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学案--方案设计型(附答案)11页word文档
方案设计型㈠应用方程(组)不等式(组)解决方案设计型例1.(2009 •益阳)开学初,小芳和小亮去学校商店购买学习用品,小芳用 18元钱买了 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小亮用 31元买了同样的钢笔 2支和笔记本5本.(1) 求每支钢笔和每本笔记本的价格;(2) 校运会后,班主任拿出 200元学校奖励基金交给班长,购买上述价格的钢笔和笔记本共 48件作为奖品,奖给校运会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要求笔记本数不少于钢笔数,共有多少种购买方案?请你一一写出.解析:此类试题一般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两人的用的总钱数为等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组.第二问注意“不少”的含义可以根据总钱数和钢笔与 笔记本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组.解:(1)设每支钢笔x 元,每本笔记本y 元,依题意得:所以,每支钢笔3元,每本笔记本5元(2)设买a 支钢笔,则买笔记本(48 — a )本依题意得:3a 5(48 a )200,解得:20 a 24,所以,一共有5种方案48 a a2. ( 2009 •益阳)开学初,小芳和小亮去学校商店购买学习用品,小芳用18元钱买了 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小亮用 31元买了同样的钢笔 2支和笔记本5本.X 3y 18 解得:X 3 2x 5y 31y 5即购买钢笔、笔记本的数量分别为:20, 28; 21 , 27; 22 , 26; 23 , 25; 24 , 24.点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从实际问题中构建数学模型,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或不等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或不等式组) 同步检测:1 (2009 •安顺)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 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 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 (2) 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 说明理由.或A'.理禿尤¥ £:壤成人糞」(1) 求每支钢笔和每本笔记本的价格;(2) 校运会后,班主任拿出200元学校奖励基金交给班长,购买上述价格的钢笔和笔记本共48件作为奖品,奖给校运会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要求笔记本数不少于钢笔数,共有多少种购买方案?请你一一写出. 练习参考答案:1. 解:(1)设成人人数为x人,则学生人数为(12-x)人.则3535x + (12 - x) = 350 解得:x = 82故:学生人数为12-8 = 4 人,成人人数为8人.(2)如果买团体票,按16人计算,共需费用:35X 0. 6X 16 = 336 元336 < 350 所以,购团体票更省钱.所以,有成人8人,学生4人;购团体票更省钱.一一x 3y 18 x 3 2. 解:(1)设每支钢笔x兀,每本笔记本y兀,依题意得:解得:2x 5y 31 y 5 所以,每支钢笔3元,每本笔记本5元(2)设买a支钢笔,则买笔记本(48 —a)本依题意得:3a 5(48 a) 200,解得:20 a 24,所以,一共有,种方案48 a a即购买钢笔、笔记本的数量分别为:20, 28; 21 , 27; 22 , 26; 23 , 25; 24 , 24.、应用函数设计方案问题: 例2. (2009 •安徽)(1)请说明图中①、②两段函数图象的实际意义.(2)写出批发该种水果的资金金额w (元)与批发量m( 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图象;指出金额在什么范围内,以同样的资金可以批发到较多数量的该种水果.(3)经调查,某经销商销售该种水果的日最高销量与零售价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 该经销商拟每日售出60kg以上该种水果,且当日零售价不变,请你帮助该经销商设计进货和销售的方案,使得当日获得的利润最大.解析:此类试题结合函数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加工应用,可以求出函数解析式,分析题意,根据:销售利润丫=日最高销售量x X每千克的利润(每千克的利润=零售价-批发价),由此整理可得到y关于x的二次函数,解:(1)图①表示批发量不少于20kg且不多于60kg的该种水果,可按5元/kg批发;图②表示批发量咼于60kg的该种水果,可按4兀/kg批发.钱.(2)由题意得:w5m (205 ' 60),函数图象略.4m ( m >60)由图可知资金金额满足 240< g 300时,以同样的资金可批发到较多数量的该种水果.(3)设日最高销售量为x kg (x > 60)即经销商应批发 80kg 该种水果,日零售价定为 6元/kg ,当日可获得最大利润160元点评:注重数形结合,领会通过图形所传递的信息,以及二次函数顶点的意义的理解与应用. 同步检测:3: ( 2009 •四川省南充市)某电信公司给顾客提供了两种手机上网计费方式:方式A 以每分钟0.1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 方式B 除收月基费20元外,再以每分钟0.06 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假设顾客甲一个月手机上网的时间共有 x 分钟,上网费用为y 元.(1)分别写出顾客甲按 A 、B 两种方式计费的上网费 y 元与上网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在图7的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2)如何选择计费方式能使甲上网费更合算? y/元练习参考答案:练习 3。
中学数学教学及案例分析教案习题
《中学数学教学及案例分析教案》习题
第一章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
1.数学教学目的的确立,为何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
2.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如利用数学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试举例说明.
3.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将数学教学目的更好的融入课堂?结合实际谈体会.
第二章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
1.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各是什么?
2.构建素质教育下的中学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和策略有哪些?
3.怎样理解数学教学过程的教学建议?
4.经长期调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哪些?结合实际,你认为哪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现今的学生?
第三章中学数学逻辑基础
1.怎样理解概念的含义?
2.怎样理解判断、命题的概念?
3.数学证明的几种方法是什么?
4.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个命题,怎样进行推理论证?试举例说明。
第四章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与教
1. 数学概念教学的要点及基本要求是什么?
2. 例题、习题教学的要点及基本要求是什么?
3.设计数学命题教学的方案.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第五章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
1. 怎样理解数学思维的内涵?
2.数学思维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3. 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途径是什么?
4.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自身体会谈。
第六章中学数学思想方法
1.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2. 数学思想方法的一般教学途径是什么?
3. 中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点是什么?
4.在教学中,怎样正确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试举例说明。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十二篇】
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十二篇】【篇一】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三、菱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4)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2、s菱=争6(n、6分别为对角线长)3、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对称性: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篇二】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初中数学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答案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1)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关于“理念”,下面错误的一项是()(A)理念是理想和信念(B)理念就是理论(C)理念表达人对事物的看法(D)理念对人的行为有支配作用2.“教学行为取向”的含义是()(A)原有的教学行为(B)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行为(C)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D)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3.下列哪一条要求,不属于“了解·感受”层次()(A)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B)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C)会推导数学公式(D)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4.下列教学技能对教师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对数学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一项是()(A)语言技能(B)板书技能(C)组织技能(D)电脑技能5.教学设计文本的主体是()(A)教学方案(B)教育理论(C)经验反思(D)怎样解题6.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时,切实可行的做法是()(A)每节课都要分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B)以知识目标为主,设计过程目标,将能力、情感包容于其中(C)只要知识目标,其他目标都是虚的(D)只要能力目标,有了能力就什么都有了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数学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8.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9.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是:①;②;③;④;⑤.10.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有什么根本的不同?12.在观摩新课程公开课的过程中,常常能听到“我们平时的课是不可能都这么上的”这样一句评价.确实,在新课程实验的初期为了倡导一些新的教学行为,许多公开课是为突出某种教学行为而精心设计的.试谈谈你对公开课上这种现象的看法.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从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来看,什么情况下需要实施“合作学习”?14.如何处理操作几何、说理几何与逻辑几何之间的关系?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推论教学完毕后,老师给出下面一道巩固性练习. 已知:如图所示,P 是△ABC 内一点.求证:∠BPC >∠BAC 然而,两种不同的启发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启发一:(1)我们能不能通过连辅助线AP 来证呢?(2)我们内外能够否用今天学过的定理或推理来证呢? 启发二:(1)请同学们观察,我们要证明的两个角不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或外角,能否化生为熟呢?(2)ABPC 是一个四边形(即化归对象),如何实现化归目标(三角形——化生为熟)呢?关键是寻找化归方法,请同学们自己探索一下化归方法,看看效果如何? 对这两种启发,你认为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吗?哪个是在引导学生探究?16.从价值取向、评价方式和实际效果来分析下面的案例:曾几何时,当有学生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而引得满堂哄笑时,仍只见教师坚定地说“很好,请坐下!”.问其为什么,教师回答“新课程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要充分肯定和鼓励”.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2)C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微格教学是指()(A)小班化教学(B)录像回放教学(C)日常教学(D)讲讲停停的教学2.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含义,下面错误的一项是()(A)数学来自于学生的生活(B)日常生活中有数学问题(C)人类生活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D)数学研究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3.下列哪一条要求,不属于“了解·感受”层次()(A)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B)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C)会推导数学公式(D)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4.下列数学方法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生没有明确要求的是()(A)换元法(B)配方法(C)十字相乘法(D)待定系数法5.数学中“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是指()(A)列方程、解方程的知识(B)求函数性质、画函数图象的过程(C)解决有关方程与函数的问题(D)用方程与函数的知识来看待问题6.关于“认知”,下列错误的一项是()(A)认知就是认识(B)认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历程(C)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都是认知的具体过程(D)人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是与生俱来的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8.教师是学生学习的.9.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的机会.10.义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初中数学新课程(课标课程)与“旧课程”(原来的课程)相比,在“知识教学”方面是强化了还是弱化了?12.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做题目就是新课程中提倡的“过程”学习,你觉得呢?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数学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你认为初中数学教育的最突出的价值是什么?14.你对“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如何理解的?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有一节“100万有多大”的数学课,教师设计了许多“100万”的实例.其中有一个是“100万颗米粒”让学生感到体积“很大”,另有一个是“100万个细胞”让学生感到体积“很小”.课堂小结时,有学生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100万”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教师肯定了该学生的回答,并表扬了这种辩证的观点.试分析该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100万有多大”这节课的教学核心是什么?16.从价值取向、评价方式和实际效果来分析下面的案例:曾几何时,当有学生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而引得满堂哄笑时,仍只见教师坚定地说“很好,请坐下!”.问其为什么,教师回答“新课程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要充分肯定和鼓励”.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3)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情感是一种()(A)心理现象(B)生理现象(C)行为现象(D)自然现象2.下列教学技能对教师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对数学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一项是()(A)语言技能(B)板书技能(C)组织技能(D)电脑技能3.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含义,下面错误的一项是()(A)数学来自于学生的生活(B)日常生活中有数学问题(C)人类生活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D)数学研究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4.“教学行为取向”的含义是()(A)原有的教学行为(B)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行为(C)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D)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5.下列数学方法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生没有明确要求的是()(A)换元法(B)配方法(C)十字相乘法(D)待定系数法6.教学设计文本的主体是()(A)教学方案(B)教育理论(C)经验反思(D)怎样解题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学习与发展”的理论认为,是教育实践与教育改革的出发点.8.《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顺)”.所指的意思是:.9.促使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10.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有何区别?12.在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目标、已知条件常常很清楚,障碍也较容易发现,最困难的是采用什么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心理学上提供了两种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期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规则系统途径.二是启发式途径.请谈谈它们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运用.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你对“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如何理解的?14.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案例平方差公式的教法──促进学习过程的自我生成教学片段: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计算下列各题1.(1+x)(1-x)2. (2a+3)(2a-3)3. (100-1)(100+1)4. (x-6)(x+3)师:现在我和大家一起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老师在讲台上做,学生独立做题,约1分钟后,老师告诉大家他已做完,学生发出惊叹声.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室时静悄悄地,学生在努力计算,约2分钟后,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已经做好.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大约又过了1分钟,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师:不知你们的方法是否和我一样?为什么我比你们做得快呢?生(得“第二名”的学生):老师,你的做法应该与我们的做法不一样,我感觉到我的做法已经很快了,但还是比不上你的速度.师:其实老师不是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做的,而是利用平方差公式做的!(稍停)那么什么是平方差公式呢?大家从这4个题中自己去找一找,看看存在什么规律,当你找到规律时也就知道什么是平方差公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各自独立思考.……请你谈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6.为引出单项式概念,教师在复习了代数式的概念后,要求学生讨论黑板上的三个代数式7m,-a,x2的共同点,希望学生能回答出“都具有数与字母的积或字母与字母的积的特点”.生1:都是未知数.师:这里不叫未知数,叫字母.生2:都是两个字母的相乘,或数与字母想乘.师:对.还有呢?生3:都有很多字母.师:……(摇摇头)生4:都是整式.生5:字母取任意一个数都可以.生6:它们算起来比较简便.……学生的回答是非常踊跃的,思维是开放的,但对教师想得出的结论就是“启而不发”.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应怎样改进?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参考答案(一)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6:BDCAAB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对学生了解的经验总结8.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9.①教育性原则;②科学性与学科性原则;③适应性原则;④启发性原则;⑤规范性原则.10.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教学设计的主体是一份教案,案例分析的主体是一个事件;教学设计仅仅是一个预设的方案,可以没有发生过,但案例所陈述的故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12.在新课程实验的初期为了倡导一些新的教学行为,公开课能起到示范作用.这种示范是为了让更多的教师理解新课程、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有必要的.当大多数教师已能熟练使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时,我们的公开课应更多地考虑课堂整体的优化,让教学行为为教学目标服务.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有下列三种情况需要实施“合作学习”:(1)如果学习内容较难,大多数学生仅靠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那么就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以众人的智慧实现难点的突破.(2)如果某项学习活动量大,全部由学生个体来完成需要化大量的时间,那么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之后,为了共享学习的成果,可以组织学生合作交流.14.第一阶段是通过直观操作进行说理和简单推理(即操作几何);第二阶段是在直观操作的推理中渗透逻辑推理(即说理几何);第三阶段严格的推理论证(即论证几何).推理是分不同阶段的,逻辑推理是推理的一种,形式化的逻辑论证是在学生已有的操作几何、说理几何非形式化证明的基础上,有时在某个学段中两种几何并存.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1)这两种启示有本质的区别,第二种是在引导学生探究;(2)探究要有意义的探索内容;(3)探究性数学问题要有合理探究目标;(4)探究性问题要蕴涵着普遍性的规律.16.(1)从评价的价值取向来看,教师的本意是表扬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2)从评价方式来看,教师的用语过于简单,产生了误会.(3)从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只用了“一元评价”,而且丢舍了最主要的评价指标(问题的内容).(二)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6:BACCDD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8.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9.充分从事数学活动10.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在纯数学知识方面,就局部来说,有些加强了、有些弱化了;就整体来说,弱化的多、加强的少.在活动知识、经验知识方面,新课程比“旧课程”有明显的提高.12.新课程提倡的“过程”不仅是指解题过程,还包括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活动的实施过程,情感的体验过程等.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提出的,泛指“教学过程”.加强过程,意在追求过程中的教学价值,防止“死记硬背”的过度所造成的教学缺失.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从所给的四个方面的某一个来阐述都是正确的.譬如:初中数学教育的最突出的价值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第一,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第二,数学是理性精神和理性思维的代表;第三,数学教学本质上是数学思维的教学.14.(1)组织者的含义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2)引导者的含义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3)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与鼓舞,得到知道和建议.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该教师的做法不正确,他混淆了“数大”与“量大”的概念.“100万有多大”这节课的教学核心是:感受大数.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10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16.(1)从评价的价值取向来看,教师的本意是表扬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2)从评价方式来看,教师的用语过于简单,产生了误会.(3)从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只用了“一元评价”,而且丢舍了最主要的评价指标(问题的内容).(三)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6:AAADCA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学生心理发展规律8.如果不循序渐进,就破坏了顺序,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困难.9.“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10.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所谓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对,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两种都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应该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同时,还要努力实现这两种方式的有意义性.12.规则系统途径是指在探索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首先将过去熟悉的各种方案、办法等进行尝试,不断纠正其中的错误,直到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启发式途径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深入的思考之后,凭直觉采用一个或几个有限的步骤去逼近目标.以上两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相互作用的.一般来讲,常是先用启发式途径,看看能否迅速解决问题.若不行,再去不断地尝试错误,再受启发、尝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1)组织者的含义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2)引导者的含义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3)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与鼓舞,得到知道和建议.14.主要是要在教学中,包括在教学目标、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把认知与情感统一起来.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中的情感方面忽略掉了.其结果,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教学的效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尤其是情感培养、情感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如人意.因此,对情感方面的重视,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项重要措施.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要点:上述案例中,老师充分应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抓住可探究的环节,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体验、思考、尝试、交流,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16.(1)要有意义的探索内容.(2)探究性数学问题要有合理探究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专题培训测试八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专题培训测试八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6:BBCDAB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学生心理发展规律8.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9.教态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10.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在新课程实验的初期为了倡导一些新的教学行为,公开课能起到示范作用.这种示范是为了让更多的教师理解新课程、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有必要的.当大多数教师已能熟练使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时,我们的公开课应更多地考虑课堂整体的优化,让教学行为为教学目标服务.12.并不一定恰当.如果教师认为这些习题是学生可以做、也是必须做的基础题,那么就有必要让学生努力做完.一般情况下,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余地,这符合“让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有下列三种情况需要实施“合作学习”:(1)如果学习内容较难,大多数学生仅靠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那么就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以众人的智慧实现难点的突破.(2)如果某项学习活动量大,全部由学生个体来完成需要化大量的时间,那么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之后,为了共享学习的成果,可以组织学生合作交流.14.从所给的四个方面的某一个来阐述都是正确的.譬如:初中数学教育的最突出的价值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第一,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第二,数学是理性精神和理性思维的代表;第三,数学教学本质上是数学思维的教学.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1)学生可能对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与解析式之间的关系缺乏理解;(2)教师的回答不够妥当;(3)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4)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16.该教师的做法不正确,他混淆了“数大”与“量大”的概念.“100万有多大”这节课的教学核心是:感受大数.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10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测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围绕“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展开,旨在提高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分析与解题能力,通过精选的数学案例,使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概念、解题策略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涉及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方面,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为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问题分析。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需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得到提高和成长。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数学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如代数中的多项式、方程、不等式,几何中的图形性质、相似与全等,概率统计中的概率计算、数据分析等;(2)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包括算术运算、代数运算、几何图形的绘制与计算等;(3)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4)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证明和反驳;(5)掌握数学解题策略,如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归纳与演绎等,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能够从本质上理解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学软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5)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如数学竞赛、小组讨论、数学游戏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4)通过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5)注重数学美育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案例分析答案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案例分析答案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案例分析答案(2)由此,你能猜测对于任意一个数字■,(■—1)×(■+1)的乘积,与■2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吗?试证明你的发现。
(满分5分)(■—1)×(■+1)的乘积比■2的结果小1。
(此采分点3分)证明:根据多项式相乘的法则(a+b)(c+d)=ac+ad+bc+bd,有(■-1)×(■+1)=■×■+■-■-1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案例(简案)的主要环节:问题创设、探索、建立模型(即提炼有关结论)、解释应用、拓展反思。
所谓(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
基于对数学基本活动的认识,可以把演绎活动经验和归纳活动经验称之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1)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2)在经历了数学活动之后,及时地帮助学生梳理相应的活动,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自我提炼和交流。
(3)注意不同领域的初中数学内容,可能带来不同的活动经验。
使她获胜的可能性较大,并说明理由:对游戏A: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9种,其中两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有5种,所以游戏小华获胜的概率为9分之5,而小丽获胜的概率为9分之4.即游戏对小华有利,获胜的可能性大于小丽.对于游戏B: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2种,其中小华抽出的牌面上的数字比小丽大的有5种;根据游戏B的规则,当小丽抽出的牌面上的数字与小华抽到的数字相同或比小华抽到的数字小时,则小丽获胜.所以游戏B小华获胜的概率为十二分之五,而小丽获胜的概率为十二分之七.即游戏B对小丽有利,获胜的可能性大于小华.。
初中课程教案数学答案
初中课程教案数学答案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了解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能熟练运用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推理证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求法。
2. 教学难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平方根的概念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平方根的定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方根的性质。
(2)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平方根的概念,自主探究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分组交流讨论,总结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3. 巩固新知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4. 拓展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概念的理解。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知识。
五、课后评价教师可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中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中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简介本文将分析一个中学数学教学案例,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案例描述本案例涉及一位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经历。
该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了一堂关于三角函数的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方法和策略1. 预导入: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了相关预材料,并通过简单的问题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和讨论等,结合具体例子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和应用。
3. 合作研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的三角函数知识,并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本次教学案例分析,学生在数学概念理解、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好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启示-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际情境和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应用能力。
结论通过分析以上中学数学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得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的结论。
教师应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福师《中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在线作业二[78349]
福师《中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数学教学设计是为数学教学活动制定()的过程。
A.蓝图
B.目标
C.策略
D.方法
答案:A
2.下列学习行为属于接受学习的是()。
A.尝试发现新定理
B.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C.科学研究
D.通过老师讲解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答案:D
3.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概念同化的是()。
A.利用整数加法法则学习分数加法法则
B.利用直观教具探索长方形特征
C.在“小数”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循环小数”
D.操作探索长方形体积公式
答案:C
4.教学难点是由()决定的。
A.教材
B.考试大纲
C.教学计划
D.学生的认识能力
答案:D
5.教学目标中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A.过程性目标
B.结果性目标
C.体验性目标
D.技能性目标
答案:A
6.对于函数的教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函数的学习不能停留在抽象的讨论,也要突出函数图形的地位
B.函数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数学模型,要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C.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几个具体的最基本的函数模型就可以了
D.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多种模式,让学生经历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答案:C。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泰山学院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泰山学院第一章测试1.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以加涅(R.M.Gagne)的《教学设计原理》(1974年第一版和1979年第二版)为标志。
()参考答案:对2.教学是有目的地安排学习条件以促进某些既定目标的达成。
()参考答案:对3.教学设计源于心理学研究人员努力将心理学原理转化为教育应用技术的追求()参考答案:对4.美国学者布里格斯(Leslie J.Briggs)认为,“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程”()参考答案:对5.瑞达.瑞奇(Rita Richey)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教学设计是“为了便于学习各种大小不同的学科单元,而对学习情景的发展、评价和保持进行详细规划的科学”。
()参考答案:对6.教学设计的根本特性就是把教与学的原理用于策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是教学论,学习理论、设计思想和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
()参考答案:对7.普赖斯认为:教学设计者可以在设计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课堂管理)时,可以加入为全体学生设计的通用教学干预。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数学教材把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用数学活动的形式,通过数学语言呈现出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排列,以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术语、数学符号、数学规则、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参考答案:对2.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体系的载体,主要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通过选取一定的数学素材,落实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数学课程、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对3.数学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教师从事数学教学的一个范本,它为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师生提供了数学活动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示范性。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专题培训测试七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专题培训测试七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6:ABADBC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如果不循序渐进,就破坏了顺序,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困难.8.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9.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10.解释式、描述式、论述式.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数学教师要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数学教师还要有扎实的初等数学功底,通晓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及其思想方法,了解数学领域学术发展的前沿和发展趋势.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应具有基础化、理论化、系统化、现代化的特点.同时,数学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12.基本上不能算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合作.只是那些受到帮助的学生,其任务是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完成的(排除了同伴代替他完成的可能).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主要是要在教学中,包括在教学目标、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把认知与情感统一起来.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中的情感方面忽略掉了.其结果,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教学的效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尤其是情感培养、情感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如人意.因此,对情感方面的重视,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项重要措施.14.因为有了教师才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变得更经济、更有效率.把一些活动安排得比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更有教育意义,这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所以,无论何时,教师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专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把知识教给学生.正是由于这个事实他才是个教师.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1)要有意义的探索内容.(2)探究性数学问题要有合理探究目标.16.该教师的做法不正确,他混淆了“数大”与“量大”的概念.“100万有多大”这节课的教学核心是:感受大数.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10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
中学数学教学及案例分析教案习题
中学数学教学及案例分析教案习题一、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2. 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精选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3. 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讲授、讨论、探究、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4.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 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教材、教具、多媒体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案例分析与评析1. 案例选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涉及不同知识领域和教学方法。
2. 案例分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3. 案例评析:评价案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三、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1. 教学导入: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问题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展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3. 教学巩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4. 教学拓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四、数学教学评价与反思1. 学生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 教师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反思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习题训练与解答1. 习题设计: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习题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习题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习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4. 错题回顾:总结错题,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出现类似错误。
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1. 案例设计: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中学数学教学及案例分析教案习题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学数学基础知识1.1 实数的概念与运算1.2 代数式的概念与运算1.3 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2. 第二章:函数与图形2.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2 常见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2.3 图形的性质与变换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数学概念和图形变换。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章节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对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价,检验其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六、教学案例分析6.1 案例一:购物预算问题描述:小明去超市购物,有三个商品的价格分别为30元、20元和5元,他带了一张100元的钞票,请问他最多能买哪些商品?分析:本案例涉及实数的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需要计算总价格,并判断哪些商品组合符合预算。
6.2 案例二:行程问题问题描述:小华和小明从同一地点出发,小华每分钟走50米,小明每分钟走70米,5分钟后小华落后小明20米,请问小华落后小明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本案例考查代数式的建立和解题策略。
学生需要建立速度和时间的代数关系,并求出落后距离。
七、教学实践活动7.1 活动一:数学游戏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反应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7.2 活动二:数学竞赛内容:举办班级数学竞赛,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目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八、教学策略与技巧8.1 策略一:个性化教学做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风格,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中学数学教学及案例分析教案习题
中学数学教学及案例分析教案习题第一章:中学数学教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理解数学教学的意义与重要性1.2 教学方法掌握讲授法、探究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学习如何设计与组织数学课堂教学1.3 教学评价学习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掌握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第二章:中学数学教学内容2.1 数与代数学习数的运算、代数表达式、函数等基本概念与方法掌握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解题技巧2.2 几何与几何直观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几何证明、解析几何等解题方法2.3 统计与概率学习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掌握概率计算、统计图表等基本技能第三章: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3.1 教学策略学习导入、展开、总结等教学环节的设计方法掌握课堂管理、学生参与、差异化教学等策略3.2 教学方法学习问题解决法、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掌握教学媒体的运用与教学工具的使用第四章:数学教学实践案例分析4.1 教学案例介绍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了解教学背景、学生特点等学习案例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4.2 教学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评价案例中的教学效果与教师教学能力4.3 教学案例反思与改进反思教学案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建议第五章:数学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学习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与标准掌握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5.2 教学反思学习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培养教师自我反思、持续发展的能力第六章:中学数学教学设计6.1 教学目标设计学习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掌握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的方法。
6.2 教学内容设计分析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学习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内容。
6.3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课堂导入、新课教授、练习巩固等教学活动。
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七章: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7.1 案例研究方法学习如何选择和收集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案答案
初中数学教案答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相似多边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似多边形的定义2.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3. 相似多边形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2. 难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直观展示相似多边形的变换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如放大或缩小的图片、相似的建筑设计等,引导学生思考相似图形的特征。
2. 新课导入:介绍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概念。
3. 性质探究: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观察相似多边形的变换过程,总结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4. 实例解析: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相似多边形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相似多边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练习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创新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性质,培养学生运用相似多边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打下基础。
中学数学教学及案例分析教案习题
中学数学教学及案例分析教案习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章节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中学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数学公式,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给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4. 练习与讨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并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解题心得。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习题1. 选择题:(1)下列哪个数是正数?A. -2B. 3C. 0D. -5(2)下列哪个数是负数?A. 2B. -3C. 0D. 52. 填空题:(1)一个数的相反数是______。
(2)两个数的和是______。
(3)一个数的倒数是______。
3. 解答题:(1)已知a=3,b=4,求a+b的值。
(2)已知a=5,b=-3,求a-b的值。
(3)已知a=2,b=3,求a×b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1)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关于“理念”,下面错误的一项是()(A)理念是理想和信念(B)理念就是理论(C)理念表达人对事物的看法(D)理念对人的行为有支配作用2.“教学行为取向”的含义是()(A)原有的教学行为(B)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行为(C)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D)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3.下列哪一条要求,不属于“了解·感受”层次()(A)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B)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C)会推导数学公式(D)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4.下列教学技能对教师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对数学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一项是()(A)语言技能(B)板书技能(C)组织技能(D)电脑技能5.教学设计文本的主体是()(A)教学方案(B)教育理论(C)经验反思(D)怎样解题6.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时,切实可行的做法是()(A)每节课都要分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B)以知识目标为主,设计过程目标,将能力、情感包容于其中(C)只要知识目标,其他目标都是虚的(D)只要能力目标,有了能力就什么都有了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数学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8.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9.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是:①;②;③;④;⑤.10.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有什么根本的不同?12.在观摩新课程公开课的过程中,常常能听到“我们平时的课是不可能都这么上的”这样一句评价.确实,在新课程实验的初期为了倡导一些新的教学行为,许多公开课是为突出某种教学行为而精心设计的.试谈谈你对公开课上这种现象的看法.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从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来看,什么情况下需要实施“合作学习”?14.如何处理操作几何、说理几何与逻辑几何之间的关系?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推论教学完毕后,老师给出下面一道巩固性练习. 已知:如图所示,P 是△ABC 内一点.求证:∠BPC >∠BAC 然而,两种不同的启发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启发一:(1)我们能不能通过连辅助线AP 来证呢?(2)我们内外能够否用今天学过的定理或推理来证呢? 启发二:(1)请同学们观察,我们要证明的两个角不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或外角,能否化生为熟呢?(2)ABPC 是一个四边形(即化归对象),如何实现化归目标(三角形——化生为熟)呢?关键是寻找化归方法,请同学们自己探索一下化归方法,看看效果如何? 对这两种启发,你认为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吗?哪个是在引导学生探究?16.从价值取向、评价方式和实际效果来分析下面的案例:曾几何时,当有学生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而引得满堂哄笑时,仍只见教师坚定地说“很好,请坐下!”.问其为什么,教师回答“新课程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要充分肯定和鼓励”.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2)C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微格教学是指()(A)小班化教学(B)录像回放教学(C)日常教学(D)讲讲停停的教学2.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含义,下面错误的一项是()(A)数学来自于学生的生活(B)日常生活中有数学问题(C)人类生活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D)数学研究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3.下列哪一条要求,不属于“了解·感受”层次()(A)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B)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C)会推导数学公式(D)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4.下列数学方法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生没有明确要求的是()(A)换元法(B)配方法(C)十字相乘法(D)待定系数法5.数学中“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是指()(A)列方程、解方程的知识(B)求函数性质、画函数图象的过程(C)解决有关方程与函数的问题(D)用方程与函数的知识来看待问题6.关于“认知”,下列错误的一项是()(A)认知就是认识(B)认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历程(C)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都是认知的具体过程(D)人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是与生俱来的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8.教师是学生学习的.9.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的机会.10.义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初中数学新课程(课标课程)与“旧课程”(原来的课程)相比,在“知识教学”方面是强化了还是弱化了?12.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做题目就是新课程中提倡的“过程”学习,你觉得呢?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数学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你认为初中数学教育的最突出的价值是什么?14.你对“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如何理解的?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有一节“100万有多大”的数学课,教师设计了许多“100万”的实例.其中有一个是“100万颗米粒”让学生感到体积“很大”,另有一个是“100万个细胞”让学生感到体积“很小”.课堂小结时,有学生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100万”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教师肯定了该学生的回答,并表扬了这种辩证的观点.试分析该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100万有多大”这节课的教学核心是什么?16.从价值取向、评价方式和实际效果来分析下面的案例:曾几何时,当有学生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而引得满堂哄笑时,仍只见教师坚定地说“很好,请坐下!”.问其为什么,教师回答“新课程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要充分肯定和鼓励”.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3)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情感是一种()(A)心理现象(B)生理现象(C)行为现象(D)自然现象2.下列教学技能对教师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对数学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一项是()(A)语言技能(B)板书技能(C)组织技能(D)电脑技能3.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含义,下面错误的一项是()(A)数学来自于学生的生活(B)日常生活中有数学问题(C)人类生活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D)数学研究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4.“教学行为取向”的含义是()(A)原有的教学行为(B)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行为(C)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D)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5.下列数学方法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生没有明确要求的是()(A)换元法(B)配方法(C)十字相乘法(D)待定系数法6.教学设计文本的主体是()(A)教学方案(B)教育理论(C)经验反思(D)怎样解题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学习与发展”的理论认为,是教育实践与教育改革的出发点.8.《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顺)”.所指的意思是:.9.促使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10.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有何区别?12.在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目标、已知条件常常很清楚,障碍也较容易发现,最困难的是采用什么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心理学上提供了两种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期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规则系统途径.二是启发式途径.请谈谈它们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运用.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你对“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如何理解的?14.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案例平方差公式的教法──促进学习过程的自我生成教学片段: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计算下列各题1.(1+x)(1-x)2. (2a+3)(2a-3)3. (100-1)(100+1)4. (x-6)(x+3)师:现在我和大家一起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老师在讲台上做,学生独立做题,约1分钟后,老师告诉大家他已做完,学生发出惊叹声.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室时静悄悄地,学生在努力计算,约2分钟后,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已经做好.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大约又过了1分钟,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师:不知你们的方法是否和我一样?为什么我比你们做得快呢?生(得“第二名”的学生):老师,你的做法应该与我们的做法不一样,我感觉到我的做法已经很快了,但还是比不上你的速度.师:其实老师不是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做的,而是利用平方差公式做的!(稍停)那么什么是平方差公式呢?大家从这4个题中自己去找一找,看看存在什么规律,当你找到规律时也就知道什么是平方差公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各自独立思考.……请你谈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6.为引出单项式概念,教师在复习了代数式的概念后,要求学生讨论黑板上的三个代数式7m,-a,x2的共同点,希望学生能回答出“都具有数与字母的积或字母与字母的积的特点”.生1:都是未知数.师:这里不叫未知数,叫字母.生2:都是两个字母的相乘,或数与字母想乘.师:对.还有呢?生3:都有很多字母.师:……(摇摇头)生4:都是整式.生5:字母取任意一个数都可以.生6:它们算起来比较简便.……学生的回答是非常踊跃的,思维是开放的,但对教师想得出的结论就是“启而不发”.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应怎样改进?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参考答案(一)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6:BDCAAB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对学生了解的经验总结8.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9.①教育性原则;②科学性与学科性原则;③适应性原则;④启发性原则;⑤规范性原则.10.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教学设计的主体是一份教案,案例分析的主体是一个事件;教学设计仅仅是一个预设的方案,可以没有发生过,但案例所陈述的故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12.在新课程实验的初期为了倡导一些新的教学行为,公开课能起到示范作用.这种示范是为了让更多的教师理解新课程、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有必要的.当大多数教师已能熟练使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时,我们的公开课应更多地考虑课堂整体的优化,让教学行为为教学目标服务.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有下列三种情况需要实施“合作学习”:(1)如果学习内容较难,大多数学生仅靠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那么就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以众人的智慧实现难点的突破.(2)如果某项学习活动量大,全部由学生个体来完成需要化大量的时间,那么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之后,为了共享学习的成果,可以组织学生合作交流.14.第一阶段是通过直观操作进行说理和简单推理(即操作几何);第二阶段是在直观操作的推理中渗透逻辑推理(即说理几何);第三阶段严格的推理论证(即论证几何).推理是分不同阶段的,逻辑推理是推理的一种,形式化的逻辑论证是在学生已有的操作几何、说理几何非形式化证明的基础上,有时在某个学段中两种几何并存.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1)这两种启示有本质的区别,第二种是在引导学生探究;(2)探究要有意义的探索内容;(3)探究性数学问题要有合理探究目标;(4)探究性问题要蕴涵着普遍性的规律.16.(1)从评价的价值取向来看,教师的本意是表扬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2)从评价方式来看,教师的用语过于简单,产生了误会.(3)从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只用了“一元评价”,而且丢舍了最主要的评价指标(问题的内容).(二)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6:BACCDD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8.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9.充分从事数学活动10.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在纯数学知识方面,就局部来说,有些加强了、有些弱化了;就整体来说,弱化的多、加强的少.在活动知识、经验知识方面,新课程比“旧课程”有明显的提高.12.新课程提倡的“过程”不仅是指解题过程,还包括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活动的实施过程,情感的体验过程等.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提出的,泛指“教学过程”.加强过程,意在追求过程中的教学价值,防止“死记硬背”的过度所造成的教学缺失.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从所给的四个方面的某一个来阐述都是正确的.譬如:初中数学教育的最突出的价值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第一,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第二,数学是理性精神和理性思维的代表;第三,数学教学本质上是数学思维的教学.14.(1)组织者的含义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2)引导者的含义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3)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与鼓舞,得到知道和建议.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该教师的做法不正确,他混淆了“数大”与“量大”的概念.“100万有多大”这节课的教学核心是:感受大数.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10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16.(1)从评价的价值取向来看,教师的本意是表扬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2)从评价方式来看,教师的用语过于简单,产生了误会.(3)从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只用了“一元评价”,而且丢舍了最主要的评价指标(问题的内容).(三)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6:AAADCA二.简答题(4题,第小题6分,共24分)7.学生心理发展规律8.如果不循序渐进,就破坏了顺序,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困难.9.“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10.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三.辨别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所谓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对,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两种都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应该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同时,还要努力实现这两种方式的有意义性.12.规则系统途径是指在探索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首先将过去熟悉的各种方案、办法等进行尝试,不断纠正其中的错误,直到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启发式途径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深入的思考之后,凭直觉采用一个或几个有限的步骤去逼近目标.以上两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相互作用的.一般来讲,常是先用启发式途径,看看能否迅速解决问题.若不行,再去不断地尝试错误,再受启发、尝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四.观点论述(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1)组织者的含义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2)引导者的含义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3)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与鼓舞,得到知道和建议.14.主要是要在教学中,包括在教学目标、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把认知与情感统一起来.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中的情感方面忽略掉了.其结果,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教学的效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尤其是情感培养、情感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如人意.因此,对情感方面的重视,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项重要措施.五.案例分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要点:上述案例中,老师充分应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抓住可探究的环节,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体验、思考、尝试、交流,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16.(1)要有意义的探索内容.(2)探究性数学问题要有合理探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