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中的“死”与“赎”

合集下载

《浮士德》中的欲望与灵魂的交易

《浮士德》中的欲望与灵魂的交易

浮士德中的欲望与灵魂的交易简介《浮士德》是哥特文学重要作品之一,由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所创作。

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类欲望和灵魂永恒追求的故事。

其中,主人公浮士德通过与恶魔梅菲斯特交易自己的灵魂,来满足他对知识、力量和享乐的无尽渴望。

欲望的陷阱浮士德是一个极其渴望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天才学者。

然而,他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使得他开始寻求超越常规束缚的方式。

在沉溺于对美色、权力、财富和享乐等欲望中时,他最终选择了与恶魔梅菲斯特签下交易契约。

交易与灵魂在与梅菲斯特达成协议后,浮士德得到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优势,并展开了一系列壮举。

然而,梅菲斯特却从浮士德手中夺取了他的灵魂,并要求浮士德在死后将其交由地狱永恒役使。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欲望和欲望之间的交易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代价。

心灵的追求与救赎虽然浮士德一度沉溺于无止境的欲望之中,但在探索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失去了真正重要的东西:自己的灵魂。

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并致力于救赎。

在最后关头,他通过悔过和真挚的信仰寻求宽恕,并最终获得了心灵上的解脱。

意义与启示《浮士德》中欲望与灵魂交易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它提醒我们,人类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权力和享乐等欲望是无法抗拒的,但我们必须审视这些欲望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此外,该作品也提醒我们珍惜并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寻求真正的灵魂救赎。

结语通过对《浮士德》中欲望与灵魂交易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人性对于无尽欲望的追求和对内在纯洁的渴望之间的矛盾。

这个故事不仅给了我们警示,还提供了一种关于自我反省和修复内心的可能性。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保持良好的道德观念,并寻找真正属于我们内心深处那份永恒追求的力量。

国外经典文学著作威廉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国外经典文学著作威廉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品简介
《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 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 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他们的爱情力量 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 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赎罪的羔羊,因而 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 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 这个意义上称这出戏是乐观主义的悲剧,也就是人们惯 说的悲喜剧。
这部悲剧包含两个部分:男女主人公的恋爱和两大家族的纠 纷。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前者的社会背景和造成悲剧的主 要原因,在剧中是次要的,是主题的陪衬,但由于它具有普 遍的社会意义,所以构成了剧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不是仅仅起到一种背景的作用。
作品鉴赏
剧中可以看到冲突是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与对抗,但两家大规模的直接冲突到第三幕时已经基本 结束、三幕二场以后,剧情开始转向朱丽叶家庭内部的斗争。悲剧的主要冲突是罗密欧、朱丽叶 的爱情与两家仇恨的对立,是人道主义与中世纪封建道德的冲突,是新世界与旧世界的冲突。
作品简介
作品评价
1 法国作家雨果:它写的是“黎明的爱”。
2 俄国诗人普希金:“除了罗密欧和朱丽叶这两个莎士比亚妩媚描
述的令人心醉的创造物之外,全部悲剧中最精彩的人物,就是文 雅、情深、高贵而好争论的茂丘西奥——一个当代年轻骑士的典 范。诗人选取他作为意大利人的代表,而意大利人就是当时欧洲 最时髦的民族,号称16世纪的法国人。”
作品鉴赏
APPRECIATION OF WORKS
作品鉴赏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早期 创作的一部悲剧,剧中描写蒙太古之子罗密 欧和凯普莱特之女朱丽叶一见钟情,他们为 了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敢于不顾家族的世仇, 敢于违抗父命,甚至以死殉情。这是莎士比 亚悲剧中浪漫主义抒情色彩最浓的一部悲剧, 也是一曲反对封建主义,倡导自由平等、个 性解放、婚姻自主的颂歌。

《《失乐园》:探讨亚当与夏娃的堕落与救赎》

《《失乐园》:探讨亚当与夏娃的堕落与救赎》

《失乐园》:探讨亚当与夏娃的堕落与救赎引言《失乐园》是英国文学大师约翰·弥尔顿于1667年创作的史诗,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以基督教圣经中的创世纪故事为蓝本,着重描绘了人类堕落与罪恶、凡性与神性、负罪与拯救等主题。

其中,亚当与夏娃这对原初人类更是备受关注,他们的堕落和追求救赎道路成为整个叙事的核心。

亚当:理智、好奇与责任亚当是上帝根据自己形象创造出来的首位男子,在失乐园中享有极高地位。

他具备智慧、责任感和明确的使命。

然而,正是由于好奇心驱使,亚当不听上帝警告食用了禁果(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从而导致了原罪及人类的堕落。

亚当在失乐园内对于自身存在和属灵境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

他渴望了解世界的构成和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尽管上帝禁止了食用禁果,但亚当仍然做出了挑战命运的决定。

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良知的执念使得亚当成为人类堕落不可或缺的一环。

夏娃:美丽、诱惑与果断夏娃是上帝从亚当身上创造出来的第一位女子,她代表着人类真正的人性,包括美丽、诱惑和果断。

失乐园中,夏娃受到蛇悄悄地引导而吃下了禁果。

夏娃因为对禁忌和好奇心的驱使展现了毫不犹豫地违背规则和聆听内心声音的特质。

在失乐园中,夏娃不仅具有顺从无私服侍亚当和上帝的品质,同时也展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并试图通过自我行动满足内心欲望的本性。

尽管她直接造成了人类堕落,但她主动承认错误,并与亚当一起承担了后果,展现了坦然面对失败并寻求救赎的勇气。

堕落与救赎失乐园中,亚当和夏娃的堕落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刻,他们的行为引发了罪恶、痛苦和死亡。

然而,弥尔顿也以“复仇之手所斩草芥,垂怜天地所生灵”("Give them up to their own desires, withdraw your aid and let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actions befall them.")来探讨堕落背后的救赎之道。

精神世界的崩溃与救赎——解析欧茨小说《中年》的死亡意象

精神世界的崩溃与救赎——解析欧茨小说《中年》的死亡意象
阶级 群 像 , 他们 生活 富 足 、 事 业有 成 ,但 生 活 空虚 ,面 临 中 他 对 亚 当 的 葬礼 、死 亡 乃 至 生 命 错误 的 阐释 。与 莱 昂 内尔 不 年 危 机 :叛 逆 的孩 子 、婚 姻 的 背叛 、 以及 心 理 和精 神 七的孤 同 ,盐 山村 其 他 人 通过 亚 当 的葬 礼 对 于 死 亡 和 生 命产 生 了截 独 (s ]t o ) 由于 亚 当 的去 世 , 山村 的 中年 男 女感 到 自 ioain 。 盐 救 赎 ,走 出 中年 危 机 的 阴影 。
己 内心 深 处 的 灵魂 受 到 震 撼 , 开始 反 思 ,并 最 终 实现 了 自我 依 恋 儿 子 ,罗 杰意 识 到 自己对 女 儿 的 情 感 忽略 ,卡米 拉 认 识
因此 小 说 中 亚 当 的 葬礼 成 为 一 个 最 主 要 的 意象 ,小 说 的 人 生 的奋 斗 目标 并 为之 而 努 力 。小 说 中 莱 昂内 尔之 死 和 众 人 挽 救 一 个 落水 儿 童 而 溺 水 身 亡 。亚 当 的 葬 礼 也 是小 说 中 出现 可 怕 ,而 是预 示 着 生 命 的 开 始 。 频 率 最 多 的 一个 情 节 ,众人 通 过 不 同的 视 角对 葬礼 的各 个环 节 进行 回忆 、 描述 和整 理 , 从而 赋 予 亚 当 的 葬 礼深 刻 的寓 意 。

无 法 控 制 的 恐 怖 的 笑 声 】 。 。 短 暂 的 及 时 行 乐 使 得 莱 ( 昂 内尔 最 终 付 出 了 生 命 的代 价 ,被 卡米 拉养 的七 条 狗 咬死 。

亚 当 的 葬 礼 使 众 人 感 受 死 亡 , 领 悟 生 命 的 含 义
《 中年》 叙述了一群生活在纽约曼哈顿郊区的典 型的中产 因此 莱 昂 内尔 之死 和亚 当 的 葬礼 息 息 相 关 ,他 的 死 亡 暗 示着

《失乐园》中亚当与夏娃的爱情故事解读

《失乐园》中亚当与夏娃的爱情故事解读

亚当与夏娃的爱情故事解读简介《失乐园》是英国文学家约翰·弥尔顿于17世纪创作的一部史诗,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其中,亚当与夏娃是故事中主要角色,他们的爱情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亚当与夏娃的爱情进行解读。

纯真与美好之初在《失乐园》中,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第一个人类夫妻。

他们起初无忧无虑地居住在伊甸园中,并享受着没有罪恶和悲痛的美好生活。

这种纯真且完美无缺的状态让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加温暖而纯粹。

和谐共处和相互依存亚当和夏娃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共处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亚当需要夏娃来陪伴自己,照料他、照顾他;夏娃则需要亚当来给她力量、保护和爱。

他们之间的互动展现出了一种相互信任和支持的情感。

爱情的考验与背叛然而,亚当和夏娃的爱情也面临着一些考验和诱惑。

在伊甸园中,他们被诱惑去吃了被上帝禁止的禁果。

这个行为导致了他们被逐出天堂,失去了完美无瑕的状态。

这个背叛行为让他们之间产生了摧毁性的影响,并且改变了他们对彼此的看法。

爱情中的救赎与承诺尽管亚当和夏娃犯下了错误,但他们在《失乐园》中展现出对彼此的真挚爱意与承诺。

即使在被逐出伊甸园后,他们依然紧密相连,共同度过困难与苦难,并重新发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升华与超越最终,在充满悲剧性色彩的故事结局中,亚当和夏娃通过经历失去、残酷、反思和成长达到升华与超越。

他们最终在追求真理、抗争邪恶和向上帝寻求宽恕的过程中找到了救赎。

结论亚当与夏娃的爱情故事充满着多元化的情感和人生体验,从纯真美好到背叛考验再到救赎承诺,展现了人类爱情的复杂性与深刻性。

尽管他们在伊甸园中失去了天堂,但是通过彼此之间的爱与支持,他们找回了幸福,并实现了内心的升华与超越。

《失乐园》:堕落与救赎的征途

《失乐园》:堕落与救赎的征途

失乐园:堕落与救赎的征途介绍《失乐园》是英国17世纪诗人约翰·弥尔顿的史诗作品,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歌之一。

本文将探讨这部作品中呈现的主题——堕落与救赎,并详细描述了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

堕落的背景《失乐园》以亚当和夏娃为开始,描述了他们对于上帝禁果树的触碰,从而导致人类堕入罪恶世界。

这个背景描绘了人类从一个完美、无罪的状态堕落到有罪恶和痛苦存在的现实世界。

弥尔顿通过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提出了关于人性本质和自由意志的思考。

主要人物形象1. 亚当(Adam)亚当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第一个男性,在"失乐园"中代表着人类原始善良、无知、幼稚等特点。

他在听信蛇魔撒旦(Satan)的谗言后决定违抗上帝的命令,吃下了禁果,引发了人类的堕落。

2. 夏娃(Eve)夏娃是亚当创造出来的第一个女性,在"失乐园"中代表着人类原始美丽、纯洁、好奇等特点。

她受到撒旦蛇魔的诱惑,与亚当一起违抗上帝的命令,并二人一起共同背负后果。

3. 撒旦(Satan)撒旦作为堕天使,他在康复中污化了亚当和夏娃,并在地狱中策划对上帝统治“复仇”的计划。

他引导亚当和夏娃忽视上帝的教诲,从而达到自己复仇之目的。

撒旦有坚定的意志力和追求自由意志的决心,但最终被上帝制裁。

故事情节发展1.创世《失乐园》开篇描绘了宇宙诞生与神秘背景,并介绍了亚当和夏娃被创造出来并赋予无忧无虑生活的情景。

2.堕落与罪恶亚当和夏娃在撒旦的引诱下选择了忘记上帝的教诲,吃下禁果。

这个举动导致了他们被赶出了伊甸园,并且从此开始担负起人类罪孽的重担。

3.失乐园和堕落之后亚当和夏娃在被赶出伊甸园后,他们面对了无尽的艰辛、痛苦与死亡。

但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并寻求上帝的宽恕与救赎。

4. 救赎之路《失乐园》通过描绘耶稣基督降世,来描述上帝对人类堕落的救赎之路。

基督通过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并给予了他们得以反省和重新归向上帝的机会。

对托尔斯泰复活的文学解读罪与赎的故事

对托尔斯泰复活的文学解读罪与赎的故事

对托尔斯泰复活的文学解读罪与赎的故事托尔斯泰,《复活》这本作品可以说是作者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在这本小说中,托尔斯泰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手法,生动地展示了“罪与赎”的主题。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俄罗斯,通过描写主人公尼古拉·雷斯科夫的转变和她与玛丽亚·谢尔盖耶芙娜之间的情感纠葛,托尔斯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小说一开始,尼古拉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他的生活充满着放纵和堕落。

然而,当他因巧合之下与他曾经爱过的玛丽亚重逢时,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

玛丽亚曾是尼古拉的情人,但当他遇到一名年轻女子安娜时,他出卖了玛丽亚,并导致她堕入堕胎和堕落的深渊。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主题之一罪与赎的象征。

通过这个故事,托尔斯泰让尼古拉有机会面对自己过去的罪行,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

他从玛丽亚的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的阴暗面,并开始寻求挽回自己的道德底线。

尼古拉对自己的罪行感到深深的内疚,并逐渐转变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人。

在小说的进程中,托尔斯泰展示了尼古拉逐渐改变的过程。

他投身于为社会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的工作中,并与玛丽亚一道改善了当地监狱的状况。

通过帮助他人,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宽恕。

在小说的结尾,尼古拉在玛丽亚的病床前认识到自己真正的罪孽并寻求赎罪。

这个情节十分令人动容,托尔斯泰通过这一情节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托尔斯泰告诉我们,只有通过面对自己的过去错误并寻求赎罪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整本小说中,托尔斯泰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和深入的心理分析,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详细描写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托尔斯泰赋予他们生命和灵魂,让读者感到与他们产生了共鸣。

《复活》这本小说以其深刻的思考与描绘人性的能力,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托尔斯泰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人们在人生道路上需要面对自己罪行并寻求赎罪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对道德观念和社会纯洁性的深思。

苦难中的人性探索:《癌症楼》的治愈与救赎

苦难中的人性探索:《癌症楼》的治愈与救赎

023[摘 要] 《癌症楼》是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于1963—196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具有极强文学性与思想性的作品,从主题表达的角度,分析苦难境遇中的治愈与救赎,探索人性的复杂,尊严与道德的意义。

[关 键 词] 《癌症楼》;苦难文学;人性探索;陌生化苦难中的人性探索:《癌症楼》的治愈与救赎刘冰悦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文学中一位伟大的作家,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瑞典学院授予索尔仁尼琴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评价这位作家:“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借着它,他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得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索尔仁尼琴以自己195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肿瘤医院治疗癌症的真实经历为基础,创作了《癌症楼》。

作者将社会中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病人集于一间病房,其间主人公进行了病情交流,思想碰撞,对“自由、道德、尊严、人生”等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一、“疾病与治疗”“疾病”可以认为是社会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异化”,是对社会畸形和个体渺小的深层隐喻。

而“治疗”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二者应运而生,相辅相成。

小说《癌症楼》文本中对于“癌症”和“治疗”的描写,带有一种强烈的“陌生化”效果。

“癌症楼”与福柯提出的“异托邦”(Heterotopias)相似。

福柯认为:“与现实对立,但切切实实存在,并形成于社会的基础中,这些地方往往是独立的、超然的,即使在现实中有它确定的方位。

它超然于现实之外但又是真实之地,从这个角度我称其为异托邦[1]。

”“福柯挪移了他的视角,他更多谈论权力机构,也就是实际的框架条件,话语在这一框架内转化为社会实践。

他尤其关注的是医院、精神病院和监狱,将它们当作权利要素来进行分析,这些要素对文学中所有具有支配性的生活领域、道德概念或者思维方式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

”“癌症楼”在文中是一个密闭的集中管理与治疗场所。

癌症楼本身是某种“极权主义”的集中体现,病人既无法选择治疗手段与方法,也并不了解自己真实的病情。

西方文学中的原罪与救赎

西方文学中的原罪与救赎

西方文学中的原罪与救赎作者:徐一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0期摘要:本文试图从对西方文学的梳理中,形成对“原罪”与“救赎”的深入思考,指出对于宗教的原罪心理形态,不仅影响过去的文学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形态,同样因为也对日后的文学发展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原罪;救赎;思考作者简介:徐一丹,女,山东莱州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02“原罪”一词来源于基督教的传说,它指人生而俱来的、无法洗脱掉的“罪行”,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是各种罪恶滋生的根,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

我们大多知晓“原罪”是由于在《圣经》中有这样一则原罪故事:亚当和夏娃原本生活在伊甸园中,因受了蛇的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并使其罪过传至后代。

自此便有了“人生而有罪”的原罪说法。

但是《圣经》中并没有“原罪”明确的定义,据称它是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神学家图尔德良最先提出,并被圣奥古斯丁加以发挥和充实。

既然“人生而有罪”,那么人活一世便要“赎罪”。

人间由于罪而充满罪恶,神派耶稣降世,拯救人间。

耶稣为赎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人们为了赎罪便信奉耶稣。

关于“赎罪”,赎罪教义有四种说法,即赎金说、胜魔说、满足说和道德感化说。

在西方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原罪”和“救赎”经历了一个理性与感性不断反复交替的发展过程,到十八世纪的西方文学,感性的原罪观和救赎观高于理性,占据重要思想地位。

在古希伯来时期,摩西先知为达到复国目的而宣扬信奉耶和华复兴的说教,在巴比伦形成了神权统治。

更为了宣传耶和华,通过整理希伯来民族文化编纂了犹太教的经典——《旧约》,也就此形成了圣经文学。

圣经文学中的“原罪”与“救赎”被后世文学作品拿来模仿、借用和改编,逐渐形成了原罪原型与救赎原型(或者是寻找救赎原型)。

但与此同时,在《雅歌》中对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直率,是处在“伊甸园”中的,带有反对宗教禁欲的感性色彩,第一次对传统的原罪做出来颠覆性的描写。

西方文学中的“死”与“赎”

西方文学中的“死”与“赎”

西方文学中的“死”与“赎”内容提要:是强调从死亡中的得赎还是接受死亡的绝对实在性是基督信仰与非基督信仰的一个区别。

基督教承认“在死”是人的属性与本质,但其精神意向是,要在与耶稣基督的同死同活中获得新的生命,得到救赎。

受基督教的影响,西方文学在描写死亡时也总是极力地想把人从“在死”中赎出,它宣扬要以“爱”战胜死亡,并反对以神的名义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关键词:基督教;西方文学;死亡;救赎“在死”是人之属性,将人从“在死”中赎回属基督宗教带给西方特异的观念。

古希腊文化没有基督教的赎的观念,“死亡”在他们看来是命运所定,是神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正处于人类童年时期的古希腊人更多的是重视现世的成就与功名,注重带着肉身的在世生活。

所以,古希腊人并不言战胜死,而只以死后的可怖来突出现世的美好。

但是,自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之后,“死亡”在西方文学中有了全新的含义,受到基督精神浸润的西方文学面对“死亡”时开启出了迥异于古希腊的死亡意境。

如何将人从在死中救赎出来,成了西方文学探讨的一个恒久主题。

言清这一主题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地对西方文学质性的理解。

一、死亡于生命是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每个有限个体所无法回避与勾销的。

它于生是断然的否定的意义还是像黑格尔说的否定的否定的意义,全在乎是否认信到了耶稣基督是否突入了此世。

没有认信,死亡便成为“绝对的实在性”。

便只剩麦克白对死的感叹: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乎所有的昨天,不过是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

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短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这是麦克白面对死亡来临时对生的嘲弄,在死的绝对性面前,生的意义荡然无存。

麦克白看到的只是死造成的事实形态。

其必然结果就是,死亡的事实反过来又否定了麦克白个体的生的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救赎之路与灵魂慰藉

文学作品中的救赎之路与灵魂慰藉

文学作品中的救赎之路与灵魂慰藉当人们身陷困境,面对痛苦时,内心深处的渴望救赎和寻求慰藉,往往成为他们挣扎的力量和心灵的指引,而这种救赎之路和灵魂的慰藉往往也能在文学作品中找到。

在经典文学作品《红与黑》中,主人公朱利安是一个背叛世俗道德的人,他为了追求权力和地位,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然而,即使他努力攀登社会阶梯,却常常感到心灵的空虚和无法被填补的内心缺憾。

直到他邂逅了来自农村的女性让娜,朱利安的内心才开始觉醒和改变。

“我爱你,我爱你超过一切,超过这个世界上其他一切。

”朱利安痛苦地呼唤着。

他通过与让娜的爱情关系,逐渐认识到金钱权力并不能给他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安宁,只有爱情的真挚才能深入人心,给予人灵魂的救赎与慰藉。

类似的救赎之路和灵魂慰藉也在《老人与海》这部著名小说中得到了体现。

主人公老人圣地亚哥是一个已经落魄的渔民,长时间未能捕获鱼类,备受嘲笑和唾弃。

然而,面对生活的艰难和困境,圣地亚哥依然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信仰。

在他与大马林的助力下,他孤身一人出海,与巨大的马林鱼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它们只是鱼,而我则是人。

”圣地亚哥如是说。

通过与马林鱼的相互抵抗和力量对比,圣地亚哥渐渐意识到,人的价值和尊严并不在乎他的物质财富,而在于他所追求和坚持的东西。

尽管最终圣地亚哥并未能把马林鱼捕获归来,但他通过这次战役找到了内心重要的价值和力量,实现了灵魂的慰藉与救赎。

而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陈忠实的《白鹿原》也描绘了一个家族被历史风浪所摧残和改变的故事。

在这个作品中,通过讲述白鹿原上几代人的命运和遭遇,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善恶之间的抉择和内心的挣扎。

主人公大少爷是一个充满仇恨和野心的人,他对家族怀有强烈的控制欲望,通过暴力和势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然而,当他的野心被现实所摧毁和家族的血腥循环不断重演时,他开始问自己:“在这个村庄上,我们要走出这人祸是不是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通过家族历史的反思和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大少爷逐渐明白了仇恨和暴力并不能改变人性的本质,只有宽恕和理解才能给予痛苦的灵魂真正的慰藉与救赎。

《神曲》:地狱、炼狱、天堂:人性的考验与救赎

《神曲》:地狱、炼狱、天堂:人性的考验与救赎

《神曲》:地狱、炼狱、天堂:人性的考验与救赎1. 引言1.1 概述《神曲》是意大利文学家但丁·阿里吉耶里创作的一部史诗诗歌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以描绘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境界为主线,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宗教信仰,探索了人性中的考验与救赎。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神曲》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展开探讨,并分别从考验和救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我们将深入探讨地狱境界并分析其中对人性的考验,接着我们将聚焦于炼狱境界,并针对人性在其中所经历的考验进行详细解析。

最后,我们将关注天堂境界,探讨人性在那里面临的转变和考验。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希望能够全面呈现《神曲》中地狱、炼狱和天堂对人性造成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神曲》中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境界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人性在不同环境中所面临的考验,并探讨对这些考验如何进行救赎。

通过分析人性的弱点与挣扎,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考自身生命意义、实现个人完善与救赎的视角。

同时,本文也旨在向读者展示《神曲》作为一部伟大文学作品的价值与重要性。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2. 地狱的考验与救赎2.1 地狱的描绘地狱作为《神曲》中的第一部分,被描绘成一个充满苦难和折磨的恶劣环境。

在这个地方,那些堕落的罪魁祸首以及背离了上帝旨意的人们必须忍受各种残酷无情的惩罚和痛苦。

地狱被描述为由九个圈层组成,每个圈层都代表着不同的罪恶类型,并对应着逐渐严重升级的惩罚。

这些描绘使读者真实感受到了地狱中可怕而令人震惊的景象。

2.2 人性在地狱中的考验在地狱中,人性经历着极度艰难和残酷的考验。

这片无边际黑暗之中,战胜了欲望、贪婪和诸多其他罪行所引起的后悔感变得尤为困难。

人们在面对永恒折磨时展现出了最原始和最底层的本性。

他们沉浸于自己的罪恶之中,对上帝和其他人产生了深深的仇恨和怨恨。

这个过程迫使人们直面自己内心中的黑暗面,并对其负责。

2.3 地狱中的救赎机会然而,《神曲》中并未将地狱作为永恒的困境,而是给予人们一丝希望和救赎机会。

《神曲》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之旅

《神曲》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之旅

神曲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之旅1. 引言《神曲》(Divina Commedia)是意大利作家但丁·阿里吉埃里的史诗作品,被公认为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全书以诗歌形式讲述了主人公但丁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探索之旅,描绘了人类灵魂的超自然和宗教境界。

2. 地狱之旅地狱是《神曲》中描述人们罪孽与惩罚最集中的场景。

但丁在地球上迷失并遭遇危险后,被引导至入口处,开始他在地狱的旅程。

•地狱结构:地狱由九个圆环组成,分别代表不同层次的罪恶。

每一个圆环都有一种特定的惩罚方式。

•地狱中不同层次的罪恶:例如,第一圈是背叛者所居住的地方,第二圈是色欲淫乱者所处,第五圈则是愤怒者等等。

•地狱中个别角色:例如,该节中可以介绍一些在地狱中遇到的重要角色,比如判官明加、三只头犬凶恶等。

3. 炼狱之旅炼狱是《神曲》中描述灵魂净化与救赎的场景。

但丁在地狱旅行结束后,被外貌天使引领至炼狱。

•净化与救赎:在这个阶段,但丁的目标是通过受苦和忏悔来将罪孽洗净,最终达到灵魂得以拯救的境界。

•炼狱结构:整个环境显得温暖舒适,并被分为八个圈层,每一个圈层都代表不同类型的罪孽和相关的惩罚。

•炼狱中个别角色:可以介绍一些在炼狱中遇到的有趣角色,比如清廉者西斯库斯、卡托那人等。

4. 天堂之旅天堂是《神曲》中描述灵魂归于神圣和思想升华的场景。

但丁穿过天上各个层次,并跟随诗人维吉尔和圣母玛丽亚的引导,进入天堂之旅。

•天堂结构:天堂被分为九个球层,每一层都代表着不同的美德和灵性境界。

这是最剧烈的一个转变,由罪孽与忏悔向美德与神圣升华的转变。

•天堂中描写:但丁在天堂中体验到了无限的爱、智慧和美。

他遇见众多圣人、先知以及上帝本尊,并受到他们的指导和啟示。

•天堂之旅结束:在达到最高层次之后,但丁返回地球,并通过自己将所见所闻书写成《神曲》来传播这些宗教哲学思想。

5. 结论《神曲》以其深刻地描述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境界,展示了但丁对人类灵魂与永生之旅的探索。

文学作品中的重生与救赎

文学作品中的重生与救赎

文学作品中的重生与救赎重生与救赎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它们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力量的奇妙性。

在文学作品中,重生通常是指人物在经历了痛苦和失败之后,完成心灵的蜕变,焕发新生。

而救赎则是通过某种方式对人物的身心进行升华和追求真理的过程。

本文将以几个著名文学作品为例,探讨重生与救赎的主题。

《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通过讲述有钱人如何被一连串的婚姻、情感等问题所困扰而进行的思想抉择,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种种困境。

小说主人公方鸿渐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后,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他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并开始寻找新的人生方向。

最终,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重生,展示出了一个全新的形象。

同样是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红楼梦》也探讨了人物的重生和救赎。

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在世态炎凉的封建社会中遭遇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

然而,通过他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他逐渐认识到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并努力寻找真爱。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磨砺自己的心智,最终实现了从浮躁到深沉的转变,完成了自我的重生和救赎。

除了中国的文学作品外,西方文学中也有不少探讨重生和救赎的经典之作。

例如,《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通过讲述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揭示了人们对于时间和命运的束缚。

主人公乌尔苏拉·伊果拉什在遭受种种痛苦和不幸之后,通过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努力,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了自身的重生和救赎,形成了一幅壮丽的人生画卷。

重生与救赎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它们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力量的奇妙性。

通过对人物经历的描述和心理变化的描写,作家们带领读者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思考人的精神需求和追求真理的意义。

这些作品提醒我们,无论经历多大的痛苦和失败,都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追求内心真实的自我,完成人生的重生和救赎。

正如华盛顿·欧文所说:“救赎是一种甜美的心灵体验,它使我们从无望中找到希望,从黑暗中发现光明。

文学中的人物生存状态与自我救赎

文学中的人物生存状态与自我救赎

文学中的人物生存状态与自我救赎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而自我救赎则是许多作品中人物发展的关键元素。

有些人物处于绝境中,需要通过努力和信念来挣扎求生,而其他人物则在内心的煎熬中寻找自我救赎。

两者都探讨了人性的边界和内心的挣扎。

在《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中,主人公阿米尔一直坚持着对自己的救赎。

他年轻时对朋友哈桑的背叛感到内疚,一直无法释怀。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不断努力学习,进入到美国之后,他投身于援助阿富汗的事业,希望通过所做的事情来改变一些人的命运。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和变化,阿米尔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救赎。

在这个过程中,阿米尔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曾经对哈桑的辱骂和背叛深感内疚和愧疚,这种愧疚感像一块沉重的石头一样一直压在他的心头。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努力学习和奋斗来弥补过去的错误。

他参与援助阿富汗的活动,帮助一些贫困的阿富汗儿童改善生活条件。

通过这些行动,他试图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善世界,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行动来弥补过去的过错,找到内心的平衡与救赎。

另一个例子可以从《红与黑》这本小说中找到。

小说的主人公朱利安是一个年轻的神职人员,他不满于自己的穷困和社会地位的低下。

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获得成功和地位。

然而,他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和障碍。

朱利安的自我救赎可以从他和麦丽斯的关系中找到线索。

当他爱上麦丽斯时,他虽然是个穷小子,但是他渴望通过成功来赢得她的心。

然而,由于自己的品质和行为,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正适合她的人。

最终,他选择了放弃,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渴望的成功和地位,而选择了承认自己的真实内心和感受。

通过这个选择,他实现了自己的自我救赎,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两个例子中的人物生存状态和自我救赎都是作者通过精心构思刻画的,深入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挣扎。

人物的生存状态和自我救赎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主题,通过人物的经历和努力,读者可以深入思考并体验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和教训。

普希金的唐璜——论剧本《石客》中的爱与死

普希金的唐璜——论剧本《石客》中的爱与死

语言文学研究普希金的唐璜——论剧本《石客》中的爱与死张腾宇(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摘要:1830年秋天普希金因瘟疫蔓延滞留波罗金诺,却因祸得福,在父亲的领地上创作出了一系列杰出的作D,其中包括《小悲剧》《吝啬的骑士》《莫扎特和萨里耶利》《石客》与《瘟疫[行时的宴会》。

在这四部悲剧中,又以《石客》最经典。

这部取材于西班牙传说的剧本与其他的唐璜传奇剧不同,普希金笔下的唐璜不仅浪荡不羁、风[好色,[连在不断更换情人的爱情之中,还独具慧眼,具有欣赏女人的本领。

尽管他的每段恋期时间都不长,但他对每个女人都出自真心。

从[放中潜逃回马德里之后,唐璜遇见他生命中的真爱——遭他杀害的司令遗孀——唐•安娜。

为了求爱,唐璜不惜以死亡为手段达到目的。

不料,就在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候,死神降临在他的身上&在找到真爱的时候面临死亡,这就是唐璜的悲剧&关键词:普希金《小悲剧》《石客》唐璜一、普希金的《小悲剧》《小悲剧》是普希金在1830年“波罗金诺之秋”旺盛创作期时的作品。

他在短短几天里(10月23日一11月8日)以惊人的创作力写出异于往常风格的《吝啬的骑士》《CxynoH p()ap+"《莫扎特和萨里耶利》!Mo)apT/Caibepn"《石客》《KaMeHH(&rocTb"与《瘟疫流行时的宴会》《n/p bo BpeM:;yM("这四部简短精致的小悲剧。

前三个剧本普希金从1826年就开始构思,直到1830年秋天才一气呵成写完,最后一部作品完全是他因瘟疫蔓延滞留在波罗金诺时的创作%普希金本人希望以一个这四部悲剧,他以风格、,但最定之为《小悲剧》《MaieH+K/e Tpare<//",表示这四部剧均简短和精致(每部剧的篇幅在230行一542行不等)%《小悲剧》可以是普希金最有原创性的作品。

与《鲍里斯•:诺"相比,《小悲剧》是普希金创作的一个里%《小剧》的剧性就在于从到的不只是各人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就是不的,就是的,因为就是的%这一就是普希金创作的出%这四部剧的生活,为人、人、人和人%普希金以为出于,是因为的为普希金写这个人的个%,剧作士在剧风格、的普希金《小悲剧》的创作%《小悲剧》中每个个、,他,,纵情好色,在将己的性格挥得淋漓尽致%1830年普希金写道:“在假定的情境中写出逼真的感觉与真实的热情,这就是剧的求%”普希金在《小悲剧》里成功刻画了几个典型的人物,他在强烈、紧张的矛盾中相互冲突。

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读后感

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读后感

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读后感当我们踏入西方经典的殿堂,那些超越时代、在文学版图上熠熠生辉的不朽作品和伟大的作家们,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文笔和永恒的主题,引导着我们踏上探索人性的知识之旅。

莎士比亚的戏剧,如同人类情感的百科全书,在生与死、爱与恨、嫉妒与宽恕之间穿梭,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性深处最微妙、最复杂的情感纠葛。

哈姆雷特的犹豫、李尔的疯狂、奥赛罗的愤怒,都已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永不磨灭的文学图腾。

而但丁的《神曲》,则是一场浩瀚的灵魂之旅,从地狱的深渊到炼狱的净化,再到天堂的极乐,但丁笔下的地狱不只是一种外在的惩罚,更是人类内心罪恶和苦难的投射。

他所描绘的天堂,也并非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每个人心灵深处向善的渴望。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恢弘的史诗笔触,描绘了拿破仑战争的宏大背景下,俄罗斯人民的命运和爱情故事。

这部巨著不仅仅是一部战争小说,更是一部对战争、人性、历史和哲学的深刻思考。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则以压抑而激烈的笔调,探索了罪恶、救赎、信仰和人类在绝望边缘的挣扎。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犯罪和自首,既是对罪恶的追问,也是对人性的复杂性和救赎可能的思考。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刻画了英国乡绅阶层的爱情与婚姻。

这部作品表面上是一部爱情喜剧,但深层却包含着对社会偏见、阶级差异和女性独立的深刻洞察。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以细腻的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一个小城镇医生的妻子艾玛·包法利的不幸婚姻和悲惨结局。

这部作品揭示了女性在19世纪法国社会中的压抑和束缚,也探讨了爱情、欲望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复杂关系。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讲述了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与一条巨大马林鱼之间的搏斗。

在这场看似简单的较量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勇气、毅力和命运的追问。

卡夫卡的《变形记》,以荒诞离奇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个普通推销员变成一只巨大甲虫的寓言故事。

这部作品既是对现代社会的异化和孤独的隐喻,也是对人性的脆弱和坚韧的探索。

《失乐园》:爱情、背叛与悔意的波澜万丈

《失乐园》:爱情、背叛与悔意的波澜万丈

失乐园:爱情、背叛与悔意的波澜万丈1. 引言《失乐园》是英国文学家约翰·弥尔顿创作的一部伟大诗歌史诗,被视为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探讨《失乐园》中展现的爱情、背叛和悔意等主题,以及这些主题对故事发展和角色形象塑造的影响。

2. 爱情与追求在《失乐园》中,爱情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主题。

亚当和夏娃是人类起源的象征,他们展示了纯真、无私的爱情关系。

他们相互依赖、支持和保护彼此,但由于背叛禁果并违抗了上帝的旨意,他们被驱逐出了伊甸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撒旦和伊甸园中其他堕落天使之间充斥着诡计和背叛。

撒旦企图通过引诱亚当和夏娃犯罪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他们进行诱惑并与他们共谋背叛上帝。

这展示了背离纯洁爱情的黑暗面。

3. 背叛和后果背叛也是《失乐园》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亚当和夏娃的违抗导致了他们被逐出伊甸园,丧失了无忧无虑、天堂般的生活。

他们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对过去的幸福感到悔意和遗憾。

撒旦也是一个背叛者,曾是上帝最得力的仆人之一,但因为嫉妒上帝而陷入堕落。

撒旦对亚当和夏娃施加影响,并引导他们走向堕落。

然而,撒旦最终被上帝惩罚,被打入地狱。

4. 悔意与救赎在《失乐园》中,悔意以及对过去行为后果的思考在角色心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亚当和夏娃深感内疚和忏悔,时常回顾自己作出的错误决定,并试图寻找救赎之路。

同时,上帝展示了慈悲和宽恕的一面。

尽管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但上帝向他们展示了怜悯之情。

上帝承诺将派遣救世主来拯救人类,并给予亚当和夏娃一瞥未来的救赎。

5. 结论《失乐园》是一部富有哲理和思考的作品,通过描绘爱情、背叛和悔意等主题,揭示了人类存在中经历的复杂情感和挣扎。

这部作品让我们思考自己的行为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追溯到对上帝或者其他权威的忠诚度。

无论是光明还是黑暗面,每个角色都在斗争中寻求自己的解脱和永恒的幸福。

从存在主义视域看犹太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苦难与救赎——以伯纳德·马拉默德笔下的《新生活》为例

从存在主义视域看犹太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苦难与救赎——以伯纳德·马拉默德笔下的《新生活》为例

从存在主义视域看犹太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苦难与救赎——以伯纳德·马拉默德笔下的《新生活》为例作者:舒畅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10期舒畅[厦门大学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伯纳德·马拉默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犹太作家之一,被誉为最具犹太性的作家,其第三部作品《新生活》延续了犹太文学作品一贯的主题——苦难与创伤,小说主人公莱文有着家庭环境的心理创伤,又遭受了职场和情场的孤独与迷惘,最终通过自我调适实现了救赎。

本文试从存在主义视角对莱文的命运进行分析,观照其从困境中寻求超越的转变和启示。

关键词:伯纳德·马拉默德《新生活》存在主义苦难与救赎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第三部小说《新生活》,讲述的是莱文从美国东部去到西部寻求新生活的故事,托尼·唐纳认为:“小说的主人公在追寻渴望的驱动下,步入到探索的历程中,之后在挫折和困境中对追寻的理解发生改变,最后在承担责任的同时重新塑造自我,他们都热衷于某种形式的新生活。

”(Tanner, 1986:129)国外对于马拉默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苦难创伤、女性形象、道德观念、人际关系、叙事视角等议题,国内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于马拉默德的获奖作品《基辅怨》和《店员》这两部小说,却极少关注于他前期创作的几部小说,然而这些小说都对进一步探索马拉默德的犹太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本文试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出发,探究《新生活》中主人公莱文进苦难救赎的历程及启示。

一、存在主义视域下莱文的孤独与创伤在美国西部种种不顺的遭遇让莱文回想到昔日成长的创伤,他的父亲因盗窃被抓入狱,最终死在狱中令其母亲崩溃自杀,莱文心爱的女人也离他而去,这使他天天借酒消愁,变成了一个颓废不堪的酒鬼,莱文痛恨过去狼狈的自己,这种心灵的创伤并没有随着环境的迁移而消失殆尽,反而日益加深,也正是这些孤独和创伤造促使莱文觉醒,他需要做出改变从而在绝望中求生存,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哲学观恰好可以指导莱文创造新生活的实践,“人存在的本质”就在于他的自由,因为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不再强调存在主义理论中的悲观绝望,他们“号召人们即使在危机、沉沦面前,也要努力超脱,复归于自己本真的存在”(伏爱华,2009: 7)。

《都柏林人》的死亡与救赎

《都柏林人》的死亡与救赎

《都柏林人》的死亡与救赎年轻时的乔伊斯背井离乡,漂泊于欧洲大陆,此后,他终生在国外度过。

一切源于他对都柏林生活的失望,对社会陋习的鄙视及对都柏林人身上的精神麻痹的痛心疾首。

离开祖国多年,他站在远处观察和剖析自己的祖国。

对于《都柏林人》,乔伊斯在写给葛兰特・理查兹的信中指出,都柏林城是“麻痹的中心”。

[1]因此,学者在评论这部作品时认为它是作者对自己祖国的种种诟病的无情揭露和批判。

学者格罗斯认为这是一部对爱尔兰的一切表示“拒绝接受并给予否定的作品”。

[2]类似的评论其实忽略了乔伊斯内心对祖国那份爱之深责之切的情感。

的确,他的作品中弥漫着瘫痪和死亡的主题,但作者不仅止于批判和揭露,他希望通过这面镜子让爱尔兰人看到自己真正的状态和处境,从而顿悟并从中解脱出来,开始全新的生活。

本文以故事集的开篇《姐妹》、《悲痛的往事》及最后一篇《死者》为例来阐释《都柏林人》的死亡主题,以及死亡的真正目的,即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死亡来获得救赎。

作者既表现了他对爱尔兰人丑陋一面的深恶痛绝,也体现了心中那份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希望爱尔兰人能够走出精神的麻痹状态,这无疑是对整个国民的救赎。

牧师之死与救赎故事集的开篇《姐妹》讲述了一位虔诚的牧师,他严肃认真地担负着对圣餐的职责和对忏悔者的保密等重大责任,在第三次中风后终于去世。

和牧师关系密切的“我”在脑海中时时浮现出牧师那“呆滞的、灰白的脸。

它在向我忏悔着什么罪过,……仿佛表示要赦免他那买卖圣职一般的罪过”。

[3]“我”随姑妈一块儿去吊唁牧师,通过姑妈和弗林姐妹的谈话大概了解了牧师之死的原因。

“祸根是他打碎的那只圣餐杯……那是不祥的开端。

……但是,可怜的詹姆斯,神经太脆弱了,愿上帝怜悯他吧”。

[4]在欧洲文化中,圣杯象征着某种神圣、美好却又神秘莫测的事物。

有学者评价:“圣杯传统是梦想的体现。

”[5]作为一位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当然熟悉爱尔兰的民间神话和传说,有人认为圣杯源于爱尔兰的凯尔特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学中的“死”与“赎”内容提要:是强调从死亡中的得赎还是接受死亡的绝对实在性是基督信仰与非基督信仰的一个区别。

基督教承认“在死”是人的属性与本质,但其精神意向是,要在与耶稣基督的同死同活中获得新的生命,得到救赎。

受基督教的影响,西方文学在描写死亡时也总是极力地想把人从“在死”中赎出,它宣扬要以“爱”战胜死亡,并反对以神的名义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关键词:基督教;西方文学;死亡;救赎“在死”是人之属性,将人从“在死”中赎回属基督宗教带给西方特异的观念。

古希腊文化没有基督教的赎的观念,“死亡”在他们看来是命运所定,是神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正处于人类童年时期的古希腊人更多的是重视现世的成就与功名,注重带着肉身的在世生活。

所以,古希腊人并不言战胜死,而只以死后的可怖来突出现世的美好。

但是,自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之后,“死亡”在西方文学中有了全新的含义,受到基督精神浸润的西方文学面对“死亡”时开启出了迥异于古希腊的死亡意境。

如何将人从在死中救赎出来,成了西方文学探讨的一个恒久主题。

言清这一主题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地对西方文学质性的理解。

一死亡于生命是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每个有限个体所无法回避与勾销的。

它于生是断然的否定的意义还是像黑格尔说的否定的否定的意义,全在乎是否认信到了耶稣基督是否突入了此世。

没有认信,死亡便成为“绝对的实在性”。

便只剩麦克白对死的感叹: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乎所有的昨天,不过是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

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短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这是麦克白面对死亡来临时对生的嘲弄,在死的绝对性面前,生的意义荡然无存。

麦克白看到的只是死造成的事实形态。

其必然结果就是,死亡的事实反过来又否定了麦克白个体的生的意义。

麦克白悲剧的意义就在于他的生死本身的无意义提供的价值意蕴。

对于死亡绝对实在性的接受更强有力的支持是耶稣基督本身的死的自然性因素,即耶稣本人面临死亡时,也没有战胜自然法则。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中写到伊鲍里特从一幅宗教画上看到,从十字架上被抬下来的耶稣只是一个人的尸骸。

伊鲍里特从上面感觉到的只有死的无意义:在看这幅画的时候,人对自然就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它好像一个巨大的、残忍的、不出声音的野兽,或者说得正确些,虽然有点奇怪,它好像一台最新型的巨大机器,漠不关心、毫无怜悯地抓住一个伟大的、珍贵的生物,把它揉得粉碎,吞下了去,——这个生物本身的价值就抵得住整个自然,一切自然法则和所有土地,也许地球就只是为了这个生物出生而创造的呀!这幅画所表现的就是这种黑暗、傲慢、无意义、永恒的一切东西都要服从它的力量的观念。

伊鲍里特从画里感到的是死亡对世间万物的绝对统治力量。

死亡让人与自然疏离,让人觉得此世也不是人的家园。

对死亡的这种感受不纯粹是从情感出发使然,在西方更多的是理性主义的伴生物,是启蒙的结果。

康德在《什么是启蒙运动》中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座右铭”。

以理性来分析自然与人之处境,自然与人同时都丧失神秘的光芒。

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当人反观自身的意义时反而发现人已经进入无根基时代。

理性主义在短暂的历史时段来看是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但在精神上实是使人降格,是使人屈尊于与动物的同等地位——因为人无非是理性的动物而已。

在理性主义眼中,任何事都必须依理性的名义而行,任何事都必须寻求一个理性的解释。

但是,死的意义却无法仅仅从理性寻求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在加缪的《局外人》中我们听到了现代人对伊鲍里特的回声:别人的死活、母亲的慈爱,对我还有什么意思?既然我自己,只有一种命运在等待着我,那么,他所说的上帝、别人所选择的生活、所奠定的命运,甚至于成千上万和他同样幸运的人都自知名人士是我兄弟,对我还有什么意思?这些,他懂得么?他明白么?大家都幸运,世界上只有幸运的人。

不管是谁,有一天都注定要死。

连他本人也是一样,也注定要死。

局外人默尔索所说的“他”是为默尔索祈祷的神父。

神父的上帝遭到了默尔索冷冰冰的理性的解构。

默尔索看上去有的只是荒诞的心灵,但本质上是理性主义所结的苦果。

正是出于对死亡对人的意义挑战的回应,基督教的将人从“在死”中赎出才突显出它的光辉来。

二言说从“在死”的状态与过程中救赎人明显不是从自然或历史的维度为之,而是从信仰的维度来观照死与生的关系。

刘小枫说:“由死亡的变无推出神圣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变无,同样不合乎逻辑。

死亡的虚无性并不能推导出神圣的东西的非真实性,因为,神圣的东西的性质并不以本然生命及其存在形态为自己的依据。

”1)自然的死亡是事实性形态,而神圣的东西是立足于超自然形态的。

两者之间的联系甚至转换只有在精神界才能达成。

生死意义的更新只有上帝的出场才有可能。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下述询问就是提出了上帝对于理解死的意义:现在请你设想一下,世界上不存在上帝,灵魂也并非不朽(灵魂的不朽和上帝是同一回事,同一个意思)。

那么请问,既然我在世上终归要死,我何必要好好生活,积德行善?既然不存在灵魂的不朽,那事情委简单,无非就是苟延残喘,别的可以一概不管,哪怕洪水猛兽。

如果这样,那我(假如我只靠自己的灵活与机智去逃避法网)为何不可以去杀人、去抢劫,或者不去杀人,而直接靠别人养活,只管填饱自己的肚皮?要知道我一死就万事休了!)这种设想是无法反驳的——如果不带着信。

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像默尔索一样陷入虚无,而是在不断地认信基督。

普世宗教对所有灵魂都是敞开的,“你寻找,你就得到。

”也许,“信”在理性主义面前永远是软弱的姿态,但是,理性主义对死的无意义的诘难在“信”面前同样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死亡除了它的事实形态,在人面前展现出了它的价值意蕴,我们从西方文学中到处可见对死亡的歌唱,如济兹在《夜莺颂》里抒发对死亡的向往:“我暗中倾听;唉,有好多次/我差点儿爱上了安闲的死神,/ 我在构诗时多次轻唤起他的名字,/ 要把我宁静的气息带进空中;/如今死亡要比以往更壮丽,/在半夜毫无痛苦地死去/……”。

“无痛苦中死去”是视一切都归于幻灭,还是凸显对某一价值实现的要求呢?唤起死神的名字,是以神的名义,还是以死神本身的名义呢?在死亡面前,这无疑也是信与不信的一个分歧。

以死神的名义呼唤死的来临,所有的生将被死所活活卷走,现世一切对于个体都是虚无,人将无所恋生。

以神的名义求告死,并不是否弃生,而是以一种入世化的拒世情怀来拒斥生,此世的生并不是神的理想,但必须由生才能转换到死后之生。

所以,象拜伦、雪莱、济慈、诺瓦利斯、霍夫曼这一批浪漫主义诗人,不断地发出了对坟场、地狱、尸骨、寂灭世界的最惊世骸俗的呼唤,但也正是他们“把自己的歌喉无私地献与人世间光明与炽热的生命,献与流云。

献与朝霞,献与夜莺,献与恋人鲜花般的笑脸。

”雪莱在济慈死后,写挽诗哀悼:他已飞翔在我们黑夜的阴影外边;/ 嫉妒和诽谤和憎恨和痛苦,/被人们误解为欢乐的不安,/再也不能够触动他,给他带来磨难;/人世间慢性污染的病毒他已可幸免,/ 他已经可以不再为了一颗心的冷却,/ 一头青丝的变白而徒劳无益地兴叹;/也不必在心灵的自我已停止燃烧时/ 用了无星火的灰烬去装填无人惋惜的瓦罐。

人生的喧嚣与死后的宁静在诗中形成尖锐的对比。

然而,诗人是在歌颂死亡,是在表达对死亡的向往吗?否。

在死亡带来的宁静后面,不难体会出诗人面对人世的“嫉妒和诽谤和憎恨和痛苦”的仰郁难平之气。

诗人自己说过,不能把“自己往往受时空限制的是非观念,具体表现在不受时空限制的诗创作之中。

”而诗何以不受时空限制呢?雪莱认为原因在于:“诗则依据人性中若干不变方式来创造情节,这些方式也存在于创造主的心中,因为创造主的心就是一切心灵的反映。

”以雪莱的理论来理解他的诗当比较符合实际。

生前喧嚣与死后寂灭的对比只是出于时空限制的一种是非观念,诗人并不仅仅想表达此意,而是着眼于“他只是从人生的噩梦中一朝觉醒”这一视域。

生前斗争的无益、精神斧铖的砍杀、忧伤和恐惧的折磨等等都是从噩梦中觉醒后的意识,这是济慈的觉醒,同时更是雪莱的觉醒。

面对济慈的死,雪莱已经将它内化为自己内心经历的一次死亡。

“诗拯救了降临于人间的神性,以免它腐朽。

”3)诗人如此说。

他通过诗首先拯救的是自己身上的神性:活着也可以从噩梦中醒来,也可以超越死。

三西方文学表现出的相信上帝能从在死中将人赎出的观念基于基督教要“同基督同死同活”这样一个信条。

因为“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

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

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上帝活着。

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

”(《新约·罗马书》6 :8 )基督信仰只有一次死,那是向罪的死;却有二次生,那是向死的生。

对基督徒而言,死是由于自身的罪而丧失了本然的生命,生则是由于信仰基督死后复活而活在基督的爱中。

第二次的生才是真正的赎。

文学并不能把人从在死中真正赎出,同样也只能是在对基督的信仰中使人再生。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的死亡体验中的新生很具代表性:他以前害怕生命结束。

他有两次极其痛苦地体验过死的恐惧,如今不再有这种感觉。

……那朵永恒的、自由的、不受现实生活束缚的爱之花开放了,他不再怕死,也不再想到死。

……他在睡梦中还念念不忘近来一直萦回脑际的问题:生和死。

但想得更多的是死。

他觉得自己离死更近了。

“爱?爱是什么?”他想:“爱阻止死。

爱就是生。

因为我爱,我才懂得一切,一切。

因为我爱,世间才存在一切,一切。

只有爱才能把一切联系起来。

爱就是上帝,而死就是我这个爱的因子回到万物永恒的起源。

”……“是的,这就是死。

我死了,我也就醒了。

是的,死就是觉醒!”他的心灵豁然开朗了,那张至今遮蔽着世界的帷幕在他心灵前面揭开了。

他觉得内心被束缚的力量获得了解放,身上那种奇妙的轻松感不再消失。

俄罗斯的布宁说:“如果真有人有两双眼睛,第二双是从司死亡的天使那里得到的,而且是在摇篮里得到了,那么这个人就是托尔斯泰。

司死亡的天使弄错了托尔斯泰的死期,却给他留下这样一双眼睛,使他后来总是首先从死亡的角度去重新估价他在长长的一生中看到的一切,而死亡是一切价值的最大的重新估价者(像自杀前的安娜,你奥斯特利茨战场上的安德烈公爵)。

”4 )在托尔斯泰的《童年》中就出现了死亡的主题,其后,在《三死》、《霍尔斯托梅尔》、《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中,他都一再地“从死亡的角度去重新估价”一切。

当然,托尔斯泰的一生并不局限于基督宗教领域来探讨死亡,梅烈日柯夫斯基就说把托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的话,托氏是个有泛神论色彩的异教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