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底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根底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根底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根底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开展的需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根底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根底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表达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效劳;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根底知识、根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开展的需求,表达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1.06.08•【文号】教基[2001]17号•【施行日期】2001.06.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附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二〇〇一年六月八日附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备课的有何作用?(教师论文)
课程标准对备课的有何作用?一、课程标准及其作用简介课程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制订的,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相应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6月29日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其中的第五章第三十八条规定:“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内容力求精简,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济实用,保证质量。
”这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一)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阐述了相应课程的改革发展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
这就构成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成为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基础教育相应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的内容涉及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命题评价、资源开发等各个具体领域,它的主体部分体现出国家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国家课程标准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它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作出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和各学科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具有法定的性质。
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
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都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课程标准
前言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主要有以下特点:●思想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
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新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改革纲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课程标准内容按模块分主题阐述内容标准、活动与建议、学业要求
新课程标准内容按模块分主题阐述内容标准、活动与建议、学业要求新课程标准内容按模块分主题阐述内容标准、活动与建议、学业要求「篇一」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基本依据,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培养目标1、通过新课程培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理解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任务、目标、以及相关政策,明确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使全体教师掌握新课程教学与原有课程重大变化。
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能力。
2、通过培训,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创新力强的新型师资队伍,培养一支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我校的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训内容以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为主要内容,具体内容是:(1)集中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新课标与实验稿区别。
重点学习和了解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评估标准等内容,给每位数学教师下发一份新课程和实验稿增加、删减以及名词变化情况材料,使教师通晓新课程的内容和变化,再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掌握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2)学习和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有关教材的结构、内容、特点和教法等,新教材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
借助课堂,反复研究,领会新教材编写意图,尽快把握新教材内容,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贴合新教材的要求。
(3)学习教材编写考虑的问题;如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学生思考方法的引导,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关注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体现数学建模思想;关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探究等问题。
四、组织与管理1、改进培训模式,以校本培训为基础。
新课程集中培训完成之后,我们立足教学一线,组织广大教师开展自学反思、听实验课、讲示范课,使他们在自学反思中逐步成长和成熟,全面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2024最新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最新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引言为了适应21世纪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对初中英语课程进行了修订。
本课程标准依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强调语言学习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课程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掌握英语的基础语音、词汇、语法知识。
- 学会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 运用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2.1 主题与话题课程内容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展开,涵盖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话题。
2.2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均衡发展,注重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3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4 文化意识增加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实施3.1 教学建议-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2 评价建议-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自主评价和互相评价。
3.3 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应体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注重语言实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教材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支持。
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图书、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标准解读与培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程标准,教育部将组织专家进行解读和培训,帮助教师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提高教学水平。
高中地理课标、考纲、教材的关系
2015年考试大纲(地理课标版) Ⅱ考试内容: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普 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 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 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中国 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对所列考试内 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章节
内容标准
第一节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 解释其形成的原因。举例说明地域
构
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第二节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
不同等级城市的 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服务功能
第三节 城市化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 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课程标准与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的对应关系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
内容标准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 业地域类型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 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
第三节
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 业地域类型
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程标准与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的对应关系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 段。
3.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 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 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核心能力培养与“能力立意”协调统一的关 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标准是什么
课程标准是什么阅读精选(1):什么是课程标准答案: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资料目标、实施推荐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阅读精选(2):什么是《课程标准》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一样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资料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推荐。
”这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的功能和概念所做的简明界定。
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功能从传统的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不一样阶段学生制定的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它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资料框架,提出了体育教学和评价的推荐,是编写体育教材、进行体育教学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与评估体育课程的基础。
阅读精选(3):什么是课程标准教育部下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一样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资料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推荐。
”这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的功能和概念所做的简明界定。
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功能从传统的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的价值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摘要
第三部分 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
1、课程标准的界定:1、是对学生进行一阶段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2、是规定的某一学段的基本要求3、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可达到的4、是教材的开发者5、涉及到三维目标。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A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B重建新的课程结构;C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D倡导建构的学习;E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F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A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B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必须具有一定的变通性;(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C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1、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体系。
2、课程结构的确定:(1)厘定各类课程或具体科目所具有的价值(2)需要审视既定的课程目标(3)要谋求课程价值与课程目标的对应与吻合。
3、课程结构的表现方式:(1)描述性方式(2)数量化方式(3)应用性方式
4、课程结构调整的三大原则:(1)综合性原则(2)均衡性原则(3)选择性原则
5、学习课程计划分别以综合性与分科性两种方式呈现出来。课程计划中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0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制订的。
是国家对基础数学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纲要》中提到“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明确提出,新的“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根据《纲要》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的功能,在于成为整个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它的内容要涉及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各个具体领域,它的内容要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特别是,《纲要》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义务教育阶段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句口号作出了准确的解释和定位。
《纲要》所倡导的数学课程,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数学课程。
数学课程标准,不能只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它的范围要涉及到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诸多领域,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数学课程必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必须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必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实施方式。
数学课程要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纲要》是制订《标准》的“标准”,《纲要》传递的这些信息,是制订《标准》的过程中须臾不能离开的基本依据。
仅仅有《纲要》做依据,尚不足以支撑起一个《标准》来。
《标准》的制订还需要有一个比较扎实的研究基础。
围绕着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改革问题,我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已经进行了较为长期深入的研究,提出过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设想①。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制订《标准》又深入进行了五个规模较大的奠基性课题研究:“现代数学的进展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研究了作为科学的数学和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之间的关系,结合数学科学自身及其应用的进展,分析和探讨了数学对现代社会进步的促进、对提高公民素质的作用,以及对数学课程建设的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根据这个文件,教育部又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制定了英语课程标准,其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随即如燎原之火般在英语教育中广泛传播、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任务性教学的重点在于改变过去英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
它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协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
笔者认为,上述分析即符合社会对新型英语人才的需要,又能有效解决当前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不失为对症治疗的良方。
(一)任务型教学是大势所趋。
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增强,社会急需能应用英语这门交际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英语已经超出一门学科的意义范围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生存、交流的基础工具。
而那种高分低能、在语法上是专家,在交际上是懦夫的所谓“英语高才生”已经成为昨日黄花,不再受宠。
各行各业思贤若渴,希望得到能把英语转变为“生产力”的人才。
Elaine Tarone和George Yule(1999:17)指出:“近年来在语言的教学上究竟应该教什么?人们的视角已发生重要转变。
简单地说,已将强调的重点从把语言作为一套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形式(语法的、音位的和词汇的)转向把语言作为一种用于实现多种交际目的的功能系统。
”这种视角的转变也已经或正在中国发生。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英语首先是为了交流,是解决问题、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和途径。
这些都给任务型教学的生长提供了适合的温床,它恰恰强调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把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使学习者不仅关注语言本身,而也关注学习过程,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通过完成即定任务来学习和应用知识。
教师怎样使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实施
教师怎样使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实施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具体表述,是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化,课程标准从以下四个方面指导教学实施:一指导确立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与策略,选择教学类型与组织形试,进行教育评价与实施的依据,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操作、调控、中介和刻度的功能。
1.目标体系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学科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目标)2.目标表述方式结果性目标方式:表述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以进行测量和评价,主要应用于“知识技能”目标。
体验性目标方式:描述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为词是体验性、过程性,是难以结果化或不需要结果化的目标。
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
3.表述目标注意事项抓住四个基本要素即:主体——是谁——学生行为动词:——表现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可操作、可测量。
行为进行条件:——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和范围。
行为达到程度;除用行为动词外,用其他方式表达程度。
例: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进行条件主体行为动词达到程度二指导教师钻研课程内容——创造性使用与开发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立足课程标准去钻研教材才能达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高度。
钻研教材包括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创造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三个层次。
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1.全面把握课程的设计教师朵把本节内容放在本学科的整体中进行系统考察。
教一门课,首先要深入了解,明确课程是怎样发展的,具体到每一个学段,年级的具体要求都要了然于心。
其次要把握学科内容的横向结构“三维目标”领域的分层具体要求。
还要掌握教材编写是如何在教材中体现课程标准的,即“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2.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加工和转化教师备课过程是教师将自己的综合素质转化为现实教学能力的过程。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可见,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或把握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精神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试图从国家课程标准的性质、课程标准的框架以及课程目标的陈述技术等三个方面,提供一些想法和建议,旨在帮助每一位教师理解这一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
一、课程标准的性质首先,我们试图对“课程标准是什么”的问题进行尝试性的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肯定还要涉及到另一个词“教学大纲”。
我们现在的教师可能只知道“教学大纲”,而不知道“课程标准”。
其实,这两个词用哪一个好,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这主要视各个国家的教育传统与理论背景而定。
如最早使用“教学大纲”的德、法等国,现在还在沿用,只是在这一词的内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教与学的内容纲要”,到现在的“学生学习结果纲要”。
尽管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是用“教学大纲”,但考虑到理论背景的转型、教育政策的变化、改革的推广与传播以及教师的理解与接受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必要采用“课程标准”一词,来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
事实上,“课程标准”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的词汇。
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在“废科举,兴学校”的近代普及教育运动初期,清政府在颁布各级学堂章程中,就有《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章,此为课程标准的雏形。
明确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指导性文件的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40年。
其间课程标准多次重订或修正。
如1923年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1929年颁布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1932年颁布小学课程正式标准;1936年、1942年、1948年先后颁布中小学课程修正、修订、二次修正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制订的,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相应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6月29日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其中的第五章第三十八条规定:“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内容力求精简,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济实用,保证质量。
”这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阐述了相应课程的改革发展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
这就构成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成为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基础教育相应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的内容涉及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命题评价、资源开发等各个具体领域,它的主体部分体现出国家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它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作出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和各学科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具有法定的性质。
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
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都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课程标准对每一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课程。
比如:物理课程标准开篇阐述了课程基本理念,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这一阐述对物理课程的价值功能作了清晰的定位。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今,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
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比如,科学课程目标包括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