从诗歌中的某一个字、某一意象、某一句诗、某一联诗等切入,要求分析概括其中的情感等。

②间接考查。

往往在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中连带考查。

分析诗歌情感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陆游的《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的《涉江》。

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岁暮》。

贬谪失意(1)遭贬后的郁闷、惆怅、失意,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2)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如屈原的《离骚》。

(3)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如苏轼的《定风波》。

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2)思亲念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

离愁别绪(1)依依不舍的留恋,如柳永的《雨霖铃》。

浅析仕隐情节在中国文学中的体现

浅析仕隐情节在中国文学中的体现

浅析仕隐情节在中国文学中的体现浅谈仕隐情节在中国文学中的体现仕隐(出处):(1)出仕和退隐。

清钱大昕《卢氏群书拾补序》:“自念四十年来,仕隐踪迹,輒步先生后尘;而嗜古顓僻之性,谬为先生所许。

” 清方文《梦崔正谊李溉林二明府见访》诗:“何缘遇崔、李,一见遂倾倒。

仕隐虽殊途,握手伤怀抱。

”(2)旧谓居官而不亲公务。

商务本《说郛》卷三引宋马永易《实宾录》:“ 唐杨初为江西王仲舒从事,终日长吟,不亲公牘,府公致言,拂衣而去,乃采山饮泉。

朝客闻之,以为仕隐。

” 清褚人穫《坚瓠广集·隐说》:“ 唐唐畅为西川从事,不亲公务,人称仕隐。

”系古:在古代,仕与隐,本可以“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顺其自然的。

可是,大家非要一较高低,对隐士文化推崇倍至,五体投地,而对入仕做官呢,则含含糊糊,或颇有微词。

象陶渊明在归隐时,就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脸翻身得解放的神态,简直是把入仕看着囚困“樊笼”的。

这隐士文化刚兴起时,是很有些反抗或不合作的精神,如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老子李耳的青牛出关,就给人以道德高尚,志存高远的感觉。

但是,中国读书人的骨子里,还是更向往入仕的。

因为他们大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有“济世”之才——"治大国,若烹小鲜"耳,且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

这样,“学而优则仕”就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正道。

可是,一直以来,在中国读书人的文化想象中,隐的地位是要远高于仕的。

隐是出世的,是道德上的圆满,而仕是入世的,虽也有济世之功,但毕竟不那么飘逸,难免不搀杂点世俗的欲念。

因此,大家心里虽想着入仕济世,口上却要大唱归隐的高调,演绎了一出出口是心非的“虚伪美”的好戏。

主体:(人物,以陶渊明为例)像赫赫有名的大隐陶渊明先生,几出几隐,数番折腾,一会儿称贫出仕,一会儿因酒归隐。

在自述诗文里,对入仕与归隐,喋喋不休地进行自我辩白,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苏轼生平110109

苏轼生平110109

初入仕途
• 两年后,苏轼在京师以优异之成绩通过
了欧阳修所举荐的考试,授为凤翔签判, 子由送行至郑州,洒泪挥别,苏轼写下 “登高回首坡陇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的诗句,这首送别诗,历来被苏诗的选 者列为第一首,它也应是苏轼的第一首 大家之作。分离之后,苏轼兄弟还沉湎 于别情愁绪之中,往来唱和不绝:“人 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更是传世之佳 句。
• 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或说是分水岭,
苏轼此诗之前的佛禅诗,大抵为一 种游客心态,抱有一种赏玩的心态, 此诗之后,才进入到一种“名寻道 人实自娱”,借助佛寺禅院,以及 与诗僧的交往活动,来实现“自娱” 的审美境界。
• 诗题中所说“腊日”,应为熙宁四年岁末
之“腊日”,苏轼于熙宁四年十一月二十 八日,到杭州通判任,十二月一日,即为 腊日,也就是说,苏轼抵达杭州通判任上 三日,即去造访惠勤惠思二僧。
• 《王大年哀词》:“嘉祐末,予从事
歧下。…予始未知佛法,君(王大年, 即王彭—引者)为言大略,皆推见至隐 以自证耳,使人不疑。予之喜佛书,
益自君发之。”据王文诰《苏诗总案》
卷四,“嘉祐末”当指嘉祐八年 (1063)。苏轼生于景祐三年(1036), 也就是说,他在28岁时,方始接触佛 教。
• 苏轼晚年作《子由生日,以檀香观
• 该文曾举“竖刁、易牙、开方”三人为
“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这一名字 排列次序与苏洵《管仲论》完全一致(出 现四次)。《史记·齐太公世家》管仲回答 “易牙杀子”、“开方倍亲”、“竖刁自 宫”一直以易牙为首。
《游金山寺》:
•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
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 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 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 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 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 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 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 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简论苏轼词中隐逸情结的产生原因及三重境界

简论苏轼词中隐逸情结的产生原因及三重境界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简论苏轼词中隐逸情结的产生原因及三重境界⊙邢继扬[广西师范学院, 南宁 530299]摘 要:隐逸文化在中国古代文人心中根深蒂固,北宋时期党争严重,隐逸风气盛行。

作为文坛领袖,苏轼推动词体改革,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使得崇慕陶潜、表现归隐避世的志趣也可纳入词中,这些是苏轼词中表达隐逸情结的前提条件。

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大致将苏轼的隐逸情结划分为三重境界:落寞失志、借物抒怀的隐逸,此境界一;随缘自适、寄情山水的隐逸,此境界二;物我两忘、神与物游的隐逸,此境界三。

分析这三重境界,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艺术成就,更全面地了解苏轼的一生。

关键词:隐逸 苏轼 词体改革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出身于文人之家,自小勤奋好学,博通经史,二十六岁参与制科考试,被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从此踏上仕途。

但他政途坎坷,政治生涯中有两次请求外放和两次遭受贬谪的经历。

一是因与王安石在变法思想上产生分歧而遭受排挤,为了远身祸而求为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二是“乌台诗案”被弹劾论罪,释放后被贬黄州,期间不得签押公事,几近于流放。

三是因对待新法,主张“参用所长”而被旧党忌恨,求为外任到杭州、颍州、扬州、定州。

四是因新党人物上台,苏轼被挤出朝廷,远谪惠州、儋州。

四次政治挫折对抱有参政议政热情和政治忧患意识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但也正是这种经历让苏轼对人生、官场、世态和国家等领域的感悟更加深刻,创作了更多意蕴深厚、为人称赞的诗词。

一、苏轼词中隐逸情结出现的原因(一)隐逸文化的产生发展根植了隐逸情结“隐逸”一词较早出现在汉魏时期,指隐居不仕、遁匿山林的行为,与隐居不同,隐逸不仅包含隐居之意,更带有一种飘逸的情怀,给人一种徜徉逍遥、怡然自得之感。

比如班固《汉书·何武传》中就出现过“民有隐逸”的说法,“隐逸”一词还有另一层含义,是指隐居的人。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孙利兰【摘要】本论文以苏轼的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词作中常见的明月、孤鸿、风雨三种意象展开分析研究。

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本文正是通过苏轼贬谪时期词作中的几个意象来探索其贬谪心态。

通过对这几个意象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词人身处贬谪时期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理想。

关键词:苏轼词意象贬谪心态一、引言诗词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但感情并不是诗,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外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意象来发挥作用。

一首诗词有无诗味,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

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不同于物象,它注入了诗人的感情色彩。

意象把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中的多种物象相交相融,相契相合,在勾画出整个诗篇脉络的同时,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词的艺术境界。

在苏轼的词中存在着大量的意象,下面就其中三个意象展开研究。

二、苏轼词中的意象研究(一)明月意象:广漠时空下的人生诘问和苦难排解明月意象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

在历代的诗词曲赋中,明月意象“大放异彩”,让文人百写不厌。

清代黄宗羲一语道破:“好诗多在月明中。

”在苏轼的词中,有大量的月意象,他一生咏月、赏月、问月,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有很好体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

”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是他仕途上不如意的时期,由于当时变法派当政,他的改革意见不被采纳,且感觉朝内政治争斗激烈,受到外放冷遇,于是他在丙辰(熙宁九年)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

作者在全词一开篇就问“明月几时有?”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问话?在词人心中,月亮是光明、高洁的象征,苏轼通过问月来试问社会上正直的人和事还有多少?“天上宫阙”有隐喻朝廷之意,“高处不胜寒”,暗含朝廷难处之慨,他当时既不能“致君尧舜”,兄弟又不在身边,政治关系和血缘亲情都得不到慰藉,双重的人生失意使他不禁在月下“把酒问青天”。

微苦的旷达-浅析苏轼非隐即隐的精神境界

微苦的旷达-浅析苏轼非隐即隐的精神境界

)【这是对亲友离 别 、人生分 多聚少的体验 。 】 问题 的迷惑 和怀 疑 。“ 寓形 字 内复几 时 ?不 自觉 皇皇 欲何 调歌 头》 2 念
之 ”( 哨遍 》 2 《 )I。苏轼 在文 学史 上 以 “ 仙 ”著称 ,其 原 】 词 因是他在 词 中表达 了明确而又强 烈 的生命 自由意识 。 苏 轼生 于官 宦世 家 ,从 小受 到儒 家传 统思 想 的浸染 ,
命 ,也 不逃避 ,他 的用世之 意 和正直 品格 深得苏 轼之 心 。因 襟 宽广之处 ,也是他颇 多感 慨但却 没有沉 溺于伤 感 的原 因 。 此在仕 宦期 间 ,不 管是 京官 还是地 方 官 ,苏轼 都尽 职尽责 , 苏轼 是跳得 出来的 ,虽然苦 苦思索 的结果仍 是迷 惑 , 胸 中 但
中图分类 号:I0 2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2 12 0 )60 4 (2 0 65 6 (0 20 —0 90 )
苏轼 在 入仕之 后 ,一 片热 心 没有 得到 君 主 的回应 反而 转 流离 于被 贬谪 的路 上 ,陷入 “ 亲讯 断绝 ” 书问旷绝 ” 、“ ,
苏轼 热爱 自由,向往 自 由,但 在现 实 中却 自由不 得 ,因而心 江海寄余 生 。 《 江仙 》 】 感 叹身 不 由己 、生命 无法 ”( 临 )口这是 存怅 然 , 只觉 人生 空漠 。 种怅 然 已不是 源于仕 途上 的进退 , 把握 ,恨 不 能遗世 高蹈 、逍遥 自在 ;“ 应有恨 ,何事 长 向 这 不 政治 上 的悲 喜 , 而是对 于一 生忙 忙碌 碌的意 义何 在这样 一个 别时 圆。人有悲 欢离 合 , 有阴 晴圆缺 ,此事古难 全 。 ( 水 月 ”《
履行 着 自己忠君爱 国、谨守 儒家思 想 的初衷 。 他敢 于坚持 自 那 股 由儒 释道诸 家思想 融合 而成 的浑厚气 魄 , 使他不但 没有 我 ,因此 与新党 、与元 祜 旧臣颇多 忤逆 。缘 于此 ,他遭受 的 屈 服 ,反而超越 了现 实生存 中的烦 忧痛苦 。 打击 迫害也 特别频 繁而 强烈 。苏轼 一生历仕 四朝 :仁宗 、神 宗 、哲 宗 、徽宗 ,一生 纠缠 于新 旧变法 的党 争之 中 。统 治者 二 、牵绊 :不舍 弃尘世 苏 轼热 爱 自由,追求 平淡 自然 、朴 实无 华 的情 趣 ,他

苏东坡论文——精选推荐

苏东坡论文——精选推荐

暨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此心安处即吾乡——浅谈东坡人格精神学院:人文学院学系:专业:汉语言文学(编辑与出版)课程名称:解读苏东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韩春平老师2015年12 月8 日此心安处即吾乡——浅谈东坡人格精神摘要:东坡先生的人格精神,不仅对我个人具有魅力,对于我们这一个时代的知识者来说,也是颇具魅力的。

比起我国古代其他文学家来说,东坡似乎更合于我们现代人的口味。

在多年对东坡的学习,了解的时光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东坡的人格精神对于我的浸染。

学生学疏才浅,结合自身多年所学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在下文中对东坡的人格精神有一些见解。

关键词:苏轼;当世志;仕隐情结;孤独;人格精神本质“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

”这句名句源于苏东坡的《出峡》。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把它意译为“此心安处即吾乡”,作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我喜欢这句诗,更喜欢苏东坡。

苏东坡毫无疑问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星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出身于较清寒的文士家庭,家学渊源。

他是个奇才,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都有着极高的造诣。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有宋一代诗歌的新风貌,而他被公认为可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比肩的诗坛巨擘;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开创者;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与文同,米芾一起建立了宋代文人写意画派。

苏轼对诗,词,文,书法,绘画的艺术奥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有真知灼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此外,他还深谙园林艺术,精于鉴赏金石,又有博大精深的哲学和文化学术思想。

涉猎领域如此广阔,且都取得高度的成就,这样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让我们感叹的同时不得不为他自豪。

在今人看来苏东坡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潇洒,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沉思,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词的归隐情结探微

苏轼词的归隐情结探微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苏轼词的归隐情结探微胡艺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学校摘 要:谈起苏轼,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归隐情结。

可以说从苏轼开启他的官宦之路后这份情结便伴随着他,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嘴里还念着“归去……归去……”。

他的一生,无论是在官场得意之时,或者是遭贬谪沦落之时,“归隐”是他秉承的信念,是他的向往,这份情结在他心中永远都无法挥去。

但是尽管他如此向往能够归隐,但却一直没有迈出这一步走向他的归隐之地。

他的这种矛盾恰恰体现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却只能以这种方法来逃避现实以寻求自身内心的安慰,而最终并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文通过剖析苏轼所作的词来讲述他的归隐情结。

关键词:苏轼词;归隐情结作者简介:胡艺宁,女,2001年5月出生,现就读于哈尔滨市德强学校高中部高二文科清北班,2010年开始有文字发表于国家、省、市级刊物,黑龙江省绥化市作家协会会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8-108-01一、苏轼归隐情结的描述苏轼在《减字木兰花•玉殇无味》中说到“学道无忧,一念还成不自由”,是说他自己忠于学术忘记了忧愁,却因此念终酿成不能自由。

这虽然可能是他的无心之谈,却没料到三个月后,他就得到了“自由”。

“乌台诗案”他受诬被贬谪黄州。

或许正是因为他从州守沦为罪人,这种失志的痛苦与生活的艰辛,对他的打击尤为沉重,在黄州的这五年时间,也就成就了他一生创作的颠上明珠。

这一时期,他的心境从失落、无奈到说服自己,逐渐臻于随缘自在的境地,他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所以感官也都变得更加敏锐,心思更加细腻。

这些心境的变化转折,恰恰全都流露在他的作品当中。

而其中对于归隐情结的词作谈到“归”就有41次,并且其中还有七首词屡次谈及“归”字。

例如在《渔父》中他说到“渔父醉,蓑衣舞。

醉里却寻归路”,在《南乡子•宿州上元》中作词“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等等。

虽然他的身体以及精神都没有得到自由,得到归隐,但他却在他独有的文字里千方百计实现这个心愿,他将这种日渐笃定的归隐情结充分地展现在他的词作中,他东坡躬耕于田间,寻绎古迹于山水中,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都是他向往归隐的表现,尽管知道自己不能归去,但仍然在努力地寻找着他的归宿。

浅谈苏轼的心隐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浅谈苏轼的心隐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浅谈苏轼的心隐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作者:陈佳佳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21期摘要:苏轼在文化上的成就震铄古今却仕途多舛,在宦海沉浮中他多次表达了隐逸之志,最终还是选择了心隐的方式,这是由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决定的。

苏轼的思想内核是儒家对人格自我完善的追求,在致君尧舜的思想指导下,再加上君王的厚爱,苏轼不能身隐;对隐逸本质的深刻理解也使他无需身隐,于是他在诗文中为自己营造出了一个超然物外的理想田园,达到了自由圆满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苏轼;心隐;隐逸的本质;理想人格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他在诗、词、文、书、画多方面的杰出成就使之成为了北宋文化最高成就的代表,千百年来无数后人对其景仰不已而又望尘莫及,黄庭坚说他“真神仙中人”,王士祯认为他是汉魏以来与曹子建、李太白比肩的绝无仅有三个“仙才”之一。

而东坡却自有其偶像,那就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他说自己“剧喜陶渊明,追和者几遍”,又认定“只渊明,是前生”。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苏轼塑造了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的形象,使之成为了中国隐逸文化的一个符号。

苏轼对陶渊明的“剧喜”与其仕途坎坷不无关系。

从二十二岁进士及第名动京师到六十五岁遇赦北归卒于常州,苏轼历经数次大起大落,一贬再贬直至海南儋州。

遭贬之后他曾多次表达自己要归田园的愿望:“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和陶贫士》);“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和陶读山海经》);“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等等,累计共写了四卷124首和陶诗。

然而蘇轼最终并没有像陶渊明那样从官场完整地抽离,他选择了精神上的归隐,虽然肉身没有脱离官场和俗世,却以归隐的心态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超然物外、闲适宁静的世界,即所谓“心隐”。

苏轼隐逸方式的选择是由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决定的。

理想人格一般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倡导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的最高体现。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他兼收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髓,融会贯通形成了一种即此即彼的“自然”的人生观,有着自己对理想人格的独特认识。

苏轼诗词中“影子”形象的鉴赏与思考

苏轼诗词中“影子”形象的鉴赏与思考

苏轼诗词中“影子”形象的鉴赏与思考1. 引言1.1 苏轼诗词的特点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被誉为“苏文忠”。

其诗词作品以清新自然、豁达坦荡、婉约多情为主要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苏轼的诗词主题广泛,涵盖山水田园、人生感慨、时事议论等各个方面,情感真挚,意境深邃。

他的诗词语言简练明快,形象鲜明,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行云流水,意味悠长。

苏轼的诗词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苏门六子”之首,对后世文学家产生了巨大的启发和影响。

苏轼的诗词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大胆创新,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体验。

他善于用意象和比喻,通过对细小事物的描写,展现出宏大的人生境界。

苏轼的诗词风格活泼多变,直抒胸臆,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个性魅力和文学情感。

通过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苏轼的诗词作品富含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考,被广泛传颂和传承。

1.2 “影子”形象的重要性苏轼诗词中“影子”形象的重要性,是其作品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和符号。

影子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能够象征着人生中的无形之物,比如情感、思想、灵魂等。

在苏轼诗词中,影子形象既是一个具体的物象,又是一个抽象的意义。

它通常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其作品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苏轼通过对“影子”形象的描绘和表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人生和世界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感悟。

影子在他的诗词中常常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成为了一种象征,引发人们对人生、时光和命运的思考。

影子形象在苏轼诗词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其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和元素。

2. 正文2.1 “影子”在苏轼诗词中的多样表现在苏轼诗词中,“影子”这一形象在不同作品中呈现出多样的表现方式,表达了苏轼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在《题西林壁》中,苏轼提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句,将“影子”比喻为白发,表达出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沧桑的感慨。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影子”比喻为大江浪尽之后留下的千古风流人物的印记,显示出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追忆。

论苏轼黄州词中的归隐情结

论苏轼黄州词中的归隐情结

论苏轼黄州词中的归隐情结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抱负满怀、学优则仕、谨守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人物,另一方面却在诗词文赋中反复吟唱“归去”,俨然一个陶渊明式的隐士。

以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为例,在苏轼的全部350首词作中,有87首词101次使用了“归”字,扣除15首词中15次与归隐思想无关的“归”字,仍有72首,占全部词作的五分之一。

而以其他词语如“隐”、“还”、“逝”等咏叹归隐主题的还没有计算在内。

可见,苏轼确实有着一个归隐情结,而且这种情结伴随他的一生并随着不同时期而变化:由早期的思乡、归耕的具体寄托到黄州时期(含离黄赴汝途中及居住常州期间)的“聊从造物游”(《菩萨蛮》)的超脱,再到晚年的“北归”与“天涯未觉远”(《发广州》)的同一。

在仕与隐的天平上,苏轼并没有找到倾向任何一方的答案。

其中,又以谪居黄州时期为最具代表性。

一、苏轼归隐情结的文字表述苏轼“学道忘忧,一念还成不自由”(《减字木兰花》),他的这首“彭门留别”竟成谶语。

写作此词之后三个月,就发生了“乌台诗案”,随后是贬谪黄州。

谪居黄州时期是苏轼一生创作的高峰,也是思想的高峰,如同苏辙所说:“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1](p62)苏轼由州守而为罪人,以文坛领袖而被贬谪流放,以至“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予以事系御史台狱……》)。

可见这对于其心灵的打击是何等的沉重。

由前期的对于仕宦人生的反思,到“聊从造物游”的实践,苏轼的思想更深邃也更迷惘、更敏锐也更困惑,他的诗词文赋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就归隐情结来说,苏轼似乎从某种外在形式上看已经实现了这种夙愿(尽管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都不是自由的),但他的“归去”情结反而日趋深沉,在谪居黄州的五年多时间,他仅在词作中就有31首41次使用了“归”字,其中7首还多次使用(1首使用4次,1首使用3次,5首使用2次)[2](p272-571),这说明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归去”而更为恳切地寻觅着归宿:(a)谪居黄州期间所作:1、尘世难逢开口笑。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选一)》抒发归隐田园情怀诗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选一)》抒发归隐田园情怀诗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选一)》抒发归隐田园情怀诗和陶归园田居①(选一)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②。

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

江鸥渐驯集,蜑叟己还往③,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

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

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注释】①此诗是苏轼追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次韵之作,一组共六首,这里选第二首。

诗题下作者自序:“三月四日,游白水山佛迹岩,沐浴于汤泉,晞发于悬瀑之下,浩歌而归,肩舆却行。

以与客言,不觉至水北荔枝浦上。

晚日葱昽,竹阴萧然,荔子累累如黄实矣。

有父老年八十五,指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

归卧既觉,闻儿子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六首,乃悉次其韵。

始余在广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今复为此,要当尽和其诗乃已耳。

今书以寄妙总大士参寥子。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一组诗的写作背景。

②鞅:古时套在马颈上用以负轭的皮带。

③蜑(dan):古代南方民族之一。

蜑叟,这里指此诗序言中提到的岭南老人。

【评析】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去世。

年轻的哲宗亲政后,立即起用新党、“绍述新政”,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元祐诸臣纷纷获罪。

绍圣元年,苏轼遭到赵挺之等人的弹劾,以“讥刺先朝”的罪名贬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南迁途中,又追改建昌军司马,再改宁远军节度副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

苏轼这时已是五十九岁的高龄,垂老投荒,来到岭南,开始了他第二次的贬谪生活。

政治上一再的沉重打击,使苏轼对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朽逐渐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北归中原已不再抱太大的幻想;贬谪岭南的生活,又使他得以徜徉在秀丽的山水之间,与田父野老往来,得到他们许多同情和安慰。

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促使苏轼的思想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他渴望自己摆脱仕途的羁绊,重返大自然的怀抱,野居田耕,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种感情,与七百年前的陶渊明有了越来越多的相通之处。

苏轼元祐七年知扬州时,曾作《和陶饮酒》二十首,是其和陶诗的开始;贬谪岭南后,他便有意识地全面和陶。

关于情结问题

关于情结问题

关于情结问题仕与隐是中国传统文人挥之难去的情结。

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们为他们定下出处行藏几个字,仕与隐的矛盾就一直与士人的人格理想和现实价值实现问题纠缠在一起,象幽灵一样徘徊在士人的生活世界里,老实真诚一些的文人便不由得不痛苦。

而中国古代大概还是老实的文人士子们居多,因而痛苦者居然竟占了大多数。

然而文人们的老实又非农民兄弟的老实巴交,终不肯痛苦在心口难开,他们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登高能赋,临流能诗,尽会叹了一口气,写下两行诗,说些功成身退、归隐田园的堂皇话头。

这些话头由前面的人唱出来,再由后来的人接过去,再加上一些油盐酱醋,这就有了相传不绝的隐逸和隐逸的文学。

因为相传不衰,所以就有对此作研究的必要,这也是很自然的事。

毕竟无论如何这是历史存在,是事实,而背后又有牵扯进儒佛道等等的煌煌思想在内,隔了千十百年,许多事情都不是一眼能看穿,也不能直接就拿来运用。

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研究。

真正做这个工作的,眼下好像还不多,找来找去,只见到这么一本《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

那么这本书先就有了一点点意思。

这点小意思,是它直接揪出“仕隐情结”来审问,要问这个情结从何来。

弗洛依德说人有“俄狄浦斯情结”,要恋母(好像专指男孩子?记不清了)。

还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一来二去,蛮象一回事,于是大家信了,相信人果真有一种叫做情结的东西附在身上。

情结这种东西最大的长处就是让人捉摸不清。

摸不清它的来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想得头疼死了,干脆就把它派到一种叫做“天生”的原因里。

恋母情结是从哪里来的?弗老先生一归纳一演绎,就推到了性的方面,是上帝安排的男女两性分治并存使得人产生了这个情结。

于是大家都恍然大悟似的明白了。

中国传统士人的仕隐确也称得上“情结”之类的东西:不知怎么一来,中国文化突然发展到最高峰,三代之治是最好的时代,这个时候便冒出一个又一个的隐者,和那么些个盛世之君让王征隐的盛举,可见仕与隐的问题确实是中国文化天生的东西,就如男子生来便懂得“天生男女共一处”、必得要找女子为伴一般,尚在襁褓之时不被许可、亦无可能去泡妞,便只有暗恋乃母;老庄孔孟的时候虽然比三代差多了,但是去圣不远,隐的人也还很不少,并且每个人都是行动上是巨人思想上也不是矮子,搬出来一套用舍行藏的理论来,于是“情结”就这么定下来,仿佛签下了一张契约:从今而后凡吾子孙,皆得永守此约,必于仕时不忘哼哼归隐,隐亦得伺机而为仕,如此方得为士大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蘇軾詩中的仕隱情結1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

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生於四川眉山紗縠行,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西元1101年八月廿四日)病逝常州。

其一生出處大略如下:時 間仕宦經歷詩人年歲計年順逆仁宗嘉祐二年(1057)──神宗元豐二年(1079)嘉祐二年禮部奏名居第二,六年試賢良方正之士,御試策入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公事。

此後歷任直史館、判官告院兼判尚書祠部、權開封府判官、殿試編排官;熙寧三年乞補外,先後任杭州通判,知密、徐、湖三州。

22│4423∗順境神宗元豐二年(1079)──元豐七年(1084)元豐二年八月由湖州赴臺獄,三年元月謫黃,歷五年,至元豐七年正月神宗手札量移汝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

44│496 逆境神宗元豐八年(1085)──哲宗元祐八年(1093)元豐八年五月旨復朝奉郎知登州,九月除尚書禮部郎中。

知登未旬日,召赴闕,任館職。

元祐年間曾二度乞補外,徙知杭、潁、揚三州,後以兵部尚書召還,兼侍讀。

八年,以二學士知定州。

50│589 順境哲宗紹聖元年紹聖元年六月,責授寧遠軍節度副使惠59 7 逆境1情結(complex)是心理學術語,指的是「一群重要的無意識組合,或是一種藏在一個人神秘的心理狀態中,強烈而無意識的衝動。

每個心理學理論對於情結的詳細定義不同,但不論是佛洛伊德體系還是榮格體系的理論都公認情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無意牽扯榮格或佛洛伊德理論,僅將「情結」當作是一種探查心理的研究方法。

引文請見芮伯 (Reber, Arthur S.):《心理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有限公司,2003),頁233。

∗其中包含母喪及父喪,約莫六年。

4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1094)──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州安置,居惠三年,再貶儋州,元符三年六月渡海北歸。

翌年七月病逝常州。

│66【表一 蘇軾生平出處略表】蘇軾一生橫跨五代帝王,其活躍時間大致在北宋中期。

他早年得意,二十二歲舉進士、二十六歲御策入三等,入仕成績相當耀眼;雖然熙豐之後,與主政者意見不合,但大體上仍受朝廷器重,在京時擔任館職,外任時亦能三典名郡。

然而,詩人在外任期間所寫的一系列美刺詩作卻被政敵拿來羅織入罪,史稱「烏臺詩案」。

詩案的發生可視為蘇軾仕宦生涯的首要轉捩點,臺獄之後,緊接著是黃州五年的貶謫試煉;雖然遭逢元祐更化,詩人以重臣召回,但他反對盡罷新法的主張又不見容於朝,只能再度乞請補外;換句話說,在舊黨最為風光的元祐這八年當中,蘇軾反而一再奔波於朝野之間,直至出知定州為止。

「紹述熙豐」的哲宗即位之後,新黨開始對元祐舊臣大肆掃蕩,位列前矛的蘇軾因此累謫南遷,在惠、儋二地困苦地度過了他晚年的大半時光,直至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北歸,不久病逝常州。

綜觀而論,蘇軾六十六年的生涯雖然漫長,然大致可以「烏臺詩案」、「元祐起復」和「紹聖南遷」三度昇沈的時間點作為基準,將他大起大落的仕宦經歷切為四段:首先是被拘入臺獄之前,蘇軾年少得意,又歷任名郡州官,屬於順境自不待言;其後入獄謫黃,乃是人生首遇艱險,屬於逆境;元祐更化時期,詩人雖屢請補外,但也曾三入翰林,並以二學士出知定州,達到畢生顯貴的巔峰,屬順境;而紹聖之後的萬里南遷、累謫惠儋則又是逆境。

前後串連,可知蘇軾一生仕宦行跡,大致可以「順境」→「逆境」→「順境」→「逆境」二度迴返蓋括之,而詩人的出處心志,也隨著不同時期的政治遭遇而有所移動,構成蘇軾仕宦詩中最重要的二大主軸──「仕」與「隱」。

作為傳統知識份子,蘇軾的人生目標顯然是以「仕宦」為核心,非但思想經歷十之八九與官場脫離不了關係,來往交游之人也多為在朝碩彥,是故他尺牘文章多涉仕宦之事,其詩歌創作,也以「仕宦詩」的類別比例最高。

由此觀之,若要探究東坡的生命觀照,則「仕宦」的角度自是首選。

其中,和大多數封建時代的讀書心靈一樣,蘇軾的仕宦心態主要還是以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信念為主。

因此,出仕成為他人生首要的價值取向,類似信念在官場的順境當中展露無遺;相對地,貶謫代表的仕宦逆境便是詩人體現隱逸之志的時空載體,尤其在「用舍行藏」全不由己的封建年代,更是不遇之士思考人生價值的重第二章 蘇軾詩中的仕隱情結 41要契機。

對蘇軾來說,由於時代與個人的因素所致,對應於「順境/逆境」的「仕/隱」衝突在他身上特別明顯,並且,蘇軾特別突出的是,他「仕/隱」糾葛的起始時間2,遠早於真正出仕的時間點。

就此言之,詩人在未曾執事的情況下高吟「歸去來兮」,可見其欲隱心志並非單純出自對官場庶務的厭煩,而應具備更為本源的性格動機,使得此一貫串終生的「仕隱衝突」情結更形複雜,成為蘇軾生涯的重要標記。

在此,為了方便比較,並突顯仕隱情結的對立性,本文擬用前述的「順境/逆境」分期,將蘇軾生平歸類為「仕」、「隱」二個範疇,以不同時期的詩文內容為依據,釐清出處之際各自追求的人生目標,進而理解他一生依違在仕隱之間的根本原因,同時也觸及人生價值的選擇問題,為接下來的篇章預作鋪墊。

第一節 仕進追求的目的蘇軾的思想背景相當複雜,成長的過程中雖然接觸了三教,但就一個出仕的士大夫而言,無論是他的思考方式或是價值觀都是相當儒家的,尤其在銳意求用的仕宦初期更是如此。

是故,當我們要理解蘇軾的仕宦世界,由「士」的傳統切入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士的傳統源遠流長,從孔子算起,至今最少已延續了兩千五百年,隨著歷史發展的脈絡而在各個階段產生了不同的精神面貌3。

作為中國社會「知識」的掌握者,士向來是文化的創造主體,確切地影響並左右了每個時代的未來走向,具有極為鮮明的群體意識。

千百年來,他們實際參與了國家政治體的運作,在政治實踐與道德倫理二者之間發展出一套相當完整的規範準則,代代相傳,構成了此一階層在面對出處問題時因應心態的主要內涵,影響各代文人甚鉅。

以下擬針對各時期的士人仕進觀略作介紹,作為本文說明宋代文人獨特仕宦心態的背景知識,一方面有利後續蘇軾仕進觀的解釋,另一方面,也使本研究的主體時代氣氛更加具體。

2追溯詩文中最早出現仕隱衝突的記錄,當屬嘉祐四年十月的〈夜泊牛口〉,眼見牛口野老過著粗衣淡食卻舉家安樂的日子,蘇軾感嘆:「人生本無事,苦為世味誘。

富貴耀吾前,貧賤難獨守。

」(見【宋】蘇軾:《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冊一,卷一,頁9。

)彼時大小蘇守喪期滿,正欲二度出蜀、返京赴任。

3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引言──士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頁2。

4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一、宋前仕進觀述要士的興起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六、七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

當時,中國列強並起,國與國之間彼此爭利傾軋,正需要知識份子效命,一批「布衣卿相」就此登上了歷史舞台。

在中國的古代文化中,士與讀書、做官是三位一體的概念。

子夏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4可知學問與從政關係之緊密,使得在中國大多數時期中,「士」與「仕」幾乎是二個等同的概念,「出仕」對讀書人來說,便成了理所當然的人生正途5。

士之所以能在中國文化中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他們是各朝官員的組成主體外,更重要的原因來自於士的屬性。

作為知識的掌握者,士代表了社會的良知,對個體存在的基本價值與追求之標準高於常人。

《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曾子也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7可知士不但有勇於「任道」的使命感,同時,還將自己的存在價值置於社會貢獻的前提之下,顯示了中國早期知識份子突出的自我主體意識。

是故,孟子以「尚志」為士的本業8,認為士與其他行業不同的地方即在「行仁義」,既然作為「生民之先覺者」,理應「以此道覺民」,因此君子修身以治人,出處進退都有必須依循的道理。

《孟子‧盡心》:「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9即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在當時和後代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兼濟」與「獨善」,也就成為中國士子體現人格意志或生命價值的二大選項了。

孔孟遺緒,一脈相承,士人的仕進觀到了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時代,在本質上出現了較為不同的變化。

漢是繼秦代之後,第一個長期存續的一統政權。

相較於春秋戰國,大一統的專制格局使得士之仕進缺乏自主性的選擇,尤其在「君上臣下」的政治倫理關係確定之後,漢代以後的士已然失去先秦士子「以道抗勢」、悠游眾國的強烈自主性,逐漸從無根的「游士」轉變為具有深厚社會經濟4【宋】朱熹註,【民國】蔣伯潛譯註:《四書讀本‧論語》(台北:啟明書局,無出版年月),〈子張〉,頁293。

5參見木齋、張愛東、郭淑雲:《中國古代詩人的仕隱情結》(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6),頁6—7。

6【宋】朱熹註,【民國】蔣伯潛譯註:《四書讀本‧論語》,〈里仁〉,頁46。

7【宋】朱熹註,【民國】蔣伯潛譯註:《四書讀本‧論語》,〈泰伯〉,頁109。

8【宋】朱喜註,【民國】蔣伯潛譯註:《四書讀本‧孟子》(台北:啟明書局,無出版年月),〈盡心〉,頁333。

9【宋】朱喜註,【民國】蔣伯潛譯註:《四書讀本‧孟子》,〈盡心〉,頁315。

第二章 蘇軾詩中的仕隱情結 43基礎的「士大夫」10。

此間轉變的重要性在於:當多元的政治環境收束成為一元,士人出仕時不再有「楚材晉用」的選項,從今往後,不是「仕」,就是「隱」。

在一般的情況下,士既沒有物質生產力11,為了謀求溫飽,多半會遵循統治者所設定的仕宦道路,藉以取得功名利祿;然而,倘若生在無道亂世,那麼文人在仕與不仕的選擇中,就有矛盾存在,此即「仕隱情結」的發生緣由。

表面上,漢代以降「學而優則仕」的仕進觀似乎和先秦時代沒有不同,然而,由於士從思想養成到行為規範都已納入帝王的權力宰制之中,因此,士人在出處態度上儘管仍然擁有最後的決定權,但相較於先秦游士,這樣的「自由」程度顯然已是大不如前了。

到了魏晉,六朝文人在無法調合「仕」、「隱」衝突的情況之下,或為明哲保身12、或為玄談所致13、或為名利所動,發展出跨越仕隱藩籬的「朝隱」之說14。

文人表面上樂於出仕,但實際上大多恐懼時局,有不得不然之慨,由此可知六朝時代的士人心靈受到壓抑之一斑。

唐代立國之後,氣象一新。

士階層在昇平時期又有大展鴻圖的可能性,尤其科舉制度大開擢賢之門,文人的仕進意願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從「終南捷徑」的發端與盛行,可知有唐一代能夠真正隱居山林者極少,絕大多數的文士,始終是服膺儒家的兼濟之志的。

二、北宋文人仕進觀述要宋代士風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究其源頭,與趙匡胤「皇袍加身」的立國背景有關。

太祖以藩鎮而起,深怕他人如法炮製,因此在即位不久後,即採趙普之策,行「杯酒釋兵權」,將全國兵權和平轉移至皇帝手中,欲藉此杜絕武人竊10但嚴格說來,此一現象在屈原身上就已出現,漢人不過是在彼此經驗相合的情況下,以屈子之「怨」為自身之「怨」的象徵,將之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