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高中政治 9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当前保障性住房政策素材 精品

合集下载

从政府角色角度再看我国住房保障政策

从政府角色角度再看我国住房保障政策

住房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

自1948年的《国际人权宣言》第25条把居住权利列为基本人权以来,居住基本权利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其维护和实现理应由政府来承担。

建设部、民政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城镇低保家庭中约有400万户住房困难,截至2008年底解决26.8万户的住房困难问题,仅占应解决总数的6.7%。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新增投资493亿元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预计到2012年末新建成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

这标志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保障性住房角色和作用将相比以前更加重要。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沿革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住房制度经历了两次重大改革。

实物分配向市场过渡阶段在商品房出现之前,我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住房政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这种实物分配的住房满足了城镇职工的最基本需要。

在这一阶段国家与社会一从政府角色角度再看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张跃松陈艳体化,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完全依靠政府一方面的力量完成城镇居民住房的建设、流通、分配等流程。

1980年邓小平同志关于住宅问题的讲话,揭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开始了从个人新旧住房出售实行住房商品化,并进行住房租金改革。

从1988年到1994年这六年时间改革得到全面推行。

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住房制度改革“试水”及推行,折射出依靠政府无法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于是由一个生产资料所有者对生产和分配的直接干预开始试图小幅让步于市场。

1994年至1998年期间,国家提出了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全面推行了公积金制度,实行公房私有化。

这一时期重点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开发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政府在住房领域的角色和职能开始明显地改变,住房供应系统二元化,公房私有化。

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在当前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住房保障政策成为了许多城市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政策的实施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从政策实施的角度,分析住房保障政策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问题所在,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政策实施背景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和城市建设不断扩大,住房问题成为了广大城市居民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住房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问题,更是涉及到社会公平、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多维度的综合性问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政府开始加强对住房问题的监管,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二、政策效果评估1.保障性住房建设效果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住房保障政策的核心,其目的是为那些无力购房或无处居住的居民提供临时或永久居所。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北京为例,据市政府网站资料显示,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共计建成了60万套保障性住房。

这些住房主要分布在市区和远郊区县。

这些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中居民的住房问题。

不过,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住房数量不够,住房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

这也需要政府进一步考虑。

2.租赁市场规范化效果最近几年来,政府开展了租赁市场的规范工作,国务院也颁布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住房租赁市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这些政策对于促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海为例,2018年开始出台的一系列住房租赁制度标准,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租房。

这也为租赁住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而在租赁市场规范化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违约问题和价格走势等。

3.房价政策效果针对当前房价普遍较高,政府开展了多项措施,包括限购、限贷、调控等等,目的是调控房价并稳定住房市场。

这些措施对于控制房价有一定的效果。

以深圳为例,自2016年以来,深圳市采取了多项房地产政策,如首付比例提高、宅地供应释放缓慢、限价销售等,控制了房价上涨速度。

住房保障政策的效果评估与改进

住房保障政策的效果评估与改进

住房保障政策的效果评估与改进一、住房保障政策概述住房保障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为城市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实现住房保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住房问题一直是国内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解决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以缓解低收入家庭与非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困境,推动城市和谐发展。

二、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在过去几年,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得到了积极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绩。

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住房保障对象的扩大从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主要受惠人群已经从最初的限定特定困难户口扩大到了广大城市居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住房拥有率不断提高,城镇住房保障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政府和市场双重支持,已成为取得更大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设施。

(二)住房财政补贴的发放增加现代城市的住房保障是在强有力的国家支持下实现的,政府以房屋补贴、盈余公积金、房产转移税减免、建筑税收抵免等多种方式促进城市住房变革并调整住房结构,推动住房市场运作。

2018年,我国住房保障补贴资金达到约1500亿元,比2017年增加了20%。

同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总建设面积达1.23亿平方米,近800万贫困人口脱贫解困,许多城市针对中等收入的居民提供了一系列住房政策,大幅提高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住房价格稳定住房价格对于保障居民住房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我国从控制房价、去库存、住房租赁到贯彻居住权理念,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截至2019年底,全国各地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房价基本保持稳定,使到低收入人口买房成为现实,对于城市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住房保障政策的改进措施尽管住房保障政策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

最新-2018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解析 专题五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精品

最新-2018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解析 专题五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精品

2018年高考时事政治热点解析——专题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正确看待和处理收入差距问题,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1.我国当前的个人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原因:(1)生产决定分配。

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根本原因。

(2)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直接原因。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意义和必要性:(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2)有利于增加人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措施:(1)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2)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防止两极分化。

(5)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二.就业问题1.现状: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

劳动力市场不够完善。

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式严峻。

2.意义:(1)(对劳动者)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取得报酬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对社会)①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住房保障政策论文

住房保障政策论文

住房保障制度一、住房保障制度的含义:保障的本质含义是救助。

住房保障是政府对社会成员中无力参与市场竞争者、以及竞争中的失败者进行的居所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住房保障制度的表现:1、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保障程度与整个社会保障理念有关,以基本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决定了我国的住房保障也只能是低水平的基本保障。

保障的本质含义是救助,是保障“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保障“人人有住房”。

2、不能将“住房保障”泛化为包括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普遍福利”,保障住房的主要形式是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和双限商品房政策是在特定阶段实行的住房政策,随着经济和社会背景的改变,这两种住房政策应该逐步淡出,而不应该作为住房保障的内容而长期存在。

3、住房保障应面向城镇常住人口而不仅仅是户籍人口。

人力资本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为城市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是城镇常住人口而不仅仅是户籍人口,住房保障是实现人力资本提升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为什么要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

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

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这里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四、我国住房制度现状:我国城镇住房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在住房保障制度中的核心作用并未得到完全发挥;供求矛盾突出;保障资金不足,土地出让收益能解“燃眉之急”,但不能从根本上形成稳定的资金渠道;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基础工作落后等。

不同阶层的住房保障制度: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导致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经历以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为特征的转型在住房领域,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大了我国居民的住房分化,凸显了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加速了低收入阶层的边缘化趋势关注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低收入家庭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所需住房的一项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是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也是国家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近些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我国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为主要构架的城镇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但是,由于实行时间较短以及我国财力所限,保障范围较窄,具体管理制度也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此论文旨在对西方住房保障理论进行研究,对我国城镇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的历史、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的结合,完善我国城镇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制度的框架,并对具体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出建议. 根据研究主题和方法的需要,此论文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低收入阶层产生的原因,重点对低收入阶层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接着分析了城镇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困境及成因论文第二部分从研究住房的商品属性和社会保障属性开始,分析了住房问题的实质,回顾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论文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城镇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重点研究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论文第四部分通过对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的住房保障制度的考察和分析,获得了改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有益启示最后,通过将国外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改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以及完善和调整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建议.住房保障标准界定1. 我国可采用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0%作为住房可支付性判断标准2. 公共住房建设标准应采用最低设计标准.3. 以平均市场房租和平均市场房价作为住房补贴参考标准.五、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1、建立产权与租赁相结合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在现阶段住房保障制度的设计上,既要考虑低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居住需求,也要考虑中等收入及以下群体拥有产权住房的需求。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思考论文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思考论文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思考【摘要】如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住房,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本文定义了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的作用,并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与分析,结合金融与法制对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改进与完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现状问题;完善制度;法制建设1 保障性住房的含义与作用1.1 保障性住房的含义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又叫政策性住房,主要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几种形式。

1.2 保障性住房的作用分析有利于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调节宏观社会结构。

住房保障体系也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它的成熟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宏观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稳定房地产投资增长,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进而带动内需增长,推动消费升级。

有利于调控房市,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供求结构性矛盾,抑制房价的刚性上升,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理性运行。

2 保障性住房现状问题思考2.1 经济适用房存在问题2.1.1 经济适用房群体的错位和越位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而出台的政策。

在我国,经济适用房虽然是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却阴差阳错照顾了中高收入者。

2.1.2 经济适用房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经济适用房只确立了一个简单而粗略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交易指导办法,并没有相应地建立一套完备、细致的操作模式、监管办法。

经济适用房在销售过程中面临资格审查,由于机制不完善,无法对申购者进行详细的身份审查,所以申购者可能用虚假资料骗购经济适用住房。

退出机制的制定同样比较迫切。

2.2 廉租房存在问题2.2.1 资金来源和出资主体不明确。

廉租房的三大资金来源,即:地方财政中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之后的费用;土地出让净收益中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基金。

住房保障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分析

住房保障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分析

住房保障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住房问题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住房保障政策。

然而,执行效果如何,是否真正满足了市民的需求,需要进行深入的评估和分析。

一、政策背景及出台目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改善住房条件,保障市民基本居住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政府通过提供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就业的稳定发展。

二、政策执行情况分析1. 廉租房供给不足问题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和市场需求巨大,廉租房供给存在一定的问题。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加强规划和建设,保障廉租房的供给量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改善廉租房的质量,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2.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公正性问题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一些地区存在着权力寻租、关系优先的现象,导致一些有需要的人未能获得公共租赁住房。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公平公正分配,真正让有需要的人受益。

3.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和维护问题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和维护是政策执行的重要环节。

政府需要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监管力度,加强日常的维护和修缮工作,确保住房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4. 住房供应结构问题政府应当综合考虑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对于年轻人和新毕业生来说,应该提供适宜的租赁型住房;对于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的群体,则可以加大购房政策的支持力度。

只有确保供应与需求相匹配,才能真正解决住房问题。

三、政策执行效果评估1. 改善住房条件通过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

他们能够以较低的租金或者房价在安全、舒适的条件下居住,这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稳定社会和就业住房保障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就业的稳定发展。

如果没有住房问题的解决,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无法找到适宜的住房而选择离开当前的城市,这对于城市的稳定和就业的稳定将带来负面影响。

高考政治每日时事2018年9月10日国内外时事新闻素材

高考政治每日时事2018年9月10日国内外时事新闻素材

每日时事:2018年9月10日国内外时事新闻一、国内热点新闻9月7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将于9月23日正式运营,广深港高铁各次列车车票将于9月10日上午8时在内地和香港同步发售。

广深港高铁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41公里,其中内地段115公里,香港段26公里。

内地段广州南至深圳北、福田站分别于2011年底、2015年底建成通车;香港段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全资兴建,于2010年开工建设。

据了解,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运营后,香港可通达北京、上海、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杭州、南昌、福州、厦门、汕头、贵阳、桂林、昆明等城市,到达内地40多个车站,将大大拉近香港与内地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其中,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至深圳福田站的列车最短运行时间14分钟,至广州南站的列车最短运行时间47分钟,至上海虹桥站的列车运行时间为8小时17分钟,至北京西站的列车运行时间为8小时56分钟。

洪水退去,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的县级市寿光也迎来了新任市委书记。

据山东寿光市政府网站消息,9月9日,寿光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潍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曙光宣布省委关于寿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

经山东省委研究决定:潍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红玉兼任中共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寿光市委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绪春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宝华,市政协主席林立星等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

这是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第三颗卫星,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十二五”海洋业务卫星的首发星。

国防科工局相关人士表示,该星将与计划明年发射的海洋一号D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进行上、下午组网观测,大幅提高水色卫星全球覆盖能力。

近日,巴西国家博物馆突发大火,损失难以估量,给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再次敲响警钟。

保障性住房申论热点(五篇范文)

保障性住房申论热点(五篇范文)

保障性住房申论热点(五篇范文)第一篇:保障性住房申论热点918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揭秘:保障性住房住房是民生之要。

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

基于此,华图针对申论考试特点揭秘了2010年下半年公务员联考即9〃18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保障性住房。

一、入选理由我国的住房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自上世纪末我国实行住房体制改革起,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导的住房供应体系”就被确立为改革的目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制定的《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已出台,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指出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工作目标包括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和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四个方面,以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通知中提出十条举措,被业内称为房地产“新国十条”。

通知要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二、经典句式住房是民生之要。

要把住房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花更大力气,来加快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

三、面临的问题经济适用住房在建设和管理中问题不断。

开发计划不落实,土地供应难以保证。

供应对象模糊,审核不严。

有些城市供应规模偏小,造成供不应求现象。

建设标准偏大,初期开发建设的房屋面积过大。

开发商利润难于控制,某些商品房为规避土地出让金而违规转为经济适用住房等。

有的城市中,经济适用房被开发商变相高价出售,造成经济适用房不“经济”,国家给中低收入购房者的提供的福利被开发商占为己有,牟取暴利。

廉租房实物和货币来源不畅。

租房的资格、租金标准难以确定。

保障方式不完善、监督体系不严格以及地区间进展不平衡等。

浅谈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浅谈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浅谈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以及住房货币政策的改革,住房问题成为现代城市社会问题之一,城市作为经济效益的聚集地,工业和人口在城市高度集中,产生了对城市土地和住房供给的巨大需求,形成了住房供应的绝对短缺,导致住房价格上涨,而住房价格极大高于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又产生住房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这两大问题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危害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定。

政府在解决这些由住房引起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住房保障这一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

近几年,由于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的飞速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中国诸多城市已在年初实行相应商品房限购、限价政策等等,不少人包括一些专家认为,房价上涨应该会受到遏制。

然而,房价仍然有着缓慢增长的趋势,我国传统文化中居有定所的思想根深蒂固,而电影《蜗居》反应了现状新的年轻一代就业难,买房难的问题,“买房难”大概是每个生活在都市中的人都会碰到的问题。

为一套算不上市中心的房子,普通白领倾囊而出也只能付个首付,还必须连续几十年每月还贷,过着“房奴”的生活,也正是表现了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当下城市人因渴望拥有房子而变成房奴,身心在残酷的现实中发生剧烈碰撞以至失衡的心理过程。

电视剧《蜗居》之热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目前房地产长期畸热之下的必然。

如果一个产业的发展,让许许多多的人不得不牺牲尊严、出卖感情、屈从于金钱和权势,这一产业的发展还有道德基础吗?由此来看,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直接命脉,至少在目前是十分可悲的事情。

而现在,面对动辄百万元的房价,年轻人凭自己的收入已无力承担,往往需要父母的资助。

老一辈是否要掏光“棺材本”为后代买房,把钱给了他们,今后养老怎么办?这些现实问题折射了我国当今社会中住房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房价过高,房地产市场存在大量的泡沫,据统计国际上房地产利润率一般维持在5%左右,高的有6%-8%,而中国房地产的利润率高达30%-40%。

高中政治 8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保障房“房等人””

高中政治 8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保障房“房等人””

如何看待“保障房“房等人””问题?时事评论背景:山东1.29万套,海南9000多套,广东1.15万套,云南2.3万套……近日多个省份审计结果暴露出保障房空置尴尬。

一边是中低收入群体期盼早日实现“安居梦”,一边是大量保障房空置“遇冷”窘境。

一些地方保障房入住率低,“民心房”屡遭尴尬,原本“一房难求”的保障房,出现了始料未及的“房等人”现象。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保障房“房等人””问题?从没房到有房是一种性质,从有房到有更好的房则是另一种性质,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基本生活条件,后者则是一个量力而行的升级过程。

而保障房针对的显然是解决从没房到有房的问题,它不可能也不应当包括住房升级的问题,因为如果包括了这个问题,显然也就不再是保障房了。

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保障房不管是从地段上还是从物业管理上,都存在着不足之处,然而这毕竟是一条保障底线,它解决了从无到有的第一问题。

如果是真正没有房的人,可以想象他们对此不会计较太多,因为解决眼前问题最重要,饱受居无定所之苦的人更能体会这个道理。

但是从“房等人”现象看,好像是申请人太挑剔了,当然并不排除存在这样的个别情况。

但就这么大的“空城计”程度而言,这样的解读无论如何都不能成立,试想有哪一个老少同堂的无房家庭,肯为了达到将来的“一步到位”而放弃现有的基本保障呢?这就像是为了吃到一顿丰盛的年夜大餐,而放弃了每日当下的早点。

年轻人兴许可以选择这样一步到位,但无房家庭哪个又不是老少同堂呢?所以说“房等人”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申请人太挑剔了,这只是一个错觉,一个表面现象,而现象的背后必然有着更深层的问题。

前段时间,众多媒体都曝光过某个一线城市的公务员集体违规购买保障房的事,类似这样的事件其他城市也有,而且不只一起,其中还包括开着宝马买保障房的事,毫无疑问,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保障房依然是个香饽饽。

这样多的有房户都热衷于保障房而没有挑剔,为什么真正的无房家庭反而会这样挑剔呢?而这个问题才应是“空城计”及“房等人”现象的真正内核。

新时代的住房制度及改革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新时代的住房制度及改革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新时代的住房制度及改革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摘要:近年来,随着住房价格不断攀升,国民住房压力越来越大,加强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国民住房条件,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基于此,文章就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困境;对策首先,改善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有利于控制高房价,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房价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有利于防止房价和销量的暴涨暴跌,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城乡普通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而且能够打消对未来住房支出的担忧,从而有利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增长。

1、保障房建设“标准化”的主要内容保障房建设标准化是指在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实现标准化设计、标准化施工和标准化运营管理。

这既是实现提高质量、缩短工期、控制成本等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住宅标准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设计的标准化管理旨在提出相对固定的规划设计程序和规范化的技术标准要求,对总体布局、建筑单体、地下车库、工程做法等进行模块化的管理,协调居住成本和居住功能的矛盾,在解决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居住质量。

施工的标准化管理借鉴工业生产标准化的理念,通过引进系统理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监理、队伍管理、合同履行等要素进行整合熔炼、缜密规范,并将国际通行的质量、安全、环保三大管理标准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有机融入其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运营管理的标准化是制定和实施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加强对物业管理活动企业的有效监管,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品种,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通过对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全过程的标准化动态管理,能够快速缩短建设工期,保障建设质量,提升管理品质,有助于政府实现快速增加住房供给。

高考政治之住房问题

高考政治之住房问题

住房问题
1.政府推出楼市新政,体现的哲学道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

③联系具有普遍型和客观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整体和部分是有机统一的。

任何增提都是有部分组成的,部分的
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还会对全局产生影响。

所以,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搞好局部,是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运用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为稳定房价提合理化建议
①运用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②运用税收政策,通过营业税和物业税的征收调节房地产市场。

③制定土地政策,增加住房建设用地的有效供应。

④采用货币政策,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信贷政策调节市场上货币流
通量。

3.用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家要出台关于调控房价,
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措施。

①市场调节有自身的弱点和小鸡方面,房地产市场失控,就是市场
的自发性,盲目型,滞后性的体现,所以国家出台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措施,体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②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
际收支平衡。

调控房价、规范房地产的措施,体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③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购房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体现了宏观调
控的经济手段;增加经济适用房的廉租房供应,体现了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大对土地审批。

税收征管中的官员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眼里打击炒房行为,对突击开发用地,加收土地闲置费等,体现了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思考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思考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思考【摘要】:目前,全国各地政府以及建筑行政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的一个民生问题就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不但要对保障性住房进行建设,而且还要对保障性住房的进行科学、有序以及合理的管理,这都是对我国保障效率的高低的直接影响。

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效果的好坏与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联系,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的管理体制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能够顺利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管理问题;发展模式[Abstract]:at present,alivelihood issuesthroughout the land the governmentand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protection of housing constructionis.Not only tothe construction ofaffordable housing,but alsoto theaffordable housingscientifically,orderlyandrational management,which is a directimpact on theefficiencyofour country.One of the importantcontent of housing securitysystem in our countryisonthe management of affordable housing,there is a direct link between thequalityand managementlevel of China’shousing securitypolicy implementationeffectlevel,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ofaffordable housing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smoothoperation of China’shousing securitysystem.[keyword]:affordable housing;management;development model一、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使用中存在的一些显著的问题1.1保障房使用效率比较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一些城市已建的保障房存在以下问题:出租、转租、出借以及空置等。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5 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背景2018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

会议认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

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一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

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共租赁房用地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

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二要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

三要加强市场监管。

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品房预售等制度。

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

四要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力争到2018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会议指出,随着经济持续快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当前保障性住房政策
时事评论背景:
对于当前的保障性住房建造,不是建造了多少、保障性住房能不能进入广大中低收入民众手中的问题,而是广大民众基本居住条件是不是真的可以
得到改善的问题。

如果建造的保障性住房质量不好,住房建造好之后,整个居
住环境的服务体系没有跟上,比如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生活基本设施等是
否确立,那么建造再多的保障性住房都意义不大。

最近中央政府对保障性住房
的关注度再次升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31日在天津考察保障房建设时强
调,衡量安居工程进展好坏、水平高低,不能只看开工数,也不能只看竣工数,
而要看是否及时投入市场,解决群众的迫切需求,质量和服务群众是否满意。

也就是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仅关系到民众基本生活,而且也关系中国社会
的稳定。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当前保障性住房政策
从2018年起,国内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就开始启动。

已有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8年底,全国共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房2100多万套,基本建成1100万套。

保障性住房覆盖面从2018年不足4%提高到11%。

“十二五”规划指出,在此期间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到2018年前,让2.18亿个城市家庭中的近五分之一,住上有政府补贴的住房。

这个计划看上去是很宏伟、很民生,应该是解决当前中国住房市场矛盾问题的好思路。

不过,由于理论与政策准备过于仓促,国内保障性住房建设启动这样短的时间,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却是不少。

无论是温总理强调的保障性住房及时入市还是李克强副总理所强调分配公平原则,都透露相应的信息。

对于当前国内保障性住房体系,从2018年以来,政府就下了决心,也有不少规划,并通过责任制让各地政府在落实建造。

但是,由于对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没有理论上与政策上的准备,更没有通过公共决策的方式来建立起现代保障性住房体系法律框架,从而使得在大造保障性住房其问题最终被暴露出来了。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首先,从世界的经验来看,现代保障性住房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如果不能把保障性住房的含义清楚界定,并用制度把这种含义来固化,那么要建立起公平公正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就无从谈起。

一般来说,保障性住房的广义性主要是指在现代文明社会,政府都有责任来保证每一个居民的基本居住权。

居住权是天赋人权。

要保证每一个居民的居住天赋人权,各个国家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有计划分配的方式,也有市场运作的方式,更有计划与市场两者综合使用的方式。

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要保证每一个居民的基本居住权,同样也得通过市场方式来解决。

尽管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大改革之后,开始是采取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方式,但最终也得走向市场方式这条路。

那么,采取市场的方式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多数居民的住房得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解决。

为了保证这一点,政府就得以此为宗旨出台政策来保证每一个居民的基本居住权。

比如把住房市场规定为一个消费者的市场,而不是赚钱炒作的工具。

同时,对于个人住房的消费市场来说,政府还得在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帮助居民进入市场。

比如,对消费性住房购买的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利率补贴等。

至于收入特别低或无收入者,政府则要提供给他们的基本居住条件。

这就是保障性住房的广义方面。

至于保障性住房的狭义方面,就是指对社会上最低收入者或无收入者,如何通过政府建立廉租房等方式来保证他们的住房问题。

在欧美国家,狭义的保障性住房所占的比重不会超过10%。

因为,狭义保障性住房占的比重过高,或是政府没有过大的财政能力做到这点,或是牺牲居民的基本住房福利条件。

比如香港,尽管其人口只有700万,经济发达及政府财政稳健,但是由于保障性住房占比重过高,香港政府花了60年—70年时间,所建造的公屋居民都不好(一般的香港居民居住条件远远比不上深圳居民),甚至当前还有近20万人处于十分恶劣的居住条件下。

如果一个国家人口过多、政府财政力量有限等,而希望在短期内来解决居民的基本条件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就是为何狭义的保障性住房范围不可过大的原因所在。

当前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既不是广义的界定,也不是狭义上的安排,而是狭义上的过度扩展。

由于建造保障性住房涉及到土地征收、财政资金拨付、住房生产程序、保障性住房分配及住房服务体系确立等问题,如果保障性住房的意义不清楚,那么在保障性住房运作过程中就会遇到许多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其次,当前大造保障性住房更多的是出于对宏观经济调控与稳定房价的工具性考虑。

也就是说,大造保障性住房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可解决更多的中低收民众住房问题,而且可以填补商品房调整可能造成对GDP增长及关联行业需求所造成的影响与冲击。

因为,就当前中国住房市场来说,遏制住房投机投资,挤出房地产泡沫已经成为中央决策层的共识。

但中央也肯定看到,当房地产泡沫全面挤出时,不仅会影响房地产的投资与销售,而且会影响房地产关联产业并导致这些行业产能过剩。

而大造保障性住房不仅对遏制高房价有作用,而且可以消化挤出房地产泡沫之后过剩产能。

正因为大造保障性住房具有这样的工具性,也必然把生产保障性住房的计划层层计划分解生产,而不针对各地情况灵活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也容易造成一些地方生产保障性住房无效性。

再次,由于建立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法律安排上准备不充分,这使得建造的保障性住房如何分配、这些分配规则又是由谁来制定等问题无法解决。

可以说,由于保障性住房体系没有建立公平公正的住房分配体系。

多数地方建造的保障住房成了民从怨声载道及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根源。

最后,当前国内保障性住房体系与引进的发展模式有关。

因为在当前高房价下,85%的绝大多数居民无支付能力进入商品住房市场,政府就希望建造更多的保障性住房来解决中低收入民众的住房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所谓的住房“双轨制”。

但实际上,这是香港与新加坡的住房市场发展模式(香港住房模式是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住房福利条件为代价的)。

也就是说,香港与新加坡模式是中国大力建造保障性住房的学习思路。

但是,我们想过没有,香港与新加坡让这个模式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整整花了六七十年,而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一二十年可以解决吗(两地人口分别为700万与300万,我们14亿)?如果中国要达到这个宏观目标,中国财政有没有这种能力。

如果财政没有能力,资金又是从何而来?还有,在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中国,保障性住房建立是按人口分布进行还是有哪种合理的标准?如果以人口来划分,那么这种保障性住房对经济落后的三四线城市意义有多大?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弄清楚而来大造保障性住房,其结果是可想而知了。

当前国内住房保障体系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在理论上与法律安排上准备不足,目前这种住房保障体系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很多,如果这些条例规则安排不改善,不仅无法让许多中低收入民众分享到保障性住房成果,也无法达到保障性住房的工具性目的,反之会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