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对茶叶贸易的深刻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对茶叶贸易的深刻影响
作者:陶德臣
来源:《茶业通报》 2020年第4期
〔收稿日期〕2020-04-13
〔作者简介〕陶德臣 (1965-) ,男,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茶业经济和文化史、军事历史、党的创新理论研究。
Email:tdctea@
陶德臣
(陆军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07)
摘要:鸦片战争不但把中国人民推向了灾难的深渊,也对茶叶贸易产生了深刻影响。
主要表现为:茶叶交易机构发生重大变化,茶叶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英国垄断了中国茶叶出口事宜。
关键词:茶叶;交易机构;茶叶生产与出口;英国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68(2020)04-174-003
1840年,英国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控制中国茶叶,不惜以武力为手段,发动了鸦片
战争。
这场战争不但把中国人民推向了灾难的深渊,也对茶叶生产与贸易产生了深刻影响。
主
要表现为:茶叶交易机构发生重大变化,茶叶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英国垄断了中国茶叶出口
事宜。
1茶叶流通环节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前,外销茶叶流通环节为茶叶生产茶叶,售予茶商,茶商将茶运至广州,经“十
三行”卖给外商,由外商运回国内销售。
从某种意义,茶叶贸易是一种垄断贸易,贸易主动权
掌握在华商手中。
鸦片战争后,公行制度废除,“十三行”不复存在,“行商的垄断已被中英
条约所废除”,代之而起的是所谓“贸易自由”[1]P543。
这时的“十三行”被茶栈代替。
茶栈与“十三行”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机构与制度。
“十三行”也称为官商,这种洋行不纯粹是
商业机构,实际上是半官半商性质的机构。
在中西交往中,它一方面包揽进出口交易:一切外
洋进口货物,由洋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由洋行代办:另一方面,它又要充当外国商人与中
国政府之间的中介: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税饷,要由洋行承保缴纳,外人在广州居留与活动,要由洋商负责照管监督;遇有中外交涉,也要由他们经办。
在中西关系中,他们实际上担
负着商业的和政治的双重任务。
作为限制中外贸易的公行制度,不同时间的其洋商数量并不一定。
鸦片战争的茶栈是一定货房为财产,为出口茶商代理茶叶至通商口岸存放,联系洋行出售,借以收取茶叶存放得管费、出售佣金的中介机构。
茶栈之设,为出口茶商解决了后顾之忧,茶
栈也借以获取到利益。
这是茶栈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茶栈的收益以存放、出售茶叶的数量成
正比,因此总是千方百计拉笼茶商多投栈,茶商也从茶栈那里获取茶叶出售前资金来源,包括
货款,待茶叶出售后从茶款中一并扣除。
由此可见,茶栈的职能比“十三行”制度下的洋商职
能大为简化,仅成为通商口岸外销茶中茶叶交易取佣的中介组织。
2刺激了茶叶生产贸易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国外对茶叶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加上印度茶业正处发展时期,产量有限,
在茶叶价格高昂的刺激下,中国茶区普遍掀起一般植茶狂潮,老茶区扩大生产,新茶区不断涌现,特别是咸丰、同治年间,更是植茶狂潮
的高潮时期。
相关的史料比比皆是。
例如:福建民国《建阳县志》卷七载建阳,“清季自
五口通商,民竞业茶”[3]P480。
同治《平江县志》卷二十载,湖南平江“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凡山谷闲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3]P482。
湖南“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1]P1472。
台湾淡水,本植靛青树,“参天黛色,一望如染”。
“兹者该境人心慕业茶之利,又审厥风土宜于茶,乃改植茶树,凡高陇平壤多艺此
焉”[1]P1470。
江西“在玉山及河口镇一带,即是在武夷山的北面,栽种着大量茶树并制造着
大量茶叶,以供外销。
上万英亩的土地都种着茶树,而且大部分的土地显然是最近几年内开垦
和载种起来的”[1]P1473。
安徽“在芜湖背后的丘陵上,茶园和桑林正在不断扩张”[1]P1475。
茶树扩张的动力来自消费的强力推动,因为“欧洲茶叶消费惊人的增长,其速度超过茶叶生产
的发展”[1]P1474。
鸦片战争后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主要是适应外销需要发展起来的。
在洋商风行抢购风“洋
商雇人分赴产茶各省地方收买红茶,行销各国,议价颇昂”的情况下,“茶之出海者不可用
计”[4]第6册P11。
从1843—1860年,茶叶出口数量增长5.85倍,接近6倍,由此可见茶叶贸易的迅猛发展。
3引起茶叶贸易中心和路线的变迁
鸦片战争前,中西贸易的地点局暂于广州,茶叶出口中心位于广州。
鸦片战争后,开放了
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商埠,茶叶出口基地从广州拓展到上海、汉口。
嗣后,厦门、宁波也相继出口茶叶。
这样,这些通商口岸,交通均极为方便,“均一水可通,脚价减省,商
贩争趋”[4]第6册P11。
“加以浙江、广东、九江、汉口等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11
处通商口岸,其中有汉口、九江),洋商茶栈林立,轮船信息最速,何处便宜,即向何处售
买”[4]第3册P142。
近代中国茶埠群开始形成,广州的地位日益减弱,上海、福州、汉口成
为中国最主要茶埠[5]。
与此同时,由内河南下广州的茶路衰落,以茶埠为中心的茶叶运输网络路线形成[6]。
鸦片战争后相当一段时间,中国茶叶市场上的购茶国主要是英国、美国、俄国、英国垄断
了近代中国茶的出口。
在英国、美国、俄国三国中国茶主要市场中,英国以销红茶为主,俄国以销砖茶为主,美
国主销绿茶,其他市场不甚重要[8]。
19世纪70年代前,英国市场占中国茶叶外销量的60%以上,最多年份销量超过百万担。
1871—1880年,英国市场占中国茶叶外销数量大体保持100万
担左右,但销售数量进入滞长阶段。
嗣后,到19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中国茶叶销英量及占中
国茶出口比重迅速下降。
主要原因是英印殖民地茶产业已呈繁荣,锡兰茶业已发展起来,英国
扶植殖民地茶叶进入本国市场,对中国茶叶进口量大幅减少,英国垄断中国茶叶市场约200年
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总之,掠夺茶叶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标之一。
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又深刻影响到中
国茶叶的方方面面,同样有利于英国对中国茶叶的掠夺。
所以说,茶叶与鸦片战争关系密切,
难以分割。
参考文献
[1]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萧致治,杨卫东.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146.
[3]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 (清)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奏稿[M].长沙:岳麓书社.2014.
[5] 陶德臣,杨志玲.近代中国茶埠群论析[J].安徽史学,2016(06):57-65.
[6] 陶德臣.外销茶运输路线考略[J].中国农史,1994(02):83-87.
[7] 陶德臣.中国茶叶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312.
[8] 陶德臣.清至民国时期中国茶叶海外市场分析[J].安徽史学,2009(06):33-41.
(责任编辑:徐千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