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疾病概论

合集下载

第一节疾病概论

第一节疾病概论

疾病的转归
04
3、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3)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的最后阶段,从大脑皮层开始, 到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各重要的器官的代谢活动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 从而导致真正死亡。
1、下列关于疾病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B.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 C.经济价值降低是畜禽患病的标志之一。D.疾病是一种矛盾斗争的过程。 E.按疾病发生的经过可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普通病。 2、动物疾病发展不同时期中最具有临床上诊断价值的是( ) A.潜伏期 B.前驱期 C.明显期 D.转归期 E.死亡期 3、指有时疾病过程中,可见症状加重称为( ) A.骤退 B.渐退 C.恶化 D.再发 E.并发 4、脑血栓造成的偏瘫属于( ) A.完全痊愈 B.不完全痊愈 C.慢性迁延不愈 D.蔓延扩散 E.并发症 5、下列对死亡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死亡一般分为二个阶段,即生物学死亡期和临床死亡期B.心跳和呼吸停止,反射活动 消失是生物学死亡的标志。C.生物学死亡期的动物,如果抢救及时,还有可能复活 D.临床死亡期的动物,如果抢救及时,还有可能复活E.生物学死亡期出现可逆的变化, 不是真正的死亡
疾病概念
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病因作用于机体 而引起的。 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
疾病是一种矛盾斗争过程。
经济价值降低是畜禽患病的标志之一。
“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防疫方针
疾病的分类
02
(2)寄生虫病
1、按疾病发生的原因分类
(1)传染病
(3)普通病(非传染性疾病)
疾病的分类
02
2、按疾病的经过分类 (1)急性病:由数小时到两三周,症状急剧而明显。 例如炭疽、农药中毒。 (2)慢性病:由一两个月到数年,症状一般不大明显,体

动物医学基础(病理学)兽医学 精品资料

动物医学基础(病理学)兽医学 精品资料
血 3、血管腔受阻引起的变化: 血栓、栓塞、
梗死。 (一)充血: 器官和组织内含血量增多,
称为充血。充血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 充血两种。
1、动脉性充血:指组织或器官内的血管 含动脉血量增多。
(1)充血的原因及类型:神经性充血、 侧枝性充血、贫血后充血
(2)充血的病理变化: 充血器官组织色 泽鲜红,温度增高,机能加强和体积稍 肿大。
清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溶解吸收和分 离排出。
⑵再生:是机体细胞或部分组织死亡消失 以后,由其残留部分生长出新的组织、细 胞,以恢复原来的组织结构和机能。
⑶机化:这种由结缔组织来包围或取代病 理产物及异物的过程,称为机化。
⑷创伤愈合:机体的器官、组织受机械力 的作用而引起的损伤,叫做创伤。由损伤 周围的组织进行修复的过程,叫做创伤愈 合。
物。
一、疾病学 3、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由单一原因所引起,而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炎症过程通常可分三期。
1、实质细胞变性:变性严重时,往往伴有部分细胞的死亡。
(一)疾病概念: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 2、白细胞趋化因子 引起白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炎症介质,又可称为白细胞游走因子。
败血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突破要体的防御机构,进入血循,并在血液中大量地持久地存在和散布到各器官组织内, 血液品质
受到严重破坏,甚至血液渗透到组织之间,各组织器官出现广泛性的炎症,使机体处于严重中毒状态 。
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 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营养性水肿炎性和中毒性水肿。
5、淋巴回流受阻:淋巴管栓塞、肿瘤压迫或炎症等引起。
绪言
动物医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和发展 规律,以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 合科学。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病理生理学课外资料第一章疾病概论健康(health)与疾病(disease)是医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是生命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

长期以来,人们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躯体疾病,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疾病就是机体形态结构、功能及代谢的出现病理改变,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异常生命过程。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人们认识到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而且与本身所特有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等也有关。

因此,把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结合起来探讨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利于阐明疾病的本质。

第一节健康和疾病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关于健康的含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适应能力。

它反映了现代医学模式,说明健康的人不仅只是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而且还要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三者应取得和谐与统一。

对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个体内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

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在人的一生中,不仅要被动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且要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即主动适应环境。

适应能力除与躯体、心理因素有关外,还受学习及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作斗争的过程。

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简言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将不断深入,从分子基因水平上去探索疾病的本质已成为21世纪医学研究的主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认为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亚健康(sub-health)状态,它至少包含着三个相区别而延续的过程:①心身轻度失调状态:即表现为周期性的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纳呆失眠等。

病理生理学PPT1-3.1概论+脱水

病理生理学PPT1-3.1概论+脱水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一章 绪论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
从机能、代谢的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 的规律及其机制
内容: 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重要器官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主要内容
总论-疾病概论
病理过程
各论-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 从总体上探讨疾病的概念、 疾病原因、疾病发生发展 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体钠分布 60mmol/L
骨 (40%) 细胞外液(50%) 140mmol/L (血钠) 细胞内液(10%) 10mmol/L
食盐
90%
体钠

汗、粪
多摄多排
少摄少排 不摄不排
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调节
(神经-内分泌机制)
右心房、胸腔大V
主A弓、颈A窦
体液容量
容量/压力 感受器
···渴感中枢
···抗利尿激素(ADH)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脱水
伴细胞外液↓性高钠血症
特征: ①失钠 ? 失水 ②血钠浓度? ③血浆渗透压 ?
< >150mmol/L >310mmol/L
(1)原因和机制
纯水或低渗液丢失过多
高渗性脱水
入水↓ 水源、渴感、饮水行为 障碍
出水↑
单纯失水:皮肤、肺、肾 丧失低渗液:消化道、皮肤 、肾
细胞外液
血液 5%
组织间液 15%
透细胞液 2%
细胞内液 40%
体液渗透压
简单地说,渗透压是溶质微粒(分子或离子) 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 质微粒的数目 。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名解1,disease(疾病)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和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和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的过程。

是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

2,health(健康)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即: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3,sub-health(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4,etiology (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5,cause(病因)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6,condition(条件)是指能促进或缓解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7,pathogenesis(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8,molecular biology(分子病)由于遗传物质或基因(包括DNA和RNA)的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疾病。

9,brain death(脑死亡)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0,precipitating factors(诱因)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11,risk factors(危险因素)与某个疾病明显相关,有可能是原因或条件。

12,病因的先天性因素能够损伤胎儿发育的各种有害因素。

13,不完全康复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E)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2,下列哪一项不是脑死亡的诊断标准(B)A. 呼吸不可逆停止B.心跳不可逆停止C. 脑电图零电位D. 脑血流停止3,疾病的概念是指(C)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生命活动中出现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4,从病因侵入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的一段时间是指:( A )A.潜伏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D.转归期5,死亡的是指:(E)A.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B.细胞死亡C.意识永久消失D.脑电波零电位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6,健康是指:(E)A.没有疾病和病痛B.体格健全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D.社会适应力强E.强壮的体魄、精神和社会上的良好的状态7,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B)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D.某些条件也可以叫诱因E.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8,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些叙述是错误的(E)A.贯穿疾病的始终B.相互联系,相互斗争C.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D.同时出现,不断变化E.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9,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C)A.疾病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的诱因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机体的抵抗力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10,不完全康复时(C)A.致病因素已完全消失B.功能、代谢和结构的障碍完全消失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机体的自稳态完全恢复正常E.劳动力完全恢复正常三,填空题1,常见的病因有生物性因素、理化因素、遗传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先天因素、免疫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生物性因素。

疾病学基础-第一章 疾病概论39页PPT

疾病学基础-第一章  疾病概论39页PPT
创伤
抗氧化
自由基
凝血
出血
三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规律和疾机制病概第论一节
第二节
第四节
一、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2.因果转化
第一章 疾病概论
2.因果转化
第一章 疾病概论
(原始病因)
机械力
(结果)
创伤失血
心输出量↓
(发病学原因) (结果)
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
心率↑
血管收缩
细胞缺氧
心收缩力↑
良 性
微循环障碍
第三节
第四节
亚健康
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大,孤独感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健康
疾病
亚健康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是一种躯体 上、心理上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节 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健康、疾病与亚健康
一、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 上、心理上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二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原因和疾条件病概第论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病因
5. 先天因素
指影响胎儿发育的有害因素,如风疹病毒感染孕妇可能 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二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原因和疾条件病概第论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病因
6.营养因素

1章-疾病概论

1章-疾病概论
另外,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也具有较强的吞噬和杀灭 机能。当机体的这些吞噬和杀灭机能降低,就会引起 发病。
第19页,共35页。
3、解毒功能障碍:肝脏为机体主要解毒器官,各
种有毒物质经胃肠吸收后,首先通过血液运送到肝脏,
在肝细胞内通过氧化、还原、脱氨基及形成硫酸酯或葡萄
糖醛酸酯等方式进行分解、转化成为无毒物质排出体外。如 肝组织破坏或肝脏功能障碍,其解毒功能障碍,就会引起中 毒的发生。
第28页,共35页。
(三)直接作用于组织(组织机理):有些致病因 素,可直接作用于组织或器官,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损
伤。例如:机械力的作用,引起组织的外伤,高温引起 的组织烧伤或烫伤,低温引起组织冻伤,强酸、强碱对 组织的腐蚀等,都是由于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组织的 结果。
第29页,共35页。
二、致病因素在体内的蔓延途径
机能代谢障碍。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疾病的方式有两 种。
第26页,共35页。
1、神经反射作用:即致病因素作用于内外感受器,
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相应的病理反应。例如食入变质 食品可引起呕吐和腹泻,这就是由于变质食品刺激胃肠
粘膜上的神经感受器,而通过神经反射所引起的。
2、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致病因素通过血液或淋 巴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使其调节机能发生改变,从而 引起相应的病理反应,例如中枢神经损伤(脑、脊髓外伤)
三、疾病过程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是疾病过程中的一对矛盾斗争 过程。在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各种损伤性
变化的同时,也激发起机体各种抗损伤性反应(如防御、 代偿、适应、修复),这就是疾病过程的损伤与抗损 伤反应。这对矛盾斗争贯串于疾病的始终,疾病的发 展与转归,取决于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如果机体抗损 伤能力占优势,疾病就好转,如果致病因素的损伤作 用占优势,疾病就加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1、病理切片的常规染色方法是:苏木素-伊红染色2、病理标本常用的固体液:10%甲醛3、临床病理科采用最多的病理组织研究方法为:活体组织检查4、对良性、恶性肿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是:活体组织检查5、对肿瘤的普查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方法:活体组织检查6、健康的正确解释是:健康是指没有疾病,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7、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8、现代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9、脑死亡的必备条件:瞳孔散大固定、脑电波消失、自主呼吸停止、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第二章:细胞与组织的适应、损伤、修复1、适应在形态学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2、萎缩定义: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3、肥大定义: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4、增生定义: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常伴有相应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增生发生在再生能力强的组织)5、化生定义: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6、细胞与组织的损伤:a.变性:由于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一内形态改变①细胞水肿(最常见的变性、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淡染、胞质透明呈空泡状、胞质内有许多红染的细小颗粒、胞质内没有脂肪空泡)②脂肪变性: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eg虎斑心③玻璃样变性: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HE染色均质红染、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b.坏死和凋零①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7、肉芽组织:是一种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伴有各种炎细胞浸润。

A、肉眼观:肉芽组织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触之易出血,但无痛觉。

B、镜下观:肉芽组织形成初期,其内可见大量由增生的内皮细胞形成的新生毛细血管,呈袢状与创面垂直生长。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
(1)健康与疾病: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的状态。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的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2)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机制
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

已从系统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
水平,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形成了分子病理学。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机械 暴力
损伤
组织破坏 血管破裂 出血 血压 组织缺氧
交感神经兴奋 失血 组织缺氧
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管收缩 凝血功能启动
血压 止血 心功能加强
抗损伤反应
2.因果交替
1)原始因素作用于机体后,机体产生一定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引起另一些变化。
2)原因不存在,因果交替仍能推动疾病过程继续发 展。
(二)地位
1、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2、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3、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 4、桥樑性学科 5、实验性学科
(三)内容
1.总论: 绪论和疾病概论 2.病理过程:(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 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机 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3.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三、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2)注意两者相互影响的关系
糖尿病 疖、痈
尿毒症
肾性骨病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内环境恒定
神经机制 效应器
感受器
体液机制
传出神经 细胞分子机制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一)神经机制 - 直接损害神经系统
◆乙型脑炎病毒破坏CNS 乙型脑炎
◆狂犬病病毒
疫苗
狂犬病
抑制神经递质合成、释放、分解,促进病因与神经递质 结合,减弱或阻断正常递质作用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一章 绪 论
一、什么是病理生理学?
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及机制的学科,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 学的桥梁课。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二、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和内容
(一)任务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机
制,研究患病机体机能、代谢变化及其 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 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

症状: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
体征:疾病时客观检查的异常变化。
4
**二 病理过程及病理状态
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具有 内在联系的一组代谢、功能和 形态、结构的改变。 病理状态:临床上又叫后遗症,常常是 病理过程的结果,是指相对 稳定或发展及为缓慢的局部 形态变化。
5
第二节 病因学(etiology)
26
脑 死 亡
(brain death)
概念:是指大脑、小脑、脑干等全脑
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27
判断脑死亡依据
⑴ 不可逆性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⑵ 呼吸停止,进行自主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 主呼吸。 ⑶ 颅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反射,角膜反射, 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均消失)。 ⑷ 瞳孔散大或固定。 ⑸ 脑电波消失。(呈一条直线) ⑹ 脑血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
第一章 疾 病 概 论
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1
一、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一)健康
健康:机体内部各系统、器官相互协调,在 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保持“稳 态”,从 而使机体与外界环境相 适应。 稳态: (homeostasis)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在各种物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 状态,即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 态称为“稳态”。 内环境:指细胞外液。

㈡ 物理因素
机械力(创伤、震荡、骨折、脱臼),温度(烧 伤、冻伤),电流(电击伤),光线(电光性 眼炎),声波(噪音性耳聋),电离辐射(放 射病),大气压(高山反应、潜水病)。
㈢ 化学因素:强酸,强硷,毒物中毒(氯,CO、 SO2、有机磷农药),超剂量药物。
7
㈣营养性因素: 营养↑→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 营养↓→营养不良 如: 抗体↓ 蛋白质↓→吞噬↓吞噬活性↓→ 易得感染 VitB1缺乏→脚气病;VitD缺乏→佝偻病; 缺碘→甲状腺肿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
1、疾病是由一定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 2、疾病是一个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的生命活动 过程。 3、疾病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损伤与抗损伤。 4、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全身性反应。
2019/10/18
4
注意事项:
1、病因 机体 损伤与抗损伤 机体功 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病理性变化 机体各器官 系统之间、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障碍 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对环境适应能力 和劳动能力减弱或消失)。
(3) 病因引起细胞功能障碍,如缺氧使线 粒体功能代谢障碍,致ATP生成不足而使细胞 功能降低;
(4)病因造成细胞膜功能障碍,如细胞内 ATP减少,Na+ 泵失活致细胞水肿。
2019/10/18
40
4(、1分)子血机浆蛋制白病主由要血有浆以蛋下白五缺陷种使:所致,
如血友病是因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使凝血功能 障碍而易发生出血倾向;

血管破裂
大出血
心 输 出 量 、 A Bp 、 疼 痛
交感神经兴奋性
皮 肤 、 腹 腔 内 脏 等 小 A、 微 A、 微 V 收缩
组织缺氧
加重
加重
C ap、 微 V 淤 血
2019/10/18
回 心 血 量 、 心 输 出 量 、 ABp
29
疾病概论
3. 疾病时的损伤与抗损伤
在许多疾病的链式发展过程中有两类变 化,一类为损害性变化,另一类为抗损害性 变化(机体的各种防御适应反应和代偿措 施)。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的复杂 关系是推动疾病链式发展的基本动力。
2019/10/18
7
条 件:指在原因作用的前提下,那些能够 促进或阻止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与 疾病之间无直接的因果联系但却具重要地位。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Introduction to disease)第一节健康和疾病的概念(concepts of health and disease)一、健康(health)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这个定义于1946年成立时提出,1948年正式通过。

将近60年来,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充分说明这个定义的经典性和权威性。

躯体上的完好状态指躯体结构、功能和代谢的正常,采用当今的科技手段未发现任何异常现象。

精神上的完好状态指人的情绪、心理、学习、记忆及思维等处于正常状态,表现为精神饱满、乐观向上、愉快地从事工作和学习,能应对紧急的事件,处理复杂的问题。

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指人的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相吻合,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社会中承担合适的角色。

同时,这个定义也隐含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就是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它强调健康不单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在精神上、社会功能上必须完好。

世界卫生组织上述关于健康的定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目前已受到广泛的认可。

二、疾病(disease)什么又是疾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疾病有不同的观点。

a) idealism(唯心主义): 疾病是鬼神作怪,菩萨不保佑。

b) popular viewpoint (通俗的观点):dis-ease(不舒服)按老百姓的通俗观点,疾病是不舒服(dis-ease)。

但我们跑5000米长跑,感到腰酸腿痛,也不舒服;有些人患了肝脏、肺脏的肿瘤,在早期并没有感觉出“不舒服”,直到单位体检的时候才被发现。

所以,按“不舒服”来定义疾病似乎还不够准确。

病理学-第一章-疾病概论

病理学-第一章-疾病概论

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
23
5. 遗传性因素
(1)遗传性疾病: 由于亲代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基因突变或
染色体畸变而引起后代患病,如血友病、白 化病、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 、色盲等;
白化病
21-三体综合征
测色盲图片
(五)先天性因素
指妊娠期能损害 胎儿的有害因素
不遗传:风疹病毒 →先天性心脏病、白 内障
单纯胸外按压 呼吸:10~12次/分;与胸外按压不同步 大约每次呼吸1s;明显胸廓隆起 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 按压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生物学死亡
尸僵,尸斑,尸冷,腐败分解
脑死亡(brain death)标准
1. 自主呼吸停止 2. 不可逆性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3.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4. 瞳孔散大或固定 5. 脑电波消失 6.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血压升高
大脑皮质 下丘脑
血管运动中枢 交感神经兴奋
RAAS 激活
47
(三)组织细胞机制
无选择性损伤

细胞完整性破坏
有选择性损伤


细胞膜功能障碍
钠钾泵 钙镁泵

细胞器功能障碍
线粒体
48
(四)分子机制 通过大分子多聚体(核酸、蛋白质)
和小分子物质受损导致疾病的发生。
49
分子病:指由DNA的遗传变异所引起 的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52
疾病的转归
康复
疾病的转归
完全康复 不完全康复
死亡
53
死亡(Death) • 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
床死亡期与生物学死亡期 •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章疾病概论【案例1-1】患者,女性,25岁,公司职员,由丈夫陪同就诊。

自述:精神紧张,睡不着觉,情绪低落。

体检一切正常。

从其丈夫处了解到患者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工作,工作压力大。

近段时间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上下都有传闻其所在的部门有裁员的计划,而患者这段时间工作业绩不佳,时常感到情绪抑郁,心情沉重,整天不快乐,会对着窗外发呆,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晚上经常睡不着,即使睡着了,睡眠质量也很糟糕,多梦,易醒,体重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容易感冒。

心理医生与她沟通后,调整了工作目标,并合理的调整工作、休息和娱乐时间。

半年多后症状逐渐消失。

思考题:该患者体检没有任何异常,能否诊断没有疾病发生?可能处于哪种状态?【案例1-2】患者,女性,17岁,因车祸伤急诊入院,经体检和CT诊断为脑干大出血。

入院时,已经没有自主呼吸,经用药物、呼吸机和电子除颤仪维持心跳呼吸。

但瞳孔散大固定,经检查脑电波消失,脑血流停止。

思考题:1.该患者是否发生脑死亡?是否还有继续治疗的意义?2.家属愿捐献其器官,在目前的法律体制下能否进行器官移植案例1-1分析提示不能诊断没有疾病发生,患者处于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案例1-2分析提示1.患者已经发生了脑死亡,没有继续治疗的意义。

2. 我国对脑死亡还没有立法,故不能当死者处理。

一、名词解释1.健康 2.疾病 3.脑死亡二、填空题1.疾病的病因中最常见的是因素。

2.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的分期,期, 期,期, 期。

3.疾病的转归有和两种形式。

三、简答题脑死亡与植物人的植物状态有什么区别?笫三章常用医学检查【案例3-1】患者女性,18岁,每月经期长达十余天,量多,现乏力,面色苍白。

测红细胞计数(RBC)2.5×1012/L,血红蛋白80 g/L。

思考题:1.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2.可采用哪些药物进行治疗?案例3-1患者女性,18岁,每月经期长达十余天,量多,现乏力,面色苍白。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

对于现代死亡总结出三个显著特征:
1. 死亡过程的延长:100年前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急性热性病,
如鼠疫、天花、结核、肺炎,很快就死去了;然而100年后的今天, 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死亡的主要疾病是肿瘤、心脑血管病、 肺炎,这些都是慢性病,死亡的过程延长了。
2. 死亡制度化:在100年前人们患了病是住在家里,受到家属的照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损害与抗损害


细胞 炎症 屏障
物理 屏障
电致癌脑原
解毒 作用
免疫 反应
异物
凝血
发热
致 热 原
应激
外伤大出血
血容量↓
回心血量↓
心输出量↓
毛细血管 开放
恶性 循环
2、因果交替
血压↓ 交感神经 兴奋
酸性产物堆积 组织缺氧
微血管收缩
因果交替——难!!!
一因、一果
→简单
一因、一果、再果 →复杂
第一节 疾病与健康
一、健康(health)
没病≠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躯体上、 精神上及社会上完全良好的状态。
• 健康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可以相互影响 • 保持健康行为与抵制不健康行为
阴阳平衡,天人相应
二、疾病(disease)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性 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 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做过毛泽
东的英文教师,是我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夫人。在她 的一生中,父亲章士钊、领袖毛泽东、丈夫乔冠华三位 人物都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临终关怀的目的: ①为临终病人提供选择死亡的地方,减少肉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物因素
➢ 最常见,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 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
➢ 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小叶性肺炎、急性肾盂 肾炎等。
➢ 致病性取决于病原体侵的入数量、毒性及侵袭力 以及机体防御和抵抗能力强弱。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二)理化因素
➢ 主要包括温度、机械力、高压、电离辐射、强 酸、强碱及毒物等。
病理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三节 疾病概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习目标
➢ 热爱生命,树立健康观念,增强保健意识 ➢ 熟悉
疾病概述,疾病的共同规律,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 了解
疾病的原因,疾病的基本机制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一、疾病概述
➢ 疾病的概念
疾病(disease)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态 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的功能永久性停止,是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脑死亡
➢ ①无自主呼吸; ➢ ②不可逆性昏迷或对外界的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 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对光防反射、角膜反
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 ➢ ④瞳孔散大、固定; ➢ ⑤脑电波消失; ➢ ⑥脑血管造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 致病性取决于理化因素自身的作用强度、作用部 位及持续时间。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三)营养因素
➢ 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等)、某些微量元素(氟、硒、锌、碘等)以及 纤维素等的摄入不足或过多,都可引起疾病。
➢ 如糖、脂肪、蛋白质等摄入不足可致营养不良, 而摄取过量则可导致肥胖或高脂血症等。
机体的生理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会发生改变 临床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或
对社会的适应力和劳动力减弱或丧失 症状: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 体征: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二)病理过程
➢ 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是指存在于 不同疾病中具有共性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 异常变化。
➢ 如机体对异种血清蛋白(破伤风抗毒素)、青霉素 过敏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 缺陷综合征(AIDS);
➢ 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时,可导致自身免疫 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七)心理和社会因素
➢ 长期的精神过度紧张、不良的人际关系、恐惧、 愤怒及悲伤等重大生活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打击等
➢ 疾病往往同时或先后存在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病பைடு நூலகம்性肝炎
局部表现:肝区肿胀、疼痛
全身症状:发热、乏力、黄疸和 食欲降低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四、疾病的基本机制
➢ (一)神经机制
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的神经系统
➢ (二)体液机制
致病因素改变体液因子的数量或活性
➢ (三)细胞机制
➢ ④转归期:是指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二)疾病的转归
➢ 疾病的转归(prognosis)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所呈现的发展趋势和结局。
➢ 1.康复
①完全康复;②不完全康复
➢ 2.死亡 (death)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临床传统判定死亡的标志:心跳、呼吸永久性停止。 脑死亡(brain death)认为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
确定脑死亡的主要临床意义
➢ ①协助医务人员判定患者的死亡时间,为适时终 止复苏抢救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避免无效的抢救 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人力消耗;
➢ ②有利于器官移植。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谢谢!
人民卫生出版社
立疾病状态下的新稳态,称为抗损伤反应
抗损伤占优势
↓ 疾病好转
↓ 痊愈
损伤占优势 ↓
疾病恶化 ↓
导致死亡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二)因果交替
➢ 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产生某种结果,这种结果又可 作为新病因引起新的后果,如此原因与结果的交替 不已,形成了一个链式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三)局部与整体
肺炎、肝炎、阑尾炎以及所有其他炎症性疾病
病理过程
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炎症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二、疾病的原因
➢ 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 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生物因素
理化因素
营养因素
遗传因素
先天因素
免疫因素
心理和社会因素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
➢ (四)分子机制
细胞损伤必将涉及分子的变化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五、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一)疾病的经过
➢ ①潜伏期:病因侵入机体到出现最初症状之前的 阶段。
➢ ②前驱期:出现最初症状到典型症状出现之前的 阶段。
➢ ③症状明显期:出现该疾病典型性临床症状和体 征的一段时间。此期临床意义:临床上可依据此 期的典型表现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 维生素D缺乏可致佝偻病、软骨病。 ➢ 维生素C缺乏可致夜盲症等。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四)遗传因素
➢ ①遗传物质的改变:染色体或基因畸变或变异, 如先天愚型、色盲、血友病等;
➢ ②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 即个体由于遗传获得易患某种疾病的倾向,如糖 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五)先天因素
➢ 先天因素是指损害正在发育的胚胎和胎儿的有害 因素,非遗传物质的改变。
➢ 引起的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与 孕妇怀孕早期患风疹、荨麻疹等有关。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六)免疫因素
➢ 机体免疫反应过强、免疫缺陷或反应低下或产生自 身免疫反应等,均可导致细胞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而致病。
➢ 这些因素不但可引起精神障碍性疾病,如抑郁 等,还可以通过精神、心理作用导致机体功能、 代谢紊乱及形态结构变化,从而引起疾病,如高 血压病、冠心病和溃疡病等。
第一章第三节 疾病概论
三、疾病的共同规律
(一)损伤与抗损伤
➢ 致病因素引起损伤,机体的自稳态被打乱 ➢ 机体将调动各种防御、代偿功能进行调节,以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