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小说两篇》教学设计
莫泊桑《项链》优秀(教案)
《项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了解造成其悲剧的根源,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
4、整体阅读小说,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巧设契机;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
教学方法:1、通过导读、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把握人物性格。
2、通过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教学过程:一、导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
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者常乐。
反之,一个人物质消费有限,欲望却无穷大,那将怎样呢?向往美好生活,这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如果一味不切实际地梦想享受豪华、舒适的生活,就会葬送一个人一生的幸福。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就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而付出了10年的代价,今天,我们就走进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探寻酿成她悲剧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我们今天学习的短篇小说《项链》是莫泊桑的作品,同学们以前曾学过他的作品吗?(初中曾学过《我的叔叔于勒》)那篇小说写的什么内容?(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另两位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九年级语文上册《珠宝》教案设计 3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珠宝》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分析朗丹夫妇形象,体会作品的讽刺意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3.体会心理分析的手法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重点】1.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2.理解作品构思的精巧。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心理分析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珠宝(第1课时)【教学建议】1.导入示例。
前几天我们刚刚学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
今天我们要学莫泊桑的另外一个短篇《珠宝》,几乎是一样的题目,能否写出不一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看一下这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是如何编写这个故事的。
2.请同学复述这个故事。
3.讨论主人公性格特点。
提问(1)你觉得朗丹夫人是一个怎样的女人?画出文中描写评价朗丹夫人的句子。
(2)在学生对朗丹夫人进行评价后,教师再提问:这些珠宝为什么会变成真的?这背后有一个怎样的故事?那么,她的丈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情预测:这个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分析清楚。
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之后,让学生详细研读朗丹先生确定珠宝是真的之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画出能够表现他心理变化的关键词语、句子。
通过分析心理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
)(3)作者对朗丹夫妇是持什么样的态度呢?(4)这篇文章中,哪个人物是作者主要的批判对象?(5)朗丹夫人的不忠在前文也隐约透露出,文章中可以找得到吗?4.讨论。
《珠宝》的背后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写出来好还是不写出来好,为什么?珠宝(第2课时)【教学建议】1.请同学简述《项链》和《珠宝》的情节。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述感受到两篇小说在情节设计上的异同点。
)2.比较探究。
(1)莫泊桑的这两篇小说,哪一篇的情节构思你更喜欢?哪一篇的人物心理刻画你更欣赏?(2)看完这两篇文章,你对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看法一样吗?相对来说,你更喜欢哪一篇文章中的.主人公?说说理由。
(3)在这两个故事中,一个是失去了钱财,一个是得到了钱财,你觉得谁内心更幸福?(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作者:孟锦来源:《汉字文化(教学卷)》2015年第06期教学设想:《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里,他既讽刺了菲利普这样的小职员、小市民道德上的缺陷,也对他们的辛苦寒酸的生活给予了同情,更对人的善良的本性充满了期待。
课文是节选,删减了原文的开头结尾,在课文中“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最为鲜明,这两个人物的身上寄托了选编者“惩恶”的意图:揭露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的丑恶嘴脸,痛斥金钱泯灭人性的罪恶。
但还原开头和结尾以后,本来课文中作为线索人物的小“若瑟夫”的形象却变得清晰和丰满起来,每每读到他慷慨地对不幸者施以“五法郎”的厚赠的细节,每每读到“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一个要饭的”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总是升腾起一股暖意。
同样是历经生活的艰辛和不幸,若瑟夫的身上却有着金钱永远撼动不了的东西,那就是人性中最美的光辉——善。
在若瑟夫的身上或许寄托着作者莫泊桑旨在“扬善”的意图吧。
小说最大的矛盾冲突在“遇于勒”部分,一段精彩又经典的人物对话,将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生动,活灵活现。
作品中没有一处人物外貌、衣着的刻画,却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在绝妙而又恰如其分的神态、语言的描写中,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呼之欲出,如在眼前,“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菲利普夫妇,他们一定千差万别,也一定惊人的相似。
这可能就是莫泊桑之所以是莫泊桑的原因。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于勒”称呼的变化的分析,梳理故事情节。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赏析人物形象。
3.通过还原开头结尾,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幻灯逐句出示“谜面”: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无德而尊,无势而热。
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打一物)(出处:西晋鲁褒《钱神论》)2.过渡并口述目标:这则谜语的谜底就是“钱”。
其实,这段文字出自我国西晋鲁褒所写的讥讽金钱崇拜的愤世嫉俗的文章——《钱神论》。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优秀8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优秀8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设想:《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名篇。
要在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就应当遵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学生触摸文本,感悟习得语言的精华后,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结合交流、研讨和教师的点拨启发,去深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小说中的。
主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允许是多元的。
”所以我的设想是在小说主题金钱说、虚荣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做更深一步挖掘,要求学生抓住小说中人物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品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摒弃传统教学中给人物贴标签的做法,真正地去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并做出合乎情理的评价。
在阅读鉴赏中,让学生认识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的社会并不都是弥漫着污浊的铜臭之气。
一、教学目标1、触摸文本,感悟语言的精华,品味作品精雕细啄的语言张力。
2、初步掌握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的方法。
3、个性化地鉴赏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看待小说中的人物,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2、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写片断短文。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新课学生齐背曹植的《七步诗》。
教师总结。
《七步诗》的内容是哥哥曹丕为了政治上的争权夺利而残酷迫害弟弟曹植。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的叔叔于勒》则由于弟弟在经济上的穷困潦倒致使手足形同陌路。
2、复述小说内容学生运用小说三要素,结合于勒在三个不同时期,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
教师适时板书:败——恐怖(祸水)富——希望(福星)(语言、动作、神态)穷——恐怖(仇恨)3、触摸文本、感悟语言圈画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结合于勒的两封信,你认为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自读、圈画、讨论。
鼓励学生说出个性化的见解。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认识:游手好闲的无赖、善良老实的人、不甘现状热爱生活的人、自食其力的有自尊的人等,只要能依据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莫泊桑《项链》(教案)
莫泊桑《项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莫泊桑的生平和文学地位;(2)分析《项链》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分析《项链》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2. 理解《项链》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难点:1. 深入解读文本,把握作品的精髓;2. 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莫泊桑的生平和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词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2)剖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项链》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让学生阅读其他作家创作的类似题材的作品,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从而提高学生对不同作家风格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2. 影视作品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根据《项链》改编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比较文本与影视作品的差异,分析各自的艺术特点。
七、课程巩固1.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针对《项链》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如主人公的责任心、命运的无常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人教版教案案例五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人教版教案案例五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莫泊桑拜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课件总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生字词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
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教学目标: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九(上)语文第四单元精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推荐)
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 梳理小说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尝试分析人物形象。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3) 感受小说展示的人生经验,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获得自我成长的教益。
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以及小说三要素;分
要写的还是成人世界的事,所以能准确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不容易。作者的意图 也许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赤裸裸的金钱观,也许是呼唤一种健康的伦理关系,也许是启发我们对像于勒 一样穷苦人的关注,也许同学们还会基于当下社会提出更新的思考,都是允许的。
3. 学习目标确定 (1)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 把握小说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3) 探究小说的主题。
2. 学习者分析 《草房子》这部小说同学们在小学应该都读过,对其内容不会陌生。再加上作者诗意的如水的语言
和悠长的叙述笔调,同学们很容易走进文本。但是这篇小说的主题很大,要咀嚼痛苦,感悟成长,这 一点和很难,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加以引导。
3. 学习目标确定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小说主题。 (2)体会小说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品味小说优美的语言。 (3)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你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是外貌描写,“薄嘴唇”,说明她能说会道,
“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站姿不自
然,又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实际上早已失 去了自信,失去了做人的骄傲,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 她,尊重她。展现了一个可笑又可怜的小市民形象。
小说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莫泊桑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写作背景;2、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3、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4、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5、拓展学生的思维,从小说中吸取教训;教学重难点1、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2、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一、导入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莫泊桑的小说—《项链》1、莫泊桑及其作品的简要介绍(简要的介绍《羊脂球》《俊友》,引起学生阅读兴趣)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项链》,其实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篇小说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学生应该能回答到是“项链”)二、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小说情节结构,了解人物命运的变化1、复习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2、看图说情节:《项链》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围绕“项链”分成四大部分,请同学们看到多媒体屏幕上四幅玛蒂尔德的插图,同学们回忆故事情节,我想请四位同学来简要概括它们的主要内容(给学生2分钟的准备时间,不需要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回忆)板书:借还项链丢识教师总结:生活和玛蒂尔德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就在她的幸福达到顶点时,项链丢了;花了十年光阴还了项链,生活又和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项链是假的,真可谓是“一夜风流,十年艰辛”,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玛蒂尔德的命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三、了解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悲剧原因1、全面分析人物形象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玛蒂尔德的身上肯定有其闪光之处,所以她丢了一串假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才能说是一个悲剧提问1: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玛蒂尔德身上闪光之处,同学们能不能从小说中看出来?诚实守信、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板书)提问2:这样一个灵魂深处还是具备优秀品质的女子为什么以悲剧收场?因为虚荣心作祟,是因为爱慕虚荣的性格导致了她这样的命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的“性格决定命运”板书:爱慕虚荣2、初步分析人物悲剧原因小组合作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作者是怎样刻画她的虚荣心的?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虚荣的行为表现,说说玛蒂尔德的遭遇给了你什么启示?(前后四人一组,讨论时间3分钟,讨论完后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提示可以按情节发展顺序来)(1)序幕部分(借项链前的描写)(可以划出描写马蒂尔德心理的词语)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尖锐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正如文中所说“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这种对不切实际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迷,正可看出她的虚荣(2)“借项链”部分“犹豫不决”、“不断问”——没有见到项链时的不安;“心跳”、“发抖”、“出神”——发现钻石项链时的激动、神往“迟疑”、“焦虑”——担心对方拒绝时的犹豫不安;“跳”、“接”、“亲”、“跑”——得到允许后的兴奋作者通过一系列神态、动作描写刻画她在借项链时的几个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揭示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3)“失项链”部分舞会上的四个“陶醉” (心理描写)长期以来的梦想得到实现,这种欣喜若狂、忘乎所以正反映了她极度膨胀的虚荣心(4)“赔项链”部分提问:十年的艰辛有没有让她彻底清醒过来?第104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说明她没有改悔,可见其虚荣心是如何深入骨髓、根深蒂固(课文中还有很多地方多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教师小结: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的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人类一种普通的心理状态“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句传统老话,却充分表现了虚荣心常常使人做出没有理智的不成熟的行为虚荣心是最害人的,要想让自己活得快乐、轻松,必须从心里认清它的实质,努力摆脱和远离它,脚踏实地的为理想而奋斗3、深入分析悲剧原因然而,面对这跌宕波折的命运曲线,面对这十年青春换来的砖石项链我们能否把玛蒂尔德十年的遭遇简单地归结于她的虚荣心呢,她其实也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姑娘,那么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在这里我想补充莫泊桑创作项链的背景(1)教师补充莫泊桑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然而,在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经成为这一阶层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之一莫泊桑写了不少作品讽刺揭露小资的庸俗、势利和虚荣《项链》就是其中精品之一,玛蒂尔德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2)讨论:其实在我们课文中也有这种社会风气的,体现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这种虚荣浮华的社会风气?(同桌之间讨论)(3分钟)①“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②其他人物也爱慕虚荣路瓦栽先生:她之所以花很大力气弄到那张请柬并且为此“得意扬扬”,是因为晚会的请柬“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难得到;一向很少发给职员”,并且“这是一个好机会”,“在那儿可以看见所有官员”他的醉心名利、爱慕虚荣是显而易见的③佛莱思节夫人:她之所以去珠宝店买漂亮的青缎盒子来装假项链,又不告诉玛蒂尔德项链是假的,是为了使这挂至多只值五百法郎的假项链看起来像钻石项链,又用这挂假项链来显示富有、抬高身价她同样爱慕虚荣师: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当时的法国社会崇尚的就是这么一种虚荣浮华的风气,生活于其中的玛蒂尔德又怎能不受其影响呢?(3)现在咱们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到底是什么?时代的悲剧(板书)(4)小结: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来说,她所追求的目标是刹那间的虚幻,这不切实际的目标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她性格中的虚荣和享乐,也是她的悲剧命运的根源从外因来说当时社会虚荣浮华的风气,是造成她的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如果说丢项链是偶然的,那么她的悲剧就是必然的但我们,更多地要吸取她性格缺陷和目标虚幻对人生影响的教训,为我们的青春提供丰厚的精神基础四、板书玛蒂尔德借还项链丢识爱慕虚荣性格的悲剧时代的悲剧祝福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优秀8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优秀8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法国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文学殿堂,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字词的学习。
jié jū zhàn shà chuò guān tà gēng zhuàn拮据栈桥煞白阔绰衣冠糟蹋变更赚钱qiào pà mǔ lì yòu lán lǚ kān撬开手帕牡蛎保佑褴褛狼狈不堪四、作者介绍投影出示莫泊桑的图片,先由学生简介,后教师再补充。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
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
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五、温习: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又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本课的故事情节:菲利普一家人盼于勒回来——夸赞于勒——巧遇于勒——躲避于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板书]盼——赞——遇——躲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莫泊桑拜师》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莫泊桑拜师》教案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经典的尊重和热爱。
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和不断追求进步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莫泊桑拜师学艺的过程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分析莫泊桑拜师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词汇卡片、句型练习等。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莫泊桑的生平和作品。
准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所需的材料。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对莫泊桑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莫泊桑的生平和代表作品,为学习课文内容做铺垫。
课文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停顿。
教师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学生跟读并记忆。
分析课文内容,讨论莫泊桑拜师的过程及其心理变化。
深入探究小组合作,讨论莫泊桑拜师对其个人成长的影响。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进一步思考。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解读,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延伸学生自主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短篇小说或散文,体现对勤奋学习和进步的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莫泊桑拜师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涵。
强调学习过程中不断追求进步的重要性。
完成课文的背诵和重点词汇的默写。
完成一篇关于“勤奋学习”的短文,表达个人对学习态度的理解和体会。
《莫泊桑拜师》莫泊桑简介莫泊桑拜师的心理变化作者写作意图相关文学作品阅读勤奋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还对莫泊桑的生平和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教学设计
以文传“神”,阅篇生“姿”——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探究塑造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手法,分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
(二)探究莫泊桑小说《小步舞》塑造老舞蹈师形象的手法,分析老舞蹈师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老舍先生说过,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那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让人物立在我们面前呢?【明确】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来使人物立在我们面前。
(二)方法指导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三)实战练兵——分析塑造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手法及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1.小说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怎样的性格形象?2.文章为什么塑造柯瓦连科、华连卡这些人物形象?【明确】柯瓦连科、华连卡是文章中的次要人物,他们代表有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力量,他们的形象与别里科夫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属于侧面描写,反衬出别里科夫的顽固、守旧、虚伪和腐朽,突出了别里科夫的“套子”特征。
总的来说,别里科夫封闭保守、迂腐、虚伪、胆小多疑、因循守旧、害怕变化和发展,是现行秩序的维护者,是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
而这些形象特征是通过别里科夫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体现的。
(四)方法迁移——分析莫泊桑小说《小步舞》塑造老舞蹈师形象的手法及老舞蹈师的形象特点小说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老舞蹈家怎样的性格形象?总的来说,这篇小说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及侧面描写中的环境烘托来塑造老舞蹈家衰老、怀旧、热爱小步舞的形象特点。
(五)巩固练习分析鲁迅小说《祝福》塑造祥林嫂形象的手法及祥林嫂的形象特点。
我的叔叔于勒_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一二文本解读一、整体感知莫泊桑的小说,以丰富多彩的题材、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简洁明快的语言、幽默机智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我的叔叔于勒》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
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第4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
作者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接着,用非常经济的笔墨,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通过细节描写,渲染了菲利普艰难拮据的家境,初步揭示人物爱慕虚荣的性格特征,并引出菲利普一家迫不及待地盼望于勒早日归来的原因。
那么,于勒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与菲利普一家有着怎样的关系?于勒最后回来了没有?小说也就围绕着这些问题一步步地展开。
第二部分,从第5自然段到第19自然段。
这一部分,插叙了于勒的过去和全家急切盼望他归来的原因,作为故事进一步发展的铺垫。
于勒由于两封信的威力,神奇地改变了他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的形象。
于勒的第一封来信,说他“赚了钱”,并表示愿意赔偿菲利普过去的损失,此刻,在菲利普夫妇的心目中,于勒一下子从“坏蛋”“流氓”变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第二封来信,于勒更慷慨了,不仅表示愿意赔偿损失,而且愿意有福同享:“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与哥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这时,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的身价更提高了,由“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变成了“福星”“唯一的希望”。
当于勒的信产生了实际的妙用,促成他们“老找不着对象”的女儿的婚事时,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达到了可敬可爱的顶点。
这一部分,作者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一步步地扩大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的形象,为下文于勒跌入社会“底舱”,再变为“恐怖”,受到“诅咒”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第三部分,从第20自然段到结束。
这一部分,是小说的中心部分,包括故事的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
莫泊桑 项链教学设计
莫泊桑项链教学设计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是一篇充满悲剧色彩的作品, 通过女主人公Mathilde 因为一条丢失的假钻项链而导致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这篇小说非常适合作为教学材料,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贪婪和虚荣心对人生的影响,以及通过不懈努力与坚持,以及所做的抉择。
以下是莫泊桑《项链》教学设计:一、目标:1. 了解莫泊桑和他的文学作品,包括《项链》。
2. 理解主要角色的性格和动机,以及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3.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探讨其中的道德和社会意义。
4. 提高阅读理解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课:介绍莫泊桑和《项链》1. 介绍莫泊桑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简要介绍《项链》的情节和主要人物,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3. 分发小说原文或提前让学生自行阅读故事,然后进行讨论。
第二课:分析故事情节和主题1.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动机,讨论Mathilde为何会做出一些错误选择。
2. 重点讨论小说的主题,如贪婪、虚荣和命运。
3. 讨论故事中Mathilde所做的抉择对她和她丈夫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类似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
第三课:讨论故事的道德和社会意义1.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就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辩论,如是否应该诚实面对错误和选择。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如社会阶层对人们的影响,以及贫富对人的塑造。
第四课:阅读策略和写作训练1. 练习学生阅读策略,如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主题,理解角色动机等。
2. 引导学生围绕故事的主题和道德问题进行写作,包括评论故事和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写作作业以及一次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项链》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四、教学手段:1. 利用图片、视频资料等多媒体手段来增加学生对于作者和小说的了解。
2. 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互动方式来增加学生对于故事主题和道德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二、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设想这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思想。
作者巧妙地通过大开大合的情节安排,塑造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贪婪、势利、冷醋、透过他们对亲兄弟前后态度的变化,完成了表达主题思想的目的。
这篇小说的内容并不复杂,所揭示的主题思想也并不难以理解。
正因为这样,教读本课时,不运用串讲的方法,也不追求对全文内容和表现方法“讲深讲透”。
一是没有必要。
因为学生能大致读懂课文,讲解过多过细,难免重复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二是不可能。
因为任何一篇真正的文学作品,其内涵的丰富性,很多是难以言传的。
只有读者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阅历的日增月加,才会逐渐使自己心中的人物形情丰满起来,才会对作品的内涵体会的更加深入。
这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规律。
由此,依据教材要求,拟定本课的教学目的为以上三条,具体的教学设想如下。
借助听范读(教师朗读或播放录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并初步理解主题思想。
重点研讨有关课文内容、主题、写法等方面的几个问题,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进行文学教育。
利用本文情节大起大落的特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口头作文的形式,为课文另拟一个结局。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本课教学不布置预习。
两节课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一、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二、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教学过程一、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1.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提出听读时的思考题:△于勒是怎样一个人?△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
这是什么原因?△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说明〕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有益于集中注意力思考,同时,几个问题又暗示了阅读本文的重点。
2.讨论问题。
莫泊桑短篇小说导读教学设计
1莫泊桑短篇小说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及情节来感悟莫泊桑短篇小说深刻的主题。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及情节来感悟莫泊桑短篇小说深刻的主题。
2、学习“六步式”阅读小说的方法,即:读题目、读故事、读人物、读主题、读细节、读结尾。
3、通过对作品的真情感悟,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爱上小说阅读。
、通过对作品的真情感悟,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爱上小说阅读。
教学重难点:学习“六步式”名著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学习“六步式”名著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方法:读、导、思、议、练相结合读、导、思、议、练相结合教学过程设计:一、创建情景,激发情趣——敲响小说的兴趣之门(欣赏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短篇引起同学们阅读小说的兴趣)(欣赏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短篇引起同学们阅读小说的兴趣)1、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学生齐读)(学生齐读)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思考:一句话,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有了,而且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读了这小小说,你会产生什么问题呢?会产生什么问题呢?2、史上最一波三折的小说:、史上最一波三折的小说:三封电报三封电报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姐姐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
不久,她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
——佛莱特”猎狮身死。
——佛莱特”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
”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狮尸。
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
弟误,请运回巴布尸。
”是一只狮尸。
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
弟误,请运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
引导明确: 这篇小说一波三折:这篇小说一波三折: “悲痛”“悲痛” ------ ------ “喜悦”“喜悦”“喜悦”------- ------- “悲痛”“悲痛”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一位名家的小说天地,来领略一下小说的艺术魅力吧。
莫泊桑《老人》教案
莫泊桑《老人》教案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莫泊桑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分析老人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2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教学难点小说的叙述视角教学设想《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莫泊桑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准备:1、了解莫泊桑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莫泊桑(l899~1961),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人不如钱,时代悲剧——《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人不如钱,时代悲剧——《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人物探究,掌握菲利普、于勒、若瑟夫的人物形象(重点);2.理解资本主义金钱至上思想对人性的扭曲和泯灭(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作者介绍】莫泊桑(1850-1893),身份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善于讲故事,在有限篇幅内,讲述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故事。
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羊脂球》》《项链》《一生》《漂亮朋友》《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等。
作品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批判了人们精神的堕落。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小说巨匠为我们带来的短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二、该不该爱钱?请给以下图片进行排序,并说说这样排序的理由。
明确:图四故事开端,图六、图五—小说发展,图一、图三小说高潮,图二小说结尾。
2.从图画来看,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有变化没?什么决定着他们态度的变化?明确:金钱——菲利普夫妇极度渴望金钱。
2.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他们极度渴望金钱?明确: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盼望于勒回来。
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明明于勒叔叔都没有回来过,却对这笔钱做了千百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3.第一次小组合作讨论:根据文本,仿句:因为没有钱,例:因为没钱,父亲每天做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
预设:①因为没钱,母亲对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②因为没钱,有人请吃饭从不敢答应;③因为没钱,日用品只敢买半价;④因为没钱,姐姐长袍自己做,连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⑤因为没钱,大姐、二姐不能出嫁;⑥因为没钱,二姐婚礼后只敢去哲尔赛岛游玩。
⑦因为没钱,母亲不敢吃牡蛎。
⑧因为没钱,母亲对约瑟夫给了十个铜子的小费大发雷霆。
明确:文章有多出处在反复强调我家贫穷的严重状态,急需钱来改善生活,所以菲利普夫妇爱钱的态度是可以接受的。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还原经历,分析人物形象。
2 多角度探究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莫泊桑的一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题目中的我是谁?文中我如何称呼于勒?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整体感知初探主题1 在故事中,对于勒还有哪些称呼?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人、法国老流氓、贼、讨饭的……2 结合这些称呼,回顾课文,设计一条曲线展示于勒人生轨迹的起伏。
(学生画并讲解)3再在这条曲线上辅助画另一条线或另一个图形,表示出于勒称呼反复变化的原因。
(学生画并讲解)4 看图,结合预习,初读《我的叔叔于勒》,你读出了一些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过渡语:法国作家左拉的评价“他的作品无限的丰富多彩,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无限的丰富多彩就是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对作品就会有新的领悟。
现在,我们用“还原人物经历”的方法,看看能不能从小说中再读出点别的什么东西?四还原经历再探主题1 对于勒的经历进行还原,从人物的起点开始(出示展现于勒经历的文段,学生读)投影出示:起点 6段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
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经历 10段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
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
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做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
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
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33段船长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不过他不愿意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现在 42 43段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我从中读出于勒起初是__________人,现在是_______人。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读小说,了解故事梗概,能够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2、按小说的情节结构划分层次。
3、理解作者从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4、理解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
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
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守护亲情,关爱亲情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二、简介作者: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三、写作背景:《我的叔叔于勒》写于一八八三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
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
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巳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四、重点字词及解释:拮据()栈桥()煞白()撬开()诧异()牡蛎()别墅()皱纹()褴褛()阔绰()女婿()嘟囔()(1)一分银子、一文钱也不值()(2)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3)无法说出它的奥妙()(4)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5)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五、初读小说,整体感知:1、画出文中全家对于勒不同的称呼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泊桑小说两篇》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two novels by Maupassant《莫泊桑小说两篇》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段的质疑方法,理解小说选材精当、情节曲折的特色。
2.体会用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3.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认识“金钱至上”的丑恶。
【课文提示】1.莫泊桑,法国著名作家,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代表,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质。
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巧妙,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善于用精练笔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正音正字】拮据jié jū栈zhàn蛎lì蚝háo撬qiào楣méi褛lǚ【积累词语】令人惊叹风靡全球耳濡目染大师辈出声誉鹊起惊心动魄拍案叫绝惊天动地难以置信以小见大言简意赅相得益彰妙合天成写景状物绘声绘色一言不发无可奈何不可开交正颜厉色不苟言笑细枝末节一清二楚大逆不道一干二净显而易见化为乌有毫无用处一文不值音信杳然念念不忘忧心忡忡丧魂失魄兴高采烈满腹委屈郑重其事彬彬有礼含糊不清惊慌不安困惑不解怒火冲天疲惫不堪坐立不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全家人对于勒有什么评价?于勒处境不同,全家人对于勒便有不同的评价。
于勒贫: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于勒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人、救星于勒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2.全家人对于勒的态度和心情有什么变化?当于勒花钱时,家人的态度——撵当于勒有钱时,家人的心情——盼当于勒无钱时,家人的态度——避。
3.找出“盼”、“避”的主要细节。
如“永不变更的话”、“挥手帕”、“拟计划”;“赶到美洲”、“暴怒”、“躲避”等。
4.为什么他们热切的盼望于勒归来?因为家庭十分拮据,而于勒在美洲发了财,盼望他早日归来,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
【课文分析】(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分析。
分析后作如下的归纳)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弟于勒的态度变化,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无情鞭挞小市民势利、冷酷、自私的丑恶灵魂。
菲利普夫妇:虚荣、自私、庸俗、贪婪、冷酷。
但是,二者的性格有不同之处:女的远比男的精明、泼辣、有心计。
菲利普多年盼望于勒回家,可是仅有一句话;而他妻子对于勒的赞美却甜得发腻。
当知道于勒是个穷光蛋的时候,菲利普内心恐惧,神态失常,语无伦次,只会向老婆讨主意;而他的妻子一面骂于勒,一面带领全家撤退。
“我”——若瑟夫:是个入世未深、天真单纯、有同情心的小男孩。
他真诚地盼望叔叔回来;对他面对沦落的穷叔叔时,他竟然不受父母的影响,默认自己的“亲叔叔”,并且自作主张给叔叔小费。
这与菲利普夫妇的冷酷、自私、势利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个尚未受到腐蚀的形象,表示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搜集莫泊桑的材料,了解他的作品。
第二课时【朗读课文】【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1.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①早年于勒糟蹋家财,菲利普夫妇视于勒为“恐怖”,“分文不值”。
②得知于勒暴发,菲利普夫妇赞美他“正直”、“有良心”,把他当作“希望”。
③发现于勒沦落,菲利普夫妇“惊恐”“暴怒”,骂他是“讨饭的”,“不会有出息”,并且极力躲避。
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根本变化?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由恐怖到希望、由盼望到躲避的态度变化,根本原因是一个“钱”字。
资本主义社会金钱造成极大罪恶——灵魂被腐蚀、手足遭离弃。
3.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作者通过前后的强烈反差,说明菲利普夫妇的势利、冷酷、自私性格,深刻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4,“我”是个什么形象?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我”若瑟夫是个涉世不深、天真单纯的小男孩。
他真诚地盼望叔叔回来;叔叔沦落后,他仍然富有同情之心。
若瑟夫的心理描写,体现了孩童的纯真、善良,与父母的冷酷、自私、势利、刻薄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作者的良好愿望——希望“人间多一点亲情、多一点爱,少一点金钱下的冷酷”这也正是他以“我的叔叔于勒”为标题的原因。
5.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于勒这样的人?于勒当初是个“行为不正,糟蹋钱”的浪荡子,应该批判;后来他贫困潦倒,成为流浪汉,值得同情。
这一切都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
6.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7.菲利普夫妇为什么要躲开日夜盼望的于勒?直接原因是:于勒又沦落为穷人。
根本原因是: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菲利普夫妇只认钱,有钱就是亲人,没钱就是“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就是“老流氓、贼、讨饭的”。
8.小说中的一家人关系是怎样的?这一家人有亲密的血缘关系,是处于同一种亲情下的一家子。
他们顺理成章的盼望弟弟的资助。
因为有了于勒的钱财,女婿会紧紧依附,这个家就和睦、温馨和稳固。
于勒是全家的希望,是全家的支柱。
然而,事实上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告诉我们:金钱高于亲情。
所谓的“亲情”只能置于金钱之下。
没有钱,就会没有女婿。
这个故事,形象表明社会中金钱关系的主题——这一家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9.读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①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自己奋斗,自己争取。
②不要做金钱的奴隶,不要重金钱轻亲情,要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③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同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0.按“于勒当上了船长”,改写结尾。
(300字左右)【课外作业】《骑马》【自学指导】1.学习篇的质疑方法,理解小说构思巧妙的特色。
2.体会用各种描写塑造形象的特点。
3.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克服虚荣心。
【正音正字】秽huì肘zhǒu睐lài拙zhuō黠xiá【积累词语】卑贱低微自惭形秽捉襟见肘赤手空拳一无所长格格不入显赫一时游手好闲高谈阔论飞身一跃四平八稳异口同声手忙脚乱置之不理仰面朝天指手画脚神魂颠倒如释重负心满意足突如其来神魂不安心安理得提心吊胆灰心丧气节衣缩食小心翼翼逆来顺受听天由命【朗读课文】【课文简析】小说描写埃克托尔获得一笔额外收入,为全家组织一次郊游。
故事写出渴望出风头和尴尬的收场。
为了炫耀,举家出游时,他骑上了马,由于骑术不娴熟,他撞倒了一位老妇人。
老妇人声称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他无可奈何地承担了赡养老妇人终身的责任。
这对于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本文刻画了因满足一时的虚荣而付出沉重代价的社会现象。
虚荣者的所谓“体面”,无非是讲排场,讲风光,追求自我的良好感觉。
这种故事和相关的人物形象,在莫泊桑的作品中还有不少,如《项链》等。
【思维训练】1.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故事的内容。
埃克托尔获得了一笔额外收入,他组织全家进行一次郊游。
他为了炫耀,出游时,骑上了马。
由于骑术不娴熟,他撞倒了一位老妇人。
老妇人声称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他无可奈何地承担赡养老妇人终身的责任。
2.小说开头交代埃克托尔一家生活窘迫的目的是什么?正是因为生活贫困,他意外获得一笔收入后才渴望表现一下,最终导致撞人的悲剧。
3.埃克托尔希望找一匹“不驯服的马”。
小说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这是一匹“不驯服的马”?“马在这一重压下跳了起来,差点把骑他的人摔下来。
”“马被叫嚷声惊得害怕,终于狂奔起来。
”“骑马的人虽然想尽办法让它安静下来,它却置之不理。
”4,“这条宽阔的林阴大道上车辆拥挤。
路两旁散步的人是这么多,简直如同两根长长的黑色缎带,从凯旋门一直沿到协和广场。
”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写出大道的拥挤,为下文撞倒老太太伏笔。
5.老太太是否真的受到重伤?何以见得?没有。
由此可见:“她正心满意足地喝着肉汤。
”“老妇人的面色鲜亮,眼光有神,只是一看见他就呻吟起来”。
“老婆子一动不动地听着,眼睛里露出狡黠的目光。
”“他从早吃到晚,养得又肥又胖”。
“每次都发现她过得平静自在”。
6.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埃克托尔。
这是一个爱慕虚荣、追求排场而付出沉重代价的形象。
7.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一个人不能爱慕虚荣、讲究面子。
这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现实意义。
8.把这篇小说缩写为600字左右。
【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
2.预习《贤人的礼物》。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