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借鉴分析科技园区投融资典型案例

借鉴分析科技园区投融资典型案例

借鉴分析科技园区投融资典型案例(一)投融资改革中的“中关村模式”简单说来,“中关村模式”就是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投融资促进模式和方案。

详细地来说,这种具有中关村特色的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特征,以企业信用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用多方合作的方式,既拓宽间接融资渠道,又通过促进创业投资、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和企业债券、推动企业改制上市等多渠道,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制定了促进不同阶段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体系,把各种资源,包括政策、资本、技术、市场整和在一起,支持企业,然后功成身退。

中关村科技园区针对处于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发展期的企业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投融资促进方案。

针对初创期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关村管委会为填补“投资空白”,解决市场失灵,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实施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政策,研究促进天使投资发展,搭建了创业投资促进工作平台;针对快速成长期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中关村管委会设立了针对重点企业群体的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和企业债券、开展信用贷款试点,搭建了专门服务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担保平台;在促进稳定发展期企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实施改制上市资助政策,促进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产(股)权流动,使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积极开展中关村企业股份报价转让试点,搭建产(股)权交易平台和专业化的企业改制上市服务平台。

1、针对初创企业的创投促进体系针对初创期企业出现的“投资空白”,中关村管委会创新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投资引导放大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在园区的业务聚集和物理聚集,于2001年年底设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对经认定的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园区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跟进投资资金支持。

政府虽然以股权方式出资,但不介入投资管理,而是委托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全国产业园项目参考案例

全国产业园项目参考案例

全国产业园项目参考案例1.马鞍山市颍州产业园马鞍山市颍州产业园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总占地面积约为1500亩,是一个集科研、生产、交流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设有多个工业厂房,用于各类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入驻,如电子、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

此外,园区还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办公楼、员工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同时还有会议室、展示厅、商务中心等公共设施,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办公和交流环境。

2.天津航空制造业产业园天津航空制造业产业园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总占地面积约为3000亩,是集航空制造、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园区内设有多个航空制造企业的工厂和实验室,涵盖了飞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设备制造等领域。

园区还拥有完备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宿舍楼、食堂、运动场等,满足企业员工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3.广州科技园广州科技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总占地面积约为1000亩,是一个集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园区。

园区内设有多个科技型企业的研发中心和办公楼,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

园区还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4.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总占地面积约为5000亩,是一个集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园区。

园区内拥有多个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园区还建有科创中心、孵化器等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5.上海浦东软件园上海浦东软件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总占地面积约为2000亩,是一个集软件开发、IT服务、创新创业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汇聚了众多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涵盖了软件开发、数据处理、云计算等领域。

园区还拥有先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支持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以上是全国产业园项目的一些参考案例,不同的产业园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但都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创新、生产和加工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区域开发(产业园区)PPP操作实务及投融资案例解析

区域开发(产业园区)PPP操作实务及投融资案例解析
点在哪里? 问题7:在公私合营的方式下,土地市场一级开发的分工是怎样的? 问题8:区域开发PPP项目如何对接投资基金?
课件目录
一、区域开发(产业园区)的PPP理解及操作实务 二、区域开发(产业园区)PPP项目的融资模式和要求 三、基金融资方式在PPP项目融资中的应用 四、区域开发(产业园区)PPP项目的风险管理 五、产业园区PPP操作实务方面的答疑交流
我国的园区开发PPP特点:产业与运营是核心 园区PPP的两种理解:
一、整个园区的建设运营(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土地一级开发、配套设施建 设运营等),类似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开发的固安产业新城项目;
二、采用PPP模式整体打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园区的配套功能,一般理 解为仅指土地一级开发及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运营+移交”。
【区域开发(产业园区)PPP操作实务及投融资】
区域开发(产业园区) PPP操作实务及投融资案例解析
区域开发PPP项目参于方关心的问题
问题1:区域开发有哪几种模式,具体表现形式是如何? 问题2:什么样的区域开发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 问题3:如何理解区域开发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问题4:采用PPP模式进行区域开发有什么优劣势? 问题5:PPP区域开发会涉及哪些主体? 各主体的角色如何? 问题6:区域开发大体上可分为几个阶段,社会资本在各阶段的利益
供给带来的竞争,改进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更多体现在土地开 发和基础设施的BOT模式---建设+运营+移交)。
PPP模式无疑会带来新的动力。产业园区PPP尚缺乏真正精准的对 标案例,河北、湖南等地的很多园区PPP也还是停留在基建BT层面。
产业园区PPP,需要精密的策划和组合,复杂、综合、系统、专 业的一体化服务对园区开发运营商的资源整合能力、资本运作能力 、综合运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成都产业造城发展趋势

成都产业造城发展趋势

成都产业造城发展趋势成都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由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投资环境,成都在产业造城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成都产业造城的趋势,并分析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成都产业转型与升级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成都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调整和升级。

传统的制造业正在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也正在快速崛起。

这种产业转型与升级不仅能够提高成都的经济竞争力,还能够带动城市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1. 信息技术产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成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成都已经建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了许多知名的电子信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驻。

例如,腾讯、阿里巴巴和华为等一些知名的互联网企业都在成都设立了研发中心。

这些企业的进驻不仅推动了成都的经济增长,还促进了本地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创业氛围的形成。

2. 生物医药产业成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成都已经建立了一批生物医药园区,吸引了众多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进驻。

在这些园区,主要从事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和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企业鱼龙混杂,呈现出竞争激烈但发展迅猛的态势。

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将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蓬勃发展,成为成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3. 新能源产业成都的新能源产业也正迅速崛起。

随着全球对于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成都拥有丰富的水力、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同时也具备完善的能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

因此,成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力发电产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成都的新能源产业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态势。

二、成都产业聚集区的建设要实现产业造城的目标,必须建立起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在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试点的批复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在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试点的批复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在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试点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9.15•【文号】国标委工二[2009]75号•【施行日期】2009.09.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在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试点的批复(国标委工二[2009]75号)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你们《关于在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请示》(成高管[2009]25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在成都高新区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试点工作。

请认真组织实施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该试点实施期原则上为3年,2012年9月底完成示范任务,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见附件)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

请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尽快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年度分解计划,按照工作进度组织落实。

每年总结标准化示范区试点的建设情况,并于当年12月10日前将本年度工作情况的书面材料一式两份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附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五日附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重点围绕标准化模式创新、标准化服务支撑创新、区域优势标准的创新,建设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创新实践基地。

通过三年时间努力营造“政府先导,企业主体,中介支撑,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企业标准化创新意识,提高标准化总体水平;建立与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新标准化工作新机制,实现技术创新、标准与知识产权良性互动作用明显体现,标准化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明显提高,标准化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作用明显增强的“三个明显”目标;积极推动技术标准战略的全面实施,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标准舞台上具有话语权的强势企业,为园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成都市工业园调查报告及工业地产研究

成都市工业园调查报告及工业地产研究

成都市工业园调查报告及工业地产研究前言本报告是在成都工业地产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统筹成都的工业园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完成的。

在本报告中,重点调查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锦江工业集中发展区、金牛高科技产业园、龙腾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武侯科技园。

第一部分成都市工业发展现状一、成都市区域工业布局规划2004年:《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主题:在未来17年,成都将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将成都市现有的116个工业开发(园)区整顿规范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打造西部“六大工业基地”,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特色产业三大工业经济区域,以此构建成都未来工业发展布局的新格局。

到202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7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提高至42%左右,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1000亿元。

关键词:三步走战略纲要、工业集中发展区、四大主导产业、六大工业基地(一)关键词解读1:三步走战略纲要:成都工业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跨越式发展200720102020工业增加值1100亿元1500亿元3700亿元年均增长13%12%9%占全市GDP39%40%41%工业销售收入3300亿元4700亿元11000亿元工业集中发展区50%60%70%(二)关键词解读2:(三)禁止项目:三环内禁止发展有污染的项目,三环外禁止发展有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项目区域重点支持行业高新区电子及信息业、制药业(原料药除外)、精密机械制造业锦江区烟草加工及其配套业、以报刊印刷及装潢为主的印务业、以奶制品为主的食品制造业青羊区以航空产品为主的机械制造业、服装制造业、以奶制品为主的食品制造业金牛区电子及信息业、制药业(原料药除外)、以书刊印刷及装订为主的印务业武侯区制药业(原料药除外)、电子及信息业、制鞋业(制革除外)成华区家用电器制造业、机械制造业、以建筑装饰材料为主的建材业二、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按照成都工业发展布局的基本构架,两个国家级工业区和19个市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将成为成都市工业经济的主要载体。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何瑶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众多产业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高技术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具有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之称的成都,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电子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软件及服务外包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上下游配套也逐渐成熟,聚集了戴尔、联想、富士康、华为、西门子、中兴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承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历史使命,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

1发展现状分析1.1国内及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1)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可以概括为稳中有进,进中有难。

201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约6464亿元,同比增长16.1%,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规模合计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电子信息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464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11.6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2245亿美元,同比下降6.4%。

(2)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016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4984.4亿元,增长3.5%。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634.3亿元、软件业务收入2350.1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总量超过了13%。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达到了470亿,增长36%,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超过了9%。

1.2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现状2016年,高新区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中升至全国第3位,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3250.4亿元,占成都市65.2%。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和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精密机械、通信、光电显示六大产业集群。

目前,在国家科技部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位列中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第四位,中西部高新区第一位。

一、西部大开发十年来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十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抢抓机遇,锐意改革,扩大开放,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提升。

2009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集中建设区)实现产业增加值396.5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02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370.4亿元,增长28.8%,其中工业投资193亿元,增长45%;全口径财政收入114.55亿元,增长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64亿元,增长2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亿元,增长30%;外贸出口26.88亿美元,增长33.98%;成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达到64.2亿美元,增长35.2%,继续居中国中西部(含东北)出口加工区第一位。

三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8.6%;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增长26.9%;出口2.1亿美元,增长27.8%。

2010年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开局之年。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成都高新区紧紧围绕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天府新城建设等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抓好推进落实。

1—6月,完成产业增加值221.2亿元,增长29.3%;固定资产投资174.5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86.3亿元,增长6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12亿元,增长30.1%;合同外资2.4亿美元,增长356.4%;到位外资4.79亿美元,增长85.9%。

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有关情况

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有关情况

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有关情况一、载体建设情况园区是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产业承接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我市工业园区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推动两化互动发展,积极承接沿海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成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993年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以来,成都工业园区经历了一个从充分发展到规范发展,再到提升发展的历程。

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先导、省级开发区为支撑,市级工业园区和特色工业点协同发展的开发格局,园区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地。

2003年前,成都市有各类工业发展区116个,产业重叠,分布散乱,规模较小。

2003年,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工业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开展了工业园区清理整顿工作,调整优化全市工业布局结构,按照“一县一园区”的原则,成都市规划布局20个工业园区和1个石化基地,同时为支持重点镇发展,设立10个小规模的工业点。

此后数年,虽然在园区规模、工业点上有局部调整,但工业园区和工业点数量保持不变。

截止2011年底,全市各类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21个,工业点10个。

此外,为加快成都经济区发展,成都与资阳、眉山、阿坝、雅安各共建了一个实体性工业园区,也纳入成都工业产业统筹范围。

截止2011年底,全市各类工业园区(点)正式规划面积为303.5平方公里,全市集中发展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733.7亿元,增长28.2%;工业集中度达到79.3%。

园区入园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301.28亿元,完成园区工业投资额1078.14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95.32亿元。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91.87亿元。

全市园区开发面积达到267.8平方公里,道路达到1556.09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7.0万吨/日,电力供应能力达到705.9万千伏安,分别比2006年提升了74.8%、91.38%、140.8%和153.95%。

天府新区成都高新片区中和组团建设项目推进情况

天府新区成都高新片区中和组团建设项目推进情况

发展。
社会效益
02
中和组团建设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了城市
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生态效益
03
中和组团建设项目注重生态保护,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
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未来计划与展望
下一步工作计划
1 2 3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中和组团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 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提升区域内的 交通便利性和生活品质。
天府新区成都高新片区中和组团建 设项目推进情况
目录
• 项目背景介绍 • 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 • 建设进展与成果 • 未来计划与展望 • 总结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介绍
天府新区概述
天府新区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 经济区,被定位为西部地区重 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内陆开放高 地。
天府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和人文资源,是四川省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载体。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深化产城融合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产业与 城市融合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 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引 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升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中和组团范围内的道 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 础设施。
建设中和组团内的教育、 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 施。
开发中和组团内的住宅、 商业、文化等房地产项目。
提升中和组团内的生态环 境质量,建设公园、绿地 等公共空间。
建设目标与定位
01 打造天府新区的高品质生活居住区,成为城 市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创新型小企业风险投资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样板

中国创新型小企业风险投资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样板
资 本 运 营 the c apita l luck ca mp源自中国创新型小企业风险投资的
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
— — 以 成 都高 新 技 术 产业 开 发 区 为 样板
兰泽琛 王冷莎 喻 竹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621000
[ 内 容摘要 ] 中国 共产党 第十 七次 全国代 表大
会,是在我国改革 发展关键阶段召开 的 一次 十分重要会 议。胡总书记的 报告, 对我国 经济发展具有深刻 影响。本文 主 要针对 成都高新区进行个 体分析,从 而 浅谈我国风险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政 策建议。
[ 关键 词] 风险 投资;风险资本;孵化;I PO上市; 激励机制
对成都高新区的分析 1、成都高新区概况。成都高新区,始 建于 1988年。1991 年 3 月经国务院批准为 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 年 成为中国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开 放的科技工业园区。在全国高新区的历次 综合评比中,均被评为先进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2、高新区以及创投公司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但 发展不代表没有问题。我们对成都高投公司 进行了个案分析,具体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政府出资,很难以市场化运作。成 都高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为成都高新投资 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国有子公司,其具体工 作中就有“受托对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实 施管理”;“受有关部门委托实施高新区内 债权的集中和专业化管理”等。政府出资, “官办官营”,这必然使其受到政策的束缚, 不能完全以市场化模式运营,就像一个“国 有政策性银行”,为迎合政府政策的需要, 而去对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注资,势必不 能开阔眼界,及时地找准市场新动向,开 发更具潜力的投资增长点,导致其失掉市 场先机,丧失作为投资公司的本质意义。 (2)资本国有,资金管理存在风险,缺 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在对成都高投公司的 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公司除了有像类 似于国家机关里设置的某些纪检监督体系 外,不再有更为有针对行业特点的现代企

产业承接优秀案例

产业承接优秀案例

产业承接优秀案例产业承接是指一个地区或企业接收其他地区或企业的产业项目,以发展自身经济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下面列举10个优秀的产业承接案例。

1. 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是中国首个自贸片区,通过承接香港的金融、物流等产业,成功打造了一个国际化的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推动了深圳经济的转型升级。

2. 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案例之一。

通过承接上海市中心的金融、商业等产业,浦东新区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3.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承接上海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成功打造了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推动了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4. 广东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通过承接香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了一个以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区域,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5. 江苏南京江北新区:江北新区通过承接南京市中心的金融、商业等产业,成功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开发区,带动了江苏省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6.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承接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一个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集聚区,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

7. 浙江杭州互联网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通过承接国内外互联网企业,成功打造了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重要基地。

8. 广西南宁保税港区:南宁保税港区通过承接国内外企业的保税业务,成功打造了一个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推动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9. 四川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承接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推动了四川经济的快速增长。

10. 山东青岛国际航运中心:青岛国际航运中心通过承接国内外航运企业,成功打造了一个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带动了青岛经济的发展。

成都高新区 典型经验做法

成都高新区 典型经验做法

成都高新区典型经验做法成都高新区的典型经验做法成都高新区是中国华西地区最大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示范区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做法。

首先,成都高新区注重建设创新生态系统。

通过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高新区吸引了大量创新创业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支持。

同时,高新区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其次,成都高新区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高新区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包括人才补贴、住房保障和子女入学等措施,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同时,高新区积极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通过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和人才交流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第三,成都高新区注重优化营商环境。

高新区推行“一窗受理、多证合一”等简化审批制度,提升了行政效能和企业办事便利程度。

高新区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了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合法保护。

此外,成都高新区还注重产业融合和创新创业的培育。

通过推进产业链的上下游融合和创新链的协同发展,高新区加快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并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高新区还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贷款、风险投资等多种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总体来说,成都高新区通过建设创新生态系统、注重人才培育和引进、优化营商环境,以及产业融合和创新创业的培育等典型经验做法,成功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些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也为成都高新区未来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园区介绍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地处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位于温(江)郫(县)都(江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内,园区创办于1992年,前身是成都台商投资区,1998年经国台办和科技部批准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园区原批准规模6平方公里,远景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

是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四川省、成都市重要的现代轻工业基地和台商投资聚集区,成都市重点建设的三家国家级开发园区之一。

15年来,园区依托成都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和自身投资优势,先后引进美国、日本、泰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各类工业项目437个,建成工业企业20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3家。

园区有港台及其它外资工业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16家。

作为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近年来,科技园的迅猛发展态势备受国台办、科技部和国务院其它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关注,也深得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994年即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园区领导小组,在政策、人才、技术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成都市更明确提出了把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建成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和台商投资聚集区”的目标,为科技园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与活力,推动园区步入了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海峡两岸科技园第二位。

园区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是按照全国一流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标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科技创新体系、投资服务体系和投融资体系的创新力度,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科技为先导,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台资企业为重点,大力营造园区一流的投资环境,放大园区比较优势,实施错位竞争,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园区的核心竞成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循环经济,全面推进一流的高争力,加速形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最具竞争力的现代轻工业基地和西部台商投资聚集区。

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摘要]将成都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根据与中心城区的远近分为三类,在此基础上对建区时间、面积、产业、产值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对三类工业园的发展特点及发展前景进行总结。

[关键词]成都;工业园区;发展前景1 导言1.1 工业园区的概念“工业园区”是一组概念的集合,是19世纪末在工业化国家中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出现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

它具有如下特征:开发较大的面积;大面积的土地上有多个建筑物、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和娱乐场所;对常驻公司、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行限制;详细的区域规划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为履行合同和协议、控制适当公司进入园区、制定园区长期发展政策等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

邓南亚、吴峰提出工业园区是指在一大片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各企业间紧密相关又可共享该区域公共设施的区域,是一个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地域综合体。

随着区域经济的兴起,工业园区被赋予新的定义,可以看做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不少地区的工业园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甚至已成为区域形象工程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平台。

1.2 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园区于1949年产生于英国。

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由单一的重工业、基础产业向信息产业、金融业以及科学技术产业转移,生产类型的转变自然引起了人们工作方式和工作空间的转变,工业园区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1951年美国也开始了工业园区的建设。

从此,工业园区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如日、韩、新、马、菲等国,工业园区的数量增长也很快。

早在1979年,国务院在深圳设立蛇口工业区,标志着我国第一家工业园区的开始建设。

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 典型案例

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 典型案例

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典型案例1. 案例一: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是中国首个试点自贸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片区位于深圳市南部,占地面积116.9平方公里。

通过引进外资、放宽贸易限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等措施,前海片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 案例二:上海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政府为推动市场化改革而设立的一块特殊经济区域,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试验区位于上海市,占地面积120.72平方公里。

通过推进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上海自贸试验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案例三: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园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488.3平方公里。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金融支持等措施,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创业者。

4. 案例四: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广州南沙自贸片区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开发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片区位于广州市南沙新区,占地面积119.82平方公里。

通过推动外贸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南沙自贸片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5. 案例五:重庆两江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开发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新区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和南川区,占地面积206.5平方公里。

通过推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打造创新创业环境、优化服务等措施,两江新区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业者,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6. 案例六: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开发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新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占地面积2,270.6平方公里。

通过引进外资、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滨海新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摘要:从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现代化的演变规律来看,依靠低廉要素成本和广阔市场需求,后发经济体可实现压缩式高增长。

开发区作为一定区域空间内通过要素集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载体,在过去三十年中,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然而,随着潜在增长率逐渐收敛至前沿国家水平,后发优势对维系高增长的作用愈加有限,很多开发区因此遇到发展瓶颈。

本文通过对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经验的总结,为我国开发区转型提出三条参考建议:一是要转变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二是要坚持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三是要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新技术革命发展趋势,深化对外开放,为企业深层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关键词:高新区,转型,高质量发展开发区作为一定区域空间内通过要素集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载体,在过去三十年中,对地区经济增长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然而,随着潜在增长率逐渐收敛至前沿国家水平,后发优势对维系高增长的作用愈加有限,这也是近些年开发区遇到发展瓶颈的深层原因。

为突破瓶颈,实现新一轮以高质量为核心特征的发展,成都高新区就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本文通过总结成都高新区推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成都高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成都高新区以构建产业生态圈为统领,转变招商工作重点,着眼产业链全景图,以优化产业结构生态为目标,以强链补链精准招商为抓手,促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2018年全年,电子信息制造业123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000.5亿元,同比增长20.41%;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销售上亿元的品种达26个,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升至第6位;新登记新经济企业11139户,增速达25%①。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产城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产城融合是指将传统的工业用地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打造集产业、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中,居民可以在就业、生活、娱乐等各方面获得满意的体验,实现真正的高品质生活。

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些地方已经成功实现了产城融合,成为了典范案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地方是如何做到的。

杭州转塘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一个成功的产城融合典范。

杭州转塘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陈家弄和芙蓉村附近,总用地面积16.7公顷。

该园区充分借鉴杭州传统历史文化,通过产业与文化相融合,打造了一个集创意产业、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的水乡风情和现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完美融合。

园内不仅有文化创意企业的办公楼、生产车间,还有文创展示中心、文化产业综合体等设施。

园区内的景观绿化和建筑设计也均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让人倍感亲切。

通过对园区内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同时吸引文化创意产业入驻,使得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实现了有机结合,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文化氛围,为实现高品质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州琶洲智慧岛也是一个成功践行产城融合的案例。

广州琶洲智慧岛位于琶洲CBD核心区域,规划总面积约2.86平方公里。

该园区由于其临江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了珠江新城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集聚区和广州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在琶洲智慧岛内,可以看到现代办公楼、高端产业园区以及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作为广州智慧岛中的重点板块,《智慧岛》商务区将致力于打造一个高端商务办公集聚区,引入国内外金融、科技、教育等产业,构建国际化商务环境和产业生态体系。

岛内还规划建设了居民社区、商业综合体等,让居民可以在这里工作、生活、娱乐全方位体验高品质生活。

通过产城融合,广州琶洲智慧岛不仅实现了现代产业和生活功能的完美结合,也带动了当地的城市发展和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专业园区建设案例

专业园区建设案例

专业园区建设案例
1. 深圳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自贸区被誉为中国零度距离最接近全球的特殊区域之一,它坐落在深圳湾畔,与香港隔海相望。

该园区通过创新政策、放宽市场准入和推进国际化经济,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入驻,成为深圳乃至国际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2. 上海浦东新区:浦东新区是上海市的一个示范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该地区投资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和高科技企业入驻,形成了一个集金融、商务、创新、文化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区域。

3.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园区,也是北京市内重要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区。

该园区设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并吸引了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入驻。

这里成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为主的产业集群。

4.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州市政府和珠江三角洲各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个园区,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该园区依托珠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入驻,培育了一系列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5. 成都天府新区:天府新区是成都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国家级新区,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该园区以国际化产业园、创业投资基金、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为支持体系,吸引了大量创新型企业入驻,成为西部地区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园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案例分

简介
本文将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案例分析,旨在了解其发展历程、产业布局、政策支持和取得的成绩。

发展历程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成立初期,该区致力于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利条件。

产业布局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体系。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政策支持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人才进驻
该区。

政府还加大了对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的投入。

取得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取得了显著成绩。

该区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的投资和设立,为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证明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的重要性。

该案例对其他地区开发产业园区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