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口的迁移》文字素材1 中图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地〕。

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某某、某某、某某、某某,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某某、某某、某某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X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某某、某某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

此外,西北地区的某某、某某、某某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某某、某某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

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某某、某某、某某、某某;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某某;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迁移原因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

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

2.流向
从流动方向上看: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3.原因
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其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

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

在这一时期变化较大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某某市。

新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1.人口迁移受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有关政策的深刻制约,国家有组织地计
划性迁移在迁移总量中占了决大部分。

2.人口迁移是在户口登记制度的管理下进行的。

3.人口迁移长期受到政治运动的深刻影响。

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几次高潮
同人口本身的发展一样,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其演变过程也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表现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

当社会比较安定时,其规模就小,也比较平稳;当社会因天灾人祸出现动乱时,其规模就会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几乎同动乱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

此外,人口迁移的规模与各个朝代采取的政策也有关系。

受以上因素影响,在中国人口迁移史上大致形成了以下几次高潮:
〔1〕秦代和西汉
秦是一个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国的人口迁移史上,是属于先驱性的,对以后历代的移民政策影响很大。

除政治流放外,其内容主要分两类。

第一类是“实关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某某十二万户,〞目的在于加强统治,把关中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

第二类是戍边和开发新区,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均达数十万人,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汉承秦制〞,继续奉行“实关中〞和移民戍边的政策,尤其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某某东部以及某某中部的大规模屯垦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

〔2〕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会大动乱时期。

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促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在三国鼎立的形势确立以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时期,移民均为逃避战乱的流民,他们由战乱最烈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出,大部分向南迁至长江流域。

移民中不少学者、士大夫后来均为吴、蜀二国罗致,其中最著名的有诸葛亮、周瑜、鲁肃、X昭等,原籍临淮〔今某某定远〕的鲁肃曾号召部属:“淮泗间,非遗种之地。

吾闻江东沃野千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是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那么向北迁至长城沿线甚至辽东,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宁。

三国鼎立时期,为壮大己方实力,三方均努力招抚流民,发展屯垦,并尽量从境外招收、劫掳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乌桓人迁至内地,孙吴派兵至某某,“得夷州数千人还〞。

经过前后近90年的人口大迁移,中国长江流域和长城一线人口增加,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少数民族的迁入,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当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民族矛盾,为随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动乱埋下了伏
笔。

〔3〕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大糜烂、大破坏的时期,迁入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长达一两个世纪的动乱中,黄河流城惨遭蹂躏,从而促发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

仅据官方统计,公元313~450年之间北方南渡的人口即达90万人,占北方原有户口的1/7。

事实上这一统计由于流离混乱之际,户口多有隐匿流失而大大缩小。

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民籍不立。

〞“时百姓遭难,流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

〞这说明移民的实际规模当远在上述官方统计之上。

期内移民的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主,更南的某某两广移民也不少,据记载:“晋永嘉二年,中州版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X、詹、丘、何、胡是也。

〞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

〔4〕“安史之乱〞
隋、唐两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迁移上的作为却远不如秦、汉,原因在于人民在此之前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动乱,饱尝流离之苦,安土重迁,从心理上对人口迁移十分反感。

此外,秦、汉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垦戍边,大多未能终善其事,往往利未见而害先行,教训是很大的。

故隋、唐二朝官方组织的人口迁移甚少。

直至震撼全国的“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触发了又一次人口南迁的大潮。

据史书记载:“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吴为人海。

〞“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这次人口南迁大潮的余波,一直持续到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至此,中国南方的人口规模第一次达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由金人大规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难〞以及其后长达100余年的宋、金对峙,使中国又遭到一场巨大的社会动乱,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堪与“永嘉丧乱〞和“安史之乱〞相伯仲,其性质和形式也相似。

据记载,“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于道者相继。

〞“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寓武陵〞。

“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

〞连南方一些偏僻山区,也接纳了不少移民,如某某容县“介桂广间,渡江以来,避地留家者众。

〞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对南方的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南宋的许多文臣武将亦多来自北方,岳飞、韩世忠、X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弃疾等。

〔6〕元末明初
中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在从“靖康之难〞到元末的两个多世纪中屡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

〞与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鲜明对照。

这种极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产生了对人口迁移的现实需求,再加上开疆卫边的需要,使明初出
现了人口迁移的一个高潮,但其性质与前几次因动乱产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后不久即着手组织人口迁移,如“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某某泽、潞民于某某,〞徙“沙漠遗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某某农民于某某湖广,等等。

故史籍称“太祖时徙民最多。

〞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在长城一线设立了称为“九边〞的9个镇,在国内其它战略要地,也设立了许多驻兵设防的卫,仅洪武朝三十一年设卫即达136处。

为解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明初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某某,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那么大某某北,在兴屯矣。

〞前往某某屯田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7〕清代对某某的移民
某某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17世纪初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不久,X成功即率兵一举收复。

此后X成功组织了对某某的大移民,不长时间内移民数即达20万人,在全岛总人口中占了大部分。

清朝统一某某后,对移民问题采取了暧昧的态度,即不准移民携带家眷,使之难以在某某生根,目的乃在于防止某某人口日增,羽毛丰满后重蹈X成功在某某抗清的“覆辙〞。

直至清代中叶,因大陆人口压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动,从而引起对台移民的高潮。

1811年某某汉民已逾200万人,比一个半世纪前猛增了六七倍。

清代后期,朝廷鉴于国际形势之险恶,对某某的战略意义有所认识,不仅完全解除了对移民的限制,还在某某、某某、某某等地设立“招垦局〞,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某某的移民,为日后的发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础。

〔8〕清末和民国时期对东北的移民
在历史上中国的东北地区〔含某某东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满人倾族入关后人口更加稀少。

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为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并在某某境内筑起“柳条边〞,严禁居民越界垦殖。

同时又把东北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这些所谓“流人〞,对东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加上违禁前来的农民,全区总人口至清代中叶仍有明显增长。

进入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源源流入东北,至1840年全区总人口已突破300万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

这时全国人口已达4亿人,人口压力使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在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皇俄国对东北一直虎视眈眈。

在此形势下,满清朝廷遂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如此既减轻了关内人口压力,为朝廷开了一项财源,又充实了边防。

此外,对移民还“酌量给以工本〞。

所有这些都促成了一股“闯关东〞的狂潮,到1910年东北总人口已增至1800万人以上,比1840年增长近5倍。

民国建立后,“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九一八〞以前估计年均移入约2 5~30万人,大部分来自某某、某某两省,此后移入人数仍很可观。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区总人口巳近400万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

纵观中国整个人口迁移史,清末民
初对东北的移民,强度最大,效果最正确,无论对中国人口地理还是经济地理,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口迁移原因
我国历史上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它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迁移的原因来看主要有政治需要、战乱逃难和经济谋生三种。

一、政治需要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建都某某,为把关中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徙天下豪富于某某十二万户〞,估计人口总数在70万以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了戌边和开发新区,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在河套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

同年,秦朝派军队征服了珠江流域的百越族。

秦朝政府在那里设置某某、南海、象郡,派官进行治理,还迁徙50万中原人民到那些地区,与百越族杂居。

西汉初期,为了“实关中〞,X邦继续由关东向关中大规模移民,总数不下30万人。

西某某期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节节胜利,武帝组织了向西北边疆的大规模移民,总数70余万人。

此外,汉武帝还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某某、某某、某某等地建立郡县,加强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某某,从而使大量的人口从某某西部和某某北部迁到某某一带。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 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某某澳门的居住权。

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

在鸦片战争中,英国强迫清政府割占某某,这样大量的外国人口迁移到我国居住。

明末清初,漠西蒙古中的土尔扈特人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因不堪沙俄的控制和压迫,于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历尽艰辛,长途跋涉,终于回归祖国西北。

二、战乱逃难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居民迁居江南,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

西晋末年,许多北方人为逃避战祸迁往南方。

317年逃到江南的官僚、贵族、大地主,联合江南大地主建立了东晋。

这一人口迁移过程一直持续到南朝,北方农民的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五代十国时,许乡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北方居民为逃避灾难,大批人口南下,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建国前,由于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美蒋压迫,许多人为逃避战乱,背井离乡,出现了“闯关东〞〔某某、某某向东北迁移人口〕、“走西口〞〔某某向某某、某某向某某迁移人口〕、“下江南〞〔某某向某某某某迁移人口〕等习惯性人口迁移特点。

从19世纪初到建国前的五十年间由关内迁到东北的人口就有3000万左右。

三、经济谋生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到河套和某某、某某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地一起,共同生活,彼此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

他们原是我国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的游牧民族,自东汉开始陆续内迁,至西晋初年,内迁的匈奴、鲜卑、羯等族共有几十万人,氐族和羌族有50多万人,他们居住在今某某、某某、某某、以至某某、某某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候,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唐朝末年,契丹族〔原住辽河上游〕势力不断扩大,许多中原人民来到契丹境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族迅速强盛,后来建立了辽国。

元朝统一以后,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地区,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南洋〔东南亚〕一带谋生。

X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去到南洋,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积极投入南洋的开发和建设,华侨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南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建国后的我国人口迁移可分为自发的和有组织的两种方式,逐渐形成了黄河下游、长江下游、某某省和某某省四个主要迁出地区。

某某省由近百年来的人口迁入最大省,近年来变为最大的人口迁出省。

原来迁入很多的某某、某某、某某等西部省区也变为迁出省区。

近年来人口向西迁移的主要是苏、浙等东南各省的能工巧匠和个体商贩。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农转非〞,务工经商的“下海潮〞和“打工潮〞已成为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倾向。

现今人口迁移: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
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的学生,对高中地理下册“民工流动〞这部分内容兴趣颇大,“民工〞已渗透到他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民工就是“犯罪〞与
“暴力〞的同义词。

为了正确对待民工,这里就民工流动的原因、特点及利弊做一简要分析。

一、民工流动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我国农村在1949年——1978年间人口增长率高达2.07%,而农业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仅为5.59%。

国际经验说明,一个国家的人口假设每年增长1%,要保持人们生活水平不下降,平均经济增长率就必须超过4%。

因而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就形成了大规模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队伍。

据计算,按照现有的耕作方式和经济水平,农村劳动力剩余60%左右,约2.7亿。

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隐性失业人口多这一矛盾。

加之农村生产具有季节性,农忙时间短,农闲时间较长,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2.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农村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上堆积着过多的农村劳动力,这不仅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滥垦滥伐,生态失衡,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农业人口密度是指农业人口与国土面积之比。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1994年我国农业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94人,日本的人口密度大约是我国的3倍,但日本的农业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5人。

我国的山区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耕地面积只有10%左右,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不断的存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渡放牧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3.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农村劳动具有脏、苦、累的特点。

翻田耕地,抢早插晚,劳动艰辛,体力付出多,但又不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

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物质的搬运靠人力、畜力完成。

偏远山区的农村,通讯盲区,连县级的电波讯号都接收不到,文化娱乐根本谈不上。

人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固守一方〞,“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水准上。

4.农村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单位由生产队转换为家庭,那种乡土社会的不流动被打破,农民们有了支配劳动力的自主权,追求劳动力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走上转移的道路。

5.城市的吸引力
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特别大。

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

目前城市虽然下岗职工多,但他们对从事清洁、泥瓦、家具营建、装卸搬运等脏、累、差的非技术性职业不屑一顾,这就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腾出了就业空间。

并且
在城市信息灵通,生活条件比较好,有受教育的机会等。

二、民工流动的特点
1.民工流动据经济定向
民工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某某、、某某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2.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
这部分民工仅是在相对农闲时流动,主要是各大中城市和周围农村之间。

流动距离短,从事建筑、修路桥等。

春播秋收这两忙时间务农,农闲时间“务工〞。

3.“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
初高中刚毕业的年青人,绝大部分加入了“外籍工人〞的行列。

成群结队去较远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招工进厂,或从事第三产业,打工时间长,从17岁左右开始,直到30多岁或更长,有少数人在沿海安家落户,转化为“本地工人〞,绝大部分回家自主立业。

4.流动不稳定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3%,而当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4.2%。

近四分之一的回流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不稳定性的集中反映。

5.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不讲文明礼貌的现象时有发生。

劳动力素质低影响了转移的深层次发展。

据1990年全国普查资料计算,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全国迁移人口的平均水平。

初中文化程度占30.8%,小学文化程度占22.1%,这就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只能从事职业属脏、累、差的非技术性或技术性差的职业,文化素质偏低降低了转移的巩固率。

近年,已转移的劳动力回流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17.8%,文盲率高达21%,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9.5%。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者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民工流动的利弊
任何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更具深远意义。

目前,我国各地外出打工的农民超过了5000万。

民工的大量流动,特别是各地有组织有序的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工作,对城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