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活性炭作吸附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
C.碘酒作消毒剂 D.碳酸钙作补钙剂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酸碱中和反应
C.
蒸发食盐水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3.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①FeCl2﹣氯化亚铁②2Ca2+﹣2个钙离子③O2﹣2个氧原子④﹣钠离子
⑤H2O﹣1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为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⑦ D.②⑤⑥⑦
4.如图图标属于禁止烟火的是()
A.B.C.D.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不会造成对环境污染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14:3
7.欲在实验室配制100g 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计算:需要16g氯化钠,水100g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16g氯化钠
C.量取: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D.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量筒溶解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因为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都是碱溶液
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 .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C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
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8分)
11.按所学初中化学知识,用化学符号填空.
(1)最清洁的燃料是.
(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
(3)能用于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4)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1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一不小心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立即倒入刚洗过菜米灭火,其原理是;(2)菜刀用过后如不及时处理容易生锈,请写出一种防止菜刀生锈的具体方法.(3)要测定自来水的酸碱度性最适宜选用(填字母).
A.紫色石蕊溶液 B.酚酞溶液 C.pH试纸 D.pH计
(4)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用符号表示)构成.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淮安市某学校学生营养午餐摄入标准值(2016•淮安模拟)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50℃时,把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2)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小的是.
15.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四种实验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某同学用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来配制果味饮料.配制果味饮料发生如下反应,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3NaHCO3+C6H8O7═C6H5O7Na3+ +3CO2↑
(3)一定量木炭与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木炭与氧气质量之比在范围内,将有CO生成.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6分)
16.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编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A和D装置来制取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进行制取
②先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③先等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进行收集
④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3)B装置相比于C装置的优点是
(4)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收集前可将气体先通过E装置,则E中所盛的药品是,气体应该从(填“a”或“b”)端进入E瓶内.
(5)C中小试管所起作用是.
17.化学小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
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
【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
(1)小红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2)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军认为它是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军认为只需
选择图中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
18.金属铁、铝、铜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实验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
置.
①乙实验的现象为
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说明具体的改进方法
③按如图实验结束后,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甲实验的剩
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乙实验中,CuSO4溶液一定是过量的
B.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不可能是无色的
C.乙、丙混合过程中,可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Al2(SO4)3,可能含有FeSO4.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19.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6g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7.1%的无色溶液20g.(2NaOH+CuSO4═Cu(OH)2↓+Na2SO4)
请计算: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活性炭作吸附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
C.碘酒作消毒剂 D.碳酸钙作补钙剂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稀盐酸作除锈剂,是利用了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碘酒作消毒剂,是利用了碘酒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作补钙剂,是利用了碳酸钙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酸碱中和反应
C.
蒸发食盐水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打开瓶塞,瓶塞要倒放,且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玻璃反应,应使用橡胶塞;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烧杯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①Fe Cl2﹣氯化亚铁②2Ca2+﹣2个钙离子③O2﹣2个氧原子④﹣钠离子
⑤H2O﹣1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为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⑦ D.②⑤⑥⑦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①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构成这个分子的原子个数,有时不用读,有时为了区分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需要读出化学式中的下角标,如SO2、P2O5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③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④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⑤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⑥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⑦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①FeCl2中铁元素显+2价,从右向左读,读作氯化亚铁,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
②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a2+可表示为2个钙离子,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
③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
④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可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
⑤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水分子可表示为H2O,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
⑥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
⑦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氮
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可表示为,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
故①②⑤⑦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4.如图图标属于禁止烟火的是()
A.B.C.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循环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铁丝燃烧需要点燃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燃烧需要点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碱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6.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不会造成对环境污染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14:3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此题主要是由分子模型图来判断分子的构成以及化学式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由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CH4+H2O CO+3H2.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中有一氧化碳,有毒,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B错误.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3,故C错误.
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28:(2×3)=14:3,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这样就可以得出分子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7.欲在实验室配制100g 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计算:需要16g氯化钠,水100g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16g氯化钠
C.量取: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D.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量筒溶解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称取氯化钠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室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6%=16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6g=84g (合84mL),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16g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量取84mL水,应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溶解,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因为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都是碱溶液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C、根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有可能是盐溶液.
【解答】解:A、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属于盐,故选项说推理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特征、化合物与有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
B、根据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C、根据一氧化碳能够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
【解答】解:A、过量的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把碳酸钠反应了起不到分离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然后通过蒸发得到氯化钠,能够起到除杂的作用,故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能够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通过观察石灰水变浑浊不能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原有的二氧化碳会对一氧化碳产物的检验产生干扰,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用滴加酚酞看溶液颜色变化的方法鉴别出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为: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C.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空气组成的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A、根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进行解答;
B、将燃着的红磷放入装置中,瞬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使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增大,随着红磷的燃烧,被消耗的氧气的也随之增加,从而使瓶中压强降低,至氧气被消耗尽并且装置冷却后装置中的压强不再改变,可以据此解答;
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所以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可以据此解答;
D、根据甲烷燃烧时分子的变化分析判断.
【解答】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A错误;
B、将燃着的红磷放入装置中,瞬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使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增大,随着红磷的燃烧,被消耗的氧气的也随之增加,从而使瓶中压强降低,至氧气被消耗尽并且装置冷却后装置中的压强不再改变,分析题中的曲线可以知道与我们的分析不一致,故B错误;
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虽然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增大,最后为一定值,故C正确;
D、由甲烷燃烧的方程式CH4+2O2CO2+2H2O可知,甲烷燃烧前后分子个数不会变化,分析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颜色、状态,反应的条件、类型,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发生装置的相互联系;并且,一定要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催化作用;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8分)
11.按所学初中化学知识,用化学符号填空.
(1)最清洁的燃料是H2.
(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H2CO3.
(3)能用于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Ca(OH)2.
(4)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O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故填:H2;
(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为碳酸;故填:H2CO3;
(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
;
2
(4)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填: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