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双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双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双周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图1到图2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图1 图2A.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2.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

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

这体现了()A. 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B. 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 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D. 啬夫由中央任命3.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汉武帝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 利于小农经济发展B. 繁荣思想文化C. 扩大地方权力D. 强化大一统4.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

西汉初年颁布的《二年律令》中,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

这反映了西汉初年()A. 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王国对中央存在军事威胁D. 关中地区农耕经济发达5.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

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

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 秦朝的三公九卿B. 汉朝的“中朝”C. 隋唐的三省六部D. 宋朝的枢密院6.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

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

”他认为该学说()A. 遭到封建士大夫的批判B. 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C. 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D. 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7.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考古学家在辽宁西北部牛河梁遗址中发现了女神庙遗迹,以神庙祭坛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众多积石冢组成的基群。

女神庙、祭坛、积石冢都是一种特权象征,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原始先民的手工艺水平精湛B.代表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C.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D.产生了等级分化和神权色彩2、商汤灭夏之后,称颂禹“久劳于外,有功于民”,并且继续祭祀夏朝确立的土神。

周武王灭商之后,封武庚(纣王的儿子)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主殷商的祭祀。

商汤周武王这样做,旨在( )A.减少政局动荡B.承袭前代制度C.构建政治认同D.形成官僚政治3、西汉初年,汉高祖授权儒生叔孙通制定礼仪以凸显君王威仪,鲁地两名儒生冷言道:“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

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

公去矣,无污我”。

据此可知,这两名儒生( )A.反对礼乐治国的方针B.秉持外儒内道的观念C.鄙视谄媚权贵的行为D.无视秦亡汉兴的时局4、下图是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密度图,据此可知,该图( )A.科学揭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准确体现了经济基础的变动C.客观上反映了南方经济的扩大D.合理解读了北民南迁的原因5、“飞天”诞生于印度,后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壁画“飞天”结合了道教“羽人”的形象和汉族传统服饰褒衣博带的风格,到隋唐时期披着佛教大巾、穿上长裙的“飞天”普遍存在。

这说明( )A.敦煌壁画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B.敦煌壁画具有浓厚的异域特色C.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D.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艺术发展6、明清时期,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日渐广泛。

明代松江府地区超过50%的垦田用来种植棉花。

清前期,大量产自河南的棉花被贩运到纺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

这反映了当时( )A.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瓦解B.自由雇佣劳动现象十分普遍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手工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7、从1840年到20世纪初,清政府一直沿用《大清律例》。

2022~2023年高一下半期期中考试历史考题(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

2022~2023年高一下半期期中考试历史考题(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

选择题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

这主要说明A. 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B. 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C. 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D. 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答案】A【解析】从题目可知,周襄王将“公田”作“私田”进行赏赐,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故A项正确。

题目涉及的是土地制度改革,只是经济改革的一方面,同时维护统治才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故B项错误。

题目中无法得出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故C项错误。

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与题目土地制度改革不符合,故D项错误。

所以选A。

选择题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

这些农具的使用A. 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B. 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 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D.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所述工具有利于锄地翻地,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B正确;精耕细作很难缓解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A错误;材料没收涉及铁犁牛耕的相关信息,C错误;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不会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 错误。

选择题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兼并严重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严重,B项正确;宋代经济没有严重衰退,A项排除;坊市制度崩溃,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与材料中的土地政策调整无关,C项排除;宋代政府管理没有失控,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湖北省沙市中学、恩施高中、郧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恩施高中、郧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恩施高中郧阳中学三校联合体2016级高一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沙市中学命题学校:沙市中学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

”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同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C.能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D.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不同2.北宋初期,行使检察职能的御史大夫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A.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B.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D.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3.战国时期,商鞍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这种做法: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4.下图所示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判断该朝代A.汉朝 B.宋朝 C.唐朝 D.明.战国以来,中国只有皇权爵位是嫡长子继承,而家产包括土地观上:A.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保障了人民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C.保障人民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D.导致古代农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6.据记载,清代棉花的价格从康熙年间每斤五十至八十文上涨至道光年间的每斤二百至三百文。

据此推测,当时:A.棉花产量大幅下降B.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中外贸易的迅猛发展7.清朝乾隆年间,官员刘方霭在奏折中提到了农民“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A.商品经济较快发展B.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C.先进生产力的推广D.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增长8.乾隆二十年,一些原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2019年2月28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

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

由此可见A. 礼乐制在楚地广泛传播B. 楚文化体系完全形成C. 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强D. 楚文化神秘色彩浓厚【答案】C【解析】【详解】楚地本为南方楚文化,楚人引用《诗经》说明《诗经》为代表的北方中原文化得到楚人认同,也说明文化的同一性增强,故选C项;礼乐制体现在《礼记》中,而不是反映民风的《诗经》中,因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不能说明礼乐制在楚地的传播,排除A项;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不能说明楚文化体系的完全形成,排除B项;楚文化多鬼神,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无法体现楚文化中鬼神的神秘色彩,排除D项。

【点睛】本题是从文化认同角度考查楚国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性,材料“楚人引用《诗经》”“楚庄王引用《诗经》”可知答案。

2.下表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唐代A. 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B. 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 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D. 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和帐籍制侧重于为民制产,即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使社会下层能够享受基本水准以上的生活,这构建了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未体现出社会分工,故A项错误;租庸调制收的是实物地租,对商品经济的影响不大,故B项错误;三个制度不能说明政策简单划一,故C项错误。

3.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唐太宗形象的历史叙述和评价:这反映出A. 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B.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确切定论C. 学者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评价D. 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旧唐书》作为官修史书,维护封建正统统治,而王夫之是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由此对唐太宗的评价截然不同,这说明学者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评价,故C 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主旨是对唐太宗形象的历史叙述和评价,故错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以有确切的定论,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旧唐书》和王夫之对唐太宗的评价,而不是在揭示历史的本质,故D项错误。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2017年9月14日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8分)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

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该故事反映了A. 春秋时期战乱频繁B. 西周宗法观念淡化C. 周王室以仁政治国D. 礼制等级关系松弛【答案】D【解析】从“楚王问鼎”的材料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礼乐制度逐渐瓦解,故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战乱频繁,故A项错误;“公元前606年”是东周时期,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3.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宋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解。

题干中的“封建时代”是指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或“封建诸侯,以蕃屏周”,即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

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表中摘编自明清相关史志资料,显示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2.北宋王巩在《闻见近录》中写道:“南京(地名,在开封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河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凡群有设宴,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

”从材料中可见北宋时期()①形成了政治中心之外的商业中心②在通商要道上兴起了繁荣的市镇③出现了文娱活动商业化的趋势④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和市的划分。

A. 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①②③④3.如图所示装置由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种装置主要用于()A. 灌溉B. 制瓷C. 冶铁D. 纺织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D. “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5.“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

”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所述史实正确的是()A. 唐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B. 东汉初杜诗创造了灌溉工具水排C. 明清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D.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6.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下列有关该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 有利于社会稳定C. 所分配之土地不准买卖,只准使用D. 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7.农业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8分)1、“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

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

”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2、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3、在朝鲜战争的初期,苏联空中秘密支援中国时,要求参战的苏联飞行员使用汉语或者朝鲜语通话,参战的米格飞机涂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外装,同时飞机不准在海上作战。

这表明( )A.苏联响应中朝两国的战略请求B.苏联与美国争霸中处于劣势C.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已出现裂痕D.苏联不愿与美国发生全面冲突4、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他的手里。

”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A.是小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产物B.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C.彻底打破旧的国际政治格局D.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5、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全盘接受美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政治大国外交”。

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日本外交侧重点由经济变为政治B.日本外交性质由追随变为自主C.美日关系仍是日本外交的重点D.战后日本的外交姿态由高变低6、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双周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2.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

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3.尼克松在其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说明美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必要性C.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D.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秩序的重要性4.下图是1952年刊登在前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中较小的美国政治家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较大的美国军人正在欧洲地图上勾画,关于该漫画说法不正确的是:A.美苏国家利益的矛盾日益加剧B.美苏在欧洲各自划分势力范围C.冷战如火如荼地进行D.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5.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这里的“它”是指: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贸总协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6.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7.维克多·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 牛耕的出现B. 井田制的瓦解C. 铁农具的使用D. 周王室的衰微【答案】A【解析】材料“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指的是用作祭祀的牲畜在农田里耕作,这说明了牛耕的出现,故选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说明井田制的瓦解,故B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的含义,即原来用于宗庙祭祀的牲畜成为在农田里耕作劳力。

2. 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A. 播种方式的变革B.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幅图片中的内容均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翻土工具,所以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应该是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故答案选C,ABD三项含义与材料主题不相符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3.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某某兴隆县一次出土铁X87件,大多为农具X。

某某新X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X300余件,其中农具X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

这些考古资料说明: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 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 铁农具的使用己很普遍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工具知识点。

根据材料信息“铁X87件,大多为农具X”.“陶X300余件,其中农具X占60%以”.“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墓葬及铁作坊遗址中铁农具占据了大多数,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开始”一词,错误,春秋时期就开始了;题干信息没有提及牛耕,排除B;题干主旨不是在强调铁农具的制作技术问题,排除D。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试题考试时间:2021年4月8日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而宋国始终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奉为天下通义。

如宋丁公死后,儿子宋滑公即位;宋滑公死后,弟弟宋炀公即位。

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 传贤优于传子B. 宗法制度瓦解C. 王室逐渐衰微D. 殷人旧俗影响2.“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上述材料可能体现的是()A. 老子的学说B. 荀子的学说C. 墨子的学说D. 孟子的学说3.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

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

据此作者认为()A.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C. 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4.《无锡白话报》是江苏最早的白话报。

其创办人裘廷梁《无锡白话报•序》中说:“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

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

”该报()A. 呼应了维新思想的宣传B. 促进了共和思潮的传播C. 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开展D. 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5.孙中山流亡日本时曾言:“以‘宋案’、借款之故,促起二次革命,不幸精神涣散,相继则走……谈及将来事业,意见分歧,或缄口不谈革命,或期革命以十年,种种灰心,互相诟谇,二十年来之革命精神与革命团体,几于一蹶不振。

”据此,孙中山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A. 帝国主义列强暗中破坏B. 群众基础极其薄弱C. 国民党内部缺乏凝聚力D.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6.1935年6月28日,美国决定将中美外交关系提升至大使级。

湖北省沙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你见过国书什么样吗?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

右图是第—号国书(由、亲自签发)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A.朝鲜 B.苏联 C.印度 D.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3、“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利益4、由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能够反映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5.尼克松在其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说明美国与中展关系的必要性C.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D.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秩序的重要性6.右图是1952年的一幅苏联漫画,漫画中较小的美国政治家在呼吁“和平、防卫、裁”,较大的美国正在欧洲地图上勾画,关于该漫画说法不正确的是: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B.美国与苏联在欧洲各自划分势力范围C.冷战如火如荼地进行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7.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20高一下·海口开学考)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

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

”这次国际会议()A . 在印度的万隆召开B .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C .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 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2. (2分) (2017高二下·会宁期中)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论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A . 奴隶的反抗斗争B . 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C . 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 .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3. (2分)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上述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A . 仅仅维护贵族的利益B . 适用于全体罗马公民C . 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D . 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4. (2分)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下表是《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表》该表反映了美国的政治制度是()A . 君主立宪制B . 责任内阁制C . 中央集权制D . 联邦制5. (2分) (2015高一上·江西期中) “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国民议会)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立法机构“强大”的表现不包括()A .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B . 参议员虽由选举产生但可终身任职C . 总统任命内阁必须经过参议院批准D . 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经参议院同意6. (2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期中) 《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是保守主义的产物。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9月14日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8分)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该故事反映了( )A.春秋时期战乱频繁B.西周宗法观念淡化C.周王室以仁政治国D.礼制等级关系松弛3、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4、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5、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

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

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 ) A.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B.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C.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D.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6、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7、《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湖北省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含解析)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宰相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1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最终被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所替代。这种变化的结果是
A.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B. 小农经济取得重大突破
C. 儒学开始成为选拔标准
D. 官僚政治替代贵族政治
【答案】A
(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4.柳宗元称郡县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 得也”。柳宗元认为郡县制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D. 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
点睛:本题关键是“变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后确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
7.“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A. 秦朝建立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B. 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C. 明裁撤中书省,“君相合一”
D. 清代内阁之外别设军机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六部地位提升,成为平行的帝国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故答案为C项。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中丞相统领九卿,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下尚书省统领六部,故B项错误。军机处大臣不是统领六部,故D项错误。
A. 皇帝制与郡县制
B.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丞相制与刺史制
【答案】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8分)1、“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

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

”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2、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3、在朝鲜战争的初期,苏联空中秘密支援中国时,要求参战的苏联飞行员使用汉语或者朝鲜语通话,参战的米格飞机涂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外装,同时飞机不准在海上作战。

这表明( )A.苏联响应中朝两国的战略请求B.苏联与美国争霸中处于劣势C.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已出现裂痕D.苏联不愿与美国发生全面冲突4、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他的手里。

”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A.是小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产物B.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C.彻底打破旧的国际政治格局D.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5、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全盘接受美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政治大国外交”。

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日本外交侧重点由经济变为政治B.日本外交性质由追随变为自主C.美日关系仍是日本外交的重点D.战后日本的外交姿态由高变低6、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7、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

这表明截高乐时期的外交( )A.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B.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C.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D.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8、“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

”该会议的召开(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9、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超国家机构”可以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它“没有政治上的权力和效能”, “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

这反映出欧洲一体化( )A.遭到重要国家的反对B.面临主权让渡难题C.缺少政治方面的约束D.阻碍国家权力实施10、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

”其依据主要是( )A.美国的冷战战略遭遇重大挫折 B.西欧经济发展陷入困境C.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解体 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11、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12、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

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俄再次结为同盟 B.中俄在世界事务中拥有决定权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再也无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13、据《商君书》所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依据上述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上古时期已经出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神农氏建立了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C.农耕生产方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D.此史料可以作为神农氏真实存在的史证14、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B.唐代C.宋代 D.明清15、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

”由此可见(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16、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

这说明唐朝时期( )A.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B.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C.民生问题被长期的忽视D.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17、我国古代农业发达。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

这些措施体现出( )A.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B.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D.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18、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19、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这一品种是( )A.白瓷 B.青瓷C.秘色瓷 D.青花瓷20、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

这反映了( )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21、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22、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3、《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24、《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

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

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13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它相对于其他地区要重要的多,如果某一集团控制了它,就有可能获得对其他区域的支配地位,从而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同时,该集团为了建立和维护该区域的重要地位,又会给它以特别的重视。

——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图12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基本经济区位置图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今天从事很多目的在于在各国间创造持久的和平关系的国际活动。

我们一直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大量援助,帮助这些国家维护国家完整,反对外来压力。

但是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最重要的努力是支持重建世界经济,我们正在设法恢复受战争毁坏的世界贸易体制和医治许多国家发生的经济瘫痪。

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是,国会应核准于1948年4月l日至1952年6月30日期间对欧洲复兴计划的支持。

——据杜鲁门《国情咨文》(1948年1月7日)整理材料二 1958年当选法国总统的戴高乐毅然抛弃法德宿怨,1963年1月22日,双方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

1964年1月,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

1966年3月,戴高乐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10月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

翌年3月,一切外国驻法部队均被赶出法国。

——摘编自余伟民《世界当代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欧洲复兴计划”。

(6分)(2)概述材料二法国在外交上挑战美国的措施(6分),并分析其产生的国际影响。

(3分)参考答案25、(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