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规图操作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完整资料)

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完整资料)

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方案概述飞时达软件出品的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针对规划局规划图形资源管理现状,从推进规划图形资源的成果编制、成果入库、成果更新、成果应用以及信息共享、数据方便交换的角度,基于CAD或CAD加GIS双平台,全面管理各类规划编制成果、规划审批成果以及基础测绘成果,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要求,全面解决目前规划图形资源综合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系统组成结构图如上图所示,整个系统应用架构以规划一张图信息库(CAD和GIS平台)为中心,采用统一的AutoCAD和GIS图形平台,通过设置统一的编制设计标准和入库规范,使编制设计过程、成果审核、入库更新、信息管理以及查询分析应用、成果发布公示相互衔接。

整个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向规划GIS一张图信息库提供最新的图形和属性数据,通过建立规划基础成果的要素库,满足整个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共享需求。

GIS与CAD双平台一张图库应用结构图特点:1、由信息中心负责GIS图库数据更新维护,由编制中心负责CAD图库中规划编制信息更新维护,提高了数据更新效率与业务准确性;2、两个平台图库可以独立工作,按需应用,提高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CAD平台直接存取GIS数据;3、CAD平台与设计单位交换数据方便,GIS平台与其它政府部门共享数据方便。

规划一张图系统数据流程图如上图所示,整个系统数据管理过程,以规划一张图信息库(CAD平台)为中心,采用统一的AutoCAD和GIS图形平台,通过设置统一的编制设计标准和入库规范,使编制设计过程、成果审核、入库更新、信息管理以及查询分析应用、成果发布公示相互衔接,整个系统以后还可以与规划局业务审批系统集成,实现项目的带图办公和项目审批方案的更新入库,整个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向数字城市基础信息库提供最新的图形和属性数据,满足整个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共享需求.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功能特点一、系统功能1、规划一张图系统(CAD平台)(1)、快捷建库与更新:可方便快捷的建立各类专业图形数据库,不但图形入库存贮可靠,而且可保证查询应用的快速准确。

总规、控规、修详规、建筑设计(方案、初设、施工图)

总规、控规、修详规、建筑设计(方案、初设、施工图)

总规、概规、控规、修规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然后到修建性详细规划,其实是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到深的过程。

总规总体规划:在开发、建设之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总体规划。

小型可直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总规通俗地说就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至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的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对于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作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至5年。

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分析客源市场,确定的主题形象,划定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

总体规划内容:1、对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2、界定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3、确定的性质和主题形象。

4、确定规划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5、规划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规划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

6、规划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

7、规划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

8、规划的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

9、研究并确定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10、规划的环境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

11、提出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

12、提出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

13、对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1、规划文本。

2、图件,包括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

3、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其他基础资料等。

图纸比例,可根据功能需要与可能确定。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65页)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65页)
• 20、下列哪项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 A.重点城镇发展定位 • B.市域城镇化水平 • C.市域内应控制开发的地域 • D.村镇建设及用地标准
• 21、下列哪项不是城镇体系规划有关城镇发展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 • A不同时期城镇演变的规律 • B.区域资源条件 • C.区域农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 D.各级城乡居民点不同时期人口变动的规律
– 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注意原则
– (1)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 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 调
– (2)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基础设 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 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 9. 城市园林绿化、开敞空间、非建设用地 • 10、住房及居住环境
• 11、市政公用工程系统 • 12、城市环境

– 调查方法:
• 1. 现场踏勘或观察 2. 抽样问卷调查 3. 访谈和座谈会 4. 文献资料的运用
– 自然条件分析
• 土地资源的功能:承载、生产、生态
• 城市用地的特殊性:区位、集约、固定、整体性
E.排水设施
• 84、下列哪些项属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范畴 • A.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 B.科教义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 C.农产品交易市场规划 • D.交通网络规划 • E.生产力布局规划
• 2007 •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 城镇职能分工的特点是 • 市域城镇包括:多选 • 不属城镇体系的内容的是 • 有关空间管制的问题 • 远期规划阶段和近期规划阶段

• 19.下列关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某地平面建筑总规划图纸(节点详细)

某地平面建筑总规划图纸(节点详细)
1盥洗盆盥洗盆盥洗盆盥洗盆盥洗盆盥洗盆盥洗盆盥洗盆 综合办公楼食堂、男浴室给水管道轴测图12电热水器RRRRR换衣间76543给排水图纸目录121111111图纸.文件编号名 称序 号编 制校 对审 核图号或编号次版工程名称备 注复用或标准编 号张数1#张数自然折第 页11共 页设计项目 版次0 综合办公楼给排水图例及设计说明 综合办公楼消防管道轴测图 综合办公楼给水管道轴测图 综合办公楼排水管道轴测图 综合办公楼给水、消防管道一层平面图 综合办公楼排水管道一层平面图 综合办公楼给水、消防管道二层平面图8 综合办公楼给水、消防管道三层平面图9 综合办公楼排水管道二层平面图10 综合办公楼排水管道三层平面图11111132400下7.200平面图}卫生间男女卫生间360039001800390096009009001800360036003600360032400360036003600360018009009001800900900180090090018009009001800900900180090090018009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018009009001050180010501050180010504509004504509004501050180010501050180010509600390018003900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宿舍淋浴间淋浴间男90090018009009001800900900180036003600360018009009003600900900180090090018009009001800900900180036003600360036009009001800360039001800390096001050180010501050180010504509004504509004501050180010501050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2020.9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2020.9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20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导和规范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自然资源部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研究制定了《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主要内容包括5部分:总体要求、基础工作、主要编制内容、公众参与和多方协同,以及审查要求。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本指南侧重提出原则性、导向性要求,待地方实践探索后总结并适时修订。

各省、自治区可根据地方实际,补充、细化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和技术规定,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指南参与起草单位: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1 总体要求 (1)1.1 适用范围 (1)1.2 规划定位 (1)1.3 工作原则 (1)1.4 规划范围、期限和层次 (2)1.5 编制主体与程序 (3)1.6 成果形式 (3)2 基础工作 (3)2.1 统一底图底数 (3)2.2 分析自然地理格局 (4)2.3 重视规划实施和灾害风险评估 (4)2.4 加强重大专题研究 (5)2.5 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5)3 主要编制内容 (6)3.1 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明确空间发展目标战略 (6)3.2 优化空间总体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 (6)3.3 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8)3.4 优化空间结构,提升连通性,促进节约集约、高质量发展 (9)3.5 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营造健康、舒适、便利的人居环境 (10)3.6 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 (12)3.7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13)3.8 推进国土整治修复与城市更新,提升空间综合价值 (14)3.9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15)4 公众参与和多方协同 (17)5 审查要求 (17)附录A 名词解释和说明 (18)附录B 规划分区 (21)附录C 规划图件目录 (24)附录D 规划文本附表 (26)附录E 规划指标体系 (30)附录F 强制性内容 (36)附录G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要求 (37)1总体要求1.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市级(包括副省级和地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市级总规)编制。

《城市总规中“四区”的划定方法》分析

《城市总规中“四区”的划定方法》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中“四区”的划定方法研究彭小雷苏洁琼焦怡雪王磊徐超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TU984.11【摘要】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建设区域和限制建设区域的研究进展、城市规划编制案例和城市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提出现阶段各城市“四区”划定和空间管制工作具有长期性、地区差异性和时效性三大特征,确定“四区”划定应重点在城乡规划体系中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最后提出该阶段“四区”划定的原则、方法、限制性要素及分区、成果要求,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技术借鉴。

【关键词】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已经建设区。

1 研究背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非农经济对土地的巨大需求使得农地农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土地利用的重要目标,许多国家已建立空间管制制度来引导开发建设行为,虽然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状况等条件不同,空间管制的实施范围,强度和作用也各具特点,但多数国家和地区均经历了从仅管制城市建设用地转向管制区域用地①,城市建设区从严格的指标管理转向战略性和鼓励性管理②,非城市建设区从保护个体资源转向保护整体性生态环境③,实施手段从严格的法律法规控制转向法律法规为主和经济杠杆引导④的制度演变历程。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时期,到2020年将新增2.2-2.5亿左右城镇人口(建设部,2006),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将引发对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

但中国也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城镇周边的优质农田,生态敏感地区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建设用地。

在此背景下通过城乡规划来划分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保护农田和自然资源,保障公共安全、引导开发建设,是一个迫切的、重要的研究课题。

2002年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明确将“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和“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作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建设部于2006年4月1日实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中心城区“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经建设区”(以下简称“四区”,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中要明确“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目前,“四区”划定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工作内。

城市规划总规图层标准

城市规划总规图层标准

H11-S9 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H11-U 公用设施用地
H11-U1 供应设施用地
H11-U11 供水用地
H11-U12 供电用地
H11-U13 供燃气用地
H11-U14 供热用地
H11-U15 通信用地
H11-U16 广播电视用地
H11-U2 环境设施用地
H11-U21 排水用地
H11-U22 环卫用地
500KV变电站用地
V14
220KV变电站用地
V15
1000KV输电线路
V16
800KV输电线路
V17
500KV输电线路
V18
220KV输电线路
V2
其他能源供应设施用地
V21
天然气门站用地
H3
V22
天然气分输站用地
H11-S13D次干路用地D
H11-S14 支路用地
H11-S14D支路用地D
H11-S15 其他道路用地
建议线型或字体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Continuous

有关总规、控规、详规与控规调整说明以及实例说明

有关总规、控规、详规与控规调整说明以及实例说明

有关总规、控规、详规与控规调整说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

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全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有关控规的调整什么是调整控规:对拟建项目所处地块的“控制性规划指标”进行变动,称作调整控规,也叫控规调整、规划调整等,土地变性、改变土地用途等也属调整控规。

“控制性规划指标”最主要的几项是容积率、控高、密度、绿化率、用地性质等,凡对以上任何一项指标申请调整的,都属调整控规范畴。

现实中最多的修改规划申请是:增加面积,增加高度,提高容积率,改变用地性质,调整土地用途等。

●调整控规的起因:历朝历代的城市,不论大小,都有城市总体规划,否则肯定会陷入混乱,不同的只是规划的深浅、粗细、合理与否的区别。

解放后北京经历了无数个版本的总体规划,每个版本对应当时的历史背景,都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历史发展太快了,每一次的国力变化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在城市建设方面对应的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这是宏观层面的调整控规起因。

十年前北京的总体规划比较宏观,之后逐渐细化到了每个地块,目前北京五环内的每一寸土地都对应有规划指标,带来的好处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弊处是规定的越细,越有可能与用地单位的实际需求不一致,于是建设单位提出调整申请,这是微观层面的调整控规起因。

有关总规、控规、详规与控规调整说明

有关总规、控规、详规与控规调整说明

有关总规、控规、详规与控规调整说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

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理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有关控规的调整➢什么是调整控规:对拟建项目所处地块的“控制性规划指标”进行变动,称作调整控规,也叫控规调整、规划调整等,土地变性、改变土地用途等也属调整控规。

“控制性规划指标”最主要的几项是容积率、控高、密度、绿化率、用地性质等,凡对以上任何一项指示申请调整的,都属调整控规范畴。

现实中最多的修改规划申请是:增加面积,增加高度,提高容积率,改变性质,调整土地用途等。

➢调整控规的起因:历朝历代的城市,不轮大小,都有城市总体规划,否则肯定会陷入混乱,不同的只是规划的深浅、粗细、合理与否的区别。

➢调整控规的审批原则:●建设单位申请规划调整,绝对是一件高难度低成功率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口子不能开大,否则就乱了,城市总体规划很快就会变成废纸。

所以原则是:可调可不调的一要不调,不得不调的慎重处理。

●什么样的项目能调,什么样的项目不能调,什么样的调整内容能得到批准,什么样的调整内容得不到批准,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对尺度和标准的拿捏对政府来说其实也很头疼,但规划委内部大致上有一个尺度。

总规图用途

总规图用途

总规图用途总规图是城市规划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和产物,它是对城市进行综合规划的基础性文件。

总规图主要用途如下:1. 提供发展方向与目标:总规图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总规图会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2. 统筹城市空间发展:总规图可以对城市的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城市用地的发展。

总规图会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城市用地需求和供应的状况,合理划分城市用地功能区,确保城市各类用地的协调发展。

3. 引导城市产业布局:总规图可以引导城市的产业发展布局。

总规图会基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等因素,确定各类产业的空间布局,并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区域。

总规图可以帮助城市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总规图可以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

总规图会对城市的自然生态、水资源、绿地系统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目标和方向。

总规图会划定生态保护区、绿地保护区等,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5. 提升城市交通网络:总规图可以指导城市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

总规图会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人口分布、发展趋势等因素,确定城市的交通网络规划和布局。

总规图可以帮助城市优化道路、交通设施的布局,提高交通效率,提升城市的可达性和交通便捷性。

6. 促进城市建设和改造:总规图可以指导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方向和方式。

总规图会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形象、空间布局等因素,确定城市的建设规划和改造方案。

总规图可以帮助城市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推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有序进行。

总的来说,总规图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性文件,具有指导城市发展、统筹城市空间、促进产业布局、保护城市生态、提升交通网络和促进城市建设和改造等多种用途。

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前言受沁阳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2年4月承担了《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任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组(以下简称中规院项目组)一行于2002年4月4进驻现场,在沁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建委的大力协助下,中规院项目组完成了现场踏勘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

中规院项目组在沁阳期间,先后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就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设想充分交换意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收集了大量背景材料。

2002年4月日,中规院项目组就第一阶段完成的调研工作,形成对沁阳市总体规划的初步认识,并向沁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作了初步方案的汇报,同时沁阳市领导对中规院项目组的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指导。

中规院项目组回北京后,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中规院有关技术措施,即刻开始方案编制工作,现在形成了总体规划纲要。

沁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本规划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沁阳市建委等市直有关部门及广大市民对此项规划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我们在此谨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组2002年5月于北京5目录第一章总论一.沁阳概况二.对历次总体规划修编的回顾及实施评价三.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分析四.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依据五.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划定六.规划期限第二章规划目标和规划指导思想一.规划目标二.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沁阳市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评价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第一节沁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研究一.宏观经济政策背景分析二.区域发展背景分析第二节沁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现状基本特征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综合评价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目标四.沁阳市主导产业发展分析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措施第四章沁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二.城镇发展的现状特征三.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原则五.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思想六.市域城镇发展战略七.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八.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九.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五章沁阳市域综合交通规划一.现状概况和评价二.交通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四.规划内容要点第六章沁阳市域其它重要基础设施规划第七章沁阳市域旅游发展规划一.沁阳旅游发展现状优势和旅游发展目标对策二.沁阳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八章沁阳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九章沁阳市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一.城市性质二.城市职能三.城市人口规模四.城市用地规模第十章沁阳市城市发展目标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策略一.城市发展总目标策略二.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策略三.城市发展现代化指标体系第十一章沁阳市城市用地工程评定和建设用地选择第十二章沁阳市中心城地区总体空间布局一.城市现状建设用地特征分析二.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三.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选第十三章沁阳市城市居住用地规划一.现状概况二.存在问题三.规划原则四.规划布局第十四章沁阳市城市工业仓储用地规划一.工业用地规划二.仓储用地规划第十五章沁阳市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一.公共设施概念与范畴二.现状概况三.存在问题四.规划原则五.规划布局第十六章沁阳市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一.绿地系统规划二.景观风貌规划第十七章沁阳市城市生态发展规划一.生态规划依据、目标与思路二.规划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分析三.城市空间扩散的阻力分析四.城乡开敞空间网络(绿色网络)与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第十八章沁阳市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城市对外交通规划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第十九章沁阳市城市市政工程设施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二.排水工程规划三.供电工程规划四.电信工程规划五.燃气工程规划第二十章沁阳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卫设施规划第二十一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一.防洪工程规划二.消防工程规划三.抗震工程规划四.人防工程规划五.郊区居民点规划第二十二章沁阳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一.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二.近期建设规模三.近期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四.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内容第二十三章沁阳市城市远景发展构想一.远景发展条件分析二.远景布局的基本内涵三.远景发展构想第二十四章沁阳市城市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附件一会议纪要附件二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大事记附件三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图纸目录第一章总论一.沁阳概况沁阳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麓,作市西南部。

城市规划总规图层标准

城市规划总规图层标准

H11-S14D支路用地D H11-S15 其他道路用地 H11-S15D其他道路用地D H11-S2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H11-S3 交通枢纽用地 H11-S31 铁路客货运站场用地 H11-S32 公路客货运站场用地 H11-S33 港口客运站场用地 H11-S34 公交枢纽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H11-S4 交通场站用地 H11-S41 公共交通场站用地 H11-S42 社会停车场用地 H11-S9 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H11-U 公用设施用地 H11-U1 供应设施用地 H11-U11 供水用地 H11-U12 供电用地 H11-U13 供燃气用地 H11-U14 供热用地 H11-U15 通信用地 H11-U16 广播电视用地 H11-U2 环境设施用地 H11-U21 排水用地 H11-U22 环卫用地 H11-U3 安全设施用地 H11-U31 消防用地 H11-U32 防洪用地 H11-U9 其他公用设施用地 H11-G 绿地与广场用地 H11-G1 公园绿地 H11-G11 公园 H11-G12 街旁绿地 H11-G2 防护绿地 H11-G3 广场用地 H12 镇建设用地 H13 乡建设用地 H14 村庄建设用地 H2-T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H2-T1 铁路用地 H2-T11 高速铁路用地 H2-T12 城际铁路用地 H2-T13 普通铁路用地 H2-T2 公路用地 H2-T21 高速公路用地 H2-T21D 高速公路用地D H2-T22 一级公路用地 H2-T22D 一级公路用地D H2-T23 二级公路用地 H2-T23D 二级公路用地D H2-T24 三级公路用地 H2-T24D 三级公路用地D H2-T3 港口用地 H2-T4 机场用地 H2-T5 管道运输用地 H3-V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 H3-V1 区域供电设施用地 H3-V11 系统电厂用地 H3-V12 1000KV变电站用地 H3-V13 500KV变电站用地 H3-V14 220KV变电站用地 H3-V15 1000KV输电线路 H3-V16 800KV输电线路 H3-V17 500KV输电线路 H3-V18 220KV输电线路 H3-V2 其他能源供应设施用地 H3-V21 天然气门站用地 H3-V22 天然气分输站用地 H3-V23 天然气管道 H3-V3 区域供水排水设施用地 H3-V31 自来水厂用地 H3-V32 供水清水管线

湘源操作流程 (1)

湘源操作流程 (1)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一、城市规划设计内容与图纸绘制(总规、控规、修规)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分区规划):如9类用地性质控制性详细规划:如图则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不同规划阶段的土地使用图特点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工作之一,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都是核心规划内容。

土地使用图包括土地使用现状图、土地使用规划图。

各个规划阶段的土地使用图表达的内容基本一致,表示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而区别在于:·用地分类的深度各有不同。

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用地分类一般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分类是以小类为主,中类为辅。

·图纸的比例不同。

总体规划图纸比例1∶5000—1 ∶25000,其中1∶10000是常用的比例;分区规划采用比例1∶5000;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纸比例1∶2000。

图纸比例不同,相应的图面字体大小,线型比例,粗细也有所不同。

二、常用软件1.Autocad Civil 3D (Autodesk map)2.《湘源控制性详细规划CAD系统》6.0版附:cad补充命令:外部参照、图层隔离等、图层冻结、图层次序、XL;湘源常用快捷命令:Ff;dd;打断命令tt、倒角命令vv;复制命令www、粘贴命令iii;补充:交叉道路红线倒角的半径:道路宽度的3/4(经验值,湘源一般为20、25、30等)视距三角形的概念(湘源自动生成)三、总体规划图(包括分区规划)绘图要点四、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绘图要点(一)控制指标图的内容按照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要求,控制指标图图面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道路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绘制的道路,图面上必须表达:道路中心线、道路红线、缘石线。

机非分隔带(三块板、四块板道路),中央分隔带(两块板、四块板道路)等要素,不同的要素也必须绘制在不同的图层上。

2.地块界线围合地块的边界线。

3.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指标.一般包括:(1)用地性质;(2)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3)建筑控制高度;(4)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5)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6)交通出入口方位;(7)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城市总体规划PPT

城市总体规划PPT
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 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 ➢ 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 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联系,同时,一定的区域范围
内必然有其相应的地域中心城市。 ➢ 城市规划必须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着眼,不应就城市论
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3. 战略措施 ➢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 重点加以具体化,使之可操作的过程。
新加坡概念规划
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城市职能 1. 城市职能的概念 ➢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
承担的分工。 ➢ 城市职能是由该城市为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由专业化部
城市。 ➢ 区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从区域的角度,确定产业
布局、基础设施和人口布局等总体框架。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 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短期的年度计划、中期的5-10年规划和
10年以上的长期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计划”自“十一
用也不尽相同。 (1)西方国家战略规划历程 ➢ 战略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起伏涨落的历程。 ➢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由于里根和撒切尔时代的保守主义和新自由
主义盛行,空间规划处于瓦解的边缘。 ➢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剧,为了谋求更加有利的生存环
境和发展机遇,针对城市、区域、国家甚至跨国界的空间战略规划受 到更加广泛和空前的重视。
的战略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现行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充分肯定了这项工作的意义,并要求在

城市总体规划-总图方案设计的技术路线与表达

城市总体规划-总图方案设计的技术路线与表达
13
现状
14
规划总图
15
规划绿化
16
规划道路-1
17
规划道路-2
18
发展时序
19
3.3.3 方案比选
方案一:尊重现状和全部既
有规划,在此基础上完成全 区规划
20
方案二:适当尊重现状和现
有规划,对铁路以北未实施 部分有所突破,增加科技产 业用地比重
21
方案三:原铁路以北基本尊
○沿城市轴布局城市功能区
67
68
69
70
71
72
3、在已有思考的基 础上,加入更多因 素提出综合方案。
36
方案分析
强调内部的“合”,则路网体系应是2 再+3;强调外“延”(呼应),则下 面的5(大图)重要,4也有一点意味。 同时,4更重要的在于“美好边界”的 “延展”——更多公共面——另一个 方面的考量。其最终方案实际上结合 了 4 和5
37
方案分析
4
原理
• • • 性质: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规划 内容:战略、空间、基础设施等 机制/逻辑:
– – – – 战略空间基础设施 同时,三者又是一体于整个思考过程中的、一体于战略的形成过程中的 (附片1)。 之所以有上述,是因为相互之间存在逻辑关联。这种逻辑关联,是总体 规划更深层次的原理,是关于城市形成、发展与调控的理论。 同时,不仅内容之间存在逻辑关联,规划内容同时又是不同的目标(规 划的目标是什么?)与条件的结果,这是更基本的逻辑关联。(自然、 经济、社会、空间、基础设施…同时处于空间范围分类的框架下,从全 球、区域、市域…) 逻辑关联包括客观的和价值判断,更多是介于二者之间! “方案/现状 线索/问题 信息搜集方案…‖循环往复的分析过程, 其结果是规划方案的实质内涵。 方案的表达手法。

城市总规图斑操作

城市总规图斑操作

城市总规图斑赋值步骤1、在cad中新建2个图层0000规划范围和0000规划图斑,将红线范围分别加入0000规划范围图层,将图斑加入0000规划图斑图层;2、利用坐标转换软件将坐标调整为西安80坐标;3、将cad转换为shape文件(采用fme);4、与遥感影像进行核对;5、对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结合原来城市总规图,对CSZGTB进行赋值。

5、赋值的主要内容包括XZQMC、GHYT、BZ。

备注:部分图斑在赋值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合并,如下图所示图斑: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 用地分类3.1 一般规定3.1.1 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3.1.2 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

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3.1.3 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3.2 城乡用地分类3.2.1 市域内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8中类、17小类。

3.2.2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3.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续表3.3.24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1 一般规定4.1.1 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

每块用地应只计算一次,不得重复计算。

分片布局的城市(镇)应先分片计算用地,再进行汇总。

4.1.2 城市(镇)总体规划用地应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

现状和规划的用地计算范围应一致。

4.1.3 用地规模应根据图纸比例确定统计精度,1/10000图纸应精确至个位,1/5000图纸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4.1.4 用地统计范围与人口统计范围必须一致,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

4.1.5 城市(镇)总体规划用地的数据计算应统一按附录A附表的格式进行汇总。

城市总规课程设计

城市总规课程设计

城市总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学生能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3. 学生能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城市规划的政策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城市问题、提出规划方案的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城市规划的初步设计和分析;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简单实践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关注城市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2. 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敢于对城市规划提出合理建议;3. 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规划过程中与他人沟通、协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城市总规的启蒙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对城市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尚需培养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城市规划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成课程目标。

通过分解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介绍城市规划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安排:1课时2. 城市总体规划框架:讲解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安排:2课时3. 城市规划实践案例:分析国内外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教材章节:第二章内容安排:2课时4.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政策法规:介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城市规划相关政策法规;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安排:2课时5. 城市规划方法与工具:讲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如GIS、CAD等软件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内容安排:2课时6. 小组实践项目:分组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简单设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章节:第五章内容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安排。

城市总规图斑操作

城市总规图斑操作

城市总规图斑赋值步骤1、在cad中新建2个图层0000规划范围和0000规划图斑,将红线范围分别加入0000规划范围图层,将图斑加入0000规划图斑图层;2、利用坐标转换软件将坐标调整为西安80坐标;3、将cad转换为shape文件(采用fme);4、与遥感影像进行核对;5、对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结合原来城市总规图,对CSZGTB进行赋值。

5、赋值的主要内容包括XZQMC、GHYT、BZ。

备注:部分图斑在赋值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合并,如下图所示图斑: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 用地分类3.1 一般规定3.1.1 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3.1.2 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

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3.1.3 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3.2 城乡用地分类3.2.1 市域内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8中类、17小类。

3.2.2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3.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续表3.3.24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1 一般规定4.1.1 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

每块用地应只计算一次,不得重复计算。

分片布局的城市(镇)应先分片计算用地,再进行汇总。

4.1.2 城市(镇)总体规划用地应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

现状和规划的用地计算范围应一致。

4.1.3 用地规模应根据图纸比例确定统计精度,1/10000图纸应精确至个位,1/5000图纸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4.1.4 用地统计范围与人口统计范围必须一致,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

4.1.5 城市(镇)总体规划用地的数据计算应统一按附录A附表的格式进行汇总。

城市总规图斑操作

城市总规图斑操作

城市总规图斑赋值步骤1、在cad中新建2个图层0000规划范围和0000规划图斑,将红线范围分别加入0000规划范围图层,将图斑加入0000规划图斑图层;2、利用坐标转换软件将坐标调整为西安80坐标;3、将cad转换为shape文件(采用fme);4、与遥感影像进行核对;5、对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结合原来城市总规图,对CSZGTB进行赋值。

5、赋值的主要内容包括XZQMC、GHYT、BZ。

备注:部分图斑在赋值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合并,如下图所示图斑: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3 用地分类3.1 一般规定3.1.1 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3.1.2 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

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3.1.3 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3.2 城乡用地分类3.2.1 市域内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8中类、17小类。

3.2.2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 3.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续表3.3.2• 4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1 一般规定4.1.1 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

每块用地应只计算一次,不得重复计算。

分片布局的城市(镇)应先分片计算用地,再进行汇总。

4.1.2 城市(镇)总体规划用地应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

现状和规划的用地计算范围应一致。

4.1.3 用地规模应根据图纸比例确定统计精度,1/10000图纸应精确至个位,1/5000图纸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4.1.4 用地统计范围与人口统计范围必须一致,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三、工作重点与工作难点
〔一〕在施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如何进一步 抓住机遇,在国家开展战略棋盘上走好成都的 棋子,明确自身定位,建立成都区域职能,寻 求更好途径,带动四川全省社会与经济可持续 开展。
城市角色的再认识及再调整
四个层面问题:成都在国家及部分具有国际意义上资源利用再 认识;成都在西部地区的职能与地位?面对传统西南地区以及 成渝关系的再认识;大成都对四川全省开展的再认识。
四川总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居全国 第5位; 2006年总人口 8773.4 万人,人口居 全国第3位; GDP 8637.8 亿元,经济总量占 西部 1/3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居9 位;人均GDP10546 元,相当全国平均程度 2/3。2006年全省城镇聚居人口比重为%。城 市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程度。
2209..40郫87 县、281.新.219 都县、大邑县、 13.2蒲4 江县18、.64新津县。全市面
积 10.83
5.67
7.65
12329.075
km2。都市区面
积 5.4 368-11.56km2
5.12
3.74
10.73
2
7.54
9.23
10.08
1.17
7.99
1.38
5.42
0.37
〔一〕城市开展总目的 国家施行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战略基地,西部最强竞争力的都
市区
• 都市区开展判断:“团体比赛〞——将来城市的竞争不再是 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间 的竞争。从城市跳出,建立区域,是成都有效发挥自身的核 心优势,抢占战略开展先机的重大举措,是成都走向全国, 面向世界的最快捷径。
• 构建西部最强都市区,是形成西部重要消费基地,继续保 持西部最大消费市场的必要保证;是继续引领和发挥商贸、 金融、科技开展,完善交通和通信枢纽的必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总规图斑赋值步骤
1、在cad中新建2个图层0000规划范围和0000规划图斑,将红线范围分别加入0000规
划范围图层,将图斑加入0000规划图斑图层;
2、利用坐标转换软件将坐标调整为西安80坐标;
3、将cad转换为shape文件(采用fme);
4、与遥感影像进行核对;
5、对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结合原来城市总规图,对
CSZGTB进行赋值。

5、赋值的主要内容包括XZQMC、GHYT、BZ。

备注:部分图斑在赋值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合并,如下图所示图斑: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 3 用地分类
3.1 一般规定
3.1.1 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3.1.2 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

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3.1.3 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3.2 城乡用地分类
3.2.1 市域内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8中类、17小类。

3.2.2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 3.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续表3.3.2
• 4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1 一般规定
4.1.1 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

每块用地应只计算一次,不得重复计算。

分片布局的城市(镇)应先分片计算用地,再进行汇总。

4.1.2 城市(镇)总体规划用地应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

现状和规划的用地计算范围应一致。

4.1.3 用地规模应根据图纸比例确定统计精度,1/10000图纸应精确至个位,1/5000图纸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4.1.4 用地统计范围与人口统计范围必须一致,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

4.1.5 城市(镇)总体规划用地的数据计算应统一按附录A附表的格式进行汇总。

4.1.6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

4.2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4.2.1 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
5.1 ~ 105.0 m2/人内确定。

4.2.2 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10
5.1 ~ 115.0 m2 /人内确定。

4.2.3 除首都以外的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所在的气候分区以及规划人口规模,按表4.2.3的规定综合确定。

所采用的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同时符合表中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取值区间和允许调整幅度双因子的限制要求。

4.2.4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具有特殊情况的城市,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50.0m2/人。

4.2.5 编制和修订城市(镇)总体规划应以本标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

4.3 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4.3.1 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指标(m2 /人)
4.3.2 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
5.5m2/人。

4.3.3 规划人均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m2/人。

4.3.4 规划人均绿地面积不应小于10.0m2/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m2/人。

4.3.5 编制和修订城市(镇)总体规划应以本标准作为规划单项城市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