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277例,根据入院顺序及治疗方法分为结合组139例与对比组138例。
所有患者均根据骨折类型接受相应手术治疗与功能锻炼,结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熏洗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7.83%、78.26%,结合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能够保证疗效,快速恢复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标签:髌骨骨折;膝关节功能;中西医结合
髌骨骨折[1]为四肢骨折、关节内骨折的一种,多数由于股四头肌异常强力收缩或受到直接暴力引起。
髌骨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外固定治疗时间较长,推迟功能锻炼的时间。
膝关节功能在恢复过程中较易出现障碍,主要包括膝关节内血肿机化[2]、髌腱痉挛等,直接影响了膝关节的活动质量。
因此,治疗过程中做好髌骨骨折的固定及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价值。
选取我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27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X线确诊,符合临床关于髌骨骨折的诊断标准,均服从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对药物过敏、意识障碍及具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
根据入院顺序及治疗方法分为结合组139例与对比组138例。
结合组男106例,女33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2.52±2.10)岁;
斜骨折26例,横骨折24例,纵骨折30例,撕脱骨折11例,粉碎骨折48例;钢丝固定术66例,张力带固定术30例,部分切除术43例。
对比组男108例,女30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3.51±1.29)岁;斜骨折24例,横骨折26例,纵骨折28例,撕脱骨折15例,粉碎骨折45例;钢丝固定术67例,张力带固定术25例,部分切除术4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骨折类型接受相应手术治疗与功能锻炼,结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熏洗治疗。
1.2.1 手术治疗
斜骨折与撕脱骨折的患者单纯应用石膏后托固定,体位选取膝盖伸直位。
横骨折与纵骨折的患者应用钢丝内与张力带固定治疗。
粉碎性骨折患者包扎固定选用钢丝环与羊绒线;而下级粉碎性骨折患者首先将下级粉碎骨折块切除,然后应用8字型的钢丝将上级的骨折块与髌腱进行有效地缝合固定;手术过程中最大可能保护骨块与腱膜相连接的部分,充分将伸膝筋膜与损坏的股四头肌部位进行缝合处理并修复完善,最后行石膏后托固定方法(患者体位为膝盖伸直位)。
1.2.2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术后第2天即可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至少10次/d;外固定装置去除1周后,进行膝关节的保护性康复锻炼,患者体位为仰卧位,先托起小腿,再屈起髋部为直角,并向下推拉髌骨,缓慢减少股四头肌的拉力与小腿的托起动力;术后第3周,去除外固定装置,膝关节下方垫高,相应增加屈膝度,向下推拉方向为髌骨上方至下方,并同时进行伸屈功能锻炼,至少3次/d;嘱咐患者在可接受的运动范围内进行主动的膝关节部位的屈曲运动,1~2次/d。
1.2.3 中药治疗
术后1周口服活血化瘀汤,组方:柴胡11 g,赤芍13 g,苏木11 g,鸡血藤15 g,丹参14 g,当归15 g,白芍药、益母草各16g ,泽兰、怀牛膝、刘寄奴各10 g。
术后2周改口服接骨丹,组方:冰片
7 g,血竭、赤芍、朱砂各15 g,地鳖虫14 g,桃仁、乳香、大黄、自然铜各29 g,骨碎补、雄黄各
30 g,没药、白及各31 g,麝香14 g,红花、儿茶、田三七、当归尾各12 g。
水煎服,2次/d。
待外固定装置去除后的第3周进行中药熏洗,组方:桑寄生19 g,海桐皮20 g,透骨草21 g,伸筋草21 g,川芎14 g,牛膝15 g,秦艽14 g,红花15 g,桂枝16 g,川续断21 g,鸡血藤22 g,五加皮23 g;放入水6 L,先于盆中浸泡半小时,再煮沸半小时,当温度降至65℃再熏蒸半小时,2次/d。
1.3 疗效评定标准
优:患者膝关节自由活动无限制,下蹲站起动作能自主完成且无任何障碍,膝关节活动的丢失度99°,膝关节活动的丢失度为30°;差:患者膝关节自由活动受到严重限制,下蹲屈膝的角度6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的优良率分别为97.83%、78.26%,结合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髌骨骨折在骨科[3]较为多见,多是由于暴力所致,为关节内骨折。
治疗中主要原则为保证髌骨的生物力学的稳定,确保膝关节[4]的完整性。
手术治疗后,需很长时间保持外固定装置,导致膝关节处于长时间的伸直状态,稍不注意便会导致膝关节[5]恢复功能出现障碍,使肢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基于此,术后功能锻炼配合中医口服、熏洗的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经脉通畅,使患病之处的气血与津液受到濡养,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加速血肿吸收,促进骨折的恢复与愈合。
总而言之,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能够保证疗效,快速恢复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谢东明,王光辉,洪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由于髌骨骨折功能损失的临床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4,35(56):250-251.
[2] 刘安丰,万春敏,陈旭东,等.改良关节松解术治疗股骨远端的骨折术后膝关节强直的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7(50):1000-1001.
[3] 刘忠,赵开敏,王徐弘.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3(55):523-524.
[4] 杨海滨,王科望.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临床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4,28(34):122-123.
[5] 王何名,何爱城.中西医结合应用于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2013,39(10):200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