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抗真菌药

合集下载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

(!")*%+,
抗真菌药总的来说可分为 特异性的和非特异性的 %一般
首都医药
!""# 年第 $! 期
!
博 士 课 堂
甲基过程! 导致麦角甾醇合成 中间物羊毛甾醇累积! 从而破 坏真菌胞质膜的完整性 " 棘 白 菌 素 类 #$ 为 真 菌 细 胞壁合成抑制剂% 真菌细胞壁 主 要 以 ! ! & "! #’ ! 葡 聚 糖 ( 等成分组成! 它在维持细胞的 生长和生理功能方面起到重要 作用% 棘白菌素类各成员药物 的作用环节又不完全相同! 例 如 卡 泊 芬 净 和 阿 尼 芬 净 是 !! &"! #’ ! 葡 聚 糖 合 成 酶 的 非 竞 争性抑制剂) 尼可霉素是几丁 质合成酶抑制剂) 而帕地霉素 则为甘露聚糖 ! 蛋白 复 合 物 抑 制 剂% 加有一定量的脱氧胆酸钠 & ;<= ’ 以 助 溶 ! 供 静 脉 滴 注 用% 为了减少两性霉素 $ 对肾 的毒性! 并由于其两性的特性! 现已研制了 # 种含脂类的两性 霉素 $ 制剂, 两性霉素 $ 胶质 分 散 体 & 9/-8.*,+:1:3 $ 1.74 增加! 使多种小分子物质外漏 而致死" 此外还可能造成对 真 菌细胞的氧化性损伤 " -耐药性. 体外实验曾发 现对两性霉素 $ 耐药的突变株 其麦角固醇为某些前体固醇类 所取代" 但是! 在治疗期间明 显的 两 性 霉 素 $ 耐 药 性 很 少 见 " 因而认为两性霉素 $ 的耐药性 原因可能是由于它不能透入某 些耐药株的真菌细胞壁所致 " -药动学. 所有两性霉素
抗菌药# 如碘酊! 土槿皮酊! 水杨酸! 苯甲酸大蒜! 十一烯 酸等可作为外用的治疗的药物& 两大类$ 前者按其化学结构可 分 为 & 类 % 见 附 表 #& # 其 作 用 机制和应用也有所不同 "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本药与具有肾组织损伤作用的药物(如 氨基糖苷类、抗肿瘤药物、卷曲霉素、 多黏菌素类、万古霉素等)合用可增强 肾毒性; 本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低钾血症发 生率增高; 本药所诱发的低钾血症可增强强心苷类 药物的毒性,加强神经肌肉阻断药的作 用; 尿液碱化药可增加本药的排出,并可防 止或缓解肾小管酸中毒。
伊曲康唑 Itraconazole 抗菌谱

广谱抗真菌药。 在目前唑类药物中抗真菌作用最强。 可抗大部分浅部和深部真菌。对皮肤癣 菌(毛癣菌、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 酵母菌(新型隐球菌、念珠菌、糠秕孢子 菌)、曲霉菌、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 子菌、某些镰刀菌、分枝孢子菌、皮炎 芽生菌等具有高度抗菌活性。




吸收:口服易吸收。油脂食物或微粒 剂型可促进其吸收。 分布:体内分布广泛,皮肤、脂肪、 毛发、指甲等组织的药物含量较高。 本药对病变组织的亲合力较大。 代谢与排泄:主要在肝代谢灭活,用 药后5日约50%的药物(其中大部分 为代谢物)从尿中排出。 t1/2约为24 h。
灰黄霉素Griseofulvin 临床应用
酮康唑 Ketoconazole 体内过程



口服生物利用度与胃酸有关。酸性环境有 利于本药吸收。 吸收后分布广泛,8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 合,15%与红细胞结合,约1%呈游离型 ,脑脊液药物浓度低。 主要在肝内经微粒体酶代谢,大部分由胆 汁排泄。本药对人细胞色素P450影响较大 ,因此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较多。 t1/2随剂量增加而延长,一般剂量约为6.5 ~9 h。

灰黄霉素Griseofulvin 抗菌作用



Griseofulvin化学结构类似鸟嘌呤, 竞争性抑制鸟嘌呤代谢,干扰敏感 菌DNA合成和有丝分裂。 本药对各种浅部皮肤癣菌(包括小 孢子癣菌、毛癣菌、表皮癣菌)均 有抑制作用,为抑菌剂。 对深部真菌和细菌无效。

七类抗真菌药的作用适应证及用法

七类抗真菌药的作用适应证及用法

七类抗真菌药的作用、适应证及用法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中浅部真菌病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主要由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角质层、毛发和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包括头癣、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

而系统性真菌病多由条件致病菌引发,如曲霉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等,易累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本文主要介绍常用的唑类、烯丙胺类、抗生素、棘白菌素类、吗啉类、吡啶酮类这七类抗真菌药的作用、适应证、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唑类唑类抗真菌药是皮肤癣菌病的主要治疗之一,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抗真菌药。

主要通过抑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阻止真菌细胞膜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合成,引起细胞渗透性紊乱而导致细胞死亡。

适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及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目前,唑类抗真菌药主要分为咪唑类和三唑类。

其中,咪唑类由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全身给药不良反应较多,主要用作外用药,包括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等,一般每日外用1-2次,疗程2-4周。

而三唑类具有较好的药物动力学特点,且半衰期较长、肝肾毒性更低,现在更为常用,主要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二、烯丙胺类烯丙胺类抗真菌药主要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导致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受阻,从而引起细胞死亡。

本类药物的特点在于其抗菌菌谱广泛、抗真菌能力强、不良反应小,主要用于治疗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等皮肤癣菌病。

口服烯丙胺类抗真菌药有特比萘芬,外用药有特比萘芬、布替萘芬、萘替芬。

其中,特比萘芬较为常用,一般每日外用一次,疗程1-2周,如有严重、大面积感染需要考虑口服用药,成人一般每日1次口服250mg。

值得注意的是,特比萘芬可竞争性地抑制细胞色素(CY)P450同工酶。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均由CYP450 2D6代谢,如与特比萘芬联合使用可能受影响,建议调整联合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或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

琼脂扩散法
培养基制备
基本培养基为MH琼脂,其中加入2%葡萄糖和亚甲基兰 (0.5μg/mL)。调整pH值至7.2~7.4(室温下)。高压灭菌后分装入 平皿,室温下冷却凝固后,37℃温箱中干燥10~30min,以去除平皿 表面水蒸气。 培养基平皿可在2~8 ℃冰箱保存一周。如采用塑料袋包裹可适 当延长。 使用前,应抽取同一批次平皿置于30~35℃孵箱中24小时,以确

4%琼脂:
40g 琼脂,溶于1000mL蒸馏水中,高压灭菌15min,备用。
琼脂稀释法
菌液的制备
受试菌在SDA中35℃ 培养24小时(念珠菌属)或48小时 (新生隐球菌)
取直径约5mm菌落,混悬于5mL灭菌的生理盐水中,涡
旋混匀15秒,采用分光光度计在530nm处,调整菌悬液至0.5 个麦氏单位浊度,相当于1×106~5×106/mL,作为菌液的 工作液。
试管液基稀释法
实验步骤:

(NCCLS-M27A)
取无菌的15mm×100mm试管进行实验 在试管中依次加入0.1mL倍比稀释的不同浓度药物工作液。 依次在试管中加入0.9mL菌工作液,混匀。注意整个过程需在 15min内完成。 实验过程中,设置空白对照和生长对照。同时进行质控菌株平行试 验,进行质量控制。 将试管置于35 ℃培养46~50h观察结果。对于新生隐球菌,培养时 间应延长至70~74h。
3. 将培养板置于35 ℃孵育48小时(新生隐球菌为72小时)后读取结果。
微量液体稀释法
结果判读
观察前,可轻轻震摇药敏板,使终点判读更容易。如果出现菌膜沉 淀,须进行吹打、涡旋或其他方法混匀后,在进行结果判读。
结果判读以生长对照孔作为标准,将生长情况进行评分: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

伊曲康唑(1)
胶囊:口服吸收差(约37%),蛋白结合率99.8%,
T1/2 15-20h 主要在肝内代谢(P4503A4),尿排出原形药<1%,CSF 内浓度低 口服液:以羟丙基环糊精为助溶剂,10mg/ml,环糊 精口服后少量吸收,经肾小球滤过排出,与胶囊剂不 可相互换用 口服吸收55%,Tmax5h,Cmax 127ug/ml, t1/2 20h 注射液:以环糊精助溶,静滴时需溶于0.9%NS液, 不可用葡萄糖液,静滴时须新鲜配制,滴1h
2000
两性霉素B 脂质体
抗真菌药物分类
分类 抗真菌 抗生素 多烯类 咪唑类 第一代 第二代 代表性药物 中文名 外文名 Amphotericin B 及 两性霉素B及衍 ABLC、ABCD、L-AmB 生物 咪康唑 酮康唑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普沙康唑 拉夫康唑 氟胞嘧啶 特比萘芬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阿尼芬净 Miconazole Ketoconazole Fluconazole Itraconazole Voriconazole posaconazole ravuconazole Flucytosine Terbinafine Caspofungin Micafungin Anidulafungin
1 (动物) 无数据 0.06 (动 无数据 物) 极少 极少 <1.4% 1%
无数据
无数据
0.5~0.9 极少 80% 1%
肝脏代谢
大部分

大部分
大部分
肝脏代谢方式
CYP450酶 (CYP2C19/ 无 CYP3A4/ CYP2C9)
CYP450酶 (CYP3A4)
大部分 儿茶酚胺氧位 甲基转移酶 (COMT) N-乙酰化 硫酸酯酶 水解 CYP450酶 水解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

为广谱抗真菌药,对浅表真菌及某些深部真 菌均有抗菌作用。 口服吸收差,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效果不如 amphotericin B。 静脉给药不良反应重多。 因此本药仅局部用于治疗浅部真菌病和皮肤、 黏膜念珠菌感染。


为广谱抗真菌药。


口服吸收差,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
在肝代谢灭活,t1/2为20~24 h。
有时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月经紊乱、 男性乳房增大、性欲减退和肝损伤等。 动物实验表明本药有致畸作用。

降低胃液酸度的药物(如胃酸中和药、H2 受体阻断药、H+泵抑制药)减少酮康唑吸 收。 利福平、异烟肼、苯妥英钠等肝药酶诱导 药可加速本药代谢。 酮康唑对肝药酶(CYP3A4)具有抑制作 用,可抑制华法令、咪唑安定、三唑仑、 环孢霉素A、苯妥英钠等的代谢。
局部应用:皮肤、黏膜真菌感染,疗效优于 克霉唑和制霉菌素 口服应用:轻度食管真菌感染。 静脉注射:作为amphotericin B无效或不能 耐受时的替代药,用于治疗多种深部真菌感。 鞘内给药:可用于治疗真菌性脑膜炎。

全身用药不良反应较多,可引起恶心、 呕吐、腹泻、头晕、皮疹、贫血、血 小板减少等。 静脉注射可引起畏寒、发热、心律不 齐、血栓性静脉炎等。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B 制霉菌素 Nystatin 三唑类 氟康唑 Fluconazole 伊曲康唑 Itraconazole 咪唑类 酮康唑 Ketoconazole 咪康唑 Miconazole 克霉唑 Clotrimazole 丙烯类 特比萘芬 Terbinafine
咪 唑 类
1.抗菌谱广,对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均有效。
2.抗菌机制相同。
3.真菌对唑类抗真菌药很少产生耐药性。 4.在肝代谢,抑制人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其结 果有二:干扰肾上腺激素和性腺激素的生物合成, 因而用药者可出现男子乳腺发育、妇女不孕、月 经异常等;影响其他药物代谢。 5.不良反应相同:轻微胃肠不适、肝功异常、影响其 他药物和(或)体内甾醇类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概述及分类]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感染两类。

前者常由各种癣菌引起,主要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发病率高,治疗药物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或局部应用的咪康唑和克霉唑。

深部感染常由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引起,主要侵犯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发病率虽低,但危害性大,常可危及生命,治疗药物有两性霉素B及咪唑类抗真菌药等。

抗真菌药物是指具有抑制或杀死真菌生长或繁殖的药物。

[主要品种]两性霉素B、酮康唑、灰黄霉素、特比萘芬、氟胞嘧啶等。

[不良反应]贫血、过敏反应(皮疹)、发热、头痛等。

[临床应用]真菌感染。

[病例]抗真菌药联合小量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治疗脓癣86例脓癣为皮肤癣菌特别是亲动物的皮肤癣菌所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

临床特点为头皮瘙痒明显,毛囊性脓疱此起彼伏,单一抗真菌治疗效果欠佳。

我科用抗真菌药联合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治疗脓癣86例,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确诊为脓癣患者86例,入选病例均排除全身重症疾患。

男48例,女38例,其中2~13岁71例,14~15岁3例,50~67岁12例,病程2个月~1年,全部真菌镜检阳性,68例作真菌培养,其中犬小孢子菌36株,石膏样小孢子菌25株、紫色毛癣菌5株,断发毛癣菌2株。

1.2 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首选灰黄霉素,按15~25mg /(kg/d)计算,每日3次,餐中服用,共4周,个别肝功能异常者,给予伊曲康唑,按3~5mg /(kg/d)计算。

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和短期小量地塞米松或泼尼松。

头孢曲松钠:成人1g/d,儿童按20~30mg /(kg/d);地塞米松:成人2~5mg/d,儿童按0.04~0.05mg /(kg/d);泼尼松:成人15~30mg/d,儿童按0.3~0.4mg /(kg/d),疗程5天。

头孢曲松和地塞米松可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静脉注射。

对照组40例:口服抗真菌药同治疗组。

两组同时外用2%酮康唑洗剂洗头,每天1次,每周剃头1次,连续2个月。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2012版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2012版
0.4mg

用5%GS稀释后缓慢注射,首剂0.4~0.6mg,以后每2~4小
时可再给0.2~0.4mg,总量1~1.6mg。
114
毒毛花苷K
(四)抗高血压药
115
卡托普利片
25mg*100片

25mg.tid
116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2.5mg*48片

5~10mg.qd
117
硝普钠
118
25%硫酸镁注射液
用5~6天; 2.术后防感染:总量1.6g,一日1次或分2次。
替硝唑片
0.5g*8片

1.0g.qd
59
左旋咪唑
60
青蒿素类药物
(二)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61
甲硝唑注射液
0.5g

1.成人:首次15mg/kg(70kg为1g),维持量7.5mg/kg,每6~8小时一次。
2.小儿:厌氧菌感染的剂量同成人。

75mg.bid
78
吲哚美辛
79
安乃近
80
布洛芬
81
复方氨酚烷胺颗粒
12袋

1袋.bid
82
去痛片
83
小儿氨酚黄那敏
84
吲哚美辛
(三)抗痛风药
85
别嘌醇
86
秋水仙碱
五、神经系统用药
(一)抗帕金森病药
87
金刚烷胺
88
苯海索
(二)抗重症肌无力药
56
新斯的明
(三)抗癫痫药
89
卡马西平片
0.1*100片

94
地西泮片
2.5mg

12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特效药便宜又好用

12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特效药便宜又好用

12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特效药便宜又好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护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市面上出售的护肤品种类繁多,但如果你想要真正治愈你的皮肤疾病,你需要知道哪些特效药物能够帮助你。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一些特效药物,它们的价格实惠,而且在治疗12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方面非常有效。

1. 氧化锌软膏氧化锌软膏是一种顺应性良好的药膏,适用于各种程度的轻微烧伤和日晒引起的皮肤刺激。

氧化锌软膏能够缓解皮肤炎症和痒感,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价格便宜,多数药店都有售。

2. 酒石酸异丁托品乳膏酒石酸异丁托品乳膏是治疗湿疹和皮肤过敏最常用的药膏之一。

它可以抑制皮肤病变区域的炎症和瘙痒,从而缓解皮疹和皮肤发红。

售价便宜且容易获得。

3. 氯雷他定片氯雷他定片是一种抗过敏药物,通常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或过敏性疾病。

它能够缓解被过敏物质刺激后形成的瘙痒和荨麻疹严重程度,价格也比较实惠。

4. 丙硫氧嘧啶软膏丙硫氧嘧啶软膏是一种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皮肤疣、足癣等真菌感染疾病。

它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一般用于严重感染的治疗。

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是仍然是很受欢迎的皮肤疾病治疗药物。

5. 酊剂苯甲酸钠乳膏酊剂苯甲酸钠乳膏是用于治疗痤疮(青春痘)和黑头粉刺的治疗药物。

它可以抑制痤疮区域的脂腺分泌,从而改善痤疮症状。

价格实惠,可在多数药店购买。

6. 萘甲唑啉软膏萘甲唑啉软膏是一种治疗脸部皮肤炎症和丘疹形成的药膏。

它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真菌作用,适用于多种皮肤疾病治疗。

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它具有良好的效果。

7. 氨苄西林软膏氨苄西林软膏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

它能快速消除皮肤感染症状,价格实惠。

8. anolockanolock是瑞士品牌,具有抑菌消炎、舒缓修护肌肤的功效。

anolock价格较为昂贵,但是具有很好的效果。

9. 阿昔洛韦乳膏阿昔洛韦乳膏是治疗单纯性疱疹的药物,它能减少疱疹的复发次数,缓解疱疹的症状。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表1,常见抗真菌药物抗菌谱比较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表2,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胃肠道反应: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表3,真菌药代动力学比较备注: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各产品说明书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

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

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

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

常见治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比较

常见治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比较
肝脏细胞色素P450 同工酶 弱代谢(亚洲人15~20%,高加索人2~3%)/强代谢
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
10%
4mg/kg
两性霉素B及三种脂质基制剂比较
名称 静滴即时毒性 肾毒性 血峰浓度 (ug/ml) 分布容积 清除 剂量(每日, mg/kg) 脱氧胆酸盐 - - 1.1(0.6mg/kg) - - 0.7-1.5 Amphotec (ABCD) 较高 较低 1.7(5mg/kg) 增加 增加 3-6 Abelcet (ABLC) 相仿 较低 3.1(5mg/kg) 增加 增加 5 AmBisome (L-AmB) 较低 较低 83(5mg/kg) 减少 减少 3 -5
菌株 白念 近平滑念 热带念 光滑念 克柔念
940 387 202 244 94
AmB
0.12 0.25 0.25 0.25 0.50
氟胞嘧啶
0.50 0.25 0.25 0.25 4.0
FLU ITR
0.25 0.5 0.50 16.0 64.0 0.03 0.06 0.06 1.0 0.25
VOR
伊曲康唑



曲霉病 念珠菌病 隐球菌病(非脑膜炎) 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暗色真 菌、孢子丝菌病等深部真菌感染-一线用药 皮肤癣菌病、花斑癣、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皮 肤粘膜念珠菌病
伏立康唑 化学结构
加入一个甲基
氟代嘧啶环 取代三唑环
氟康唑
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
优点 抗菌谱广,包括霉菌
氟康唑
药代动力学特点
亲水的羟基,80%原型肾排
• 无肝脏蓄积,组织分布广,口服不受食物pH影响
蛋白结合率12%,半衰期30hrs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自发现第一个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以来,抗真菌药物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已有各种抗真菌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这些药物对真菌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疗效、安全性、耐药性等问题的出现,现有的抗真菌药物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仍需新的高效安全抗真菌药物问世。

从目前来看,较有前途的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与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的两大类药物。

此外,像两性霉素B等抗菌活性强但不良反应严重的老药也在不断得到改进。

分类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可分为:①作用于真菌细胞膜,干扰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如唑类、丙烯胺类和吗啉类)以及损害细胞膜脂质结构及其功能的药物(如多烯类);②影响真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如卡泊芬净);③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如5-氟胞嘧啶,灰黄霉素);④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的药物(如碘化钾等)。

按抗真菌药物的结构类型的不同分为:①唑类(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益康唑、咪康唑等);②丙烯胺类(特比萘芬、萘替芬等);③吗啉类(阿莫罗芬等);④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⑤其他类(灰黄霉素、5-氟胞嘧啶、碘化钾、环吡酮胺、卡泊芬净等)。

唑类药物(azoles)这类药物有共同的N-碳置换的咪唑或三唑环,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两大类。

唑类药物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抗真菌药物,在近年来防治真菌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唑类药物的作用部位在真菌的细胞膜。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使麦角固醇合成受阻从而破坏了真菌细胞的完整性;同时使甲基化的固醇堆积,这样则改变了真菌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使其通透性发生变化,从而阻止了真菌细胞的生长繁殖。

有些唑类药物在高浓度时可直接破坏真菌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外露,发挥杀菌作用这类药物可外用治疗皮肤癣菌病、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等。

系统用药治疗严重的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等。

唑类药物中供外用的有: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等。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_魏文华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_魏文华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魏文华曲秀君胡欣张君作者单位:261011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真菌病可分为浅表性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与系统性真菌病三大类,其中最严重的真菌病为深部系统性真菌病。

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3种致病真菌是烟曲霉、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

近年由于多种原因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

另外,抗真菌药物的广泛运用,真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

现将从真菌的致病机理、抗真菌药的分类、抗真菌药的耐药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述。

1真菌的致病机理烟曲霉是真菌中研究较为清楚能产生毒性物质的真菌[2]。

通过产生一些真菌毒素抑制免疫反应或破坏局部组织。

另外,可产生多种细胞外酶以降解大分子物质,为真菌生长提供营养。

白念珠菌致病的首要条件是其黏附性[3]。

它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生成芽管并长出菌丝,从而穿透、破坏宿主细胞膜。

有些白色念珠菌能产生水解酶、脂酶及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参与白色念珠菌侵袭和破坏组织[4]。

新生隐球菌主要通过产生磷脂酶、荚膜、黑素、甘露醇、及通过分氧化酶系统等相关物质帮助菌体入侵宿主或逃避宿主细胞的防御系统[4]。

2抗真菌药的分类抗真菌药按结构可分为多烯类、唑类、核苷类、烯丙胺类、棘白菌素类等。

2.1多烯类抗真菌药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可与真菌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上的甾醇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使细胞膜上产生水溶性的孔道,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重要的细胞内容物流失而造成菌体死亡[5]。

目前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有: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 ,两者结构类似。

制霉菌素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曲霉和皮炎芽生菌等均有良好作用。

两性霉素B具有更广的抗真菌谱。

由于这两种抗真菌药毒副作用比较大,目前临床普遍使用这两种药物的相关新的剂型,例如相关脂质体剂型、胶质分散体或相关纳米制剂等。

2.2唑类抗真菌药唑类抗真菌药包括两种:咪唑类抗真菌药和三唑类抗真菌药。

唑类抗真菌药物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CYP450)依赖性的14α-去甲基酶,使细胞膜麦角固醇缺乏、14α-甲基固醇蓄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胞内重要物质丢失而使真菌死亡[6]。

2012年抗真菌药物总结

2012年抗真菌药物总结

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分类1. 吡咯类药物(azoles)⏹作用机制: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使麦角固醇合成受阻从而破坏了真菌细胞的完整性;⏹供外用: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等。

⏹供系统使用: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1.1 氟康唑fluconazole药代动力学特点⏹口服可吸收给药量80-90%,不受胃酸的影响(与伊曲康唑、酮康唑不同)。

⏹氟康唑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1~12%)。

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可达到血药浓度的50-94%,对正常和炎症脑膜均具强大穿透力。

⏹与其它唑类药物不同,氟康唑很少在体内代谢,80%以上经肾脏以原形的形式排泄。

Scr下降时需调整剂量。

⏹可经透析除去临床应用⏹1 全身性和粘膜念珠菌病(也可用于受到易致念珠菌感染因素作用的患者:预防作用)⏹隐球菌病(主要用于巩固治疗)⏹接受化疗或放疗而容易发生真菌感染的白血病病人及其他恶性肿瘤病人的预防治疗⏹相对安全、低价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轻微肠胃道症状、皮疹、头痛、头昏、剥脱性皮炎等。

20%AST升高,12-20%毛发脱落(可逆性)。

1.2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药代动力学特点⏹脂溶性,胶囊制剂生物利用度较低(55%)且受食物影响较大(非餐时给药),胃酸可促进药物吸收。

⏹伊曲康唑与环糊精复合物制成的口服混悬液和静脉注射剂,增加了伊曲康唑的溶解度,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血浆蛋白结合率99%,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为有活性代谢产物,经消化道和肾排泄。

肾功能不全者口服伊曲康唑混悬液无需调整剂量。

⏹不易被透析除去⏹伊曲康唑具有高度的亲脂性、亲角质性及药物后效应,在富含角蛋白的组织,尤其是皮肤中的浓度比血浆浓度高4倍,药物浓度在停药后可维持2~4周;甲真菌病治疗结束后,药物在趾甲、指甲中可分别保持3、6个月。

临床应用⏹曲霉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非脑膜炎)⏹组织胞浆菌、孢子丝菌病等双相真菌-一线用药⏹对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疑为系统性真菌感染时的经验性治疗尚在审批中。

最新抗真菌药

最新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抗真菌药的分类、作用和临床应 用。
2、了解抗病毒药的概况
2
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
药理作用:多烯类,广谱,对深部真菌作用强大
首选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作用机制: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使通透性增加而死亡。高浓度杀菌。 对细菌无效,对哺乳动物 RC、肾小管 上皮有毒性。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
20
金刚烷胺
金刚烷胺是美国批准的第1种抗病毒药
【药理作用】 本品能特异性地抑制甲型流感病毒, 干扰病毒进入细胞,阻止病毒核酸的释放和抑制病毒 装配,从而影响病毒的复制。
【临床应用】 本品主要用于亚洲甲型流感的防治,
对乙型流感无效。预防用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的人
达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流感治疗用药,并且可以 大大减少并发症(主要是气管与支气管炎、肺炎 、咽炎等)的发生和抗生素的使用,因而是目前 治疗流感的最常用药物之一,也是公认的抗禽流 感、甲型H1N1病毒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23
磷酸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
是强效、高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抑制 剂,主要通过干扰病毒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中释放 ,从而减少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传播。
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
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它会
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
,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流行性感
冒病毒在免疫力较弱的老人与小孩及一些免疫失
调的病人会引起较严重的症状,如肺炎或是心肺
衰竭等。
19
抗流感病毒药
流感病毒基质蛋白2离子通道抑制剂 代表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抗真菌药物比较

抗真菌药物比较
伊曲康唑是三唑类衍生物,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伊曲康唑可以破坏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扰它的合成将最终产生抗真菌作用。
伏立康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中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14α-甾醇去甲基化,从而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体外试验表明伏立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本品对念珠菌属(包括耐氟康唑的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白念珠菌耐药株)具有抗菌作用,对所有检测的曲菌属真菌有杀菌作用
肾损,输液反应,低K,血液系统毒性,消化道反应
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常规剂量
常用剂量为第一天400毫克,随后每天200毫克,隐球菌可增至400毫克,颅内隐球菌感染首剂800mg,维持400mg,每日一次(新版说明书)。
0.1~0.g/kg,维持200mg或4 mg/kg,q12h。口服应餐后或餐前至少1小时服用
首剂70mg,维持50mg,每日一次。
胃肠道反应,非常罕见严重肝毒性、罕见急性心衰
视觉障碍、皮肤反应、肝功能实验值升高、罕见心动过速
一般都是轻微的,而且极少导致停药。已报告的不良反应中包括可能由组胺介导的症状,其中包括皮疹、颜面肿胀、瘙痒、温暖感或支气管痉挛。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出现了过敏反应报告。
血液学、休克、过敏样反应、肝功能异常或黄疸、急性肾衰、高血压、心悸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
抗菌谱
念珠菌(克柔无效)、隐球菌,皮肤真菌病,指/趾甲癣,着色真菌病。对曲霉菌无效。
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毛包子菌,暗色真菌,双相真菌。对曲霉菌效果不明显。
曲霉属,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毛孢子菌,镰刀霉菌,双相真菌等。
曲霉属,念珠菌属。对隐球菌无效。本品适用于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三个月及三个月以上):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病人的可疑真菌感染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比较
➢ 经验治疗
✓ 粒减发热,免疫缺陷者化疗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二点 四十分。
抗真菌药物的发展史
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
氟康唑
卡泊芬净
伊曲康唑
酮康唑
伏立康唑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脂质体两性霉素B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二点 四十分。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6)-葡聚糖
➢ 与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合用时使两者血浓度升高,疗程中应监测两者血
浓度 ➢ 苯妥英和利福布丁为酶诱导剂,与本品同用时使本品血浓度减低,
应调整剂量 ➢ 本品不宜与延长QT间期的药物同用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二点 四十分。
Posaconazole(泊沙康唑)
➢ 为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作用机制与三唑类同 ➢ 为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属、新形隐球菌、曲霉菌、根霉菌属、皮炎芽生菌、球孢子
可口服
氟康唑 主要深部真菌 非白念、曲菌大多耐药
口,静 >80
半衰期(h) 蛋白结合率(%) CSF,穿透性(% ) 适应证
2-8 99 <10
深部、癣病
22-35 11
60-80
白念,隐脑
不良反应 动物毒性
肝毒,胃肠道,生殖系
致畸
肝(轻)胃肠道
伊曲康唑 浅部及深部真菌 对曲菌有相当作用
口(静) 36(胶囊) 55(溶液)
28d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二点 四十分。
几种抗真菌药的抗真菌作用(MIC90 mg/L)
真菌 烟曲菌(39) 镰刀菌(3) 白念珠菌(263) 球拟酵母菌(94) 克柔念珠菌(31) 热带念珠菌(34) 新形隐球菌(179) 毛孢子菌(2) 发癣菌(13) 皮炎芽生菌(22) 球孢子菌(23) 组织胞浆菌(21) 申克孢子丝菌(11)

治疗真菌感染的外用药原则

治疗真菌感染的外用药原则

治疗真菌感染的外用药原则一、咪唑类抗真菌药1、氟康唑氟康唑是较早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可口服也可静脉滴注,每日用1次,儿童剂量可用6~12mg/kg/d,成人可用400~1200mg/kg/d,有时儿童可用到19mg/kg/d,成人用到1600mg/kg/d时仍可耐受。

此药可渗入组织,由肾排出,对除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外的其他念珠菌、隐球菌及毛孢子菌等均比较敏感,但对一些丝状真菌如曲霉则不敏感。

临床曾有报告可引起肝脏的不良反应,但在治疗结束后即可恢复。

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免疫缺陷病人中用持续性插管常是诱发念珠菌菌血症的诱因,故从预防着手,应及早移除插管。

近来发现念珠菌的耐药性日益多见,所谓耐药性是指抗真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超过正常体内所需的抗菌浓度。

临床研究包括:1原来敏感的菌株变成不敏感;2所感染菌株原本耐药;3新出现的耐药菌株。

一般仅从临床治疗失败还不能说明问题,近有报告用氟康唑治疗免疫缺陷的念珠菌菌血症病人时,所用导管插管可影响其药效而与原来的MIC关系不大,但实际是近10年来临床应用得最多的咪唑类抗真菌药中,氟康唑的耐药性已不断出现,而且在短程用氟康唑时较少发生耐药,如在艾滋病病人多次应用小剂量氟康唑治疗口咽念珠菌时则很容易引起耐药。

另一类则是对氟康唑有天然耐药性的真菌,如光滑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对这类菌常需要用较大剂量进行治疗才可收效。

有人用NCCLS美国国家实验法检测氟康唑的MIC达64ug/ml时,如只用氟康唑400~600mg/d,则其疗效即差,此时如与两性霉素B合并治疗则可产生协同作用。

2、伊曲康唑目前已有口服胶囊、口服溶液和静脉注射3种剂型。

儿童可用5~7mg/kg/d,成人可用400mg/kg/d。

当应用更大剂量也可耐受,也可作为经验治疗两性霉素B治疗AFI一个疗程后的替代药,近来在我国上市的环糊精口服液可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对可口服者如艾滋病病人并发的口咽念珠菌病等非常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与无症状带毒者
•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据估计有近 十分之一人口感染乙肝病毒,人数高达1亿 人。但确切地讲,这些人并不都是肝炎患者, 这些人中仅有20%左右有肝损伤。这就是说, 有些感染肝炎病毒的人,只是肝脏中带有病 毒,却并没有明显肝损伤,没有发病,我们 称这些人为“乙肝病毒的无症状携带者”。 只有在肝炎病毒阳性同时伴有肝细胞损伤, 如转氨酶升高等指征,这才能称为乙肝病人。
怎样鉴别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 呼吸道感染?
• ( 3 )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 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 ( 4 )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 可轻可重,而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 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如果开始发热不高, 2 一3 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感 染。
怎样鉴别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 呼吸道感染?
③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幼体弱 者。典型流感1~2日后病情加重剧咳、 吐粘痰或血痰,气急发绀,可伴发心力 衰竭。双肺满布湿罗音,X线检查双肺 散在絮状或结节状阴影。
临床表现
• ④胃肠型和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除 呼吸道症状外主要以腹泻、呕吐为特征。 中毒型极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血压 下降,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流 感亦可引起心肌炎、脑炎。老幼体弱者 易并发细菌性感染。
• 其鉴别的最确切依据是病原学诊断,但 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一般需时间较 长,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怎样鉴别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 呼吸道感染?
• 因此,应注意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详 尽而确切地询问病史,全面仔细地体检, 密切观察病情,针对病情进行必要的实 验室检查等是作出正确鉴别的重要手段。 病程中出现的某些症状和体征也将为正 确鉴别提供线索。
怎样鉴别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 呼吸道感染?
• ( l )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季 节性和群体发病的特点,而细菌性呼吸道感 染,则以散发性多见,病前有无链球菌感染 或病毒性感冒的接触史,对诊断具有重要参 考价值。 ( 2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 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 染则扁桃腺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明显。若伴有 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更倾向是病毒感染。
•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而 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且母婴传播 不如乙型肝多见。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与乙型肝炎相同。戊型肝炎通过粪、口 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 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转氨酶?
• 转氨酶是个敏感指标,它的全称是“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人的肝 细胞内。肝脏损伤后,肝细胞通透性异 常,其中的转氨酶进入血液,在检测时 便可在血液发现转氨酶活性异常升高。 正常情况下,验血时转氨酸应小于35— 40U/L,如肝脏损伤严重,有时转氨 酸可高达2000U/L,这就说明肝细胞 损伤,已经引起了肝病。
抗真菌药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
浅部真菌病 头 癣 体 癣 指甲癣 灰黄霉素 制霉菌素 特比萘芬 咪 康 唑
各种癣菌
新型隐球 菌 白色念珠 菌
深部真菌病 脑膜炎 肺 炎 心内膜炎
两性霉素 咪 唑 类 三 唑 类
一、抗生素类
灰黄霉素(griseofulvin)
作用机制 渗入皮肤角质层与角蛋白结合,干 扰真菌核酸合成,阻止癣菌继续侵 入,对各类癣菌有抑制作用 给药途径 不良反应 口服有效,外用无效 多、轻,与青霉素部分交叉过敏 为肝药酶诱导剂,减弱香豆素作用
传染源
•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 性患者。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自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4周内的粪便 具有传染性,而以发病前5天至发病后1 周最强,潜伏后期及发病早期的血液中 亦存在病毒。唾液,胆汁及十指肠液亦 均有传染性。
传染源
•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的病毒 携带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 液(汗、唾液、泪乳汁、阴道分泌物等)中。 急性患者自发病前2~3个月即开始具有传 染性,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HBsAg(+) 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中凡伴有 HBeAg(+),或抗-HbcIgM(+),或DNA 聚合酶活性升高或血清中HBVDNA(+)者 均具有传染性。
• ( 5 )白细胞计数,细菌感染者一般都增 高,而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 降低。 ( 6 ) “阿司匹林试验”:对有发热症状 的上呼吸道感染者可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病毒性感染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 果,全身症状亦有改善;但细菌性感染 者服用同样剂量的阿司匹林退热效果较 差,全身症状亦无明显改善。
③ 血液系统毒性反应
④ 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
防治措施
① 先给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同时给皮质激素
② 补钾 ③ 定期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钾、心电图 ④ 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新剂型 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 两性霉素B脂质分散体 两性霉素B脂质体
制霉菌素(nystatin) 作用机制 多烯类,作用及机制同两性霉素B 对各类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阴道滴虫有抑制作用
传染源
•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 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患者 的血液及体液中。 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 和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是HDV 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戊型肝炎的 传染源是急性及亚临床型患者。以潜伏 末期和发病初期粪便的传染性最高。

传播途径
•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 中排出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苍蝇和 食物等经口感染,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 要方式,通常引起散发性发病,如水源 被污染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贝类动 物),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通过 注射或输血传播的机会很少。
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B)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多烯类,对深部真菌有强大抑制作用
首选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使通透性增加而死亡。高浓度杀菌。 对细菌无效,对哺乳动物有毒性。
临床应用
口服用于肠道真菌感染 注射用于全身真菌感染
不良反应
毒性较大
① 急性毒性反应
② 肾损害
发热高并不可怕:
• 退热治疗也不能太急,大多数患者都想马 上把体温降到正常,过量服用退热药, 出 汗过多,机体体温调节中枢紊乱,甚至出现 低温,电解质紊乱,这在临床工作中是常见 的现象。退热要缓慢进行,只要把体温控 制在高热以下,防止热惊就可以了。服用 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 充,口服退热要与物理降温措施交替使用, 特别是婴幼儿,使用物理降温更好。
氟康唑 (fluconazole) 伊曲康唑
(itraconazole)
作用机制
抑制真菌P450酶,抑制真菌细胞膜
麦角固醇合成,使通透性增加 浅部—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 深部—氟康唑 浅部、深部—伊曲康唑
临床应用
三、其他类抗真菌药
特比萘芬 (terbinafine) 作用机制 酶, 抑制麦角固醇合成 癣菌—杀菌作用 临床应用 念珠菌—抑菌 主要用于浅部真菌病 选择性抑制真菌膜的角鲨烯环化
氟胞嘧啶 (flucytosine)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转变为氟尿嘧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
干扰DNA合成。
与两性霉素B 联合用药
首选治疗隐球菌所致脑膜炎
抗病毒药
怎样鉴别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 呼吸道感染?
•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 极为相似,但药物治疗却不同。因此, 其正确的鉴别对保证合理选择药物治疗 极为重要。
食疗方法
• 5、葱蒜粥:取干净的葱白10根,切碎, 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每次 150毫升,每日2次。 • 6、葱头饮料:洋葱头1个,切碎,加鲜牛 奶250毫升,煮开,自然冷却,加适量蜂 蜜,睡前服用100毫升。
食疗方法
• 7、姜丝可乐:鲜姜丝50克,加1000毫 升可乐,煮沸,热饮,每次100毫升, 每天数次。 • 8、桔皮冰糖饮料:鲜桔皮50克,加冰 糖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不良反应
临床用途
毒性较两性霉素B更大,不能注射。
口服或局部给药 口服用于胃肠真菌病 局部用于皮肤、口腔、阴道真菌病及 阴道霉菌病
二、唑类抗真菌药
① 咪唑类(imdazole) 克霉唑 (clotrimazole) (miconazole) 酮康唑 (ketoconazole) 咪康唑
② 三唑类(triazole)
病原学及发病机理
• 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在纤毛柱状 上皮细胞复制,再侵入其它柱状上皮细 胞引起变性、坏死与脱落。病毒一般不 进入血液,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 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全身中毒症状与 白细胞减少。少数情况下,病毒也可能 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 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体弱多病者易发 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传播途径
•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①输血及血 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 ②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产道血 液,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者 约5%);③生活上的密切接触;⑷性接 触传播[如果皮肤没有破损是不会传染}。 此外,尚有经吸血昆虫(蚊,臭虫,虱等) 叮咬传播的可能性。
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
• 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流感 根据临床表现分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①典型流感:急起畏寒高热,乏力, 头痛,身痛,咽部干痛,可有鼻塞、流 涕、喷嚏、干咳、咽部可见充血,肺部 可闻干罗音。发热3~4日后热退,但上 呼吸道症状及乏力可持续2周左右。
临床表现
• ②轻型流感:症状轻,病程2~3日,
③中药治疗:
• 清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 片、感冒清、抗病毒自服液等均可减轻 症状、缩短病程。也可口服黄水煎服
发热高并不可怕:
• 感冒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微生物的一种 反应,是保护性机制,有些患者,把发热看 成是疾病轻重的象征,这是不对的。发热 高,并不一定就是病情重,不发热,或发热 轻就是病情轻,一些气管炎、肺炎可没有 体温升高。所以不能把体温作为衡量疾 病轻重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