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优秀9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
影子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是个小黑狗
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
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
(板书课题)
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
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
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⑴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⑵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探究交流
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五、质疑问难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六、延伸拓展
1、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
2、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
3、延伸拓展:
⑴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⑵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⑶教师小结。
七、巩固拓展
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2、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术课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
【课后记】
本文充满了童趣,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借助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美,但要我们
用心去发现。
”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二
在《理想》一课第二课时教学时,笔者抓了以下两个环节:1.“仿写”第一诗节;2.“朗读”全诗时,读出关键词的重音。
学生饶有兴趣,意味
盎然。
先看第1个环节。
一开课,笔者就让学生朗读诗歌标题、诗人及第一
诗节。
(第一诗节内容为: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
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之后,要
他们体悟本诗节诗行的特点:每一行诗句都是比喻,整个诗节又运用了
“顶针”的修辞方法。
接着布置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仿写”。
为了大多数
人“仿写”能较为成功,笔者将事先“仿写”的一个诗节板书在黑板上,
竟然“节外生枝”引起学生修改诗句的冲动,笔者就将教学环节宕开一笔
与学生一同研究修改起诗句来……笔者的板书如下:“自信是石油,烧亮
煤气灶/自信是煤气灶,煮熟锅中饭/自信是锅中饭,填补人的养分/自信
是养分,供人们摘到果子。
”写到“烧亮煤气灶”时,学生哗然,有人干
脆窃窃私语起来:烧亮煤气灶,煤气灶烧亮……我说:“‘烧亮煤气灶’
是有‘煤气灶烧亮’的感觉,我们等一下再来修改吧!”在写到“自信是
锅中饭”时,又有学生试补道:填饱人的肚子。
我马上接口说:“我原先
也填的‘填饱人的肚子’,可接下去要么是‘自信是肚子,能消化食物’、要么是‘自信是肚子,能生出儿子’,前者‘食物’与‘锅中饭’绕了回
头路,不好;而后者‘肚子生儿子’太过庸俗了点,也不很好。
基于这样
的考虑,笔者将‘自信是锅中饭’后改成了‘填补人的养分’;虽然‘养
分’是名词术语不如‘肚子’具体形象,但是写作诗歌不能为了追求形象化而因词害义,‘养分’替代‘肚子’就是力求避免‘为了追求形象化而因词害义’这种情况。
”说着这些,我又让前排的同学看了我手中教案的修改处,以示决非信口开河。
回过头去让大家又讨论了“烧亮煤气灶”的修改问题,有同学认为“烧亮煤气灶”给人有“煤气灶”本身烧着了的误导,故不如改为“点燃煤气灶”。
受此启发,又有同学对“石油”发起了质疑,认为烧煤气灶的是“石油汽”而非未经提炼的“石油”。
经大家合计,确定改“自信是石油,点燃煤气灶”为“自信是石油汽,点燃煤气灶”。
也即如下诗节大家较认同:“自信是石油汽,点然煤气灶/自信是煤气灶,煮熟锅中饭/自信是锅中饭,填补人的养分/自信是养分,供人们摘到果子。
”再一声令下,学生全体仿写起来。
师生一片怡然自乐景象。
再来看第2个环节。
我先让学生集体朗读全诗,结束后我评价了他们朗读的语气平淡及指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朗读时不含激情或者说是没读出诗句的重音,换言之,给诗句划出重音朗读时加以区别就定能感人多了。
接着,我以第一诗节内容(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为例作了示范,按“着重号”读出重音且稍微拖腔拉调,果然较有趣味。
接下去,十余个诗节分给各组加着重号,小组交流定型后进行集体朗诵,朗诵声就“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韵味悠长”多了……下课铃响了,学生也坚持把后四节诗全部朗诵完。
学生的着重号不可能完全加对,但看着他们念自己加重音号的诗歌那么开心,我也很欣慰。
一句话──用新课标理念进行教学,我喜欢!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三
一、导入课文
黄鹂是一种很美丽的鸟,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多有描写,你能吟出几句吗?
有关“黄鹂”的古代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
孙犁(1913~)现、当代作家。
原名孙树勋。
河北安平人。
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
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
三、研究课文
1、浏览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阶段(环境)形色神态
抗战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一闪而过
病中追逐逗闹安家落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
2.发现句子的特点,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表达方式的多样,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3.认读积累古诗,拓展运用。
【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文中人物对话,对照课文进行练习,加深对神话文本特点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好习惯。
2.学习自主识字。
3.加强对古诗词的积累,丰富知识储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
难点
感受神话故事中句子的神奇。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花的名称。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自由读文中出现的三段话,想想这组对话的大概意思是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2.指名朗读。
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
3.同桌、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
5.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关神话故事。
二、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词语。
2.同桌之间互相读。
3.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
4.齐读。
5.理解词语意思,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
三、词句段运用
(一)说说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1.自由读文中的成语。
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词语,集体正音。
3.再读词语,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4.全班交流。
5.总结: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把这些词语背下来,多日积月累些词语。
(二)读下面的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
1.老师范读,领读。
2.学生齐读。
3.同桌交流、讨论这三个句子神奇的地方。
4.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推行代表在全班汇报。
5.学生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6.指名谈谈从课外书中读到的感到神奇的句子。
四、日积月累
2.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3.品味古诗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4.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5.练习背诵,指句背诵。
6.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指导初读
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的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的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
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的句子。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1、给学生发放文章的背景材料。
四、本课小结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
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
向时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第二课时
一、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的写法
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
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
抒情”的写法。
三、本课小结
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
的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六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
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
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
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
这一节总说是前进的方向;在全
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
动着历史的前进。
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的重大意义。
提示:a使人积极乐观。
b使人斗志顽强。
c使人永远年青。
d使人充
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
教师可根据需求,对
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
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
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
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
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
重视。
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课文生动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2、激发学生亲近动物、亲近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习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领悟介绍小动物的一般写法。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介绍动物的顺序。
课前准备
课件(音箱)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像老鼠,眼睛圆,尾巴大,腿矫健,能攀爬,性温顺,特乖巧。
2、说说你印象中的松鼠。
3、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动的短片。
(要求谈感受。
)
要点:活泼可爱、腿脚敏捷、头脑聪慧……
4、教师小结,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二、知识性内容安排: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自由朗读(大声、小声、无声等)课文,标出小节,圈出生字词,熟悉文章大致内容。
2、请学生朗读课件上的生字词,集体纠错正音。
3、介绍文章体裁为文艺性说明文,学习第90页关于“说明”的一段介绍。
明确:①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特点的文章。
语言准确、平实、简洁。
②文艺性说明文在内容选取和语言表达上较为生动活泼,具有文艺色彩。
三、朗读课文,深入思考
四、梳理文章顺序
漂亮,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吃相
驯良,活动范围活动时间寻食习惯、主要食物
乖巧,过水情景逃跑筑窝
文章结构:
总(1),分(2-5),补充说明(6)(先主后次)
小结:提醒同学们做读书归纳卡片和说明文的一般顺序模式。
板书设计:
如何写:(1)抓住特征(2)语言生动(3)合理排序
五、作业设计
1、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对松鼠进行自我介绍。
2、搜集并阅读布丰的资料及作品若干。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八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
铿锵颦婀娜蜃楼屏住
2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描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
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
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热情艺术家。
三、阅读、探究
(一)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
1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
2画出揭示本文中心的句子。
集体明确后,板书
(二)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以此强调“关键词句的含义”。
明确:“涨”是水位升高,这里比喻观众情绪逐渐高涨,呈渐变的状态。
“膨胀”则有激荡起伏之势,呈热烈欢腾的状态。
(三)找学生读课文1、2段,要求其余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氛。
明确:“静静的”。
(四)思考讨论:
为什么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为什么强调剧场“人挤得非常满”?
明确: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是为了以气温烘托观众的心情,人们不顾暑气炙人,争相观看梅兰芳演戏,说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强调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静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
有这位艺术大师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强调剧场里“人挤得非常满”,是为了说明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五)速读第三段
要求:
1画出两个比喻句。
2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讨论两个比喻句的作用。
明确:“蜃楼”、“彩霞”两个比喻将京剧舞台的美感形容得非常出色。
思考讨论:本段关于剧情的介绍,从文章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为什么?
明确:写得简略。
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
《穆桂英挂帅》的具体剧情与这个中心意思关系不大,所以写得十分概括,免得冲淡了中心。
由此,我们大家要注意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取决于中心的需要。
(六)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九
《伤仲永》重在一“伤”字。
这一点,学生容易掌握。
可是,它背后的含义,学生就不容易掌握了。
帮助学生抓住它背后的含义,是学习本文的任务之一
“伤”字背后的含义是伤什么呢?要让学生思考。
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借仲永而扩及古今一切放弃学习的人
其意在警醒。
沈德潜在《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三十中评曰:“劝学之语,婉转切至。
伤仲永,不独为仲永也。
聪明弟子,宜悬为座右铭”学生通过学习此文,能感悟到此理,才是
一大收获。
课堂一隅
给仲永下评语
师:说说对仲永的评价。
生:仲永是个很聪明的神童。
生:仲永是个毫无成就的庸人。
生:仲永是个可怜的牺牲品。
师:仲永的故事的确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同学们的评价见仁见智,
不过,太简单了。
请同学们做仲永的老师,根据他的表现,给他下一段评语,怎么样?
师:下评语要结合仲永的实际情况,观点要明确,内容要有意义,语
言要准确,要简要。
请同学们拿出笔,先把评语写在纸上,看谁写得最棒。
生:仲永,你五岁“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很聪明,是个神童。
可是,你不该年纪轻轻就把学习抛在脑后啊!你最终成了“泯然众人”,
原因就是你放弃了学习。
人非生而知之,不学习就没有真正的知识。
学习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端重要的。
大概你知道“活到老,学到老”这句格言吧,请记住,人的聪明来自学习。
师:下得好!
生: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仲永,希望你牢记这条真理。
虽然你落后了,别灰心,振作起来,努力学习,迎头赶上去,最后的胜利
一定属于你。
生:仲永,你从一个智力超群的神童变成了碌碌无为的庸人。
你完全
可以成功的,但你没有成功。
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你没有正确的学习观。
你对学习缺乏理想,缺乏热情,缺乏毅力。
你虽然“指物作诗立就”,可
你成天跟着你的父亲写诗卖钱,这是缺乏理想;你不坚持学习,热衷于
“环谒于邑人”,这是缺乏毅力。
成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没有理想的人
永远不会成功,没有毅力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生:仲永,你的最大错误就是你把自己当成了天才。
天才就是勤奋,
就是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
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仲永,你才只有二十岁,只要你珍惜时间,发奋
学习,就能成为真正的天才。
师:同学们的评语下得很全面。
有鼓励的,有批评的,有介绍方法的,有指明方向的。
从仲永身上,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任何人,不论其智商多么高,只要不学习,就会像仲永那样变成
庸人。
师:那么,王安石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不是单单为了伤仲永一个人呢?
生:不是。
是伤像仲永那样只靠天赋而放弃学习的人。
师:对。
仲永的悲剧在于他放弃了学习。
是谁造成了他的悲剧呢?
生:是他的父亲。
生:是他那个只知道赚钱,利欲熏心的父亲。
生:是他不懂教育的老爸剥夺了仲永受教育的权利,“不使学”,不让他学习。
师:仲永的父亲不懂教育的重要性,扼杀了人才。
同学们想对仲永的父亲说点什么吗?那就把它写下来吧。
当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