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木薯氢氰酸含量测定
鲜食木薯品比试验
鲜食木薯品比试验鲜食木薯是一种传统的食物,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在一些地区,鲜食木薯中含有一种毒素,称为氰氨酸。
氰氨酸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对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减少鲜食木薯中的氰氨酸含量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鲜食木薯潜在氰氨酸含量的影响,找出一种最佳的处理方法来降低氰氨酸含量。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鲜食木薯(样本数量根据实验需求而定),氰氨酸测试试剂盒,实验室天平,烧杯,试管,显微镜以及其他常用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如下:1. 采集鲜食木薯样本: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不同地区或不同品种的鲜食木薯进行采集。
确保样本新鲜,未受到损坏或感染。
2. 样本准备:将采集到的鲜食木薯样本洗净,并去皮。
将样本切成大小相近的块状。
3. 处理方法:将样本分为几组,每组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可能的处理方法包括水煮、盐水浸泡、碱水浸泡等。
4. 处理过程: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每组样本进行相应的处理。
使用实验室天平进行称量,确保处理后的样本数量相同。
记录每组样本处理的时间和处理的条件。
5. 测试氰氨酸含量:使用氰氨酸测试试剂盒对不同组的样本进行测试。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测试。
6.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样本中氰氨酸含量的差异。
分析数据,寻找一种最佳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降低氰氨酸含量。
7. 结果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讨论不同处理方法对鲜食木薯氰氨酸含量的影响。
讨论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未来改进的建议。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找到一种适用于我们地区或品种的处理方法,以降低鲜食木薯中氰氨酸的含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这种实验也可以为其他地区或品种的鲜食木薯提供参考,以提高鲜食木薯的食用安全性。
木薯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木薯含量测定实验报告1. 引言木薯(学名:Manihot esculenta),又称为南美大薯、甘薯、芋薯等,属于木薯科木薯属的一种植物。
其根部富含淀粉,是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之一。
木薯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农作物研究、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采用常用的方法测定木薯的总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木薯样品- 乙醇- 硫酸- 间苯二酚- 氨水- 氯化钠- 碘酸钾- Fehling液A和B2.2 实验方法2.2.1 总糖的测定1. 取适量木薯样品,用乙醇浸泡过夜。
2. 将浸泡的样品研磨成泥状,过滤收集滤液。
3. 取适量滤液,加入硫酸和间苯二酚溶液,加热至沸腾,冷却。
4. 使用氨水逐滴滴定,直至颜色变为土黄色。
记录滴定所需的氨水体积。
5. 计算总糖的含量。
2.2.2 淀粉的测定1. 取适量木薯样品,用乙醇浸泡过夜。
2. 将浸泡的样品研磨成泥状,过滤收集滤液。
3. 取适量滤液,加入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加热至沸腾。
4. 使用碘酸钾滴定溶液逐滴滴定,直至颜色变为蓝紫色。
记录滴定所需的滴定溶液体积。
5. 计算淀粉的含量。
2.2.3 蛋白质的测定1. 取适量木薯样品,用乙醇浸泡过夜。
2. 将浸泡的样品研磨成泥状,过滤收集滤液。
3. 取适量滤液,将其置于离心管中。
4. 使用Fehling液A和B进行还原,置于沸水浴中加热。
5. 沸腾后,冷却样品,加入氨水,离心沉淀。
6. 蛋白质沉淀后,减少几次乙醇冲洗,干燥至恒定重。
7. 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方法对木薯样品进行测定,得到以下结果:- 总糖含量:15.2%- 淀粉含量:62.8%- 蛋白质含量:3.6%根据结果分析,木薯样品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占据了总含量的绝大部分。
其次是总糖,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
这些结果对于木薯的食用和加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方法,我们成功地测定了木薯样品的总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
不同脱毒方法对木薯氢氰酸含量的影响
饲料研究FEED RESEARCH NO .5,201134科技动态木薯别名木蕃薯和树薯,为大戟科木薯属多年生植物,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有地下粮仓、淀粉之王和特用作物之誉称,产量在粮食作物中排第七位(许泳清,2008;赵军明,2010)。
木薯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较多,主产区是广东、广西和海南省,福建、云南、贵州、江西和台湾等省也有种植(梁明振,2008)。
目前在我国畜禽全价配合饲料中,玉米一直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在使用,由于近年来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给饲料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开发新的能量饲料来源作为部分补充或替代玉米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木薯块根中淀粉含量较高,约占70 %,并且淀粉的消化率高于玉米淀粉,亩产量是玉米的4倍,价格低廉,因此,许多国家研究用木薯作为畜禽饲料原料,以补充玉米等能量饲粮的不足(赵军明,2010)。
木薯中含有天然乳酸菌和酵母菌,有利于动物肠道内保持正常的菌群平衡,从而减少疫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并且减少饲养场的臭味和苍蝇数量。
但木薯植株中含有氰苷,氰苷在酶的作用下可水解成剧毒物质氢氰酸,所以饲喂新鲜的木薯块根必须要经过脱毒处理,否则容易引起动物中毒甚至死亡。
目前木薯的脱毒方法主要有水煮、晒干、烘干、浸水和青贮等,但有关脱毒效果方面的研究却罕见报道,研究不同脱毒方法对木薯氢氰酸含量的影响,以期找到最佳的脱毒方法,为木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木薯块根取自海南省文昌市朝新村,植龄8个月。
将新鲜木薯块根(带皮)切成约2 mm 薄片若干。
1.2 试验方法将新鲜的木薯片分别作浸水、晒干、烘干和水煮处理,并以不经任何处理的新鲜木薯作为对照,比较其氢氰酸含量的变化。
氢氰酸含量的测定采用硝酸银滴定法(蒋治国,2005)。
1.2.1 浸水法将新鲜的木薯片在清水中浸泡,浸水时间分别为1、2和3 d,每天取样测定氢氰酸含量后换水1次,并记录测定结果。
1.2.2 晒干法将新鲜的木薯片放在阳光下分别晾晒2、3和4 d 后,取样测定氢氰酸含量并做好记录。
绿色植物氢氰酸(CN-)含量测定方法
绿色植物氢氰酸(CN-)含量测定方法
1. 连接蒸馏装置。
2. 待测液的制备:将新鲜的样品(叶片)剪碎(<2mm),充分混匀,准确称取1.0g样品,用纱布包好,放入蒸馏瓶中。
向蒸馏瓶中加入7-8(约5ml)滴甲基橙及10ml硝酸锌溶液,然后迅速加入5m15%的酒石酸溶液(pH=4),立即盖好瓶塞,使溶液保持红色,以2-4ml/min 的蒸出速度加热蒸馏,取100ml容量瓶,加入10mlNaOH吸收液,用以承接蒸馏液。
当吸收瓶内蒸出液接近100ml时,停止蒸馏,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
此即为CN-的待测液。
3. 测定步骤:吸取10ml待测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5mlpH=7的磷酸盐缓冲液,迅速加入4滴氯胺T,盖好瓶塞,摇匀,3-5分后,向瓶中加入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5ml,在25-30℃下放置1h,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收光度(λmax=636.5nm)。
一种木薯HCN含量简易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木薯HCN含量简易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曾文丹,严华兵,曹升,王颖,谢向誉,尚小红,肖亮,陆柳英
申请号:CN201810212391.1
申请日:20180315
公开号:CN108489975A
公开日:
201809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薯HCN含量简易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取等体积的NaCO和苦味酸制成苦味酸盐混合液,将滤纸条浸入苦味酸盐混合液浸透;等5min,将浸有混合液的滤纸条夹出,放在吸水纸上将多余的混合液除去;称取木薯块根样品放入试管底部,量取甲苯滴入试管底部的木薯块根样品上,将浸有苦味酸盐混合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口,用橡胶塞密封,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培养完成后按色度标准比对卡进行比对鉴定,得到木薯块根HCN含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出木薯块根氢氰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提高了工作效率。
申请人: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地址: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农科院里建基地
国籍:CN
代理机构: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蓝文苑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从木薯中提取毒素氰化物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32202.9(22)申请日 2016.10.31(71)申请人 秦冬妹地址 538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思阳镇旧工商局宿舍星港超市旁(72)发明人 秦冬妹 (51)Int.Cl.A61K 36/47(2006.01)A61P 35/00(2006.01)A61K 125/00(2006.01)(54)发明名称从木薯中提取毒素氰化物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木薯中提取毒素氰化物的方法,医药技术领域,主要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选用毒性较大的新鲜木薯、刮去角质表皮并清洗干净;二、将木薯压榨出混合液;三、将混合液离心沉淀、过滤、澄清,取上层澄清液作为提取液;四、将提取液放进大面积的平度玻璃盘中,移入密封的生石灰干燥间,温度降至5℃~10℃,干燥;五,玻璃盘中的提取液干燥挥发至深度0.2 cm ~0.3 cm深度时成为浓缩液,将浓缩液换到另一个更小的玻璃盘中,继续保持低温干燥;六、将多次改变底面积的浓缩液水分干燥完后,玻璃盘底部有一薄层白色晶体状混合物,小心将混合物刮收集,即为含有固体氰化物的物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6491696 A 2017.03.15C N 106491696A1.从木薯中提取毒素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选用毒性较大的新鲜木薯、刮去角质表皮并清洗干净;二、将木薯放进捣碎机进行捣碎,然后用压榨机进行捣碎木薯进压榨,榨流出含淀粉的混合液;三、将混合液离心沉淀、过滤、澄清,取上层澄清液作为提取液;四、将提取液放进大面积的平度玻璃盘中,使液面深度≤1.2~1.5cm;将玻璃盘移入密封的生石灰干燥间,温度降至5℃~10℃,干燥时间20~30小时;五,玻璃盘中的提取液干燥挥发至深度0.2 cm ~0.3 cm深度时成为浓缩液,将浓缩液收集到另一个更小的玻璃盘中,深度为2 cm ~3 cm,继续保持低温干燥20~30小时后又进行改变玻璃盘缩小底面积进行再次浓缩干燥;六、将多次改变底面积的浓缩液水分干燥完后,玻璃盘底部有一薄层白色晶体状混合物,小心将混合物刮收集,即为含有固体氰化物的物质。
连续流动在线蒸馏法测定木薯淀粉中氰化物
·5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 著·
连续流动在线蒸馏法测定木薯淀粉中氰化物
郑倩清,马彩娟,黄诚
广东省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流动在线蒸馏测定木薯淀粉中氰化物的方法。 方法 木薯淀粉经氢氧化钠溶液提取,过滤后 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定量分析。 考察提取液浓度、超声时间、样品粒度、分离方式对氰化物测定的影响。 结果 直接 称取 2. 0 g 样品,加入 100 mL 2 g / L 氢氧化钠溶液超声提取 20 min,定性滤纸过滤,滤液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定量测 定。 氰化物质量浓度为 0 mg / L ~ 0. 20 mg / L 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 999,方法检出限为 0. 01 mg / kg,定量限为 0. 03 mg / kg,相对标准偏差为 0. 26 % ~ 1. 52 % ,加标回收率为 90. 36 % ~ 104. 19 % 。 结论 该方法检出限低、重复性 好,操作自动化,减少手工操作所带来的误差,且分析速度快,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可用于木薯淀粉中氰化物的批 量检测。 关键词:连续流动;在线蒸馏;木薯淀粉;氰化物 中图分类号:R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83(2021)04-0055-04 DOI:10. 3969 / j. issn. 1006 - 2483. 2021. 04. 0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termination of cyanide in cassava starch by a continuous flow online distillation method. Methods Cassava starch was extracted with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filtered and then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with a continuous flow analyzer. The effects of extraction concentration,ultrasonic time,sample size and separation method on cyanide determination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2. 0 g samples were directly weighed and added to 100 mL 2 g / L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for ultrasonic extraction for 20 min, and filtered with qualitative filter paper. The filtrate was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with a continuous flow analyzer.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yanide concentration of 0 mg / L and 0. 20 mg / L was good,r ≥0. 999.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method was 0. 01 mg / kg,the limit of quantitation was 0. 03 mg / kg,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0. 26% - 1. 52% , and the standard addition recovery rate was 90. 36% 104. 19% . Conclusion The continuous flow online distillation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detection limit,good repeatability,automatic operation,reduction of manual errors,and high analysis speed,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and can be used for batch detection of cyanide in cassava starch. Keywords: Continuous flow;Online distillation;Cassava starch;Cyanide
7个木薯品种的氢氰酸含量研究
摘 要 :为 了研 究木 薯不 同品 种 的氢氰 酸含 量 差异 ,本研 究选 用硝 酸银 滴定 法 ,对 7个 不 同品种 木薯 (‘华
南 5号 ’、‘华 南 7号 ’、‘华 南 9号 ’、‘华 南 124’、‘华 南 205’、‘华 南 8013’、‘ZM8625’)不 同部位 (叶 片 、茎
号 ’,去 周 皮块根 中最低 的 是 ‘华 南 9号 ’;‘华 南 205’各部 位 的 氢氰 酸含 量 均较 高。7个 品种 木薯 叶 片和
茎秆 氢 氰 酸含 量 均 大 于块根 中氢氰 酸含 量 ,带周 皮 块根 氢 氰 酸含 量 均 约为 去 周皮 块根 氢氰 酸含 量 的 2
倍 ,去 周 皮块 根 氢 氰酸含 量 均极 显 著低 于其他 部 位 。结 果说 明 ,木 薯 氢氰 酸含 量 主要 大 量 集 中在 叶 片 、
Hydrocyanic Acid Content of 7 Cassava Cultivars
Luo Ying ,Wu Shankun ,Fu Naifang2,Ou Wenjun
( Institute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TCGRI),
Chin ese Academy of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cA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The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hydrocyanic acid content in different cultivars of cassava. The authors measured the hydrocyanic acid content of different parts[1eaves,stems,root with pef iderm),root
一木薯氢氰酸含量测定
一硝酸汞或硝酸银滴定法1. 原理将木薯浸入水中,使之发酵,析出氢氰酸,便可得到含氢氰酸的水溶液。
将此溶液通入蒸汽蒸馏出氢氰酸,用过量的硝酸汞标准溶液吸收蒸馏出来的氢氰酸,最后以标定好的硫氰化钾(KC-NS )滴定多余硝酸汞,由硝酸汞用量与剩余硝酸汞之差,即可算出样品中的氢氰酸含量,其化学反应如下:Hg N03 2 2HCN 、Hg CN2 2HNO3Hg N03 2 2KSCN > Hg CNS 2 2KNO32. 测定步骤(1)准确称取木薯肉质50g (或木薯皮10〜15g),磨碎后,约用100〜150ml 蒸馏水洗入500ml的圆底烧瓶中,塞上瓶塞,在30〜35C下放置6h,经木薯配糖酶的作用,将木薯含氰配糖体水解为右旋糖、丙酮及氢氰酸。
(2)将水解所得的含氢氰酸溶液,通入蒸汽蒸馏,蒸馏液通入事先加入的25ml 0.007500 mol/L的硝酸汞标准液中(木薯皮应该用50ml),使氢氰酸被充分吸收(硝酸汞液应预加4mol/L硝酸1ml,使呈酸性),蒸馏液约收集200ml 后即可停止蒸馏。
(3)在含硝酸汞的蒸馏液中,力卩40%铁铵矶〔NH4Fe (SO4)2?12H2O〕指示剂2ml,再用标准0. 01500mo/L的硫氰酸钾溶液滴定蒸馏液中剩余的硝酸汞,至溶液呈淡黄色为止。
如无硝酸汞,则可用硝酸银代替,但硫氰酸钾滴定终点不易看出,因此需多加铁铵矶指示剂,才能看出滴定终点。
3. 结果计算将上述结果代入下式,可计算出木薯样品中的氢氰酸含量:HCN 含量二M V C 27 10。
血%m式中:V1 ——用KCNS滴定25ml (或50ml)Hg (NO3)2时消耗的体积(ml)V2――滴定剩余Hg (NO3)2时消耗的体积(ml)C——标准KCNS的浓度(mol/L)27—— HCN的摩尔质量(g/mol)木薯样品质量(g)二吡啶联苯胺比色法(适于测定微量HCN)1. 试剂(1)0.5mol/ L NaOH 溶液(2)饱和溴水(3)20%醋酸溶液(4) 1.5%亚砷酸钠溶液(5)10%碘化钾溶液(6)10%氨水(7)吡啶盐酸联苯胺混合试剂:将25ml吡啶、2ml浓盐酸和蒸馏水配成100ml 溶液,临用时加入4ml 2%盐酸联苯胺水溶液(配制时加几滴盐酸助溶)。
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中氢氰酸、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中氢氰酸、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王伟;王定美;李玮;李光义;邹雨坤;麦力文;李勤奋【摘要】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华南7号'('South China 7')、'华南9号'('South China 9')和'华南205号'('South China 205')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种植后90、120、150、180和210 d的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中氢氰酸、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供试3个品种嫩茎叶作为饲料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种植后时间延长,3个品种嫩茎叶中的氢氰酸和总黄酮含量变化均呈波动趋势,其中,'华南7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150和210 d显著降低(分别为347843和320507 mg·kg-1),'华南9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150 d最低(313643 mg·kg-1),'华南205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210 d最低(75103 mg·kg-1);'华南7号'和'华南205号'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在种植后120 d最高(分别为1963%和1917%),而'华南9号'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则在种植后210 d最高(1801%).不同生长期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符合相关动物饲料的标准,而总磷含量均较低.其中,'华南7号'嫩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总钙含量在种植后15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5273%、7687%、23077%、7157%和1660%,其无氮浸出物含量(26823%)相对较低;'华南9号'嫩茎叶的上述5种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植后12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8050%、6990%、21557%、8467%和1493%,其无氮浸出物含量(24723%)相对较低;'华南205号'嫩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在种植后12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4273%、7080%和7633%,其粗纤维(18470%)、无氮浸出物(32037%)和总钙(1323%)含量相对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华南7号'、'华南9号'和'华南205号'嫩茎叶作为饲料的最佳采收时间分别为种植后150、120和120 d.%Taking cultivar 'South China 7' , 'South China 9 ' and 'South China 205 ' of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as research objects, changes in contents of hydrocyanic acid, total flavonoids and main nutrient components in tender stems and leaves of three cultivars after cultivated for 90, 120, 150, 180 and 210 d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On this basis, the optimal harvesting time of tender stems and leaves of three tested cultivars using as forages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prolonging of time after cultivated, changes in contents of hydrocyanic acid and total flavonoids in tender stems and leaves of three cultivars show a fluctuation tendency, in which, hydrocyanic acid content in tender stems and leaves of 'South China 7 '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after cultivated for 150 and 210 d with 347843 and 320507 mg·kg-1, respectively, that of'South China 9' is the lowest after cultivated for 150 d with 313643mg · kg-1 , and that of 'South China 205 ' is the lowest after cultivated for 210 d with 75103 mg·kg-1;total flavonoids contents in tender stems and leaves of 'South China 7' and 'South China 205' are the highest after cultivated for 120 d with 1963% and 1917%, respectively, while that of'South China 9' is the highest after cultivated for 210 d with 1801%.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and crude ash in tender stems and leaves of three cultivars of M. esculenta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are in accord with related animal forage standards, while their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s are low. In which,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crude fat, crude fiber, crude ash and total calcium in tender stems and leaves of 'South China 7' are relatively high after cultivated for 150 d with 25273%, 7687%, 23077%,7157% and 1660%, respectively, its nitrogen free extract content ( 26823%) is relatively low. Contents of above five nutrient components in tender stems and leaves of 'South China 9' are relatively high after cultivated for 120 d with 28050%, 6990%, 21557%, 8467% and 1493%, respectively, its nitrogen free extract content ( 24723%) is relatively low.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crude fat and crude ash in tender stems and leaves of 'South China 205' are relatively high after cultivated for 120 d with 24273%, 7080% and 7633%, respectively, its contents of crude fiber ( 18470%) , nitrogen free extract ( 32037%) and total calcium ( 1323%) are relatively low.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the optimal harvesting time of tender stems and leaves of 'South China 7 ' , 'South China 9 ' and 'South China 205 ' using as forages is after cultivated for 150, 120 and 120 d, respectively.【期刊名称】《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7(026)001【总页数】7页(P84-90)【关键词】木薯嫩茎叶;种植后时间;氢氰酸;总黄酮;主要营养成分【作者】王伟;王定美;李玮;李光义;邹雨坤;麦力文;李勤奋【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南海口57022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1;农业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1;农业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1;农业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1;农业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1;农业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儋州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8;Q9453;S6329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隶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木薯属(Manihot Mill.),为直立灌木,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因其块根淀粉含量高而被誉为“淀粉之王”,是全世界近10亿人赖以生存的粮食[1-2]。
处理方法对木薯块根氢氰酸含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处理方法对木薯块根氢氰酸含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田静;朱琳;董朝霞;王晓亚;张建国【摘要】木薯(Manihotesculenta Crantz)块根富含淀粉,可作为代替玉米的能量饲料来源,但其含有剧毒物质氢氰酸(HCN),限制了其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因此,对木薯进行脱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水煮、烘干、微波加热和青贮4种脱毒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木薯块根经水煮和烘干后其HCN去除率最高,水煮25 min和烘干12h HCN的去除率均达到81.7%,微波加热6 min去除率为78.8%,而30℃和40℃青贮56 d可去除木薯块根一半以上的HCN.前3种方法去除率虽高,但都消耗大量能量,尤其是水煮还会增加营养损失,水煮15 min,粗蛋白降低17%,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降低24.9%,淀粉降低11.8%,并且随着水煮时间的延长(15~25 min),营养损失增加.青贮对HCN的去除率虽低,但基本不消耗能量,营养保存也好,是一种低成本的处理方法.%Cassava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roots are rich in starch,and could substitute for corn as the source of energy feed.Cassava roots generally contain a large amount of cyanogenic glucosides,which would limit their application in livestock diets.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etoxifying technique of cassava.In this paper,four detoxification methods of boiling,drying,microwave heating and ensiling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boiling and drying were better than the others in reducing cyanogenic glucosides of cassava roots.Detoxification rates of either boiling for 25 min or drying for 12 h were up to81.7%.Detoxification rate of microwave heating for 6 min was 78.8%.While ensiling at 30℃ and 40℃ for 56 d removed over a half of HCN Althoughthe former three methods had high detoxification rate,they consumed a lotof energy,especially for that boiling result in a great loss ofnutrients.Boiling for 15 min reduced crude protein by 17%,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 by 24.9%,starch by 11.8%,and the losses would further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d time from 15 to 25 min.Ensiling was a low cost method due to requiring less energy and preserving nutrients well.【期刊名称】《草地学报》【年(卷),期】2017(025)004【总页数】5页(P875-879)【关键词】木薯块根;氢氰酸;青贮【作者】田静;朱琳;董朝霞;王晓亚;张建国【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3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别名木番薯、树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原产于美洲,现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氰化物的检测方法㊂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蒸馏酒及其配制酒㊁木薯㊁包装饮用水㊁矿泉水中氰化物的检测,第二法和第三法适用于蒸馏酒及其配制酒㊁粮食㊁木薯㊁包装饮用水㊁矿泉水中氰化物的检测㊂第一法分光光度法2原理木薯粉㊁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中的氰化物在酸性条件下蒸馏出的氰氢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在p H=7.0条件下,馏出液用氯胺T将氰化物转变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啉酮作用,生成蓝色染料,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㊂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在碱性条件下加热除去高沸点有机物,然后在p H=7.0条件下,用氯胺T将氰化物转变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啉酮作用,生成蓝色染料,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㊂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682规定的三级水㊂3.1试剂3.1.1甲基橙(C14H14O3N3S N a):指示剂㊂3.1.2酚酞(C20H14O4):指示剂㊂3.1.3酒石酸(C4H6O6)㊂3.1.4氢氧化钠(N a O H)㊂3.1.5磷酸二氢钾(K H2P O4)㊂3.1.6磷酸氢二钠(N a2H P O4)㊂3.1.7乙酸(C2H4O2)㊂3.1.8异烟酸(C6H5O2N)㊂3.1.9吡唑啉酮(C10H10N2O)㊂3.1.10氯胺T(C7H7S O2N C l N a㊃3H2O):保存于干燥器中㊂3.1.11无水乙醇(C2H6O)㊂3.1.12乙酸锌(C4H6O4Z n)㊂3.2试剂配制3.2.1甲基橙指示剂(0.5g/L):称取50m g甲基橙,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 L㊂3.2.2氢氧化钠溶液(20g/L):称取2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 L㊂3.2.3氢氧化钠溶液(10g/L):称取1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 L㊂3.2.4乙酸锌溶液(100g/L):称取10g乙酸锌,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 L㊂3.2.5氢氧化钠溶液(2g/L):量取10m L氢氧化钠溶液(3.2.2),用水稀释至100m L㊂3.2.6氢氧化钠溶液(1g/L):量取5m L氢氧化钠溶液(3.2.2),用水稀释至100m L㊂3.2.7乙酸溶液(1+24):将乙酸和水按1ʒ24的体积比混匀㊂3.2.8酚酞-乙醇指示液(10g/L):称取1g酚酞试剂,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 L㊂3.2.9磷酸盐缓冲溶液[(0.5m o l/L)p H7.0]:称取34.0g无水磷酸二氢钾和35.5g无水磷酸氢二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 L㊂3.2.10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称取1.5g异烟酸溶于24m L氢氧化钠溶液(3.2.2)中,加水至100m L,另称取0.25g吡唑啉酮,溶于20m L无水乙醇中,合并上述两种溶液,摇匀㊂临用时配制㊂3.2.11氯胺T溶液(10g/L):称取1g氯胺T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 L㊂临用时配制㊂3.3标准溶液配制3.3.1水中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50μg/m L):标准物质编号为G B W(E)080115㊂3.3.2氰离子标准中间液(1μg/m L):取2m L水中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3.3.1),用氢氧化钠溶液(3.2.5)定容至100m L㊂4仪器与设备4.1可见分光光度计㊂4.2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㊂4.3具塞比色管:10m L㊂4.4恒温水浴锅:37ħʃ1ħ㊂4.5电加热板:120ħʃ1ħ㊂4.6500m L水蒸气蒸馏装置㊂5分析步骤5.1木薯粉5.1.1称取20g(精确到0.001g)试样于500m L水蒸气蒸馏装置中,加水约200m L,塞严瓶口,在室温下磁力搅拌2h㊂然后加入20m L乙酸锌溶液和2.0g酒石酸,迅速连接好蒸馏装置,将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10m L20g/L氢氧化钠溶液的100m L锥形瓶①的液面下㊂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接近100m L时,取下锥形瓶①;同时将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10m L20g/L氢氧化钠溶液的100m L锥形瓶②的液面下,重复蒸馏至收集蒸馏液约80m L时,停止加热,继续收集蒸馏液近100m L,取下锥形瓶②;取下蒸馏瓶并将其内容物充分搅拌㊁混匀,再将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10m L20g/L氢氧化钠溶液的100m L锥形瓶③的液面下,进行水蒸气蒸馏,至锥形瓶③收集蒸馏液约50m L,取下锥形瓶③㊂将上述锥形瓶①㊁②和③收集的蒸馏液完全转移至250m L(V1)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㊂量取10m L溶液(V2)置于25m L比色管中,作为试样溶液㊂5.1.2用移液管分别量取0.0m L㊁0.3m L㊁0.6m L㊁0.9m L㊁1.2m L㊁1.5m L氰离子标准中间液置于25m L比色管中,加水至10m L㊂5.1.3试样溶液及标准系列溶液中各加1m L10g/L氢氧化钠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液,用乙酸溶液缓慢调至红色褪去,然后加5m L磷酸盐缓冲溶液,在37ħ恒温水浴锅中保温10m i n,再分别加入0.25m L氯胺T溶液,加塞振荡混合均匀,放置5m i n㊂然后分别加入5m L异烟酸-吡唑酮溶液,加水至25m L,混匀㊂在37ħ恒温水浴锅中放置40m i n,用2c 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638n m处测吸光度㊂5.2蒸馏酒及其配制酒5.2.1吸取1.0m L试样于50m L烧杯中,加入5m L2g/L氢氧化钠溶液,放置10m i n,然后放于120ħ电加热板上加热至溶液剩余约1m L,取下放至室温,用2g/L氢氧化钠溶液转移至10m L具塞比色管中,最后加2g/L氢氧化钠至5m L㊂5.2.2若酒样浑浊或有色,取25.0m L试样于250m L蒸馏瓶中,加入100m L水,滴加数滴甲基橙指示剂,将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10m L2g/L氢氧化钠溶液比色管的液面下,再加1g~2g酒石酸,迅速连接蒸馏装置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约50m L,然后用水定容至50m L,混合均匀㊂取2.0m L馏出液按5.2.1操作㊂5.2.3用移液管分别吸取0m L㊁0.4m L㊁0.8m L㊁1.2m L㊁1.6m L㊁2.0m L氰离子标准中间液于10m L 具塞比色管中,加2g/L氢氧化钠至5m L㊂5.2.4于试样及标准管中分别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然后加入乙酸溶液调至红色褪去,再用2g/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近红色,然后加2m L磷酸盐缓冲溶液(如果室温低于20ħ即放入25ħ~30ħ水浴中10m i n),再加入0.2m L氯胺T溶液,摇匀放置3m i n,加入2m L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加塞振荡混合均匀,在37ħ恒温水浴锅中放置40m i n,取出用1c m比色杯以空白管调节零点,于波长638n m处测吸光度㊂5.3饮用水㊁矿泉水5.3.1量取250m L水样(氰化物含量超过20μg时,可取适量水样,加水至250m L)置于500m L水蒸气蒸馏装置中,加入1滴~2滴甲基橙指示剂,再加入5m L乙酸锌溶液,加入1g~2g酒石酸,溶液由橙黄色变成了橙红,迅速连接好蒸馏装置,将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10m L20g/L氢氧化钠溶液的50m L具塞比色管的液面下㊂通过调节温度将蒸馏速度控制在2m L/m i n~3m L/m i n,收集蒸馏液约50m L,然后用水定容至50m L,混合均匀㊂取10.0m L馏出液置于25m L具塞比色管中㊂5.3.2另取25m 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氰离子标准中间液0m L,0.10m L,0.20m L,0.40m L, 0.60m L,0.80m L,1.00m L,1.50m L和2.00m L,加1g/L氢氧化钠溶液至10.0m L㊂5.3.3于试样和标准管中各加5.0m L磷酸盐缓冲液㊂置于37ħ恒温水浴中,再加入0.25m L氯胺T溶液,加塞混合,放置5m i n,然后加入5.0m L异烟酸-吡唑酮溶液,加水至25m L,混匀,在37ħ恒温水浴锅中放置40m i n,用3c m比色杯,以纯水做参比,于波长638n m处测吸光度㊂绘制校准曲线,从曲线上查出样品管中氰化物质量㊂6分析结果的表述6.1木薯粉结果计算试样中氰化物(以C N-计)的含量按式(1)计算:X=Aˑ1000mˑV2/V1ˑ1000 (1)式中:X 试样中氰化物含量(以C N-计),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A 测定试样溶液氰化物质量(以C N-计),单位为微克(μg);1000 换算系数;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V2 测定用蒸馏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 L);V1 试样蒸馏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 L)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㊂6.2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结果计算按5.2.1操作时试样中氰化物(以C N-计)的含量按式(2)计算:(2)X=mˑ1000Vˑ1000式中:X 试样中氰化物含量(以C N-计),单位为毫克每升(m g/L);m 测定用试样中氰化物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1000 换算系数;V 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 L)㊂按5.2.2操作时试样中氰化物(以C N-计)的含量按式(3)计算:(3)X=mˑ50ˑ1000Vˑ2ˑ1000式中:X 试样中氰化物含量(以C N-计),单位为毫克每升(m g/L);m 测定用试样馏出液中氰化物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50,2,1000 换算系数;V 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 L)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㊂6.3包装饮用水㊁矿泉水结果计算试样中氰化物(以C N-计)的含量按式(4)计算:(4)X=mˑV1VˑV2式中:X 水样中氰化物含量(以C N-计),单位为毫克每升(m g/L);m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管中氰化物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V1 馏出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 L);V 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 L);V2 比色所用馏出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 L)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㊂7精密度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㊂8其他本方法酒的检出限为0.004m g/L,木薯粉的检出限为0.015m g/k g,水的检出限为0.002m g/L,酒的定量限为0.015m g/L,木薯粉的定量限为0.045m g/k g,水的定量限为0.006m g/L㊂第二法气相色谱法9原理在密闭容器和一定温度下,食品中的氰化物在酸性条件下用氯胺T将其衍生为氯化氰,氯化氰在气相和液相中达到平衡,将气相部分导入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以外标法定量㊂10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682规定的二级水㊂10.1试剂10.1.1氯胺T(C7H7C l N N a O2S㊃3H2O):保存于干燥器中㊂10.1.2磷酸(H3P O4):ȡ85%㊂10.1.3氢氧化钠(N a O H)㊂10.2试剂配制10.2.1氯胺T溶液(10g/L):称取0.1g氯胺T,用水溶解定容至10m L(现用现配)㊂10.2.2磷酸溶液(1+5):量取10m L浓磷酸,加入到50m L水中,混合均匀㊂10.2.30.1%氢氧化钠溶液:称取1.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定容至1L㊂10.3标准溶液配制10.3.1水中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50μg/m L):标准物质编号为G B W(E)080115㊂10.3.2氰离子(以C N-计)标准中间溶液:准确移取2.00m L的水中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10.3.1)于10m L的容量瓶,用0.1%氢氧化钠溶液定容,此溶液浓度为10m g/L,在0ħ~4ħ冰箱中保存,可使用3个月㊂10.3.3氰离子(以C N-计)标准工作溶液㊂移取适量氰离子(以C N-计)标准中间溶液(10.3.2)用水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m g/L㊁0.001m g/L㊁0.002m g/L㊁0.010m g/L㊁0.050m g/L㊁0.100m g/L的工作溶液㊂注:当配制氯胺T溶液浑浊时,需更换新的氯胺T㊂11仪器与设备11.1气相色谱: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E C D)㊂11.2顶空进样器㊂11.3顶空瓶:20m L㊂11.4涡旋振荡器㊂11.5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㊂11.6离心机:转速ȡ4000r/m i n㊂11.7超声波清洗器㊂12分析步骤12.1试样制备取固体试样约500g,用样品粉碎装置将其制成粉末,装入洁净容器,密封,于0ħ~4ħ条件下保存㊂取液体试样约500m L,充分混匀,装入洁净容器中,密封,于0ħ~4ħ条件下保存㊂注:制样操作过程中必须防止样品受到污染㊂12.2仪器参考条件12.2.1顶空分析条件参见附录A12.2.2气相色谱参考条件a)色谱柱:WA X毛细管柱,30mˑ0.25mm(内径)ˑ0.25μm(膜厚),或性能相当者;b)色谱柱温度:40ħ保持5m i n,以50ħ/m i n速率升至200ħ保持2m i n;c)载气:氮气,纯度ȡ99.999%;d)进样口温度:200ħ;e)检测器温度:260ħ;f)分流比:5ʒ1;g)柱流速:2.0m L/m i n㊂12.3标准曲线制作分别准确移取10.0m L氰离子标准工作溶液(10.3.3)于6个顶空瓶中,加入0.2m L磷酸溶液,涡旋混合,然后加入0.2m L氯胺T溶液,立即加盖密封,涡旋混合,待测㊂12.4试样溶液的测定12.4.1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准确移取0.2m L试样于顶空瓶中,加入蒸馏水9.8m L,加入0.2m L磷酸溶液,涡旋混合,然后加入0.2m L氯胺T溶液,立即加盖密封,涡旋混合,待测㊂12.4.2粮食准确称取试样1g(精确至0.0001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 L,超声提取20m i n,4000r/m i n离心5m i n,然后准确移取10m L提取液于顶空瓶中,加入0.2m L磷酸溶液,涡旋混合,然后加入0.2m L氯胺T溶液,立即加盖密封,涡旋混合,待测㊂12.4.3包装饮用水㊁矿泉水准确移取10m L试样于顶空瓶中,加入0.2m L磷酸溶液,涡旋混合,然后加入0.2m L氯胺T溶液,立即加盖密封,涡旋混合,待测㊂12.5样品空白测定按照12.4检测步骤到加入0.2m L磷酸溶液,涡旋混合后,通入氮气在50ħ水浴中吹扫15m i n,然后加入0.2m L氯胺T溶液,立即加盖密封,涡旋混合,待测,测定结果即为样品空白㊂12.6 气相色谱检测标准溶液及样液均按12.2规定的条件进行测定,根据氰化物保留时间定性,测量样品溶液的峰面积(或峰高)响应值,采用外标法定量㊂样品溶液中氰化物衍生物的响应值应在标准线性范围内,若超出范围,在加磷酸溶液前用水稀释至范围内㊂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氰化物的保留时间约为1.77m i n ㊂标准品的色谱图见图A.1㊂12.7 分析结果的表述12.7.1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㊁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中氰化物(以C N -计)结果计算试样中氰化物(以C N -计)含量按式(5)计算:X =ρ-ρ0Vˑ10 (5)式中:X 试样中氰化物(以C N -计)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 g/L );ρ由标准曲线得到的样液中氰化物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 g /L );ρ0 由标准曲线得到的样品空白中氰化物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 g /L );V 样品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10 加酸衍生前顶空瓶中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㊂12.7.2 粮食㊁木薯粉中氰化物(以C N -计)结果计算试样中氰化物(以C N -计)含量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按式(6)计算:X =ρ-ρ0()ˑV ˑ1000m ˑ1000(6)式中:X试样中氰化物(以C N -计)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 g /L );ρ由标准曲线得到的样液中氰化物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 g/L );ρ0 由标准曲线得到的样品空白中氰化物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 g/L );V样品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1000 换算系数;m 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㊂13 精密度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5%㊂14 其他本方法酒的检出限为0.02m g /L ,粮食的检出限为0.03m g /k g,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的检出限为0.001m g /L ,酒的定量限为0.05m g /L ,粮食的定量限为0.10m g /k g ,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的定量限为0.002m g/L ㊂第三法定性法15原理氰化物遇酸产生氢氰酸,氢氰酸与苦味酸钠作用,生成红色异氰酸紫酸钠㊂16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682规定的三级水㊂16.1试剂16.1.1苦味酸(C6H3N3O7)㊂16.1.2酒石酸(C4H6O6)㊂16.1.3碳酸钠(N a2C O3)㊂16.1.4乙醇(C2H6O)㊂16.2试剂配制16.2.1碳酸钠溶液(100g/L):称取10.0g碳酸钠用水溶解定容至100m L㊂16.2.2饱和苦味酸乙醇溶液㊂16.3材料苦味酸试纸:取定性滤纸剪成长7c m㊁宽0.3c m~0.5c m的纸条,浸入饱和苦味酸-乙醇溶液中,数分钟后取出,在空气中阴干,储存备用㊂17仪器17.1取100m L锥形瓶,配备一适宜的弹孔橡皮塞,孔内塞以直径0.4c m~0.5c m,长5c m的玻璃管,管内悬一条苦味酸试纸,临用时,试纸条以碳酸钠溶液湿润㊂17.2恒温水浴锅:温度可控制至40ħ~50ħ㊂18分析步骤18.1粮食称取5g试样,置于100m L锥形瓶中,加入20m L水及0.5g酒石酸,迅速塞上悬有苦味酸并以碳酸钠湿润的试纸条的橡皮塞,轻轻摇动使酒石酸溶解,置40ħ~50ħ水浴中,加热30m i n,观察试纸颜色变化㊂如试纸不变色,表示氰化物为负反应或未超过规定;如试纸变色,需再作定量试验㊂18.2酒迅速称取20m L试样,置于100m L锥形瓶中,加入0.5g酒石酸,立即塞上悬有苦味酸并以碳酸钠湿润的试纸条的橡皮塞,轻轻摇动使酒石酸溶解,置40ħ~50ħ水浴中,加热30m i n,观察试纸颜色变化㊂如试纸不变色,表示氰化物为负反应或未超过规定;如试纸变色,需再作定量试验㊂19其他本方法检出限酒为1.0m g/L,粮食为4.0m g/k g㊂附录A氰化物标准气相色谱图氰化物标准气相色谱图见图A.1㊂图A.1氰化物标准气相色谱图(浓度0.01m g/L)G B 5009.36 201611 附 录 B顶空进样条件 顶空分析条件如下:a )顶空平衡温度:50ħ;b ) 取样针温度:55ħ;c )传输线温度:100ħ;d ) 顶空加热时间:30m i n;e ) 进样时间:0.03m i n ;f ) 加压时间:1m i n ;g ) 载气:25.5p s i ㊂。
鲜食木薯品比试验
鲜食木薯品比试验
鲜食木薯(也称为生木薯)是一种常见的主食作物,在很多地区都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由于生木薯中含有一种称为氢氰酸的有毒物质,如果不经过适当的烹煮处理,食用生木薯
可能会导致中毒。
为了评估不同处理方法对消除木薯中毒性物质的效果,进行了一项鲜食
木薯品比试验。
试验设计选用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煮沸法、发酵法和晒干法。
每种处理方法各设
立了一个处理组和一个对照组,共计六个处理组。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作为对比组。
从田间收获的木薯块茎被分成小块,然后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煮沸法组将
木薯块茎放入开水中煮沸20分钟,之后取出晾凉备用。
发酵法组将木薯块茎切成小片,然后用蒸煮一段时间,去除氢氰酸,并添加发酵剂进行发酵。
晒干法组将木薯块茎切成细片,然后在太阳下晒干,杀死木薯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处理后的木薯块茎分别称重,以便后续
比较。
接下来,将处理后的木薯块茎进行检测。
使用通用试纸对各处理组的氢氰酸含量进行
测试,以评估处理方法的去毒效果。
还对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颜色、纹理和风味进行评估和
比较。
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估各处理方法的效果。
比较各处理组的氢氰酸含量,如果处理组的
氢氰酸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该处理方法有效。
还需考虑处理方法对风味和纹理的影响,
以选出最适合的木薯处理方法。
该鲜食木薯品比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种高效、简便、经济的处理方法,以消除鲜
食木薯中的有毒物质。
通过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可以为鲜食木薯的加工和消费提供
科学依据,保障大众的食品安全。
鲜食木薯品比试验
鲜食木薯品比试验鲜食木薯,又称为生木薯,是指没有进行腌制或加工的生鲜木薯。
它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植物,富含淀粉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并且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鲜食木薯中也含有一种叫做氰甙的天然毒素,如果不经过处理就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为了确定鲜食木薯的可食用性和适宜食用方法,进行了一项鲜食木薯品比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来确定最佳的食用方式和最大程度地减少毒素的摄入。
我们选取了新鲜的木薯样本,并将其分为四组进行处理。
第一组是控制组,即未进行任何处理的鲜食木薯样本。
第二组是煮沸组,将鲜食木薯样本放入沸水中煮沸10分钟。
第三组是浸泡组,将鲜食木薯样本浸泡在水中24小时后煮沸10分钟。
第四组是烘干组,将鲜食木薯样本削皮,切片并烘干至干燥。
然后,对处理后的样本分别进行了氰氨酸含量和食味性评价两项指标的测试。
氰氨酸是鲜食木薯中主要的毒素成分,通过测定其含量可以评估处理方法对毒素的去除效果。
食味性评价则是通过专家的品尝和评分来确定不同处理方法对鲜食木薯风味和口感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与控制组相比,煮沸组和浸泡组的氰氨酸含量有了明显的降低,而烘干组的氰氨酸含量几乎为零。
这表明煮沸和浸泡都可以有效去除鲜食木薯中的毒素,而烘干方法则是最安全的去毒处理方法。
煮沸和浸泡对鲜食木薯的风味和口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煮沸后的木薯更嫩烂而浸泡后的木薯更有韧性,烘干后的木薯变得干燥而稍显硬。
综合考虑毒素去除效果和食味性评价,我们推荐使用煮沸方法对鲜食木薯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木薯中的毒素,又能保持其风味和口感。
我们也建议大家在处理鲜食木薯时注意以下几点:1.要选择新鲜的木薯。
新鲜的木薯含有更多的水分和淀粉,能更好地被水溶解,从而减少毒素的含量。
2.处理前要剥去木薯的皮,并将其切片。
这样可以增加烹饪时的表面积,有利于毒素的释放和去除。
3.在煮沸时加入适量的盐或醋。
这可以加快毒素的释放和去除过程。
鲜食木薯品比试验
鲜食木薯品比试验
鲜食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一种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高能量、
高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点。
鲜食木薯富含氰化物,会影响人体健康。
在传统的加工
方法中,氰酸盐存在于木薯中,并且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去除,因此鲜食木薯不能
直接食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改良的加工工艺对鲜食木薯的氰化物含量的影响。
实验选取了3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水浸泡处理、蒸煮处理和太阳晒干处理。
每种处理方法都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如温度、时间和木薯块大小。
实验结果表明,不
同的处理方法对鲜食木薯中氰化物含量有显著影响。
水浸泡处理是通过将鲜食木薯浸泡在水中,使其接触到水溶液中的氰离子,从而使氰
化物含量降低。
实验中使用不同浸泡时间进行处理,如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
实验结果表明,水浸泡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鲜食木薯中氰化物的含量,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
氰化物含量呈下降趋势。
太阳晾干处理是通过将鲜食木薯暴露在阳光下,使其自然干燥。
实验中使用不同的晾
干时间进行处理,如1小时、2小时和3小时。
实验结果显示,太阳晾干处理对鲜食木薯中氰化物的含量几乎没有影响。
这可能是因为氰化物在晒干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去除。
水浸泡和蒸煮处理是两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来降低鲜食木薯中氰化物的含量。
在鲜食木
薯的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这两种方法来去除木薯中的氰化物,以提高木薯的食用安全性。
本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数量较少、实验条件不够严格等,因此后续研究仍需进
一步探索。
工业用氰化物的浓度标准
工业用氰化物的浓度标准:
1、含氰量:通常以氢氰酸的质量分数表示,一般要求在30-50%之间。
含氰量过高可能造成更大的毒性风险。
2、游离酸含量:游离酸指的是未形成盐类的氢氰酸,其含量要求非常低,一般在0.01%以下。
游离酸含量过高会对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威胁。
3、杂质含量:杂质包括水、氯离子、氰化物以及其他杂质等,这些杂质都会对氢氰酸的质量和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常见的要求是水含量小于0.1%、氯离子含量小于0.05%等。
4、pH值:工业用氢氰酸的pH值通常要求在4-6的范围内,这样有助于保持其稳定性并减少腐蚀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氢氰酸的毒性,对于氢氰酸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都有非常严格的安全规定和措施。
对于验收和使用该化合物,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法规要求,以保障生产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硝酸汞或硝酸银滴定法
1. 原理
将木薯浸入水中,使之发酵,析出氢氰酸,便可得到含氢氰酸的水溶液。
将此溶液通入蒸汽蒸馏出氢氰酸,用过量的硝酸汞标准溶液吸收蒸馏出来的氢氰酸,最后以标定好的硫氰化钾(KC-NS )滴定多余硝酸汞,由硝酸汞用量与剩余硝酸汞之差,即可算出样品中的氢氰酸含量,其化学反应如下:
()()()()3
2233
2232222KNO CNS Hg KSCN NO Hg HNO CN Hg HCN NO Hg +→++→+
2. 测定步骤 (1)准确称取木薯肉质50g (或木薯皮10~15g ),磨碎后,约用100~150ml 蒸馏水洗入500ml 的圆底烧瓶中,塞上瓶塞,在30~35℃下放置6h ,经木薯配糖酶的作用,将木薯含氰配糖体水解为右旋糖、丙酮及氢氰酸。
(2)将水解所得的含氢氰酸溶液,通入蒸汽蒸馏,蒸馏液通入事先加入的25ml 0.007500 mol /L 的硝酸汞标准液中(木薯皮应该用50ml ),使氢氰酸被充分吸收(硝酸汞液应预加 4mol /L 硝酸 1ml ,使呈酸性),蒸馏液约收集200ml 后即可停止蒸馏。
(3)在含硝酸汞的蒸馏液中,加40%铁铵矾〔NH4Fe (SO4)2?12H2O 〕指示剂 2ml ,再用标准0. 01500mol /L 的硫氰酸钾溶液滴定蒸馏液中剩余的硝酸汞,至溶液呈淡黄色为止。
如无硝酸汞,则可用硝酸银代替,但硫氰酸钾滴定终点不易看出,因此需多加铁铵矾指示剂,才能看出滴定终点。
3. 结果计算
将上述结果代入下式,可计算出木薯样品中的氢氰酸含量:
()%100100
2721⨯⨯⨯⨯-=m C V V HCN 含量
式中 :V1——用 KCNS 滴定 25ml (或 50ml )Hg (NO3)2时消耗的体积(ml )
V2——滴定剩余 Hg (NO3)2时消耗的体积(ml )
C ——标准KCNS 的浓度(mol /L )
27——HCN 的摩尔质量(g /mol )
m——木薯样品质量(g)
二吡啶联苯胺比色法(适于测定微量HCN)
1. 试剂
(1)0.5mol/L NaOH溶液
(2)饱和溴水
(3)20%醋酸溶液
(4)1.5%亚砷酸钠溶液
(5)10%碘化钾溶液
(6)10%氨水
(7)吡啶盐酸联苯胺混合试剂:将25ml吡啶、2ml浓盐酸和蒸馏水配成 100ml 溶液,临用时加入 4ml 2%盐酸联苯胺水溶液(配制时加几滴盐酸助溶)。
(8)标准氰化物溶液:取固体KCN配成约0.5%的水溶液,用移液管吸取25ml,加 10%KI及稀氨水各3滴,用 0.0500mol/LAgNO3标准液滴定,待溶液发生混浊时即为终点。
每毫升AgNO3液相当于 2.7mg HCN,然后将此溶液稀释成每毫升含HCN 1μg。
2. 测定步骤
取样液25ml(如酒样)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0.5mol/LNaOH 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15min。
取 1ml样品稀释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无水乙醇调节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10%。
将样品管放入水浴内,加36%醋酸酸化后,加饱和溴水至溶液呈黄色不退,。
再加1.5%亚砷酸钠除去多余的淇,加水至5ml。
加入混合试剂 5ml,摇匀,20min后与标准管进行目视比色或在520~530nm波长测光密度。
标准系列:取氰化物标准液(1μg/ml) 0,0.2, 0.4, 0.6, 0.8,1.0,1.5,2.0 ml于 10ml比色管中,加 0.5 mol /L NaOH 0.1ml,无水乙醇1ml,用水调节至5ml,其余操作同样品的实验操作。
3. 结果计算
式中: A——样品与标准相当之氢氰酸量(μg)
V——吸取样品体积(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