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一二节学案

合集下载

2022版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2022版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种内竞争
就会加剧,这就会使
种群的⑭
出生率
降低,死亡率升高。当死亡率升高至与出生率相等
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可见,⑮ 种内竞争
对种群数量起调节作用。
3.曲线图
Earlybird
晨鸟教育
4.环境容纳量:又称⑯ K 值,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
数量。
5.环境容纳量的应用
主题学习二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情境探究 1.下表是某兴趣小组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的结果: 样方
种群密度/(株

其中第四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为:
8 7 18 x 9
(1)如何计数第四个样方的植株数量?该样方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2) 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样方,应如何处理?该植物种群密度是多少? 答案:提示:(1)可计数样方上边和左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量,及样方以内的
注: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要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 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3.利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 设种群数量为 N 只,第一次捕获 M 只并标记,第二次捕获了 n 只,其中有 m 只被标
记,根据公式
,得
。由上式分析可知:
(1)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标记物易脱落、被标记个体的被捕机会降低、标记物 导致被标记个体易被捕食、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等)造成 m 偏小,则得出的 N 偏大。 (2)若由于某种原因(如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被捕 获且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等)造成 m 偏大,则得出的 N 偏小。 (3)若在调查期间,调查区域有较多个体出生和死亡或迁入和迁出,也会造成估 算中出现较大误差。
个体数量。个体数量=5+2+1=8(株),种群密度为 8 株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 :第6单元第18章 第2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 :第6单元第18章 第2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经课 典时 示作 例业
知识点一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D ) A.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刚出生的婴儿吃奶是先天性行为 C.由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
甲 乙 丙丁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与错误”次数 75 158 32 6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推测是( B )
A.四种动物中乙动物最高等
B.四种动物中丁动物最高等
C.无法判断哪种动物最高等
D.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解析】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动物按照由高等到低等排序为丁、 丙、甲、乙。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猩猩的这种行为是后天通过经验和“学习”逐步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点悟】 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动物的分类等级 越高,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越强。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变式题 2】 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表所示结果:
屏“,不时炫耀地翩翩起舞,表现出强烈的求偶行为;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 起筑巢、产卵、育雏。孔雀这些复杂的行为受什么调控呢?
【答案】 孔雀这些复杂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控。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请阅读教材 P96,观察插图,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1.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生理基础:动物的行为受到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 的调控。 2.动物行为的特点:动物越 高等 ,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 高等 ,适 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 越强 。 3.与动物相比,人类的学习行为更加复杂,这不仅使人类更好地适应环境, 还能 影响 环境,使环境尽可能向适合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案:第十八章 第1节 电子的发现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案:第十八章 第1节 电子的发现 -含答案

第1节电子的发现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2.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电子。

3.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电子电荷量。

4.密立根实验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一、阴极射线1.实验装置:如图18-1-1所示真空玻璃管中K是金属板制成的阴极,A是金属环制成的阳极;把它们分别连在感应圈的负极和正极上。

图18-1-12.实验现象:玻璃壁上出现淡淡的荧光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影。

3.阴极射线: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阴极射线。

二、电子的发现1.汤姆孙的探究(1)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和磁场,根据偏转情况,证明它是B(A.带正电B.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它的比荷。

(2)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都相同。

证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

(3)进一步研究新现象,不论是由于正离子的轰击,紫外光的照射,金属受热还是放射性物质的自发辐射,都能发射同样的带电粒子——电子。

由此可见,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2.密立根“油滴实验”(1)精确测定电子电荷。

(2)电荷是量子化的。

3.电子的有关常量1.自主思考——判一判(1)玻璃壁上出现的淡淡荧光就是阴极射线。

(×)(2)玻璃壁上出现的影是玻璃受到阴极射线的撞击而产生的。

(×)(3)阴极射线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4)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5)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是电子。

(√)(6)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电荷量可以取任意数值。

(×)2.合作探究——议一议气体放电管中的气体为什么会导电?提示:气体分子内部有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相等,对外呈电中性,当分子处于电场中时,正电荷和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电场很强时正、负电荷被“撕”开,于是出现了等量的正、负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气体就导电了。

学案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立体结构

学案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立体结构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熟悉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熟悉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空间构型间的关系。

4、熟悉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5、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6、能按照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7、进一步增强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重点知识】: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回顾思考】1 举例说明什么叫化学式?2 举例说明什么叫结构式?3 举例说明什么是结构简式?4 举例说明什么是电子式?5 举例说明什么价电子?(第一课时)一、形形色色的分子【阅读讲义】认真阅读讲义35到37页“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处。

在阅读进程中勾出你以为重要的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讲义中相应地方。

认真读图2-8、2-9、2-10、2-11、2-12和36页的知识卡片等去熟悉分子的多样性,自己动手制作几种分子的模型体验分子的空间构型。

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思考1】完成下表1、原子数相同的分子,它们的空间结构相同吗?2、请你利用身旁的易患材料参照讲义35、36页内容制作CO2、H2O、NH3、CH2O、CH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并用书面用语描述它们的分子构型。

3、你如何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4、写出CO2、H2O、NH3、CH2O、CH4的电子式;5、观察上述分子的电子式,分析H、C、N、O原子别离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你知道原因吗?6、如何计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成σ键电子对、未成键电子对)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阅读讲义】认真阅读讲义37到39页“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处。

在阅读进程中勾出你以为重要的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讲义中相应地方。

认真读图2-15、表2-4、2-5,对比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构型。

第二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二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团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像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像和日常生活中的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难点:掌握探究过程三、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讲解法,做图法。

四、实验器材蜡烛,光具座,凸透镜,光屏,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复习第一二节的知识,从生活中的凸透镜入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进行新课(1)学生自学实验过程课本84页第一段(2)实验中我们用到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够找到凸透镜的焦距,并让学生测出自己手中凸透镜的焦距(3)学生自学课本84页实验学生分组找出三次实验放蜡烛的物距分别为多少?我们需要观察和测量什么?什么时间测量?什么时间成实像什么时间成虚像并讨论实像虚像的区别?学生讨论分别总结。

(4)教师提问总结:我们三次实验蜡烛的物距分别为二倍焦距外,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一倍焦距内。

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测量像距是多少。

光屏上像清晰是测量,一倍焦距内为虚像。

(5)学生分组实验,注意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放置。

教师指导部分做错的小组并把课本85页的实验表格填上。

(6)成实像时挡住透镜一部分观察像的情况。

(7)学生展开讨论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8)教师总结发言,并和学生讨论成像规律。

a蜡烛的物距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照相机)b蜡烛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在二倍焦距外(幻灯机)c蜡烛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d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

像物在透镜异侧。

e成虚像时像物在透镜同侧。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二章学案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二章学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学习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物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课前准备1.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2.观察与家庭实验⑴观察夕阳西下时的自然景观,思索并尝试解释晚霞是怎样形成的?遥望夜空,观察银河系的形状,体会宇宙的神奇,并收集宇宙起源的相关资料。

收集圆珠笔发明的历史,观察圆珠笔的结构,探究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⑵在水龙头的下方放一脸盆,并打开水龙头,把一乒乓球放在水流下,乒乓球将怎样运动?做一做,看看和你想的一样吗?⑶在杯子中装满水,用一纸片盖住杯口,然后把杯子倒过来,猜想杯中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做一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3.自带物品课前从家里带来塑料瓶、塑料绳、玻璃杯、磁铁、铁钉、三棱镜、光源、漏斗、乒乓球、拉链、圆珠笔等工具。

合作探究说明让学生解答更具说服力.对于不会的问题,可以告一步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才能解释。

请学生列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让学生参与进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收集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所以平时也要布置一些查找资料的问题。

男子跳高:金牌俄罗斯安德瑞·斯林诺夫成绩 2.36澳大利亚选手史蒂夫·胡克以5米96的成绩赢得男子撑杆跳高金牌让学生亲自动手,充分参与,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第二节探索之路学习目标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课前准备1.参观调查附近的博物馆,了解古人对科学的探索,并写出相关的调查报告。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活动1:看图1-14---图1-18及其说明,了解古人原始思维中的科学成分,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①图1-14,甲骨文“殸”表示什么意思?古人为什么画成这种形状?②图1-15是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生物中图版学案:第二章第一节发酵与食品加工

生物中图版学案:第二章第一节发酵与食品加工

第一节发酵与食品加工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发酵1.概念在生产中,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别根据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情况,可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根据发酵生成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等。

二、酒精发酵1.食品工业中,酒精是采用厌氧发酵法生产的。

2.原理:先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再利用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在厌氧和微酸性条件下,转变成酒精。

3.由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因此,在实际制酒过程中,先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耗尽容器内的氧气。

然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生成酒精。

4.原料:通常选用高粱、玉米、大麦等谷物以及红薯作为酿制白酒的原料,选用葡萄、苹果等作为酿制果酒的原料。

三、醋酸发酵1.果醋则是利用醋酸菌进行需氧发酵得到的产物。

2.原理: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糖类分解成醋酸;当糖类不足时,还可以将酒精转变成乙醛,进一步将乙醛转变成醋酸.因此,我们可以在制作果酒的基础上酿制果醋。

思考:啤酒生产中,发酵是重要环节.大致过程是: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进行发酵。

发酵后期,如果密封不严,会使啤酒变酸,你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变化吗?提示: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易被氧化产生乙酸。

四、酒精酿制过程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30 ℃恒温静置培养3 d)→蒸馏.五、发酵工程把微生物发酵与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这就是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缩短了生产周期,便于机械化生产.1.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

包括需氧发酵(如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和厌氧发酵(如酒精发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第四课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第四课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第二节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四课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课标要求]1.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

1.容量瓶2.配制步骤(以配制100 mL 1.00 mol·L -1NaCl 溶液为例)(1)计算:根据n =c ·V 知,n (NaCl)= ,m (NaCl)= g 。

(2)称量:准确称量NaCl 固体 g 。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并冷却至 。

(4)移液: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2.溶液的配制步骤及仪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5)洗涤、振荡:(6)定容:(7)摇匀: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前为什么要恢复至室温?3.定容时,若不慎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1.容量瓶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1)容量瓶的查漏方法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①关键词:注水→盖塞→倒立→观察→正立→旋180°→倒立→观察。

②准确描述:向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水,盖好瓶塞。

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观察是否漏水。

如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塞子旋转180°后塞紧,再检查是否漏水。

如不漏水,2~3次,并将洗涤液都转移至容量瓶,轻轻摇动,使溶液混合均匀。

盖好瓶塞,用食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该容量瓶才能使用。

(2)选择容量瓶的原则——“大而近”原则选择容量瓶遵循“大而近”原则: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

如:需用480 mL某溶液应选择500 mL容量瓶来配制溶液。

(3)容量瓶使用的“五不能”①不能用容量瓶溶解固体;②不能用容量瓶稀释浓溶液;③不能把容量瓶加热;④不能把容量瓶当作反应容器;⑤不能用容量瓶长期存放溶液。

(学生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第一二章)

(学生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第一二章)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一.新课引入: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

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二.新课讲授1、在自然中: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请看书上图1-1-----图1-7: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复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⑷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⑸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⑹巍巍雪山,高耸入去,为何甚至一声喷嚏高可能导致雪崩?⑺风是怎样形成的?自然真美丽,真神奇。

请同学们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学生举例(约5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海市蜃楼现象原因——发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楼”,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

2、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看课本图1-8------图1-13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些神奇的现象?下面我们看几个有趣的现象实验一: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二:隔掌吸钉实验三:摩擦起电实验四:放大镜一矿泉水瓶中装水。

把手指放到后面观察,手变粗了;用它看书上的字,字变大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还有一有趣的事,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111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这个传说真实吗?实验五: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做个实验,撕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

你能不能把纸条从钢笔帽下抽出来,而钢笔帽不倒。

实验六:现有一小漏斗,一个乒乓球,如果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给它吹气,会怎么样呢?实验七:矿泉水为什么流不出来?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理现象。

大家举些来看。

以上的事例及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我们的物理知识来解释。

第二节探索之路一.新课引入物理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代和现代,近代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物理学的突破。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节-人口分布-含解析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节-人口分布-含解析

本章概述明要求〔课标导航〕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

〔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地理实践力)。

描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说明影响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的因素,解释不同区域、不同因素对人口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形成判断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

〔学法点拨〕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二节主要运用相关资料和典型案例,介绍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在学习这两节时,可采用两种不同方法:一是比较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不同: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的人口分布、民工潮、民工荒、移民就业等现实问题,分析英影响因素。

第三节,注意对比区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主要掌握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项目专业或髙校(排名不分先后)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社会学类专业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淸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Yl ZHANG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自主梳理探新知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分布的特点:很不均匀。

2.世界人口分布(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

〜60°地带。

(2)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 m以下的低平地区。

(3)从距海洋远近来看:近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 km以内的沿海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四部和北美东部。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因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而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学习导航]1.把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细胞形态的转变。

[重、难点] 2.会区分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不同点。

[重点]一、减数分裂(阅读教材P16)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进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在整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只进行一次。

4.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削减一半。

⊙点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一般有三种,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依靠减数分裂,体细胞的增殖主要依靠有丝分裂,其次依靠无丝分裂。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阅读教材P16~P19)1.形成场所:精巢或睾丸。

2.细胞名称的变化3.染色体的变化(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都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染色单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别,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3)减数其次次分裂①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②分裂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4.变化结果: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和变形形成四个精子。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阅读教材P19~P20)1.形成场所:卵巢。

2.过程3.染色体的变化:与精子形成过程相同。

4.变化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逝。

1.连线2.推断(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次数和细胞分裂次数是相同的。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分析: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2020-2021学年化学新教材人教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第2节课时1电解质的电离

2020-2021学年化学新教材人教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第2节课时1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离子反应课时1电解质的电离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通过实验、假设、推理等过程,认识电解质的导电实质,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2.以探究的方式建构电离模型,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过程,培养学生的“微观探析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3.以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一、电解质1.实验探究(1)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和蒸馏水,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三个烧杯中,并连接电流表,接通电源,电流表指针均不偏转,说明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蒸馏水均不导电。

(2)分别取上述烧杯中的NaCl固体、KNO3固体各少许,分别加入另外两个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完全溶解,再做导电性实验,电流表指针均偏转,说明NaCl 溶液和KNO3溶液均导电。

2.电解质的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乙醇、部分非金属氧化物等。

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3.电解质导电的分析(1)能导电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

(2)NaCl溶液导电的探究[证据推理]①NaCl固体中含有带正电荷的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离子Cl-,由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Na+和Cl-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

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

②NaCl固体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③在NaCl溶液中插入电极并接通电源,水合钠离子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移动,水合氯离子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移动,故NaCl溶液能够导电。

(3)NaCl熔融状态导电的探究NaCl固体受热熔化,离子克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故熔融NaCl也导电。

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的地区。

我国的行政区划从夏朝开始萌芽,到秦朝的郡县制,再到后来的三省六部制,直到今天。

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今天我国的行政区划又是什么样子的哪?赶快去认识一下吧!『学习目标』1.了解行政区划的作用和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地找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记住它们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在了解本课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下面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内容和地图,在尽可能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认真思考相关地理问题,提出自己见解,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地理知识点,记录发现的地理问题。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相信你是最棒的!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是怎样的,它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有怎样的关系?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包括个行政单位,其中包括个省,个直辖市,个自治区和个特别行政区。

3.读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图,找一找我国有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并在下面空白图中填出他们的名称。

4.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它的行政中心,请认识这些简称和行政中心,并在下图中填出它们。

5.观察每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形状,看看它们像什么?请把你的想象写出来。

6.有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与某种地理事物以及它们所处的方位有关,比如河南和河北,你还发现了哪些这样的省区,请把它们写出来。

『自学检测』1.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三级。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包括哪五个自治区,哪四个直辖市?自治区:直辖市:3.你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简称是,行政中心是。

4.下列省区与其简称的组合,正确的是( )A.云南一黔B.四川一蜀C.安徽一鄂D.河南一鲁『问题探究』1.为了使用的方便,每个省级行政区都规定了一个简称,你知道这些简称的来历吗?2.观察我国省级行政区分布图,我国沿海、沿陆上疆界和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有哪些?请写出他们的简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区别。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3.实验能力的培养。

学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并根据实验探究胶体的一些性质。

【学习过程】环节一:课堂引入,初识牛奶1.牛奶针对是舶来品么?2.从认识化学物质的角度,你怎样来描述牛奶呢?环节二:认识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

2.组成溶液溶质 + 溶剂()()()3.分析生活中的分散系4.你认为牛奶是什么分散系?5.丁达尔效应的形成原理:环节三:认识胶体1.定义:2.性质:3.Fe(OH)3胶体的制备(1)向40ml冷水中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得到;(2)向40ml冷水中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得到;(3)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4.根据分散剂状态不同,可将胶体分为:、、环节四:拓展应用1.我们如何去除粗盐中的泥沙?2.过滤的原理是什么?3.可利用什么原理来分离牛奶中的乳糖?【学习效果】一、单项选择题I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分散质的粒子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2.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 B.沸水C.NaOH溶液 D.NaCl溶液3.能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A.静置,有沉淀现象的是胶体B.能透过滤纸的是溶液C.有丁达尔现象的是胶体D.用肉眼观察,均匀透明的是溶液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溶液和胶体都是透明的,浊液是浑浊的B.光线透过溶液和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是纯净物,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nm~100nmD.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性,因此有些胶体可用来净水5.下列图示的混合物不属于胶体的是()A.氯化钠注射液B.云雾C.稀豆浆D.烟水晶6.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第18章第一二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学习目标:
1.知道电子是怎样发现的及其对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重大意义.
2.知道阴极射线及其产生方法,了解汤姆孙发现电子的研究方法.
3.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问题.
4.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
5.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理解模型提出的主要思想.
6.知道原子核的核电荷数的意义及原子核的尺度.
重点难点:1.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及其解释.
2.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自学案:
一、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________.
二、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通过研究
___________发现了电子;1910年美国物理学家
___________通过著名的________实验精确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电子的电荷量约为_____________C,
三、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_______镶嵌在球中.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小圆点代表正电荷,大圆点代表电子.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被称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该模型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但后来被
________________实验否定了.
四、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中发射出来的快速运动的粒子,实质是失去两个电子的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电荷,质量为____________质量的4倍.
2.实验结果
(1)______________ 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沿原方向前进.
(2)_________ 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偏转角甚至大于90°.
3.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了_____________模型.
4.核式结构模型: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_________.它集中了原子全部的____________和几乎全部的_________,________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五、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1.电荷: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_________.
2.尺度:对于一般的原子核,实验确定的核半径R的数量级为__________m.而整个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_________m.两者相差十万倍之多.可见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
导学案:
一、探究阴极射线性质的方法
1.带电性质的判断方法
(1)在阴极射线所经区域加上,通过打在荧光屏上的亮点的变化和电场的情况确定带电的性质.
(2)在阴极射线所经区域加上,根据亮点位置的变化和左手定则确定带电的性质.
2.比荷的测定方法
(1)让阴极射线垂直进入某一电场中,在荧光屏上亮点位置发生变化.
(2)在电场区域加一与其垂直的大小合适的磁场,抵消阴极射线的偏转.由此可知qE-q v B=0.则v=
E
B.
(3)去掉电场,只保留磁场,磁场方向与射线运动方向垂直,阴极射线在有磁场的区域将会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弧,根据磁场情况和轨迹偏转情况,由几何知识求出其半径r,则由q v B=
m v2
r得
q
m=
v
Br=
E
B2r.
二、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认识
1.实验装置
⎩⎪

⎪⎧
放射源:放出α粒子(42He)
金箔:靶子
显微镜荧光屏(可转动):观察工具
2.实验过程:α粒子从铅盒射出,形成的细射线打在金箔上,被散射的α粒子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光,用可转动的显微镜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3.
实验
现象
⎩⎪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
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少数发生较大偏转
极少数偏转超过90˚,
像被金箔反弹回来
4.实验注意事项
(1)整个实验过程需在真空中进行.
(2)α粒子是氦核,本身很小,金箔需很薄,α粒子才能很容易穿过.
(3)实验中用的是金箔而不是铝箔,这是因为金的原子序数大,α粒子与金核间库仑力大,偏转明显;另外金的延展性好,容易做成极薄的金箔.
(4)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绝大部分是空的,除非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核上,否则,α粒子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
二、两种模型对α粒子散射现象的分析
1.汤姆孙枣糕模型对α粒子散射现象的分析
(1)α粒子如果从原子之间或原子的中心线穿过,它受到周围正负电荷的库仑力是平衡的,α粒子不偏转.
(2)α粒子如果偏离了原子之间的中心线穿过,则两侧的库仑力相当大一部分被抵消,α粒子偏转很小.
(3)α粒子如果正对着电子射来,由于电子质量远小于α粒子的质量,α粒子速度大小及方向基本上不变,更不可能反弹,因此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2.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对α粒子散射现象的分析
1)α粒子穿过原子时,
2)α粒子十分接近原子核穿过时,.
3)α粒子几乎是正对着原子核射来时,
二、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典例精析:
例1、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金箔的金原子间存在很大的空隙,只有极少数碰到金原子
例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18-2-5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B.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a、c两点的动能不相等
D.动能与电势能的和不变当堂检测
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真空环境中进行
B.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可以在水平面内的不同方向上移动
C.荧光屏上的闪光是散射的α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的
D.荧光屏只有正对α粒子源发出的射线方向上才有闪光
2.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
3、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
A.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主要是原子中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
B.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是库仑力
C.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小,所以绝大多数的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D.能产生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近的α粒子
4、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α粒子经过金箔后,发生了角度不太大的偏转
B.α粒子在接近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减少,电势能减少
C.α粒子离开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增大,电势能也增大
D.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