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梦”与高校师生
高校教师“中国梦”的责任与担当
全国 人 民进行 了一 次总 动 员 , 也 是对 中 国今 后面 临 的形势 、 民族复 年 夙愿 。 二、 履 行 “中国梦 ”的目标 任务 兴的任务 和 目标 的总概 括 。因此 ,“ 中国梦 ”的 提出立 即得 到全 国
党的 十八 大 明确 把 “ 促 进 人 的全 面发 展 ”纳 入中 国特 色 社会 人民 的认可 , 并迅 速深入 人心 , 掀起 了学 习和讨论 的热 潮 , 以至于它 已成 为凝 聚人 心 、 振奋 精神 和 鼓励 奋斗 的核 心概 念 , 成为 指导 发展 主 义 道路 的 内涵之 中 , 并且 强调 ,“ 不 断在 实现 发 展成 果 由人 民共 的重要战 略思想 , 成为一 个时代 最强的音符 。 享、 促 进人 的 全面 发展 上 取得 新成 效 。 ”口 这标 志 着中 国 特色 社会 t 、“ 中国梦 ”是 民族的梦 , 是每个 中 国人 的梦 主义 把实现人 的 自由全面 发展作 为最 高价值 追求 , 提 出了对 高校思 近代 以来 中华 民族 曾经 饱 受欺 凌 , 山河 破 碎、 民生 凋敝 。在 危 想政治 教育中。 ‘ ‘ 实现中 国梦 ”教育 的全新 要求 。 难日 寸 刻 拯 救 中华 民 族萌 生 中 国梦 的 过程 中 , 无 数仁 人 志士 不 懈 探 1 、 深入推进 “中国梦”主题教 育活动 索, 迎难而 上 , 屡 踣屡 起 。我们 的 民族 曾经 饱 受苦难折 磨 , 但 是中 国 “ 中国梦 ”主题 教育 活动 是 高校 立 志树德 、 教 书 育人 的重 要 内 人始 终坚 守 的 民族复 兴梦 召 唤着 我们 艰苦 奋斗 , 顽 强拼 搏 , 不 懈 努 容 , 是 大学 生 思想 政治 教育 和道 德 教育 的重 要抓 手 , 是激 发大 学 生 力 。“ 中国梦 ” 在无数 致力于 民族 复兴 的志士仁人 心中从 未泯灭过 。 坚 定 理想 信念 和实现 奋斗 目标 而努 力 的有 效载体 。2 0 0 4 年 《 中共 梦想 不灭 , 希望永 存 。真正 引领 中国人 民和 中华 民族 走 向实现 “ 中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进 一 步加 强 和 改进 大 学 生思 想 政治 教 育 的意 见 》 国梦 ”的 人间正 道的 , 是中 国共产 党 。党 的奋 斗历程 在磨难 中孕 育 实施 9 年来, 高校 思想 政治 教育 工作 最集 中 体现 的 就是 育人 为本 、 着 崇高 坚贞 的 “ 中 国梦 ” 。新 中 国成立 之 后 , 共 产 党人 又带领 着 人 德育 为 先 , 立 德树 人 。德是 做人 的根 本 , 只有 树 立崇 高理 想和 远 大 民从 新 民主主义 革命 时期过 渡到 社会主 义初级 阶段 的建设 , 开始 了 志 向, 从小 打 牢思 想道 德基 础 , 学 习才有 动 力 , 前进 才有 方向 , 成 才 在 社会 主义 道路 上 寻求 中华 民族 伟大 复兴 的 历史 征程 。新 中国 成 才有 保 障 。教 育是 心 灵与 心灵 的沟 通 , 灵魂 与灵 魂 的交 融 , 人 格与 立6 O多年 、 改 革 开放 3 0 多 年来 , 我们 的一个 个 梦 想成 为现 实—— 人格 的对话 。“ 形势 的发 展、 事业 的开 拓 、 人 民的 期待 ” , 都要 求我们 圆 了 民族 独 立梦 , 圆 了百 年奥 运梦 , 圆 了载 人航 天梦 , 也 圆 了住 房、 党 以改革 创新 的 时代 精神 去全 面推 进 高校思 想 政治 教育 工作 的科 上学 、 养老 的百姓 梦 。一 位旅 美华侨 写下 自己 的心声 : “ 他邦 夜夜 家 学化 水平 。现 在 需要深化 的核 心问题 是解 决好培 养什 么人 、 怎样 培 国梦 , 天 涯朝 朝总 相 思 。 ”众人 争说 中 国梦 , 同心 共筑 中 国梦 , 这 是 养人 的 “ 立 德树人 质量 ”提升 工程 。教育 是艺术 , 艺 术的 生命在 于 海内外 中华儿女 “ 家国天 下 ”的情怀 , 也是炎 黄子孙 “ 命运 共 同体 ” 创新 ; 教 育是 科学 , 科 学的 价值 在于 求 真; 教 育是 事业 , 事业 的意 义 的凝 聚 。“ 中国梦 ” , 托 举着 中华 民族 永不 磨灭 的坚定 信念和 承前 启 在于奉 献 。 只要 我们牢记 中华 民族 伟大复兴 的梦想 , 牢记 科教兴 国、 后的 品德意 志, 昭示着 中华 民族 崇高 的目标和美 好的未来 。 人才 强省 的使 命 , 坚持 学贯 中 西、 古 为今 用 、 文理 融合 的 方向 , 坚 持 2 、“ 中国梦 ”是创 新的 梦, 是与 时俱进 中的梦 潜心 研究 、 精 育 良才的 道路 , 云 岭大 地就 一 定能够 谱 写 出现代 高校 “ 中 国梦 ”源 于中 华 民族 五千 年文 明 史, 又植 根 于有 中 国特色 教育 的华彩篇 章 。要引导 和教 育学生 以实现 “ 中 国梦 ” 、“ 云 南梦 ” 社会 主义 的 实践 。《 共 产 党宣 言 》指 出, 共 产党 人 的最终 目标 是 建 为己任 , 鼓励立 志成 才、 鼓励成名 成 家、 鼓励建功 立业 , 使人才 涌流 。 立“ 每个人 的自 由发展是一 切人 的自由发展 的条件 ”的 “ 联合体 ” 。 2 、 全 面贯彻 党的教 育方针 中 国共产 党 以马 克思 列 宁主义 、 毛 泽东 思 想 、 邓 小 平理 论和 “ 三个 坚 定中 国特色 社会 主义 的道路 自信 、 理 论 自信 、 制度 自信 , 是 当 代表 ”重 要 思想 和科 学发 展观 作 为 自己 的行动 指 南 。不 断 满足 人 代 中国高 校思想 政治 教育工 作的根 本方 向 , 加 强社会 主义 核心价 值 民群 众 的新 要求 和新 愿 望 , 不 断提 高立 党 为公 、 执 政为 民的 水平 和 体 系建设 , 用“ 中 国梦 ” 的共 同信念 教书育 人 , 激励 大学生 立志图 强 , 绩效, 是时 代赋 予 我们 党的 政治 责任 , 又是 人 民群 众 向我们 党提 出 成 才报 国 。青年 是祖 国的 未来 , 是 民族 的希 望 , 也是 我们 党 的未 来 的 政治先进 性的 时代 诉求 。“ 中 国梦 ” 的提 出体现 了党的基本理 论 , 和希 冀所在 。 基 本路线 , 基 本纲领 , 基本 经验 的与时 俱进 。“ 中 国梦 ”不 是一般 意 我 们 要全 面贯 彻 党的 教育 方针 , 坚 持社 会 主义 办学 方 向 , 一 要 义 上的梦 想 , 而是 中华民族 万众 一心 、 努 力奋 斗的 共同理 想 , 具有 凝 加 强理 想 信 念和 道 德教 育 , 鼓 励 学生 立 志成 才 、 成 名 成 家、 建 功 立 聚 共识 、 凝聚 力量 、 凝聚人 心的 目标愿 景和表 现形 式 ; 是 基于党 的正 业 , 引导 和 教育 学生
“中国梦·我的梦”之师生共筑中国梦
“中国梦·我的梦”之师生共筑中国梦习总书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个梦想承载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愿,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这个梦想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开辟了复兴中华之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肩上的责任尤为重大。
因为我们不仅仅要承担着复兴的使命,更承担着教育传承复兴使命的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的重任。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共筑这一伟大的梦想,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德行熏染,“德”筑中国梦有人说,中职学校的学生最缺乏的不是知识的传承,而是德行的缺失。
面对这一说法,我们该怎么办?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这番话为我们指引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的确,“身教胜于言教”,我们的学生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如果引导适度,他们会成为社会的可造之材。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道德教育,使之确立好的“德行”。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我们工作的规范。
我们要把学生教育成有“德行”之人,首先必须保证我们自己的“德行”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于学生做到。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逐渐的提高自己的德行品质,为将来自己的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之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以情动人,“情”筑中国梦“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接受了老师,才能接受老师其他方面的引领。
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引领,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下面实例我采用现身说法,以情动人的方法来阐述。
我班一个学生因为是单亲家庭,经济收入不高,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刚入学就想辍学,家长做了很多工作也听不进去。
后来,我把她单独叫到了恳谈室,她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不念了,我心疼我妈,我不想让她为我四处去借钱了”。
有关中国梦教师心得体会 (2)
有关中国梦教师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育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仰和责任感。
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我们要以中国梦为目标,通过教育引领我们的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并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一、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现代化事业的进步。
中国梦的核心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教育中的中国梦教育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参与、文化传承、国家建设等重要任务。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智慧,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社会资源。
1. 教育的内涵教育的目标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智慧。
在中国梦的背景下,教育是培养民族未来的希望和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
它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积极适应变革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成为有道德、智慧、情感和创新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建设和伟大复兴发挥作用。
2. 教育的使命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需要将中国梦融入到教育工作中,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以教育思辨和精神力量为基础,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维品质。
我们需要鼓励学生探索未知的地方,迎接挑战,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师心得体会1. 提高自身素养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保证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
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潜力。
高校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校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国家走向了一个更加繁荣的发展道路。
而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了“中国梦”的存在。
所谓“中国梦”,就是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富强的期许,是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理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豪感“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是强国盛世和民族复兴的梦想。
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国家、认识民族、认识历史,营造和谐、团结的国家氛围。
这不仅有利于凝聚人心,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豪感。
当我们站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里,更应该感受到我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这时候,有一种“种植情感”的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大学生才能真正深入了解中国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感悟到中国的大好河山。
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豪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在中国,人才战略被视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之一。
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是人才战略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所需的人才。
在这种大背景下,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以新时代的视角,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创新创造,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国家栋梁。
三、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人生是一次旅行,而成长就是旅途。
大学生是青年的主体,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现实社会的组成部分。
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长情华夏的民族精神,塑造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人格,推动大学生思想觉醒和自我认知。
在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严谨的教育和有力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之浅谈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之浅谈“中国梦”的根本意义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阶段,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大学生是其理论和构建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责任,同时“中国梦”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未来发展。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中国梦”教育工作,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标签: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中国梦”的教学工作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实际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有效的“中国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知和理解“中国梦”,引导学生找到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推动我国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梦”教学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有效的价值观。
第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产生错误的观念,而“中国梦”教学工作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第三,促使学生形成完善的、有效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为解决未来的就业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1]。
2.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信心第一,在大学生中进行有效的“中国梦”教学工作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理念,依据科学发展观有效开展教学工作,促使大学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做好每一件事,实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第二,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促使高校的“中国梦”教学工作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
3.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一,“中国梦”教学工作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具有重大影响力。
第二,“中国梦”教育可以促使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得到完善,提升学生对民族和文化的认知。
从一名高校教师角度感悟中国梦”
从一名高校教师角度感悟"中国梦”作者:侯志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1期关键词“中国梦”;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1梁启超先生在中国水深火热之时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于是中国觉醒了,一路走来有血有泪。
曾经,我们站在角落里偷偷羡慕美国人的“美国梦”。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站在这里扬眉吐气的谈起我们的中国梦。
志存高远而当脚踏实地。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在这一方教室,在这三尺讲台,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梦想,也点亮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者,医人之灵魂,师者得才而教之,得良才而造之,得贤才而育之,则翘首可望黎明之曙光。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梦想自然离不开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
“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
“中国梦”有大有小,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
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回首中华民族经历的百年沧桑巨变,总书记将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别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精辟表达。
这三句气势磅礴而富有诗意的概括,引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
; “雄关漫道真如铁”。
近代以后,遭受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在历经艰难险阻的中华儿女的不断奋起抗争下,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抛洒热血,鞠躬尽瘁,探索奋斗,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中国梦”从此充满希望,光明无限。
“人间正道是沧桑”。
现今的中国,是一条腾飞中的巨龙。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紧紧联系人民、依靠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历经多少荆棘、多少曲折,多少灾难、多少奋斗,终于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梦结合教师工作总结
中国梦结合教师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努力将中国梦与教师工作相结合,为实现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国家的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下是我个人的工作总结:
1. 牢固树立中国梦的理念: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中国梦的价值观和目标融入到知识传授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国家观。
2. 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启发讨论、爱国主题活动等方式,我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倡导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中国梦的核心之一是创新。
作为老师,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思考、善于质疑,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我组织了各类班级活动,包括团队拓展、班级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5. 关注学生成长发展: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个体的成长和进步。
作为教师,我注重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总之,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积极倡导中国梦理念,将其与教师工作相结合。
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关注学生成长发展,我希望为实现中国梦,为培养有国家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青年一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梦”的内涵提出了全新的解读。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应用“中国梦”的思想?一、宏观意义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家意识。
宣扬“中国梦”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并热爱这个伟大的祖国。
2.唤醒自信力量,增强自信心态。
社会发展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
在具备强大的优势和潜力的前提下,全民可以在自防卫,自尊尊严和快乐生活等多个领域都要有自信心态。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通过多角度地宣扬“中国梦”理念,谈论中国历史上的骄人业绩,弘扬中国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梦”理念的强大力量,唤醒他们自信力量。
3.增强服务意识,投身社会事业。
通过“中国梦”理念的彰显,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投身社会事业的意愿。
通过思政教育的理论学习,结合实际行动,在校园中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有益的公共事业,树立身为学生的社会形象,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微观意义1.塑造人才培养目标,规划人生价值“中国梦”是指每位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亿万人民的贡献和努力。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通过“中国梦”的彰显,可以规划人生的价值观和人才培养目标。
学生们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应该对未来的人生构建清晰的目标,并且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尽自己所能为中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提高自身素质,培育贡献意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中国梦”思想被灌输到学生的心中,有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和贡献意识的培育。
社会需要的是一批懂得感恩、服务社会、创造价值并热爱祖国的人才。
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思政课的教育下,应该更加感知“中国梦”的巨大价值和意义,提高自身素质,并认识到自己应该为中华之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梦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高校师生对中国梦教育的认同情况如何?高校教育与中国梦的融合程度到底如何?高校教育的使命与中国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高校学术界对中国梦教育的看法又是怎样的?高校教育又应该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梦?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通过对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展开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导高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实现中国梦的目标。
中关于中国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现实背景之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通过调查分析高校师生对中国梦教育的认同情况,探讨高校教育与中国梦的融合程度,探讨高校教育的使命与中国梦的关系,了解高校学术界对中国梦教育的看法,进而探讨高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旨在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指出加强高校教育与中国梦的融合的必要性,并提出高校教育应该更好地服务于实现中国梦的目标的建议,为促进高校教育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高校师生对中国梦教育的认同情况高校师生对中国梦教育的认同情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察。
一些高校师生对中国梦教育持积极认同态度,他们认为中国梦是一个激励人们奋斗的目标,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
这些人认为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中国梦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有一部分高校师生对中国梦教育存在一定的疑虑和质疑。
他们认为中国梦过于理想化和抽象,与高校教育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不够契合,容易引发教育教学的功利化和形式化。
试论高等教育的中国梦
试论高等教育的中国梦【摘要】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意义不仅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随着中国梦的提出,高等教育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和责任。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升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未来,高等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努力实现中国梦愿景,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实现高等教育的中国梦愿景。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国梦、发展意义、现状、挑战、改革、创新、国际化、质量提升、人才培养、重要性、愿景、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意义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意义是多方面的。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高等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高等教育也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可以为国家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实力。
高等教育还是推动科研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平台。
在高等教育机构内进行科研工作,可以为国家带来创新成果和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国家繁荣和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中国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其实现需要教育的支持和推动。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高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平台。
通过高等教育的教育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人心、凝聚力量。
高等教育与中国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梦教育作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教育理应与时俱进,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到教学、科研和管理之中,培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对于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内涵、实施方式、挑战与问题、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性评估,对于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校教育需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他们对中国梦的认同和实践意识,培养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能力。
在高校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同差异,如何提高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度,成为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既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也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度,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议题。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和领导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国家发展和未来愿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通过研究高校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情况,可以了解青年一代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态度和观念,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传承。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表达和理想追求,中国梦旨在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过研究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情况,可以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增强国家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传播力,推动国家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研究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青年群体的观念和态度,促进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承,更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内涵高校中国梦教育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中国梦是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梦。
中国梦不仅仅是政治口号,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培养未来中华民族接班人的重要地方,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与中国梦的认同问题尤为重要。
高校的中国梦教育,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中要深入贯彻中国梦的精神和价值观。
中国梦的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高校要全面贯彻这些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努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也包括了高校师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在中国梦的教育中,高校应当引导学生对中国梦进行理性思考,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认同中国梦的精神和理念。
高校师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仅是高校中国梦教育认同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直接关系到高校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还包括高校教育实践与中国梦的密切联系。
高校教育实践是高校进行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同时也是考核高校中国梦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
高校教育实践与中国梦的认同问题,就是要求高校教育实践活动紧密围绕中国梦的目标和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
面对这些认同问题,高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度和实效性。
高校要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价值,形成对中国梦的深刻认同。
高校教师要深入研究中国梦的理论,深刻领会中国梦的内涵和价值,使中国梦的理念与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紧密结合,使中国梦成为指导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高校师生要树立正确的中国梦认同观,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伟大意义,树立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要深化中国梦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试论高等教育的中国梦
试论高等教育的中国梦【摘要】本文探讨了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介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指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至关重要。
接着分析了中国梦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在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中国梦途径和建议,强调了高等教育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讨论,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在中国梦实现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国梦、发展历程、影响、现代化建设、国际交流、质量提升、实现途径、建议、重要性。
1. 引言1.1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关键力量。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不仅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更是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高等教育可以提升人才素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国家繁荣。
高等教育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可以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1.2 中国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平台,与中国梦息息相关。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等教育是培养这些人才的主要途径。
通过高等教育,能够为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推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复兴。
高等教育与中国梦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加强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加强高等教育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中国梦,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理念,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教育领域中,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中国梦融入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同观念。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问题上,有人持积极态度,认为高校中国梦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也有人持质疑态度,认为高校中国梦教育容易引发学生的认同困惑,甚至导致盲目追随和民族主义情绪的滋生。
对于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高校中国梦教育所带来的认同感应该得到肯定。
中国梦理念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高度契合。
在教育实践中,高校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同观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主题活动、培养志愿者队伍等方式,高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同观念。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认同国家的使命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在进行中国梦教育时需要避免盲目性和单一性。
中国梦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将他们灌输所谓的“正确”观念。
高校应该以开放、民主的态度对待中国梦教育,允许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中国梦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思考和多元化观点。
高校也应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认同观念,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者机械接受。
高校中国梦教育也需要加强实践性教育的培养。
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梦与自身的关系。
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梦的具体实践路径,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中国梦”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和愿景,它既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中国梦”与大学生成长方向的契合“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深刻内涵,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主人公,他们的成长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要引导大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真正做到心中有“中国梦”,也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使命,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梦”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
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科学思维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中国梦”出发,可以引导大学生了解国家技术、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认识到科学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过程,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中国梦”不仅涉及到国内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目标和愿景。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力量,引导大学生了解和了解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增强国家发展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意识,锤炼科学精神,拓展国际视野,实现大学生成长和民族复兴的有机结合。
建议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中国梦”教育的实施,面向大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为青年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思想动力。
试论高等教育的中国梦
试论高等教育的中国梦引言中国梦是近年来中国提倡的理念,强调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各个领域逐渐有了深入的应用和探讨。
其中,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重要途径,也应当与中国梦紧密联系。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中国梦,从高等教育的意义、目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高等教育的意义高等教育作为国家重要的知识产出和人才培养基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等教育的意义,首先在于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人文素养高等人才,为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促进人民幸福作出贡献。
其次,在于提高国家的文化层次和公民素质,并在国际舞台上提升国家的形象和地位。
因此,在中国梦中,高等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不断地发展创新,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和人民服务。
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有多重目的,其中只有在明确了高等教育的目的之后,才能把握高等教育的方向和发展。
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人文素养高等人才,为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促进人民幸福作出贡献。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还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高等教育应该是提供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能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不断发展的阶段。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制定了多项相关政策以加强高等教育的建设。
从早期的“教育条件落后”的落后状况,到1998年和2003年对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再到现在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局面。
而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品质之一,未来也应当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提升中国的教育水平。
高等教育的现状高等教育的现状既包括宏观方面,也包括微观方面。
宏观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资金投入也逐步增多。
但在微观方面,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问题
第一,高校积极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根,是中国梦的基础。
在高校中国梦教育中,高校积极传承中华文化,以期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教育中去,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在中国梦教育中,高校也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高校将中华文化的历史和传统推广到学生的身边,让学生们爱上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促进人文关怀与人格塑造。
第二,高校鼓励学生成为爱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
高校教育以鼓励学生成长为爱国主义者为目标,通过教育和实践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国家地位、职责和使命,引导他们爱国、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国家意识,并通过学习优秀人物事迹,激发学生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在高校中国梦教育中,高校注重引导学生成长为爱国主义者,鼓励他们自觉地为实现“实力强国”的目标而奋斗,为国家的现代化、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高校推动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中国梦实现的强大动力。
在高校中国梦教育中,高校致力于推动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除了知识学习外,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更多年轻人追梦的热情和激情。
总之,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体现在高校教育中注重传承中华文化、鼓励学生成为爱国主义者和推动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
高校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品质,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使之成为中国梦的更多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信 ,教学会更加得心 印手,师生关系会更
加 和谐 融 洽 。
“ 以 团结 互 助 为 荣 、以 损 人 利 己 为 耻 , 以艰 苦 奋 斗 为 荣 、以 骄 奢 淫 逸 为 耻 。 ”是 对 “ 仁 ”的阐述。万世师表孑 L 子把 “ 仁 ”作 为
的缘 由 。
1 . 3仁
养、文化传 承、服务社 会与创新 的重任 , 高
教 师 年 龄相 仿 。 若 以正 面 的 “ 义 ”与学 生 相处 ,
校教师和 学生在 实现 “ 中国梦”的过程 中担 当者 重要 的 角 色。全 面 建成 国 家富 强 、民 主 、
幸 福 社 会 主 义现 代 化 国 家需 要 每 个 中 华儿 女
终 造 成 对 他 人 对 自己 的 一 生 的伤 害 ;在 学 习 衍生出来的。礼讲究礼制 、礼仪、礼貌。 “ 君 之 表 率 ,用 自己 的 实 际 行 动 来 影 响 学 生 ,让 中 ,不真实客观 的反应 自己的学 习情 况 ,上 子无物而 不在礼矣”。当代社会 的礼 ,则要 他们 在潜移默化 中受到感染 ,养成 良好的行 课 在课堂上玩手 机,聊 天,睡觉等现象 比 比 求我们应当有四个原则:尊重 、遵守 、适度 、 为 习惯 ,学 会 做人 。 皆是。平时课堂 中不认 真学习 ,考试 时带 小 自律 。 礼 在 发 展 过 程 中 涉 及 到 生 活 的各 个 方 教师在 E t 常 生 活 中 自当 孝敬 自己 的父 母 , 抄, 查 手 机 、交 头接 耳 等 现象 自然 屡禁 不 止 ; 面 。 主要 包 括孝 、诚 、仁 、义 。 孝敬长辈 。 每个人都是从小孩到老人的过程。 随之而来 的毕业也 不能从容面对 ,又妄 图通
1 礼
“ 9 0后”大学生的诚信主要包括经济诚 信 、恋爱诚信 、 学业诚信和就业诚信等方面。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 ,父母 不再在身边管束 自 己 ,学费和生活费 完全 由 自己掌控 ,由此 便 出现少部分学生使 用各 种借 口骗取父母 的信 任 ,获得更多 的生 活费用,将 多余 的钱用 于 玩游 戏 、 赌博 等 不 恰 当课 余 生 活上 , 影 响 学业 ; 大 学 生 已是 成 年 人 ,应 当 懂 得 对 自 己 的行 为 负责任 ,而在恋爱 生活中,有的学生不讲 恋 爱道德 ,不懂恋爱 底线 ,欺骗他人感 情,最
无 礼何 以正 身 ?无 师 , 吾 安 知 礼 为是 也 ? ”。
和平的达成赋予正面力量。在现代社会 中 “ 敬
业 奉 献 ”是 “ 仁 ” 的具体 表 现 形式 。
1 . 4义
女 ,子女必须孝敬 父母 ,这是 儿女们应该尽 到的责任 。家家有 老人 ,人人都会老 ,人人
都 敬 老 ,社 会 才 会 更 加 美 好 。 大 学 生 只有 懂
教师是礼仪的化身 , 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礼, 是用来端正身心 的; 教师, 是用来端正礼法的。
“ 以热 爱祖 国为荣 、以危 害祖 国为耻 ,
得尊老爱老 ,有 了家的信仰 ,在学习上才会
正 真用 心 ,学 习才会 有 了动 力 ,有 了 兴趣 。
没有礼 ,用什么来修 正 自己的行为?没有 老 以 服 务 人 民为 荣 、以 背 离 人 民 为 耻 ,以遵 纪 师 ,学生怎么知 道礼 是怎么样 的呢? 因为懂 守 法为荣 、以违法乱 纪为耻 ,”是对 “ 义” 礼 、守礼 ,师生之间才 能将 中华五千年 的文 明传承及 发扬 光大。当下 “ 中 国梦” 的实现 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通 过 述 “ 礼 ” 的 内涵 及 教 师 如 何 传 礼 , 学 生 如 何 守礼 ,期 望 中 国 早 日 实现 伟 大 的复 兴
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 。 仁, l l p -个人也。  ̄ 在社会 关系的产生 中, “ 我 为 人 人 ,人 人 为
“ 礼者 、 所以正身也;师者 , 所以正礼也。
3大学生与 “ 礼” 我 国 大 学 生 思 想 道 德 教 育 随 着 社 会 的 进 步正 发 生 着 翻 天覆 地 的变 化 , 从 最 初 的 政治 教
育向政治教 育、思 想教育 、心理教育 、生态 4 2 1 ” 我 。我害人人 ,人人必将害我 。”有了 “ 仁”, 教 育 、道 德 教 育 、等 多 个 领 域 扩 展 。 “ 之梦。 人 与 人 ,人 与 自然才 会 和谐 相 处 、互 惠共 存 。 模 式下 ( 4个 老 人 ,2个 家 长 , 1 个 孩 子 )成 构建 长 的 “ 9 O 后 ”的学 生 从 小备 受 溺 爱 。对 老人 , 【 关键词 】中国梦;礼;孝;诚;仁;义 仁爱 思想 在现代社会 中主要体 现在为 “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 提 供 文 化 资 源 , 为世 界 对 父 母 的 尊 重 孝 敬 意 识 淡 薄 。 父 母 生 养 了 子
的阐述。《 公 民道德实施纲要 》中 “ 爱国守法” 可视 为 “ 义 ”德 在 今 天 的继 承 。爱 国 主 义 的
“ 义 ”则 是 指 引 我 们 热 爱 祖 国 的 大 好 河 山 、 热 爱 骨 肉 同胞 、 热爱 五 千 年 的灿 烂 文化 。“ 义”
在 市 场 经 济 、西 方 不 良 思 想 及 国 际环 境 是 中 华 儿 女 对 家 园 、对 种 族 、对 文 化 的 归 属 的冲击下经济 和现实利益在人们的心 中比重 感 与 荣誉 感 的统一 。师 生 之 间更 应 当用 “ 义” 越来越大 ,为获得更 高的经济 和现 实利益 , 来 共 同承担 起 这份 “ 爱 国 主义 ” 。 社 会 开 始 出 现 道 德 滑 坡 , 良心 泯 。八 荣 八 耻 2教 师与 “ 礼” 则是对传统礼仪 的现代表述。礼的 中心是社 孔子说过 “ 其身正 ,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 会 关 系 ,所 有 的社 会 结 构 都 是 从 礼 这 里 出 发 虽令 不从 。”这就要 求教师应该处处 为学生
浅谈 “ 中国梦 ’ ’与高校 师生
6 1 8 0 0 0 四川 工程 职 业技 术 学院 四川 德 阳 罗 敏 李 斌 张峻峰 李 勇萍
【 摘
8 — 2 2岁 ,与 许 多 年 轻 要】 高校担 负着科 学研 究人才培 究 其 根 本 ,诚 信 的 缺 失 是 导 致 这 种 社 会 现 象 感 。 高 校 学 生 大 多 在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