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
摘要:每个数学的新发现都是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在解决问题时探究方法,进而解决一类问题并在其中发现规律,最后结合数学思想整体看待新发现,融会贯通、以小见大。

本文讨论如何遵循这个学习过程,合理设计问题情境和拓展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情境教学提出问题小学数学新课标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国家推行课程改革并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来源于问题,培养数学学科素质就要回归本源。

数学学科是在情境和问题中自然产生的,教育中需要有由情境到数学的过程。

一、数学来自生活,让题目接地气
有实际的需要才能产生动力,它推动人类不断学习。

想要让学生用心上课,需要他们从心底意识到数学的实用和趣味,依靠枯燥的说教不仅仅难以起到作用,更不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遇到生活实际中难以解决的必要问题,就形成了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打造这样的情境,把常见的枯燥的纯数学题目转化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下面笔者举一个例子:原题是“有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把它们剪开并拼接成一个大正方形。

大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我们可以把这道题改为一个动手活动:让学生准备两块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白纸,试试能否一次性把它们通过裁剪拼接成一个大正方形,要怎样设计它的边长?这样一来,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触手可及,学生们因为无法一次性成功而抓耳挠腮。

教师们成功地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引出无理数的概念,同时自然而然地找回了学生的在课堂上应有的主体性,学生兴趣勃发地投入到头脑风暴当中。

[1]
二、拓展引导方式,在问题中完成数学建模
深入人心的情境和问题是前提条件,而数学的核心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

漫长的数学史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利器。

应试教育过于注重结果,导致学生常常只是模式化地记忆答题流程。

没有实际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于是无法活学活用,同样的知识点换一种考法就做不出来的情况并不罕见。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输入足够多的情境信息,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其中的逻辑,然后找到类似的问题作为参考,以便归纳规律。

一般的教学中总是单独一道题拿出来讲解,这样
很容易陷入狭隘的思维模式中,难以在大局中发现规律。

为使学生有足够的参考信息,教师可以一次性出多道题,先从题干中体会相同点,更方便找到共同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这样的过程,也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有了足够的参考信息,就要从中寻找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们虽然没有必要重新探路,但是要注意保留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直截了当地把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摆在学生面前,得来的知识毫不费力就容易造成懒惰心理,滋生出依靠他人、放弃思考的不良习惯。

课本中推导公式的部分旨在重现学科历史情境,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识来得有头有尾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反之,生搬硬套的概念就容易遗忘。

公式的推导过程更是承上启下的钥匙,给学生留下自我研究和知识扩展的空间。

在考试中,了解公式怎样推理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灌輸概念和引导学习的效果大为不同。

通过例题教会学生课标要求中的方法后,课后作业是为了查漏补缺和拓展思维。

从同类题目入手,在不同的情境之中,用同样的逻辑解决问题,是教学中加深对概念理解的惯用手段。

曾经有一个科学实验表明,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习相同的东西,学习效果会更好。

同样,知识迁移也是类似的原理,公式在多次运用在不同的情境下,就是拓展思维和简练答题模型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多种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在讲解过程中常常使用到类比的方法,最常见的是同样的规律在不同题目下的变通使用,在开新课时,讨论新知识和旧理论的共性与矛盾可以加强知识点间的连接,奠定宏观思考的基础。

开放性教育提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思考当下的规律在什么样的前提条件下成立?假如把范围扩大,规律会发生什么样怎样的变化?如果改变一项已知条件,答案会发生什么变化?一条定理的逆定理是否成立?还有数学中常见的极点思想:极端条件下,这样的规律是否适用?数学是精确的学科,以上这些思维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让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情境,参与完整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只摘取思考的结果,完成应试。

层层设问、步步紧逼的探究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思考习惯,也对学生有判定猜想是否正确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2]
三、从情境开始的教学,形成开放的良性循环
数学教学需要情境与问题是从古至今的共识。

数学因为理论性较强,学生常常无法直观感受到数学它的实用价值和魅力。

常见的数学教育忽略了最原始的情景到问题的步骤,也缺少对数学公式的推倒演示,直接开始生硬地灌输知识,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学生走入了套公式的封闭局面,体会不到数学问题的本质意义,进而丧失兴趣。

新数学教育不是机械地记忆理论并套用到题目中,强调摆脱被动学习,填补当前教学过程中中学生自我思考缺失的
漏洞。

由情境到问题的教学方式,顺应了数学的学科历史。

从实际中提出问题,是数学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一道例题到一类问题,是理论从粗略到精确的过程;当一类问题与其他知识点对比或者结合,是知识拓展、回归学科的过程。

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现实问题到数学结论的全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实感受数学的来历;在多种多样的拓展和思考中,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体验数学的魅力。

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冷冰冰的数字在情境中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建立起一个开放的良性循环。

结语
情境式教学是古今中外都多次讨论的教学方法。

尤其对于数学这一门常常被认为脱离实际的学科有着独特的意义。

正如古人常说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实际应用中,它用创意的方式设置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出学生的疑惑,进而引导学生探求知识。

学生跟随课堂在探究中完成数学建模,数学不再单调沉闷,真正实现教育中的“无招胜有招”。

参考文献
[1]杨利平.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开放的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96.
[2]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策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95-100.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