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四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四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沈阳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5【实施日期】20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二○○四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 2005年)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实现大幅提高。
初步核算,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为10年来最高增长水平。
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7亿元,增长1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40.5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49.5亿元,增长11.1%。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5.8:49.5:44.7,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1%,拉动经济增长9.6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进一步显现,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43.7%,为“八五”以来最高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地方财力迅速扩张,财政收支快速增长。
2004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并连续第四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其中,税收收入83.0亿元,增长30.6%。
地方财政支出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0.2亿元,增长27.9%,政府对宏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四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四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二○○四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2005年)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实现大幅提高。
初步核算,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为10年来最高增长水平。
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7亿元,增长1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40.5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49.5亿元,增长11.1%。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5.8:49.5:44.7,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1%,拉动经济增长9.6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进一步显现,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43.7%,为“八五”以来最高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地方财力迅速扩张,财政收支快速增长。
2004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并连续第四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其中,税收收入83.0亿元,增长30.6%。
地方财政支出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0.2亿元,增长27.9%,政府对宏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二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二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二○○二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2003年)2002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十五”计划,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应对入世挑战,谋求快速发展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奋斗目标鼓舞下,全市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实现了较大的突破,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6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5.2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01.2亿元,增长12.5%。
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0%、43.9%和50.1%。
2002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各项税收80.9亿元,增长17.8%。
地方财政支出128.7亿元,增长24.4%。
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3.0亿元,增长15.1%;农业支出5.1亿元,增长15.1%;教育事业支出16.1亿元,增长15.2%。
农业2002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83.6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51.3亿元,增长7.0%;林牧渔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12.6%。
主要农产品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粮豆总产量27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5%。
粮食、蔬菜、肉类、林果、花卉等十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
畜牧业、水产品生产继续发展。
200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坚持在发展中克服困难,在前进中化解矛盾,全面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2000年,国民经济保持了适度增长。
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0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4.9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0.2亿元,增长10.3%。
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4%、44.3%和49.3%。
财政收入保持一定增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2 亿元,比上年增长9.1%(可比口径)。
其中各项税收收入55.5 亿元,增长9.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达92.5亿元,增长16.2%。
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2.2亿元,增长10.6%;用于农业支出3.8亿元,增长10.8%;用于卫生、教育事业支出15.5亿元,增长12.7%,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2.0亿元,增长13.8%。
农业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二次创业,在遭受严重旱灾,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确保了农业的稳定发展。
200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5.1亿元,下降4.3%;林牧渔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14.4%。
全年实现粮豆总产量233.8万吨,比上年下降31.9%。
主要农产品产量2000年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粮食及大豆233.8 -31.9其中:水稻93.8 -4.7玉米112.3 -48.2小麦 5.5 -27.3大豆7.3 49.6油料 5.9 45.8蔬菜284.2 2.5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万公顷。
二○一一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一一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统计局根据年快报统计,现将2011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着力推进促增长、调结构、稳物价、惠民生的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20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5.6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0.7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7959.6亿元,增长10.5%。
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为8.7∶55.2∶36.1。
人均生产总值5029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1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789.7亿元,增长10.5%;林业增加值62.7亿元,增长9%;牧业增加值614.6亿元,增长1.2%;渔业增加值365.3亿元,增长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83.3亿元,增长7%。
全年粮食总产量2035.5万吨,比上年增加270.1万吨,增长15.3%,创历史最高纪录。
蔬菜产量2832.5万吨,增长6.2%。
水果产量811.2万吨,增长10.7%。
全年人工造林面积590.4万亩,新增封山育(护)林面积160万亩,中幼龄林抚育及低效低产林改造面积150.1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
义务植树1.2亿株。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01万吨,比上年增长0.3%。
禽蛋产量277.4万吨,增长0.6%。
牛奶产量124.5万吨,增长2.7%。
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435.4万吨,比上年增长5.5%。
其中,淡水产品产量85.7万吨,增长6.3%;海洋捕捞106.2万吨,增长5.4%;海水养殖243.5万吨,增长5.2%。
200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发布日期】2009.03.31【实施日期】2009.03.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总队 2009年3月31日)2008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以“优化结构年”活动为主线,抢抓难得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保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迈出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步伐。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7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934.1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42.7亿元,增长15.0%。
三次产业结构为4.8:50.1:45.1。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55.0%和42.7%。
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4106元,增长15.5%。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0.6亿元,增长17.9%。
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6.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6.3%,教育支出增长2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0%,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8.5%。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1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亿元,林业产值6.6亿元,畜牧业产值182.0亿元,渔业产值14.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2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0.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97万公顷。
【最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范文模板 (11页)
【最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XX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XX年3月26日)XX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2214.7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947.6亿元,增长12.6%。
三次产业结构为4.5:50.8:44.7。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56.8%和41.0%。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5816元,增长12.3%。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69.6亿元,增长15.5%。
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7.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43.8%,环境保护支出增长31.8%,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8.6%,教育支出增长12.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8.2%。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5.5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种植业产值146.3亿元,林业产值7.4亿元,畜牧业产值208.1亿元,渔业产值17.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2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4.8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9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344.6万吨;水果产量17.35万吨,下降0.7%;蔬菜产量422.1万吨,增长18.3%。
2017年沈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2018年6月19日)根据年快报统计,现将2017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2017年,全市经济坚持以中央经济改革政策为主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工作,经济整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特点,主要经济指标出现良性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一、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8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8.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261.4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3335.4亿元,增长4.0%。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9%。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0722元,比上年增长3.4%。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8.1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其中,种植业产值250.3亿元,林业产值12.8亿元,畜牧业产值222.7亿元,渔业产值27.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8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4.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5万公顷。
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粮食总产量384.1万吨,其中水稻产量105.4万吨,玉米产量261.3万吨。
水果产量30.8万吨;蔬菜产量387.3万吨;肉类总产量67.8万吨;禽蛋产量19.6万吨;牛奶产量50.3万吨。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37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3%,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提高到93.6%。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0.3万吨,地膜覆盖面积4.6万公顷。
全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4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4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8个。
全市农民合作社7980个。
“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806万亩。
高效特色农业面积达到176万亩。
建成万亩粮食作物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园25个。
2006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沈阳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7.05.10【实施日期】2007.05.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6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 2007年5月10日)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认真贯彻中共沈阳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速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着眼于实现“两个不低于”和“三大目标”,深入开展“开放年”活动,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37.7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1209.6亿元,增长13.1%。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1:43.5:50.4调整为5.5:45.8:48.7。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539亿元,增长18.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5%,高出上年0.8个百分点。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5.8亿元,增长27.3%。
地方财政支出330.1亿元,增长31.6%。
其中,农业支出10.6亿元,增长22.5%;科技支出7.5亿元,增长42.5%;教育支出33.8亿元,增长21.7%;社会保障支出46.8亿元,增长25.2%;城市维护费支出39.0亿元,增长35.6%。
农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其中,种植业产值95.3亿元,林业产值6.0亿元,畜牧业产值121.0亿元,渔业产值13.5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9.4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321.4万吨;水果产量11.8万吨,增长6.5%;蔬菜产量271.5万吨,增长13.6%。
二○○三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三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沈阳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4【实施日期】20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二○○三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 2004年)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鼓舞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合力拼搏,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夺取了抗击“非典”斗争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骄人业绩。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200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进一步巩固。
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8.1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58.5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55.4亿元,增长8.9%。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47.3:47.2。
第二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并自“九五”以来首次超过第三产业而居三次产业中的首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2003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3.5亿元(调整后口径,下同。
原口径125.6亿元,增长30.0%),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各项税收63.5亿元,增长17.7%。
地方财政支出156.6亿元,增长21.6%。
地方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5.9亿元,增长15.7%;科技支出3.5亿元,增长15.5%;教育支出18.6亿元,增长15.6%;社会保障支出25.5亿元,增长36.5%;城市维护费支出17.4亿元,增长13.1%。
农业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增长,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粮食、蔬菜、肉类、林果、花卉等十大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200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1.6亿元,比上年增长7.0%。
201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2019年5月16日)稿源:沈阳日报2019-05-16 09:21:11根据年快报统计,现将201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一、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29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376.6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3655.7亿元,增长5.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1%。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5766元,比上年增长5.3%。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5.9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其中,种植业产值244.2亿元,林业产值9.6亿元,畜牧业产值222亿元,渔业产值25.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7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7.8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7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369.1万吨,其中水稻产量98万吨,玉米产量257.7万吨。
水果产量28万吨,比上年增长1.1%;蔬菜产量362万吨,增长4.0%;肉类总产量70.9万吨,增长4.6%,其中猪肉下降1.7%,牛肉增长26.6%、羊肉增长3.4%;禽蛋产量19.9万吨,增长1.3%;牛奶产量49.6万吨,下降1.3%。
全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6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2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8个。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8207个。
“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806万亩。
高效特色农业面积达到202万亩。
建成市级粮油高产示范区20个。
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处,解决3.4万农民饮水安全。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380.9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5%。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
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6.7%;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2%。
二○○○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沈阳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1【实施日期】20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二○○○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 2001年)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坚持在发展中克服困难,在前进中化解矛盾,全面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2000年,国民经济保持了适度增长。
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0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4.9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550.2亿元,增长 10.3%。
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4%、44.3%和49.3%。
财政收入保持一定增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2 亿元,比上年增长9.1%(可比口径)。
其中各项税收收入55.5 亿元,增长9.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达 92.5亿元,增长16.2%。
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2.2亿元,增长10.6%;用于农业支出3.8亿元,增长10.8%;用于卫生、教育事业支出15.5亿元,增长12.7%,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2.0亿元,增长13.8%。
农业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二次创业,在遭受严重旱灾,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确保了农业的稳定发展。
200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5.1亿元,下降4.3%;林牧渔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14.4%。
全年实现粮豆总产量233.8万吨,比上年下降31.9%。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16•【字号】•【施行日期】2021.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时期。
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战略定位,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深入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勠力同心,顽强拼搏,组织实施好《规划纲要》,实现我市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
沈阳市人民政府2021年4月16日《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遵照《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发展战略,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领全市人民开启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2011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发布日期】2012.05.06【实施日期】2012.05.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11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 2012年5月6日)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抓项目促调整、抓环境促提升、抓民生促和谐”为中心,着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筹备全运会等重点工作,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沈阳市成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91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9.1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027.6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2608.2亿元,增长11.0%。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2637元,增长11.0%。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0.1亿元,比上年增长33.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41.4亿元,增长24.1%。
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51.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0.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2.3%,教育支出增长24.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2.0%。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4.8亿元,比上年增长6.5 %。
其中,种植业产值204.8亿元,林业产值8.2亿元,畜牧业产值280.3亿元,渔业产值21.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6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7.1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7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406.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水果产量21.2万吨,增长20.3%;蔬菜产量463万吨,增长9.8%;肉类总产量91.7万吨,增长5.9%,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2.1%、14.5%和6.8%;禽蛋产量69.2万吨,增长14.2%;牛奶产量44.7万吨,增长14.0%。
二OOO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OOO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二OOO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统计局)根据年度快速调查统计,现将2000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2000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经过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但仍然存在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农民收入下降,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的任务还很繁重,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较多,就业压力较大等问题。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0亿元,下降0.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9%,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07.3亿元,增长9.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851.0亿元,增长10.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23232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965.0亿元,比上年下降1.2%。
其中,农业产值459.1亿元,下降7.6%;林业产值20.7亿元,增长12%;牧业产值303.0亿元,增长5.4%;渔业产值182.2亿元,增长5.8%。
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但受部分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减产。
全年粮食总产量1140.0万吨,比上年减产508.8万吨。
2012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发布日期】2013.05.19【实施日期】2013.05.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12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 2013年5月19日)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动力,按照“稳增长、促振兴”的总要求,扎实推进“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提升文明、改善民生”四项重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新成就。
一、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60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389.1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2902.5亿元,增长8.9%。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0532元,增长9.2%。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3.3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其中,种植业产值242.4亿元,林业产值10.5亿元,畜牧业产值304.5亿元,渔业产值24.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2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6.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3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400.7万吨,实现了连续九年粮食生产丰收,其中水稻产量105.5万吨,玉米产量276.4万吨。
水果产量24.4万吨,比上年增长15.5%;蔬菜产量501.8万吨,增长8.4%;肉类总产量99.9万吨,增长9.0%,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5.9%、11.2%和8.9%;禽蛋产量74.9万吨,增长8.2%;牛奶产量48.1万吨,增长7.6%。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32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3%。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0万吨,地膜覆盖面积5.7万公顷。
二○○一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一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二○○一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2002年)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年,也是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努力消除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对居民收入增长的支撑力不足,城镇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增长,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
初步统计,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2.0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9.4亿元,增长11.3%。
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2%、43.8%和50.0%。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0.8亿元,比上年增长34.3%。
其中各项税收收入68.7亿元,增长23.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达103.5亿元,增长17.7%。
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2.6亿元,增长17.8%;用于农业支出4.4亿元,增长15.9%;用于教育事业支出14亿元,增长16.8%;社会保障支出13.9亿元,增长33.3%(可比口径)。
农业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
关于1999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摘要)
关于1999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摘要)佚名
【期刊名称】《沈阳统计》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1999年,国民经济保持了适度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7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5.6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7.8亿元。
增长8.8%。
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9%、44.0%和49.1%。
【总页数】4页(P8-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1999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颂扬公报 [J],
2.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 [J], 木子;
3.江苏省统计局关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J], 无
4.浙江省统计局关于1999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J], 无
5.湖南省统计局关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0年2月29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沈阳市统计局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一五”时期统计资料编辑方案》的通知-
沈阳市统计局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一五”时期统计资料编辑方案》的通知正文:---------------------------------------------------------------------------------------------------------------------------------------------------- 沈阳市统计局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一五”时期统计资料编辑方案》的通知(2011年5月4日)局内各专业处:现将《沈阳市“十一五”时期统计资料编辑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落实。
附件:《沈阳市“十一五”时期统计资料编辑方案》为全面记录和反映“十一五”时期沈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整理和保存历史数据,便于资料的使用,决定编辑出版(内部)沈阳市“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编辑方案如下:一、目的。
为准确记录和完整反映沈阳市在“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研究沈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及其规律,揭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部结构,充分发挥统计用数据说话、促科学发展、为决策服务的职能,更好地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二、书名。
总称《沈阳市十一五时期统计资料》(2005-2010),分设9个分册:①综合篇,②国民经济核算和财政篇,③工业与能源篇(含工业科技、全社会能源),④农业(村)篇,⑤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篇,⑥国内贸易篇,⑦对外经济贸易篇,⑧人口与劳动就业篇,⑨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篇(含全社会科技、金融、交通运输等)。
三、分工。
按照专业处的各自统计职责和工作范围,上述九册分别由综合处、核算处、工业处、能源处、农村处、固定资产投资处、国内贸易处、人口处、服务业处负责编辑,由局综合处负责组织协调。
四、内容。
以我局各专业处编辑的十五资料为基本标准,根据近年来统计工作变化情况进行增减修改,报经主管局长批准后,送综合处统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统计信息网> 统计公报> 沈阳公报> 正文
201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闻来源:沈阳统计信息网发布时间:2011-04-25 10:47:45 浏览量:3468
201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
(2011年4月13日)
2010年,面对依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筹办十二届全运会等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及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县域经济发展,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4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542.4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2242.2亿元,增长13.2%。
三次产业结构为4.6:50.7:44.7。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55.1%和43.1%。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3667元,增长13.1%。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16.8亿元,增长8.6%。
其中,环境保护支出增长32.0%,教育支出增长15.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7%。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4.9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其中,种植业产值174.3亿元,林业产值7.7亿元,畜牧业产值225.2亿元,渔业产值19.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8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5.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25.1万吨。
水果产量17.6万吨,增长1.4%。
蔬菜产量421.8万吨,下降0.1%。
完成造林面积3.25万公顷,增长10.7%。
肉类总产量86.6万吨,增长8.6%,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2.8%、14.2%和13.1%。
禽蛋产量60.6万吨,增长5.3%。
牛奶产量39.2万吨,增长5.6%。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9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9.5万吨,地膜覆盖
面积5.7万公顷。
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市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2个,其中省级示范基地44个。
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17个,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7个。
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17个,入社农户25.6万户。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面积2.1万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6万公顷,累计达到10.3万公顷;新增高效特色农业面积1.4万公顷,累计达到20.3万公顷。
全市耕地全部通过环境质量检测,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40.1万公顷。
绿化中心村500个,累计达到1500个。
到2010年末,36个乡镇达到“一乡一业”标准,“一村一业”专业村发展到920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增长(%)
粮食总产
万吨325.1 -5.7
量
#水稻万吨100.1 -8.0
玉米万吨210.8 -4.0
小麦万吨0.9 14.4
大豆万吨 4.8 1.2
油料万吨12.8 40.3 蔬菜万吨421.8 -0.1
主要畜禽产品、水产品产量
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740.2亿元,增长19.6%;轻工业增加值621.2亿元,增长17.9%。
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402.4亿元,增长1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514.5亿元,增长18.2%。
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1852.9亿元,增长18.9%。
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87.6亿元,增长20.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3%。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890亿元,增长21.0%。
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238亿元,下降
1.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25.1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利润总额483.1亿元,增长47.2%。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2.31%,比上年提高40.4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98.3%,提高0.1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