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奎斯特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演示教学

最新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演示教学

G 1
0.5 0
E D
F
H
C
-0.5
B
-1
A
-1.5
-2 -1 -0.5 0 0.5 1 1.5 2 2.5 3
2. 围线CS只包围零点不包围极点
如图所示围线CS包围一个零点z=-2,先考察因子(s+2)辐角a,当 变点s沿CS顺时针绕行一周时,a的变化为-360°。映射到F(S)平 面上对应变点F(S)沿CF绕行一周后的辐角变化也应等于-360°。
F(s) F(s2)F(s1)
im1(s2
zi
)
n
(s2
j1
pj
)im1(s1
zi
)
n
(s1
j1
pj
)
im1(s2
zi
m
)(s1 i1
zi
)
jn1(s2
pj
)
n
(s1
j1
pj
)
m
n
(szi)(s pj)
i1
j1

F(s) F(s2) F(s1)
F(s) s2 s
(s22) (s20) (s12) (s10)
⒋ 围线CS包围Z个零点和P个极点 由上述讨论显然可知,当变点s沿CS顺时针绕行一周时,CF应顺 时针包围原点Z-P次。亦即CF顺时针包围原点次数N=Z-P。
2
A BC
s平面
H
2
a
D
1
1.5
1
0.5
0
D
-0.5
E G A
G F E CS顺时针
-1 -1.5
C
-2 -2 -1.5 -1 -0.5 0 0.5 1 1.5 2

控制工程基础 (第12讲) 第五章 乃魁斯特(Nyquist)稳定性判据 PPT课件

控制工程基础 (第12讲) 第五章 乃魁斯特(Nyquist)稳定性判据 PPT课件

如果在s平面上曲线包围k个零点和k个极点(k=0,1,2…),
即包围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则在 F(s) 平面上,
相应的封闭曲线不包围 F(s) 平面上的原点。
上述讨论是映射定理的图解说明,奈奎斯特稳 定判据正是建立在映射定理的基础上。
相角(幅角)定理:
如果闭合曲线 s 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在 s 平
在右半s平面内的零点数和极点数联系起来的判据。这 种方法无须求出闭环极点,得到广泛应用。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建立在复变函数理论中的图形映 射基础上的 。
相角(幅角)定理:
如果闭合曲线 S 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在[S]平
面上包围了Fs 的 Z 个零点和 P 个极点,但不经过
任何一个零点和极点,那么,对应的映射曲线 F 也以
奈魁斯特稳定判据是利用开环频率特性判别闭环系统的稳 定性。不仅能判断系统的绝对稳定性,而且可根据相对稳定的 概念,讨论闭环系统的瞬态性能,指出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 它从代数判据脱颖而出,故可以说是一种几何判据。
06-7-20
控制系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
奈魁斯特稳定判据无需求取闭环系统的特征根,而是利用
F(s) 的轨迹将逆时针方向包围 F(s)平面上原点两次
06-7-20
控制系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9
s平面
B3

2
1
A0
-1

-2
F -3 -3

-2
-1
j
Im
C
2
1.5
F (s)平面
1 B1
0.5
D
E1
0 C1
F1 -0.5
-1
A
-1.5
D1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在 Gk(s)平面上的开环频率特
性曲线及其镜象当w从-∞变化到+∞时,将以逆时针的方向围绕
(-1,j0)点P圈。 对于开环系统稳定的情况,P=0,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
要条件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及其镜象不包围(-1,j0)点。 不稳定的闭环系统在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为:Z = N + P。
F (s) F (s2 ) F (s1) 00 1800 (450 1350 ) 900
F (s)平面
df (0, j1)
8
1. 围线CS既不包围零点也不包围极点
如图所示,在S平面上当变点s沿围线 CS按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周时,我们 来考察F(S)中各因子项的辐角的变化 规律。 现以图中未被包围的零点-2为例。当 变点s沿CS绕行一周后,因子(s+2)的 辐角a的变化为0°。
F(S)平面上,围线CF应逆时针包围原点一次。
2 F
1.5
s平面 A B C
1
G
E
0.5
2
H
1
b
D
0H -0.5
D
GF E
CS顺时针
-1 A
C
-1.5
B -2
-1 -0.5 0 0.5 1 1.5 2 2.5 3
同理,当围线CS的内域只包含P个极点时, CF应逆时针包围原点 13 P次,或者说, CF顺时针包围原点-P次。
F(s)的零点为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17
奈奎斯特为了应用柯西辐角原理研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设想:
如果有一个s平面的封闭曲线能包围整个s右半平面,则根据 柯西辐角原理知:该封闭曲线在F(s)平面上的映射包围原点的次 数应为:
N=F(s)的右半零点数-F(s)的右半极点数 =闭环系统右半极点数-开环系统右半极点数

自动控制原理5.4 奈奎斯特判据

自动控制原理5.4 奈奎斯特判据
二、奈氏判据
设Gk s在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为p,则闭环系 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在 Gk s 平面上的
11
★奈氏判据
§5—4 奈奎斯特判据
Gk j 曲线及其镜像当从 时,将逆时
针绕(- 1,j0)点转p周。
(1) 若开环本身稳定,则p 0, 故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系统稳定,否则系统不稳定。 但Gk F s 1 所以F(s)的Γ曲线绕原点运动相当于 Gk j 的封闭 曲线绕(-1,j0)点运动, 因为F( s)与Gk s只差常数1。
9
★幅角定理(续)
§5—4 奈奎斯特判据
Gk GH的封闭曲线即为 时Gk j 的
1
Mk Nk

Nk Mk Nk

Nb Nk
1
★幅角定理(续)
§5—4 奈奎斯特判据
其中Nk s为开环特征式,Nb s为闭环特征式。
F s的特点:
1、Fs的极点 开环极点, Fs的零点 闭环极点;
2、Fs的零极点个数相等n m;
3、F s与G( s)只差常数1。
§5—4 奈奎斯特判据
[F(s)] 0
5
★幅角定理(续)
§5—4 奈奎斯特判据
★幅角定理:设s平面上不通过F(s)任何奇点的封 闭曲线Γ包围s平面上F(s)的z个零点和p个极点。 当s以顺时针方向沿着封闭曲线Γ移动一周时, 则在F(s)平面上相对应于封闭曲线Γ的映射函数
j
1'
s
j 2'
F s
曲线。
因为对应于奈氏回线中:
1) 0 ; 3) 0;
只有2)半径R , Fs 1 Gk s,
而Gk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二、控制系统的频域稳定性判据

3. n阶系统 n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当ω由0→∞时, 特征矢量D(jω)的相角变化量为 Δ Arg[D(jω)]= n² 90 °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三、奈奎斯特判据(奈氏判据) 1. 0型系统(开环没有串联积分的系统)

⑴开环是稳定的系统
如果已知开环系统是稳定的,那么当ω由0→∞时, 若矢量F(j ω)的相角变化量为0,也就是F(j ω)的轨迹不包 围原点,那么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式DB(s)的根全部在s 左半平面,系统是稳定的。否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这样,系统稳定问题转化为找出ω由0→∞时,矢量 F(j ω)的相角变化量问题。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四、伯德图上的稳定性判据 奈氏判据除了可以表示在极坐标图上, 还可以表示在伯德图上。
w + w=+ w=0 -1 P=0 w
0
180

-
+
四、伯德图上的稳定性判据

由图可知,幅相曲线不包围(-1,j0)点。 此结果也可以根据ω增加时,幅相曲线自下 向上(幅角减小)和自上向下(幅角增加) 穿越实轴区间(-∞,-1)的次数决定。
如果把自上向下的穿越称为正穿越,正穿越次 数用N+表示。把自下向上的穿越称为负穿越,负 穿越次数用N-表示,则R可以用N+和N-之差确定, 即 R= N+- N-

由图可知, N+=1, N-=1,故R=0。
四、伯德图上的稳定性判据
1.Bode图与Nyquist图的对应关系 a. Nyquist图的单位圆 | G(j )H(j ) | 1 对应 Bode图的横轴 20lg | G(j )H(j ) | 0 b. | G(j )H(j ) | 1 单位圆外 对应 20lg| G(j )H(j ) | 0 横轴以上区域

奈奎斯特曲线

奈奎斯特曲线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
幅相频率特性G(j) : G(j) 的幅值和相位均随输入正弦信 号角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A() 1/ R , T L / R 1 (T)2
幅频特性A(): 稳态输出信号的幅值与输入信号的幅值之比 。
arctan L arctanT
• 频域分析法
➢动态性能 频带宽度, 频率特性曲线的形状 ➢稳定性分析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
一、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例]: R-L串联回路
u U sin t
U U e jt
Z R j L
G j

UI&&
R
1
jL

1/ R
1 T j

1/ R e j A()e j 1 (T)2
1
0.5
0
-0.5
-1
-1.5
-2
0
0.5
1
1.5
2
2.5
3
线性系统
5
4
3
2
1
0
-1
-2
-3
-4
-5
0
0.5
1
1.5
2
2.5
3
输出的振幅和相位一般均不同于输入量,
且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
G(s) 1 1 RCs
G( j) 1 1 1 RCj 1 Tj
(1)不必求解系统的特征根,采用较为简单的图解方法 就可研究系统的稳定性。由于频率响应法主要通过开环频率特 性的图形对系统进行分析,因而具有形象直观和计算量少的特 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奈奎斯特准则

奈奎斯特准则
8
h(t)的主波峰跨越了3个Tb ;而拖尾每Tb过零一次。
h(t)
h(t)并不满足
h(t)满足
的条件
9
以“111100”的响应波形为 例:



若用h(t)作为传送波形,码元间隔为Tb,显然每个Tb 并非都是过零点。在每个Tb时刻抽样,确有串扰。 然而,在(n+1/2)Tb时刻抽样,串扰只发生在相邻两码 元之间。每个抽样值等于该时刻本码元的值加上前一 码元的值。������ 相邻码元极性相反时贡献相抵消,相邻码元极性相同 时贡献相迭加。 10
复习
1
奈奎斯特准则:

实际系统的传输函数很难具有理想低通的形式。 有没有其它形式的传输函数也能满足:
t = nTb处过 零,此即抽 样位置

把上式的积分区间(-∞,∞)用分段积分代替,每 段长为2π/Tb,则上式可写成:
2

令ω′=ω-2mπ/Tb,变量代换后又可用ω代替 ω′,则有
引入等效系统传输函数:

27

对双极性不归零码(信源等概) :

“1”码电平A1 =A / 2 ,平均功率为A2 / 4 。 “0”码电平A0 = -A / 2 ,平均功率为A2 / 4 。

信号平均功率为 S = P(1)· 1 + P(0) · 0=A2/ 4 S S 噪声平均功率为 N = σn2 信噪比为γ= S / N =A2 / 4σn2, 则双极性不归零码误码率为
5

判断一个系统有无码间干扰,不仅要看它的传输 函数经分段、平移、叠加后的等效传输函数是否 具有理想低通形式,还要看等效传输函数的带宽 是否与所设定的码率匹配。
定义等效传输函数的带宽BN叫做奈奎斯特 带宽。它与所设定的码率的关系为: BN = 1/2Tb= RB/2 或RB = 2BN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幅角原理:如果封闭曲线内有Z个F(s)的零点, P个
F(s)的极点 ,则s 沿封闭曲线s 顺时针方向转一圈时,在
F(s)平面上,曲线F(s)绕其原点逆时针转过的圈数。
+
5. 4 . 3 奈氏判据
(1)0型系统
0
s为包围虚轴和整个右半平面。
s平面s 映射 F(s)
解:① 由开环传递函数知 P = 1 。 ② 作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 = 90 + arctanT2 (180 arctanT1 )
270
arctan
(T1 1
T2 ) 2T1 T2
当() = 180时,g =(1/T1T2)1/2 ,A(g)=kT2
③ 稳定性判别。 G(s)H(s)有一个积分环节N =1 ,故
开环极坐标图如图
j
01
19
k(0.1s 1) Gk (s) s(s 1)
=0
Im
增补线
1 0.1k
Re 0
(3) 稳定性判别: 因为是1型系统,需作增补线如图
当 0.1k < 1 ,k > 10时, R =1/2,z = p 2R = 0
闭环系统是稳定的。
20
5.4.4 伯德图上的稳定性判据
Im
() 1
(+)
0
由图可知,幅相曲线 不 包 围 (1 , j0) 点 。 此 结
Re 果也可以根据 增加时幅
相曲线自下向上(幅角减 小)和自上向下(幅角增加) 穿越实轴区间(,1)的 次数决定。
R = N N
自实轴区间(,1)开始向下的穿越称为半次正穿越,自实轴
区间(,1)开始向上的穿越为半次负穿越。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09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09
R(s)
一、控制系统的辅助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为: Gk ( s ) G ( s ) H ( s ) M ( s )

G (s )
C (s )
H (s )
N (s) G (s) 闭环传递函数为: ( s ) 1 G ( s) H ( s)
M ( s) M (s) N (s) 特征多项式为: 1 G ( s ) H ( s ) 1 N (s) N (s)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若其特征根处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对于上面讨论的辅助函数 F(s)=1+Gk(s),其零点恰好是闭环系统的极点, 因此,只要搞清F(s)的零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就可以给出稳定性结论。如 果F(s)的右半零点个数为零,则闭环系统是稳定的。 奈奎斯特为了应用柯西幅角原理研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设想: 如果有一个s平面的封闭曲线能包围整个s右半平面,则根据柯西幅角原 理知:该封闭曲线在F(s)平面上的映射包围原点的次数应为: N = F(s)的右半零点数-F(s)的右半极点数 = 闭环系统右半极点数-开环系统右半极点数 当已知开环右半极点数时,便可由N判断闭环右极点数。
C
-2 -1 -0.5
2.5
3
同理,当围线CS的内域只包含P个极点时, CF应逆时针包围原点P次, 或者说, CF顺时针包围原点-P次。
⒋ 围线CS包围Z个零点和P个极点
由上述讨论显然可知,当变点s沿CS顺时针绕行一周时,CF应顺时针包围 原点Z-P次。亦即CF顺时针包围原点次数N=Z-P。
这就是所谓幅角原理。
1. 围线CS既不包围零点也不包围极点
如图所示,在s平面上当变点s沿围线CS按 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周时,我们来考察F(s)中 各因子项的幅角的变化规律。 现以图中未被包围的零点-2为例。当变点s 沿CS绕行一周后,因子(s+2)的幅角a的变化 为0°。

Nquist稳定判据.ppt

Nquist稳定判据.ppt

例1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
K
(s 0.5)(s 1)(s 2)
试绘制(1) K=5,(2)K=10时的奈氏图, 并判断系统的
稳定性。
解 (1) 当K=5时, 开环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A()
5
1 0.252 1 2 1 42
() arctan0.5 arctan arctan2
解 开环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A()
10
2 12 2 4
() 180 arctan arctan0.5
从而有ω=0+时, A(ω)=∞, φ(ω)= -180°-Δ,Δ为一个正的 很 小 角 度 , 故 奈 氏 图 起 点 在 第 Ⅱ 象 限 ;ω=+∞ 时 , A(ω)=0, φ(ω)= -360°+Δ, 故奈氏图在第Ⅰ象限趋向终 点(0, j0)。
j0)点的运动情况, 如图4所示。
jV F (s)平面
jV G (s)H (s)平面
(-1,j0)
0
U
(-1, j0) 0
U
CF C GH
图 4 奈氏回线映射在F(s)平面和G(s)H(s)平面上
绘制映射曲线CGH的方法是: 令s=jω代入G(s)H(s), 得到开环频率特性G(jω)H(jω), 然后绘制ω从-∞变
)
z2
)(s
zm
)
(s s1)(s (s p1)(s
s2 )(s sn ) p2 )(s pn )
由上式可见,复变函数F(s)的零点为系统特征方程 的根(系统闭环极点)s1、s2、…、sn, F(s)的极点则为 系统的开环传函极点p1、p2、…、 pn。
GB(S)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课件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课件
在多变量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 分析中,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3
判据的数学模型
模型建立
01
02
03
确定系统传递函数
首先需要确定控制系统的 传递函数,包括开环和闭 环传递函数。
绘制极坐标图
将传递函数转换为极坐标 形式,以便于分析系统的 频率响应特性。
确定临界频率
根据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 递函数,确定系统的临界 频率。

在生物医学工程、环境 工程等领域,利用奈奎 斯特稳定性判据研究复 杂系统的动态行为和稳
定性问题。
TH 据的未来发展
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的数学原理,探索其在控制系
统中的更广泛应用。
结合现代控制理论和算法, 发展新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研究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与其 他稳定性判据的关系,完善稳
定性理论体系。
技术发展
1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提高奈奎斯特 稳定性判据的运算效率和精度。
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帮助工程师预测系 统的性能和行为。
判据的应用场景
控制系统设计
在控制系统设计中,奈奎斯特稳 定性判据用于分析控制系统的稳 定性和性能。
通信系统分析
在通信系统中,奈奎斯特稳定性 判据用于分析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信号处理
在信号处理中,奈奎斯特稳定性 判据用于分析信号的频域特征和 系统的稳定性。
2
开发适用于不同控制系统的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分析工具。
3
探索将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应用于非线性控制系 统的方法。
应用前景
01
02
03
在航空航天、电力、化 工等领域,利用奈奎斯 特稳定性判据优化控制 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第4讲_5.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第4讲_5.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2014-12-22 第五章 频率响应 16
GH
K 1 (T2 ) 2
() 180 arctanT2 arctanT1
K (1 T2T1 2 ) j (T2 T1 ) G ( j ) 2 (1 (T1 ) 2 ) 2 (1 (T1 ) 2 )
2014-12-22
第五章 频率响应
13
例4
K
K GH 2 ,K 0,T 0 S (1 TS )
解 : G ( j )
2 1 T 2 2
() 180 arctanT
因为 p 0, N 2 P Z, 所以 z 2 闭环系统不稳定。
Z = P -2( N’+ - N’- )
由以上分析可知,开环系统型别过高会影响稳定性,而串联 比例微分调节器可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起到校正的作用,但要 选择合适的参数。
2014-12-22 第五章 频率响应 20
三、奈氏判据在对数坐标图上的应用
由于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较奈 奎斯特曲线更为简单、方便,自然使用伯德图来 进行系统稳定性判别就更适用。该判据不但可以 回答系统稳定与否的问题,还可以研究系统的稳 定裕量(相对稳定性),以及研究系统结构和参 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能够确定系统的稳定程度(相对稳定性); 3.可用于分析系统的瞬态性能,利于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基于系统的开环奈氏图,是一种图解法。
2014-12-22
第五章 频率响应
2
一、幅角原理
令F (S )
K ( s z1 )(s z2 ) (s zn ) ( s p1 )( s p2 ) ( s pn )
设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的极点数为P,则

自动控制原理--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应用

F( j)
Ⅲ Ⅰ
F(s)与Gk (s) 的关系图。
11
若奈氏曲线G( jω )H( jω )逆时针包围(−1, j0)点的次数R等于位于右半平面上开环极 点数P。则闭环系统稳定,否则闭环系统不
稳定。
约束条件:在原点和虚轴上无零极点。奈氏轨迹不 能穿过零极点。
讨论:当奈氏曲线通过(−1,j0)点,则表示闭环系 统
。式中, zi , p j
(s pj)
为F(s)的零、极点。
j 1
结论:F(s)的极点为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s)的零点为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S)平面的坐标原点就是G(S)H(S)平面的
点(-1,0j)
3
F(s)是复变量s的单值有理函数。如果函数F(s)在s平面上指
定的区域内是解析的,则对于此区域内的任何一点 d s都可以在 F(s)平面上找到一个相应的点d f ,d f 称为 ds 在F(s)平面上的映射。
若考虑平面G( jω )H( jω ),则相当于曲线F( jω )左
移一个单位的奈氏图,即开环幅相频率特性,原F平面
原点对应于GH平面(−1, j0)点
G( jω )H( jω ) = F( jω ) −1
∴若要系统稳定,则Z=P−R=0,R为GH 映射曲线绕
(−1,j0)点次数
10
Gk ( j )
P:s平面上被封闭曲线 s 包围的F(S)的极点 Z: s平面上被封闭曲线 s 包围的F(S)的零点 R: F平面上被封闭曲线 f 包围的原点的次数
若R为正,表示 f 逆时针运动,包围原点圈数; 若R为0,表示 f 逆时针运动,不包围原点圈数; 若R为负,表示 f 顺时针运动,包围原点圈数。
6

04奈奎斯特三准则

04奈奎斯特三准则
P P 11 12 P P 转移概率用转移矩阵表示 22 P = 21 ... ... P ≥0 ij N 11 P 1 P ... PN 1 ... P N 2 ... ... ... P NN
马尔可夫信源
转移矩阵中每一行元素之和等于1
∑P
j =1
N
ij
S(t) =
∑a g(t − nT ) 是基带

自相关函数
数字基带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
Rs (t +τ , t ) =
n=−∞ m=−∞
∑ ∑R(m− n)g(t +τ − mT )g(t − nT ) = R (t ,t ) = R (t,τ )
s s s 1 2 s


对于 Rs (t1, t2 ) 这种自相关函数是以 Ts 为周 期的周期函数。它满足:
5.1.2 一般情况下随机序列功率谱
上面讨论的数字基带信号中各码元波形相同而 取值不同的情况,对于有些情况,数字基带信 号各码元所取的波形不同。 数字信号:S(t) = ∑Sn (t − nTs )
n=∞ ∞
而对于 Sn (t − nTs ) 有n种不同的信号元(波 形)。 , 也就是说 Sn (t) ∈{gi (t); i =1 2,…, n}
数字信号的传输
通信的任务是准确迅速地传递信息。 信源信号经过信源编码之后成为离散的 二进制数字信号。我们用一些离散的波 形来代替这些数字信号。这些离散的信 号可以直接进行传输,或者调制到载波 上进行传输。这样就形成了两种最基本 的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基带传输和频 带传输。
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方式
基带传输
离散谱分量
– 除了上面讲到的连续谱分量,还存在着离散

5-4 奈奎斯特

5-4  奈奎斯特
G( j ) H ( j ) 与复变函数 F ( s) 1 G( s) H ( s) 位于S平面右半部的零、 极点数目联系起来的一种判据。奈氏判据是一种图解法,它依 据的是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由于系统的开环特性可用解析法 或实验法获得,因此,应用奈氏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兼有方 便和实用的优点。奈氏判据还有助于建立相对稳定性的概念。
bm s m bm 1 s m 1 b1 s b0 G( s) H ( s) ( s p1 )( s p 2 ) ( s p n )
k ( s z1 )( s z 2 ) ( s z n ) ( s p1 )( s p 2 ) ( s p n )
6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 (s ) 的极点数等于开环传递函数 G(s) H (s) 的极点数,因 F 此当我们从 F (s ) 平面上确定了封闭曲线F 的旋转周数N以后,则在 S 平面上 封闭曲线s 包含的零点数Z(即系统的闭环极点数)便可简单地由下式计算出 来
Z=P-N
(5-109)
封闭曲线s和F 的形状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不影响上述结论。 关于幅角定理的数学证明请读者参考有关书籍,这里仅从几何图形上简单 说明。 设有辅助函数为
前面已经指出,辅助函数 F (s) 的极点等于系统的 开环极点, (s)的零点等于系统的闭环极点。因此,如 F 果奈氏轨迹中包围F (s)的零点数Z=0,系统是稳定的,
此时由F (s)映射到 F (s)平面上的封闭曲线F 逆时针绕 平面坐标原点的周数应为 N=P (5-114)( s) 2 ( P Z ) 2N N=P-Z
(5-112) (5-113)
Im
j
p1
0
F s
F (s1 )

奈奎斯特判据

奈奎斯特判据

具体度量的指标:增益裕量、相位裕量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与综合 5-19
G(j)H(j) =
2008
k(1+jT1)... (1+jTm) 自动控制原理AI (j) (1+jTa)... (1+jTn) [GH]
n m, 所有T>0 Im
1/a
–1 •
Im a
[GH]
=g =+ 0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与综合


5-26
自动控制原理AI 2008 在Bode图上确定相位裕 量的步骤:
1. 确定增益剪切频率c; 2.过c点作轴的垂线与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相交,
查出交点处的纵坐标值 (c);

3. 代入计算公式
M = 180º+(c)
(c)

设计时,经验值:>30°, 一般选40 º °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与综合 ~60
5-10
2008
自动控制原理AI
Nyquist稳定判据举例(续2)
• 例5.5:
s2 G K s 2 s
广义D型围线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与综合
5-11
2008
自动控制原理AI
Nyquist稳定判据举例(续3) • 例5.6
K G K s ss 3s 5
5< <50, 积分环节、比例环节、1/0.2S+1惯性环节决定
>50, 积分环节、比例环节、2个一阶惯性环节决定 5-28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与综合
10 自动控制原理AI G(S)H(S)= S(0.2S+1)(0.02S+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2
5
奈氏准则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
奈氏准则是在理想条件下推导出的。在实际条 件下,最高码元传输速率要比理想条件下得出 的数值还要小些。电信技术人员的任务就是要 在实际条件下,寻找出较好的传输码元波形, 将比特转换为较为合适的传输信号。
2020/12/2
6
需要注意的是,奈氏准则并没有对信息传输速 率(b/s)给出限制。要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就 必须使每一个传输的码元能够代表许多个比特 的信息。(增加一个波特率跟比特率的关系)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2/2
4
根据奈奎斯特准则我们可以推断出: 给定了信道的带宽,则该信道的极限波特率就
确定了,不可能超过这个极限波特率传输码元, 除非改善该信道的带宽;
要想增加信道的比特传送率有两条途径,一方 面可以增加该信道的带宽,另一方面可以选择 更高的编码方式。(增加一下波特率与比特率 的关系)
fs(t)为采样后的样值序列,则
fs(t)=f (t)δT(t)
如果存在以下傅立叶变换: f(t)
f (t) F(ω)
×
fS( t)
fs(t) Fs(ω) δT(t) δT(ω)
2020/12/2
p(t) T (t) (t nTs )
图1
11
下面我们从频域角度来证明这个定理。
因为抽样脉冲序列是一个周期性冲激序列,它可以表示为
2020/12/2
7
对于频带宽度已确定的信道,如果信噪比不能 再提高了,并且码元传输速率也达到了上限值, 那么根据奈氏准则还有办法提高信息的传输速 率。这就是用编码的方法让每一个码元携带更 多比特的信息量。
2020/12/2
8
对于频带宽度已确定的信道,如果信噪比不能 再提高了,并且码元传输速率也达到了上限值, 那么根据奈氏准则还有办法提高信息的传输速 率。这就是用编码的方法让每一个码元携带更 多比特的信息量。
14
采样定理图解分析
f(t)
F(ω )
o
t
(a)
p(t)
-2Ts
-T
o
s(c)
Ts 2Ts
t
fs(t)
-ωmo ωm
ω
(b)
δ T(ω)
ωs =2π/TS
-ω s o
ωs ω
(d)
Fs(ω)
o
(e)
2020/12/2
t
- ω s-ωm o ωm ω s
ω
图7-2
(f)
15
采样定理图解分析(续)
Fs(ω)
2020/12/2
9
采样定理(Nyquist定理)
定理:
若 f (t)是一个频带受限于 f m 的连续信号,则当采样间隔 TS≤1/(2 fm) 时,f (t)就可以由采样序列{f(nTs)}无失真地恢复 重建
f (t)
× fS(t)=f(nTS )
p (t) =δT (t) = ∑δ(t- nTS )
奈奎斯特简介
奈奎斯特(1889-1976),美 国物理学家。1917AT&T公司与 贝尔实验室任职。奈奎斯特为 近代信息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总结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是 信息论、特别是通讯与信号处 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结论。
2020/12/2
1
奈奎斯特准则
•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在理 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的公式:
ωs >=<222ωωωmmm
-ωs
-ωm
ωm
ωs ω
F(ω )
可以看出:
-ω m o ωm ω
只要 f s ≥ 2 f m,就不会发生重叠和失真
若通过一截止频率为fm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则可以恢复信号f(t)
2020/12/2
16
fs(t) f(nTs)(tnTs)( 4)
根据频率卷积定理,式 (3) fs(t)f(t)T(t)所表述的抽
样后信号的频谱为
Fs()21[F()T()]
( 5)
式中F(ω)是低通信号f(t)的频谱,其最高角频率为ωm。将式 ( 2)代入上式有
Fs()T 1s[F() T(ns)]
2020/12/2

• C = 2Blog2N
• 其中B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兹; N是多相调制的相数
2020/12/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说明: 在采样定理中,最大允许的采样间隔TS 称为Nyquist间隔; 最低允许的采样频率2 f m称为Nyquist频率。 一个最高频率限制在f m 的连续信号,无须知道其所有瞬间 值就可了解其全部内容。
2020/12/2
10
用理想采样对采样定理进行证明
设:
p(t)是周期为TS的单位冲激序列,即 p (t ) T (t ) (t nTs )
T(t) (t nTs)
(1)
由于δT(t)是周期性函数,它的频谱δT(ω)必然是离散的,可求

T()2Ts n(ns)
s
2
f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Ts
( 2)
抽样过程可看成是f(t)与δT(t)相乘,即抽样后的信号可表示为
( 3)
fs(t)f(t)T(t)
2020/12/2
12
根据冲激函数性质, f(t)与δT(t)相乘的结果也是一个冲激 序列,其冲击的强度等于f(t)在相应时刻的取值,即样值f(nTs)。 因此抽样后信号fs(t)又可表示为
13
由冲激卷积关系, 上式可写成
Fs()T1s
F(ns)
( 6)
结论:
抽样后信号的频谱Fs(ω)由无限多个间隔为ωs的F(ω)相叠加而 成,这意味着抽样后的信号fs(t)包含了信号f(t)的全部信息。 如果ωs≥2ωm,

也即 fs 2 fH
Ts
1 2 fH
(7)
定理证毕。
2020/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