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_教育教学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学校德育工作指导体系图

学校德育工作指导体系图

学校德育工作指导体系图
目标设定
* 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 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品格完善的公民为目标。

计划制定
* 分析学校德育的现状和需要,制定相应的德育计划。

* 设定明确的任务和时间表,确保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资源准备
* 确定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 安排合理的资源分配,以支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施与评估
* 在实施阶段中,根据德育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和教育项目。

* 定期评估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进展,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管理与支持
* 设立德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支持教师和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发展。

持续改进
* 借鉴其他学校和相关机构的经验,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 定期评估德育工作的效果和成效,优化德育工作体系。

学校德育工作指导体系图为学校提供了一种清晰的指导框架,帮助学校有条不紊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和品德修养。

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学校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和有道德责任感的学生成长。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一、总则《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旨在梳理和解读德育工作的核心要素,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全面、科学、可操作的德育工作指南。

本指南遵循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组织实施等方面,以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道德品质、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劳动习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工作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2. 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

3. 坚持全面发展: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4. 坚持知行合一:德育工作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 坚持协同育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各方面德育资源的优势,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 坚持改革创新: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推动德育工作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中小学德育工作将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积极公民意识、健康身心、丰富文化素养、基本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体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诚信、友善、尊重、责任等;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生活态度;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形成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有效德育架构图

有效德育架构图

(中年级)
(高年级)
行为习惯养成 (一日常规)
预防犯罪(法理)
达理
智信
四区
教学 区
餐饮 区
住宿 活区动

五 为
六面
知法

食 纪律

卫生 节俭
行 护物
三观
因果 关系
物质与精神 付出与回报 国家
科学与迷信
民族
知恩 感恩 报恩 立志修身
方法 技巧
学 善举
社会与自然 行为与结果 家庭
一 有效德育理念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小学德育纲要→学校德育工作方案
二 德育管理模式
四维三联德育管理模式
四维: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 三联:学校、家庭、社会
三 常规有效德育教育途径架构图
(低行年为品质 级) (高年级)
全员德育 立德树人
做好人 做能人 做完人 做好事 做成事 做大事
精神品质
手抄报 写作征文 班会 队活 辩论会
读书 演讲 朗诵 歌咏 国旗下讲话
书画展 影视专题收看
爱心捐助 德育讲堂 家长学校 大课间 大型文体 公益活动
计划组织评价总结部门 党支部 政教处 教务处 总务处 工会 团队 年段 舍务 班主任
个人
辨是 自信 诚信 非
真善 自立 承诺 美假 自强 兑现 恶丑

常规德育
精神品质 (达理 智信)
行为品质 (习惯 预防)
有效德育活动载体
内容 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一日常规
法制教育 自然与环保
国情国史 民族教育 诚信教育 幸福观教育 事理情理 立志报恩
落实载体
思想品德课 学科渗透 播报宣传 学校文化 十大基地

中学德育思维导图

中学德育思维导图

概念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价值辨析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我国当前的德育目标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教育概念构成要素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途径方法基本观点教育价值基本观点教育价值: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个体一定的行动时出的比较个人的品德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个人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最终根源相同,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道德观念):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实现道德动机的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认同: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内化: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念、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同伴群体: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个体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因素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考虑学生原有态度)(可望且可及的榜样)(三阶段七子过程)来源: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儿童道德水平: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儿童品德发展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道德现实主义、他律的道德)(5~8岁)可逆性阶段(道德相对主义、合作的道德)(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重视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含义广义:全人的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还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狭义:对生命本身的关注意义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途径学科教学中渗透、专题教学中融合、课外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教师培训是生命教育的关键家庭、社会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扩展空间含义: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

德育课程架构简图

德育课程架构简图

德育课程架构简图介绍德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档将简要介绍德育课程的架构,并提供一个简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课程的组成和目标。

课程架构德育课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良好品德的核心内容。

通过教授道德原则、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学生可以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并积极参与社会公德活动。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良好品德的核心内容。

通过教授道德原则、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学生可以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并积极参与社会公德活动。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良好品德的核心内容。

通过教授道德原则、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学生可以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并积极参与社会公德活动。

2. 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意识。

学生将研究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民主参与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知识,以成为积极的社会成员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意识。

学生将研究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民主参与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知识,以成为积极的社会成员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意识。

学生将学习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民主参与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知识,以成为积极的社会成员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3. 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多样文化,并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内容。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国际文化,学生可以发展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包容性的思维。

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多样文化,并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内容。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国际文化,学生可以发展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包容性的思维。

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多样文化,并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国际文化,学生可以发展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包容性的思维。

中小学思维导图-教育学+小三门部分十二章

中小学思维导图-教育学+小三门部分十二章

教育学部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第五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
第六节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七节课程资源
第六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第二节教学过程
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五节教学评价
第六节教学模式
第七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
第四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五节德育模式
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第二节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第四节课外活动与三结合教育
第九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第一节教育研究及其基本过程
第二节教育研究方法。

德育目标知识点总结图表

德育目标知识点总结图表

德育目标知识点总结图表德育目标是指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个性素质方面所进行的教育和培养目标。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目标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德育目标知识点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德育目标的核心,它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道德品行的根本任务。

品德教育的知识点包括诚实、守信、勤奋、守纪律、尊敬他人、友善待人等方面的内容。

2.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品质的一项重要任务。

情感教育的知识点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认知、情感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3.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一项重要任务。

行为规范的知识点包括学习、生活、交往、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4.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的一项重要任务。

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点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5.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会责任的知识点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坚持奉献的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6.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我管理的知识点包括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规划、自我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7.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根本要求。

全面发展的知识点包括培养学生的智力、体育、审美、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德育目标知识点总结是教师和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和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对于教师和学校来说,了解并掌握德育目标知识点是很重要的。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认真研究,不断调整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资_教育知识整理(中学)_思维导图版_第7章 中学德育

教资_教育知识整理(中学)_思维导图版_第7章  中学德育

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 以公正、平等、尊严等为原则思考
三、德育工作
四、中学德育过程 五、中学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 六、新时代德育发展新主题
口诀:陶行知集体疏导一连学生,积极守纪律, 才有尊严
导向性原则
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为学生指明发 展方向
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疏导原则
关键词:说服、诱导、赏识、老师找谈话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贯彻要求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根据发展趋势来诱导)
德育原则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赏识学生)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严慈相 济原则)
爱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学生
知行统一原则
重视理论教育,也要重视实践锻炼(理论+实 践)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9大原则
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常规训练
班规、班纪等
德育方法
实际锻炼法(实际练习法)
实际锻炼 运用基本要求
军训、运动会等 调动学生主动性 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严格要求学生
检查和坚持
用爱去感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6种方法
情感陶冶法
人格感化(情感上) 环境陶冶(班级读书角)
艺术陶冶(影视作品等)
品德评价法(将惩罚)
奖、惩、评
用榜样人物的高尚品德、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 影响学生思想(比如雷锋)
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
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教学 进行德育当然是基本途径)
班主任工作(重要而特殊的途径)
6种途径
班会、校会、周会学习等
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勤工俭学、社会政治活动等
课外、校外活动

2023全国班教育学 职业道德 法律法规思维导图 德育概述

2023全国班教育学 职业道德 法律法规思维导图  德育概述

德育概述概念广义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 、家庭德育狭义学校德育功能个体性功能地位:基本功能表现生存功能发展功能享用功能最高境界社会性功能表现: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等教育性功能内容选择依据直接决定德育内容: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文化传统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思想、道德(核心与基础)、民主法治、心理健康口诀:思政道法心爱国主义—永恒主题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德育过程概念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区别活动范畴:品德形成是单边活动;德育是双边活动影响因素:品德形成受各种因素影响;德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形成结果:品德形成可与社会一致也可不一致;德育必须一致结构教育者地位:主导受教育者地位: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德育内容内涵:学习内容德育方法内涵:教的方法+学的方法矛盾基本矛盾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最应处理好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基本规律(脚趾长毛)促进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统一性道德认识地位基础、核心道德情感地位催化剂、内部动力俗语亲其师,信其道道德意志地位精神力量俗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道德行为地位重要标志、关键多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任意一个开始培养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长期、反复、逐步提高德育模式认知模式代表人:皮亚杰、科尔伯格重点:道德认知、判断力地位:最广泛且占主导地位体谅模式代表人:彼得.麦克费尔重点:道德情感主张:增强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会关心,学会体谅特征:性善论、自我实现的趋向、健全人格、民主的德育观社会模仿模式代表人:班杜拉重点:观察学习、道德行为价值澄清模式代表人:拉斯、哈明重点:学会选择集体教育模式代表人:马卡连柯德育原则含义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常用的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关键词:理想性与方向性疏导性原则关键词: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严慈相济)关键词:严格要求+尊重信赖知行统一原则关键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关键词:纪律约束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关键词:通过优点,克服缺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关键词:学校、社会、家庭三合力因材施教原则关键词:针对个别差异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关键词:教育集体+教育个人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地位:最基本、最常用关键词:摆事实、讲道理基本方式①语言说服②事实说服榜样示范法关键词: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基本方式①典范②示范③典型实际锻炼法关键词: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基本方式①常规训练②实践锻炼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关键词:潜移默化、熏陶基本方式①人格感化②环境陶冶③艺术陶冶道德修养法(自我指导修养法)关键词:自觉反省基本方式:座右铭、自我反思等品德评价法(奖惩法)关键词:肯定或否定基本方式: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角色扮演法关键词:扮演角色、换位思考德育途径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地位:基本途径直接的道德教育:思想品德课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及少先队活动班会、校会、周会、晨会班主任工作:重要而特殊的途径。

高中教资科二7-1品德的心理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思维导图

高中教资科二7-1品德的心理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思维导图

品德的心理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品德的内涵
概念道德品质
与道德的关系
联系
区别
品德个体
道德社会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认识
核心部分
基础
道德情感
内心体验
内部动力
表现形式
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直觉感知
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外部标志
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对偶故事法
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无道德阶段
权威阶段他律阶段
可逆阶段自律阶段
公正阶段公正、平等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好孩子”取向阶段
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知法懂法
后习俗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