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因数1
《找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找因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相关因数的图片和例子。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片的因数,如“找出能够整除12的数”。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因数?”并解释因数的概念。
3. 讲解方法:教师讲解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如先找出1和这个数本身,通过试除法找出其他因数。
4.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数,让学生分组合作,找出这些数的因数,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5. 分享交流: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找出的因数,并解释他们的方法。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找因数的方法和步骤。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找出几个数的因数,并写出来。
2.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找因数,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
2.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因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因数与倍数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因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八、教学反馈: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馈。
2.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找因数》的教学设计(1篇)
《找因数》的教学设计(1篇)《找因数》的教学设计 1本节课采用“实践引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动形象地操作实例,借助于"用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画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想象,自觉主动地完成动作与思维的建构。
同时,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为学生脱离操作情境、主动寻求数与数之间的"因倍"关系进行了铺垫。
从而使学生在这一系列自主操作、想象思考中充分体验、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五年级数学:找因数。
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的年龄在10到12岁之间。
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良好,少数学生存在学习障碍,不喜欢学习。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氛围比较浓。
这节课以拼图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拼图中探索找因数的方法,学生都会很感兴趣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对"因数"这个名词已有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结合拼长方形列算式、找因数,学生很容易接受。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__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讨论,分析、比较、归纳。
2、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渗透迁移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难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准确、有条理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找因数课件
在编码理论中,找因数是一种常见 的编码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因数 分解,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传输和 存储。
在科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
在物理学中,找因数可以帮助理 解物理现象和规律,例如在量子 力学和电磁学中,找因数可以帮 助理解波粒二象性和电磁场的性
质。
化学
在化学中,找因数可以帮助理解 化学反应的规律和性质,例如在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中,找因数可 以帮助理解分子的对称性和稳定
06
找因数练习题及解析
基础练习题及解析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总结词:简单、基础
详细描述
1. 题目:找出下列数字的所有因数。
2. 解析:因数是能够整除给定数字的整数。对于较小 的数字,可以通过列举法找出所有因数。 3. 示例:12的因数有1、2、3、4、6和12。
03
找因数的技巧
找因数的范围确定
根据数的特点,确定找因数的范围。例如,对于一个两位数,我 们可以先找到这个数的个位和十位,然后根据这两个数字来确定 可能的因数范围。
对于一个三位数,我们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来确定因数范围,先 找到这个数的百位、十位和个位,然后根据这三个数字来确定可 能的因数范围。
找因数的规律性
对于一个两位数,如果它的个位是偶数,那么它的因数中一 定包含2;如果它的个位是奇数,那么它的因数中一定包含1 和它本身。
对于一个三位数,如果它的百位是偶数,十位是奇数,那么 它的因数中一定包含2和5;如果它的百位是奇数,十位是偶 数,那么它的因数中一定包含1、3和它本身。
特殊数的因数找法
01
对于一个完全平方数,它的因数 中一定包含1和它本身,以及它的 平方根。例如,9的因数有1、3 、9和√9=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找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找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并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找因数的方法,为后续学习倍数和因数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找因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难点:学生能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PPT课件,包含例题、练习和动画演示。
2.教学素材:卡片、骰子、实物等。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如“孙悟空借芭蕉扇”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就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找因数的练习。
每组卡片上有一个数,学生需要找出这个数的因数,并记录在卡片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找 因 数》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4、活动四:找出18的全部因数,并与同伴交流。 师: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否找出18的因数呢? (学生动手操作、演算、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投影教材第37页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用除法来找一个数的因数。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做过拼图游戏吗?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拼图游戏。请拿出 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板,以小组为单位,我们来个比赛,听好老师的要求:用你 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也可以使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拼一拼,画一画。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小组分工合作,有动手操 作的,有记录的,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在方格内画一画。(出示方格图) 师: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桌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 12=1×12 12=2×6 12=3×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 找 因 数 》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找 因 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 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难点】:
100以内数的因数
51的因数有 1、3、17、51
4
52的因数有 1、2、4、13、26、52
6
53的因数有 1、53
100以内的数的因数(想乘法算式找因数较快)
1的因数有 1 2的因数有 1、2 3的因数有 1、3 4的因数有 1、2、4 5的因数有 1、5 6的因数有 1、2、3、6 7的因数有 1、7 8的因数有 1、2、4、8 9的因数有 1、3、9 10的因数有 1、2、5、10 11的因数有 1、11 12的因数有 1、2、3、4、6、12 13的因数有 1、13 14的因数有 1、2、7、14 15的因数有 1、3、5、15 16的因数有 1、2、4、8、16 17的因数有 1、17 18的因数有 1、2、3、6、9、18 19的因数有 1、19 20的因数有 1、2、4、5、10、20 21的因数有 1、3、7、21 22的因数有 1、2、11、22 23的因数有 1、23 24的因数有 1、2、3、4、6、8、12、24 25的因数有 1、5、25 26的因数有 1、2、13、26 27的因数有 1、3、9、27 28的因数有 1、2、4、7、14、28 29的因数有 1、29 30的因数有 1、2、3、5、6、10、15、30 31的因数有 1、31 32的因数有 1、2、4、8、16、32 33的因数有 1、3、11、33 34的因数有 1、2、17、34 35的因数有 1、5、7、35 36的因数有 1、2、3、4、9、12、18、36 37的因数有 1、37 38的因数有 1、2、19、38 39的因数有 1、3、13、39 40的因数有 1、2、4、5、8、10、20、40 41的因数有 1、41 42的因数有 1、2、3、6、7、14、21、42 43的因数有 1、43 44的因数有 1、2、4、11、22、44 45的因数有 1、3、5、9、15、45 46的因数有 1、2、23、46 47的因数有 1、47 48的因数有 1、2、3、4、6、8、12、16、24、48 49的因数有 1、7、49 50的因数有 1、2、5、10、25、50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因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因数》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因数》是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因数与倍数的关系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但整体来说,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理解尚不深刻,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互相交流、讨论。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4.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2.准备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卡片,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
4.准备黑板,用于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其他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呢?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而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展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因数的概念。
2.讲解:讲解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和解释。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找出一些数的因数,加深他们对因数概念的理解。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展示。
5.总结: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强调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6.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可以设计一个,列出一些数的因数,并在旁边标注它们是倍数还是因数。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和作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找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找因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因数的概念,学会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能够找出指定数的因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找因数。
因数是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整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试除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并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学故事引入因数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因数的定义,示范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找出指定数的因数。
4.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教学资源:1. 教案、PPT、黑板等教学资料。
2. 练习题、作业纸等学生练习资源。
3. 计算器、小黑板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因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因数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加深学生对因数概念的理解。
4. 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数学故事引入因数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因数的定义,示范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找出指定数的因数。
4.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己的教学方法。
如何找因数与找质数
找因数与找质数知识装备找因数的方法1、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定义,每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就可以找出这个数的一对因数,所以要有序的写出两个数的乘积是这个数的所有乘法算式,就可以找出它的全部因数。
当两个因数相等时,就算一个因数。
2、要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用除法考虑,把这个数固定为被除数,改变除数,按照顺序,依次用1、2、3、4、5……去除这个数,看除的商是不是整数,如果是整数,则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当除数和商相等时,就算一个因数;如果不是整数,除数和商都不是被除数的因数。
这样一直初到除数比商大时为止。
质数和合数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他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2、3、5、7都是质数。
最小的质数是2,除2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偶数。
2、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合数的因数至少有3个),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最小的合数是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所以我们可以说质数和合数都是自然数,但不能说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只能说它分为质数、合数、1和0。
典型例题基础挑战1找出20的全部因数。
思维点拨:找一个数的因数用什么方法简单方便,而且不会遗漏?能力探索1请你找出12的全部因数。
能力探索2你能找出45的全部因数吗?请把这些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基础挑战2请你按要求在下列圆圈内填上合适的数。
哪些数既是16的因数,又是42的因数?思维点拨:你能发现既是16的因数又是42的因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吗?能力探索3一个数既是40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这个数可能是几?能力探索4 一个数既是36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
这个数可能是几?基础挑战3、判断269、439是质数还是合数?思维点拨:用最小的质数顺次试除,除到除数大于或等于商为止。
能力探索5 判断193是质数还是合数?能力探索6判断323是质数还是合数?基础挑战4找规律:101×12=12121001×12=1201210001×12=120012直接写出1234×10001=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4《找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4《找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因数》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学会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中通过列举一些数的因数,让学生发现寻找因数的方法,并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一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运算和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不清晰,寻找因数的方法不明确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学会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学会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难点:学生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不清,寻找因数的方法不明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学会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数的一些因数,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因数,怎么寻找一个数的因数。
2.讲解:讲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巩固所学的方法。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因数与倍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小学数学五年级《找因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找因数》小学数学五年级《找因数》1设计理念:本节课采用"实践引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动形象地操作实例,借助于"用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画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想象,自觉主动地完成动作与思维的建构。
同时,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为学生脱离操作情境、主动寻求数与数之间的"因倍"关系进行了铺垫。
从而使学生在这一系列自主操作、想象思考中充分体验、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学者分析: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五年级数学:找因数。
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的年龄在10到12岁之间。
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良好,少数学生存在学习障碍,不喜欢学习。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氛围比较浓。
这节课以拼图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拼图中探索找因数的方法,学生都会很感兴趣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对"因数"这个名词已有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结合拼长方形列算式、找因数,学生很容易接受。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数的所有因数,(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讨论,分析、比较、归纳。
2、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渗透迁移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准确、有条理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教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因数》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因数》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找因数》是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和理解因数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的认识和基本的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找因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对于如何快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以及如何找出全部因数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能够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能够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并找出全部因数。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找因数的方法。
2.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找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找因数的方法和示例。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找因数。
3.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例如,可以通过提问“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来引起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找因数的方法和步骤。
可以利用一些图示和示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找因数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数,互相找出对方的数的因数。
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尝试找因数,然后再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三单元第4课时《找因数》示范课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4课时找因数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找因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为此,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拼图中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与所用正方形个数之间的联系;
第二个问题: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第三个问题: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1/ 6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概括以及交流等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会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找因数的过程中,能够归纳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学过程:
2/ 6
3/ 6
4/ 6
1.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 cm²,边长
是整厘米数。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 cm)
(1)有哪几种画法?与同伴说一说。
(2)在下面横线上写出16的全部因数。
16的全部因数:。
2.写出24的全部因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24的全部因数:。
3.填一填,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哪些数既是15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4.把48块月饼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同样多,有几种
装法?每种装法各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47块月饼
呢?
5/ 6
6/ 6。
找因数的方法
找因数的方法
找因数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 列举法:从1开始逐个尝试所有可能的数,判断是否能整除给定的数。
如果能整除,则该数是给定数的一个因数。
2. 分解质因数法:将给定的数分解成质因数的乘积,再列举所有可能的因数。
首先,将给定数分解成质因数的乘积,例如,将60分解成2 x 2 x 3 x 5。
然后,通过组合这些质因数的不同乘积,可以得到所有的因数:1, 2, 3, 4, 5, 6, 10, 12, 15, 20, 30, 60。
3. 试除法:从2开始逐个尝试所有可能的数,判断是否能整除给定的数。
如果能整除,则该数是给定数的一个因数。
然后,将给定数除以该因数得到的商,再次进行试除,直到无法继续整除为止。
最后,所有能整除给定数的数都是它的因数。
找因数(1)(小学课件)
蒲掌中心校 李静静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1×12=12 2×6=12 3×4=12
设问导学
如何快速地不重复不遗漏地找 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达标检测
1.写出24的全部因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24=24 24÷1=24 2×12=24 24÷2=12 3× 8=24 24÷3=8 4× 6=24 24÷4=6 24的全部因数:1,2,3,4,6,8,12,24。
达标检测
2.填一填,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哪些数既是15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达标检测
3.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cm2, 边长是整厘米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 ⑴根据题意,我们知道 长方形的面积是几个小 方格?
(2)有哪几种画法?用乘法算式表示出它的面积。 (3)16的全部因数2、3、5、7、11的全部因数,说一 说发现了什么。
拓展延伸
把48块月饼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同样多,有 几种装法?每种装法各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47 块月饼呢?
北师大版学习数学五年级上册找因数1
年级五学科数学主备教师陈稳当审核教师黄卫锋
教学内容:找因数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版北师大教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第4课时的知识。本课的知识是在学生经过前三课的学习,理解了因数与倍数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新的知识。通过拼图、画图并结合乘法算式,一对一对找出“1×12”“2×6”“3×4”,这种思路其实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质数、合数的知识,为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做铺垫,同时为将来学习约分的方法打好基础和做好准备,可见本节课的知识有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一:合作探究。(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教师巡视)
1.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拼了几种长方形?
2.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
设计理念:
本节课采用"实践引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动形象地操作实例,借助于"用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画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想象,自觉主动地完成动作与思维的建构。同时,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为学生脱离操作情境、主动寻求数与数之间的"因倍"关系进行了铺垫。从而使学生在这一系列自主操作、想象思考中充分体验、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1.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2.谁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把这一道题总结一下呢?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 1.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 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X4=12 2X6=12
1X12=12
3X4=12
2X6=12 1X12=12
我把蘑菇 排成1行。
我还可以把蘑 菇排成2行。
努 力 吧 !
18的因数
21的因数
_______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你能找出32的因数吗?
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试一试,谁能独立挑战成功!
我的学号是2号, 我的因数是1和2; 小朋友, 你的学号呢?
本课小结
•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 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 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存 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 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 去看一看,想一想,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告诉 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我昨天采了 21朵蘑菇,今天 采了30朵蘑菇。 小朋友,你们知 道21和30的因数 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 1 × 21 21 = 3 × 7 30 = 1 × 30 30 = 2 × 15 30 = 3 × 10 30 = 5 × 6
21 的因数有︰ 1, 30 的因数有︰ 1
3, 7, 21
, 2, 3, 5, 6, 10, 15,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