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PDF)

合集下载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5小题,总分70分)1.(2分)2019年9月至今,考古专家对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骨器等人工遗物和少量炭化米、稻谷壳等早期稻作遗存。

经研究表明,井头山遗址文化层的年代最早距今8300多年。

这可以用来说明( )A.当时的长江流域已广泛栽培水稻B.长江流域进入文明时代稍早于黄河流域C.河姆渡文化时期江南已得到开发D.新石器时代宁波先民已经从事原始农业2.(2分)据《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师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中的“齐”()A.是首先得到分封的异姓功臣封国B.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C.主要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免和考核D.被秦灭于公元前2世纪3.(2分)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削弱奴隶主阶级,并逐步发展壮大了封建地主阶级,从而改变了秦国内部的阶级结构。

下列措施与之相符的是()A.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行政上普遍推行县制D.统一货币和度量衡4.(2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了“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5.(2分)秦朝国内形势基本稳定后,秦军继续向周边的匈奴、越族地区用兵,并迁徙了大量华夏族平民到新占领地,许多移民在当地扎根落户。

这一举措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是()A.推动了边疆开发和民族交融B.导致了秦朝社会矛盾的严重激化C.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D.促进了秦朝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6.(2分)西汉时,针对废除盐铁官营的呼声,桑弘羊指出“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绝并兼之路也”。

可见,他主张盐铁官营的理由有()①限制工商业的发展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①平抑全国各地物价①提升全国盐铁产量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2分)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诏根据官爵高卑确定鲜卑族的门阀序列,选官上严格根据门阀的标准,“专崇门品,不有拔才之诏”。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4小题,总分48分)1.(2分)周公东征胜利后,对殷贵族改用分散迁移的办法,在新征服的商代原有王畿、东方夷族地区和北方戎狄地区推行分封制,分封了大大小小很多的诸侯,以便加强控制,并图谋进一步对东、北两个方向开拓和开发。

这表明分封制()A.维护了贵族利益B.拓展了西周疆域C.巩固了西周政权D.增强了地方实力2.(2分)《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作法自毙”说明()A.变法需要统治者支持 B.变法总会有牺牲 C.商鞅变法的最终失败 D.变法的深人人心3.(2分)观察下图。

图中现象有助于()A.加速西周灭亡B.增强秦国实力C.延缓统一进程D.促进民族交融4.(2分)在中国国度思想即将形成的关键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并进一步铲除了诸侯割据称霸的制度基础,从此,无论时局如何变迁,各地百姓期盼的都是国家的统一。

这种国度思想形成的关键是()A.儒家思想极力维护B.郡县制的全面推行C.商鞅变法奠定基础D.君主专制制度建立5.(2分)汉武帝时推行“均输平准政策”王安石变法推行“均输法”,隋唐则设有“常平仓”,古代政府出面平衡粮食价格的主要意图是( )A.增加财政收人B.政府与民争利C.政府屯粮备荒D.保护自耕小农6.(2分)开皇15年,隋文帝下令在西北地区实行义仓管理试点:将这里的义仓改由州或县管理,义仓粮食由劝募形式变成按户等定额征收,即上户不过1石,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

后来隋朝中央政府逐渐在其他地区将其推广。

这一变化( )A.使得义仓管理的层级下移B.缓和了隋朝的社会矛盾C.不利于义仓发挥赈济功能D.社会保障能力得到增强7.(2分)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央。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确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这个方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

”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按血缘宗族安排权力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C.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D.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心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3.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加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

唐太宗的这一做法A.造成了冗官冗费的局面B.利于削减权臣专权局面的出现C.表明三省制已名存实亡D.—定程度加强了中心集权统治4.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心机构相互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高校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看法,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

这主要反映了A.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B.内阁地位渐渐提高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心机构5.其次次鸦片斗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

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

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B.华夷观念正在转变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D.主见自由贸易以求自强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洁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其次,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确定辛亥革命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推翻了封建帝制C.增加了民族民办法识D.实现了民族独立7.福建学界曾致电北京政府:“青岛问题关系重大,凡我国民决不承认日本主见,均应誓死力争,以为外交后盾,曹陆章卖国证据确凿,请协电政府予重诛。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1. 我国距今约7000 至5000 年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简表如下。

名称地域成就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黄河中游制作彩绘陶器,培植出粟等主要作物黄河下游制作红陶并使用磨制石器,会建红烧土排房长江下游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养蚕缫丝技术据此说明当时我国境内原始文化的特点是( )①分布广泛,多姿多彩②已经进入农耕定居生活状态③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④形成政权与族权结合的国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 如图为侯马盟书中的一片。

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时用毛笔写在玉片上的约信文书,既包括加强宗族内部团结以打击敌对势力的内容,也有其他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等。

该盟书反映东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是( )A. 文明精粹,铁制工具广泛使用B. 诸侯争霸,诸侯国数目减少C. 礼崩乐坏,卿大夫专权夺利D. 文化繁盛,甲骨文已相当成熟3.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对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这则史料可用来说明( )A. 秦孝公的变法主张B. 商鞅变法的成效C.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D. 商鞅的变法思想4. 公元前60 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的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是( )A. 北庭都护府B. 安西都护府C. 西域都护府D. 澎湖巡检司5.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

材料中“魏主”是指( )A. 任用李悝变法的魏文侯B. 顺应民族交融的北魏孝文帝C. 敢于进谏唐太宗的魏征D. 发兵灭蜀的曹魏权臣司马昭6.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注重调整统治政策,统治期间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下列史事中属于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是( )A. 设立中朝并向地方派刺史B. 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C. 选官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D. 设文渊阁大学士以备顾问7.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在唐中后期发生了重要变化。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第1-3小题每题2分,第4-17小题每题3分,计48分)1、西汉初期,“取周秦之制而兼用,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体制”。

材料中的“体制”A是对秦政的彻底否定 B巩固了汉政权的统治C暂时适应了时代要求 D确保了皇权专制统治2.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初的雅典公民,要想提高自己的等级位次,其最直接的途径是A.提高军事才能B.锻炼演讲水平C.迅速积累财产D.培养参政意识3、近代学者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所没有的新气象。

”材料中的“新气象”反映出A国民党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 B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C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政治民主化 D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4. 公元309年,埃及商人卢克与罗马公民亚历山大发生了纠纷,两个人都决定上诉法庭。

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A.公民法B. 万民法C.习惯法D. 《十二铜表法》5、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D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6. 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

”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A.民主共和原则B.三权分立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D.联邦制原则7.右图是19世纪后期某国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此时该国A.军队在帝国占据重要地位B.帝国国会由各邦代表组成C.联邦议会有权力罢免首相D.首相有权力组成责任内阁8.近代欧美国家在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公民民主与法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两大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4小题,总分48分)1.(2分)“鼎”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一种食器,还是一种礼器。

《左转》中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的说法。

下列选项与材料中对“鼎”的解释一致的是( )A.高门鼎贵B.三足鼎立C.钟鸣鼎食D.定鼎中原2.(2分)春秋初期,中原诸国视楚国为夷狄。

后来楚国逐渐接受中原诸国之礼,不仅参加晋国主持的会盟,还以自身实力主持中原会盟。

春秋后期,吴、越也曾主持中原会盟。

材料信息反映了( )A.楚国实力强大,力压群雄B.会盟推动“夷夏之防”逐渐消失C.列国通过会盟来修好结援D.华夏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3.(2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下列属于秦朝“构筑统一”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严刑峻法,奖励耕战D.编制户籍,整顿风俗4.(2分)《后汉书》中记载樊宏的庄园有“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陂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

可以说樊宏的庄园是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的典型代表,东汉的庄园经济( )A.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封建土地国有制B.是包含多种形式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C.拥有相当规模的私人武装,维护国家统一D.劳动者主要来自宗族内部,人身依附关系弱5.(2分)白居易诗《重赋》曰:“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下列体现“本意在忧人”的是( )A.扩大税收对象B.保证国家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D.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6.(2分)元代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选举一》中指出:“魏晋以来,虽立九品中正之法,然仕进之门,则与两汉一而已。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8分)1.(3分)许倬云在《说中国》中指出:西周“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

材料强调了西周( )A.确立嫡长子继承原则B.实行分封制促进民族交融C.奠定大一统政治格局D.制定礼乐制维护等级秩序2.(3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泰山之巅祭天并勒石颂其功德,开创中国古代封禅泰山之大礼。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并在岱顶立石刻碑。

秦始皇和汉武帝封禅泰山意在( )A.确立全新的祭祀礼仪B.宣扬隆礼厚德的理念C.强化山东地区的统治D.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3.(3分)下表为五代十国时期部分政权的概况统计。

北宋建立之初为解决这一局面采取的措施有( )A.强化地方政府权力B.全面推行科举制度C.地方军权收归中央D.彻底分化宰相事权4.(3分)明朝中后期,对内阁票拟的题本,皇帝大多将批红权交给太监。

到了清朝,皇帝对内阁票拟的题本件件审阅,不假手他人批红,太监也无从插手。

材料反映清朝( )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皇位世袭制度逐渐稳定C.君主个人素质的提高D.政治腐败得以彻底根除5.(3分)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

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列强企图打开中国市场B.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C.农耕文明引领世界潮流D.晚清政府的腐朽落后6.(3分)19世纪末,落第士人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倭寇(日本)扰乱一事,人皆在意,近闻(中日)讲和,即农夫野人莫不曰此万不可者也。

”这表明,该事( )A.引发了强烈的反清斗争B.迫使农民进行武装起义C.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D.巩固了天朝上国的观念7.(3分)1912年1月4日,孙中山致电袁世凯:“文(指孙中山)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以达国民之志愿……推功让能,自是公论。

江苏省苏州市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左传》记载:文王“以受命造始周国,故天下君之。

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有关上述史料说法错误的是()A.文王通过宗法制建立起专制统治B.西周的宗法制进一步完备C.庶子中的长子也有机会继承王位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2.汉武帝令诸侯王得“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并隶属汉郡乡又令仕于诸王者地位低于中心所任官吏,并不得进人中心任职;禁止士人和诸侯主交游。

汉武帝此举旨在()A.强化地方行政监察B.多管齐下维护统一C.不拘一格笼络人才D.大力限制外朝权力3.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愿署敕。

据此分析可知,魏征当时任职的部门可能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4.明英宗以幼冲即位,三阁老杨荣等患圣体易倦,因创权制:每一早朝,止许言事八件,前一日先以副封诣阁下,豫以各事处分陈上。

遇奏,止依所陈传旨而已。

这反映明英宗时()A.决策权归于阁臣B.内阁制正式确立C.阁臣地位略有上升D.专制皇权受到制衡5.有史学家形象地用“不敢泄气”(就是不能乱说话)“昏天暗地”(就是跪在地上埋头写会议记录,听不懂也不许问)来形容某一时期的皇帝身边的大臣。

这一时期应当是指()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6.《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开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峻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经济发展供应了一个先决条件,该观点认为《权利法案》()A.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B.创建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C.解决了国王与议会间的冲突D.体现了立宪体制下的分权与制衡7.1785年,约翰•亚当斯被任命为第一任驻英大使。

安阳市2014—2015学年上期末高一历史试题B卷答案

安阳市2014—2015学年上期末高一历史试题B卷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年级历史(B)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5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10 BCDDA CCBBC11—20 ACDBC DBACA21—25 DABBA二、非选择题(共4题,26题8分,27题10分,28题14分,29题18分,共50分)26.(8分)⑴特点:中国古代法律的原则是君主专制统治(家天下)的体现,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维护君主专制下的等级秩序;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工具。

(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分)⑵不同: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为政权的拥有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公众立法来防止个人专制;法律一旦制定,全民共同遵守;宪法成为国家规章制度的母法。

(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分)27.(10分)⑴政体: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4分);核心特征:代议制民主(或民主制度)。

(2分)⑵材料一中王权在议会之下,材料三中王权在议会之上。

(4分)28.(14分)⑴同国民党(或蒋介石)反动政权作战;(2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

(4分)⑵直接原因:红军(因“左”倾领导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分)指(1935年的)遵义会议。

(2分)⑶解放战争时期;(2分)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2分)29.(18分)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分);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4分)⑵一国两制(2分)。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4分)⑶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4分)。

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大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山东滕州岗上遗址(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属大汶口文化中期)新发现的墓葬中,最高等级的男性贵族墓葬普遍随葬一大一小两把玉钺(象征权力的瑞器),还有作为“人殉”的人骨架。

材料表明,当时A.玉器制造水平较高B.阶级社会即将来临C.墓葬规模大小不一D.私有制已普遍存在2.孟子“养浩然之气”与宇宙天地相交通;墨子认为荣辱、安危等一切系于人的努力;庄子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兵家充分发挥高度冷静的理智;韩非子对待人生如战场。

上述思想家对人生、生命、生活的认识A.注重伦理和政治秩序的重建B.极大推动了兼并战争的爆发C.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丰富养料D.都满足了统治者争霸的需要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经济活动的增加促进了货币的使用,但是,币制混乱,而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

秦朝统一全国后,在废止六国货币基础上发行了通行全国的货币——半两钱(见图1)。

秦朝此举图1秦朝统一货币示意图A.有利于国内各地区经济联系B.旨在剥夺和限制贵族的特权C.展示了青铜制造的最高水平D.为秦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4.据《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期,淳于缇萦的父亲被诬告受肉刑,淳于缇萦上书称死者不能复生,断肢体不能再续,愿代父受刑。

皇帝为之感动,并说不可未经教化就施刑,于是宽免其父并废除肉刑。

从中可以看出A.政府取消了对民众的刑罚B.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C.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D.统治者重视德政和孝道5.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一些少数民族以儒学为中心,认为自己是中华正统。

曹植的《神农赞》、牵秀的《黄帝颂》、《北齐五郊乐歌·黄帝文明乐》等诗歌皆咏唱炎黄。

这反映了,当时A.南北政权更替频繁B.文化认同不断增强C.文学艺术成就突出D.北方民族关系融洽6.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经学、政事、文学,明经科考经学、史学、文学,明法科考法学,明书科考艺术,明算科考理学,还有临时设置的制科选拔特殊人才。

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A.《朝野佥载》只是本小说,不足为信
B.必须进行相应的考古发掘才能定性
C.应该先界定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才能科学判断
D.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清,这个观点错误
13.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说:“(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到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逃避,退缩。”据此可知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
——据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中的“变局”观念,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参考答案
1.D
【详解】据材料“墓葬遗址中有些墓地宏大精美,有些墓地狭小简陋”墓葬有明显的差别,表明私有制已经产生,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故选D项;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域的早期文明,与黄河流域文明独立产生,排除A项:南北文化的交融是逐渐发生的,五千年前,还处于独立发展的阶段,排除B项;仅是墓葬规模的差别,没有监狱、宫殿等国家机器,不能判断良渚文化发展到了早期国家阶段,排除C项。
B.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C.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D.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15.甲午战前十年清朝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为国内自强运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英国有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国内外普遍认为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
4.他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历史学家评价的这一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B.张骞C.汉武帝D.班超
5.如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与政权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2006 年台湾连战先生回大陆参拜了连氏宗祠。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井田制2.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更不知“天子”。

这表明分封制A. 巩固了西周统治B. 强化了宗法体制C. 促成国家大一统的局面D. 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割据3. 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

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A. 秦朝郡县制B. 西汉郡国并行制C. 元朝行省制D. 清朝军机处4.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

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 废分封,置郡县B. 建立中外朝制度C. 确立三省六部制D. 实行科举制5. 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军机处一日日程噎噎接折(阅读奏折)要要见面(请皇帝旨)要要述旨(拟皇帝旨意)要要过朱(皇帝过目确定)要要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 纵论军务,谋划战策B.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6.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7. 1860 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皇帝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为中国之害”。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5小题,总分70分)1.(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专制王权强大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个人观念淡漠2.(2分)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

”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

”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

”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

”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A.儒、道、法、墨B.道、儒、法、墨C.儒、法、道、墨D.道、法、儒、墨3.(2分)据如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变法以实行土地私有制为中心B.变法侧重重建伦理和政治C.变法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D.变法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4.(2分)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5.(2分)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

这实质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B.历法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D.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6.(2分)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

据此可知当时()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B.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7.(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B.社会动荡不安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8.(2分)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分)1.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

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物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等则具有鲜明的古蜀文化特征。

这一考古发现证明()A. 商周时期盛行神权政治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C. 分封制度促进区域联系D.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2.据下表中的记载,可以认定的是()记载出处禹传益……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益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孟子》A. 禅让制得以完善B.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C. 家天下局面开启D.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由此可见,当时()A. 礼乐制度彻底消亡B.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C. 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 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4.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下列关于秦始皇的历史贡献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 焚书坑儒,以愚黔首B.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C封禅泰山,威震四方 D. 约法三章,休养生息5.汉初孝惠帝、孝文帝开创了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汉武帝时又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还强调“先尊后亲;尊尊亲亲”。

这些政策的推行()A. 标志着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 导致了法家思想走向消亡C. 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6.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A. 统一国家的建立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 繁荣开放的社会D.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7.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

浙江省丽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丽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历史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它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高度发达的考古学文化,在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以玉器为代表的宗教性遗物,数量之多和品质之精是空前的。

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系统赋予了区别身份、地位、权力等社会人伦的含义。

材料描述的文化遗存是()A.仰韶文化B.良渚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2.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新生产关系的出现,随着庶民地位的提高和学术文化的下移,不同的社会阶层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出各自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

其中典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派别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于()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046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581年4.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下列汉朝的做法与材料建议相符是()A.设立刺史B.推行郡国并行制C.颁布“推恩令”D.设置西域都护府5.出身寒门的晋代文学家左思曾作诗(如图)感慨自己的不得志。

这可以用来说明()A.贵族政治下的官职世袭B.寒门子弟毫无入仕机会C.科举制下屡试不第的郁闷D.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6.史载唐中宗李显因为私情,常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

但中宗究竟心虚难为情,所以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

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

时人讥讽为“墨敕斜封”。

这反映了()A.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B.三省之间相互制约C.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D.科举制度已被废除7.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少数民族在诸多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45分)1.(1.5分)远古时期,伏羲氏有网罟之歌,反映人们用网捕鸟、捕鱼的情形;朱襄氏作乐用来调和阴阳,生育万物;葛天氏之乐歌颂草木与五谷繁盛生长;炎帝作乐歌颂神农教人种植区分农作物和测定农时的功德。

据此可知,远古之乐()A.形成了完整的乐理体系B.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C.受到了巫术观念的影响D.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2.(1.5分)《史记》写道:“益让帝禹之子启。

”同时《战国策》也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这反映了()A.禅让制被世袭制所代替B.选贤举能制度得以确立C.益主动禅让位置与帝启D.《战国策》不如《史记》可信3.(1.5分)“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C.小国寡民D.礼法并用4.(1.5分)《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这一观点()A.开启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与当时政治生态的失序有关C.突出了“隆礼重法”的理念D.认为天命要重于先祖和君师5.(1.5分)“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

(里是最基层的组织,所设官吏称胥吏)。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地方官吏地位十分重要B.官僚体系强化中央集权C.里胥是由皇帝直接任命D.郡县制开始取代分封制6.(1.5分)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

“这一制度”指()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度D.中外朝制度7.(1.5分)某学者在谈到汉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时说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可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A.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B.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C.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构秦国体制,提升了制度效率,实现了国与民的利益均衡,推动了国家的崛起;统一后,秦朝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秦始皇将秦制推广至全国,导致制度僵化、效率下降,最终二世而亡。秦亡的教训说明
B.人民群众投身“一五”工业化建设
C 工人阶级积极参与经济建设
D.公私合营激发工人的主人翁精神
16.20世纪80年代,文化因素成为男女青年择偶的重要标准,那时学历已具象为一个人前途、理想工作、事业、情调、趣味的标志。“特别是那些文学青年,他们在外表上往往是挺廓的白衬衣,蓝色的喇叭裤,以及总不离手的一卷书”。这反映出
A.制度建设需要与实际国情相结合B.中央集权制度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C.法家的治国思想与时代格格不入D.商鞅变法埋下了秦国灭亡的隐患
3.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A 社会奢靡之风盛行B.江南商品经济繁荣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官场腐败现象普遍
9.下面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西北边疆史地学部分研究成果,据表可知,这些成果的取得()
作者
成果
魏源
《西北边域考》
沈圭
《新疆私议》
李兆洛
《大清一统舆地全图》
官方修订
《钦定回疆则例》

上海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附答案与解析

上海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附答案与解析

上海2022 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附答案与解析选择题下列文物中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最为重要作用的一项是A.B.C.D.【答案】B【解析】文字对于人类文明具有继承和发展关系,B 是西亚文字,具有传播文明作用;A 是罗马大剧院;C 是秦朝钱币;D 是石头工具。

选择题《梨俱吠陀》是古代哪一地区居民创造的文明成果A.北非尼罗河流域B.西亚两河流域C.南亚印度河流域D.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故 C 正确;北非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文明,与题意不符,故A 错误;西亚两河流域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题意不符,故 B 错误;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是玛雅文明,与题意不符,故D 错误。

选择题了解和研究古代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是:A.《吉尔伽美什》B.《汉穆拉比法典》C.《旧约全书》D.楔形文字【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穆拉比法典》客观地反映了巴比伦的社会经济状况,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和引导措施,是了解和研究古代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故 B 正确;《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苏美尔时期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与材料不符,故 A 错误;据犹太教的说法,《旧约全书》是犹太人所写,被基督教抢夺的犹太教义,与材料不符,故C 错误;楔形文字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与材料不符,故D 错误。

选择题佛教创始人悉达多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

他的种姓属于:A.刹帝利B.首陀罗C.吠舍D.婆罗门【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三等级吠舍是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所以悉达多是第二等级刹帝利,故 A 正确,BCD 错误。

选择题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希腊某种制度开始形成。

在“古典时代”这种制度达到全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